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2.1 杠杆
- 格式:doc
- 大小:1.71 MB
- 文档页数:8
12.1《杠杆》习题一、基础过关1.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只有静止在水平位置才是处于平衡状态B.杠杆平衡时,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一定在支点的两侧C.杠杆一定有支点D.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的正中间2.图1中,F的力臂表示正确的是()图13.如图2,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处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B.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C.增大动力臂,省力D.减小阻力臂,省力图24.杆秤是一种很古老但现在仍然在广泛使用的一种测量质量的工具。
小林同学用一杆秤称一实心球的质量,如图3所示。
当杆秤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秤砣拉线正好压在4kg的刻度线上。
根据秤砣拉线、提纽和称钩所在秤杆的位置之间的距离的粗略关系,可以估测出秤砣的质量大约是()A.10g B.400g C.1000g D.4000g5.地震中,滚滚的山石挡住了道路。
增援人员要用撬棒撬开山石,分别沿如图4所示的四个方向用力,其中最省力的是()A.沿F1方向B.沿F2方向C.沿F3方向D.沿F4方向6.如图5所示,杠杆上分别放着质量不相等的两个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球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则杠杆( )A.仍能平衡B.不能平衡,大球那端下沉C.不能平衡,小球那端下沉D.无法判断7.如图6,在竖直墙壁上的石英钟,它的秒针在走动时会受到转轴处的摩擦阻力和重力的作用。
当石英钟内电池的电能将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表盘上的( )A.“3”的位置B.“6”的位置C.“9”的位置D.“12"的位置8.人体的运动系统相当复杂,但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骨骼在肌肉提供的动力作用下绕关节转动。
如图7所示是手端起茶杯的情景,其前臂骨骼相当于杠杆,肱二头肌收缩提供动力。
由图7可以看出,这是一个()A.费力、省距离的杠杆 B.省力、费距离的杠杆C.费力、也费距离的杠杆D.省力、也省距离的杠杆9.室内垃圾桶平时桶盖关闭不使垃圾散发异味,使用时用脚踩踏板,桶盖开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12.1杠杆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设计这节幼儿园课程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思熟虑的思路。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这节幼儿园课程时,我采用了情境导入、实践操作、互动交流的方式,旨在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紧密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幼儿能够:1. 了解杠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能够运用杠杆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杠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能够运用杠杆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杠杆的原理,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杠杆模型、实物杠杆、杠杆原理图示学具:幼儿操作材料、实践活动记录表五、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有趣的杠杆游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对杠杆的兴趣。
然后,向幼儿介绍杠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他们初步了解杠杆。
2. 实践操作(10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都有一套实物杠杆和杠杆原理图示。
引导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记录杠杆的运动情况,让他们亲身体验杠杆的原理。
3. 互动交流(5分钟)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操作体验和观察结果,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杠杆的原理和应用。
同时,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让幼儿掌握杠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能够运用杠杆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杠杆的原理,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幼儿对杠杆的兴趣很浓厚,他们在实践操作中积极动脑思考,通过互动交流,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杠杆的原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 12.1 杠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
具体内容包括:1. 杠杆的定义和分类:杠杆分为三类:一类是省力杠杆,一类是费力杠杆,还有一类是等臂杠杆。
2. 力臂和杠杆的平衡条件:力臂是指力的作用线到支点的距离。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杠杆的概念,掌握杠杆的分类,以及力臂和杠杆的平衡条件。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能够发现杠杆的平衡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杠杆的概念,杠杆的分类,力臂和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力臂的确定,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杠杆模型,力臂测量工具。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杠杆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杠杆的原理。
2. 知识讲解:介绍杠杆的定义,分类,力臂的概念,以及杠杆的平衡条件。
3.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力臂,并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
4. 例题讲解:讲解一些与杠杆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杠杆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杠杆的概念杠杆的分类力臂的概念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杠杆一定是直的。
()(2)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杠杆。
()(3)力臂越长,杠杆就越省力。
()2. 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
