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纪实摄影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6
纪实摄影的真实记录引言纪实摄影是一种捕捉和记录真实事物的摄影艺术形式。
通过摄影师的镜头,人们可以看到真实的场景、真实的人物和真实的情感。
纪实摄影作为一种媒介,不仅仅是记录和传达,更是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的方式。
本文将探讨纪实摄影的定义、历史和发展,以及其在社会、文化和艺术领域的影响。
纪实摄影的定义纪实摄影是通过摄影镜头记录真实生活的一种摄影形式。
它追求真实、客观和准确的记录,呈现出现实世界的各个层面和角度。
与艺术摄影强调艺术表现和个人表达不同,纪实摄影更注重对真实情况的呈现和观察。
它通过记录面孔、场景、事件和情感,揭示人类生活的真实面貌。
纪实摄影的历史和发展纪实摄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
当时的摄影技术还比较原始,器材笨重,但仍有摄影师勇敢地冒险记录生活的片段。
在法国的达盖尔报告展览上,他们的作品第一次以系列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引起了轰动。
这标志着纪实摄影开始走向独立,并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
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纪实摄影也逐渐发展壮大。
20世纪初的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纪实摄影成为了记录这些变化的重要工具。
例如,在二战期间,许多纪实摄影师冒着生命危险记录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悲惨。
这些照片震撼了世人,让人们对和平有了更深的思考。
随着社会对纪实摄影的需求增加,摄影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数码摄影的出现使得摄影师可以更加方便和快捷地记录生活。
同时,社交媒体的兴起也为纪实摄影提供了更广阔的传播平台。
这使得纪实摄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纪实摄影在社会、文化和艺术领域的影响纪实摄影作为一种记录和传达真实情况的方式,在社会、文化和艺术领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社会方面,纪实摄影帮助人们了解到世界各地真实的事态和情况。
它揭示了社会问题,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例如,一些纪实摄影作品记录了贫困、环境污染、战争等问题,使得人们对这些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并可能激发人们积极的社会行动。
纪实摄影的意义和作用(一)纪实摄影的意义和作用什么是纪实摄影纪实摄影是一种以真实的视角记录生活、事件和人物的摄影艺术形式。
它通过镜头捕捉并呈现客观存在的事物,以此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
纪实摄影的意义1.触动人心:纪实摄影通过直观的方式展现真实的故事和场景,能够深深触动人们的内心。
它不仅传播信息,还具有情感共鸣的力量。
2.记录历史:纪实摄影能够记录下历史时刻,见证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这些图片成为了后人了解过去的重要资料。
3.提醒社会:通过展现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不公正、环境问题等,纪实摄影能够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促进社会进步。
4.留住记忆:纪实摄影为人们留住了那些珍贵的瞬间和美好的回忆。
它能够让一些伟大的故事和人物永远不被遗忘。
纪实摄影的作用1.新闻媒体:纪实摄影在新闻媒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能够以图像的方式传递新闻信息,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事件的真相。
2.社会传媒:纪实摄影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更加广泛。
通过纪实照片的引发反思和讨论,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得以提升。
3.艺术展览:纪实摄影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受到了艺术界的重视。
它不仅向人们展示了真实的世界,还通过摄影技法和构图等手段呈现出独特的美感。
4.教育教学:纪实摄影可以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的工具,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培养观察力和思考力。
5.个人表达:纪实摄影也是摄影师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方式。
通过摄影,他们可以记录下自己看到和经历过的事物,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总结纪实摄影承载着传递真实信息、记录历史、唤醒社会意识、留住记忆等重要意义。
它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和媒体传播形式,通过图像方式引发人们对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的思考,促进社会进步和共情力的觉醒。
纪实摄影的意义和作用什么是纪实摄影纪实摄影是一种以真实的视角记录生活、事件和人物的摄影艺术形式。
它通过镜头捕捉并呈现客观存在的事物,以此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
纪实摄影的意义•触动人心:纪实摄影通过直观的方式展现真实的故事和场景,能够深深触动人们的内心。
摄影类型学风格摄影是一门艺术,它可以通过不同的风格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在摄影类型学中,有许多不同的风格,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摄影类型学风格。
1. 纪实摄影纪实摄影是一种以真实为基础的摄影风格。
它的目的是通过记录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和人物来传达信息和情感。
纪实摄影通常使用黑白或彩色照片,以及自然光线和真实场景。
