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角色扮演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如今,角色扮演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的是鼓励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特定情境中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本文介绍了初中英语口语中角色扮演的应用的五个要点。
首先,角色扮演应设立清晰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应依据教材设定角色扮演情景;第三,选择角色时的注意事项;第四,组织学生练习;最后,如何及时有效的反馈。
关键词:初中;口语;角色扮演Abstract Nowadays, role pla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Teaching. The objective is to encourage students in a particular situation created by the teacher proficient in English speaking, with more interesting ways to exercise the student ability of oral English.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role play in junior oral English teaching in three aspects. Firstly, it reveals some problems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junior oral English teaching. Secondly, it presents the application of role play in junior oral English teaching, which means the combination of role play and junior oral English teaching; Lastly, it presents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application of role play in junior oral English teaching.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spoken;cosplay1.当前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情况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同时,英语口语也占了越来越重的分量。
小学英语角色扮演在教学中的作用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教学的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而角色扮演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角色扮演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
本文将从角色扮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具体应用和实施策略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角色扮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1.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角色扮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模拟真实生活的场景,使他们能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可以学习如何用英语进行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水平。
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角色扮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一种安全、友好的环境中尝试新的事物。
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可以逐渐克服自己的羞涩和恐惧,增强自信心。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角色扮演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才能完成,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共同制定计划、分工合作、互相帮助等环节,学生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三、角色扮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1.角色扮演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单词。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组选择一个主题,然后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习并使用相关的词汇。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单词,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角色扮演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法规则。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有趣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使用语法规则进行交流。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法规则,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四、实施策略1.合理选择角色扮演的主题和场景教师在选择角色扮演的主题和场景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水平,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和场景。
浅谈⾓⾊扮演(role-play)在⾼职⾼专英语课堂的重要作⽤2019-04-06摘要:⾓⾊扮演(role-play)是提⾼⾼职⾼专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教学活动。
本⽂分析了⾼职⾼专的英语教师须运⽤⾓⾊扮演这⼀教学活动的原因,并列举了⾓⾊扮演在英语课堂中的⼏点重要作⽤。
关键词:⾓⾊扮演;⾼职⾼专;英语课堂;重要作⽤⾼职⾼专是培养⾼素质,⾼技能,⾼认知型⼈才的重要⽅向。
众所周知,⾼职⾼专的学⽣应达到⼆级教学⽔准;即英语能⼒⽔准应达到的⽬标:A级,能⽤英语进⾏⼀般的课堂交际, 并能在⽇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进⾏简单的交流;B级,能掌握⼀般的课堂⽤语,并能在⽇常涉外活动中进⾏简单的交流。
然⽽,就读⾼职⾼专学⽣的学习基础较本科院校的学⽣相对薄弱,缺乏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在英语课堂上,⽼师⼀味的强调英语语⾔知识的传授和语法的讲解,⽽没有学⽣的积极投⼊,缺少有意义的交流,就更会使⾼职⾼专的学⽣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
那么,这就需要⾼职⾼专的教师花更多的⼼思来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有效的调动起学⽣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活化课堂教学。
因此,运⽤⾓⾊扮演(role-play)是⾼职⾼专英语课堂教学能否成功的被学⽣消化的关键。
⾓⾊扮演(role-play)是⼀种常⽤的交际教学法。
它通过游戏的形式反映现实⽣活中的⼀个⽚段,要求参加者⾛出⾃我,融⼊所扮演的⾓⾊中。
这⼀活动有利于学⽣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到所设定的假设场景中,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并且⾓⾊扮演(role-play)能巧妙的把本是抽象的⽆形的⼀个⼀个英语单词转化成了具体的形象的⼀个个场景,让学⽣们通过⾓⾊扮演这⼀有趣的活动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英语学习不再枯燥乏味,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分析了⾼职学⽣英语⼝语学习现状,并以此为出发点,举例说明⾓⾊扮演活动在改变⾼职⼝语教学的实践教学中具有很⼤的作⽤。
⼀、“⾓⾊扮演”有利于培养学⽣的听说能⼒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存在着些许问题,许多学⽣在学习了许多年英语之后,仍然不能成功的运⽤英语与他⼈交流。
百变角色,速用英语——关于英语角色扮演教学中国奇速英语国际教育研究院 蔡章兵《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因此,教师应该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让学生轻松自在地学英语,用英语。