3. 计算题:一个动力为10N,动力臂为0.5m,一个阻力为15N,阻力臂为1m 的杠杆,是否平衡?请计算并说明理由。
答案:1. (1)× (2)× (3)×2. D3. 该杠杆不平衡。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1杠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1节《杠杠》。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了解杠杠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掌握杠杠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3. 学会用杠杠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杠杠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能识别生活中的杠杠。
2. 掌握杠杠的平衡条件,能运用杠杠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杠杠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难点:杠杠平衡条件的推导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杠杠、尺子、钩码等。
学具:笔记本、笔、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撬棍撬起重物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撬棍能撬起重物?这里涉及到了什么物理原理?2. 知识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本上关于杠杠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让学生明确杠杠的基本概念。
(2)教师讲解杠杠的平衡条件,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杠杠平衡条件的应用,如何用杠杠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道典型的杠杠问题,引导学生一起分析、解答,让学生学会运用杠杠原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道有关杠杠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杠杠知识的掌握程度。
5. 动手实践教师布置一个简单的杠杠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加深对杠杠知识的理解。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如下:12.1 杠杠一、杠杠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二、杠杠的分类:1. 费力杠杠: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2. 省力杠杠: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3. 等臂杠杠: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三、杠杠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四、杠杠的应用:1. 撬棍:省力杠杆。
2. 剪刀、钳子:费力杠杆。
3. 天平:等臂杠杆。
七、作业设计2. 运用杠杠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1《杠杆》一、教学内容1. 杠杆的定义和分类:杠杆是一种可以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根据力与力臂的关系,杠杆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动力大于阻力的省力杠杆,如撬棒;一类是动力小于阻力的费力杠杆,如筷子;一类是动力等于阻力的等臂杠杆,如天平。
2. 力臂的概念:力臂是指力的作用线到支点的距离,力臂的长度决定了力对杠杆的转动效果。
3. 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在平衡状态下,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即F1L1=F2L2。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杠杆的定义、分类和力臂的概念。
2. 让学生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够运用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理解和运用,力臂的测量。
2. 教学重点:杠杆的分类,力臂的概念,杠杆的平衡条件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杠杆模型、力臂测量工具、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学生手册、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如撬棒、筷子、天平等,引导学生思考杠杆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杠杆的分类:根据力与力臂的关系,讲解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的特点和例子。
3. 讲解力臂的概念:通过模型和图示,讲解力臂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4. 讲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引导学生思考杠杆在平衡状态下的力的作用效果,讲解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的平衡条件。
5. 例题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板书设计:设计简洁清晰的板书,突出杠杆的分类、力臂的概念和杠杆的平衡条件。
8. 作业设计:布置一道关于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练习。
六、作业设计题目:小明用一根撬棒撬起一块重物,已知撬棒的长度为1米,小明用力撬棒的一端,另一端离支点的距离为0.5米,小明用的力为20牛,求重物的重力。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1节 杠杆 第1课时 杠杆及其平衡条件
1.认识杠杆的形状: (1)不一定所有的杠杆都像“杠”或“棒”,有的杠杆像“板”或“片”. (2)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3)杠杆的支点可以在杠杆的一端,也可以在杠杆上其他位置. 2.杠杆支点与动力方向和阻力方向之间的关系:若支点在杠杆中间,两力方向基本相同;若支点在杠杆的一端,两力方向应该相反. 3.运用公式F1×l1=F2×l2进行计算时,力的单位应该用牛顿,而力臂的单位可以是米、分米、厘米,但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单位一定要统一.注意这时力与力臂的乘积不是计算功,单位也不是焦耳.
1.力臂是点到线(“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点到点(“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2.杠杆受到的阻力方向与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反.
【例1】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OB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B端用绳子系在竖直墙壁上,在杠杆的A点悬挂一重为20 N的物体,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已知OB长为50 cm,OA长为30 cm,∠B=30°.
