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春雨的色彩_教案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语文《春雨的色彩》优秀教案小学语文《春雨的色调》优秀教案1一、歌曲《小小雨点》导入。
歌中“小小雨点”指的是什么季节的雨?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春雨的课文。
板书:春雨的色调春雨还有颜色?它究竟是什么颜色的呢?一群小鸟正在争辩着这个话题。
(贴三只小鸟的图片)让我们静静地走到他们中间去听一听、看一看吧!(课件演示)[开课伊始,用歌曲引出本课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又激活了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为学习课文做打算。
又通过设疑、贴图、看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
]二、初读课文,主动识字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相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拼一拼。
2、同桌合作认字,把圈出来的字读给同桌听,假如读对了就夸夸他,读不准就帮帮他。
[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3、再读课文,争取把句子读通顺。
4、瞧,小雨点笑着跑来了,它想考考我们,你们敢接受小雨点的挑战吗?[借助字卡激发学生识字的爱好]1)齐读,会读的同学大声读,读不准的同学专心记。
2)指名读,假如读对了,把字卡贴到黑板上,并随他读。
[使学生享受胜利的喜悦,并培育学生学会倾听。
]3)看一看,哪些词语读不准,指出来,让老师和同学们帮帮你。
[敬重学生的特性差异,给差朝气会,也使互助的学习方式得到很好的呈现。
]4)开火车读。
5、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大家相识了这么多的字真了不得,假如把他们放到课文中你们还能相识吗?大家再读课文,我信任你们会把课文读的通顺流利。
6、找学生分段读课文,其它同学当评委,评一评谁读得好,好在哪里。
(培育学生的听力和参加意识。
)三、学习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第一段,说一说文中春雨的样子,想一想你看到的春雨是什么样的?[抓住“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沙沙沙”理解感悟。
并联系生活,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
]2、这样的天气里,鸟儿不能逍遥自在地翱翔了,它们会到哪躲雨呢?学生找出字卡“屋檐”,大家齐读。
在躲雨时它们也不休息,叽叽喳喳的地说个不停,什么让他们这样感爱好?在小鸟的眼中春雨是什么颜色的?3、自由读3—5段。
《春雨的色彩》一等奖说课稿教案《《春雨的色彩》一等奖说课稿教案》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春雨的色彩》一等奖说课稿教案一、教材分析《春雨的色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是围绕"多彩的春天"这一主题编写的。
俗话说,春天是一幅七彩的画,春天是一首无言的诗,春天是一曲悠扬的歌,春天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
《春雨的色彩》写的是春雨的童话故事。
故事中,小燕子说春雨是绿色的,麻雀说春雨是红色的,小黄莺说春雨是黄色的。
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在读书中感受到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感受到课文中蕴含着的道理和情感,凭借课文展开想象,并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在完成了第一课时"认识生字,初读课文,分清自然段"的基础上,进行第二课时的教学,下面说说我对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重、难点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1自然段,写春雨的形象。
第二部分是第2-5自然段,写三只小鸟讨论的内容。
第三部分是第6自然段,也是写春雨的形象。
本文重点是对春雨进行感悟:1、春雨本身的感悟。
2、了解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春雨后的花、草、树木,就可以形象、直观地让学生了解到春雨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难点是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趣,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三、教学目标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2、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这课时要学的是1-6自然段,为此我制定了2个子目标:(1)会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制定此目标是因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所谓探究性阅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地阅读获取和运用的一种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春雨的色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春雨的特点,知道春雨对大地的滋润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春雨的兴趣。
(2)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对春雨的色彩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分享和交流的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通过讨论、想象和联想,感受春雨的色彩,培养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春雨色彩的想象和联想。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春天的图片或视频。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熟悉内容。
(2)准备好课本和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春天的特点。
(2)提问:你们知道春雨吗?春雨有什么特点?2. 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3)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抄写并背诵。
3. 讨论春雨的色彩:(1)教师展示相关春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春雨的色彩。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春雨色彩的感受和想象。
(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春天的色彩”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
(3)观察身边的春雨,记录下它的特点和变化,下节课分享。
2. 拓展作业:(1)收集关于春雨的诗歌或故事,进行分享。
(2)访问家长或长辈,了解他们小时候的春雨印象,下节课交流。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内容提要:《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包括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关键词: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春雨的色彩》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一组的一篇课文。
课文文质兼美,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雨色彩斑谰的特点,滋润万物的作用。
根据教材特色和儿童的心理特点,本着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和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精神,我在教学上紧扣自主——合作——感悟——积累”八个字,努力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你、们”等6个字,认识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的意思。
会用滴、欢、题”组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理解春雨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激发学生喜欢春雨的思想感情。
2、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逐渐养成积累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中句子的意思。
2、结合搜集查阅的资料和制作的课件,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积累。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学词。
利用图画和多媒体帮助,通过反复朗读,角色表演理解句子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难点: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春雨的色彩》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语文人教一年级下学期3.课时:14.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春雨的特点以及春天大自然的景象。
(2)、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3)、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二、教材分析《春雨的色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画面丰富多彩,充满童真童趣,它以拟人的手法让学生感悟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春雨贵如油,这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发自肺腑的感叹;春雨如丝,丝丝细雨像春姑娘身上的薄纱,随风舞动;春雨柔似水,春雨像乳汁样哺育着世间万物,使大地呈现勃勃生机;春雨美如画,不知不觉中,春雨染红了桃杏,漂白了柳絮,描青了山峰,绘绿了秧苗。
