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体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3.75 MB
- 文档页数:27
工程实践车辆段上盖超限高层连体结构 选型及分析吴居洋1,高 敏2,欧飞奇1,朱 振1(1.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10;2. 深圳地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26)摘 要: 车辆段上盖超限高层连体结构主受力桁架的结构体系对整体结构的力学行为影响较大,也是决定连体结构承载力的关键。
通过对深圳地铁16号线田心车辆段上盖超限高层非对称连体结构的结构体系进行专项分析,确定经济合理的连体结构主受力桁架体系设计方案,并提出在连体远端设置斜撑平衡连体结构扭转变形的方案,对连体结构受力薄弱点进行构造加强,确保连体结构满足各水准的抗震性能要求。
关键词:地铁;车辆段上盖;非对称连体;超限高层;结构选型;地震作用中图分类号:U213.9作者简介:吴居洋(1989—),男,工程师1 工程概况深圳地铁16号线田心车辆段位于深圳市坪山区田心片区,外环高速(聚龙南路)以东,环境园路西南侧。
田心车辆段三角区上盖建筑面积为11.75万m 2,功能以研发办公为主,分区图见图1。
本建筑无地下室,地面以上两层为裙楼,裙楼以上由南北两栋塔楼组成,北侧塔楼有27层,高129.1 m ;南侧塔楼有20层,高98.5 m ;标准层高4.2 m 。
两栋塔楼均为框架-核心筒结构,在平面呈L 形垂直布置。
连体结构位于主体结构顶部的14~20层,跨度为27 m ,宽度为24 m ,结构总高度为29.4 m 。
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10 g ,场地土类别为Ⅱ类,场地特征周期为0.35 s 。
研发办公楼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γ0=1.1。
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 类,基本风压为W 0= 0.75 kN/m 2。
基础型式采用桩基础,桩基持力层为微风化灰岩。
2 整体结构整体结构采用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南北塔楼分别设置φ1 200 mm ×35 mm (壁厚)钢管混凝土外圈框架,中间利用建筑竖向交通核及设备机房设置剪力墙核心筒,见图2。
四连体大全套基本知识
四连体是指由四个子单位组成的一种“连体”节点结构,广泛应
用于血管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其他组织等机体结构中。
它包括四个基
本单元:核心单元、波导单元、细胞外基质单元和细胞膜单元。
核心单元是四连体大全套的主要构成部分,由一对轴突和神经环
组成。
轴突、轴突根和后视模块位于轴突中,其中后视模块是该体系
结构最重要的结构之一,可将四连体系统中各类信号传递到神经环,
从而维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神经环又由神经突、神经细胞和神经
细胞体组成,其中神经突作为整个神经环的主要结构,可以牵引神经
支条和神经细胞,实现与其他神经网络的交互通信。
波导单元位于核心单元和细胞外基质之间,由神经内鞘、空腔、
神经内鞘道和内环结合组成。
其作用是把神经外分布的信号传递到神
经环,从而改变入进织结构的动态结构,在细胞内完成新的反应过程。
细胞外基质单元是四连体大全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由细胞壁、胞間道和胞浆结合而成。
细胞壁是四连体大全套的主要结构,其
功能是把局部细胞外环境与四连体大全套隔离开,并在四连体大全套
内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以便维持整个体系统的均衡性。
胞间道用于
连接周围的细胞,胞浆则是四连体大全套的主要活动空间。
细胞膜单元也是四连体大全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由膜蛋白、Lipid bilayer 和膜蛋白结合而成。
细胞膜单元的功能是控制细胞内
外的反应,它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和疏水性,即它具有把细胞内的水分
与细胞外的水分隔离开的能力,以便把细胞内外环境分开,使细胞功
能不受细胞外环境的影响。
高层建筑连体结构风振反应分析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密集度的增加,高层建筑数量逐年增多,高层建筑连体结构也随之出现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例如写字楼、酒店、医院等公共建筑。
连体结构的风振反应研究是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之一,尤其是在高层建筑中。
风是高层建筑结构中最主要的荷载之一,它对建筑的横向和纵向刚度的分布、地震桥梁的抗震能力和建筑层间隔振动的影响等均具有明显的影响和作用。
