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学报格式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547.00 KB
- 文档页数:17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论文写作格式1.题名题名应直接体现论文的重要论点,必须与论文的内容相吻合,题名要简明精练,不宜超过20个字,删除“基于”、“试析”、“研究”、“分析”等不必要的词。
中、英文题名严格对应,用词专业。
2.作者单位作者单位名称应写全称,应标明单位所在的省名与市名,单位名称必须与网站名称一致;单位是高校的,应写出二级学院的名称。
英文单位名称中的“系”用“department”表示,“二级学院”用“school”,研究所/研究院用“institute”。
修改返回时将单位网址发过来。
3.作者简介1)作者简介包括:第一作者简介与通信作者简介。
2)作者简介放在首页最下一行,内容包括:作者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学位(或在读)、研究方向。
4.基金项目文章最好要有国家级与省部级基金项目支撑,请在论文首页地脚处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其编号或批准文号,并将项目书封面(包含名称、编号)发送过来。
5.摘要1)摘要应写成报道式摘要,按照摘要四要素(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来撰写,直接切入主题(不要论及论文研究的基础和背景知识,不要进行自我评价),且中文摘要字数不少于400字。
必须体现研究方法的核心内容,即创新性。
研究结果必须详细具体,体现计算具体数值或某种变化趋势,并且要得出具有创新性的结论。
2)英文摘要必须与中文摘要句句严格对应,用短句子,不能漏译;专业词汇必须准确,严格按照专业词典查出;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所做的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得出的结论;避免使用一长串形容词或名词来修饰名词,对缩写词,应至少出现一次全称。
6.关键词关键词应为5个以上。
第一个关键词列出论文主要工作或内容所属二、三级学科名称,如: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第二个关键词应是论文的研究项目;第三个应是论文的研究方法或手段;第四个应是论文必须予以说明的关键术语。
关键词要标准、规范,不能随意组配。
文题(黑体二号)
作者姓名(楷体五号)
单位(宋体六号)
摘要(黑体小五):摘要内容(宋体小五).
关键词(黑体小五):关键词内容1;关键词内容2;关键词内容3(宋体小五)
中图分类号(黑体小五):内容(宋体小五)
引言部分不加标题(内容宋体五号,首行缩进两个字符)
一级标题(宋体四号)
二级标题(黑体五号)
正文(宋体五号,首行缩进两个字符)
●文中插图及结构式随正文排,图注排于图下方,图题采用中英文两种文字表述。
坐标图内容齐全、
线条均匀,标注线应在图内;照相图应提供原照片,图像清晰、反差适中;电子显微镜照片和金相照片放大倍数用1cm长的比例尺表示。
如:
图字(宋体六号)
图1 拓扑用例1(黑体小五)
Fig.1 Example topology 1 (黑体小五)
●文中附表随正文排,表注位于表上方,表题采用中英文表述。
附表尽量使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
线,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正文一致。
如:
表1 合金成分(质量分数)(黑体小五)
Table 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alloys (wt%) (黑体小五)
C P S Si Mn Cr Ni Mo Al
1#0.03 < 0.01 < 0.019 0.47 0.55 13.63 4.01 0.61 < 0.005
2#0.022 0.01 0.016 0.10 1.01 12.58 4.75 0.92 < 0.005
(表字宋体小五)。
西北大学权威期刊与核心期刊目录(文科)
说明:
1.表中“*”号者,为我校确定的十八种权威期刊。
《新华文摘》摘登论文1/2以上者、《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版发表论文(2000字以上),按“权威期刊”发表水平对待;
2.《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者,按“核心期刊”发表水平对待;
3.《西北大学学报》作为“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在职称申报论文数中只能占1/3; 4.增刊按其正刊降一档对待,书评不按正式学术论文对待;
5.人文社科重要期刊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0年1月)为标准;国外及港澳台期刊,均为重要期刊;
6.本目录确定的核心期刊为103种。
西北大学权威期刊与核心期刊目录(理工科)
2.被EI、ISTP收录的论文,按“核心期刊”发表水平对待,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和引频次数综合排队在前100位的按核心期刊对待;
3.《西北大学学报》作为“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在职称评审申报论文数中只能占1/3;
4.增刊按其正刊降一档对待,书评不按正式学术论文对待;
5.科技部信息中心检索源期刊(1300种)均为重要期刊,国外及港澳台期刊,如未被SCI、EI收录均为重要期刊;
6.本目录确定的核心期刊为123种。
西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格式及要求一、格式1.题目:应精练、准确地概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一般不宜超过20字。
2.中文摘要:在主体内容前用300-500字的中文扼要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得到的主要结论。
3.关键词:按与论文内容紧密程度依次列出3-5个关键词。
4.英文摘要与关键词:内容与中文摘要相同。
最后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5个)。
5.目录:应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的小标题。
