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课后习题详解 秦汉时期美术)【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719.16 KB
- 文档页数:14
中国美术史教学大纲《中国美术史》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71515 学时数:36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本课程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了解美术发展的历史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学习美术现象的变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美术史上各时期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风格特点,掌握中国美术观念发展的历史及中国美术技法发展的历史。
增强审美意识及审美创造力,提高艺术欣赏及鉴别能力。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第一章原始时期美术( 4学时)第一节中国美术的起源第二节新石器时代美术一、仰韶、马家窑文化彩陶二、龙山文化黑陶第二章夏商周时期美术( 4学时)第一节青铜工艺一、青铜器的种类第二节青铜器的发展和演变第三章秦汉时期美术(4学时)第一节绘画一、壁画二、画像石和画像砖三、西汉帛画第二节雕塑一、宫苑雕塑二、陵墓雕塑第三节俑一、秦代兵马俑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4学时)第一节绘画一、三国两晋时期绘画二、顾恺之第二节南朝绘画一、陆探微和张僧繇的人物画二、宗炳和王微与早期山水画的发展三、谢赫《画品》第三节敦煌莫高窟第五章隋唐时期美术(4学时)第一节绘画一、人物画第二节山水、花鸟和鞍马画第六章五代两宋时期绘画(4学时)第一节五代两宋时期绘画概述第二节五代绘画一、五代人物画二、荆、关、董、巨和五代山水画三、徐熙、黄筌和五代花鸟画第三节北宋绘画一、李成、范宽和北宋前期山水画二、郭熙的山水画和《林泉高致集》三、《清明上河图》第四节南宋绘画一、南宋四家二、梁楷的减笔写意画第七章元代美术(4学时)第一节绘画一、元初绘画二、元四家第八章明清时期美术(8学时)第一节明代绘画一、明四家二、明代后期绘画第二节清代绘画一、清初绘画三、教学方法本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穿插对中国绘画作品的欣赏,交互进行作品欣赏、研讨,以巩固和加强学习效果。
四、成绩评价方法闭卷考试平时分:按照平时考勤,上课发言和讨论情况综合评分(占30%)。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及目标美术史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主要学科之一。
美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美术作品是作者对生活认识的物化形态。
美术史是通过具体作品对美术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事实的概括及学术性研究。
需要以科学的观点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和美术的发展规律,它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论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该课程的讲述及对形象资料的展示,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除了典籍的文字记载,更是美术作品对历史发展中各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直观反映。
美术的发展、演变和技法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创新,以及作品中所体现的文化特征,是完全和历史的发展同步的。
它是中国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了解美术的发展规律。
从而转变学生对美术专业学习的单纯技巧观念,更加自觉地重视对祖国文明的了解和自身文化素养的形成。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课堂教学第一章史前美术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2绘画艺术1.3雕塑艺术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不同文化遗址陶器纹饰的特点,以及陶器的产生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领会原始民经济生活与艺术形式之间的依存关系。
(2)了解史前绘画的产生、形式及特点。
(3)掌握新石器时代雕塑的造型特点。
第二章夏商周美术本章主要教学内容:2.1青铜艺术2.2雕塑艺术2.3绘画艺术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青铜器的纹样与造型特点,了解青铜器精湛的铸造工艺和种类用途,领会青铜礼器还凝聚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观念和精神信仰。
(2)掌握这一时期雕塑材料的种类及每种材料的造型特点及意义。
(3)了解这一时期绘画的形式及特点。
第三章秦汉美术本章主要教学内容:3.1绘画艺术3.2书法艺术3.3雕塑艺术3.4工艺美术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秦汉绘画的种类、形式及美术特征,从对秦汉绘画主题的研究中体会艺术的功能。
(2)了解秦汉时期书法的种类及每种书体的造型特点及意义。
(3)了解秦汉雕塑兴盛的社会背景及汉代厚葬的习俗与陵墓雕刻之间的依存关系。
中外美术史考研题库附答案解析(最新版)一、单选题1.下面作品中不属于画家郭忠恕的是()。
A、《明皇避暑图》B、《江行雪霁图》C、《车栈桥阁图》D、《江行图》参考答案:D解析:郭忠恕为五代末至宋初的画家,兼精文学、书法,尤以“界画” 为世人推崇,后世评其为“一时之绝”代表作品有《明皇避暑图》、《江行雪霁图》、《车栈桥阁图》等。
《江行图》是五代南唐画家赵干的作品。
2. O在山西太原,原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
现存有圣母殿建于北宋。
A、永乐宫B、晋祠C、灵岩寺D、妙应寺参考答案:B解析:A项,永乐宫在山西芮城县;B项,晋祠在山西太原,为纪念晋汾()王及母后邑姜而兴建;C项,灵岩寺在山东济南;D项,妙应寺在北京和江西南昌各有一处。
3.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溪山行旅图》是北宋画家的代表作。
[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研]A、范宽B、李成C、郭熙D、李唐参考答案:A解析:《溪山行旅图》是由北宋的范宽所画,墨笔绢本。
此图一改常规构图,迎面耸立、雄壮浑厚的大山头被置于画面的重要位置,顶天立地, 极具质感,造成一种撼人心魄的视觉效果。
4.新石器时代晚期的O和齐家文化就已经出现了铜器。