春雨是无色的,但它却给我们带来五彩缤纷的世界。
三、学习目标1、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
会写“你、们”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3、有喜欢春天的思想感情,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学重点:识字教学、理解课文,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喜欢春天的思想感情。
四、过程与方法:紧扣“自主——合作——感悟——积累”八个字,努力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五、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1、导语:春天到了,各种各样的花争先开放,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小草也探出了小脑袋,小树也伸出嫩绿的小手,多美啊!咦,下雨了!听——闭上眼,仔细听。
说说春雨声音是怎样的?用象声词说说。
(沙沙沙,沙沙沙)【百度图片】/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6%98%A5%E 9%9B%A8&ie=utf-8&in=27591&cl=&lm=&st=&pn=175&rn=1&di=21964246420&ln=188 9&fr=&fm=&fmq=1137203125546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 =&is=&istype=#pn175&-1&di21964246420&objURLhttp%3A%2F%%2 Fmw600%2F8ada35e9tw1e29gpt63ieg.gif&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hwg_z %26e3Bojtk5_z%26e3Bv54AzdH3Fv5gAzdH3Fnccalcbb8c8landb%3F_u654%3Dt4w2j&W 400&H320&T7467&S216&TPgif2、睁开眼,仔细观察。
小学语文《春雨的色彩》教案教案:小学语文《春雨的色彩》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朗读课文并记住生字词。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感受春雨的色彩并通过描写春雨的色彩激发想象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春雨的热爱,关注自然界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朗读课文。
2.感受春雨的色彩并描写春雨的色彩。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描写春雨的色彩激发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课文《春雨的色彩》。
2.教学工具:PPT、黑板、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春雨的视频,激发学生对春雨的好奇心和热爱之情。
2.展示(15分钟)向学生展示课文《春雨的色彩》的内容,并导读课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春雨的色彩》春天的雨落在花朵上,花朵就睡在了雨的摇篮里。
它们沐浴在细雨中,变得更加美丽。
有的朵朵花开得像彩虹,色彩斑斓,像一个个小雨伞。
有的花活泼可爱,像一朵花的嘴唇。
还有的花,一簇一簇地开放,像一种鲜艳的画,引人入胜。
3.理解(15分钟)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仔细思考和理解课文《春雨的色彩》。
问题1:春天的雨落在花朵上,花朵变得更加美丽的原因是什么?问题2:文中用了哪些词来形容花朵的颜色?问题3:花朵的开放方式是什么样的?4.感受(2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展示春雨的色彩图片,让学生感受春雨的色彩。
步骤1:展示春雨的色彩图片,如花朵上的雨滴、从云层中下落的雨滴、雨后的花丛等。
步骤2:让学生分小组观察图片,描述图片中春雨的色彩。
每组选取一位代表来描述。
5.综合(20分钟)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春雨色彩的小短文,并与同桌互评。
步骤1: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描写观察到的春雨的色彩和感受。
步骤2:为学生提供一些写作词汇,如明亮、清新、细腻、缤纷等。
步骤3:学生开始写作,时间约10分钟。
步骤4:学生与同桌互评,给予对方积极肯定和建设性的意见。
六、板书设计春雨的色彩花朵的美丽细雨中的彩虹如画的花丛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春雨的色彩图片,让学生感受春雨的美丽和无穷的想象力,并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小学语文《春雨的色彩》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光彩夺目”等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2)学会观察自然,感受春天的美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光彩夺目”等词语造句。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体会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2.学会观察自然,感受春天的美好。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你们看到了春天的哪些色彩?(2)引导学生交流春天的色彩,引出课文《春雨的色彩》。
2.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教师检查生字的读音,并对课文进行简要讲解。
3.精讲细读:(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描绘春雨的句子,如“春雨如丝,细细的,柔柔的。
”(2)分析句子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春雨如丝,细细的,柔柔的。
”形象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
(3)讨论:为什么说春雨是“细细的,柔柔的”?(4)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描绘春天色彩的句子,如“春雨滋润着大地,万物复苏,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
”(5)分析句子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春雨滋润着大地,万物复苏,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
”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好。
4.体会感情:(1)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春雨中,感受春雨的美好。
(2)讨论:作者为什么喜欢春雨?5.实践与应用:(1)学生用“光彩夺目”等词语造句。
(2)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景色,感受春天的美好。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春雨的色彩》,知道了春雨给大地带来了生机,给世界带来了美好。
希望大家学会观察自然,感受春天的美好,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五、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运用“光彩夺目”等词语,写一段话描述春天的美景。
《春雨的色彩》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春雨的色彩》。
(2)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春雨的美好。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创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难点:(1)理解课文中对春雨的描绘,体会春雨的美好。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创造。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春雨的色彩》的幻灯片或多媒体课件。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与春雨相关的音频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春雨的认识和感受。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组词、造句,巩固生字词。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对春雨的描绘,体会春雨的美好。
5. 想象与创造:(1)学生闭眼想象课文中描述的春雨景象。
(2)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春雨的色彩,并进行创作。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学会生字词。
2. 拓展作业:观察春天的景色,用文字或绘画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对问题的思考能力。
2. 朗读评估:评估学生的朗读技巧、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能力。
