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管理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93.38 KB
- 文档页数:2
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新趋势知识服务【摘要】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现代技术的应用为知识管理提供了技术平台,图书馆知识服务为用户提供了创造性的服务。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开展要从认识知识服务的重要性,培养知识服务型馆员,做好常规服务工作,开展创新增值服务等方面进行入手。
【关键词】知识服务;高校;图书馆;创新半世纪来图书馆工作经历了“馆藏发展”、“馆藏管理”到“知识管理”,的发展。
知识管理KM (Knowledge Management ),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它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而出现在管理领域的新生事物。
知识管理这种新的管理方式渗透到管理的方方面面,知识管理的兴起对图书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引导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在知识管理的模式下,知识服务成为21 世纪图书馆界的研究热点。
图书馆馆藏的概念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范围,图书馆建筑范内丰富的文献资源不再是图书馆的优势,文献外借和阅览的基本服务模式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图书馆服务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服务手段也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工作需要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实现由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的转型。
以服务为中心,走知识服务之路。
1 从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信息服务(information service)是通过信息检索服务、信息报道与发布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将有价值的信息文字、图像、符号表述等以印刷或电子方式传递给用户,实现信息增值的一项活动。
它是为解决社会信息现象的复杂多样性和社会信息的无序性与人类需求的特定性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
信息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为用户简单提供文献检索和传递服务,很难满足用户个性化知识的需求。
知识服务(Knowledge Service)是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和知识创新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高级形态的知识提供。
它从大量的显性和隐性的信息资源中发现并找出最初未知的可利用的知识,经过组织、加工、挖掘、重组、浓缩以及变换后,用简明、科学、富于逻辑的方式显示出来,通过高度的集成化的分布式网络平台传递这些的资源内容。
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重要性及完善措施摘要:目前教育事业处于蓬勃发展的良好状态,高校图书馆也在这个过程中与时俱进,加快了自身的发展速度。
从图书馆科学化知识服务的大框架来看,需要有效地结合高校科研的力量,进一步探索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的具体构建方法,这是时代发展过程中最值得努力的事情。
本文立足于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服务,提出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的行之有效的构建方法,希望为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学科化知识;信息服务;模式构建引言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在于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知识服务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也对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信息时代,可以利用比较先进的信息技术完成图书馆信息资源收集、信息资源处理、信息资源输入和信息资源输出。
同时,通过建立学科知识服务信息平台,帮助师生对自己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分类,从而更好地掌握教师和学生读者的信息需求和阅读需求。
高校的图书馆都属于自己的图书管理系统,但图书馆知识服务展示方面仍有不足之处,不能充分满足高中生和教师的部分信息需求,科技创新也受到相应的限制。
为此,必须立足于图书馆科学知识服务,有效地结合科学技术研究的优势,探索和理解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的构建是当前急需完成的主要工作。
1.理解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重要性1.1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本质知识服务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具体标准,但在某些方面存在相应的共识本质,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知识服务具备获取信息、整合信息、重组信息、重塑信息的必要条件。
第二,有效解决具体目标问题是知识服务的本质。
第三,对于图书馆知识服务,应以内部信息为主要依据,为读者的阅读服务需求提供综合服务。
1.2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重要性学科化知识服务是专业性强的服务,对不同学科的知识有相应的资源。
这在高校图书馆其实是两者的有效性融合,包括学科院制度和知识服务的融合。
并且根据学科的专业化优势,将图书资源和人力资源编成相互促进的核心力量,共同发挥各自的作用,形成专业服务的优质模式。
第26期2020年9月No.26September ,2020高校图书馆智库知识服务的研究与实践摘要:目前,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已经形成了以深层次学科服务为核心,以构建知识服务平台、专利数据资源建设为重点,以知识产权信息人才培养为特色的智库知识服务模式,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案例。