A、马家窑文化B、仰韶文化C、龙山文化D、大汶口文化参考答案:C解析:中国的青铜器发端于黄河流域,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和齐家文化阶段,即出现了红铜或黄铜锻打而成的刀、锥、凿、铲等工具和青铜铸造的铜器。
5.漫画作品《三毛流浪记》的作者是()。
A、叶浅予B、丁聪C、华君武D、张乐平参考答案:D解析:张乐平,中国漫画家,“三毛之父” 15岁当学徒,体验到人间的不平和辛酸,抗战时参加“抗战漫画宣传队”,创作《三毛从军记》、《三毛流浪记》等,将“三毛”刻画得真实、生动而富有典型性,感动了千百万读者。
6.()是唐代画家孙位的人物画代表作。
A、《高土图》B、《高逸图》C、《庐山高图》D、《校书图》参考答案:B解析:孙位,晚唐画家,长于人物、墨竹、龙水,现传世有《高逸图》,藏于上海博物馆,以竹林七贤为对象,现今画上只留下山涛、王戎、刘伶、阮籍四人,另三人嵇康、向秀、阮咸已遗失。
中国工艺美术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题库2024年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1.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技术系统的进步是驱动髹漆工艺发展的原动力。
()答案:对2.现存明永乐漆器以传世之品为主,其中以剔红居多,也有少量的戗金漆和戗金彩漆。
()答案:对3.开光法是清代粉彩瓷器中常用的装饰构图法()答案:对4.砖雕从原料的选取到全部工序完成一般要经过10多个环节。
()答案:错5.景德镇在元朝时期已经是我国著名的制瓷中心()答案:对6.宋元是我国家具史上的重要发展时期,中华民族的起居方式由席地跪坐转变到垂足而坐。
()答案:对7.《考工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工艺类典籍,里面谈到了饕餐纹饰的形成与发展。
()答案:错8.“纳失失”是明代统治者所享用的织金织物。
()答案:错9.秦汉漆器既继承了先秦制漆工艺优良传统,又开拓了新的漆工艺领域,形成了独特的工艺特征。
()答案:对10.张京羊先生创作的“银河乐章”获得了东南亚钻石首饰大赛最佳设计奖、中国地区特别奖,这一奖被国内珠宝界誉为国内设计师获得国际大赛大奖的零的突破。
()答案:错11.屏风是秦代的创造,起间隔或遮蔽的作用()答案:错12.汉代青铜器常常素面无纹。
()答案:对13.朱碧山是元代著名银匠。
()答案:对14.明代有一种颇有特色的瓷器类型“鸡缸杯”,它是一种珐琅彩瓷器()答案:错15.东阳县城南郊发现了一尊善财童子佛像和一尊残损的观音菩萨像,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东阳木雕。
()答案:对16.天津“八大家”宅院采用精美的砖雕对住宅进行装饰,大大促进了天津砖雕业的发展。
()答案:对17.豆是青铜器特有的器形。
()答案:错18.五代家具是唐代家具的改进与发展,是宋代家具简练、质朴新风的前奏。
()答案:对19.宋代家具继承和发展了五代的简洁秀气,样式变化不大。
()答案:对20.6世纪时,我国的蚕桑技术传到拜占庭(伊斯坦布尔)时,当时的查士丁尼皇帝就在皇宫里建立起机织工场,由他独享织制和赈卖丝绸的权力。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1、简述陶器的分类和装饰手法。
陶器依用途可分为饮食器、炊煮器和储藏器。
其中盆、钵、碗、杯、豆、勺属饮食器;鼎、鬲、簋、釜、灶属炊煮器;壶、罐、瓶、瓮属储藏器。
如果按陶质来分有红陶、灰陶、白陶和黑陶。
如以器表装饰情况来划分,则有素陶、彩陶、印文陶和拟形陶。
装饰纹样有动物、植物和人形,但就彩陶来看,绝大部分是组合方式变化多端的几何纹样。
2、试分析仰韶文化彩陶的分类和特点。
仰韶文化因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的仰韶村而得名,其年代为公元前5500年到公元前3000年。
考古学界根据时间和地区的差异将陶器分为不同的类型,有半坡类型和庙地沟类型。
1.半坡类型以西安半坡村和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
其造型以圆底钵、圆底盆和平底盆较多,还有折腹盆、细颈壶、直口尖顶瓶以及大口小底盆等,造型风格厚重朴实。
彩绘纹样中除几何纹样外,还有人面、鱼、鹿等形象,这些纹样一般都画于陶器最显眼的地方。
代表作品有《人面鱼纹盆》、《鱼纹盆》和《鹿纹盆》等,纹样形象生动自然,手法简练,笔触粗犷,特征鲜明。
几何纹样中主要有并列折线,并列斜线、三角形面构图的二方连续装饰带,单纯而富有装饰效果。
二方连续纹饰在我国早期的装饰图样的发展中,可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半坡类型彩陶纹样的造型特点是将虚实、疏密、正反、阴阳等关系较好地协调组织在一个空间平面之中。
图样的多次重复,使看上去简单的图样显得丰富多彩,富有魅力。
2.庙地沟类型以河南陕县庙地沟和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距今有5000多年。
陶器有大口小底曲腹盆和碗。
曲腹盆盆口较大,口部有折沿;碗型较小,并且是直口。
盆的造型挺秀饱满,轻盈但很稳重。
纹饰的色彩大多是黑色,一切都饰于器物外壁的上半部分。
装饰风格由半坡的写实转向变形,而且是几何花纹居多,通常用圆点、弧型线构成的新月型、叶形、花瓣形等纹饰,以及弧线与直线相交而成三角形纹饰图样。
3、简述马家窑文化彩陶的分类和特点。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1 美术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一)一、填空题(40分)1、中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是石器时代的美术。
2、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堪称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之杰作。
3、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墨迹,是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出土的壁画残块4、我国先秦时代的青铜器,分、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等四类。
5、东汉时代的画像石以山东嘉祥的武梁祠为代表。
6、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是河南等封的蒿岳寺塔。
7、刘宋时画家陆探微创造了秀骨清象、”的清秀绘画形象,而张僧繇则因其创造的形象独具风格,被称为“张家祥” ”。
8、唐代画家王维以诗入画创“ 破墨”山水,书写文人情怀。
王洽画松石山水则疯癫狂放,创“ 泼墨”之法。
9、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指的是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大同云冈、和洛阳龙门石窟。
10、唐三彩是唐代工艺品中成就最为卓著的首推,殉葬的俑、马和驼、动物是其中的精品。
11、论者评宋初两大山水画家谓:“李成之画,近视如千里之远,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坐外。
”12、南宋画家梁揩擅绘洗练放逸的“减笔画”,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的先河。
