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面积以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 格式:pdf
- 大小:440.54 KB
- 文档页数:19
浙江省城市公园数量、面积以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前言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浙江省城市公园数量、面积以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及趋势。
浙江省城市公园数量、面积以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浙江省城市公园数量、面积以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浙江省城市公园数量、面积以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核心指标从城市公园数量,城市公园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浙江省城市公园数量、面积以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浙江省城市公园数量、面积以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第一节浙江省城市公园数量、面积以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 (1)第二节浙江省城市公园数量指标分析 (3)一、浙江省城市公园数量现状统计 (3)二、全国城市公园数量现状统计 (3)三、浙江省城市公园数量占全国城市公园数量比重统计 (3)四、浙江省城市公园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浙江省城市公园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城市公园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城市公园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浙江省城市公园数量同全国城市公园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浙江省城市公园面积指标分析 (7)一、浙江省城市公园面积现状统计 (7)二、全国城市公园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三、浙江省城市公园面积占全国城市公园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四、浙江省城市公园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浙江省城市公园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城市公园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城市公园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浙江省城市公园面积同全国城市公园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浙江省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指标分析 (11)一、浙江省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统计 (11)二、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统计分析 (11)三、浙江省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占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比重统计分析 (11)四、浙江省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浙江省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浙江省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同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图表目录表1:浙江省城市公园数量、面积以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统计表 (1)表2:浙江省城市公园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城市公园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4:浙江省城市公园数量占全国城市公园数量比重统计表 (3)表5:浙江省城市公园数量(2016-2018)统计表 (4)表6:浙江省城市公园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城市公园数量(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城市公园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浙江省城市公园数量同全国城市公园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浙江省城市公园面积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城市公园面积现状统计表 (7)表12:浙江省城市公园面积占全国城市公园面积比重统计表 (7)表13:浙江省城市公园面积(2016-2018)统计表 (8)表14:浙江省城市公园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城市公园面积(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城市公园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浙江省城市公园面积同全国城市公园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浙江省城市公园面积同全国城市公园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浙江省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浙江省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占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比重统计表 (11)表21:浙江省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浙江省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浙江省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同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
前言绿化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城市进步的象征。
绿化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国内外的实践和经验表明,使城市贴近自然,融入自然,日益成为未来城市绿化发展的主旋律。
一、总则第一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城市绿化条例》以及《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上海市植树造林绿化管理条例》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2、《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1/5/11批准)第二条规划指导思想1、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规划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2、体现大都市圈发展的思想,规划城乡一体、具有特大型城市特点的绿化体系。