这种风格的摄影师通常会在拍摄前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准备,以确保他们能够捕捉到最真实的场景和情感。
2. 艺术摄影艺术摄影是一种以艺术为基础的摄影风格。
它的目的是通过创造性的构图和处理方式来表达摄影师的个人情感和意境。
艺术摄影通常使用黑白或彩色照片,以及各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如后期处理、滤镜和特殊效果。
这种风格的摄影师通常会注重构图和色彩的搭配,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3. 风光摄影风光摄影是一种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摄影风格。
它的目的是通过捕捉自然景观的美丽和壮观来传达情感和意境。
风光摄影通常使用彩色照片,以及自然光线和真实场景。
这种风格的摄影师通常会注重构图和光线的搭配,以创造出独特的自然美景。
4. 人像摄影人像摄影是一种以人物为主题的摄影风格。
它的目的是通过捕捉人物的表情和情感来传达信息和意境。
人像摄影通常使用彩色照片,以及自然光线和真实场景。
这种风格的摄影师通常会注重构图和光线的搭配,以创造出独特的人物形象。
摄影类型学风格是摄影师表达情感和意境的重要方式。
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方式,摄影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摄影类型学风格。
纪实摄影的灵感和拍摄方法分享纪实摄影是一种通过摄影记录真实场景和事件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拍摄照片,更是通过镜头展现生活的真实面貌,传递信息和情感。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关于纪实摄影的灵感和拍摄方法,希望能够给摄影爱好者们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灵感的来源1. 观察生活纪实摄影的灵感最重要的来源就是生活本身。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人、事、物,发现其中的美和故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视角,通过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发现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之处。
2. 人文关怀纪实摄影往往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文关怀。
我们可以关注一些社会议题,如贫困、环境污染、人权等,通过摄影记录下来,传递给更多的人。
这样的摄影作品往往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3. 旅行和探索旅行是一个很好的灵感来源。
我们可以通过旅行去探索不同的地方和文化,记录下来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和生活场景。
这样的作品往往能够给观众带来新鲜感和启发。
二、拍摄方法1. 角度和构图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构图是拍摄纪实摄影的关键。
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角度,如低角度、高角度、鸟瞰等,来展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同时,合理的构图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主题和情感。
2. 光线利用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合理利用光线可以让照片更加生动和有层次感。
在拍摄纪实摄影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光线条件,如明亮的阳光、柔和的阴影等,来营造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3. 捕捉瞬间纪实摄影强调的是真实和瞬间的捕捉。
我们可以通过等待和观察,抓住那些瞬间的瞬间,记录下来。
这样的作品往往能够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
4. 人物和故事人物是纪实摄影中重要的元素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拍摄人物来展现他们的生活和情感。
同时,通过构建故事性的场景和情节,能够让照片更加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5. 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是纪实摄影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的后期处理,我们可以增强照片的表现力和情感。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后期处理应该尽量保持真实和自然,不要过度修饰和篡改。
了解一下什么是纪实摄影什么是纪实摄影?纪实摄影其实没有清晰的界定,比较常见的有历史性的,街头的和新闻的。
最重要的,纪实摄影需要让人欣赏和了解拍摄当时的环境、气氛、人物及摄影师的感觉,可以带出故事,仿如一篇文章一样。
过去纪实摄影多应用在历史角度上,现代的进一步演变为纪录现实社会情况,视乎拍摄者的角度。
拍好纪实摄影的技巧1、构图反差:在取景构图时,利用画面中同时出现的两种拍摄对象,从视觉印象上形成极端对比,更突出表现一种“悬殊感”和“冲击感”,上图中讲述“因煤而兴,因煤而亡”的枣庄人在适应城市转变的主题。
蛇皮袋与手提包离地的高度或许相同,但一个提起的是闲趣,另一个背起的是生活。
2、借景抒情:用背景画面烘托拍摄对象的情绪与内心,冬日里没有生机的植物园,人站在树前愁眉不展,草木的萧条更加呼应这一情景,或许结合的就是人与树的心境。
借景抒情也要讲究前后景形成呼应的关系。
上图是个虚化前景的例子,讲述的是张广义一生坚守修笔的故事。
前景中散落的钢笔配件虽然被虚化掉了,但是虚化的尺度拿捏的刚好。
前景的构图会左右照片的情绪,让前景变成相框,“框”中突出印有印章的“广信守义”直接的粘连了钢笔爷爷故事,表达了作品主题。
3、日常缩影:拍摄日常的生活缩影,既可以站在第三方角度观望周遭的瞬息万变。
拍摄内容就是照片的灵魂。
拍摄生活常态动作,表现的是日常下的不平常,一个人物、一个地方,都具有各自的独特性。
反映事物独特的地方,能使照片的表现力增强。
上图中雾霾中锻炼身体的老人们,反映了城市公共设施与污染排放量同时增加从而造成矛盾的社会现状。
4、瞬间表情:抓拍面部的特殊表情,通过表情表达主题。
上图中讲述枣庄人的生活困境。