6.正文:一般由引言、正文、结论与讨论三大部分组成。
引言一般包括本课题问题的提出,前人在该问题有关领域已经做过的工作和成果的概述,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采用的方法,本论文的结构说明等;正文是科学实践工作和成果的系统阐述,是论文最重要的部分,应做到内容充足,概念清楚,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论文中所有文字、图、表、公式、符号等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科学论文的要求和规定;结论与讨论是对科学实践的成果进行概括总结,并进行分析讨论,文字要扼要明确。
7.毕业论文(设计)字数,理工科一般不得少于10000字,文科一般不得少于12000字8.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论文写作或毕业设计中参考和引用了前人或他人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必须注明,按行文涉及的先后排列。
主体内容以上标形式列出参考文献的序号,参考文献部分按序号列出。
参考文献一般来自正式出版的学术期刊、学术会议论文集、图书、报纸等。
参考文献的格式为:学术期刊:作者(作者多于3人时,在第三位作者的姓名后面加“等”即可),论文题目,期刊名称,出版年份,期号,页码。
学术论文集:作者,论文题目。
学术会议文集名称,编者。
出版社,出版年份,页码。
图书:著者,书名。
出版地,出版年月(版次——图书是第1版则可以略去版次),页码。
报纸:作者,篇名。
报纸名称,日期,版次。
若参考文献是古文献或英文文献,参照以上规定执行,若参考文献是由网上下载的,还应注明网址。
二、相关要求1.论文(设计)用纸规格为A4,题目用3号黑体字,正文用小4号宋体字,小标题用小4号黑体字,参考文献用5号宋体字,行间距使用最小值为24磅。
管理科学学报格式要求《管理科学学报》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其发表的论文需要符合一定的格式要求。
下面是《管理科学学报》的论文格式要求的概述。
1.文章标题:标题应具有准确性、简洁性和表达能力。
标题一般控制在20个字以内。
3.摘要和关键词:摘要要概括地描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论,有助于读者了解研究工作的基本情况。
摘要字数通常在200字以内。
关键词是文章的主题词或术语,一般选取3-5个。
4.正文结构:正文应包含引言、理论分析、实证分析、结论等部分,各部分之间应有明确的标题。
文章应该具有逻辑性,观点清晰。
5.图表和公式:图表和公式需要以编号的形式出现,并且在文章中进行引用。
图表标题应位于图表之上,公式编号应位于右边。
7.说明和注释:需要对文章中的特殊名词、公式、图表等进行注释和说明,以帮助读者理解。
8.致谢:对给予帮助的人或机构进行致谢,如资金支持、数据提供等。
除了以上几个基本的格式要求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字数要求:文章的字数一般要求在4000-8000字之间,其中引言长度控制在500字以内,图表和公式应占总字数的适当比例。
- 固定格式:文章应使用Word或LaTeX进行排版,字体要求为宋体或Times New Roman,字号一般为小四号。
-图片和表格要求:图片和表格需要清晰、整齐地展示,并有相应的标题和标注。
表格应具备易读性,图表的尺寸适中。
总之,《管理科学学报》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规范的学术要求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希望以上信息能对您有所帮助。
请注意,详细的格式要求可能会因具体期刊版本的更新而有所变化,建议在投稿之前查阅《管理科学学报》官方网站或相关指南获取最新的格式要求。
西北大学本科学年论文写作规一、容要求1.题目:要体现专业特点,应精练、准确地概括论文研究的主要容和结果,一般不宜超过20字。
2.中文摘要:在主体容前用200-300字的中文扼要介绍论文的主要容、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得到的主要结论。
3.关键词:按与论文容紧密程度依次列出3-5个关键词。
4.英文摘要与关键词:容与中文摘要相同。
最后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5个)。
5.目录:应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的小标题。
文字应简明扼要。
目录按论文顺序分章、节二级编写,要标明页数,以便阅读。
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6.正文一般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引言或背景引言是论文正文的开端,引言应包括毕业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对国外研究现状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的简要概述;介绍本项研究工作研究设想、研究方法或实验设计、理论依据或实验基础;涉及围和预期结果等。
要求言简意赅,注意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解。
(2)主体论文主体是毕业论文的主要部分,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应做到容充足,概念清楚,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论文中所有文字、图、表、公式、符号等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科学论文的要求和规定。
(3)结论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总结,是整篇论文的归宿。
着重阐述自己的创造性成果及其在本研究领域中的意义、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结论要简单、明确,篇幅不宜过长。
7.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毕业论文的撰写应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论文中所引用的顺序列于文末,并且所有参考文献必须在正文中有引用标注。