3、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满足市民居住、生活、休憩功能。
第三条规划原则1、生态性原则:以生态效应为核心,完善绿化生态功能。
2、系统性原则:增强绿化系统功能,完善绿地类型和布局。
3、多样性原则:体现生物多样性,丰富植物群落层次、种类。
4、地带性原则:强化地域特点,品种选择、栽植因地制宜。
第四条规划期限远期到2020年,近期到2005年。
第五条规划范围为市域6340平方公里二、现状分析第六条对城市绿化发展的总体认识和分析适应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上海的绿化建设经历了由慢到快,由小到大、由量变逐步到质变的发展阶段,形成今天的格局和特点。
1、1949~1978年,缓慢发展阶段。
解放前,上海的绿化建设缓慢、无序,分布不均。
1949年前的百年间,全市平均每年仅开辟绿地0.6公顷,各种公园绿地约为89ha。
这些绿地绝大部分集中于租界和上层人士聚居的住宅区,市民群众居住集中的南市、普陀、杨浦等地区没有一块公共绿地。
解放以后,上海的绿地建设随着城市发展逐步展开。
特别是结合旧城改造,相继建成第一条外滩滨江绿带、肇嘉浜林荫道、人民公园、杨浦公园、长风公园、西郊公园等。
到1978年,市区绿化总面积达到76lha,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已由解放初的0.13平方米增加到0.47平方米。
上海市(市辖区)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前言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上海市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现状及趋势。
上海市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上海市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上海市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核心指标从绿地总面积,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上海市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上海市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第一节上海市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现状 (1)第二节上海市绿地总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一、上海市绿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二、全国绿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三、上海市绿地总面积占全国绿地总面积比重统计 (3)四、上海市绿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上海市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绿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上海市绿地总面积同全国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上海市公园绿地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一、上海市公园绿地面积现状统计 (7)二、全国公园绿地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三、上海市公园绿地面积占全国公园绿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四、上海市公园绿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上海市公园绿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公园绿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公园绿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上海市公园绿地面积同全国公园绿地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11)一、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统计 (11)二、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统计分析 (11)三、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占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比重统计分析 (11)四、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同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图表目录表1:上海市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现状统计表 (1)表2:上海市绿地总面积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绿地总面积现状统计表 (3)表4:上海市绿地总面积占全国绿地总面积比重统计表 (3)表5:上海市绿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表 (4)表6:上海市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绿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上海市绿地总面积同全国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上海市公园绿地面积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公园绿地面积现状统计表 (7)表12:上海市公园绿地面积占全国公园绿地面积比重统计表 (7)表13:上海市公园绿地面积(2016-2018)统计表 (8)表14:上海市公园绿地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公园绿地面积(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公园绿地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上海市公园绿地面积同全国公园绿地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上海市公园绿地面积同全国公园绿地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占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比重统计表 (11)表21: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同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一、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指标体系注:1、国家园林城市须满足全部基本项的要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须同时满足所有基本项和提升项的要求。
2、表格“备注”栏中标注有“*”的,表示该指标来自《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其指标解释、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均与《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一致。