13、元代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作者是民间画工、马君祥等,而纯阳殿的壁画构图则是采用了连环画的表现形式。
14、明代“ 派”的代表画家是戴进和吴伟。
15、九歌图是明末画家陈洪绶19岁时创作的,其中以屈子行吟图为最佳。
16、清初“四僧”指的是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弘仁。
17、“扬州八怪”大致分三类,其中一类是丢官后来扬州的文人,如郑板桥、李鱓等人。
18、清代三大木板年画产地是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杨家埠。
19、近代画家任伯年注重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结合,创造了雅俗共赏的新画风。
20、“从来没有一个画家像他这么努力与绘写社会生活……”这是郑振铎对《点石斋画报》的主要执笔人吴有如的评价。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1、马王堆汉墓帛画描绘的主题思想是(B )。
简答题和名词解释1.从作品题材和审美感受方面,简要说明中国画《捣练图》与油画《拾穗者》两幅作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答:(1)《捣练图》是我国唐代著名人物画家张萱的代表作之一,《拾穗者》是19世纪法国批评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代表作之一。
(2)他们的相同点都是在绘画劳动的场面,人物动作生动和谐,画面所传达出来的气息是自然真实的。
(3)不同之处:《捣练图》是工笔重彩画,是以描绘宫廷侍女劳动为题材的,画面人物较多,且分为三个部分,设色沉着素雅,人物线条工细劲健,体现出古代宫廷绘画的高贵雅丽之特色。
而《拾穗者》是布面油彩,是以社会底层普通的劳动人民为对象,描绘的是三个妇女在弯腰捡拾遗漏下来的麦穗的瞬间,色调以暗黄色为主,画面空间较大,画面氛围温馨感人,淳朴实在,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
2.美术史:美术史是研究美术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美术史的研究范围包括建筑艺术、雕塑、绘画、工艺美术、书法、篆刻等美术种类的历史,涉及美术家、美术作品、美术理论、美术思潮和美术流派等各方面。
3.列举艺术起源的五种主要观点。
答:(1)模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或现实生活的模仿。
这是一种有关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理论,它在古希腊的哲学家中比较流行。
代表人物有: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等。
(2)游戏说认为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
一方面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可以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功利性的活动中,于是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代表人物: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英国学者斯宾塞、德国学者谷鲁斯等。
(3)表现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
意大利学者克罗齐的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直觉即表现”。
美国学者苏珊.朗格从符号美学出发,进一步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
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对于克罗齐的“表现说”做了进一步的详尽发挥。
(4)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名族的巫术仪式活动。
这是在近代西方学术界最具影响的一种理论。
洪再新《中国美术史》(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䋞提供免费试用20%资料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本书是洪再新《中国美术史》(修订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
本书参考了该教材的国内外配套资料和其他教材的相关知识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导论0.1复习笔记一、中国美术史和世界美术发展的关系1中国美术史教材的特征(1)作者和内涵上的共性都是世界美术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
(2)特点注重中国美术发展的独特性、留意中国美术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普世性,而普世性的最突出特点是多元性。
2跨语境研究(1)背景“包罗万象史”由19世纪的欧洲学术界提出,由于多元性的普世价值,始终具有跨语境研究的鲜明特点。
(2)概念跨语境研究是指在两种和两种以上语言文化系统中,对在各自语境中的现象进行比较研究。
它也发生在许多文化区域间的比较。
它承认多元价值的事实性与重要性,以寻求其普世的意义。
(3)发展①重视中国美术在世界美术研究中的普世性,就能显示其多元性。
a.受以德语为母语的欧洲的影响第一,滕固受沃尔夫林的形式分析方法的影响,其《中国美术小史》是艺术进化观点的早期尝试,又是对中国传统艺术观念进行重新分类的初次实验。
第二,郭沫若受米海里斯《美术考古一世纪》的启示,不仅确定了先秦美术风格断代的一系列标准器物,而且续写了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中国编”。
第三,范景中的《美术史的形状》被视作潘诺夫斯基“作为人文学科的美术史”的新篇。
第四,中国受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美术教育体制的影响和制约,艺术社会学的方法教条化,与欧美新艺术史学派的研究相反。
中外美术史考研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宋代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的画家是()。
A、李成B、范宽C、许道宁D、郭熙正确答案:B解析:北宋山水画家范宽,常深入自然山川,观察体验云烟惨淡、风月阴霁等不同自然气候下山水的形态。
他所画崇山峻岭,雄伟壮观,往往以顶天立地的章法突岀雄伟壮观的气势,山麓画以丛生的密林,成功地刻画岀北方关陕地区'‘山峦浑厚,势状雄强”的特色,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代表作《溪山行旅图》、《雪山萧寺图》。
2.()遗址岀土的木胎圈足漆碗,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一件漆器工艺品。
A、仰韶B、大汶口C、河姆渡D、丁公正确答案:C解析:木胎圈足漆碗于1977年在河姆渡遗址岀土,造型古朴,碗外壁有天然生漆,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漆器之一。