“奇速英语”大力提倡角色扮演教学法。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互动的一种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在当今的英语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角色扮演是一种模拟真实语言环境的课堂活动,即制造或模拟一定的现实生活片段,由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让他们身临其境,将角色的言语、行为、表情及内心世界用英语语言或动作表现出来。
一、角色扮演教学法的优点(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学生看来,与传统“满堂灌”模式的枯燥相比,角色扮演要有趣得多。
学生扮演某个角色,既满足了内心的好奇心,又大大激发了兴趣。
对于当观众的学生而言,现场的模拟表演肯定比教师在台上讲课有趣生动得多,也更容易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记忆。
另外,扮演角色的学生必须全身心地投入,理解和记忆剧本,并训练自己的表情、动作、言行、操作技能,从而极大地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深刻地理解了所学内容的内在意义。
这比单纯地听课更能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努力演好角色的同时,渐渐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模拟环境的真实性,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角色扮演使得原本枯燥的教学与学习情境化,使得在模拟真实环境中的知识学习更加有效。
教师必须尽量营造真实的英语环境,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能够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地进行语言交流。
这个环境与真实情况越接近,学生就越容易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
(三)全英文的情景,有利于快速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学生能否把语言知识成功地转化为交际能力,既取决于语言知识积累的数量,又取决于语言运用的数量和强度。
只有将被动的信息接收转化为主动的语言表达,学英语才真正有其价值。
角色扮演在小学英语中的教学作用一、角色扮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角色扮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角色扮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角色扮演是一种模拟实际场景的情景模拟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在模拟的场景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从而增强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对话和交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
2.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角色扮演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情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英语知识。
同时,角色扮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增强学习效果。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角色扮演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对话和情节,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角色扮演还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合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角色扮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1.选择适合的角色扮演主题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角色扮演,首先要选择适合的角色扮演主题。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可以选择一些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共鸣的角色扮演主题,如购物、问路、打电话等。
同时,也要注意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和价值的主题,如环保、友谊、爱心等,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
2.创设适合的角色扮演情境角色扮演的情境是角色扮演的重要因素之一,创设适合的角色扮演情境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根据所选主题和教学目标,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情境,如商场、公园、医院等,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对话和交流。
探索篇•方法展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解决以往学生只会学习英语不会说英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
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角色扮演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己,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本文通过对角色扮演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提出几点相应的策略。
一、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开展角色扮演教学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有效互动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情境创设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特别是在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材中存在很多的会话材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角色扮演教学,教师可以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对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阅读内容、短语和词汇等进行标注,从标注中找出会话教学的因素,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Unit 11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的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对礼貌的指路以及问路的方法进行学习和掌握,对且对一些常用的句型如“across from”“on Center Street”“turn left”等进行复习。
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内容以及知识点,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活动进行角色扮演:Excuse me.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if there is a bookshop near here?Could you tell me where I can buy apples?yes.There is a...on/between...and...把这些内容设计好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注意从句的时态以及语序等相关的问题,同时让学生对常用的句型进行深入学习和掌握,如“Could you please...?”二、利用多媒体,创设真实会话情境,开展角色扮演教学英语的学习需要在一定的真实语境中进行学习,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角色扮演情境,提高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分析任务型英语教学是一种基于任务、以语言为工具的语言教学方式。
它强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运用语言来解决问题和完成目标。
以下将从任务型英语教学的定义、优势、实现方法以及教师和学生角色等方面进行分析。
1. 强化学习意愿,提高学习主动性任务型英语教学强调以任务为导向,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体验到语言在实践中的价值和作用,能够增强学习兴趣和意愿,提高学习主动性。