参考文献的著录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按照G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
一篇论著在论文中多处引用时,在参考文献中只应出现一次,序号以第一次出现的位置为准。
8.附录:附录是不宜放在正文中的资料,如调查阅卷、公式推演、编写程序、原始数据附表等等。
二、书写与打印规1.文字和字数除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外,毕业论文一般用简化汉语文字撰写,毕业论文的字数人文社科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0.5万字,(学年论文不低于03万字)理工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0.4万字。
学术出版格式引言学术出版格式是指在学术论文发表过程中,遵循特定规范和格式的要求。
正确的学术出版格式不仅可以提高论文的可读性和专业性,还可以使论文得到更好的评价和被更多的人阅读。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学术出版格式,以供参考。
MLA格式(现代语言协会格式)MLA格式主要用于人文学科的学术论文,特点是在引用和文献列表中使用作者-页码(Author-Page)的引用方式。
以下是MLA 格式的一些要点:- 文章标题应居中,使用大写字母,不加引号或下划线。
- 段落首行缩进1英寸。
- 引用他人观点时,在文中用括号注明作者姓氏和页码。
- 文献列表(Works Cited)应按照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使用逗号分隔作者姓名。
APA格式(美国心理学协会格式)APA格式主要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特点是在引用和文献列表中使用作者-出版年(Author-Year)的引用方式。
以下是APA格式的一些要点:- 文章标题应居中,使用粗体字,不加引号或下划线。
- 段落首行不需要缩进。
- 引用他人观点时,在文中用括号注明作者姓氏和出版年份。
- 文献列表(References)应按照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使用逗号分隔作者姓名。
IEEE格式(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格式)IEEE格式主要用于工程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特点是在引用和文献列表中使用数字标注的引用方式。
以下是IEEE格式的一些要点:- 文章标题应居中,使用粗体字,不加引号或下划线。
- 段落首行不需要缩进。
- 引用他人观点时,在文中用方括号标注引用序号。
- 文献列表应按照引用序号的顺序排列。
结论选择合适的学术出版格式对于学术论文的发表至关重要。
通过遵循特定的规范和格式要求,可以提升论文的质量和可读性。
在选择格式时,应根据所属学科和期刊要求进行选择,确保准确引用他人观点并编排合适的文献列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及打印要求第一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及打印要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打印规格与要求一、论文整体规格A4二、封面及打印份数封面由教务处统一印制,论文打印份数不少于3份。
三、具体要求1.目录:单独成页,目录两个字三号黑体,居中;段前空1.5行,段后空1行。
一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顶头排;二级标题与一级标题前空一个字。
2.论文题目:论文题目为三号黑体字,可以分成1或2行居中打印。
3.作者、指导教师姓名:另起行宋体5号居中4.摘要、关键词题目下空一行打印摘要,摘要二字前空两个字(小四号黑体),字间空一格,后加冒号,其后为摘要内容(5号宋体);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关键词三字前空两个字(小四号黑体),后加冒号,其后为关键词(5号宋体),关键词数量为3~5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参照中文格式打印。
5.正文(1)要求双面打印,按A4号纸的大小装订。
(2)打印要求加页眉:5号宋体,内容居中,页眉内容为论文题目,页码放底端,居中。
标注为五号宋体。
(3)如按WORD排版,页面设置参数数据为:页边距:上3厘米,下2厘米,左右边距各2.5厘米;页眉2厘米,页脚1厘米。
版面:行距20磅,字符间距为标准。
格式:一级标题:(四号黑体,居左,段前、段后0.5行)二级标题:(小四号黑体,段前空两个字)三级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段前空两个字)三级以下标题:小四号宋体论文正文:小四号宋体6、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字号为五号宋体,行间距17磅。
7、附录:附录与正文分开。
字体为5号宋体,行间距17磅。
8、致谢:小四号宋体9、论文装订顺序1、论文封皮2、目录3、中文摘要、关键词4、英文摘要、关键词5、正文6、参考文献7、附录8、致谢第二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打印规格与要求一、论文整体规格A4二、封面及打印份数封面由教务处统一设计模版,由各学院(系)根据封面模板作具体要求,论文打印份数不少于3份。
《东北大学学报》投稿格式要求一、题名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分类号。
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
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
二、作者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
姓氏的全部字母和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复姓连写,姓名均不缩写。
示例:ZHANG Aixin(张爱新),ZHENG Ting(郑挺),ZHUGE Hua(诸葛华)。
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
多个作者之间用空格隔开。
作者单位(中文,英文) 加圆括号置于署名下方。
包括单位学校、学院、邮编3项。