3.人物画“墨骨”画法,由()所创。
A、李公麟B、张僧繇C、任伯年D、曾鲸正确答案:D解析:曾鲸,明代画家,创墨骨画法,先用淡墨线勾岀轮廓和五官位置,然后注意墨骨,以淡墨和淡赭石按面部结构层层渲染岀阴影凹凸,较之前代更具立体感。
4.现存上海博物馆的《闸口盘车图》为南唐界画家()的作品。
A、卫贤B、郭忠恕C、赵干D、李唐正确答案:A解析:A项,卫贤,五代南唐画家,擅画台阁、盘车、人物等,代表作有《闸口盘车图》、《蜀道图》、《神仙事迹图》等。
B项,郭忠恕,五代末至宋初的画家,尤其“界画”被人推崇,代表作有《雪霁江行图》。
C项,赵干,五代著名山水画家,善画江南景色,为南唐画院的画学生,有《江行初雪图》传世。
D项,李唐,南宋画家,擅长山水、人物,传世作品《采薇图》描绘了伯夷、叔齐采薇于首阳山的故事,歌颂了他们的忠贞气节。
5.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敞肩拱桥是()。
A、安济桥B、广济桥C、宝带桥D、安平桥正确答案:A解析:安济桥又名赵州桥,位于河北赵县,李春主持修建,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敞肩拱桥,桥身以一个大6.吴门画派是明代中期活动于()地区的文人画流派。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一章史前美术一、填空题1()是新石器时代典型的磨光石器。
[扬州大学2018年研]【答案】玉器【解析】玉器是典型的磨光石器,以研磨和钻孔的技术和严格对称整齐的形式(方、圆、长方等),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石器工具发展的高级阶段。
这一发展过程,在选择石料上经历了由粗到精的变化;形式上也是由不固定变为固定,不整齐变为整齐,不对称变为对称,逐渐产生“美”的形式。
2良渚玉文化的()造型外方内圆,中空外实,被视作早期祭祀的法器。
[扬州大学20 18年研]【答案】玉琮【解析】玉琮是良渚玉器的代表性器物,出土的数量很多,其形制与功用都非同一般。
玉琮中空外实,方圆一体,并且有氏族图腾和四方神灵的形象附着其壁,典型地代表了原始先民天地浑一、万物有灵的思维特点。
玉琮的平面呈现了清楚的方圆规矩,分别在一块中央钻孔的立方或长方形玉石的上下两端琢出一轮玉璧。
其立面的四个转角有凸起槽面,分别刻出两层左右对称的浅浮雕兽面纹样;而在四壁的中央,都刻有上下相同的两个浅浮雕族徽,精美无比。
对玉琮的具体功用和象征意义,目前学术界存有不同看法,但一般认为它是早期巫术祭祀活动使用的一种法器。
3战国瓦当四灵,是指青龙、白虎、朱雀、()。
[扬州大学2018年研]【答案】玄武【解析】四神纹包括四种动物,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由这几种动物组合成的一组图案,又称“四灵纹”。
四神纹在汉代应用极为广泛,铜镜、漆器、石刻、砖瓦等各种工艺品的装饰上都时有出现。
汉代将四神视作与避邪求福有关,它又表示季节和方位。
青龙的方位是东,代表春季;白虎的方位是西,代表秋季;朱雀的方位是南,代表夏季;玄武的方位是北,代表冬季。
以呼应传统的“天圆地方”观念,并确立“中国”的概念。
这四种动物中,玄武比较奇异,它是龟和蛇的合体。
“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
有人解释,这与古代图腾信仰有关,是氏族外婚制的反映。
在瓦当形制方面,汉代瓦当的特点是中央有大圆柱,旁轮宽而齐整。
1)中国美术史上至今发现最古老的装饰品,是距今约28940年前峙峪人制作的一件石墨装饰品。
2)仰韶文化彩陶以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彩陶艺术成就最为杰出。
3)龙山文化阶段,作为当时建筑质量提高的主要标志,一是普遍发现白石灰,二是出现了夯土台基。
4)湖北随县曾侯墓出土的大型铜编钟,堪称战国时代青铜器的杰作。
5)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画,其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
6)被称为我国古代园林景观雕塑第一座丰碑的是汉代昆明池石刻、牵牛像和织女像。
7)传为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绘画作品有三件,即《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
8)唐代画家周昉,创造了“水月观音”之体,他的佛画风格被称为“周家祥”。
9)杜甫诗:“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道出了画家薛稷笔下鹤的高昂神韵。
而“穷羽毛之变态,夺花卉之芳妍”则指的是边鸾的花鸟画。
10)北宋文人画家李公麟借鉴前代的“白画”发展为更具表现力的“白描”,其传世真迹有《五马图》。
11)突破“黄家富贵”这种宫廷花鸟画成规的画家是北宋中后期的崔白。
12)“南宋四大家”指的是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13)元代画家王冕以画梅著称。
14)“吴门四家”中的仇英,画法以工笔重彩闻名,代表作品是《剑阁图》。
15)提出山水画“南北宗论”的是明末画家董其昌。
16)清初“四王”派分为两种,即王时敏、王原祁为一种:王鉴、王翚为一种。
17)“借古以开今”是清代画家石涛在其《苦瓜和尚画语录》一书中提出的。
18)清嘉道间两位著名的仕女人物画家是改琦与费丹旭。
19)近代“岭南画派”在艺术上主张“折中东西方”。
20)吴昌硕的艺术道路与众不同,他从制印开始,又学习书法辞章,最后取得绘画成就。
21)北宋画院(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城外汴河两岸的风景风俗。
22)我国境内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开凿的主要佛教石窟寺有莫高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
23)中国远古先民的艺术创造力集中体现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方面,而青铜器则代表了奴隶社会美术的最高成就。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汇总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汇总 第一章:三国两晋南北朝 一、填空: 1.曹不兴是(吴)国画家,画屏风有(点墨成蝇)之说,善画(佛像),画大象有(心敏手运,须臾立成)之说。 2.西晋卫协的绘画趋向(精细)和注意(风范气韵)的追求。 3.陆探微的人物画创(秀骨清相)的形象,他是(五)世纪后最有影响的画家,善画(宗教画)(名士肖像画)(风俗故事画),系(刘宋)时期的画家。 4.张僧繇yao绘画用笔风格是(疏体线描),“笔才一二,象以应焉”,创佛教艺术中的(张家祥),吸收外来画法(南京一乘寺的凹凸花),活跃于(肖梁)时期。 5.曹仲达来自中亚曹国,是(北齐)时期的画家,善画梵像,宗教艺术中创(曹家祥),“其体稠叠而衣纹紧窄”被称为(曹衣出水)。 6.谢赫是(南齐)前后的画家,著有(画品录),谢赫提出绘画的作用是(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见)。六法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模移写)。 7.戴逵是与(顾恺之)同一时期的画家赫雕塑家,他是首创(中国是佛像)的雕塑家。 8.