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业标准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3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55号《工业通信业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已经2020年7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第17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
工业通信业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工业通信业行业标准制定程序,提高标准制定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业通信业行业标准(以下简称行业标准)的立项、起草、技术审查、批准、发布、复审等制定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制定行业标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开放透明、充分协商原则,有利于科学合理利用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保证标准的科学性、规范性、时效性,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第四条制定行业标准,应当重点围绕重要产品、工程技术、服务和行业管理标准。
涉及融合发展的新兴技术领域的,支持联合制定行业标准。
第五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行业标准制定的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协助工业和信息化部做好行业标准制定管理相关工作。
第六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化专家组等单位和组织(以下统称标准化技术组织)按照本办法规定,负责所属领域行业标准起草、技术审查、复审、修订等具体工作。
第七条有关行业协会(联合会)和标准化专业机构等(以下统称初审机构)按照本办法规定,承担行业标准制定相关工作。
第二章立项第八条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可以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行业标准制定或者修订的立项建议。
提出立项建议,应当书面说明制定或者修订行业标准的必要性、可行性、适用范围等内容。
第九条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有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对立项建议进行论证评估。
标准化技术组织应当围绕有关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团体、消费者等方面的实际需求进行研究,对标准制定或者修订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证评估,形成评估意见报送对应初审机构,经初审机构初审后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没有对应初审机构的,直接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可以根据行业管理和产业发展需要提出行业标准制定或者修订项目。
第二代防火墙标准的前生今世:终结市场混乱局面黄海峰【期刊名称】《通信世界》【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1页(P39)【作者】黄海峰【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当前大量的第二代防火墙产品已经出现在信息安全市场上,并且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因此有必要尽快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以规范第二代防火墙产品在我国的发展。
第二代防火墙标准自2014年9月1日实施以来备受业内关注,该标准是信息安全行业规范编制单位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单位——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在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的授权下,经过深入的社会调研,并通过向国内优秀安全厂商征集意见,历时17个月制定出的适用于我国网络环境的第二代防火墙(又称下一代防火墙)标准。
标准的推出意味着下一代防火墙在国内已经正式标准化,用户可以参照该标准采购真正意义上的下一代防火墙。
而标准的实施是安全产品走向功能融合的重要里程碑。
但是,许多用户并未深入地了解第二代防火墙标准及其内容的指导意义,对于第二代防火墙能否取代传统安全产品、能否真正防御新的安全威胁以及能否适用于等级保护建设存在疑惑。
第二代防火墙标准推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原有标准(GB/T20281-2006《信息安全技术防火墙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以下简称“旧标准”)对于其发布后6~8年时间内出现的新的安全威胁,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用户按照旧标准进行安全建设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其安全防护需求。
在2月4日举行的第二代防火墙标准发布会上,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专家邹春明表示,基于2~4层进行安全防护的传统防火墙,并无法有效防护来自应用层的网络威胁;而集成了防火墙、入侵防御和杀毒软件的UTM,在开启多个应用层处理功能后,性能急剧下降,无法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
为此,国外如Palo Alto、梭子鱼、CheckPoint、Fortinet、F5、Cisco等,国内如深信服、绿盟、网神、山石等厂商,纷纷投入第二代防火墙的研究并推出相关产品。
97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管理对比分析王淑英,张 蕴(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80)摘 要:本文立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角度,以国家、行业标准管理系统为依托,对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对比,分析认为国标制修订系统、行标信息系统各具特点,国标制修订系统具备更完善的标准制修订全过程监督管理;行标信息系统工作流程更合理,但是在行业标准复审、外文版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化等功能上存在缺失,尚未建立全过程监督管理,标准化信息管理仍有待完善。
建议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完善标准化信息平台的功能,实现标准制修订全过程的信息公开和意见征集,确保标准制定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公开透明。