3. 生字词掌握评估:通过默写、组词、造句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4. 课文理解评估:通过问题回答、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语文课文《春雨的色彩》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春雨的色彩》,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学会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友情、互相帮助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 (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课文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播放春天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 (2)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春天的特点。 2. 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春雨的色彩》。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 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 (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进行引导和补充。 (2)学生讨论:春雨的色彩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小燕子、小麻雀、小黄莺各自认为春雨是它们的色彩? 四、作业布置: 1. 家庭作业: (1)熟读课文《春雨的色彩》。 (2)运用学到的生字词,写一段关于春天的短文。 2. 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春雨色彩。 五、教学反思: 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是否流畅、是否有感情色彩? 2. 学生学习生字词的情况:是否掌握?是否能灵活运用?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否准确?是否能联系实际生活? 4. 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 5. 作业完成情况:是否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 根据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 1. 情境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春天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置身于春天的氛围中,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合作表现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和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课堂测验:定期进行课堂测验,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以及生字词的运用能力。 八、教学资源 1. 课文文本:《春雨的色彩》课文文本。 2. 多媒体资源:春天的图片、视频等。 3. 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用于学生学习和复习。 4. 作业纸张:提供作业纸张,供学生完成作业。 九、教学进度安排 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 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内容,进行小组合作活动。 3. 第三课时:作业布置与批改,进行课堂测验。 4. 第四课时:复习课文内容,进行教学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学生能够通过课文理解,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色彩的丰富。通过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语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目标: 重点关注“过程与方法”目标,强调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媒体资源的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关注“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和“通过课文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两个方面是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关键。 三、教学过程: 重点关注“导入新课”和“朗读课文”环节。通过春天的音乐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四、作业布置: 重点关注作业的内容和质量。作业应能巩固所学知识,并鼓励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五、教学反思: 重点关注对学生的朗读、生字词掌握、课文内容理解以及作业完成情况的反思。这些反馈将有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 重点关注情境教学和互动讨论的实施,确保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运用知识,并通过讨论促进思维发展。 七、教学评价: 重点关注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价,以及课堂测验的结果。这些评价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八、教学资源: 重点关注多媒体资源的利用,确保它们能够有效地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九、教学进度安排: 重点关注课时分配和教学内容的衔接,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并顺利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本教案设计注重学生对《春雨的色彩》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通过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和多媒体资源的有效利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素养。重点关注学生的朗读、生字词掌握、课文内容理解和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春天的美好,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春雨的色彩》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一、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三、 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四、 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 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 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 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展开想象。
3、能正确书写“你、们”等6个字。
4、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育方面:
1、 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2、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热情。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三、 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课文《春雨的色彩》。这篇童话故事借三只小鸟的讨论,告诉我们春雨的颜色。而低
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如何理解春雨带来的这些变化,对孩子来说有些难。。
《春雨的色彩》一课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
亲切的语气。教学难点是读懂课文 ,初步了解春雨让我们这个世界变得五彩缤纷。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春雨的色彩》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
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中小学教程网找
到课文的朗读录音学习参考,课堂上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用百度图片网上搜索下载“纺线”的示图,
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
四、 教学方法
本课课文的语言浅显,内容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把读贯穿全文。
我在朗读教学中采用了齐读、默读、师生合作读、表演读、赛读、带动作读等等。让学生经历了一个
自读、学读、练读、美读的提高过程。我在本课教学中还创设了一定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语境中边
读边悟争论的语气的语气。学生各个都积极踊跃要参与分角色朗读,学习气氛活跃,收到了预期的教
学效果。
五、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要点:
识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最近小朋友们都见过春雨。大家有没有发现春雨和夏天的雨有什么不同?(样子、速度、
声音)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关于春雨的童话故事。(课件出示课题,背景为春雨)齐读课题。
2、课文是怎样描写春雨的呢?(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大家读一读,议一议。
①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②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春雨的样子了吗?(课件出示画面:像线似的春雨在飘落。)认读
“线”。
③你听到春雨的声音了吗?(课件出示画面:春雨沙沙响)
【百度图片】春雨的图片
http://baike.12edu.cn/Upload/FCK/SC20061017104626281.jpg
【百度图片】纺线的图片
http://www.microfotos.com/pic/0/68/6821/682123preview4.jpg
二、朗读质疑。(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
1、读:拼读;小组读;集体读。认读“欢”
2、阅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提示:“大家”指的是谁?大家争论的是什么问题?
