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学总论及上肢肌
- 格式:ppt
- 大小:19.94 MB
- 文档页数:80
肌学--上肢肌--前臂肌前臂肌位于尺、桡骨的周围,分为前(屈肌)、后(伸肌)两群,大多数是长肌,跨过多个关节运动前臂和手,肌腹位于近侧,细长的腱位于远侧,所以前臂的上半部膨隆,而下半部逐渐变细。
(一)前群前群位于前臂的前面和内侧面,共9块,分4层排列。
1.浅层(第一层) 有5块肌,自桡侧向尺侧依次为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
(1)肱桡肌brachioradialis:起自肱骨外上髁上方,向下止于桡骨茎突。
作用:屈肘关节。
其它4块以屈肌总腱起自肱骨内上髁及前臂深筋膜。
(2)旋前圆肌pronator teres:止于桡骨中部的外侧面。
作用:屈肘关节,使前臂旋前。
(3)桡侧腕屈肌flexor carpiradialis:以长腱止于第2掌骨底。
作用:屈肘,屈腕和腕外展。
(4)掌长肌palmaris longus:肌腹很小而腱细长,连于掌腱膜。
作用:屈腕和紧张掌腱膜。
(5)尺侧腕屈肌flexor capiulnaris:止于豌豆骨。
作用:屈腕和使腕内收。
2.第二层只有一块肌,即指浅屈肌flexor digitorum superficiallys。
肌的上端为浅层肌所覆盖。
起自肱骨内上髁、尺骨和桡骨前面。
肌束往下移行为4条肌腱,通过腕管和手掌,分别进入第2~5指的屈肌腱鞘。
每一个腱在近节指骨中部分为两脚,止于中节指骨体的两侧。
作用:屈近侧指骨间关节、屈掌指关节、屈腕和屈肘。
3.第三层有两块肌,位于桡侧的拇长屈肌和位于尺侧的指深屈肌。
(1)拇长屈肌flexor pollicis longus:起自桡骨前面和前臂骨间膜,以长腱通过腕管和手掌止于拇指远节指骨底。
作用:屈拇指掌指关节和指骨间关节。
(2)指深屈肌flexor cligitorum profoundus:起自尺骨的前面和前臂骨间膜,向下分成4个腱,经腕管入手掌,在指浅屈肌腱的深面分别进入第2~5指的屈肌腱鞘,在鞘内穿经指浅屈肌腱两脚之间,止于远节指骨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