三、作者简介及工作单位作者简介排在篇首页地脚位置,置于收稿日期项之下,写法如下: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简历以及研究方向。
在简介前加“作者简介:”作为标识。
例如:作者简介:张爱新(1979-),女,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1级硕士研究生,主要学习和研究工商管理学。
同一篇文章的其他作者简介可以在同一“作者简介:”标识后相继列出,中间以分号隔开,最后以“。
”结束。
英文作者简介用“Biography:”(单一作者)或“Biographies:”(多作者)作为标识。
四、内容摘要文章均应附中文和英文摘要,100-200字以内,应结构严谨、语义确切、表述简明,不发空洞的评语,不进行自我评价。
最后以“。
”结束。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中文摘要前加“摘要:”作为标识;英文摘要前加“Abstract:”作为标识。
五、关键词3-7个关键词,以分号隔开。
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中文关键词前冠以“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冠以“Key words:”作为标识。
例如:关键词:汽油机;燃爆控制;电子点火;模糊逻辑Key words:gasoline engines; knock control; electronic ignition; fuzzy logic六、文献标识码来稿的文献标识码按以下标准分别标识: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为A;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为B;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为C;一般动态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为D;文件资料为E,非上述类型的文摘、补白、启事不加文献标识码。
《东北大学学报》投稿格式要求一、题名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分类号。
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
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
二、作者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
姓氏的全部字母和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复姓连写,姓名均不缩写。
示例:ZHANG Aixin(张爱新),ZHENG Ting(郑挺),ZHUGE Hua(诸葛华)。
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
多个作者之间用空格隔开。
作者单位(中文,英文) 加圆括号置于署名下方。
包括单位学校、学院、邮编3项。
三、作者简介及工作单位作者简介排在篇首页地脚位置,置于收稿日期项之下,写法如下: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简历以及研究方向。
在简介前加“作者简介:”作为标识。
例如:作者简介:张爱新(1979-),女,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1级硕士研究生,主要学习和研究工商管理学。
同一篇文章的其他作者简介可以在同一“作者简介:”标识后相继列出,中间以分号隔开,最后以“。
”结束。
英文作者简介用“Biography:”(单一作者)或“Biographies:”(多作者)作为标识。
四、内容摘要文章均应附中文和英文摘要,100-200字以内,应结构严谨、语义确切、表述简明,不发空洞的评语,不进行自我评价。
最后以“。
”结束。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中文摘要前加“摘要:”作为标识;英文摘要前加“Abstract:”作为标识。
五、关键词3-7个关键词,以分号隔开。
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中文关键词前冠以“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冠以“Key words:”作为标识。
例如:关键词:汽油机;燃爆控制;电子点火;模糊逻辑Key words:gasoline engines; knock control; electronic ignition; fuzzy logic六、文献标识码来稿的文献标识码按以下标准分别标识: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为A;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为B;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为C;一般动态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为D;文件资料为E,非上述类型的文摘、补白、启事不加文献标识码。
西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从事科研的重要成果,是研究生学术水平的重要体现,是研究生申请学位的重要依据。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做到学位论文在内容和格式上的统一和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的规定,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在西北大学获取科学学位的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参照执行,由研究生处负责解释。
第一章论文的基本要求及结构1.1 论文的基本要求论文应立论正确、推理严谨、说明透彻、数据可靠。
对于涉及作者创新性工作和研究特点的内容应重点论述,做到数据或实例丰富、分析全面深入。
文中引用的文献资料必须注明来源,使用的计量单位、绘图规范应符合国家标准。
论文的学术水平应满足《西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对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要求。