惊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表现了睁眼是现实,闭眼是梦境。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许是仍怀着一丝希望。
5、特写:人物的面部特写,这种照片想出色很难。
这就需要被摄者很特别才行,不能像小人物那样不管他的面部表情,这种照片里的人,要么他长得有特色,要么他表情有特色,要么就是光线或者色彩有特色,否则都会很平。
纪实摄影文献综述纪实摄影是一种以真实事件为题材的摄影形式,通过镜头记录和表达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况和事件。
它以客观的视角展现出人们生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通过摄影师的独特视角和技巧,将真实的瞬间定格在画面上,让观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现实世界的真相。
纪实摄影作为一种文化和艺术表达形式,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19世纪末,摄影技术的出现就为摄影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式来记录现实世界。
在当时,摄影师们开始使用相机来记录各种社会事件和人们的生活状况。
这些照片通过纪实的方式,呈现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纪实摄影逐渐成为了一种独立的摄影流派。
在20世纪,众多著名的纪实摄影师涌现出来,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传递了许多深刻的社会信息和人文关怀。
其中最著名的摄影师之一是美国摄影师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他通过他的黑白摄影作品,将美国西部的自然风光展现给了全世界。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一些美丽的风景照片,更是对自然环境的呼吁和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思考。
除了亚当斯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纪实摄影师也通过自己的作品传递了一些深刻的信息。
法国摄影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以他的作品《莫斯科时刻》闻名于世,他通过捕捉瞬间的方式,展现了一系列人们生活中的真实瞬间,让观者可以感受到那些瞬间的真实性和独特性。
纪实摄影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实性和直接性。
通过摄影师的视角和技巧,观者可以看到真实的世界和真实的人们。
这种真实性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真实,更是对社会问题和人们生活状态的深入思考和关怀。
通过纪实摄影,摄影师可以传递一些重要的信息和价值观,引起观者的共鸣和思考。
纪实摄影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
随着数码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摄影师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记录和表达真实世界。
数码相机的出现使得摄影师可以随时随地拍摄照片,并通过后期处理来完善画面效果。
什么是纪实摄影,了解一下纪实摄影是以记录生活现实为主要诉求的摄影方式,素材来源于生活和真实,如实反映我们所看到的,因此,纪实摄影有记录和保存历史的价值,具有作为社会见证者独一无二的资格。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资料,欢迎阅读。
中文名纪实摄影外文名documentary photography 中文创始人王惠敏准则人道主义精神、善良准则、真实性分类方法信息量、主题、动机价值意义美学、社会、历史价值提出者法国摄影家欧仁·阿特热确定名称者美国纪实摄影家多萝西娅,兰格概念范畴范畴1935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依·斯特莱克(Roy stryher)就提出要为纪实摄影下一个定义,但迄今为止,都没有一个公众认可的定义。
纪实摄影(documentary photography),就摄影而言,最先使用“纪实"一词的是20世纪初法国摄影家欧仁·阿特热。
“纪实”这个词源于拉丁文的"docere",意思是"教导",纪实照片的功能不止于传达信息,他还教导观众从他所透露的真相认知社会的某个层面。
1940年,美国纪实摄影家多萝西娅,兰格(Dor other lange,1895-1965年)为英文“纪实摄影”概念确定了理论意涵。
观点:纪实摄影反映当下,为将来作影像实证。
纪实摄影反映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记录人的活动;描绘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制度、习俗等;揭示影响人类行为的生活方式;不仅需要专业工作者参加,而且还需要广泛的业余摄影爱好者参与。
1985年,美国南卡罗莱那大学硕士生斯蒂芬尼.安克莱恩(stphani e Am Rlein)在《纪实摄影的新定义》中说:1、纪实摄影是由一个技艺高超,富有献身精神的摄影家以任何画幅的照相机拍摄的系列照片,它能抓取人类状况的现实本质,展现生活条件,无论是好是坏。
2、纪实摄影是对被研究社会状况的视觉描写。
其中流露出拍摄者的关心,并表明可能需要作那些变化。
纪实摄影步骤纪实摄影是一种记录真实事物、展现生活的摄影方式。
它不仅需要摄影师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更需要有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观察力。
以下将从拍摄前、拍摄中和后期处理三个方面详细介绍纪实摄影步骤。
一、拍摄前1.确定主题在进行纪实摄影之前,首先要确定主题。
主题可以是人、物、事或景,但必须是真实存在的东西。
确定主题后,就要开始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了解其特点、习性、行为等等。
2.选择拍摄地点和时间根据主题的特点和习性,选择合适的拍摄地点和时间非常重要。
比如要拍摄动物类主题时,就需要考虑它们活动的时间和地点;而要拍摄人类类主题时,则需要考虑人们活动最为频繁的时间和地点。
3.准备设备在确定好主题、地点和时间后,就需要准备好相应的设备了。
纪实摄影通常使用单反相机或微单相机,并配备适当的镜头。
此外,还需要备足电池、存储卡、三脚架等器材。
4.制定计划在进行纪实摄影之前,还需要制定好拍摄计划。
