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化学绪论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17
绪论预防医学:预防疾病,增进人群健康卫生化学:将分析化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预防医学领域,探索化学物质(与人群健康相关)检测的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
研究对象:与人群健康相关的化学物质。
样品特点:种类繁多,组成复杂,机体干扰大分析范围广:无机、有机分析;形态分析被测物质含量差别大:常量痕量卫生化学的作用: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因素与健康;微量元素与健康;食品安全与健康;制定卫生标准和执行卫生监督常用仪器分析方法(1)光谱分析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分子荧光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法)(2)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3)电化学分析法(极谱法、微分电位溶出法)数据处理和质量保证误差——分析工作中,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所得到的分析结果与其真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值,即存在误差(error)一、分析误差1.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分析误差存在于分析的全过程: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分析方法的选择;试剂的配制和使用;仪器的使用;样品的测定;数据的记录和处理;分析结果的表达了解误差来源的目的:(1)分析前制定措施以减少误差(2)分析中严格操作使误差最小(3)分析后合理估计误差大小2.误差的分类(一)随机误差1. 产生原因: 分析过程中偶然的、非确定性因素。
2. 特点: 单次测量时,正负和大小无规律。
无限多次重复测量时,呈正态分布。
对称性;抵偿性;单峰性。
3. 减小误差的方法: 多次重复测量取平均值(二)系统误差1. 产生原因:某些确定性的因素。
(1)方法(2)试剂、仪器(3)主观2. 特点:系统误差:正负、大小具有一定规律,重复测量时会重复出现。
系统误差可分为定值系统误差和变值系统误差。
化学测量中多为定值系统误差。
3. 消除方法:查明原因并改正,或确定大小予以校正。
(三)过失误差1. 产生原因:分析过程中的错误或过失。
2. 特点:正负或大小皆无规律。
3. 消除方法:加强责任心,认真记录实验中的异常现象,以便对实验数据进行正确的取舍。
卫生化学第一章绪论1、卫生化学(sanitary chemistry):应用分析化学特别是仪器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研究预防医学领域中与健康相关化学物质的质、量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第二章样品采集、保存和预处理1、样品分析的一般程序:样品的采集和保存、样品的处理、分析方法的选择、成分分析、分析数据的处理、分析报告的撰写。
2、样品采集的原则:代表性、典型性、适时性3、样品预处理应达到的目的:1将样品中的被测物转变为适合于测定的形式;2除去干扰物质3浓缩富集4、试样分析溶液的制备方法:(1)溶解法(溶剂浸出法):水溶法、酸性、碱性、有机溶剂(2)分解法:高温灰化、低温灰化、湿消化法、微波溶样法(2)水解法5、常用的分离与富集的方法:溶液萃取法、固相萃取法、蒸馏、膜分离法6、溶剂萃取法(1)基本原理:利用物质在两种不互溶(或微溶)溶剂中分配系数的不同(溶解度)来达到分离、提取或纯化目的一种操作。
(2)相关概念:①分配系数(distribution coefficient):在一定温度下,溶质A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达到平衡时,A在有机相与水相中的浓度比值为常数,用表示。
②分配比(distribution ratio):在一定温度下,溶质A在两项中达到平衡时,A在有机相(o)中各种形式浓度与在水相中(w)的各种形式总浓度之比,即D=Co/Cw。
③萃取效率(extraction efficiency):指物质被萃取到有机相的百分率,即被萃取物质在有机相中的量与被萃取的总物质总量之比,即E%=第三章分析数据处理和分析工作质量保证1、系统误差的主要来源:方法误差、仪器与试剂误差、主观误差2、误差的分类: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1)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由于某些确定性、经常性的因素引起的误差,主要来源有方法误差、仪器与试剂误差及主观误差三方面。
特点:误差的方向在实验中有一致性,可重复出现;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2023预防医学专业《卫生化学》CATALOGUE 目录•卫生化学概述•卫生化学基础知识•卫生化学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卫生化学的实验方法•卫生化学的未来发展•结论与展望01卫生化学概述卫生化学定义与特点卫生化学具有多学科交叉性,涉及化学、生物学、医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
卫生化学在预防医学中的作用包括检测和鉴定环境有害因素、研究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等。
卫生化学是一门应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中的化学问题的学科。
卫生化学在预防医学中的重要性卫生化学在预防医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基础。
通过研究环境污染物的分析测定方法、污染物的毒理学和生物学性质等,为制定环境保护和健康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卫生化学还涉及药物的分析测定方法、临床化学等,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卫生化学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卫生化学将继续关注新兴的环境污染物和健康问题,加强相关研究。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预防医学领域的发展。
发展快速、准确、高灵敏度的分析测定方法,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卫生化学还将积极应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为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02卫生化学基础知识分子中的电子运动状态和能量的量子化,以及电子排布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分子轨道理论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共价键,以及共价键的类型、极性和键长等。
共价键与分子构型分子结构与性质反应速率与速率方程研究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各种因素。
反应机理与速率定律探讨反应机理、速率定律以及复杂反应体系的反应速率方程等。
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物质的分类根据化学物质的性质、组成和结构,将其分为不同类型,如有机物、无机物等。
化学物质的命名采用国际通用的命名法,为各类化学物质进行命名,如醇、酸、酯等。
化学物质的分类与命名介绍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范围,如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
仪器分析基本原理涉及样品的采集、处理、分离、纯化和制备等基本技术,为进一步学习仪器分析方法打下基础。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2.1误差及其表示方法一.误差的分类如:测定方法不完善、仪器不准、试剂不纯、操作不正确等。
系统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比较固定,使测定结果系统偏高或系统偏低,当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
3.分类⑴.方法误差:是由于分析方法本身不够完善而引起的。
⑵.仪器误差:是由于所用仪器不够精确所引起的误差。
⑶.试剂误差:是由于测定时所用试剂或蒸馏水不纯所引起的误差。
⑷.操作误差:是由于分析操作人员所掌握的分析操作,与正确的分析操作有差别所引起的。
过失误差:由于过失或差错造成的误差。
是可以避免的,是不允许存在的;没有规律性,常表现为离群数据;可用离群数据的统计检验方法将其剔除。
这是由于操作者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或违反操作规则等原因造成的。
如:读错数据、加错试剂、记录出错、计算出错等。
因此没有列入误差之列㈡.随机误差random error(偶然误差)随机误差:是由某些无法控制和无法避免的偶然因素造成的。
1.性质⑴.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⑵.有大有小、有正有负。
随机误差的分布存在一定规律。
2.减小方法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取平均值。
不稳定的随机因素,如:温度、湿度、气压的微小变动、光线、气流、分析人员操作的微小差异以及仪器的不稳。
由于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其大小和正负都是不固定的,因此无法测定,也不可能加以校正。
(实践证明,对一个量进行多次的测量,测定结果都不同程度分散在其平均值两侧,小误差出现机会多,大误差出现机会少,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几乎相等,因此它们之间能相互抵消。
)⑴.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⑵.小误差出现的机会多,大误差出现的机会少,绝对值特别大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非常小。
㈠.准确度accuracy 是测定值与真值之间相符的程度。
用误差表示。
1.准确度的意义反映测量系统或测定方法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指标,决定着该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2.准确度的表示方法⑴.绝对误差:E=x-μ⑵.相对误差:RE=E/μ×100%二.准确度与精密度相对误差能反映出误差在真实值中所占比例,这对于比较在各种情况下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更为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