专四英译汉翻译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4
英译汉技巧和方法以下是 8 条关于英译汉技巧和方法:1. 哎呀,一定要注意理解原文的语境啊!比如说,“How are you?” 简单的一句,如果不结合具体场景,可能就会翻译得很生硬。
想象一下有人笑着对你说这句话,那可不是简单的“你怎么样”,可能就是“你好呀”之类的更亲切的翻译呀!2. 嘿,词性转换很关键哦!像“She has a good knowledge of Chinese”,这里的“knowledge”就不能死板地翻成“知识”,而要灵活处理成“她很了解中文”,是不是很巧妙?3. 哇塞,分清楚句子的主次结构可重要啦!就像“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这就得搞清楚“who laughs last”是修饰部分,主要说的是“笑得最好”,然后再准确翻成“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4. 天呐,千万别忽略文化差异呀!比如“a piece of cake”可不能直译成“一块蛋糕”,而是“小菜一碟”呀,不然就闹笑话咯!5. 注意哦,遇到长难句得学会拆分呀!像是“If the law is bad, you should not follow it”,拆成小部分理解再翻译,不就清楚多了嘛——“如果法律不好,你就不应该遵守它”。
6. 哎呀呀,适当增减词会让翻译更通顺呢!比如“He gave me a book”翻成“他给了我一本书”,要是原文强调只给了一本,那就可以加上“仅仅”之类的词更准确。
7. 哈哈,反复琢磨很有必要呀!像“Love me, love my dog”要是不仔细想,可能就翻译成“爱我,爱我的狗”,这就不对啦,应该是“爱屋及乌”呀!8. 记住哟,选取合适的汉语词汇来对应英语很有讲究哒!比如说“black tea”总不能翻成“黑茶”,而是“红茶”呀!总之,英译汉靠的就是这些小技巧和方法,多练多总结准没错!。
英语四级翻译5大高分技巧英语四级翻译5大高分技巧翻译的实践性决定了一个事实,即要做好翻译,必须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因为大家都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
下面是由店铺为你精心编辑的英语四级翻译5大高分技巧,欢迎阅读!一、了解英汉区别,避免机械对等翻译英汉区别英语重形合(用语法、词汇体现出上下文关系),而汉语重意合(由词语内在的含义展示出上下文的语义关系)。
英语造句以“主-谓”的主干结构为中心来统领各语言成分,句界分明,外形严谨。
而汉语造句则以名词为重心,以词组、散句和分句为手段,习惯按照时间、逻辑顺序进行横排式表述,其内部逻辑关系“含而不露”,甚至断句不严,外形松散,因此汉语常被称为时间型的动态结构,主要体现为形式自由、富于弹性。
在汉译英时要避免机械对等翻译,译文在逻辑和形式上都应体现出英语的特点。
翻译处理分译处理——当汉语句子比较长、或是结构复杂的复句时,可考虑采用分译的方法来处理,这样既能避免出错,也能使译文简洁、易懂、层次分明,而且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合译处理——当汉语原文中密切相关的句子被分为几个句子时,为了实现译文语篇的有机连贯和主题统一的目的,则可使用合译法,如将一些句子或小句作为另一些小句的定语、状语等成分,既可合译为一个主从句,也可合译为成分较为复杂(如包含非谓语动词)的简单句。
这样处理不仅用词不多,而且句子显得流畅。
【4级新题型样题】原文:中国剪纸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明朝和清朝时期(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特别流行。
译文:Chinese paper cutting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1,500 years. It was widespread particularly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Dynasties.分析:该汉语句子比较长,且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不是特别紧密。
在汉译英时,为了使译文简洁、易懂、层次分明,可把该长句分译为两个句子。
专四翻译备考技巧分析专四翻译备考技巧分析翻译考试一直是许多学生备考的难关之一。
而专业四级考试(CAT)作为一项重要的翻译考试,则需要考生具备更高的翻译水平和技巧。
本文将从准备阶段、备考技巧和考试策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帮助考生高效备考专四翻译。
一、准备阶段1. 熟悉考试要求和考试内容:复习过程中,考生应仔细阅读考试指南,并了解考试的基本规则、题型和评分标准。
同时熟悉常见的考试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
2. 提升词汇水平:词汇是翻译的基础,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扩大词汇量,特别是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词汇。
可以通过背单词、读英语原著以及参加词汇培训班等方式来提升词汇水平。