拍摄计划应包括主题、地点、时间、设备、构图等方面的详细内容,以便在实际拍摄中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拍摄中1.观察和记录在实际拍摄中,要时刻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观察主体的动态变化,记录下其行为举止和表情神态等细节,以便后期制作时使用。
2.构图构图是纪实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要根据主题的特点和习性,选择合适的构图方式。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对称式、倾斜式或平衡式等多种方式进行构图。
3.抓住瞬间纪实摄影强调抓住瞬间,捕捉到最真实的画面。
因此,在拍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警觉,并准备好按下快门。
4.灵活运用技巧在纪实摄影中,还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技巧来提高作品质量。
比如运用光线、景深、快门等技巧来突出主题,或使用HDR、后期调色等技巧来增强画面效果。
三、后期处理1.筛选作品在拍摄结束后,需要对所拍摄的照片进行筛选。
要选择最能表现主题的照片,并删除那些质量不佳或无意义的照片。
2.后期调整在确定好最终的作品后,还需要进行一些后期调整。
比如对曝光、色彩、对比度等方面进行适当调整,以便使作品更加完美。
纪实摄影名词解释(一)纪实摄影名词解释1. 纪实摄影纪实摄影是一种以真实展现生活、记录历史为目的的摄影形式。
通过捕捉真实的场景和瞬间,纪实摄影师通过镜头展示生活中的各种故事、情感和感受。
2. 拍摄拍摄是指摄影师使用相机记录瞬间的行为。
在纪实摄影中,拍摄是捕捉到真实生活场景的关键步骤。
3. 考察考察是指在纪实摄影中,摄影师前往现实生活中的特定场所,对特定主题进行实地调查和记录的过程。
通过考察,摄影师能够深入了解并准确呈现所拍摄对象的真实情况。
4. 纪实主题纪实主题是纪实摄影中拍摄对象的具体内容或主题。
它可以是一个人、一个地方、一种现象等等。
纪实摄影师选择合适的纪实主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摄影意图。
例子:《在城市中奔跑的孩子们》是一个纪实主题,摄影师通过记录城市中自由奔跑的孩子们的瞬间,展现他们的无拘束和快乐。
5. 纪实构图纪实构图是指在纪实摄影中通过合理的构图方式来组织和呈现照片中的内容。
纪实构图能够凸显主题、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传达摄影师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6. 纪实人像纪实人像是一种在生活场景中真实拍摄人物的摄影形式。
纪实人像能够反映被拍摄者的真实情感和个性,并展现他们所处环境的特点。
例子:《老人的微笑》是一张纪实人像照片,摄影师通过拍摄一位面带微笑的老人,表达了他对老人积极乐观态度的赞赏和敬佩。
7. 文化纪实文化纪实是一种通过摄影记录和展示特定文化及其相关活动的摄影形式。
通过文化纪实,摄影师能够宣传、传承和表达特定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例子:《传统工艺的魅力》是一组文化纪实作品,摄影师通过记录传统工艺的过程和成果,展示了这些工艺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
8. 纪实风景纪实风景是一种通过摄影展现真实自然风景的摄影形式。
纪实风景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同时也反映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例子:《日落下的海洋》是一张纪实风景照片,摄影师通过拍摄海洋在日落时分的壮丽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人类对其的敬畏。
的新定义》中说:1、纪实摄影是由一个技艺高超,富有献身精神的摄影家以任何画幅的照相机拍摄的系列照片,它能抓取人类状况的现实本质。
展现生活条件,而无论是好、是坏。
2、纪实摄影是对被研究社会状况的视觉描写。
其中流露出拍摄者的关心,并表明可能需要作那些变化。
3、纪实摄影是解释人与环境,人与社会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解说性照片。
纪实摄影的类型1、图片故事:对某人,某事件进行具体的描绘,注重情节和连续性。
注重非关键时刻的拍摄,使之成为慑人心魄的一瞬。
2、图片系列:相同的主题,相互关连的成组照片,静态纪实,没有时间的限制和变化。
3、图片短评:对某事、某群体的认识,每幅作品具有独立性,有评论,无互相承接关系。
a、成系列,都是由一组照片组成。
b、有明确的主题和内容。
c、对主题的深入研究,且具社会性、哲理化。
决定瞬间理论对纪实摄影的影响“决定瞬间”的理论是1952年法国的卡蒂埃·布勒松出版《决定瞬间》画册时,在前言中提出的。
他指出:对于摄影来说“选择的环节是最重要的,在选择的空间中,把某一有意义的特定瞬间固定下来”。
对于表现人,“要捕捉住被摄者外部世界和内在世界相互交融的典型瞬间。
”“尊重被摄者周围的环境气氛。
”“典型瞬间,虽然只是一个瞬间。
却可能有过去的残留,映照着未来,蕴含着一个事物发展的过程,充满着现场气氛,使人感到强烈的生命力和运动感。
瞬间一刻,既发掘现象的本质,又将具有含义的形式严密地组合起来。
拍摄中对决定瞬间的选择,摄影技巧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观察和思考。
在运动的全过程中找到那个瞬间。
这种观察和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进行。
只有这样在拍摄时,才能有预感,下意识地,快速拍摄。
哲学思想对纪实摄影的影响哲学是研究人思维方法的科学。
哲学是指导人们如何去思考、去观察、去理解、去表述现实的。
新的哲学思想能给人一个新的角度和新的切入点去研究社会、表述社会。
哲学思想决定评论者的立场、方法。
纪实摄影正是记录社会、评论社会的,所以,其思想立场、方法对摄影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纪实摄影文献一、纪实摄影的定义与意义1.1 什么是纪实摄影纪实摄影是指用摄影艺术表现真实事物的一种摄影形式。
它追求真实、客观、客观地记录事物的本质和表现对象的真实情感。
纪实摄影常常用于记录历史事件、社会现象和自然风景等。
1.2 纪实摄影的意义纪实摄影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
作为一种记录工具,纪实摄影能够准确地记录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为后世提供宝贵的历史资料。
同时,纪实摄影也能够唤起人们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引发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二、纪实摄影的发展历程2.1 早期纪实摄影的出现早期的纪实摄影主要是由记者和摄影师通过拍摄照片来记录重大事件和社会现象。