二、国家园林城市否决项(一)尚未编制(或修编)完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或未按照《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2号)要求划定绿线,并在至少两种以上的公开媒体上向社会公布;(二)建成区绿地率不达标;(三)城市污水处理率不达标;(四)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达标;(五)城市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低值不达标;(六)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达标;(七)林荫路推广率不达标。
(一)至(四)项为国家园林城市否决项,(一)至(七)项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否决项。
三、部分指标解释1、供热计量收费比例(%)指标解释:指建成区内实施供热计量收费的住宅建筑面积占集中供热住宅总建筑面积的比例。
计算方法:供热计量收费比例=实施供热计量收费的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集中供热住宅总建筑面积(平方米)×100%数据来源:城市建设部门2、节能建筑比例(%)指标解释:指建成区内符合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筑面积占建成区内总建筑面积的比例。
计算方法:节能建筑比例=建成区内符合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筑面积(平方米)÷建成区内建筑总面积(平方米)×100%数据来源:城市建设部门3、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指标解释:指可再生能源在城市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
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
计算方法: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可再生能源使用量(吨标准煤)÷城市能源消费总量(吨标准煤)×100%数据来源:发展改革部门4、单位GDP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千克/万元)指标解释:指创造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排放的工业固体废物量。
上海公园体系规划方案上海作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人口密度大、城市空间有限,公共绿地资源紧缺。
为了满足市民休闲、娱乐和健身等方面的需求,上海市政府要求规划局在城市规划方案中充分考虑公园体系建设。
下面是上海公园体系规划方案的概述。
1. 规划背景上海市目前的公共绿地面积为4610公顷,人均绿地面积为3.8平方米,远远低于国际标准(10平方米/人),市民在休闲娱乐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为了缓解这种矛盾,上海市政府于2015年启动“十三五”时期绿地建设规划,目标是到2020年,上海市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将达到5平方米/人。
2. 规划目标根据上海市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公园规划目标和任务:•到2020年,上海市区公园面积将达到6000公顷;•到2035年,上海市区公园面积将达到7000公顷;•到2050年,上海市区公园面积将达到8000公顷。
3. 规划原则公园体系规划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四化同步,公立与私立共建;•合理布局,形成分级体系;•偏向市民,满足多元需求;•提供服务,充分利用公园功能。
根据以上原则,制定出以下规划方案。
4. 规划方案4.1 全域公园体系规划根据上海市的历史、文化、地理和生态特色,规划出了“城市中心、绿地环带、生态廊道、文化景观”四大带状公园。
•城市中心:上海城市中心内以黄浦江、外滩为轴线,由南至北分为外滩公园、南外滩公园、环球金融中心公园、人民公园、静安公园等。
•绿地环带:沿着城市中心向外环绕的是绿地环带,包括如虹桥绿地、世博公园、张江公园、漕河泾绿道等多座公园。
•生态廊道:依托上海市自然河道和绿地组成的生态廊道,涵盖南汇东滩湿地公园、大美村公园、冰心公园等自然生态景观。
•文化景观:以历史保护区和文化名胜区为核心,建设如豫园公园、肇嘉浜路文化景观带、徐家汇公园等多个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公园。
4.2 特色公园上海市还规划了多个特色公园,包括:•世纪公园:占地面积为140.3公顷,是中国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城市公园之一。
第一篇:上海绿地调查报告上海绿地调查报告城市园林-园林城市正是21世纪城市建设的重要命题。
生态、环境质量、最佳人居等新的城市观念都是与城市园林结缘的。
一个现代化国际城市必备完善的绿化系统,都是以城市绿地为纽带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为了生活,聚居于城市;人们为了生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
城市绿地空间是城市中人与自然的交流平台,它为久居混凝土森林中的城市居民提供了多元化的生活空间,使得居民能够最大程度地贴近自然,享受生活。
在信息交流频繁、思想文化交汇、艺术风格多元、功能要求复杂的今天,被誉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正日新月异地发展,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也采用了较之以往丰富得多的技术手段和设计元素。
综观上海,这几年,上海的公园绿地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引人瞩目。
世纪公园世纪公园位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东南部、世纪大道的终端,公园西北临行政文化中心、上海科技城,东南临国际博览区与内环线相接,世纪公园规划用地规模140.3公顷,总投资约8.44亿元人民币。
是上海内环线中心区域内最大的富有自然特征的生态型城市公园。
世纪公园的总体规划,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人与自然的结合,具有现代特色的中国园林风格。
公园以大面积的草坪、森林、湖泊为主体,园区建有中央湖岛、会晤广场、乡土田园、国际花园、树林草坪等景区,以及鸟类保护、科学体验,露天表演、儿童游乐园等设施。
以及世纪花钟、镜天湖、南国风情、东方虹珠盆景园、绿色世界浮雕、音乐喷泉、音乐广场、群龙追月喷泉、缘池、竹林、鸟岛、奥尔梅加头像和蒙特利尔国等。
体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栖的设计思想,反映公园内阡陌纵横、丘陵起伏、乔木长绿、湖水清澈的景观效果。
园内种植银杏、香樟、广玉兰、悬铃木、雪松等大型乔木。
园内乔灌相拥、四季花开,湖水荡漾、溪水蜿蜒,竹影斑驳、草木葱郁。
陆家嘴中心绿地位于小陆家嘴,占地10万平方米的中心绿地,在金融贸易中心区林立的幢幢高楼中,被称为城市中的一叶“绿肺”,进入绿地,感受到的不仅是空气清新,心旷神怡,还能寻到浦东变迁的脉络。
上海十大城市公园介绍上海作为中国最具国际化的城市之一,拥有众多优美的城市公园。
这些公园不仅是上海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其美景。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上海的十大城市公园。
第一座公园是位于黄浦江畔的外滩公园。
外滩公园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公园之一,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迷人的江景而著名。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浦东的现代化建筑群和黄浦江两岸的历史建筑,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繁华与变迁。
第二座公园是静安公园。
静安公园位于上海市中心,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公园。
公园内有湖泊、绿树和花坛,环境优美,是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第三座公园是豫园。
