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和脑卒中的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93.00 KB
- 文档页数:3
疾病警告重要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重视心脑血管高危因素——高HCY《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提出了一项新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10μmol/L,Hcy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
Hcy是蛋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Hcy的升高加速了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被认为是冠心病、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2004年发表在JANA杂志的《同型半胱氨酸治疗指南》中明确指出:当血浆Hcy水平达到6.3μmol/L时,即已进入心脑血管事件高危区,当血浆Hcy>10μmol/L时,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升高2倍。
为此,2006年美国卒中指南明确指出:血浆Hcy>10μmol/L,即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2008年欧洲与2010年美国都将HHcy及干预写入卒中指南。
美国心脏协会(AHA)卒中指南(2006)、世界卫生组织(WHO)ICD11(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形成国际化行业共识:(1)高Hcy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2)血浆Hcy大于6.3µmol/L,进入心脑血管事件高危区;(3)血浆Hcy达到10µmol/L,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达到正常两倍;(4)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具有临床诊断、筛查和防治干预价值的界值是≥10µmol/L。
因此,人体内Hcy值的安全范围是:Hcy<6.3µmol>6.3µmol>——JANA.2004;7;11-24 Circulation 2006;113;e409-e449与西方相比,我国人群Hcy水平较高,是由遗传及环境因素造成的。
我国人群的MTHFR C677T TT基因型的携带率约为25%,位居全球第一,荟萃分析表明TT基因型与卒中发生呈显著正相关。
另外,我国饮食特点及习惯使叶酸摄入量少,体内不能完成蛋氨酸的代谢循环至Hcy蓄积。
如何防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据统计,目前我国每万人中就有人发生脑卒中,可见脑卒中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地疾病之一.在临床上,高血压是诱发脑卒中地主要原因.因此,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会进行降压治疗,以防止脑卒中等并发症地发生.但是,有些高血压患者已经将血压控制在正常地范围内,却仍然发生了脑卒中,这是为什么呢?这可能是因为此类患者除了患有高血压以外,还同时患有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在空腹时进行抽血检查,若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地水平起过了微摩尔升,就可确诊其患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该病通常是由人体内缺乏叶酸、维生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所引起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地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上,根据此类患者血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地高低,可将该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个级别.其中,轻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指患者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地水平为微摩尔升,中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指患者血中同型半胱按酸地水平为微摩尔升,重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指患者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地水平高于微摩尔升.据统计,在我国地高血压患者中,约有地人同时患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科学研究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增加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地几率.当人体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地水平超过一定地浓度时,就会损伤血管地内皮细胞、促进凝血过程,导致血栓地形成,从而增加发生脑卒中地风险.据统计,单独患有高血压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地患者,其发生脑卒中地风险分别为正常人倍和倍.而同时患有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地患者,其发生脑卒中地风险为正常人地倍.由此可见,高血压患者更应注意防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患者可通过去医院检测自己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地水平,来确定是否患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临床上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地方法主要是补充叶酸、维生素和等营养物质.补充叶酸是降低血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最安全有效地方法.它能使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地水平下降超过、使脑卒中发生地风险下降.轻度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在平时可适当多吃些绿叶蔬菜、水果、坚果、豆类等富含叶酸地食物,以及糙米、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地食物和蛋、动物肝脏、肾脏等富含维生素地食物.此类患者可每天吃克地蔬菜和克地水果,每周吃次豆类食品(每次摄入克)和次动物地肝脏或肾脏(每次摄入约克).该病患者应少吃肉类、海产品等富含蛋氨酸地食物,因为蛋氨酸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同型半胱氨酸.该病患者还要戒烟、限酒、少吃盐(每日摄入不超过克)和少喝咖啡等.中、重度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除了应调整饮食以外,还应在医生地指导下服用叶酸、维生素和维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应每隔半年就检测一次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地水平,以便了解自己进行治疗地效果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脑卒中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刘爱民;徐坚
【期刊名称】《上海医药》
【年(卷),期】2006(27)6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与脑卒中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120例作为脑卒中组,并选择120例性别、年龄和种族等与脑卒中组相匹配的无脑卒中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检测方法测定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结果:脑卒中组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7.82±4.21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3.82±3.59μmol/L),P<0.05.结论: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控制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3页(P265-267)