文章旨在通过总结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在高校图书馆智库知识服务中所做的探索和实践,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智库知识服务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智库;知识服务;高校图书馆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志码:A 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沈玲玲(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江苏南京210009)基金项目:2018年度南京工业大学青年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社交网络下面向产学研的智库知识服务模式研究;项目编号:SKQN2018012。
作者简介:沈玲玲(1986—),女,江苏南京人,馆员,硕士;研究方向: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以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引言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简称《意见》)[1],《意见》中提出“发挥高校学科齐全、人才密集和对外交流广泛的优势,深入实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推动高校智力服务能力整体提升。
”国内高校智库研究迎来了发展高潮。
智库是由有明确研究方向的、有复合学科背景的各类专家组成,基于对知识的开发利用和创新,为决策者处理复杂问题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思想等的政策研究咨询机构。
知识服务是指以全球知识搜集为基础,从而给出建议、专家意见、经验或试验方法的服务过程,本质是为服务对象提供问题最佳的解决方案。
很明显,智库从本质及功能角度来看,就是一种知识服务组织[2],面向知识服务的智库功能也是近年来国内智库建设的研究热点之一。
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完善的知识服务体系、专门从事信息服务的知识人才,因此图书馆的定位就是资源保障、信息服务以及人才培养,其核心职能是利用自身资源、平台和知识服务优势提供学科服务、科技创新服务、参考咨询、决策支持等。
大学图书馆和知识资源管理制度现代大学图书馆是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门,它不仅是学校知识资源的集中展示和共享平台,也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科研能力的重要场所。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大学图书馆中的知识资源,建立一套科学、高效、规范的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大学图书馆和知识资源管理制度展开论述,探讨其重要性和实施的策略。
一、大学图书馆的重要性大学图书馆是大学教学科研的核心支撑,它不仅提供书籍、期刊、报纸等纸质文献资源,还提供了各类电子资源和数字化资料。
大学图书馆是学生学习和科研的重要场所,也是学校知识创新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托。
通过图书馆资源,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的学术资源和文献信息,有助于拓宽思路、提高学术水平。
二、大学图书馆管理制度1. 资源采购和管理大学图书馆需要定期进行资源采购和管理,确保馆藏的书籍和文献资源及时更新。
采购时要根据学校师生的需求和学科特点,合理选择购买的书籍和期刊,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2. 借阅服务大学图书馆应提供便捷高效的借阅服务,包括线上和线下的借阅渠道。
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自助借还机器或线上借阅系统进行自主借阅,提高借阅效率。
同时,图书馆还应设立咨询台和阅览室,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和舒适的学习环境。
3. 学术资源管理大学图书馆应建立起完善的学术资源管理制度,包括文献索引与检索、学术期刊管理和数字资源管理等。
同时,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科研活动,提供学术论文提交和检索服务,推动学术交流和学术创新。
4. 开放共享大学图书馆应推行开放共享政策,鼓励教师和学生将自己的学术成果向社会开放,通过学术论文库、学术数据库等形式,提供对外服务,促进知识的流动和共享。
三、大学图书馆管理制度实施策略1. 组织建设成立图书馆管理委员会或图书馆咨询小组,负责制定图书馆的管理规章制度和发展规划,加强对图书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2. 信息技术支持建立和完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图书流通管理系统、数字资源管理系统和学术期刊管理系统等,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
知识服务: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必然选择关键词:知识服务图书馆服务创新1、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存在的问题1.1图书馆知识服务仍处于较低层次服务的阶段尽管现在许多高校图书馆已实现了计算机管理, 但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上仍以传统为主, 大部分还停留在手工阶段。
所谓网络下的信息知识服务只是传统信息服务的简单模拟,大多数高校馆不外乎馆情介绍、书刊检索, 网上阅览等方面,并没有把网络资源置于自己图书馆视野下考虑,普遍存在重信息技术装备而轻信息知识服务效益的现象。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理念落后。
缺乏主动,服务层次较浅,服务对象比较单一;服务方式单调,缺乏多元性;服务内容项目少,水平较低,缺乏综合性;服务方法和手段落后,不能适应新形势数字化、网络化图书馆发展的特点,难以满足读者需求。
尽管现在许多高校图书馆已实现了计算机管理,但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上仍以传统为主。
所谓网络下的信息知识服务只是传统信息服务的简单模拟,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不外乎馆情介绍、书刊检索,网上阅览等方面,并没有把网络资源置于自己图书馆视野下考虑,普遍存在重信息技术装备而轻信息知识服务效益的现象。
所以这种服务观念和工作方式的落后阻碍了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发展。
1.2知识资源建设相对落后近些年来,我国的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从总体上还缺乏统一管理和组织协调,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基本上还处于小范围协作,长期以来存在自成体系、条块分割状况,各图书馆多是按照自己的设想、规划、资金、人员情况和标准独立作业,由此出现了引进的文献信息资源分散,重复、标准不统一等弊端。
一些重要文献引进出现断层和脱节,这种状况必然会制约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特别是传统文献资源与数字资源没有形成合理整合,存在资源分割和重复建设等问题。
相当部分图书馆馆藏资源主要仍以纸质文献为主,数字资源购置十分有限。
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图书馆的知识资源建设显然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