因此,对高层连体结构风振反应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科学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采用现代数字分析技术,分析高层建筑连体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风振反应,确定其振动特性和响应规律,并制定相应的减振措施,以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研究内容1.了解现有高层建筑连体结构的风振反应分析方法和理论,总结其优缺点。
2.根据风荷载的作用特点,建立高层建筑连体结构的风振反应数学模型,包括结构的初始状态、基础参数和风荷载等。
3.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高层建筑连体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并研究振动特性和响应规律。
4.提出高层建筑连体结构风振控制的减振措施,包括物理结构调整、降低建筑自然频率等方法,并进行分析比较。
五、研究方法1.文献查阅法:对国内外高层建筑连体结构风振反应分析方法和理论进行综述和总结。
2.数值模拟法: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高层建筑连体结构风振反应的数值模型,并进行动态响应分析。
3.减振措施比较: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并比较常见的高层建筑连体结构风振控制减振措施。
六、预期成果本研究将设计并优化高层建筑连体结构风振反应数学模型,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深入研究风振响应规律和振动特性,并提出合理的高层建筑连体结构风振控制减振措施,为实际工程提供科学可行的设计和施工参考,提高高层连体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某连体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报告-使用midas-building简介本文介绍了某连体结构的动力弹塑性分析过程和结果,使用了midas-building 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
建模和材料参数设置建模使用了midas-building软件中的三维建模功能,将某连体结构建模成一个由矩形截面构成的矩形柱廊。
考虑到该结构受到的荷载是地震荷载,因此将结构的弹塑性分析过程设置为动力弹塑性分析。
在材料参数设置时,我们假设该结构主要由钢筋和混凝土构成,选用了midas-building软件中的标准材料参数。
其中钢筋的材料参数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弹性模量等,混凝土的材料参数包括轴向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初始弹性模量等。
根据国家标准和相关文献数据,我们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和设置。
荷载设置该结构受到了地震荷载的作用,我们使用了midas-building软件中的地震荷载模拟功能进行荷载设置。
模拟时,我们设置了合理的地震加速度和保护系数,并合理选择了地震波。
动力弹塑性分析在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前,我们对结构进行了预处理,包括对节点和单元进行编号、分组、约束设置等。
然后,使用midas-building软件中的时程分析功能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
具体分析过程如下:1.计算地震作用下的初始结构反应谱。
2.利用初始反应谱进行时程分析,得到结构的振动响应,并将响应进行波形、频谱等多种形式的分析。
3.根据分析输出的数据,进行弹塑性塑性计算,得到结构受力情况,包括节点的位移、应力、应变等参数。
结果分析根据分析计算结果,我们得到了该结构在地震荷载下的应力、位移等参数。
根据这些参数,我们对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
在最大地震作用下,该结构的最大位移为X,最大极限断面承载力为Y,最大弯矩为Z。
根据这些结果,我们对结构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加固和改进措施。
本文介绍了某连体结构的动力弹塑性分析过程和结果,采用了midas-building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
高层连体结构弱连接设计浅析摘要详细阐述了某高层办公楼连体结构弱连接的设计思路。
用两种空间力学模型分析了地震作用下空中连廊、屋面钢桁架与主体结构采用不同连接方式对主体结构的受力、变形影响;为避免大震作用下连接体与主体结构发生碰撞或连接体滑落,根据罕遇地震下的变形要求进行连接体支座设计。
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对整体结构的薄弱部位采取合理的抗震加强措施。