1.1.1 论文的文字学位论文一律采用计算机输入和编排,原则上应用中文撰写,对于用英文撰写的学位论文(英语专除外)应同时用中文撰写论文副本,英文封面、英文摘要及以下情况可单独用英文撰写:(1)外语专业的学位论文的目录、正文部分和致谢等应用所学专业相应的语言撰写;但封面、知识产权声明书和独创性声明应用中文撰写,摘要应使用中文和所学专业相应的语言对照撰写。
(2)留学生学位论文的目录、正文部分和致谢等可用英文撰写;但封面、知识产权声明书和独创性声明应用中文撰写,摘要应中英文对照撰写。
1.1.2 论文的内容论文内容应包括:选题的背景、依据及意义;文献及相关研究综述、研究及设计方案、试验方法、装置和试验结果;理论的证明、分析和结论;重要的计算、数据、图表、曲线及相关分析;必要的附录、相关的参考文献目录等。
1.2 论文的主要结构及装订顺序学位论文一般应由11个部分组成,装订顺序依次为:(1)封面(2)知识产权声明书和独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4)英文摘要(5)目录(6)主体部分(7)参考文献(8)附录(9)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10)致谢(11)作者简介(自定)第二章论文的格式要求2.1 封面彩色空白学位论文的封面由研究生处统一按规定数量免费提供。
《东北大学学报》投稿格式要求一、题名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分类号。
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
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
二、作者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
姓氏的全部字母和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复姓连写,姓名均不缩写。
示例:ZHANG Aixin(张爱新),ZHENG Ting(郑挺),ZHUGE Hua(诸葛华)。
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
多个作者之间用空格隔开。
作者单位(中文,英文) 加圆括号置于署名下方。
包括单位学校、学院、邮编3项。
三、作者简介及工作单位作者简介排在篇首页地脚位置,置于收稿日期项之下,写法如下: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简历以及研究方向。
在简介前加“作者简介:”作为标识。
例如:作者简介:张爱新(1979-),女,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1级硕士研究生,主要学习和研究工商管理学。
同一篇文章的其他作者简介可以在同一“作者简介:”标识后相继列出,中间以分号隔开,最后以“。
”结束。
英文作者简介用“Biography:”(单一作者)或“Biographies:”(多作者)作为标识。
四、内容摘要文章均应附中文和英文摘要,100-200字以内,应结构严谨、语义确切、表述简明,不发空洞的评语,不进行自我评价。
最后以“。
”结束。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中文摘要前加“摘要:”作为标识;英文摘要前加“Abstract:”作为标识。
五、关键词3-7个关键词,以分号隔开。
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中文关键词前冠以“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冠以“Key words:”作为标识。
例如:关键词:汽油机;燃爆控制;电子点火;模糊逻辑Key words:gasoline engines; knock control; electronic ignition; fuzzy logic六、文献标识码来稿的文献标识码按以下标准分别标识: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为A;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为B;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为C;一般动态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为D;文件资料为E,非上述类型的文摘、补白、启事不加文献标识码。
格式要求毕业论⽂(设计)排版要求1、纸型及页边距毕业论⽂⼀律⽤国际标准A4型纸(297mmX210mm)打印。
页⾯分图⽂区与⽩边区两部分,所有的⽂字、图形、其他符号只能出现在图⽂区内。
⽩边区的尺⼨(页边距)为:天头(上)20mm,地脚(下)20mm,订⼝(左)20mm,翻⼝(右)15mm。
2、版式与⽤字⽂字图形⼀律从左⾄右横写横排。
⽂字⼀律通栏编辑,使⽤规范的简化汉字。
除⾮必要,不使⽤繁体字。
忌⽤异体字、复合字及其他不规范的汉字。
3、论⽂各部分的编排式样及字体字号(1)封⾯:学校⽹站下载如需要⽬录:另起页,放在封⾯后,项⽬名称⽤3号⿊体,顶部居中;内容⽤⼩4号仿宋。
(2)标题、摘要及关键词:排在第⼀页,论⽂标题⽤3号⿊体,顶部居中排列,下空⼀⾏;摘要⼆个字⽤5号⿊体,与内容之间以冒号分隔,内容⽤5号楷体,每段起⾸空两格,回⾏顶格;关键词三个字⽤5号⿊体,与内容之间以冒号分隔,内容⽤5号楷体,关键词以显著的字符另起⼀⾏,排在摘要的下⽅,通常3—8个,词间空⼀格。
(4)正⽂⽂字:接在英⽂关键词后,空⼀⾏。
正⽂⽂字⼀般⽤5号宋体,每段起⾸空两格,回⾏顶格,单倍⾏距。
(5)正⽂⽂中标题(⽂科版):⼀级标题,标题序号为“⼀、”,排头空两格,紧接内容。
5号宋体、加粗,独占⾏,末尾不加标点;⼆级标题,标题序号为“(⼀)”,排头空两格,紧接内容。
与正⽂字体字号相同,独占⾏,末尾不加标点;三级以下标题,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分别为“1.”、“(1)”和“①”,排头空两格,紧接内容。
与正⽂字体字号相同,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
若独占⾏,则末尾不使⽤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
每级标题的下⼀级标题应各⾃连续编号。
正⽂⽂中标题(理科版):⼀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排头顶格,后空⼀格接内容。
5号宋体、加粗,独占⾏,末尾不加标点;⼆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1”,排头顶格,后空⼀格接内容。