豫园是上海的一颗明珠,也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园林之一。
这座古老的园林位于上海老城厢,园内有传统的假山、亭台楼阁和水池,营造出一种古老而宁静的氛围。
第四座公园是上海野生动物园。
这是一座大型的野生动物园,拥有众多珍稀的动物品种。
游客可以乘坐观光车在园区内观赏各种动物,还可以观看动物表演和驯兽表演,是一处适合亲子游的好去处。
第五座公园是世纪公园。
世纪公园是上海最大的城市公园,占地面积达到140万平方米。
公园内有湖泊、草坪、花坛和假山等景观,还设有游乐场、游泳池和运动场馆,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第六座公园是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是上海最早建立的公园之一,以纪念中国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先生而得名。
公园内有中山纪念堂和中山雕像等纪念建筑,还有湖泊和绿树环绕,环境优美。
第七座公园是陆家嘴绿地。
陆家嘴绿地是上海浦东新区的一座城市公园,位于陆家嘴金融区附近。
公园内有湖泊、草坪和花坛,还有儿童游乐设施和健身器材,是市民休闲运动的好去处。
第八座公园是青浦古镇。
青浦古镇是上海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也是一座具有浓郁江南风情的城市公园。
镇内有古老的街道和建筑,还有运河和桥梁,是市民体验传统江南文化的好去处。
第九座公园是绿地之窗。
绿地之窗是上海市区内一座以花卉为主题的城市公园,是上海市花卉展览中心所在地。
上海公园绿地概况1。
1上海概况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G60科创走廊核心城市.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1。
2上海绿化情况:至2016年底,全市绿地面积38423公顷(其中公园绿地公顷18200公顷),林地面积160.67万亩,湿地面积37.7万公顷.全年新建绿地1190公顷,其中公园绿地515公顷;新增造林面积3241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241公顷。
至年末,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7。
6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
5%,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5.0%。
至年末,自然保护区达到4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1.3上海绿地特征根据上海的历史、文化特征、现有绿地情况等因素,我们组将上海绿地特征总结如下:1.3.1坚守并蓄的风格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移民化程度较高的城市,长期处于中外人员、本地外地人员杂居,东西文化交融、兼收并蓄的状况,形成了特有的上海海派文化。
上海公园也从侧面体现了上海文化的发展脉络,在近现代中国公园风格中独树一帜。
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也有西方传统的血脉。
上海公园注重历史文脉的保留,并且用现代手法再现中国传统园林要素。
如方塔园在造园风格上力求新意,创造一种既满足公共游览需求,又能烘托主体古建筑的新型园林,具有独特情趣。
静安雕塑公园的“园中园"梅园最大的亮点就是运用了传统造园的理念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再现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
运用了传统园林中的透景借景、虚实结合、游廊的运用等多种手法营造了变化丰富的小空间。
而实现这些造园手法的是极具现代感的钢筋混凝土、不锈钢板、玻璃等等造园材料。
1。
3。
2公众参与性强上海古典园林建设历史短,却是近现代中国公园的发源地。
在欧美公园运动的影响下,上海公共租界的公园配置就考虑到了公众的参与性,区别与古典园林为帝王贵族所有的内向封闭园林,而是政府出资新建的为公众所共有的外向开放的城市公园。
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估算指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化的日益严峻,城市面临着严重的水环境问题,特别是城市内涝和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上海市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通过水的“渗、蓄、净、用”,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和谐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有以下几个估算指标。
一、海绵城市建设覆盖面积海绵城市建设覆盖面积是衡量海绵城市建设进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到2035年,上海市计划将海绵城市建设覆盖面积扩大到70%以上,这将有助于改善城市的水环境、增加城市绿地和湿地,减少城市内涝和水污染的发生。
二、绿地覆盖率和湿地面积绿地覆盖率和湿地面积是衡量海绵城市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这些绿地和湿地可以起到水文调节、雨水滞留和植被净化等作用,有助于改善城市的水环境,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根据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到2035年,上海市计划将绿地覆盖率提高到45%以上,湿地面积达到5500公顷以上。
三、雨水利用率雨水利用率是衡量海绵城市建设水资源利用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收集、储存和利用雨水,可以减轻城市的用水压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根据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到2035年,上海市计划将雨水利用率提高到70%以上,实现雨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四、雨水渗透率雨水渗透率是衡量海绵城市建设雨水渗透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增加透水铺装、改造雨水管网等措施,可以增加雨水的渗透能力,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根据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到2035年,上海市计划将雨水渗透率提高到60%以上,实现城市雨水的有效渗透和收集。
五、水环境质量改善水环境质量改善是衡量海绵城市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采取雨洪调蓄、景观水体建设、植被修复等措施,可以减少雨水径流和污水对水环境的污染,改善水质和生态环境。
根据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到2035年,上海市计划在主城区和副中心区实现水环境的达标,提高城市水质水量的综合指标。
杨浦区园林绿化景观介绍杨浦区园林绿化景观介绍杨浦区是上海市的一个市辖区,其园林绿化景观以绿化覆盖率高和景观美丽而著称于上海市内。
一、绿化覆盖面积杨浦区的绿化覆盖面积达到了近40%,是上海市绿化覆盖率最高的一个区,同时也是国家绿化模范城区。
二、城区公园杨浦区内有多个公园景观,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东方绿舟公园,这个公园建于1959年,占地面积27.5公顷,其中露天音乐堂、亲水河、假山、彩花池、草皮模拟高尔夫球场等景观齐全,是杨浦区内人们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
还有另外两个非常受欢迎的公园,分别是杨浦公园和五角场景观公园,两个公园都占地面积较大,均设有假山、湖泊、动物园、植物园、文化广场等景观,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愉快地度过一天时间。