以期对类似结构设计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高层连体结构、地震作用、连接体、弱连接1前言随着建筑设计思路的开拓创新,连体高层建筑成为一种新颖的建筑形式。
主体结构之间在楼层处通过空中连廊或天桥等连接体相连以增强建筑功能的互补性。
一般连接体的特点是跨度大,体量轻盈,直接支承在主体结构上,并由此形成独特的建筑美学效果。
连体结构通过连接体将不同的结构连接在一起,连接体与主体结构连接方式、连接体刚度与主体结构刚度比值、连接体的竖向位置等因素均对连接体、主体结构的受力及变形产生影响。
唐山地震、日本阪神地震和台湾集集地震震害表明,连体结构破坏严重,连接体本身塌落较多,主体结构与连接体的连接处结构破坏也较重;由于连接体自身塌落又引起许多次生破坏。
因此,如何处理主体结构与连接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如何解决主体结构与连接体之间的变形协调、如何防止连接体在大震下不塌落、不与主体结构发生碰撞是连体结构在设计时重点解决的问题。
对于主体结构与连接体的连接方式,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一般采用两种连接方式:强连接(又称刚性连接)或弱连接(又称柔性连接)。
本文将结合实际工程对于采用弱连接的连体结构进行探讨。
2 工程概况某办公大楼建筑群体主要包含10栋单体,单体地面以上高度为37.2m,每两栋单体南北相对,之间采用连廊和屋面桁架相连。
连廊宽度3m,跨度20m。
屋面桁架跨度20~24m,沿单体纵向通长布置。
该建筑群下设一层连通地下室,地下室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
论某工程连体结构设计摘要:高层建筑连体结构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结构体系。
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带有悬挑以及连体结构的高层建筑结构,保证其在地震下具有足够的安全度,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根据分析结果,就结构设提出相应的设计及处理措施,必要时从体系上予以调整,从构造上加强,以满足工程抗震设防的要求。
关键词:连体结构 ; 设计方法abstract:the high-rise building joint structure is a very complicated structure system. how to scientifically and rationally designed with cantilever and joint structure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structure, guarantee the earthquake has enough safety and safeguard the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of the security has become an urgent need to resolve problems. based on the analysis, the structure design and set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measures and, when necessary, from system to adjust on, from the structure strengthening, to meet engineering the seismic fortification demand.keywords: joint structure; design method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连体结构设计原则⑴计算分析。
高位连体部分立面开洞结构性能分析高层建筑结构在立面开洞、高位连体满足建筑建筑功能和美观的要求,但在地震作用下,楼层产生应力集中现象。
本文基于SAP2000软件采用有限单元法对结构的整体工作性能进行分析,所得数值为工程实际提供一定的參考。
标签:高位连体结构;开洞;有限单元法0 引言高层建筑连体结构是指两个或多塔结构在一定高度处设置连接体相连形成的主建筑,由于连体建筑的独特外形能够带来强烈的视觉效果,使建筑形体更具特色。
由于高位连体将两者连接,各独立塔相互作用和影响,其受力和变形复杂,容易出现耦联振动和扭转过大的想象,结构的动力特性复杂,属于复杂高层建筑结构。
本文假定一个结构模型,连接体和主体结构之间采用刚性连接,立面开洞的形状呈矩形,对连接体之间和开洞部位采取加强措施,观察结构的振型变化。
1 计算模型由于SAP2000包含了杆单元、实体单元、壳单元,建模和后处理功能强大,计算的结果比较直观,全面输出结构体系分析和设计的整体结果,准确反应单体结构和主体结构相互之间的影响力。
(1)结构模型。
本模型为20层的高位连体立面开洞结构,结构平面图见图1所示。
其设计总高度为60m,层高取3m,结构跨度均为6m×6m,左右各有一个塔楼,其平面尺寸为24m×30m;本模型在11-20层间采用高位连接体连接,7-14层在两个模型对称部位立面开洞。