关键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管理系统;对比分析中图分类号:X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9-0097-5收稿日期:2020-10作者简介:王淑英,女,生于1980,汉族,湖南衡南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标准化管理。
1 引言标准管理系统是对标准制修订全程进行管控,实现标准申报、审批、审查等业务工作的无纸化和网络协同,实现全过程监管,进度实时监控、动态跟踪的平台。
为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加强对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的管理,建立公开透明、快速反应市场需求的国家标准制修订机制,2005年12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试运行“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信息系统”(标委办[2005]161号)(以下简称“国标制修订系统”,见图1),2014年新版正式运行上线,2019年5月,进一步完善了国家标准制修订程序。
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根据2008年3月11日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组建的国务院直属部门。
目前我国工业通信业行业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17年5月,工信部试运行“工业通信业标准化服务信息系统”(以下简称“行标信息系统”,见图2),2020年3月,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工业通信业标准化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标准制修订工作效率和质量,行业标准立项、标准报批等工作通过系统实现线上处理。
征求意见表模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家对公司目前工作的情况和对未来发展的期望,我们特制定了此份征求意见表。
希望大家能够真诚地提出宝贵意见,共同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工作环境与氛围。
1. 您对公司目前的工作环境满意吗?如果不满意,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2. 您认为公司在营造团队合作氛围方面还有哪些不足之处?您有何建议?
二、工作内容与任务。
1. 您对目前的工作任务分配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工作量过大或过小的情况?
2. 您认为公司目前的工作内容是否与您的专业能力和兴趣相匹配?是否希望调整工作内容?
三、领导与管理。
1. 您对公司领导班子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满意吗?如果不满意,您认为需要哪些方面的改进?
2. 您对上级领导的工作指导和支持满意吗?是否希望得到更多的指导和支持?
四、个人成长与发展。
1. 您认为公司对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是否足够?是否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2. 您对公司的晋升机制和薪酬福利制度是否满意?是否希望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和福利待遇?
五、公司发展与未来规划。
1. 您对公司目前的发展方向和规划是否满意?是否有哪些方面需要调整或改进?
2. 您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有何期待和建议?
六、其他意见与建议。
1. 您对公司其他方面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请尽情畅所欲言。
感谢各位同事的参与和支持,您的意见对我们非常重要。
我们将认真收集和整
理您的意见,并在后续工作中加以改进和落实。
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打造一个更加和谐、稳定、高效的工作环境,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
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2003年7月10日一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总则1.1本工作程序规定了标准制修订工作各个阶段的工作流程、方法。
本工作程序适用于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开展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通信标准参考性技术文件的制修订工作。
1.2 标准制修订工作包括标准的立项、起草、征求意见、送审、报批、复审、直至标准废止等阶段(注:具体流程图见附件1、标准制定工作各阶段文件名称及代码见附件2)。
1.3 制修订标准要严格遵循三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三审制度。
1.4 对等同、修改采用国际标准、修订现行标准及对现有行标转化为国标的项目,可采用快速程序。
1.5 各技术工作委员会/工作组具体组织会员单位开展通信标准的研究,负责标准制修订各阶段的技术工作。
秘书处负责对标准制修订各阶段的管理工作。
秘书处指派工作人员(秘书)对口技术工作委员会,协助主席工作。
2 立项本阶段为标准项目建议的提出到标准化主管部门下达制修订标准项目计划阶段。
2.1 协会各会员及观察员根据通信技术的发展及通信业务的需要,均可提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通信标准参考性技术文件制修订项目的建议。
2.2凡向协会提出项目建议的会员及观察员,均应填写“制修订通信技术标准项目建议书”(见附件3,以下简称“标准项目建议书”),并将“标准项目建议书”送交秘书处。
2.3 秘书处收到“标准项目建议书”后,对其进行登记编号,并转送技术工作委员会,同时根据项目建议所涉及的领域提供相应的标准化信息,供技术工作委员会审议项目建议时参考。
2.4 技术工作委员会对项目建议组织审议,并在技术工作委员会全会通过。
然后将审议结果填入“标准项目建议书”,对同意的项目建议确定牵头单位和起草单位,核实主要研究内容和进度安排。
2.5 各技术工作委员会审议通过的标准项目建议由秘书处负责汇总、协调,对有交叉或需要协调的项目由“专家咨询委员会”讨论并提出处理意见。
秘书处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落实、形成协会意见后填入“标准项目建议书”,汇总报送标准化主管部门审批。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国家标准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承办人:共19页第1页标准起草单位:电话:2011年6月16日填写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说明:①提出意见数量:82个;