三、城市绿化带作为绿化覆盖率最高的一个区,杨浦区的城市绿化带是非常发达的,不同地段的绿化风格也各有千秋。
其中,在虹口滨江的东大名路上,人们可以看到一条被称为“东大名路绿地带”的景观,路两旁种满绿植,使得这里的空气清新宜人。
此外,在杨浦区政府设的一个绿化区域内,也有一大片林地和运动场,是城区内不少市民健身和徒步旅行的好去处。
四、花园式小区杨浦区内的花园式小区建设也有其独特的风格,普陀万寿路附近的明月江南小区,便采用了充分绿化、人车分流、道路廊道伸展的设计理念,成为了上海市内的典范之一。
另外,位于杨浦区的新江湾城,也是如此,这个小区充分考虑到人们的居住、娱乐、休闲等生活需求,打造了中心花园、篮球场、桑拿、健身中心等众多配套设施,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前来居住。
总之,杨浦区是一座绿化覆盖率高、人居环境优美的城市,市里不少景观独具特色,是上海市民们休闲娱乐、生活的一处好去处。
2019年中国园林绿化行业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前景一、行业特征及发展现状1、行业特征园林绿化施工行业具有资金密集型、周期性、季节性和区域性等特征。
资金密集型,主要是因为园林绿化项目建设施工涉及业务环节较多,前期需要相当比例的保证金和铺底流动资金作为支撑,且上下游领域的结算存在时间差异,从而使园林施工企业在项目施工和养护过程中需占用较多运营资金;周期性,是指园林绿化建设与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因此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周期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季节性是指园林绿化项目的主要内容为绿化种植,因此其施工与各地区的雨水、气温、空气湿度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季节性特征明显;区域性是指园林绿化与工程所在地域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相关性较大,我国园林绿化行业的发达程度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
如长三角地区、京津环渤海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园林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居全国前列,相应地,该类地区园林绿化项目和园林绿化企业的数量也比较多。
2、发展现状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园林绿化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前景展望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园林绿化行业在计划经济下开始发展,并伴随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逐步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1992年,国务院颁布《城市绿化条例》,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步入法制化轨道,对园林绿化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001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城市绿化工作会议,并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使得各级政府对城市绿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全社会广泛参与城市绿化的热潮开始形成,园林绿化行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
近年来,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国家城市规划政策和“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等标准让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中重视园林的营造,同时,城市居住舒适感和房地产消费水平升级的要求也刺激了园林绿化率不断上升,这都为园林绿化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通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021年中国城市绿地面积、公园绿地面积及覆盖率分析由六大类绿地组成,包括公共绿地,即各种公园、游憩林荫带;居住区绿地、交通绿地、附属绿地、生产防护绿地,位于市内或城郊的风景区绿地,即风景游览区、休养区、疗养区等,此外还包括城市水面、道路广场以及其他性质用地中的绿地。
2021年中国城市绿地面积约为345.79万公顷,同比增长4.4%。
其中2020年中国城市绿地面积最多地区为广东52.55万公顷;其次是江苏地区城市绿地面积30.58万公顷;再次是山东地区城市绿地面积为26.3万公顷。
是指对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等作用,可以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
包括城市公园、风景名胜区公园、主题公园、社区公园、广场绿地、动植物园林、森林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游园等。
按照公园的不同机能、位置、使用对象,可以分为自然公园、区域公园、综合公园、河滨公园、邻里公园等。
2021年中国城市公园绿地面积约为84.1万公顷,同比增长5.4%。
其中2020年中国城市绿地覆盖面积最多地区为广东568920公顷;其次是江苏地区城市绿地覆盖面积为337357公顷;再次是山东地区城市绿地覆盖面积为299506公顷。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中国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最多地区为广东256111公顷;其次是山东地区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为213231公顷。
城市绿地率指城市各类绿地总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率。
主要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它是城市绿化材料的重要来源。
2021年中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2.5%。
其中2020年中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最多地区为北京49%;其次是江西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6.4%;再次是福建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6%。
绿地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
其中2020年中国建成区绿地覆盖面积最多地区广东282760公顷。
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调查报告背景介绍:城市绿化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草皮铺装、花卉种植等措施,为城市增添绿色景观,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一种行为。
作为一个重要的城市指标,城市绿化覆盖率直接反映了城市绿化水平的高低。
本报告将对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现状和问题。
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收集和分析全国各城市的绿化数据。
定性调查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了各城市绿化建设的情况、用地情况以及绿化覆盖面积等信息;定量调查则通过遥感技术和GIS技术对城市绿化覆盖率进行了测算。
