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艳《实验心理学》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思维)【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902.35 KB
  • 文档页数:3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思维

9.1 复习笔记

一、思维的研究方法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思维的表现形式包括概念形成、判断、推理、问题解决、决策等。思维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行为测量、出声思维、建构认知模型三种。

(一)行为测量

1.概念

行为测量是指研究者通过对被试外显行为的观察或运用各种指标对被试的外显行为的评估来获得思维过程数据的方法。通过对观察数据或行为指标的分析,往往可以推测被试的内在思维过程。与行为主义着重外显行为的研究思路一脉相承。

2.两个层次

(1)观察数据

观察数据即对被试进行观察后所获得的数据。但不只停留在数据的积累上,而是根据所获得的观察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推断,形成有关思维的理论。不对因变量作明确的规定,而是笼统地对被试行为作观察。如尝试错误实验、顿悟实验。

(2)行为指标

需要在实验设计中规定某些因变量指标(答对人数、解题时间),并针对它们进行观察记录。如正确率、反应时等多种。

3.评价

(1)优点

不论是观察数据还是行为指标,都是从外显的、客观地行为数据来推测思维的某些特征。这种客观性是行为测量的有效见证。

(2)局限

观察数据和行为指标都只能从行为结果入手,而不能揭示行为过程。

(二)出声思维

1.概念

出声思维是指研究思维时,让被试在问题解决或推理的过程中,将其思路用言语报告出来的这种言语报告方式。

2.出声思维的由来

心理学家东克尔(1945)首先提出了出声思维法。出声思维法一般按照以下几个步骤实施:

(1)对被试进行预训练,使他们能顺利地进行出声思维;

(2)给被试一个思维作业,让他们用出声思维的方法来完成作业,同时录音;

(3)当被试在进行出声思维的过程中,发生停顿,实验者应及时提醒或询问他们在想什么,不过,除非有特殊的研究目的,并事先做过准备,实验者在出声思维过程中,不应提问,以免干扰被试的出声思维;

(4)将录下的言语报告逐字逐句地整理成文字材料,并对记录进行细致的分析,提炼其中有价值的材料,以分析被试思维的过程及其特点。

3.出声思维的分析——问题行为图

(1)问题行为图的的组成

①知识状态,即被试在某一具体时刻所知的关于该思维作业的全部信息;

②操作,即被试每次用来改变其知识状态的手段。

(2)制作问题行为图

①在制图时,用方框来表示知识状态,箭头表示改变知识状态的操作,箭头的方向指出知识状态变化的路线,画时要依次排列,遵循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原则。

②如果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出现知识状态的重复,则返回这一状态的原始位置。这样,将一次问题解决作业的言语报告内容用许多方框和箭头表示,就构成了问题行为图。

③研究者可以通过问题行为图,详细地了解被试所进行的内部操作过程。

4.对出声思维的评价

(1)优点

①通过问题行为图对出声思维进行分析,言语报告得到了量化。

②出声思维掌握了被试思维的全过程,是诸如解题时间、错误次数、答对人数等行为测量指标所无法做到的。

(2)局限

①作为一种言语报告,出声思维反映的是仅能停留在被试意识层面的东西。而近些年的一些研究表示,思维过程并不一定是可以外显的,被试的思维过程完全有可能是内隐的,即被试不知道为什么会得到此类答案,或者不知道自己在问题解决时所使用的策略。

②解决问题时进行言语报告是否会影响到被试的思维尚不明确。

③言语报告的可信程度尚不明确。

(三)建构认知模型

1.概念

建构认知模型,即研究者通过尝试各种方法,综合系列实验研究的结果,来建立模型以揭示思维的心理机制和内部表征,并设计实验来检验模型的解释力的过程。

2.实施步骤

(1)先验模型阶段

先验模型阶段即建立一个有关思维心理机制和内部表征的先验模型。先验模型,指研究者头脑中的理论模型,即尚未得到实验验证的思维雏形。

(2)实验验证阶段

在先验模型的指导下,进行实验验证。实验验证,即要通过对各种变量的操纵来获得有利的结果,提出支持或否定先验模型的证据,为模型的进一步完善打好基础。

(3)模型完善阶段

至此,模型的建构基本完成,经过修改完善的模型将回到实验验证阶段,重新经受实证研究的考验,然后再完善。在这种不断循环的研究程序中,认知模型的解释效力不断增强。

3.评价

(1)优点

①符合如今科学发展的趋势,即先依靠人的理性提出某个观点,然后以实践去加以验证,而不是像原始的科学一样,依靠对经验的归纳来得出科学理论。

②有利于揭示思维的本质及其内在的心理机制,而不仅仅停留在现象的层面上。

③对人的思维过程进行某种模型上的猜测与拟合是十分具有应用价值的。

(2)局限

①先验模型有时并不可靠。基于先验模型进行实验研究,并将实验的结论解释为先验模型的预期有时是不正确的。因为,在摆脱先验模型束缚的情况下,可能对实验结论做出不同

的解释。

②有时难以找到具体的试验方法可以验证先验模型。有些研究者在设计模型时,往往会将模型设计得过于复杂,这给实验验证带来了难度。

③不是任何思维过程都能找到一个认知模型与之相匹配。由于被试无法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外显化,研究者无法根据经验来建立有效的模型。

二、思维研究的领域

(一)概念的形成——假设检验说

1.假设检验说的主要观点

(1)代表人物

假设检验说由布鲁纳、古德诺和奥斯丁提出。

(2)假设检验说的主要观点

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人们需要利用现在获得的和已存储的信息主动提出一些可能的假设,即设想所要掌握的概念可能是什么,这些可能的假设组成一个假设库。在概念形成的实验中,对任一刺激做出反应之前,被试都必须从他的假设库中,取出一个或几个假设,并根据这一假设做出反应,即对这一假设进行检验。如果被试得到正确反馈,他们会继续延用这一假设,否则,被试将舍弃这一假设,并从假设库中再寻找另一假设来代替现有的假设,如此反复,直到某个正确的假设被反复验证为正确时,概念便形成了。

2.实验验证——人工概念实验

(1)实验材料

人工概念是指人为制造出来的,并没有实际内涵的某种概念。在人工概念实验中,实验材料是画有图形的卡片。这些图形在四个维度上变化:形状、颜色、书目和边框。每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