与正⽂字体字号相同,独占⾏,末尾不加标点;三级以下标题,三、四级标题序号分别为“1.1.1”、“1.1.1.1”,排头顶格,后空⼀格接内容。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征稿简则2011-09-20 10:45《西安科技大学学报》是由西安科技大学主办的、以矿业类为特色、兼顾理工各门类学科的学术性期刊。
本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向全国矿业领域及相关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为繁荣我国煤炭科学事业培养人才,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刊宗旨;主要刊载采矿、建工、地质、测量、化工、材料、机械、计本刊从2009年起改为双月刊(出版周期将缩短到半年),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中文核1.构成论文的基本要素:题目、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要有二级单位,如××大学××学院)、所在省市及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关键词(3~8个规范的专业名词或词组)、中图分类号(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最新版本中查取)、投稿日期、基金项目(基础学科和外来非矿业类稿件的必要条件)、第一作者简介、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及题目至关键词的英文对照。
2.题目:应由能高度反映论文主题和概括论文特定内容的恰当、简明的词语组成;切忌用复杂的句型,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符号,尽量不出现数学式和化学式,避免冠以“基于……”,缀以“……研究”;字数不超过20个汉字。
文内标题控制在10字以内,采用阿拉伯数字三级标注(如1,1.1,1.1.13.摘要:中文摘要字数以200~300字为宜,以提供论文的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与解释,简明确切地阐述论文的重要内容(避免使用繁锁冗长的形容词和不必要的虚词),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不分段,不用第一人称(本文,作者等)作主语,不出现插图、表格,不用引文。
英文摘要常用的时态是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尽量采用主动语态,最好不用第一人称,避免用阿拉伯数字作首词,提倡使用简单句而避免使用复合句;当文中所指已为读者确知时应加定冠词the,而题名和图表名中的the则尽量省略,且采取第1个词的首字母大写,而其余全部小写的书写方4.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指少数民族)、籍贯、职称(学位)及研究方向(附E-mail与电话号码)。
西北大学毕业论文要求一、内容要求1.题目:应精练、准确地概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一般不宜超过20字。
2.中文摘要:在主体内容前用300-500字的中文扼要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得到的主要结论。
3.关键词:按与论文内容紧密程度依次列出3-5个关键词。
4.英文摘要与关键词:内容与中文摘要相同。
最后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5个)。
5.目录:应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的小标题。
文字应简明扼要。
目录按论文顺序分章、节二级编写,要标明页数,以便阅读。
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6.正文一般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引言或背景引言是论文正文的开端,引言应包括毕业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的简要概述;介绍本项研究工作研究设想、研究方法或实验设计、理论依据或实验基础;涉及范围和预期结果等。
要求言简意赅,注意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解。
(2)主体论文主体是毕业论文的主要部分,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应做到内容充足,概念清楚,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论文中所有文字、图、表、公式、符号等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科学论文的要求和规定。
(3)结论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总结,是整篇论文的归宿。
着重阐述自己的创造性成果及其在本研究领域中的意义、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结论要简单、明确,篇幅不宜过长。
7.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毕业论文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论文中所引用的顺序列于文末,并且所有参考文献必须在正文中有引用标注。
参考文献的著录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按照G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
一篇论著在论文中多处引用时,在参考文献中只应出现一次,序号以第一次出现的位置为准。
8.附录:附录是不宜放在正文中的资料,如调查阅卷、公式推演、编写程序、原始数据附表等等。
二、书写与打印规范1.文字和字数(学年论文最低不能少于5000字)除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外,毕业论文一般用简化汉语文字撰写,毕业论文的字数人文社科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1万字,理工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0.8万字。