【作者】刘爱民;徐坚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上海,200540;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上海,2005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不同程度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临床意义 [J], 王家悦;王革生
2.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临床意义 [J], 马菊香;李京晔
3.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 [J], 刘玲玲;董振芳;车至香
4.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J], 郭清江;吴珊珊;白威峰;王中安
5.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J], 刘鸿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糖及血脂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中的意义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糖(Glu)及血脂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中的意义。
方法检测1728例脑卒中高危人群和112例健康体检者血浆Hcy、Glu和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脑卒中高危人群组血浆Hcy、Glu、TC、TG、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高危人群组血浆Hcy、Glu、TC、TG、LDL-C的异常率分别为82.1%、30.7%、47.8%、33.1%和24.7%。
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血浆Hcy、Glu、TC、TG、LDL-C水平均增高,这些指标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血糖血脂脑卒中【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3-0108-02【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significance of plasmahomocysteine, Glucose and lipid in the screening risk populations of stroke.Methods Plasma homocysteine, Glucose and lipid levels were detected in 1728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population of stroke and 112 healthy subjects, and comparatively analyze. Results The plasma Hcy, Glu, TC, TG and LDL-C in high risk populations of strok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bnormal rate of Hcy, Glu, TC,TG and LDL-Cwere 82.1%, 30.7%,47.8%,33.1%,24.7%,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The plasma Hcy, Glu, TC, TG and LDL-C levels in high-risk populations of stroke were increased.These indexes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screening high risk population of stroke.【Key words】 homocysteine glucose lipid stroke脑卒中是常见致死或致残率均较高的疾病之一。
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叶酸与青年脑卒中的关系朱海暴;王晓成;杜海松【摘要】我国卒中患者有700余万,每年有150万~200万新发脑卒中病例,其中70%为缺血性卒中患者[1].在我国青年卒中发病率占全年龄组卒中的2.5%~5.9%[2],且卒中发病的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青年脑梗死发病病因包括: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因素、脑血管发育异常、脑动脉炎、颈部动脉夹层等.其中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肥胖等被认为是促发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的传统危险因素.【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12(027)006【总页数】3页(P511-513)【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尿酸;半胱氨酸;青少年【作者】朱海暴;王晓成;杜海松【作者单位】承德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河北承德067000;承德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河北承德067000;承德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河北承德06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我国卒中患者有700余万,每年有150万~200万新发脑卒中病例,其中70%为缺血性卒中患者[1]。
在我国青年卒中发病率占全年龄组卒中的2.5%~5.9%[2],且卒中发病的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
青年脑梗死发病病因包括: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因素、脑血管发育异常、脑动脉炎、颈部动脉夹层等。
其中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肥胖等被认为是促发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的传统危险因素。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尿酸(uric acid,UA)在卒中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否可以作为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仍然存在争议,是否是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更需要不断的研究,同时研究认为,UA和HCY之间联系密切。
本研究旨在明确青年脑梗死与血清叶酸(folic acid,FA)、HCY、UA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承德市中心医院卒中单元入院的初发脑梗死患者71例(脑梗死组),男44例,女27例,年龄18~45岁,平均(33.7±6.6)岁,所有患者皆无意识障碍,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每例患者均经磁共振成像及头颅CT检查,存在明确责任病灶。
高同型半胱胺酸(Hcy)血症对脑卒中的影响发表时间:2015-10-21T16:08:11.550Z 来源:《河南中医》2015年7月供稿作者:陆薇[导读] 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需对脑卒中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给予充分重视。
(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北京 100027)【摘要】目的:探究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对脑卒中的影响。
方法:抽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取同期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含量进行检测,进一步对两组患者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水平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卒中的一大危险因素,通过高同型半胱氨酸可以将脑卒中病灶的严重程度反映出来,同时也可以当作诊断脑卒中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需对脑卒中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给予充分重视。
【关键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卒中;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240-02 脑卒中是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主要的临床特点为预后效果差,同时病死率及致残率颇高。