戴逵把(脱胎漆器)的工艺技术运用于雕塑方面,创造了(夹纻zhu)形象,克服了造型尺寸增大而重量加重的矛盾。 9.(洛神赋图)取材于曹植的诗篇。 10.提出以形写神的画家是(顾恺之)。 11.西晋有最高水平的画家是(卫协)。 12.人物画创秀骨清相的画家是(陆探微)。 13.被称为“笔才一二,象以应焉”的画家是(张僧繇)。 14.佛教画创“曹衣出水”的画家是(曹仲达)。 15.六法始于(谢赫)。 16.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的(七贤图)画像砖,刻画魏晋之际的(竹林七贤) 17.江苏丹阳南朝墓出土的(羽人戏龙)等画像砖。 18.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屏风漆画)中的(孝子列女)在题材上与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相似。 19.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三大石窟。 20.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县城东之四十里(鸣沙山)的断崖上,自符秦建元二年,公元(336)年,沙门(乐僔)开窟后,前后经历1000余年。 21.莫高窟现存壁画(四万五千余平方米)。 22.云岗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 23.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二十五里的(龙门),又名(伊阙)。 24.云岗石窟现存(53)个洞窟,最早开凿的一批石窟称为(昙曜五窟)。 25.云岗石窟现存最大的佛像市在(第二十窟)。 26.魏体书的十九品选自(古阳洞)。 27.龙门石窟刻有(帝后礼佛国)的洞窟市(宾阳中洞)。 28.敦煌壁画与(雕塑)(建筑)结合为有机的整体。壁画按题材内容可分为(佛本生故事画)(佛传故事画)(经变故事画)(佛,菩萨像)(供养人)(装饰图案) 一、填空题 1、劳动创造了人,艺术起源于人类劳动。 2、人类最初的劳动是从制作石器工具开始的。 3、原始时器的时期,它不仅是人类劳动技能的测量器,也是人类造型能力的指示物。 4、北京猿人大约生存于四、五十万年以前。 5、丁村人大约生存与二十多万年以前。 6、丁村人制作的尖状器上有对称和均衡的感觉。 7、距今2、3万年前的美术遗物是山顶洞人的装饰品。 8、半坡彩陶遗址在西安半坡村。 9、山顶洞人的装饰品说明了人类劳动时间中形成了美的观念。 10、半山类型彩陶一直在甘肃省和政县。 11、原始时期的绘画和雕塑是附属于制陶工艺的。 12、彩陶艺术是新石器时代的创造。 13、庙底沟彩陶距今五千年左右。 14、庙底沟类型彩陶遗址是河南陕县庙底沟。 15、半坡彩陶距今六千年左右。 16、马家窑彩陶出土于甘肃临洮马家窑。 17、马家窑彩陶距今四千五百年。 18、出土于甘肃的彩陶有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彩陶。 19、北京猿人的石器类型有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 20、半坡类型彩陶装饰纹样有人面纹、鱼纹、蛙纹、鹿纹。 21、人面鱼纹盆的装饰纹样有人面、鱼纹。 22、山顶洞人装饰品的目的增加自身美感,引起人们的好感,有助于民族之间的感情关系,加强征服自然的威力。 23、河姆渡出土于的陶猪,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猪形鬲,显然都是久已驯化了的家猪模样。 24、山东宁阳和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狗形淘规狗的形象生动有趣 。 25、陕西扶风姜西村出土的在陶盆口沿下堆塑的人面像,是男性形象。 26、甘肃泰安县出土的人头形器陶瓶,是一青年女性形象。 27、甘肃天水蔡家坪出土的人面陶塑,可能是陶器上的立体装饰。 28、甘肃临洮出土的人头形盖状物,是目前雕塑史上雕绘相结合最早的作品。 二、作品分析 1、《人面鱼纹盆》:在圆形的盆内以对称的结构画出人面和鱼的形象,其人面是概括的绘画形象,在圆圆的脸庞上画着三角形的鼻子,修长的眉毛,眯成一线的双眼。头上戴着尖顶饰物,耳边画出双鱼,嘴里还衔着鱼,考古学者认为这种人面与半坡氏族的某种原始信仰有关,具体含义的解释有:图腾,祈求捕鱼丰收,生殖繁盛的祝福等。 2、《舞蹈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一幅主要的绘画性作品,是青海大通县出土的《舞蹈纹彩盆》,在陶盆内壁描绘着三幅相同五人一组,手拉着手的舞蹈画面,它不仅是彩陶图案装饰别具一格的创造,也是以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原始社会生活的绘画作品,它反映了原始人在集体劳动的过程中创造了舞蹈艺术,表现了劳动之余的快乐或丰收之后的喜悦心情,是反映原始社会现实生活唯一最早的作品。 3、《鸛鱼石釜图》:是画在陶缸上的彩画,从其构图意匠,艺术风格等方面来 看,是一幅完整的绘画,这幅画是用棕褐色与白色,简劲有力的线条画一用绳索缚扎直立的木杆石釜之前有长嘴鸟叮一大宇的形象,用粗略的线条和单纯的颜色表现了古朴二真实的形象,显示出一个生动而真实的画面。 三、论述题 1、北京猿人石器的意义? 答:北京猿人是大约生存于四五十万年以前的北京周口店的猿人,从他们粗略的时期加工上,可以看出他们为适应不同的用途而把石器加工打制成不同的类型。,从那种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上,已能明显看出来使用要求下的造型意识了。 2、为什么说山顶洞人的装饰品是艺术品?(山顶洞人装饰品的意义?) 答:山顶洞人的装饰品有:截成小段的鸟骨,顶部磨出小孔的海蚶壳,在根部磨出孔眼的兽类牙齿,其中最重要的装饰品,是类似项链的美术装饰品,他们把不同类型的石材打制成同一类的小石珠。又把同一类型的小石珠个体穿连在一起,并用赤铁矿染上色彩,这证明他们对形式美的若干规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说明了人类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美的观念。这种具有一定含义的装饰品可以说是最早的美术萌芽。 3、山顶洞人戴项链装饰品的目的? 答:增加自身的美观,引起人们的好感,有利于氏族之间的感情联系,甚至认为是可以加强征服自然的威力,说明了人类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美的观念。这种具有一定含义的装饰品可以说是最早的美术萌芽。 4、举例说明彩陶艺术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答:彩陶艺术的发展演变,是人类社会生产力状况,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艺术体现,彩陶的装饰题材和纹样结构的来源,最后都只能从当时的社会生活、社会存在寻求解释,陶器的发明与农耕活动有密切的联系。由于原始农业和定居生活的需要而发明了陶器。“神农耕而作陶”的传说,把陶器的制作和作耕活动联系起来,就是反映了那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真实情况。《人面鱼纹盆》,在圆形的盆内以对称的结构画出人面和鱼的形象,其人面是概括的绘画形象,在圆圆的脸庞上画着三角形的鼻子,修长的眉毛,眯成一线的双眼。头上戴着尖顶饰物,耳边画出双鱼,嘴里还衔着鱼,考古学者认为这种人面与半坡氏族的某种原始信仰有关,具体含义的解释有:图腾,企求捕鱼丰收,生殖繁盛的祝福等说法。 第二章:夏、商、西周、春秋的美术 一、填空 1.青铜器是指(红铜和锡和铅的合金器物),因为颜色呈青灰,故名青铜器。 2.传说(夏代)已经开始铸造青铜器了,禹曾铸造(九鼎)以象征九州。 