《西北大学学报》征稿、排版规则 《西北大学学报》前身为创刊于1913年7月1日的《学丛》,是我国创刊较早的综合性大学学 报之一。其间,经历了《西北大学周刊》(1924)、《西大学报》(193903~193911)、《 西北大学》(19431112~19440215)等刊的发展,大多系文、理合刊。1957年9月正 式分为《西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两种版本。其间于1959年12月停刊。1962 年校应期间出版了校庆专辑系列后再度停刊。1974年1月再度复刊后,一直延续至今。自195 7年开始重新按年编卷。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文科版)是主要反映西北大学文科各院、系、 所科研成果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其办刊宗旨为:立足国内外科学发展前沿,展 示西部人文文化风采,兼顾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崇尚学术争鸣与创新求实。它以西部大开 发研究为特色,主要发表哲学、法学、新闻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历史学、文学、语言 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主要是社会科学工作者,文科大学教师 、研究生、大学生及中等专业学校文科师生,以及广大社会科学爱好者。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下简称理科版)是反映西北大学理、工科各系、所科研成 果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它承担着贮存和传播科技信息,发现、培养科技人才, 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繁荣科学,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社 会使命。办刊宗旨为:立足世界科学发展前沿,展示大西北科技文化风采;兼顾理论探索与 应用开发,崇尚学术争鸣与创新求实。它以地学、化学、生命科学为特色,主要发表数学、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化学工程学和科学技术史等基础研 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主要是科技工作者、理工科大学教师和研究生、大 学生及中等专业学校理工科教师,以及科学史工作者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网络版,以下简称网络版)的宗旨、任务、发表范围与印刷版相 同。 标准化、规范化是实现学报编排现代化、提高学报质量的基础。为了开发学报的社会功能, 便于学术信息的收集、存贮、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和传播,特制定本规则。 本规则是依据已颁布的国家标准和法规,参照国际标准,并结合本刊工作的实践制定而成的 。它规定了本刊的征稿规则、编辑规则、编排格式和其他基本要求。
1 征稿要求 1.1 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 来稿务必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数据可靠,每篇论文(含图、表)一般不超过6 000字,必 须包括(按顺序):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关键词(3~8个)、中 国图书资料分类号(简称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及英文信息(题名、作者姓名、单位 、摘要和关键词)。来稿如为英文稿(作者一般须有3年国外学历),请在正文前附英文摘要和 关键词,文末附中文摘要、关键词和分类号。请在文稿首页地脚处依次注明该文属何种基金 资助(并注明批准编号)、交稿日期。交稿时请附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 族可略),籍贯(省县或市),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及联系方式。
2) 英文摘要一般和中文摘要对应,摘要须用第三人称被动语态撰写,并符合英语语法规范 。 3) 来稿请用计算机打印稿(欢迎提供北大方正排版之磁盘文件)。量和单位符号等必须符合 国家标准的规定。稿中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 标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应有明显区别;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请在第一 次出现时用铅笔注明。
4) 文中图、表只附最必要的(一般不超过6幅)。插图切勿过大,宽度一般不超过8 cm(半栏) 或16 cm(通栏),请用计算机绘图(矢量图或高点阵图)。图中文字、符号应与正文一致,中 英文字体均为小五宋,出硫酸纸镜像图。照片要黑白清晰,层次分明。文稿中须留出插图的 位置,并贴复印件。 5) 参考文献只选最主要的列入,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不宜引用。文献序号按其在文中出现先 后编排。文献如为〖HT5H〗专著〖HT〗,按下列格式(含标点)书写:[序号]作者(中、外 文均姓前名后,名可缩写,3人以下全录,3人以上只列3人,后加“等”字).书名[M].出 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如为〖HT5H〗期刊〖HT〗,按下列格式(含标点)书写:[序号 ]作者.题目[J].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文献如为〖HT5H 〗论文集〖HT〗中析出的论文,按下列格式(含标点)书写:[序号]作者.题名[A].论文 集主编者.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文献如为〖HT5H〗国家标准 〖HT〗,按下列格式(含标点)书写:[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文献如为〖HT5H 〗专利〖HT〗,按下列格式(含标点)书写:[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 :专利号,出版日期.;文献如为〖HT5H〗网上下载或电子文献〖HT〗,按下列格式(含标点 )书写:[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EB/OL].电子文献的 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2 特别约定