例如19世纪末的美国摄影师波拉克通过摄影记录了美国工业化的历程。
2.2 纪实主义摄影运动的兴起20世纪初,纪实主义摄影运动在欧美兴起。
该运动强调摄影师的观察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他们通过拍摄真实的场景和人物来揭示社会的真相。
2.3 纪实摄影的多样化与发展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迁,纪实摄影也出现了多样化的形式和风格。
通过纪实摄影,摄影师可以通过各种角度和手法来呈现事物的真实和多样性。
三、纪实摄影家的代表作品3.1 尤金·史密斯的《美国家庭》《美国家庭》是尤金·史密斯的代表作之一,他通过对美国家庭的记录展现了美国社会的多样性和社会问题。
3.2 达利奥·桑多瓦尔的《萨尔瓦多内战》达利奥·桑多瓦尔通过记录萨尔瓦多内战的图片,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平民的苦难。
3.3 史蒂夫·麦柯里的《非洲》史蒂夫·麦柯里通过对非洲的记录,揭示了非洲大陆的动荡和贫困问题。
3.4 刘曙红的《中国村落》刘曙红通过对中国农村的记录,展示了中国农村的风貌、生活和变迁。
四、纪实摄影在当代社会的应用4.1 纪实摄影与新闻报道纪实摄影常常用于新闻报道中,通过图片的方式向公众展示真实的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增强报道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4.2 纪实摄影与社会批判通过纪实摄影,摄影师可以呈现社会存在的问题和不公正现象,引起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推动社会进步与改善。
如何拍好纪实摄影鉴于网友们上传的“纪实作品”有些不能算是纪实作品,感觉各位对纪实摄影还不是很了解,概念还是很模糊,还没有掌握拍摄方法,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纪实摄影。
(一)什么是纪实摄影?1、纪实摄影是以记录生活现实为主要诉求的摄影方式,素材来源于生活和真实,如实反映我们所看到的,因此,纪实摄影有记录和保存历史的价值,具有作为社会见证者独一无二的资格。
2、纪实摄影是对被研究社会状况的视觉描写。
其中流露出拍摄者的关心,并表明可能需要作那些变化。
3、纪实摄影是解释人与环境,人与社会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解说性照片。
纪实摄影,一般来讲是真实的抓拍,也可以事先计划好一个提纲,比如拍摄一个专题,就可以事先拟好要拍摄的提纲去长期关注和拍摄,有的专题拍摄几年~几十年都有,如此大的跨度对社会起到一定的社会文献价值。
如果往深刻去理解纪实摄影还是记录社会生活等的摄影,与单纯的记录摄影不同之点是,将拍摄到的内容强烈诉诸于人民的个体报道性质的意思。
纪实摄影表现摄影家对环境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追求……纪实摄影家以冰冷的机器记录边缘景象或被人有意无意间“忽视”的事实,却往往能借着影像的力量,使摄影成为参与改造社会的工具。
从纪实摄影发生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没载看,它的批判性和干革命性不言而喻。
副产品纪实摄影史就是一部摄影家对人世间的不公、黑暗、动乱、肃削……进行记录、表述与传播的历史。
通过影像,他们达到宣传鼓动,进而促进社会变革,使人间更美好的目的。
(二)纪实摄影分类按主题:1、重大事件2、百姓生活3、社会风景按动机:1、社会纪实(报导式纪实摄影)2、文化记述(文献式纪实摄影)3、纪实人文(日记式纪实摄影)优秀作品奖无忌ID:一路滇行作品:云南红河州哈尼族山寨纪实摄影最可贵之处是时间,时间告诉后人照片上的人不在了,可是照片依然留存意义重大,大家要多拍身边人和家人。
二、如何进行街拍如何进行街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扫街,这是拍摄纪实作品最初最好的方法,可以长期进行关注我们的身边的事和人和我们的城市。
浅谈纪实摄影的真实性与艺术性纪实摄影的基本概念纪实摄影是指通过摄影镜头记录真实生活中的场景、事物、人物,以真实的方式呈现出来。
它强调对现实的客观记录,这种记录是通过摄影师的主观选择和摆拍来实现的。
这种摄影形式的目的是通过图片让人感受到真实的生活和历史,往往用于新闻报道、记录历史、社会文化、自然和人文景观等领域。
纪实摄影的拍摄对象涵盖了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场景和事物,无论是人物、建筑、自然、风景、传统文化等都可以成为摄影师的拍摄对象。
在拍摄时,摄影师需要全面而具有独到见解的记录,不仅要把握好摄影时机、光线、角度、构图等因素,更要时刻保持对被记录的场景、事物和人物的客观感知和理解,以保证记录的真实性。
纪实摄影的真实性纪实摄影的真实性是其基本特征之一。
纪实摄影通过摄影师的视角和情感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文化,这种记录是客观而真实的。
这里所谓的真实性,并不是指摄影的图像与客观世界一模一样,而是指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摄影师所看到的、记忆中的场景或事物。
光线、色彩、构图等因素均由摄影师根据其主观意愿进行选择和处理,因此它体现了摄影师对现实世界的主观性。
然而,客观真实性并非是纪实摄影唯一的艺术追求。
在一定的情境下,摄影师有时候会通过某些手段去强化、突出某些影像,使其更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这种手段可能涉及到后期处理、选择、构图等方面。
这种情况下,摄影的真实性也会发生某些变化。
真实性与艺术性的关系真实性和艺术性是纪实摄影中不可分割的两个元素,它们之间既有矛盾又有统一。
在纪实摄影中,真实性不但不排斥艺术性,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相得益彰。
纪实摄影在满足真实性的基础上,可以运用各种手法创造,以此增强其艺术性。
这种艺术性并不是为了追求视觉效果而放弃了真实性,而是在保持真实性的前提下去运用手法,以表达摄影师对现实的深层理解和感受。
以一些著名的纪实摄影家为例,例如邵逸夫、赵德志、安利等,他们在记录社会现实的同时,运用了一些手法创作出了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纪实类摄影分类纪实类摄影是一种通过摄影记录真实事件、场景或人物的艺术形式。
它的目的是通过图像来传递信息、记录历史,让观者更好地了解和感知这个世界。
纪实类摄影可以分为多个子类。
其中之一是新闻摄影,它通过记录新闻事件的瞬间,传递最真实的信息。
新闻摄影师常常要在短时间内捕捉到关键时刻,用镜头记录下来,以便后人能够回顾和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
这些照片通常用于新闻报道、历史记录以及相关的出版物和媒体传播。
另一种纪实类摄影是人物摄影。