二、调查结果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普遍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线城市和部分发达地区的城市绿化覆盖率相对较高,达到了60%以上;而三线以下城市和一些发展中地区的绿化覆盖率则普遍偏低,仅为30%左右。
整体来看,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平均为45%。
三、现状分析(1)城市规划不科学一些城市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绿化被部分忽视,导致可供绿化的土地减少,影响了城市绿化覆盖率的提高。
(2)城市发展需求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用地需求不断上升,导致一些原本用于绿化的土地被用于建设,进而降低了城市绿化水平。
(3)绿化管理不到位一些地方在城市绿化管理方面投入不足,导致植树造林工程的难度增加,绿化养护不及时,进而影响了城市绿化覆盖率的提高。
四、问题分析(1)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绿化覆盖率低会导致城市热岛效应的加剧,使城市温度升高,影响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健康。
(2)生态环境恶化城市绿化覆盖率低会导致城市空气质量下降,水源减少,土壤退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
(3)心理健康受损城市绿化能够提供自然景观和休闲环境,人们缺少绿色空间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增加压力和焦虑情绪。
五、建议改进(1)科学规划城市绿化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绿化的需求,制定合理的绿化指标和目标,确保绿化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加大绿化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城市绿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增加城市公园、绿地的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上海园林工程估算指标园林工程估算是指在园林项目规划与设计阶段,通过对工程中各项参数的测算与评估,以确定工程投资总额及各项费用,并制定出合理的工程预算方案。
而上海作为中国重要的都市之一,具有独特的园林工程特点与规模,其园林工程估算指标也自然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
本文将对上海园林工程估算指标进行详细讨论。
一、园林面积园林面积是园林工程估算的基础指标之一。
上海作为一个大城市,常常需要改善公共绿地的数量和质量。
根据上海市城市绿地规划标准,每万人应当拥有多少公顷的园林面积,是园林工程估算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和生活水平,上海园林工程估算指标可以有所调整。
二、绿化率绿化率是衡量城市园林绿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园林工程估算中的关键要素。
上海在城市规划中,对绿化率有着明确的要求。
例如,居住区的绿化率应当达到多少,工业区、商务区、教育区等不同类型区域的绿化率也有相应的要求。
园林工程估算中需要对不同类型绿地的绿化率进行准确计算,并结合地形地貌等因素确定相应的施工造价。
三、景观元素数量园林工程中的景观元素包括花草树木、水体、雕塑、装饰品等。
上海作为一个文化与商业交汇的城市,要求园林工程中的景观元素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在园林工程估算中,需要根据园林设计方案确定各种景观元素的数量,并结合市场行情和供需情况,进行相应的费用测算。
四、园林设施配置上海的园林设施配置与众不同,不仅包括基础设施如路灯、雨棚、公共厕所等,还包括公园广场、休闲设施、健身器材等。
园林工程估算中,需要确定各类园林设施的种类和数量,并根据市场价格进行费用的计算。
同时,还需要考虑设施维护与管理的费用,以确保园林设施的正常运营。
五、工程建设要求上海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对质量与安全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工程建设要求包括施工标准、工期限制、施工技术等。
在园林工程估算中,需要根据工程建设要求确定施工方案以及相应的费用。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更和额外费用,以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中国城市绿地面积、覆盖率及公园绿化发展情况一、定义在城市中植树造林、种草种花,把一定的地面(空间)覆盖或者是装点起来,这就是城市绿化。
城市绿化是栽种植物以改善城市环境的活动。
城市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还原组织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受到外来干扰和破坏而恢复原状的能力,就是通常所说的城市生态系统的还原功能。
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还原功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城市中绿化生态环境的作用。
对城市绿化生态环境的研究就是要充分利用城市绿化生态环境使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还原功能,能够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这一重要性质,也影响一个城市的名誉。
二、城市绿地面积情况《2021-2027年中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市场经营管理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近三年,城市绿地面积逐年增加。
2019年中国城市绿地面积为315.3万公顷,同比增长3.5%。
2019年中国城市绿地面积最多地区为广东省502353公顷;其次是江苏省绿地面积为298531公顷;再次是山东省绿地面积为252338公顷。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为219.7万公顷,建成区绿地面积绿地率为37.3%;2019年中国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为228.5万公顷,建成区绿地面积绿地率为37.6%。
三、城市绿化覆盖面积情况中国城市绿化步伐加快,2019年中国城市绿化覆盖面积为365.37万公顷,同比增长4.6%。
2019年中国城市绿化覆盖面积最多地区为广东省584449公顷;其次是江苏省绿化覆盖面积为333185公顷;再次是山东省绿化覆盖面积为289833公顷。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为241.99万公顷,绿化覆盖率为41.11%;2019年中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为252.29万公顷,绿化覆盖率为41.51%。
四、城市公园绿化情况2019年中国城市公园数量为18038个,比2018年增加1303个;中国城市公园面积为50.2万公顷,同比增长1.6%。
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估算指标1.概述本文档旨在探讨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估算指标,为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
海绵城市建设是指在城市发展中,充分利用自然水文循环系统,通过水资源管理、雨水收集、滞洪调蓄、水景园林等措施,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并提高城市抗洪能力、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生态环境质量。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估算指标。