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那么将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据相关文献报道称:近年来,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背景下,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1]。
主要的致病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糖及烟酒量大等。
近年来,经研究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引发脑卒中的一大危险因素。
本组抽取了12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探究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对脑卒中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120例脑卒中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2]。
述评H 型高血压:我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的关键范芳芳 霍勇通信作者简介:霍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心内科首席专家。
心血管学科带头人,推动中国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的普及、规范和发展,主持全国心血管疾病质量控制和专科医师培训和认证体系建设,主导建立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体系,促进全国AMI 救治网络体系建设。
长期专注于H 型高血压理论和补充叶酸预防脑卒中策略研究,相关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现任世界华人心血管医师协会会长、亚洲心脏学会主席、世界华人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心脏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医师分会副会长、国家卫健委心血管介入管理专家组组长,国家冠心病介入治疗质控中心主任等。
连续15年牵头国家科技支撑/重点研发计划,在JAMA 、JACC 等杂志以第一/通信作者发表SCI 文章147篇,发表中文文章613篇。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
牵头制定国内外临床指南/共识44部,主编学术专著88部。
【摘要】 H 型高血压是伴有血中同型半胱氨酸(Hcy )升高(血清Hcy 浓度≥10 μmol/L )的高血压。
Hcy 与高血压协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卒中的风险。
我国高血压患者中约75%是H 型高血压,与我国人群特点密切相关,早期筛查并诊断H 型高血压患者,并开展精准防治对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风险至关重要。
降压基础上补充叶酸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风险,不同人群补充叶酸预防脑卒中的效果并不相同,筛查成本获益比更高的人群可明显提高防治效率。
随着H 型高血压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学者针对其开展研究,为理解相关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拓展和补充H 型高血压相关理论。
【关键词】 H 型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脑卒中H -type hypertension: a key point for primary stroke prevention in China Fan Fangfang , Huo Yong.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 Beijing 100034,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Huo Yong , E -mail:***************.cn【Abstract 】 H -type hypertension is accompanied by elevated homocysteine (Hcy ) (≥10 μmol/L ) in the blood , which synergisticallyincreases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with hypertension , especially stroke. Approximately 75%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 China are H -type , which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opulation. Early screening and diagnosis of H -type hypertension and accurat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re of signi fi cance. Folic acid supplementation based on blood pressure reduction can e ff ectively reduce the risk of strok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The e ff ects of folic acid supplementation on stroke prevention vary among di ff erent populations. Screening patients with a higher cost -bene fi t ratio can signi fi cantly impro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e ffi ciency. With the proposal of H -type hypertension concept , more and more related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 which providesvaluable clues for elucidating relevant mechanisms.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further in -depth research to expand and supplement related theories of H -type hypertension.【Key words 】 H -type hypertension ; Homocysteine ; Hypertension ; Stroke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903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03288)作者单位:100034 北京,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通信作者:霍勇,E -mail:***************.cn同型半胱氨酸(Hcy )升高(血清Hcy 浓度≥10 µmol/L )已被证实是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卒中新的危险因素,并且和高血压在导致脑卒中风险增加方面上具有协同作用。
叶酸辅助治疗对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脑卒中发病率的影响赵宝华;张硕锐;李长明;陈素敏;霍超;张仲全【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8(027)005【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olic acid adjuvant therapy on homocysteine ( Hcy ) level and stroke incidence rate in patients with H-type hypertensive. Methods Totally 206 patients with H-type hypertensiv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2 to April 2015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10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two groups were given Irbesartan Tablets ( 150 mg/time, once a day ) or Amlodipine Besylate Tablets ( 5 mg/time, once a day ) , at the same tim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folic acid ( 5 mg/time, once a day ) for adjuvant therapy.