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拟定名单
- 格式:xls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6
重庆邮电大学获批设立“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佚名
【期刊名称】《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1(23)6
【摘要】2011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重庆邮电大学设立“移动通信终端与网络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这是重庆邮电大学在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上的重大突破,对于增强科研能力、促进学科建设、加强内涵提升具有重大意义,也必将有力地促进重庆邮电大学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总页数】1页(P769-769)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工程研究中心;邮电;重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移动通信终端;科研能力;网络控制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632.3
【相关文献】
1.新希望六和获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J], 黄金发
2.海康威视获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J], 洪锋;
3.暨南大学获批建设耐磨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J],
4.国家电网公司获批建设芯片领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J], 国网科技部;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国家电网报》
5.煤炭安全精准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建设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发改办高技[2009]1040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组织申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项目方案的通知西部地区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为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进一步落实《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引导和支持区域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我委将在西部地区试点开展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项目建设。
现将项目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支持重点在西部地区范围内,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国家、地方两个层面创新基础能力的合理布局为目标,在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地方特色产业链、地方主导产业等有较好创新资源基础的领域,选择若干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给予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命名和项目支持,进一步强化其研发、工程化验证条件,推进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快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步伐,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高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
二、具体要求(一)申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命名和项目支持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已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批复并启动建设,地方政府已有明确的财政资金支持计划或安排。
2、符合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地方特色产业链、地方主导产业等重点领域,也是地方相关规划确定的发展重点。
3、承担单位在本地区相关产业领域具有明显的创新资源优势,有比较好的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和工程化能力,有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套条件,在同行中有一定的影响。
4、要体现为解决当地产业或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提供共性技术支撑,并对当地相关产业发展、结构调整有较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5、建设方案、目标和任务定位比较明确、合理,技术发展方向符合国家的产业技术政策。
(二)请相关主管部门择优推荐不超过5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组织编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项目方案(编制提纲见附件)。
中国法学会201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立项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国法学会
•【公布日期】2014.12.16
•【文号】
•【施行日期】2014.12.16
•【效力等级】团体规定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
正文
中国法学会201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立项公告12月4日—14日,我会在中国法学会网、中国法学创新网对中国法学会201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进行公示。
公示期内,收到有效异议。
经审核,有一项自选课题在课题名称、内容、研究思路、主持人及研究团队组成、研究基础等方面均与司法部2013年度已立项专项任务课题高度近似。
该申报课题主持人所做解释未能排除合理怀疑。
根据《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的规定,取消该课题立项资格。
现将最终正式立项名单(共192项课题,其中重大课题1项,重点课题7项,一般课题53项,青年项目11项,自选课题120项,)予以发布(名单详见附件)。
特此公告。
附件:《中国法学会201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
中国法学会
2014年12月16日附件:
中国法学会201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
附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项目方案编制提纲一、摘要(4000字以内)1、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以下同)名称2、工程研究中心法人概况3、项目方案编制依据4、工程研究中心提出的主要理由5、工程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经营计划6、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内容、规模、方案和地点7、工程研究中心主要建设条件8、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取得的成绩9、结论与建议二、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的依据、背景与意义1、工程研究中心所在区域相关产业已是地方相关规划确定的发展重点,目前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及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2、工程研究中心所在产业领域的主要发展状况及趋势预测。
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对当地相关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将产生的影响、作用和意义。
3、工程研究中心所在产业领域的国内外市场状况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以及国内外技术发展状况、方向分析与趋势预测。
工程研究中心在同行中所处的水平和影响力。
三、主要方向、任务与目标1、工程研究中心的发展战略与思路2、工程研究中心的主要发展方向3、工程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4、工程研究中心的近期和中期目标四、组织机构、管理与运行机制1、工程研究中心法人单位情况2、工程研究中心的机构设置与职责3、主要技术带头人、管理人员概况及技术队伍情况4、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五、工程研究中心发展现状1、研发、工程化和试验验证条件建设情况2、现有技术、设备和工程状况3、原材料、动力、供水等配套及外部协作条件4、主要技术、工艺设计方案六、其它需说明的问题七、相关附件(地方对工程研究中心的批复文件及批复时所依据的环评、土地规划、土地证、法人证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