2.雨水资源利用2.1雨水收集设施建设指标*雨水收集面积指标:根据城市人口密度、建筑用地面积等因素,确定雨水收集设施的建设面积,以实现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2.2雨水管理与利用效率指标*雨水利用率指标:评估雨水收集系统的综合利用效率,以百分比表示。
3.绿地与景观规划3.1绿地覆盖率指标*绿地覆盖率:计算城市绿化面积与城市总面积之比,以百分比表示。
3.2植被覆盖率指标*植被覆盖率:计算城市植被面积与城市总面积之比,以百分比表示。
4.城市排水系统4.1雨水排放能力指标*雨水排放能力:评估城市排水系统对降雨的排放能力,以防止城市内涝。
4.2污水处理能力指标*污水处理能力:评估城市污水处理厂对污水的处理能力,以保护水资源和提高水环境质量。
5.生态环境保护5.1生态景观规划指标*生态景观覆盖率:计算城市生态景观面积与城市总面积之比,以百分比表示。
5.2自然保护区建设指标*自然保护区面积:确定在城市范围内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面积,以保护珍稀物种和自然生态系统。
结论根据上海市的实际情况和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以上述五个方面的指标进行估算,可以为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学的指导和规划。
同时,需要注意在估算过程中考虑城市的实际需求和资源限制,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最大化的效益。
期望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能够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面积以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年数据分
析报告2019版
前言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面积以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及趋势。
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面积以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面积以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面积以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核心指标从城市公园数量,城市公园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面积以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面积以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面积以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 (1)
第二节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指标分析 (3)
一、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城市公园数量现状统计 (3)
三、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占全国城市公园数量比重统计 (3)
四、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城市公园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城市公园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同全国城市公园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上海市城市公园面积指标分析 (7)
一、上海市城市公园面积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城市公园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上海市城市公园面积占全国城市公园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
四、上海市城市公园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上海市城市公园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城市公园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
七、全国城市公园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9)
八、上海市城市公园面积同全国城市公园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
第四节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指标分析 (11)
一、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统计 (11)
二、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统计分析 (11)
三、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占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比重统计分析 (11)
四、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6-2018)统计分析 (12)
五、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分析 (12)
六、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6-2018)统计分析 (13)
七、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分析 (13)
八、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同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
图表目录
表1: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面积以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统计表 (1)
表2: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现状统计表 (3)
表3:全国城市公园数量现状统计表 (3)
表4: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占全国城市公园数量比重统计表 (3)
表5: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2016-2018)统计表 (4)
表6: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
表7:全国城市公园数量(2016-2018)统计表 (5)
表8:全国城市公园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
表9: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同全国城市公园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
表10:上海市城市公园面积现状统计表 (7)
表11:全国城市公园面积现状统计表 (7)
表12:上海市城市公园面积占全国城市公园面积比重统计表 (7)
表13:上海市城市公园面积(2016-2018)统计表 (8)
表14:上海市城市公园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
表15:全国城市公园面积(2016-2018)统计表 (9)
表16:全国城市公园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
表17:上海市城市公园面积同全国城市公园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