3.商代后期,青铜器有酿酒的(罍lěi),贮酒的(壶),贮酒备斟的(尊),盛酒备移的(卣yǒu),温酒的(盉he),饮酒的(爵)和(斝jiǎ),还有调酒的(勺)。 4(毛公鼎)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 5.(莲鹤方壶)新颖的构思体现了春秋的时代精神。 6.(四羊方尊)是商代后期青铜器盛期的代表作。 7.(司母戊大方鼎)是青铜器中最大的一件。 8.青铜器中艺术性较强的是(食器)和(酒器)两类,(食器)和(酒器)即时奴隶主贵族奢华生活的日用品,也是标志奴隶主贵族等级权威的(礼器)。 9.(兽面乳钉纹方鼎)是商代早期的青铜器。 10.用作食器的青铜器有(鼎、鬲li、簠fǔ、豆) 11.用于饮酒的青铜器有(爵、觥gōng、觚gū、盉he、尊、罍lěi、卣yǒu、彝yi) 12.用于武器工具的青铜器有(戈、矛、斤,钺yue、镞zu、铲、凿) 13.用于饮水的青铜器有(壶、盘、匜yi、鉴) 14.用做乐器的青铜器有(鼓、铙、钟) 15.商代盛期青铜器主要纹样有(兽面纹、夔kui龙纹、风鸟纹) 16.商代盛期青铜器的代表作有(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 17.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有(毛公鼎、大盂鼎) 18.刻有铭文的鼎(毛公鼎、大盂鼎、司母戊大方鼎) 19.四羊方尊是(商代后期,青铜器盛期)的作品。 20.司母戊大方鼎是(纪念器) 21.(怪兽食人)是奴隶制社会阶级压迫的象征。 22.春秋时期,青铜器的(礼器)性质减弱了,而(生活实用)的性质加强了,制作上也出现了一些新方法,(失蜡法、模印法) 23.殷商时代,(虎纹大石磬)所刻的线纹虎形表现出当时的绘画水平。 24.青铜工艺雕塑,青铜器中的鸟兽型器,被称为(尊) 25.在(河南安阳小屯五号大墓(妇好墓))出土了许多玉石雕刻,特别是一些玉雕人物全身像和头像,是艺术水平较高的作品,一些玉雕动物作品都很精美。作品题 1.司母戊大方鼎:造型雄伟,器型庞大,是我国奴隶制社会青铜
中外美术史填空题第一篇:中外美术史填空题填空题中国美术史部分填空题1.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彩陶的装饰纹样上.2.在峙峪洞人的装饰品上,呈现出成熟的钻孔技术,这在雕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3.青铜器中的礼器可分为四大类: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4.画史上“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分别指的是唐代画家吴道子和北齐画家曹仲达索创的宗教图像样式。
5.“徐黄异体”指的是五代画家徐熙和黄荃的花鸟风格。
6.宋代瓷器生产的五大名窑指的是定、哥、汝、官、钧、窑7.宋代文人画赋于梅兰竹菊以道德品格,号称“四君子画”其后成为传统画中的独特门类。
8.元代肖像画王绎,驰名江浙一带,著《写像秘诀》一书。
9.把写意花鸟推向新阶段的两名主要画家是陈淳和徐渭。
10.中国画用墨的方法大体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蘸墨法。
11.中国的四大石窟使甘肃的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天水开凿的麦积山石窟12.我国最早的寺院,是东汉时期建于洛阳的白马寺。
13.敦煌莫高窟开凿于前秦建于二年即公元366年14.以运用磨制石器和发明陶器为主要标志的新石器时代,是古代经济文化发展的新起点。
15.青铜器发端于黄河流域。
16.宋代山水画家王希孟所绘的《千里江山图》17.元代学米氏云山而自成一家的少数民族画家朱克柔。
18.清初,江西画家罗牧开创了江西派19.六朝三杰顾恺之张僧繇陆探微后人评价: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肉,顾(恺之)得其神20.五墨六彩:五墨:焦、浓、重、淡、清六彩:黑、白、干、湿、浓、淡21.南朝谢赫六法:1.气韵生动2.骨法用笔3.应物象形4.随类物移5.经营位置6.转移墨写22.最早提出“以形写神”为中心的传神论画家顾恺之、论画。
23.“明四家”中以工笔重彩闻名的画家是仇英24.宋代风俗画家中以善画婴戏图著称的画家是苏汉臣其传世代表作品有《秋庭戏婴》等25.五代山水画家:荆浩、关宏、董源、巨然26.南宋四家: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27.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28.明四家或吴门四家指:沈周、文征明、仇英、唐寅29.中国画通常采用高远、平远、深远的散点透视法取景色作画而西画采用的则是焦点透视法 30.根据造型形式来看,雕塑可分为圆雕和浮雕两大类一类皇家园林一类私家小型园林。
中国美术史导论思考题1.作为人文学科的中国美术史有哪些基本的特性?2.中国美术在人类艺术发展中体现了哪些普世价值?3.在数码与网络时代,为什么要强调中国美术史教学本身的研究?4.怎样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来来强化对中国美术特点的认识?课堂讨论1.如何在数码与网络时代文献图像数据库日渐完备的条件下,把握中国美术史教学中的“开放”结构,追求“学无新旧,无中西,无有用、无用”的学术境界?思考题1.艺术有一部历史吗?如果有的话,为什么?2.史前的艺术是否都很原始?如果不是的话,为为什么?3.“进化的观念”对于认识艺术的起源有何作用?4.中国史前艺术有哪些主要的功能和特色?5.彩陶纹样如何呈现关于生死关系的视觉命题?6.中国史前玉器在人类艺术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课堂讨论1.中国史前艺术在世界史前艺术中有哪些共性和特性?思考题1.为什么先秦时期被考古学家称为“青铜时代”?2.甲骨文和六国金石文字对中国书画发展有什么深远的意义?3.三星堆青铜造像和中原青铜礼器的制作有什么异同?4.如何从中原以外的青铜文化来看待中国文明的多元发展?5.先秦艺术的装饰风格在中国美术上有什么重要性?课堂讨论1.从美术角度比较中国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的特性与共性。
思考题:1.汉霍去病墓石雕和秦陵兵马俑在艺术风格上有什么区别?2.西汉马王堆帛画和先秦楚帛画的渊源关系是什么?A3.从技法上讲,楚汉帛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有什么重要价值4.代绘画的基本表现手法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的题材内容?5.汉代艺术中的西方影响表现在哪里?课堂讨论1.汉代墓葬艺术基本的视觉命题是什么?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主要分布点有哪些?其不同的风格内容反映出哪些汉代社会的经济文化特征以及外来影响?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美术思考题:1.和秦汉的统一局面比较,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动荡对美术发展有什么影响?2.造像在大乘佛教全面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3.魏晋名土如王羲之、顾恺之怎样在书画艺术上体现出鲜明的自我意识?4.书画品评的风气为什么形成于六朝?5.南北朝佛教石窟遗存如何体现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6.