【分析】从支点作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线,即可得到动力臂l1.由于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则阻力臂l2=OA=30 cm,根据几何知识可知:l1=OB/2=50 cm/2=25 cm,则F1×l1=F2×l2,F1×25 cm=20 N×30 cm,F1=24 N.
【答案】(1)如图所示 (2)24 N 【方法归纳】解答与杠杆相关的计算题,一定要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的关键是找准杠杆的五要素. 【例2】如图是一个瓶盖起子,请标出支点O和阻力F2.
【错解】 【错因分析】在撬起瓶盖的过程中,瓶盖对起子的阻力会阻碍着起子向上运动,其方向是向下的. 【正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1 杠杆及其五要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硬棒叫杠杆. 2.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做______,使杠杆转动的力叫______,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_______,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_______,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________. 知识点2 杠杆的平衡条件 3.当杠杆处于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状态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4.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_______=阻力×_______,即F1×_____=F2×_____.
1.关于杠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 B.杠杆一定有支点 C.当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最大 D.动力臂就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 2.如图所示,这款图钉来自一位初中生的创意,翘起部分为我们预留出施力空间.图钉作为杠杆,其支点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3.(2013·潍坊)如图所示,活塞式抽水机手柄可以看作是绕O点转动的杠杆,它在动力F1和阻力F2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 )
A.F1·OC=F2·OA B.F1·OD=F2·OB C.F1·OE=F2·OA D.F1·OE=F2·OB 4.(2014·北京)如图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OA⊥AB、AC⊥OB.线段(填“OA”或“AC”)表示力F的力臂. 5.(2014·怀化)如图所示,小明正在做俯卧撑,把他的身体看作一个杠杆,O为支点,A为重心,他的体重为550 N.地面对手的支持力F的力臂是_______m,大小为_______N.
(1)请在图中画出绳子对杠杆拉力F1的力臂. (2)拉力F1的大小是多少?
6.(2014·济宁)小梦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先在杠杆两侧挂钩码进行实验探究,再用弹簧测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继续探究,如图所示,他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 ) A.便于直接读出拉力的大小 B.便于提供不同方向的拉力 C.便于正确认识力臂 D.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 7.(2014·安顺)如图甲所示,长1.6 m、粗细均匀的金属杆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一拉力——位移传感器竖直作用在杆上,并能使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该传感器显示其拉力F与作用点到O点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据图可知金属杆重( )
A.5 N B.10 N C.20 N D.40 N 8.(2013·青岛)请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
9.(2013·遵义)小明在做“探究杠杆平衡”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规格相同的钩码6只,弹簧测力计一只,杠杆及支架,细线,杠杆上每小格距离相等.
(1)小明将杠杆挂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左端下倾,若他调节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应将该平衡螺母向______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甲所示,小明在已调好的杠杆左端2格处挂了3只钩码,要使杠杆平衡,除可在杠杆右端第“2”格挂“3”只钩码外,也可以在右端第_______________只钩码来完成.(按“×格挂×”填写) (3)若杠杆右端不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右端第3格处拉杠杆使其平衡.则最小拉力的方向为_________. (4)如图乙,将弹簧测力计挂在杠杆右端第4格处向下方拉使杠杆平衡,当拉杠杆的力由向左下方逐渐变为向右下方拉的过程中,拉力(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挑战自我 10.(2014·烟台)如图所示,一根质地均匀的木杆可绕O点自由转动,在木杆的右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杆的作用力F,使杆从OA位置匀速转到OB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A.一直是变大的 B.一直是变小的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第2课时 生活中的杠杆 1.不要误认为费力杠杆会费力就没有用处.人们利用机械是为了得到种种便利:使用省力杠杆是为了省力,但会费距离;使用费力杠杆虽然费了力,但可以省距离.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 2.平衡的不等臂杠杆,两边减相等的力(或力臂)后,杠杆哪一端会翘起?可用“端值法”解答:让减的力(或力臂)等于杠杆上较小的那个力(或力臂),可以发现,较小的力(或力臂)那一端的力矩变为零,故这一端会翘起.