长%)10表17:上海市城市公园面积同全国城市公园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
表18: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统计表 (11)
表19: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统计分析表 (11)
表20: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占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比重统计表 (11)
表21: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6-2018)统计表 (12)
表22: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
表23: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6-2018)统计表 (13)
表24: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
表25: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同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
第一节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面积以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面积以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
表1: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面积以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统计表
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第二节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指标分析
一、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现状统计
表2: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现状统计表
二、全国城市公园数量现状统计
表3:全国城市公园数量现状统计表
三、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占全国城市公园数量比重统计分析表4: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占全国城市公园数量比重统计表
四、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表5: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2016-2018)统计表
五、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表6: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六、全国城市公园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表7:全国城市公园数量(2016-2018)统计表
七、全国城市公园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表8:全国城市公园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八、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同全国城市公园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表9:上海市城市公园数量同全国城市公园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
表(比上年增长%)
第三节上海市城市公园面积指标分析
一、上海市城市公园面积现状统计
表10:上海市城市公园面积现状统计表
二、全国城市公园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表11:全国城市公园面积现状统计表
三、上海市城市公园面积占全国城市公园面积比重统计分析表12:上海市城市公园面积占全国城市公园面积比重统计表
四、上海市城市公园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表13:上海市城市公园面积(2016-2018)统计表
五、上海市城市公园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表14:上海市城市公园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六、全国城市公园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表15:全国城市公园面积(2016-2018)统计表
七、全国城市公园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表16:全国城市公园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八、上海市城市公园面积同全国城市公园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表17:上海市城市公园面积同全国城市公园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
表(比上年增长%)
第四节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指标分析
一、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统计
表18: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统计表
二、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统计分析
表19: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统计表
三、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占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比重统计分析表20: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占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比重统计表
四、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6-2018)统计分析
表21: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6-2018)统计表
五、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分析
表22: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六、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6-2018)统计分析
表23: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6-2018)统计表
七、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分析
表24: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八、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同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
变动对比分析
表25:上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同全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
年份上海市变动值总值变动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