为f什么说“像教”的观念提出了世界宗教美术史上的重大视觉命题?课堂讨论:1.魏晋南北朝美术从哪些方面确立了中国古典艺术的准则?第五章隋唐五代美术思考题:1.唐代美术的楷则体现在哪些方面?2.女性的形象是怎样成为唐代美术时尚的?3.佛教世俗化对隋唐五代美术创作有什么意义4.唐代艺术家是如何认识和表现现实生活的?5.壁画、屏风与卷轴画在绘画发展史上有何关系?6.荆浩《笔法记》提出“思”与“景”的关系,如何成为艺术史上重要的视觉命题之一?课堂讨论:1.唐代国际化的的美术和视觉文化对外部世界有哪些重要的影响?思考题1.从视觉形象来看,宋代文化和唐代文化有哪些主要的区别?2.山水画花鸟画为什么会取代人物画成为画坛主流?3.两宋山水画为什么会出现南北不同的风格转变?4.皇室赞助对两宋绘画繁荣有哪些重要作用?5.《营造法式》对中国木结构建筑的总结,意义何在?6.宋、辽、金官窑与民窑对中国陶瓷发展作了哪些突出的贡献?7.文人士大夫画家的美学理想是什么?课堂讨论1.宋代绘画在中国和世界艺术史上有哪些不朽的古典特征思考题1.宋元之际绘画风格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变革?2.元代艺术有哪几个活动中心?各有什么特点?3.元代宫廷和私家收藏对元代画风变革起了什么作用?4.赵孟頫为什么提出“画贵有古意”?5.援书入画在水墨写意画的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6.蒙古和西域统治者的多元文化政策对文人画有什么影响?课堂讨论:1.元代文人画家独特的个人风格是怎样体现在笔墨之中的?思考题1.明代浙派和南宋院体的异同何在?2.吴门画家如何借鉴前代山水画的成就而自成面貌?3.松江派和吴门派的艺术旨趣有什么差异?4.江南私家园林和文人书斋之间有什么关系?5.书画器物收藏在明代的艺术市场和艺术创作中有什么作用?6.晚明印刷文化和版画艺术繁荣的社会经济文化土壤是什么?课堂讨论:1.谈谈董其昌的书画实践和理论对明以后中国画发展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14、版画制作步骤:制版、拓印_。
5、陶艺制作的步骤_ 揉土造型着色造型____。
4、“抽象的艺术不仅能被眼睛感知,而且可以被心灵感知。
”这句话是俄国画家康定斯基说的。
(√)7、《城阳散的女人》是法国画家莫奈的作品。
()徐悲鸿-- 前进蒙德里安(荷兰)-- 灰色的树拉蒙(西班牙) ---松林德加(法国)-- 白桦树列维坦(俄罗斯)-- 舞台上的明星4 《水图》的作者是宋代画家(马远)5 埃舍尔是(视错觉)画家24、纸版画的制作步骤:设计、分部剪、顺序粘贴、拓印完成。
12、列维坦的绘画风格抒情而包含深刻社会主题,表达画家对多灾多难的俄罗斯的同情和忧虑。
其代表作为《清风·伏尔加河》。
27、希什金在俄罗斯家喻户晓,他一生描绘森林景色,人们亲切的称他为“森林歌手”。
《森林的早晨》。
《冬》、《造船木森林》30、藏书票属于微型版画。
藏书票被誉为:版画珍珠、纸上宝石、书上的蝴蝶。
29.河南南阳西峡盆地是世界上发现_A最多的地方。
A恐龙蛋32.战国秦汉的壁画可分殿廷宫室壁画和墓室壁画两大类。
11.以运用磨制石器和发明陶器为主要标志的新石器时代,是古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起点。
13.秦汉时期的美术,从历史纪年来划分,应始于公元前221年,止于公元220年。
45.卫协绘画的主要特点是“巧密与精思”(顾恺之语)。
15.敦煌莫高窟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即公元366年。
18在辽宁省法库县叶茂台一座辽墓中出土了两件绢本画轴_〈〈竹雀双兔图〉〉〈〈深山会棋图〉〉_。
8战国秦汉时期,特别是秦汉两代雕塑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被用来作(丧葬)和(宗教祭祀)。
?????8.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修长城是把各国长城连起来,在明朝又对长城作了大规模修缮,使长城更长并留存至今。
11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有浙江良渚文化、湖北屈家岭文化和湖北河姆渡文化。
10六朝绘画以(秀骨清像)为美学标准,唐代(丰腴华贵)为审美理想。
6、拓印时要在底版背面摩,使印出的头像清晰。
1 / 14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3.2 课后习题及详解
1.秦汉美术有哪些重要发展?结合时代背景加以简要论述。答:(1)秦汉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与巩固时期,也是我们民族艺术风格的确立与发展时期。在春秋战国美术摆脱奴隶社会神秘气息并进行崭新创造的基础上,秦汉美术开创了新的局面。(2)秦汉经济的发展给美术创作以雄厚的物质基础。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驱动之下,无数劳动工匠创作出一大批划时代的美术作品,他们所取得的卓越艺术成就,又紧密地同秦汉时期大一统的政治伟业联系在一起,如秦始皇陵陪葬坑中的兵马俑揭示了秦代美术所达到的高度水平。(3)秦汉统治者运用美术夸耀其富有和权势,绘画中对出行车骑、宴饮、百戏、庖厨及各种生产活动的描绘,墓室放置大量的侍从、劳作、乐舞俑,塑造下层人物形象的绘画和雕型作品大量涌现。(4)由于当时的美术创作者大多是地位卑下的工匠,因此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也从中融入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不仅题材内容较前代扩大了,而且造型也生动具体,丰富感人。(5)秦汉作为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其疆域广阔,对外交流活跃,边地各民族在美术上的创造为这个时代增添了光彩。随着佛教入传中国,东汉后期,佛教美术已见端倪,为美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简要说明秦陵兵马俑出土地点、规模、创作主题思想、艺术成就及历史价值。答:(1)秦陵兵马俑出土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
2 / 14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坑内。
(2)目前秦始皇陵区共发现共四个俑坑,总面积达25380平方米。兵马俑坑原为土木结构,最大的一号坑面宽九间,四周围绕回廊,前有五个门道,总面积约12600平方米。
(3)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其阵容庞大,组织严整,巨大的规模和恢宏的气势,是秦王朝强盛国力的展现,是对秦始皇丰功伟业的赞颂。(4)秦兵马俑形象多种多样,不仅真实地刻画了人物的外貌,精神气质也有成功的表现。将军俑头戴双卷尾长冠,穿战袍著铠甲,手按宝剑,面相刻画生动传神,脸盘饱满,剑眉隆鼻,双唇紧闭,神态威武刚毅;武官俑头戴单卷长冠,披铠甲,有的一手握武器,一手作指挥状,神态风度与将军俑类似;骑士俑戴圆形介帻,穿窄袖短袍,着齐腰铠甲,精神抖擞立于战马旁边;武士俑或戴帽,或挽髻,或披甲,或仅穿褐袍,或握弓执箭,身材魁梧,振奋昂扬,从外形可推想他们的不同年龄、性格和经历,不同人物、不同身份有着不同的装束打扮,少有雷同。战马昂首直立,竖耳,张口,双目圆睁,仿佛正待命出击,寓动于静,展现雄健的风貌。(5)兵马俑高超的陶器工艺制作和雕塑写实水平,体现出了中国封建社会上升阶段生气蓬勃的时代精神,在中国雕塑发展的历史上具有典范的意义。