3. 阅读大量英文原著和新闻:阅读是提升翻译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提高对英文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培养自己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二、备考技巧1. 练习译写: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翻译速度和准确性。
初始阶段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文章进行练习,逐渐增加难度,直至能够胜任专四水平的翻译。
2. 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多进行口语练习,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此外,多进行写作练习,并请教老师或专业人士进行评改,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文体把握能力。
3. 学会利用辅助工具:在备考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翻译软件和词典来辅助自己的翻译工作。
但要注意合理使用,避免完全依赖于工具。
三、考试策略1. 阅读并理解题目要求:在考试过程中,考生要仔细阅读每道题目的要求,确保自己理解准确。
尤其要注意限定词、连接词和逻辑关系等,以免在翻译过程中出现错误。
2. 先易后难,掌握节奏:在考试中,可以先从相对较简单的题目开始翻译,争取拿到一些分数,并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逐渐解决难题。
同时要注意掌握好答题节奏,合理分配时间。
3. 重点突出,语句通顺:在翻译过程中,要注重突出文章的重点内容,确保翻译准确。
同时要保证语句通顺,结构清晰,避免出现歧义或断句错误的问题。
4. 复查核对,保证质量:在完成翻译后,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复查核对。
英语四级翻译技巧总结与分享在英语四级考试中,翻译部分是考生们普遍感到困惑的一个环节。
无论是中译英还是英译中,都需要一定的翻译技巧来保证准确性与流畅度。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用的英语四级翻译技巧,并分享一些实用的翻译方法,帮助考生们提高翻译能力。
1. 理解上下文在翻译过程中,理解上下文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常情况下,一句话的意思往往需要结合前后文才能准确把握。
因此,考生在翻译时应该仔细阅读原文,并尽量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2. 注意词语的搭配英语中有很多词语是固定搭配的,直接根据中文含义逐字翻译往往会产生错误的结果。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考生应该注意词语的搭配,尽量采用相应的英文表达方式。
例如,"长假"可以翻译为"long holiday",而不是"long rest"。
3. 抓住主题词在翻译长句或复杂句时,抓住主题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含义,并使翻译更加准确。
主题词是句子的核心信息,我们可以通过把主题词放在翻译的首位来突出其重要性,并根据其在句子中的作用灵活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
4. 采用恰当的语法结构在翻译过程中,恰当运用英语的语法结构是确保翻译准确性的关键。
考生们应该熟悉英语的语法规则,并根据句子结构和语法要求选择适当的翻译方式。
同时,避免中式英语的使用,尽量使用符合英语语法习惯的表达方式。
5. 注意时间和语态的转换在翻译涉及时间和语态的句子时,考生们要特别留意时间和语态的变化。
根据上下文的提示,正确转换句子的时间和语态,保证译文符合语法和语义上的要求。
同时,要注意区分中文的习惯用法和英语的表达方式,做到忠实于原文的意思。
6. 提高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英语的翻译离不开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支撑。
考生们应该努力扩充自己的词汇量,掌握更多的词汇和短语,以应对不同的翻译场景。
同时,通过阅读来增强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对英语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的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翻译任务。
全国翻译资格考试英译汉技巧在全国翻译资格考试中,英译汉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考生来说,掌握一定的技巧能够大大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率。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实用的英译汉技巧。