②标准起草单位或工作组对意见处理结果:采纳42个,未采纳35个,其它5个。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附件2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和《环境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类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全过程的管理,即由形成和下达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至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发布并出版正式文本。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是指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和其他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国家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国家环境标准样品研复制工作按《环境标准样品研复制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本办法规定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制修订工作的程序、内容、时限和其他要求。
标准制修订工作应按本办法的规定进行。
第五条本办法规定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主管部门、技术管理单位、标准主编单位和标准出版单位在标准制修订工作中的职责。
第二章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基本原则、程序和各方责任第六条标准制修订工作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一)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国家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规划为根据,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促进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二)有利于保护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三)有利于形成完整、协调的标准体系;(四)有利于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实施;(五)与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相关方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具有先进性,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六)以科学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依据,标准内容科学、合理、可行;(七)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可参照采用国外相关标准、技术法规;(八)促进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第七条承担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单位,应根据第六条确定的标准制修订工作基本原则,结合标准制修订项目的具体情况,在标准制修订工作中,开展相关的调查、研究、咨询、论证、试验等工作。
工业通信业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20.08.12•【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55号•【施行日期】2020.10.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通信业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55号工业通信业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工业通信业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已经2020年7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第17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
部长肖亚庆2020年8月12日工业通信业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工业通信业行业标准制定程序,提高标准制定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业通信业行业标准(以下简称行业标准)的立项、起草、技术审查、批准、发布、复审等制定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制定行业标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开放透明、充分协商原则,有利于科学合理利用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保证标准的科学性、规范性、时效性,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第四条制定行业标准,应当重点围绕重要产品、工程技术、服务和行业管理标准。
涉及融合发展的新兴技术领域的,支持联合制定行业标准。
第五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行业标准制定的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协助工业和信息化部做好行业标准制定管理相关工作。
第六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化专家组等单位和组织(以下统称标准化技术组织)按照本办法规定,负责所属领域行业标准起草、技术审查、复审、修订等具体工作。
第七条有关行业协会(联合会)和标准化专业机构等(以下统称初审机构)按照本办法规定,承担行业标准制定相关工作。
第二章立项第八条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可以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行业标准制定或者修订的立项建议。
提出立项建议,应当书面说明制定或者修订行业标准的必要性、可行性、适用范围等内容。
第九条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有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对立项建议进行论证评估。
附件1 3项通信行业国家标准名称及主要内容序号标准项目编号标准名称标准性质标准主要内容代替标准采标情况1.20121212-T-339 中文电子邮件地址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扩展技术要求推荐本标准规定了在互联网体系上使用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扩展支持中文电子邮件地址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电子邮件地址注册管理机构、电子邮件地址服务提供商以及软件厂商开发支持中文电子邮件地址的应用或者服务等。
2.20121214-T-339 中文电子邮件地址邮件头格式技术要求推荐本标准规定了在互联网体系上使用中文电子邮件地址中的邮件头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电子邮件地址注册管理机构、电子邮件地址服务提供商以及软件厂商开发支持中文电子邮件地址的应用或者服务等。