编辑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校外稿件必须为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社科 版和网络版略降),稿件要求递交两份,其中一份隐去作者信息(姓名、单位等);电子文档 可通过电子邮件传来。电子邮箱分别为:**************.cn(社科);**************.cn(理科版);**************.cn(网络版)。来稿一律不退,如6个月内未接到录用通知,作者 可自行处理。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学术期刊(光 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系统科技期刊群”和“中国期刊网”, 有关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印刷版稿酬一笔支付。如作者不同意通过某媒体发表者,请在来稿 首页注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2 清样校对、稿酬和样本赠送 2.1 稿件清样由作者负责按原稿校对两次,编辑负责校对4次。所使用的校对符号必须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校对符号及其使用法》。作者如对清样进行修改,必须经过责任 编辑的同意。原稿交由学校档案馆永久保存。
2.2 来稿一经发表,按照国家版权局1999年4月颁布的《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和西北大 学有关规定支付稿酬。 2.3 文稿一经发表,赠送刊物两本,并代印单行本30份(单行本收工本费)。 2.4 不拟刊用的文稿,不负责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半年内未接采用通知,可另行处理 。 3 编排版式 3.1 本刊采用国际通行的大16开本,幅面为210 mm×297 mm,正文双栏横排。 3.2 每期页码文科版为176页,理科版为128页,均包括目次页。 4 封 页 4.1 封1标注中文刊名全称: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及英文刊名全称Journal of N orthwe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及英文刊名全称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西 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网络版)及英文刊名全称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Online)。另外,还有出版年、期次,国际刊号和中国刊号(文:ISSN 10002731 ,CN611011/C,理:ISSN 1000274Ⅹ,CN611072/N及CODENHPHPAQ码,用四号黑体字 印在右上角。条形码印在封面的左下角,条的方向与书脊平行。
4.2 封2一般为编委会名单,封3一般为征稿简则,封4一般刊登学术报道、图版报道,或为 版权页。 4.3 版权页可置于封4,亦可置于卷首页或目次页,视具体情况变动。其内容包括:中、英 文及汉语拼音刊名全称、出版年、卷次、期次(总期次)、出版日期、主办单位、主编和副主 编姓名、编辑者、出版者及地址、邮政编码、印刷者、发行者、订购处、国际刊号、国内统 一刊号、邮发代号和定价等事项。每期标明创刊年(1913年)。
4.4 书脊标明中文刊名全称、出版年、卷次、期次。 5 目次页 5.1 中、英文目次页版头分别标注刊名的中、英文全称、出版年月、卷次、期次(含总期数 ),下注出版日期。英文目次用要目(MAIN CONTENTS)。 5.2 中文目次表中列出每期学报全部文稿的题名、作者姓名和起始页码,题名和作者姓名 之间用3连点相连,页码用圆括号包括,作者在3人以上者署出前3名作者,后加“等”字(英 文用et al)。
5.3 题名与文稿一致,分专栏排列。同一专栏的文稿按页码顺序排列。 5.4 英文目次页只列出论文和研究简报的题名(即要目:MAIN CONTENTS)、作者姓名和起始 页码。国内作者姓名采用汉语拼音,姓前名后,姓和名首字母大写,名字中间不加连字符, 复姓连写。
5.5 中文目次页末尾给出期刊出版参数(包括中国刊号、创刊年、幅面、开本、总页码、文 种、总价、印数、论文篇数、出版年月等);英文目次页末尾给出出版日期(如2004年6月25 日出版:Published in June 25,2004)。
6 页码和书眉 6.1 页码是每期学报正文的连续编码,用阿拉伯数字标注,每卷连续编排(文科版、网络版 每期单独编码)。 6.2 篇首页书眉标注刊徽、刊名中、英文全称、出版年、月、卷次、期次,页次用暗码。 非篇首页的双页书眉标注中文刊名全称、卷次和页码;单页书眉标注作者(多于1人可略为第 一作者,后加“等”字)、题名、期次和页码。文科版只标注篇首页。
7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 7.1 收稿日期是编辑部收到文稿的日期,必要时加注修改稿收到日期,年、月、日标注采 用全数字表示。 7.2 收稿日期用新5宋排在篇首页地脚位置,并用10个字长的正线与正文分开。 7.3 基金项目包括基金下达单位名称、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多个项目时可全部列出,中 间用分号隔开。 7.4 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省、市或县)、工作单 位(注至校级)、职称、学位(何种学科的学位)、具体研究方向。
8 题 名 8.1 题名是以恰当、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稿内容的逻辑组合,应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 ,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用副题名。题名用2黑居中排;副题名用3黑另行起排,前加 破折号;研究简报、学术动态题名用3黑居中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