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lasma Hcy, IL-6, CRP,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before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but these indexe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 ( P < 0. 05 ) , and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 P < 0. 05 ) .12 months of follow-up after treatment, the incidences rates of stroke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12. 62% and 2. 91%,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1. 94% and 0. 97% in theobservation group ( P < 0. 05 ) . Conclusion Folic acid for adjuvant therapy of type H hypertension can reduce the Hcy level an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isk of stroke in the patients.%目的探讨叶酸辅助治疗对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脑卒中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2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厄贝沙坦片(每次150 mg,每日1次)或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每次5 mg,每日1次)治疗,研究组患者同时给予叶酸片(每次5 mg,每日1次)辅助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Hcy、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舒张压及收缩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12个月,对照组患者脑卒中和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2.62%和2.91%,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1.94%和0.97%(P<0.05).结论叶酸辅助治疗H型高血压可降低患者Hcy水平,且能有效降低脑卒中发病风险.【总页数】3页(P39-41)【作者】赵宝华;张硕锐;李长明;陈素敏;霍超;张仲全【作者单位】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人民医院,河北廊坊 065699;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人民医院,河北廊坊 065699;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人民医院,河北廊坊 065699;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人民医院,河北廊坊 065699;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人民医院,河北廊坊 065699;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人民医院,河北廊坊 0656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4;R972【相关文献】1.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J], 刘静;梅珊珊2.叶酸与甲钴胺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邢晓娟; 毛中圆3.叶酸与甲钴胺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邢晓娟; 毛中圆4.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J], 宋梅5.不同时间服用依那普利叶酸片对高龄H型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J], 马博聪;赵明;刘颖;董晓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你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了解多少?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简称血同,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甲硫氨酸脱甲基后的产物,这是Hcy的唯一来源。
多种因素可导致血总同型半胱氨酸(totalhomocysteine,Hcy)水平的蓄积,形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目前推荐将成人血中总Hcy ≥ 10 μmol/L 【因不同医院的设备有所差异,应用试剂不同,参考范围可能不同】定义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孕妇和儿童属于特殊人群, 宜低于成人参考值),简称高血同。
高血同可反映机体甲基化状态和转硫化的异常状态,损伤细胞、组织、器官,是许多慢性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或重要危险因素,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一样,是判定健康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
Hcy代谢通路1.高血同的危险因素①遗传因素:Hcy代谢的某些关键酶失活,如:MTHFR、CBS、MS、CBL,甜菜碱同型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beraine homocysteine metjy1,BHMT),可导致高血同。
MTHFR C677T突变。
②营养因素及生活方式:因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的消耗过多或者这些营养素摄入过少,都可引起血同的升高。
③年龄和性别:随年龄的增长,血同水平逐渐升高。
另外,受雌激素的影响,男性血同水平高于女性,女性绝经后高于绝经前。
④疾病与药物:肾功能障碍和损伤、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贫血、严重硬皮病及恶性肿瘤等疾病以及应用氨甲蝶呤、一氧化氮、抗癫痫药、利尿药、烟酸等药物可使血同水平升高。
2.高血同导致损伤的机制1.S-腺苷甲硫氨酸(SAM)抑制或受阻,影响DNA、RNA 合成、修复造成细胞分化、发育异常和凋亡;导致 DNA 甲基化的紊乱造成基因表达抑制、染色体的失活等;2.转硫通路受阻,影响谷胱甘肽的生成,造成氧化损伤;3.促进平滑肌增殖,引起血管硬化;4.引起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氧化;5.诱发内质网应激,造成蛋白质功能缺失;6.抑制一氧化氮(NO)的合成,并且自身氧化生成的活性氧自由基家族与 NO 反应,生成过氧亚硝酸盐;7.促发机体发生免疫炎性反应,引起或加重疾病。
那开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北京 100020)关键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诊治;误区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
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具有直接引起血管内皮损害、促进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形成、血小板集聚等作用而促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是引起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会加重高血压对血管的损害,进而容易发生心、脑、肾并发症。
近些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血中Hcy浓度升高与多种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某些肿瘤、骨质疏松、骨折等)存在密切关系。
但是,在临床上有时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机体的危害重视不够,诊治过程中仍存在不少误区。
1不清楚什么是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是人类不能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一种含硫氨基酸,它是体内蛋氨酸代谢途径中形成的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在脱甲基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具有细胞毒性。
