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提取第一章 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2.68 MB
- 文档页数:54
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第一章绪论 (2学时)1.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内容2.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3.天然产物化学与药物开发4.天然产物化学的发展动向。
重点和难点: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主要途径,天然产物化学的发展动向。
教法建议:适当补充一些新材料,突出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前沿及其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18学时)第一节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预试方法1.1.试管预试法2.圆形滤纸预试法。
第二节活性有效成分的提取1.1.常用溶剂的特点2.各种提取方法:溶剂法、超临界萃取法、超声波提取法3.影响提取的因素第三节分离与精制1.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a 结晶及重结晶法b溶剂分离法:2.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
a 两相溶剂萃取法b纸色谱(PPC)c分配柱色谱d薄层色谱法3.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a物质的吸附规律b极性及其强弱判断c吸附柱色谱法用于物质的分离d聚酰胺吸附色谱法e大孔吸附树脂:4.根据物质分子大小进行分离a凝胶过滤法b膜过滤法c透析法:5.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离子交换法第四节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1.化合物纯度鉴定2.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3.结构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重点和难点: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方法,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方法。
教法建议:采用比较法,介绍各类提取及分离方法,并结合实验加深理解。
思考题:1.天然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有哪些?其各自的使用范围及其优缺点是什么?2.分离有效化学成分常用的色谱方法有哪些?他们分别适用于哪些类别化合物的分离?各自最常用的洗脱剂及洗脱顺序是什么?3.化合物在进行结构鉴定前应注意什么问题?进行结构鉴定常用哪些方法?这些方法可以解决结构式中的什么问题?第三章糖和苷(4学时)一、糖的构型、构像二、糖及糖苷的命名、分类三、多糖的分离及结构测定四、多糖的生理作用重点和难点:糖、苷的结构和构象,裂解方法及其裂解规律。
天然产物化学第一章绪论1.1天然产物化学概述研究对象:天然产物,由动物、植物及海洋生物和微生物内分离得到的生物二次代谢产物及生物体内源性生理活性化合物。
研究内容:研究天然产物的的提取、分离、结构、性质、功能、结构鉴定、生物合成、化学合成与修饰,是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
应用领域:医药、食品、农药、轻工、化工等。
天然产物的存在:差别很大,一个或几个物种,也许很广。
1.2 天然产物分类一、按组成分1.生物碱:为一类存在于生物体内分子中含有氮原子的有机化合物的总称;一般具有碱性,可与酸成盐。
游离生物碱具亲脂性;生物碱盐具亲水性。
2.苷类:为一类经水解后可产生糖和非糖两部分的化合物。
非糖部分叫苷元。
苷具亲水性,苷元具亲脂性。
3.挥发油:为一类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的与水不相混溶的油状液体的总称。
具有香味或特殊气味的天然药物往往都含有挥发油。
挥发油具亲脂性。
4.糖类:为天然药物中普遍存在的成分类型,包括单糖、低聚糖、多糖。
单糖是糖的基本单位;低聚糖是由2~9个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
多糖是由10个以上至上千个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高聚物。
5.有机酸:广义的有机酸泛指分子中有羧基的化合物。
在植物中多以金属离子或生物碱盐的形式存在。
按分子大小又分为小分子有机酸和大分子有机酸。
前者极性大,具亲水性;后者极性小,具亲脂性。
6.树脂:为植物组织中树脂道的分泌物。
性脆,受热时先软化而后变为液体,燃烧时发生浓烟并有明火。
树脂具亲脂性。
按结构又分为树脂酸(主要为二萜酸、三萜酸及其衍生物)、树脂醇(分子中具羟基)、树脂烃(为一类结构复杂的含氧中性化合物)类。
7.氨基酸、蛋白质和酶:(1)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的羧酸。
构成蛋白质的多为α-氨基酸。
为亲水性。
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小。
(2)蛋白质、多肽:蛋白质为二十多种α-氨基酸通过肽键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多肽亦为。
但二者分子量不同,一般将分子量在5×103以下称为多肽,而介于5×103~1×107之间称为蛋白质。
第一章绪论1天然产物提取工艺学的内涵⏹天然产物:动物、植物、昆虫、海洋生物及微生物体内的组成成分或其代谢产物以及人和动物体内许许多多内源性的化学成分统称作天然产物。
所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达到20多种。
⏹天然产物化学:是研究动物、植物、昆虫、海洋生物及微生物代谢产物化学成分的学科,甚至包括人体许多内源性成分的化学研究,它是在分子水平上揭示生命奥秘的重要科学。
两者之间的关系天然产物提取工艺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在天然产物化学的基础上衍生的分支学科。
天然产物化学主要研究有效成分的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及结构鉴定等内容。
天然产物提取工艺学在此基础上主要研究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工艺原理、操作过程、工艺条件等内容,解决天然产物在提取、分离与纯化等工艺环节中,工艺路线的确定以及工艺条件的优化等问题,为天然产物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
与药物研究的关系在药物研究方面,据不完全统计,临床用药的1/3以上源自天然产物,而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分离以获取天然药物是药物研究的第一步,因此解决提取分离过程的技术问题,尤其是药物研究和扩大生产的中间环节是规模化生产的关键。
不同研究阶段的划分天然产物提取分离工艺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实验室工艺研究(小试工艺研究或小试)⏹第二阶段:中试放大研究(中试放大或中试)⏹第三阶段:工业生产工艺研究虽然每个阶段研究内容及解决的问题不同,但三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第一阶段(小试)主要包括基本提取分离工艺路线的设计,同时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确定工艺参数并进行工艺验证。
⏹第二阶段(中试)是确定生产工艺的重要环节,即把实验室研究中所确定的工艺路线和工艺条件,进行工业化生产的考察、优化,为生产车间设计、施工安装、“三废”处理、中间体质量控制等提供依据,并在车间试生产若干批号后,制定出生产工艺规程。
⏹第三阶段的工业生产工艺研究是在中试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