人物摄影通过记录人们的生活、情感和经历,展示个体的独特性和社会背景。
通过人物摄影,观者可以窥见被摄者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
这类摄影作品通常被用于人物专题展览、纪录片等媒体形式中,用以传递人性、社会问题等方面的信息。
还有一种重要的纪实类摄影是纪实风光摄影。
纪实风光摄影通过记录大自然的美丽、壮观和变迁,让观者感受到地球的多样性和脆弱性。
这类摄影作品通常用于环境保护组织、旅游推广等领域,用以宣传环境保护、自然保护以及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信息。
还有纪实社会摄影、纪实街拍摄影等等。
这些摄影形式通过记录社会现象、街头风貌等,以图像的方式展现社会的多样性和变迁。
这些作品常常用于艺术展览、摄影集等形式中,用以呈现摄影师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
总的来说,纪实类摄影是一种记录和传递信息的艺术形式。
通过摄影师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真实世界的方方面面,了解历史、感受人情、关注环境。
纪实类摄影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更是一种对社会、自然和人性的关注和记录。
通过纪实类摄影,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这个世界,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纪实摄影的理解纪实摄影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它强调的是摄影师通过照片来还原真实的场景和事件,展现出真实的人性、生活和社会。
纪实摄影是摄影中的一种文艺形式,是一种独特的记录和传递信息方式,通过摄影师的镜头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使人们能够更加真实地了解社会、了解人类。
纪实摄影的核心是还原真实的场景和事件。
摄影师需要通过自己的视角和技术手段,将现实的场景和事件记录下来,以呈现真实的生活。
他们需要把握人物、场景、光线、构图等因素,以最佳的方式表现出现实的场景和事件。
纪实摄影的拍摄对象非常广泛,无论是自然风光、人物肖像、社会事件、人类生活都可以成为纪实摄影的对象。
摄影师需要通过自己的视角和技术手段,将这些对象记录下来,并通过照片传达出真实的信息。
他们通过镜头,捕捉到了许多人类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和情感,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思考。
纪实摄影的艺术价值也非常高。
纪实摄影作品不仅具有记录历史、传递信息的功能,还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这些作品往往能够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激起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认识,使人们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人类生活的真谛。
纪实摄影的发展也与时俱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相机、数码化处理技术、网络传播等手段的不断普及,纪实摄影发展得越来越快,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摄影师们越来越注重通过自己的镜头来记录生活,表现自己的个性和风格,从而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纪实摄影作为摄影的一种重要类型,通过还原真实的场景和事件,展现出人类生活的真实面貌,具有非常高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
我们应该重视纪实摄影,在生活中多关注摄影师们的作品,从中了解、感受、思考,让摄影作品成为我们认识生活的一扇窗口。
纪实摄影讲述故事纪实摄影是通过摄影作品的方式,用画面讲述真实故事的一种表达方式。
通过选取特定的时刻、场景和人物,摄影师可以通过镜头传达观察者的感受和情感。
这种形式的摄影带有强烈的真实感和沉浸感,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
纪实摄影的核心在于讲述故事。
摄影师通过捕捉独特的瞬间,创造出一个具有完整叙事结构的图像,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通过画面中的细节、人物的表情和环境背景,观众能够感受到摄影师希望传达的情感和信息。
在纪实摄影中,摄影师通常会选择一个主题或者一个具体的故事来展开拍摄。
比如,一个摄影师可以选择关注贫困地区的儿童生活,通过记录他们的日常、教育和追求梦想的过程来传递一个关于希望和努力的故事。
摄影师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角度、构图和光线来突出他们想要表达的主题。
在纪实摄影中,摄影师的眼睛是观察者的窗口。
他们通过镜头去感知和理解世界,然后把这些感受和理解通过作品传达给观众。
摄影师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判断力,以便选择最具表现力的瞬间和故事。
纪实摄影不仅仅是记录和展示,更是借助画面表达对现实的思考和关注。
摄影师通过捕捉真实的瞬间,展现社会问题和人类经历的深度。
例如,通过记录环境污染的影响、战争的破坏和人道主义危机的挑战,摄影师可以引起公众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纪实摄影的力量在于直击人心,唤起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
它可以跨越语言和文化的界限,让不同背景的观众通过图片所传递的情感和故事产生共鸣。
这也是为什么纪实摄影在社交媒体和新闻媒体上经常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原因之一。
总之,纪实摄影是一种通过图像讲述故事的强大形式。
摄影师通过捕捉真实的瞬间,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引起观众的共鸣。
通过纪实摄影,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世界和人类的故事,唤起共情和思考。
纪实摄影的力量在于它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传递真实和情感的媒介,使我们更加关注和关心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纪实摄影以影像见证真实的瞬间纪实摄影是一种通过图片来记录真实事件的摄影形式,它以影像的方式见证真实的瞬间,传达出生活的真实面貌和感人的故事。