三、创设情景,感悟对话。
1(课件出示三只鸟:小燕子、麻雀、小黄莺)
说说田野里有哪些鸟。
【百度图片】小燕子的图片
http://ekuxt.landong.com/sctx004xt/480364058016.jpg
【百度图片】麻雀的图片
http://a0.att.hudong.com/25/24/01200000014055115682414422725.jpg
2、分角色朗读第三至五自然段,四人小组讨论:三种鸟分别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他们的根
据是什么?
①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②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随机演示课件:春雨沙沙,草地、树木变绿,桃花、杜鹃花变红,
油菜花、蒲公英变黄。)
【百度图片】桃花的图片
http://pic2.nipic.com/20090409/483659_111119018_2.jpg
【百度图片】杜鹃花的图片
http://a2.att.hudong.com/86/36/01300000178518123976364529870.jpg
【百度图片】油菜花的图片
http://pic17.nipic.com/20111103/5252423_184421165000_2.jpg
【百度图片】蒲公英花的图片
http://pic3.nipic.com/20090710/1593169_222359055_2.jpg
3、春雨从天上落到不同的植物上,课文用了不同的表示动作的词,能找出来吗?与同桌伙伴一
起找一找吧!
①同桌一起找有关词语并圈画出来。
②指名汇报,(随机点击课件中课文里的有关字,“淋、洒、滴、油”四个字即变成红色。)
③认识:“淋、洒、滴、油”(课件出示:淋、洒、滴、油)
你发现这些字的规律了吗?(点击课件:“淋、洒、滴、油“四字的部首三点水变成红色。)
5、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鸟们在争论?在有关词下打上点。
6、分角色演一演对话,注意争论的神情和语气。
(课件出示全文)
第二课时
一、游戏活动,巩固识字。
1、我会认。(课件出示:一棵开满花儿的树,花中词语:细线、无论、欢乐、底片、绿油油、
颜色、洒水、欢快、话题、淋雨、绿草、你们、红花)你会认这些词语吗?会认了花儿就送给你。
(学生认对了,点击课件,花儿涂上五颜六色。)
2、读读说说。(课件出示:你能学着说说吗?
滴 雨滴 水滴 ( )
欢 欢乐 欢笑 ( )
题 题目 数学题 ( )
绿 绿树 绿草 ( )
二、指导观察,学会写字
1、我会写(课件出示:写于田字格中的“你、们、红、绿、花、草”)认读后仔细观察这些字
的特点及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哪些字难写,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
2、范写,弄清笔顺。(课件演示“绿”的笔顺,注意左下的笔画。)
3、学生试写,利用投影做评议。
4、学生书写,展示作品,点评。
三、拓展活动,课外实践。
1、小朋友们的字写得不错,老师送大家一支歌(课件播放《春雨沙沙》,配相关画面。)大家
一起拍手唱起来吧!
2、课外实践。(课件出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到外面去看一看,并把看的结果画出来,
跟大家交流。)
六 教学反思
在教学《春雨的色彩》一课时,将识字、解词、读句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课堂实践反映出:识字、解词学习效果很好。但在指导“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这个问句的朗读
时,总觉得学生读得不到位。通过课后反思,想如果将句子放在课件——小动物在田野里谈话的情景
中,图、动画、句子结合起来引导把自己也当成小动物,和同桌像平时谈话一样互相问一问:“春雨
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然后再读一读句子,效果就会比单独出示一句话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
七、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 山东省 学校:山东省青州市西苑小学 姓名:张洪芹
职称:小学一级教师
通信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后营子大街808号
本人毕业以来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工作中积极进取。多次获得市区优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