本模型中主体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其柱子的尺寸均为800mm×800mm,主梁尺寸为300mm×500mm剪力墙的厚度为300mm,板厚为150mm,两个塔楼之间的连接梁尺寸为300mm×750mm,结构外围的维护材料采用玻璃幕墙,连接体的长度为9m;(2)结构荷载的选取和计算模型。
模型中,框架上的荷载假设成梁的线荷载,剪力墙上的荷载假设成线荷载,楼面的荷载假设成楼面的面荷载,不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对结构的影响,考虑地震作用的偶然偏心的影响,对于次梁不增设,仅设置主梁。
·Z4·嗲语言广场锁木村④手袋(所有)友人④招誊(动作主体)人∞波(比喻)郊外乃辱尺(场所)朝④食事(时间)学生④私(同格)2.副词+∞+体言LC£岛<乃别扎亨弋【力手段少L④心配窜,)匕∞思L、屯oC支岛∞啤C壹啼{支审④御返事3.体育、动词连体形+副助词+④+体言(1)、二二栏;于④藉。
(2)成功亨6圭℃∞努力。
(3)圣扎茫C于∞l二匕℃,死办C壬匕④l二匕C主旮L、o(4)奄④敦科害c二出【<否<岛o、④漠字客岛皆知,)【o、弓。
4.动词+接续助词+④+体言(5)毛④圭圭c:L℃④专})方。
(6)土<考之【④泱心。
(7)泣L、允}),笑,)允『)④骚苔。
5.体言+格助词+④+体言格助词中,除了‘妒、意、}:J之外,其它的格助词都可以和‘∞J重叠使用。
如:母加岛④鼋黏日本℃④生活父,\④手般友人匕④藉L合o、自耘卓℃④八/f专7少6.短语+④+体言(8)今日④日C耋芑土弓岔岛④音桑妒流扎【墨允。
(9)挡父芑尢汇招休A々墨k、∞南L、芑勺c二1:恐、.(10)挡母墨允,行加巷L、℃乞土弓允o、④泣墨iK妒闭二乏<耋赴从接续方法来说,这种用法不算规范,但实际生活中已被当作一个名词化了的短语来使用。
以上仅对日语的连体修饰结构做了表层上的概括,若有欠妥之处,敬请指教。
参考文献寺村秀夫7日本菇∽≯7穸夕天皇意味』<弓乙挡出版田窿行则褊‘日本瑟④名;日修jiili表现j<弓L挡出版文化序”日本稻匕日本稻教育j大碱省印刷局s习s穹竺噜s每¥辱芝缘s辱3幸!翰毒≮s寻:%o弓。
%:翰s习s每s每芒卑芒噜s耳s习s窄s牟s每:翰s每s聿。
穹:%s习3每。
孙3:每嘞s耳s每s牟:翰(上接第12页)说‘扔¨哆与老打勺j则引申为r人④话6二蠲子意O财布老忘扎r来【L圭,)允尢℃亨妒,二合扣世尢I)弓巷亨o、允『)亨为。
J例如在对方讲话万罔贷乙t《扎喜世尢加。
过程中不时地插嘴说‘{耋L、^’圣弓℃亨加j、‘乏O挡客芑尢老案内L允L、尢圮}于Z,E二力、j℃L土弓把^‘巷否6王匕j等等。
有关高层建筑连体结构设计受力特点与设计要点的探讨摘要: 高层建筑连体结构可使建筑型体更具特色。
但由于连体的存在,给高层结构的分析和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就复杂高层建筑连体结构设计受力分析与设计要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复杂高层建筑;连体结构;受力分析;设计要点引言连体建筑气势宏伟,深受群众喜爱。
但由于连体结构的存在,使得原来彼此独立的各单体结构成为一个复杂结构系统中的一部分,这就给高层结构的分析和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高效、准确地对复杂高层连体结构体系进行分析和设计,己成为一个急侍解决的重要课题。
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就这方面的设计心得加以探讨,希与同行共同切磋。
一、连体结构的形式及特点目前,连体高层建筑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称为架空连廊式,既两个结构单元之间设置一个(层)或多个(层)连廊,连廊的跨度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连廊的宽度一般约在10m之内;另一种形式称为凯旋门式,整个结构类似一个巨大的“门框”,连接体在结构的顶部若千层与两端“门柱”(既两侧结构)连接成整体楼层,连接体的宽度与两侧门柱的宽度相等或接近,两侧“门柱”结构一般采用对称的平面形式,具体结构示意图见图1所示。
图1 连体结构凯旋门式结构二、连体结构的受力特点连体结构的受力比一般单体结构或多塔楼结构更复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结构扭转振动变形较大,扭转效应较明显。
由计算分析及相关的振动台试脸说明,连体结构自振振型较为复杂,前几个振型与单体结构有明显区别,除顺向振型外,还出现反向振型,扭转振型丰富,扭转性能差,在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下,结构除产生平动变形外,还会产生扭转变形;同时,由于连接体楼板的变形,两侧结构还有可能产生相向运动,该振动形态与整体结构的扭转振动藕合,当两侧结构不对称时,上述变形更为不利.当第一扭转频率与场地卓越频率接近时,容易引起较大的扭转反应,易使结构发生脆胜破坏。
对多塔连体结构,因体型更复杂,振动形态也将更为复杂,扭转效应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