纪实摄影师通过用镜头记录下的画面,向观者传递真实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在现代社会中,纪实摄影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记录历史瞬间,还能够揭示社会问题和传递人权意识。
纪实摄影的魅力在于它所传递的真实性。
当人们通过摄影作品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真实情感时,他们更易于被打动和深思。
在纪实摄影作品中,通过拍摄真实的场景、真实的人物和真实的细节,摄影师能够用相机捕捉到那些生动而真实的瞬间。
这些瞬间,或悲伤、或欢乐、或感人、或动人,成为了观者与作品之间的桥梁,使得真实与观者之间建立了一种直接的联结。
纪实摄影可以通过不同的主题来展示真实生活中的瞬间。
比如,在自然环境中,纪实摄影可以捕捉到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动物的自然行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
这些摄影作品不仅让观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秘,同时也传达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关爱。
此外,纪实摄影还可以通过记录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瞬间来传递深厚的情感和社会意义。
比如,在战争与贫困的阴影下,纪实摄影师用相机记录下那些受苦的人们的生活,揭示出社会问题的真相。
这些纪实摄影作品将人们的目光引向社会问题,引起对人权、公义和正义的思考。
纪实摄影要想准确地传递真实的瞬间,摄影师需要具备丰富的观察力和敏感度。
他们需要耐心地等待,为画面寻找最佳的构图和角度。
此外,纪实摄影也需要摄影师对所记录事件的深入理解和认知。
只有这样,摄影师才能够将瞬间的真实和情感完整地展现给观者。
对于观者来说,纪实摄影作品是一种了解世界真实状况的方式。
通过观看这些作品,观者可以体会到生活中各种不同情感的真实性,并对现实世界有更深刻的认知。
纪实摄影作品能够唤起观者对人权、环境保护和社会正义的思考,推动社会进步。
纪实摄影以影像见证真实的瞬间,能够通过图片去记录、呈现和传达人类生活的真实面貌和情感。
什么是纪实摄影摄影术自其诞生之日起便具有记实的特性,其技术特点就是借助光学的特性逼真地再现现实事物的影像,因此,记实性可以说是摄影的天然的属性。
正是因为如此,当我面对"纪实摄影"这个特定的概念,初始时甚至觉得几乎所有的摄影类别都可归为其下、纳入其中,想要对它进行正确地定义,简直是极大的困难,而怎样进行科学的分类,则更是难上加难。
请教老师,看书,查资料,发现对于这一概念,无论是摄影家还是摄影理论家都提出了各自的意见,而且对于它的讨论也没有停止过,此时我这个后生晚辈更是诚惶诚恐,然而却又忍不住跃跃欲试想要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纪实摄影概念的共识到目前为止,对于纪实摄影的确切概念范畴,虽然每家之言各有不同,但在主要的核心问题上基本还是达成了共识,那就是:1、当其诞生之时,西方人将其命名为Document Photography。
根据"Document"最基本的含义,那么它应当是指起到一种证明、证据和文献作用的摄影类型。
2、在中国最后定名为"纪实摄影",同样表达了文献和历史纪年的含义,也强调了真实性的价值范畴。
3、根据两者命名的定位,纪实摄影应当是对人类社会进行的真实的记录,它的题材内容是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文献价值的。
我的理解是:纪实摄影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摄影家们,秉承人道主义精神和善良准则,以无比的毅力甚至是献身精神,深入人类的生存实际,真正的了解并尊重被摄对象,不虚构、不粉饰、不夸张,大多以抓拍的方式再现的真实的情景。
纪实摄影作品无论美好或是丑陋,目的都在于表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引起人们的关注,唤起社会良知,同时记录特有的文化,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历史财富。
那么,我们又当如何分类呢?哲学中论述到,本质的产生来源于对现象的科学归纳,任何一门学科概念的类别划分,都是在大量的实证基础上归纳而出的,而科学的分类机制一旦形成,又可以反过来为新的例证服务,因为我们从此?quot;有章可循"。
在世界摄影史上,已经出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纪实摄影家,他们和他们创作的影像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查阅了大量的中外摄影佳作的基础上,在此我想提出两种分类的方式。
二、从纪实摄影的篇幅和信息量的角度分类如果考虑摄影作品的篇幅、信息量等因素,可以将纪实摄影分为三个类别:"小品"类,"电视剧"类,"电影"类。
别误会,这可不是什么影视的颁奖典礼,我只是想用一种类比或是接近于通感的手法借助这三个名称及其特点来为纪实摄影服务。
1、"小品"型的纪实摄影--新闻摄影。
我们知道,小品的特点是在很短(几分钟)的时间内讲述一个故事,反映一类社会现象,因此它的信息量非常集中,而且通常采用比较夸张的手法,带给人们直接的冲击力。
而新闻摄影也具有相似的特点,它讲求时效,并且一张画面就已包含了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的完整事件,同时由于新闻传媒的内在竞争性,绝大多数的新闻照片都具有非常强的视觉冲击力,因此,我将新闻摄影纳入到这一类别。
例如摄影史上的名作《共和军战士之死》(罗伯特·卡帕摄于1936年)和《李·哈威·奥斯瓦德遇刺》(罗伯特·杰克逊摄于1963年)。
两幅照片都各自向人们传递了非常完整的信息,令人有"触目惊心"的感觉。
对于这样的划分,可能有很多人会提出异议,因为一直以来,尽管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有很多相通之处,但一向是被作为并立的两个概念。
我认为,新闻摄影应当属于纪实摄影的一个类别,一幅照片通过大众传媒成为所谓"新闻摄影",它必定是具有一定的重要性的,是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的。
况且今天是新闻,明天就将成为历史,明天的明天也就成了文献资料。
我们现在把新闻摄影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也许是因为它强烈的时效性和所肩负的传媒任务。
但是打个不太贴切的比方,一位普通的父亲有了几个孩子,其中的一个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人们往往会过多地关注这位明星,将其视为一个个别的人,每日报道甚至著书立传,但不管怎样,他还是这位父亲的孩子。
同样,我们也不能割裂纪实摄影与新闻摄影的血缘关系。