首先,理解原文是翻译的基础。
在开始翻译之前,要仔细阅读英文原文,确保对每个单词、短语和句子的意思都有清晰的理解。
遇到生词或复杂的句子结构,不要急于翻译,先通过上下文、词根词缀、语法知识等进行推测和分析。
语法分析是理解原文的关键步骤。
英语句子的结构往往比较复杂,有各种从句、短语等。
要能够准确地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等主要成分,理清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比如,在一个长句中,可能会包含一个定语从句,我们要明确这个定语从句是修饰哪个先行词的,从而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在词汇方面,不能仅仅停留在单词的表面意思,要考虑其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有些单词有多种词义,需要根据上下文选择最合适的解释。
同时,要注意英语中的固定搭配和习语,不能逐字翻译,而要按照其习惯用法进行翻译。
接下来是翻译的过程。
在翻译时,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
“信”就是要忠实反映原文的内容,不随意增减或改变意思;“达”是指译文要通顺流畅,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雅”则是在可能的情况下,使译文具有一定的文采。
语序调整是英译汉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技巧。
由于英语和汉语的语序存在差异,在翻译时需要对语序进行适当的调整。
比如,英语中定语、状语的位置与汉语有所不同,要将其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使译文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词性转换也是常见的技巧之一。
英语中的某些词性在汉语中可能需要转换成其他词性,才能使译文更自然。
例如,英语中的名词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翻译成汉语中的动词,形容词可以翻译成名词等。
增词与减词也是需要注意的。
为了使译文更完整、通顺,有时需要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增加一些词汇,如连接词、量词等。
而在某些情况下,英语中的一些词汇在汉语中无需翻译出来,以免造成冗余。
句子的分合也是一种重要的技巧。
对于较长、较复杂的英语句子,可以根据其意思将其拆分成几个短句,使译文更清晰明了;反之,对于一些较短的句子,可以根据逻辑关系将其合并成一个长句,使译文更紧凑。
英语四级考试考前必知:5个翻译技巧①在翻译前,先确定可以正确理解文章意思。
即便遇到很难的说法,也可以先变成简单的中文再进行翻译。
如:年夜饭译:The annual reunion dinner析:指过年的那顿团圆饭,每年一次。
所以在翻译时要表达出这个团聚的含义②中文没有过去式,但是英文有啊,别忘记翻译时态的转换如:我在第一段说过,我刚从大学毕业。
译:As I said in my first paragraph, I was fresh from college。
析:中文的时态是依赖一些汉字表达,英文根据动词的变化形式展示。
文中的“过”英文采用一般过去时翻译③有些介词可能会帮到忙,比如with+ 名词的结构,就很多见。
如:这里有许多山脉,生长着大片的森林,贮藏着丰富的矿产。
译:There are mountain ranges here with extensive forests and rich mineral resources。
析:生长和储藏这两个动词在译文中并没有以动词的形式翻译,转译为英文的介词④应用英语的固定句型,这些句式可以加分,绝对是亮点如:是巴斯德发现了疾病是由活着的病菌引起的。
译:It was Pasteur who discovered that diseases are caused by living germs。
析:此句应用了英文的强调句进行翻译⑤分析上下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添加一些简单的连词,英文的译文会更漂亮。
如:汽油贵得惊人,我们就很少用车。
译:Because the price of gasoline was fantastically high, we seldom used our cars。
析:在原文中并没有出现表示原因类的词汇,但是在译文中根据两个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添加了表示原因的从句连词四六级复习秘笈:一、词类转译技巧在翻译过程中,有些句子可以逐词对译,有些句子则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就不能逐词对译,只能将词类进行转译之后,方可使译文显得通顺、自然;对词类转译技巧的运用须从四个方面加以注意。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习惯和表达方法。
一句话,一个词,在一个国家表达的是好意,引起人们好的联想和情感,在另一个国家转达的可能是坏意,引起人们不好的联想和情感。