Hcy为含硫基氨基酸,是蛋氨酸在肝脏、肌肉及其他一些组织中经去甲基化作用后的代谢产物,在体内蛋氨酸由蛋氨酸腺苷转移酶催化,并与三磷酸腺苷作用生成S 腺蛋氨酸,其在甲基转移酶作用下,脱甲基生成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进一步脱去腺苷,生成同型半胱氨酸。
Hcy的代谢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①重甲基化途径:四氢叶酸经5,10甲烯四氢叶酸还原酶催化,产生N5甲基四氢叶酸,N5甲基四氢叶酸作为甲基的供体,在叶酸和维生素B12的辅助下,同时需要甲硫氨酸合成酶的催化,Hcy重新甲基化再合成甲硫氨酸。
这一过程在体内任何组织中均可发生。
②甲基化的替代途径。
在肝细胞内完成,甜菜碱作为甲基供体,在甜菜碱Hcy甲基转移酶催化下,生成甲硫氨酸。
③转硫途径:在维生素B6依赖的胱硫醚β合成酶参与下,与丝氨酸缩合成胱硫醚。
胱硫醚又在γ胱硫醚酶作用下进一步裂解为半胱氨酸、胱氨酸、a酮丁酸、硫酸和水,这些产物可合成蛋白质、谷胱甘肽,或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供能。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和脑卒中的关系
目的 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脑卒中之间的关系。方
法 分别检测近两年来我院就诊的100例高血压病患者、30例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患者和120例健康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高血压合并脑
卒中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25.1±4.5)μmol/L>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同型半
胱氨酸水平(18.6±3.8)μmol/L>健康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9.02±1.23)
μmol/L。结论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是影响高血压病患者发生的重要因素,而高同
型半胱氨酸又可导致高血压病患者发生脑卒中,是一常见的危险因素。
标签: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脑卒中;关系探讨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蛋氨酸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水平与高血压病患者有明显的相关性,有研究证实了高血压病患者的Hcy水平
要高于平常人,同时高血压病患者又易引发脑卒中,因此,对其之间的关系有探
讨意义。本研究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100例单纯的高血压病患者,30例高血
压合并脑卒中患者,检测所有患者的Hcy,同时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
120例,并进行Hcy对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近两年来我院就诊的130例高血压病患者,其中30例患者合并脑卒中,
其中男性患者85例,女性患者45例,患者的年龄在45~80岁之间,病程在1~
10年之间。将100例高血压病患者设为高血压组,30例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
设为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组,同时设120例体检健康人群为健康对照组,并且无其
他脑血管疾病史,其中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50例,年龄在50~79岁。两
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Hcy的测定
1.2.1 仪器 采用日本东芝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1.2.2 试剂 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酶循环法。
1.2.3 方法 抽取所有患者的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并进行2 h的离心分离,
分离出血浆标本置于-70℃保存,待标本收集后进行Hcy检测。
1.3 统计分析
研究所用计量资料均用“x±s”表示,采用SPA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进行x2检验。
2 结 果
将单纯高血压病患者组、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组及健康对照组的Hcy水平进
行比较,见表1。
3 讨 论
3.1 同型半胱氨酸的致病机制
Hcy是在蛋氨酸代谢中起重要作用[1]。Hcy能够使血管平滑肌得以增殖、蛋
白激酶得以激活,从而增强主动脉平滑肌的能力;同时,Hcy在一定程度上可以
增加血小板的黏附性[2-3],阻碍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形成,使得ADP酶活性难以
激活,从而大大增强了其对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作用;Hcy能够严重损害内皮功
能。
3.2 Hcy与高血压的关系分析
通过研究证实Hcy的水平以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本研究为了探
讨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的检测,由以上的检测结果得出,高
血压病患者的Hcy高于健康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了
Hcy可能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4]。
3.3 Hcy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分析
现如今脑卒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脑卒中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
升的趋势,严重影响着人类的正常生活。相关研究表明,Hcy升高有可能造成患
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许多研究都证实了这一观点。高Hcy血症成为患
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见危险因素。当高血压和高Hcy同时并存时更易引发
脑卒中的发生。在本研究的检测结果中可以看出,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组Hcy显
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对照组。这就证实了上述的观点。
3.4 高血压病患者对脑卒中的预防
对高血压病患者来说,我们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降压药物治疗,除此
之外,还应该降低患者的Hcy水平,从而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高血压和高Hcy在导致脑卒中发生的过程中具有
协同作用。Graham等研究证明了,通过在高血压病患者及高Hcy的患者与健康
人群Hcy的比较中得出,单纯的高血压病患者或高Hcy的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几
率更大;当两种危险因素同时存在时,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因此,在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除了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同时
还应做到降低患者的Hcy水平,尽量降低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李 浩,宋春生,刘方州,徐力然,崔 玲,罗增刚,刘 芳.老年高血压
分型与健康老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神经肽Y及血脂水平的比较研究[J].中国老
年学杂志,2003,(08).
[2] 米国青,傅 昱,毛俊杰,薛满忠.“H型”高血压与老年复发性脑梗死的
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10).
[3] 张玉杰,李淑娟,关 明,胡文立,陈冬辉.高同型半胱氨酸型高血压与
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1,(12).
[4] 高 波,陈俊民,王晨霞.高血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分析[J].吉林
医学,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