对于"小品"型的新闻摄影,最基本的标准当然是要具有时效性,以及画面内容的完整性,同时要能够以足够的视觉冲击力传递重要的信息。
2、"电视剧"型的纪实摄影——报道摄影、专题摄影。
电视剧会以较长的篇幅围绕着特定的主题娓娓道来,演员的表演也不用像小品那样夸张,更为接近日常生活。
同样,报道摄影或专题摄影不像新闻摄影那样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摄影者也不会"被迫"用单独一张照片来说明问题,他们可以更深入的挖掘主题,更全面、更详细地表现被摄对象,用数量较多的、风格和形式统一的、成组的照片将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讲述清楚。
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甚至可以说这是纪实摄影的中坚力量。
例如在《中国故事--当代中国纪实摄影》中,就收录了近百位中国当代摄影家的近两百组图片。
他们选择了独特的题材或根据自己的视角进行较长周期的专题性拍摄,每一组图片都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阅读这些故事,就像是观看一部以真实题材为背景的电视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深度理解和感受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层面。
在评价标准上,报道摄影或专题摄影更重要的则是题材的选择,要看摄影者是不是能以独到的视角选择有价值的主题,并能够深入的挖掘到事情的本质,并以合适的方式表现出来。
3、"电影"型的纪实摄影。
电影的篇幅长短介于小品和电视剧之间,它并不要求对一个故事娓娓道来,而是更主观性、观念化,更具有导演的个人色彩。
在纪实摄影中同样有这样一类的作品,它们并不像新闻摄影那样一张照片就包含所有信息,也不像报道摄影或专题摄影那样仿佛在讲述一个故事。
它们也许会围绕一个主题,但照片与照片之间并不具逻辑性,它们富有摄影家的独特风格,写实的同时又具有强烈的写意性或象征性。
例如广为流传的艾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拍摄的《埃塞额比亚士兵的脚》,摄影家没有将镜头对准战火纷飞,或是流血牺牲,然而一双"饱经苦难"的脚却毫不留情的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埃塞额比亚人民条件的艰苦。
再比如《面包师傅》,它源于摄影大师奥古斯特·桑德的《时代的脸孔》--其中的每一帧照片从表面上看都没有情节上的关联,每一个人物都没有直接关系,但是集合在一起却展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桑德也用他拍摄的日耳曼民族的众生相为历史做出了见证。
在评价标准上,对于具有较多写意性或象征性的"电影"型的纪实摄影而言,关键在于恰如其分地把握写实与写意的尺度。
因为对于纪实摄影而言,内容才是灵魂,过于追求形式到产生"雾里看花"的效果,恐怕是有违其宗旨的。
而象征性是否能象征的到位,也是需要揣摩的,这恐怕就要看摄影师的造诣了。
这样的分类不知会不会引起摄影界同仁的反感与批判,摄影是独立的艺术形式,此时竟"落魄"到要借用其他的艺术样式来说明问题,颜面何存啊?况且日后若举行摄影大赛,征稿时难道就注明"小品组"、"电视剧组"、"电影组"?这不是太滑稽了吗?我想,之所以要进行分类,主要目的是在于分类以后能够便于建立不同作品的评价体系,那为何不能借助其它的艺术样式呢?况且仅仅是借用一种称谓,只要能说明问题又有何不可呢?当然在称谓方面我们可以再进行商榷。
三、基于纪实摄影主题内容的分类下面我想提的第二种分类方式是基于摄影作品的主题内容进行的,同样分为三类:"重大事件"、"百姓生活"、和"社会风景"。
第一,重大事件。
这是一类对所发生的重要的、有影响力的事件进行的摄影,例如战争、政治事件、重大仪式、灾害等等。
毫无疑问,重大事件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甚至会影响人类历史的进程,因此这些图片无论对当世的还是后代的人们,都具有弥足珍贵的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足以帮助人们温故知新,从摄影家敏感的视觉记忆中,找到前行的方向,或者少走弯路。
第二,百姓生活。
人类的社会不光有领袖伟人,同时还有凡人百姓;不止有刀光剑影风云变幻,同时也有柴米油盐平平淡淡。
这一类摄影作品将目光投向最广泛的人类生活。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不管是主流大众还是边缘个体,流行前卫也好,民俗风情也罢,善良的、罪恶的,高尚的、堕落的,欢乐的、痛苦的……都被凝结成一个个精彩的瞬间,被观看,被感叹,被学习,被思考……第三,社会风景。
人类社会是整个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人的生存活动必然有其背景环境,包括自然的环境和人工的建筑等等。
这一类不同于单纯的自然风光,与人的活动息息相关的风景也是纪实摄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摄影家对其进行的记录不仅仅是像风光摄影一样展现大自然的奇巧瑰丽,而是具有一种象征性或是揭示的过程,多侧面的表现人生。
对于"重大事件"、"百姓生活"、"社会风景"三个类别的评价标准,主要是从内容上有比较好的把握,或力拔千钧,或细致入微,或诚挚动人……真要分出个高低要注意不能流于俗套,同时当然要符合摄影这一艺术领域的审美标准--能够通过形式感上的足够冲击力,带给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
四、纪实摄影的主要评价标准以上是我所理解的纪实摄影并以两种标准对纪实摄影进行的分类。
正如我前面曾提到的,对摄影进行分类,是要更透彻地认清它的内在规律,进而建立对不同类型作品的不同评价标准。
例如你不应当把表现普通市民生活的照片与揭露战争的血腥与残酷的、画面冲击力非常强的照片相提并论,就像著名的"荷赛",获得第一名的几乎都是体现战争、杀戮、死亡、罪恶等等的非常直接的地给人带来视觉冲击的图片,我觉得不同的类别不具有可比性,否则对任何摄影师都是不公平的。
那么属于同一类别的又当如何比较呢?所以这又涉及一个总的评价标准的问题,尤其是不同的类别都应当有属于自己的评价标准。
虽然摄影师在拍摄时根本不会过多地考虑这么多条条框框,但作品一旦出来,还是必须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析和评论。
前面再分类的评价中,已经涉及了相应的评价方式,我想对于纪实摄影而言,还有几个大的标准是都应当遵循的:一是真实性。
纪实纪实,这张照片首先当然就必须是真实的,真实性都不能保证又何谈纪实性呢?讲到这一点要涉及一个摆拍的问题,我想纪实摄影并不排斥摆拍,关键是要符合事情的真相和事物的规律,就比如奥古斯特·桑德的《时代的面孔》中的作品,如我们熟悉的《面包师父》、《年轻的庄稼汉》、《民主党议员》、《扛砖工》等等,全部都是摆拍的,但它们却无比的自然与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