如果翻译不注意,就有可能引起误解或不快。
而如果我们注意这些差异,在译文中加以运用,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在翻译不涉及政治、经济等重要问题,只涉及生活习惯、日常用语时,可以更灵活些,按照译入语的习惯说法表达意思。
有时有人讲话比较直率、唐突,直译可能会使人感到不太客气,甚至会失礼。
译员应学习委婉说法,在翻译时把握好语气。
但为外交斗争需要而使用针锋相对的语言除外。
见面问候中国人见面时喜欢问:吃过了吗?Haveyouhadbre akfas t(lunch,supper)?到哪去?Whereareyougoing?这都不是外国人在见面问候时会问的问题。
如果见面就问外国人“到哪里”,人家会以为你要了解人家的私事,对你会产生反感。
外国人喜欢问:“你好吗?”这句话可以有不少表达方法,如Howare you?Howdoyoudo?Howhaveyoubeendoing?Hello!Hey!等。
用哪一句来表达你的问候,取决于你与被问候人的关系密切程度。
总之,这一类的问候语,直译可能会让人感到莫名其妙,还是按外国人的习惯翻译较好。
对病人的问候中国人喜欢对病人深表同情。
但外国人则轻易不愿表现出其弱的一面,对他们表达过分同情的话未必会收到好的效果。
例如:中国人在听说一个人生病后可能会说:得知贵体欠佳,深感不安和关切。
直译:Iwasratherdis turbe d b yandconcern edabou tyourillness.但这样翻译会使感到病情很重,只能加重病人的顾虑,达不到安慰病人的目的。
按照英文的表达习惯,可译为:Iamsorrytohea raboutyouril lnessa ndwish youaspeedyrecovery.这样翻译既表达了讲话者的难过心情,又表达了希望病人尽快康复的愿望。
英译汉的方法和技巧
1. 哎呀,要做好英译汉,咱得先理解原文啊!就像你要了解一个人,得先知道他的性格一样。
比如说“Love me, love my dog”,可别直接翻成“爱我,爱我的狗”,得理解这是表示“爱屋及乌”呀!
2. 嘿,注意语境可重要啦!就好比说话要看场合,不同的地方说不同的话。
“How are you?”你总不能不管啥场景都翻成“怎么是你”吧!哈哈哈!
3. 哇塞,词性转换得掌握好呀!有时候英语的名词到了汉语可能就得变成动词咯。
像“She has a good command of English”,就得翻成“她精通英语”,这里“command”就从名词变成动词啦。
4. 哟呵,增减词也得会呢!不是所有词都非要直译的哦。
“as busy as a bee”,直接翻成“像蜜蜂一样忙”好像还差那么点意思,咱得加上“非常”,变成“像蜜蜂一样非常忙”才行。
5. 咦,文化差异得考虑到呀!英语和汉语的文化背景不一样,可不能乱翻。
“black tea”可不是黑茶,而是红茶呀!
6. 呐,拆分长句子有技巧哦!就像拆积木一样,得找到关键的连接点。
“The book that I bought yesterday is very interesting”,就可以拆成“我昨天买的那本书,非常有趣”。
7. 哈,翻译也得灵活应变呀!不能死脑筋。
“It rains cats and dogs”,总不能翻成“下猫和狗”吧,那得是“倾盆大雨”呀!
8. 嘿,多积累多练习可不能忘呀!只有这样才能越来越厉害。
就像学骑自行车,多骑骑就会啦!
我觉得呀,英译汉的方法和技巧都掌握了,那翻译起来就能又快又好啦!。
专四专八英语专业必备十大翻译技巧翻译的原文和译文在语义上是不能有偏差的,但由于中英文的语言差异、表达习惯不同,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需要对译文进行一些处理,以期更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一、增译主语由于英文表达习惯,常常用一些抽象名词作为主语,而中文的表达习惯则需要把抽象变为具体;英文中常常会为了避免重复而多用介词,中文则不怕重复,一个词会用上好几遍;英语中的复数名词译为汉语时,常常加入这些、各种、种种等,要视具体语境情况而定。
【例】The intimacy between them can be seen easily.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很容易就能看出来。
He did not give us satisfied answer; this made us angry.他并没有给出我们满意的答复,这种态度使得我们非常生气。
There are solutions proposed to solve the public problem.针对这一公共问题,提出了种种解决方案。
二、增译谓语英语中出现两个或多个相同谓语时,常常会省略,以使句子不那么赘余。
而中文中则要译出来,使其表达更加地道;英文中的介词短语译为中文时往往要增译动词;有些英语中的名词在译为中文时要加入相应的动词,使其意义更加完整,表达更加明确。
【例】We went to Xiamen this week, Shenzhen next week.我们这周去厦门,下周去深圳。
Technology of behavior研究行为的科学技术impulse for unification追求统一的冲动After the party, he has got a very important speech. 参加完聚会后,他还要发表一个重要讲话。
三、时间状语1. 时间状语常常可以直接翻译,一般译到主句前。
【例】He came in while I was watching TV.我在看电视的时候他进来了。