要使杠杆的动力最小,其动力臂就必须最长.在找最长动力臂时,应先确定支点,再在杠杆上找离支点最远的点,则以这两点的连线为力臂的力最小.
【例】下列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剪刀剪纸 B.起子开瓶 C.镊子夹物 D.钳子剪导线 【分析】剪刀、起子和钳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属于省力杠杆;镊子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属于费力杠杆. 【答案】C
知识点 杠杆的应用 1.省力杠杆的动力臂______阻力臂,___省力,但___距离. 2.费力杠杆的动力臂______阻力臂,____省力,但____距离. 3.等臂杠杆的动力臂_______阻力臂,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4.(2012·贵阳)杠杆在我国古代早就有了许多巧妙地应用,有时人们使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是为了______;有时却要使用费力杠杆,那又是为了________.
1.(2013·泉州)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起子 B.镊子 C.钢丝钳 D.托盘天平 2.(2014·十堰)下列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3.(2014·台州)生活处处有科学.有人利用筷子开启啤酒瓶盖(如图),筷子相当于______(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4.市政府实行的“绿色早餐工程”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推车供应早餐,餐点均匀摆放在推车内.当售货员将推车前轮推到路沿A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推车可以视为杠杆,支点是_____(填“前轮”或“后轮”);当后轮遇到路沿A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把,这时支点是_______(填“前轮”或“后轮”).后一种情况下,推车可以视为______杠杆.
5.(2013·吉林)如图是环卫工人用的一种垃圾夹的结构示意图.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手把上,另一端穿过空心管杆与两夹爪的一端相连.当用力捏手把时,夹爪在拉绳的作用下可夹持物体,同时弹簧被压缩;当松开手把时,夹爪 在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状.在使用过程中,手把和夹爪分别是( )
A.省力杠杆,费力杠杆 B.费力杠杆,省力杠杆 C.省力杠杆,省力杠杆 D.费力杠杆,费力杠杆 6.人体的运动系统相当复杂,但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骨骼在肌肉提供的动力作用下绕关节转动.如图所示是手端起茶杯的情景,其前臂骨骼相当于杠杆,肱二头肌收缩提供动力.由图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
A.费力、省距离的杠杆 B.省力、费距离的杠杆 C.既费力、也费距离的杠杆 D.既省力、也省距离的杠杆 7.工地上建筑工人常用如图所示的小车运送重物,为了更省力( )
A.手尽可能握在车把的前部,减小阻力臂 B.手尽可能握在车把的前部,减小动力臂 C.手尽可能握在车把的后部,增大阻力臂 D.手尽可能握在车把的后部,增大动力臂 8.(2014·泰安)如图为吊车从图示位置向上起吊货物的工作示意图,利用伸缩撑杆可使吊臂绕O点缓慢转动,伸缩撑杆为圆弧状,伸缩时伸缩撑杆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大小不变 B.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小 C.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大 D.吊臂是一个省力的杠杆 9.(2013·无锡)如图所示的是我们常用的指甲剪,使用时,通常把手放_____(填“A”或“B”)点,锉刀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______.
10.(2014·齐齐哈尔)如图是搬运砖头的独轮车,车箱和砖头所受的总重力G=800 N,推车时,独轮车属于______杠杆,人手竖直向上的力F应为_____N.
11.(2014·厦门)如图所示,杠杆调平衡后,将两个体积相同的重物分别挂在杠杆两侧的A、B处,杠杆仍然平衡.则两重物重力大小之比GA∶GB=_______;若要将两重物同时浸没在水中,则杠杆的____端将上升.
挑战自我 12.刘佳的妈妈从超市买回一袋胡萝卜,刘佳捡了一个最大的用细线系好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如图所示).胡萝卜重为______N,如果在系线处将胡萝卜切成两段,则GA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