3.古文献资料中记载了汉代哪些重大绘画创作活动?其内容和目的是什么?答:(1)古代文献资料中记载了汉代重大的绘画创作活动有:汉文帝时曾于未央宫承明殿画壁画,表现皇帝乐于纳谏,听取臣子意见;汉武帝时曾于甘泉宫图绘降附汉朝的匈奴休屠太子金日磾之母的肖像,以褒扬她对金日磾的教悔之功;汉宣帝诏匈奴单于入朝,为表彰为汉政权作出贡献的功臣们,在麒麟阁图绘功臣肖像,并题上他们的官爵姓名,既
3 / 14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表示朝廷对已故功臣的褒奖,又激励后人报效国家等等。
(2)这些壁画或表彰功臣,或图写古圣先贤,或褒扬清明的官吏,或绘鬼神,都说明了秦汉王朝重视绘画都有鲜明的政治宣教目的,明确要求艺术为巩固政权服务。
4.简要叙述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铭旌的内容和艺术表现风格。答:(1)其内容可以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个部分。天上的部分主要描绘了女娲或烛龙,金乌的太阳、蟾蜍和玉兔的新月和嫦娥奔月等远古的神话景象;人间部分更多地表现死者生前的享乐生活;地下部分画一裸体巨人手托大地,立于鱼背,可能是传说中的地神,画面充满了神异的想象。帛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汉早期绘画所达到的水平,它继承了楚文化中的浪漫主义因素,并在绘画技巧上发展得更为完美。(2)马王堆帛画使用了朱砂、石青、石绿、青黛、藤黄、蛤粉、银粉等多种颜料,绚丽鲜明,中国传统绘画早期多为工笔重彩绘画,且以人物为主要题材,马王堆帛画反映出中国古代工笔重彩绘画基本成熟的面貌。
5.举出五处汉墓壁画并分析其艺术特色。答:(1)洛阳西汉卜千秋夫妇合葬墓壁画①壁画用大量的篇幅表现了卜千秋夫妇分别乘龙和三头神鸟,在仙翁引导下的“升仙”的主题,同时与此相关的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伏羲和女娲,这两个重要主神在壁画中的出现,表达了卜千秋夫妇以至当时的人死后升仙的理想境地。这些生动、多彩的艺术形象的创造,其真实感和生命力无疑是来自作者对现实社会观察和体会的结果,表现出了作者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②壁画在白色壁面上勾线涂色,人物面部略作渲染,线条奔放流畅,加强了形象的生
4 / 14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动性和画面的气势,色彩丰富,技法虽显稚拙,但章法活泼,富于变化。
(2)洛阳烧沟61号西汉墓壁画①壁画内容有日月星象、驱邪打鬼及历史故事。如二桃杀三士和描绘鸿门宴的故事,特别是二桃杀三士故事,以简洁平列的构图,画出晏婴设计除三士的各个情节,颇具匠心。
②画中人物或沉稳,或激动,表现出不同的性格与特征,风格古拙,但不失形象的生动传神。(3)河北望都东汉墓壁画①墓主人为东汉晚期的官僚显贵。壁画绘制了死者手下恭谨听命、拱手站立的官吏属员的行列,壁画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不同等级人物的类型特点。②注重对人物神态和眼神刻画,衣纹提炼合乎规律,用笔洒脱自如,设色兼用渲染表现明暗,画面气氛肃穆,显示了东汉人物画所取得的艺术成就。(4)内蒙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①墓主人系东汉王朝委派在当地的高级官吏。壁画表现了死者一生仕途升迁的经历。特别是车马出行的场面,浩浩荡荡,颇为精彩。壁画还描绘了城市、衙臵、府舍、庄园、农耕、采桑、放牧等生产场景,以及历史故事、神话祥瑞等形象,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生活面貌。题材之广,壁画之多,在汉画中是无与伦比的。②写实技巧较为突出,用笔勾线顿挫有致,流畅奔放,寥寥数笔即精彩地勾画出对象的动静姿态。壁画施色丰富,艺术上风格古雅,颇有独到之处。(5)河南密县打虎亭东汉墓壁画①壁画内容有云气、神兽、出行、角觝、宴饮、百戏及花草图案,中室壁画表现了场面浩大的宴饮场面,彩幔高垂、豪华的帷账前摆设杯盘酒肴、案前宴饮的宾客以及奴仆侍
5 / 14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候、大型乐舞百戏表演等,人物情态微妙传神。
②画面宏伟,人物众多,生动逼真,布局豪华,气氛热烈,把如此复杂的场景表现得有条不紊,显示出了汉末绘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6.何谓画像石、画像砖?它们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简述武梁祠画像石的内容布局和艺术成就。答:(1)画像石和画像砖是汉代具有特色的美术品,主要流行于东汉时代。砖石雕饰图像。画像石砌筑于墓室,也有一些画像石用于装饰地面的石碑、石阙、石祠堂。画像石有阴线刻、阳刻减地、高浮雕等形式,有的画像石运用多种技法雕刻。画像砖则是将图像模印在砖坯面烧制而成。画像砖石虽为雕刻制作,画面造型、构图等都具有绘画性。(2)画像石主要发现山东西部和南部,江苏北部,河南南阳地区,陕西北部和山西西北部。画像砖主要集中四川地区。不同地区的画像石和画像砖所描绘的题材内容与墓室壁画大致相同,因地区不同有着鲜明的地方风格。(3)武梁祠的山墙壁面画像分上下四层排列,除最下层刻宴饮车骑外,其余部位均为历史人物故事图像:第一层为古代帝王(如伏羲女娲、神农、黄帝等)、烈女(如秋胡妻、鲁义姑姊、楚昭贞妻、齐继母等);第二层为孝子义士(如闵子骞、老莱子、董永、李善等);第三层为刺客义士(如荆轲、豫让、专诸、蔺相如等)。不少历史人物故事图像具有深厚的民间传说基础,工匠制作时融入自己的感情。武梁祠画像石的神农、夏禹衣着短裳、手执耒耜,是劳动者的形象,夏桀骑在两个妇女身上,是暴君的形象。(4)武梁祠画像采取平面减地又加线刻的技法,即将形象以外的石面铲去一层,使之突出,然后细部用阴线刻画,具有明快醒目的艺术风格。其布局有严格的空间方位意义,如顶部刻天上神灵、日月星象和祥瑞图像;侧面墙壁上部安排西王母或东王公等仙人画像;
6 / 14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祠壁其他部位,从上而下依次刻出历史故事和生活场景。
7.说明霍去病墓石雕群的创作年代、主题思想、艺术风格及历史意义。答:(1)霍去病墓石雕群为汉代陵墓雕刻中最杰出的作品。霍去病于公元前117年去世,汉武帝为表彰霍去病的卓越功勋,特赐陪葬汉武帝的陵墓茂陵,以独特的设计意匠和气势宏伟的石雕群建成一座纪念碑式的墓冢。(2)其主题思想是颂扬霍去病击败匈奴的历史功绩,借用石雕的形象颂扬主人艰苦卓绝、英勇豪迈的英雄气概。(3)霍去病墓石雕有马踏匈奴、跃马、卧马、伏虎、卧牛、卧象、野猪、鱼、蟾和野人抱熊等,除马踏匈奴石雕置于墓前外,其他石雕原来可能散置墓冢周围。这些石雕皆巧妙地运用了原来天然岩石的外形,“相石取形”,将圆雕、浮雕和线刻技法综合运用,很好地抓住对象的神貌特征加以表现。野猪、鱼、蟾等石雕更在巨石上略加雕凿便神态迥出,予人以丰富的想象和无穷的回味。霍去病墓石雕和散置在墓冢的巨石共同烘托出祁连山的意境,将雕塑作品与周围环境联系在一起。(4)霍去病墓石雕群作品是中国古代雕塑接收外来艺术、明显接收中亚和西亚艺术加以融会贯通的结果。这种避免早期雕塑技法尚见生拙的弱点,发扬气势雄浑优势和内在力量处理的方式,成为汉代艺术的一大特色。
8.汉代雕塑有哪些门类和重要遗存?试举出五件作品(包括人物、动物形象,注明出土地点),分析其艺术意匠和风格特色。答:(1)其雕塑门类有:反映农业生产的作品、反映庄园经济及阶级关系的作品、刻画劳动人民的作品、反映战争的作品以及反映娱乐生活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