专四考试翻译指导:英译汉需注意的问题一、不合习惯的说法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习惯和表达方法。
一句话,一个词,在一个国家表达的是好意,引起人们好的联想和情感,在另一个国家转达的可能是坏意,引起人们不好的联想和情感。
如果翻译不注意,就有可能引起误解或不快。
而如果我们注意这些差异,在译文中加以运用,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在翻译不涉及政治、经济等重要问题,只涉及生活习惯、日常用语时,可以更灵活些,按照译入语的习惯说法表达意思。
1、见面问候中国人见面时喜欢问:吃过了吗? Have you had breakfast(lunch, supper)?到哪去?Where areyougoing?这都不是外国人在见面问候时会问的问题。
如果见面就问外国人“到哪里”,人家会以为你要了解人家的私事,对你会产生反感。
外国人喜欢问:“你好吗?”这句话可以有不少表达方法,如How are you? How do you do ?How have you been doing?Hello!Hey!等。
用哪一句来表达你的问候,取决于你与被问候人的关系密切程度。
总之,这一类的问候语,直译可能会让人感到莫名其妙,还是按外国人的习惯翻译较好。
2、对病人的问候中国人喜欢对病人深表同情。
但外国人则轻易不愿表现出其弱的一面,对他们表达过分同情的话未必会收到好的效果。
例如:中国人在听说一个人生病后可能会说:得知贵体欠佳,深感不安和关切。
直译:I was rather disturbed by and concerned about yourillness.但这样翻译会使感到病情很重,只能加重病人的顾虑,达不到安慰病人的目的。
按照英文的表达习惯,可译为:I am sorry tohear about your illness and wish you a speedyrecovery.这样翻译既表达了讲话者的难过心情,又表达了希望病人尽快康复的愿望。
3、对待他人的表扬和感谢在受到表扬或感谢时,中国人往往比较谦虚,会说:“这没什么。
”“这是我应该做的。
”或者,“哪里,哪里,我还做得很差。
”如果直译:It isnothing. This is my duty. This is what I should do. Well, I have notdone very well. There is still m uch to beimproved.所有这些谦恭的话,在外国人听起来,都会显得做作。
西方人通常会说:It’s my pleasure.Thank you for your kind words. I feel flattered.翻译这些话时,宜根据西方的习惯来译。
4、迎接外宾时中国人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时常常会说:“一路上辛苦了。
累不累?”You must have been tired after thelongflight(journey)而外国人喜欢在别人面前显得年轻、有朝气,不喜欢被人认为体弱,或有疲劳感。
因此,上述问候话直译效果不好,可译成:How was the flight? Have you had a pleasant flight?或者You have had along flight.二、不够委婉的语气有时有人讲话比较直率、唐突,直译可能会使人感到不太客气,甚至会失礼。
译员应学习委婉说法,在翻译时把握好语气。
但为外交斗争需要而使用针锋相对的语言除外。
例1 中国可作为贵国资源性产品的稳定市场,同时中国的许多工业产品可满足贵国市场的需要。
直译:Your resource-based products can find a stable market in China andChinese industrial products can meet the needs of yourmarket.这么直译也许会让人担心,以为我们的工业品要去占领他们的市场。
同样的意思可以翻得更客气一些。
如:You may find astable market in China for your primary products and may also ge t anumber of industrial products from China to meet some of your needs.例2 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所关心的经济问题。
直译:I wish to talk o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which you are interested.这样翻译,显得讲话者太肯定听众会对他所讲内容感兴趣。
尽管讲话者知道听众是有兴趣的,但说得客气一点效果更好。
可译为:I would liketo brief you o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might be ofinterest to you.另外,我们打交道的人大多是上层人士,我们必须学会使用礼貌文雅的语言,否则,会产生距离、反感,从而失去朋友,有损我形象。