3.20076689-T-339 GSM/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塔顶放大器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推荐本标准规定了900/1800MHz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800MHz/2GHz cdma2000/cdma2000 HRP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和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塔顶放大器的技术指标、操作维护、环境试验等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900/1800MHz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800MHz/2GHz cdma2000/cdma2000 HRP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和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中的双向塔顶放大器和单向塔顶放大器。
85项通信行业标准名称及主要内容序号标准项目编号标准名称标准性质标准主要内容代替标准采标情况1.2010-2337T-YD 演进的移动分组核心网络(EPC)总体技术要求第1部分:支持E-UTRAN接入推荐本部分规定了与E-UTRAN接入相关的基于GTP协议的核心网络总体技术要求,内容包括:网络架构、基本功能要求、IP地址管理、QoS要求和策略控制、安全要求、与GERAN/UTRAN的互操作、计费要求、支持多PDN、负载均衡和容灾备份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标准制定管理暂行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标准制定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工业和信息化部所辖领域行业标准制定工作的管理,规范标准的制修订程序和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规定了行业标准的立项、起草、审查、报批、批准发布、出版、复审、修改等标准制定的主要程序及要求。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的行业及编号代码是:化工(HG)、石化(SH)、黑色冶金(YB)、有色金属(YS)、黄金(YS)、建材(JC)、稀土(XB)、机械(JB)、汽车(QC)、船舶(CB)、航空(HB)、轻工(QB)、纺织(FZ)、包装(BB)、航天(QJ)、兵工民品(WJ)、核工业(EJ)、电子(SJ)、通信(YD)等19个大行业和信息化的行业标准。
第四条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遵循“面向市场、服务产业、自主制定、适时推出、及时修订、不断完善”的原则,标准制定应与技术创新、试验验证、产业推进、应用推广相结合,统筹推进。
第五条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工负责。
科技司负责统一归口管理,负责行业标准计划编制、标准批准发布以及综合协调与监督指导工作。
相关司局等单位分别负责所管领域标准的项目计划建议,标准起草、审查、报批、出版、复审、修改等管理工作。
第六条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应充分发挥有关行业协会、联合会、标准化机构和标准化技术组织的作用。
第二章标准立项第七条行业标准立项,由相关司局等单位根据所管领域的工作实际,提出行业标准制定立项建议。
第八条行业标准的范围、标准性质等按现行国家标准化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九条标准立项建议内容包括:(一)申报项目的总体情况说明(包括项目编制的基本情况、编制原则和重点等);(二)标准项目汇总表;(三)行业标准项目建议书。
第十条科技司收到标准立项建议后,负责归类、汇总,并公开征求意见,并统筹协调和审查后,下达标准计划。
YS/T XXXX-201X《有色金属企业能源管理中心技术规范》标准编制说明二零一八年十月《有色金属企业能源管理中心技术规范》编制说明1.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根据工信部工信厅科[2018]31号文《关于印发2018年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和外文版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祥光铜业”)负责YS/TXXXX-20XX《有色金属企业能源管理中心技术规范》行业标准的编制任务,XXX等单位共同制定。
标准性质为推荐性行业标准,标准计划号为2018-0505T-YS,项目起止时间为2018年7月-2020年7月。
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是世界单系统产能最大的现代化铜冶炼厂。
成立于2005年1月,现已形成年产矿产阴极铜50万吨,再生阴极铜10万吨、黄金20吨,白银600吨、硫酸180万吨和稀贵稀散金属1000吨的生产能力。
祥光铜业以其清洁、高效、节能、环保的技术特点,被环保部评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唯一的一个“国家环境友好工程”,被国家发改委列入符合《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的七家企业之一,被国家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联合评定为第一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试点企业,被国家工信部评定为有色金属行业能效及环保标杆企业、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
“祥光”牌高纯阴极铜已经取得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和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双注册,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中国第一批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
公司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均已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权威认证。
1.2项目背景和立项意义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钢铁、石油和化工、建材、有色金属、轻工行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节〔2015〕13号)》要求,进一步贯彻《节约能源法》,要求各行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
大型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燃料、电力、氧气、氮气、蒸汽和各类水资源等能源介质,绝大部分介质处于一种边生产边消耗、无法库存的动态平衡状态,同时一种能源介质使用量的变化均将影响甚至制约其他能源介质的生产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