1974年,加拿大“白求恩纪念委员会”访华代表团中有一位团员对我接待官员说,我方翻译像警察,原因是那天早晨,翻译到他房间对他说: Youhave breakfast at 8, get your luggage downstairs at 8:30 and leave herefor the airport at 9.OK?语言简单、生硬、不礼貌,给外宾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建议对外宾说:Breakfast is at8. Would you please get your luggage downstairs at 8:30?we are going toleave here for the airport at 9.曾有一位女翻译招呼外宾时,大声喊叫“Hello”而不知道说:"Excuse me",在宣布事情时总是:Attentionplease.而不是说:Ladies and Gentlemen, may I have your attentionplease.结果一位外宾对此感到不快,说:I don’t want to talk to that wildgirl.要人帮忙时,我们时常会说:你能告诉我到×××地方怎么走吗?你能说英语吗?等。
如果英文译成:Can you tell me howto get to……?Can you speakEnglish?那将是很不客气的问话。
对方会以为你怀疑他的能力。
因为英文字can表示能力。
如果改为could,含义就不同了。
可以译为:Couldyou please tell me how to get……? Do you speakEnglish?一个陌生人问你如何去某地时,你很可能传说:“最好坐公共汽车去。
”如将这句话译为You’d better take abus,听起来不够礼貌。
因为You’d better……这个句型含有You have a duty to do something,或Youhave an obligation to…的意思。
是一种命令语气,常用于晚辈或下属。
因此,这样翻译不够礼貌。
这句话有许多客气的表达方法。
如:I suggest you take a bus.It might be better to take a bus.Perhaps you might like to take a bus.Why not take a bus?I think the best way is by bus.总之,我们翻译工作者必须学会礼貌用语,委婉表达法。
中国驻悉尼总领事段津在谈到对外往的沟通艺术时曾介绍了一些礼貌用语。
如:在对别人的意见表示不同看法时可以说:I have to disagree with you, but I would think…或者Well, there’s apoint in what you said, but …对某件事表示不同意见时,可以说:Would it not be betterif…请别人帮忙时,可以说:Could you do me a favour, 或者Excuse me ,I have aproblem,…等等。
在绝别人要求时,可以说:I am afraid it doesn’t work.或者I wonder whetherit will work, but I’ll try my best.一些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外交官非常善于使用委婉客气的语气来表达不同意见。
譬如,一个外国代表团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是这样对一个国际会议领导职位侯选人的提名表示不同意见的。
他说:"As an experienced Minister with a distinguished record of service,we are confident that he has al l the attributes to be an outstandingpresident of this Conference…but I have to place before you some of thereservations that we have about this nomination. If I may, I will sharewith you some of our concerns. Such a presidency will be misread bythose outs ide the ILO as signaling that…”可以译为:他是一位有经验的部长,并做出了出色的成绩。
我们相信,他完全具有条件,可以成为一个杰出的会议主席。
但是,我不是不陈述我们对于这一提名的保留意见。
请允许我向你们谈谈我们所关注的一些问题。
这一主席的提名会被国际劳工组织以外的人误解为发出一个……的信号。
”这位团长既清楚地表达了反对意见,但又讲得非常委婉、客气。
这些表达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三、动词使用不当英语动词往往有其特定的用法。
如不熟悉,就会出错。
以下仅举两例来说明动词的不同形态、类型。
例1 Welcome中文中经常会出现,“欢迎某人做某事”的句子,按中文语序翻译这样的句子,往往会出现中式英文。
北京长安街两个大饭店门前大牌子上有两条表示欢迎的大标语:“北京欢迎您”、“国际饭店欢迎您”。
同时又用英语书写了这两条标语的意思:Beijing Is Waiting for You (北京正等着您)和International Hotel WelcomesYou.中国民航赠送的挎包上曾印有中、英文的欢迎词:欢迎乘坐中国民航,Welcome you to flyCAAC.英语中的“欢迎”通常使用"welcome"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