2. 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在任务型教学中,学生需要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运用的技巧和策略,能够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
3. 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通过任务完成,学生可以获得快速的成功体验,建立学习信心,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
三、任务型英语教学的实现方法1. 任务设计在任务型英语教学中,任务的设计十分重要。
任务应该能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过程,并能够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
2. 学生分组任务型英语教学中,学生分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生需要在小组中完成任务,通过与他人合作,促进交流和思维的碰撞。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因素来分组。
3. 学生表现在任务完成之后,学生需要向全班展示他们完成任务的结果。
教师应该积极评价学生的表现,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提供改进建议。
四、教师和学生角色1. 教师角色在任务型英语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他的角色从“讲解者”转变为“引导者”。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提供必要的技能培训和资源支持。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在任务型英语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需要主动参与任务的制定和完成,学生的角色既是任务的执行者,同时也是任务的设计者。
学生需要在任务完成后,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总之,任务型英语教学已经成为了现代语言教学的主流。
在任务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提供丰富的且有意义的任务来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和策略,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输入、吸收和输出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学习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运用能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语言的输入、吸收和输出过程。
其中输入过程所采取的主要学习形式是“听”和“读”,输出过程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说”和“写”两个方面,而吸收是发生在输入的过程、输出之前的消化过程以及输出的过程之中。
这里所说的吸收也是一种艰难的认知过程,这一过程涉及语言信息的输入、储存和提出等。
由此看来,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语言学习过程,整个过程中伴随着语言信息的输入、吸收消化和输出,语言知识(包括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获取、语言能力(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的发展都是在语言的输入、吸收和输出过程中实现的。
但是,无论是KrashenEz]的可理解性输入理论,还是Swain的可理解性输出理论,都强调了学习过程中输入和输出两个因素的重要性,尤其是强调了可理解性的问题。
其实所谓的可理解性就是要便于学生吸收消化,易于学生理解与表达,让学生减少心理和情感压力以及社会与文化因素的影响,创造良好的认知氛围和学习环境,从而增强学生的接受能力,提高语言课堂的教学效果。
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输入、吸收和输出过程也是学生知识建构和能力培养的过程。
二、英语课堂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教学理论来自于教学实践,又对教学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一些教师认为英语教学理论是理论家的事情,与自己的教学实践关系不大,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如果我们仔细回顾一下我们的教学实践,就会发现,我们自己也有对应的个人理论(personal theory),这些理论有的来自于自己的切身体会或感悟,有的来自与同事之间的交流和协商,还有的来自于同学生的合作或自己的反思。
这些理论或明或暗地决定着或者说指导着我们如何开展课堂教学。
Ellis指出:“所有的教师都有一套语言学习理论……没有一套语言学习理论,语言学习就不能实现,.但是这些理论可能仅存在于一套隐性的观念之中。
角色扮演——英语课堂中的模拟人生作者:朱若颖来源:《小学教学研究》2020年第11期【摘要】角色扮演是英语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活动,用以巩固和反馈语篇或对话教学的效果,却往往被忽略了该活动中立德树人的重大作用。
本文以新常态教育理念为背景,结合新课标理念,从具体的课堂实例中论证角色扮演在英语教学中立德树人的体现。
【关键词】角色扮演小学英语立德树人交际法教学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角色扮演是一种具有较高教学价值的群体参与模式,尤其适用于中小学的课堂教学。
许多国外学者对它在教学中的实施效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美国教师奥冬乃尔和赛沃在“交流技能训练”课中运用角色扮演,得出了如下结论:①学生比在传统课中更愿意表达思想和情感;②缩短了训练内容和现实生活的距离;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改变他们的处事态度;④有利于教师及时提出反馈意见,与学生平等交流。
美国教师迪奈乌和黑泊纳于1997年运用与传统讲授模式相对比的实验方法,对角色扮演的教学效果进行了研究与评价。
他们指出:“此模式能够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减少他们在学习中的紧张和焦虑,并且能够提高个人创作热情和小组合作效果。
”因此,角色扮演作为一个英语课堂中常见且具有综合性特点的教学活动,同时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思想。
本文从目前角色扮演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实施的不足和实际操作来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过去英语课堂中角色扮演活动的不足(一)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的训练,学生在刚接触角色扮演活动时,会产生不适应的情况,导致活动效果不理想。
主要有以下几种体现:本身性格内向。
有些学生会觉得在整个班级同学面前表演非常困难,害怕被同伴嘲笑而不愿意参与其中。
教师应该想办法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比如说可以在正式表演前的小组练习中,给予指导和鼓励。
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学生往往习惯传统的“老师说,学生听”的模式,因此他们可能会抵制这种具有挑战性并且比较难的活动,因为这种活动强迫他们使用各种技巧而不只是作为被动的学习者。
英语新课标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谢春根(新余市第一中学,江西 新余 338000)摘 要:施行新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实现必要的角色转变: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该是与学生“平等中的首席”;应该是谦虚的学习者;教师之间应该是紧密的合作者;教师应该做扎实的研究者。
关键词:新课标;教师;角色;转变中图分类号:G 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65(2005)04-0122-03收稿日期:2005-01-13作者简介:谢春根(1975—),男,江西新余人,新余市第一中学教师,中教二级。
在传统教育教学情境下,教师处于核心地位,直接以文化权威的身份出现,而学生则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信息的容纳器。
丰子恺先生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一双大手把着一人形木模,将一个学童模样的孩子,往木模里按压,使之中规中矩,孩子痛苦得泪雨滂沱。
这种“千人一面、削足适履”的教育方式就是传统教育的一种真实写照。
学校教育要完成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全面转变,学生就应当成为学习的积极主动的构建者、参与者,成为成功的、愉快的和合作的学习者。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并建立形成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实现从单一的针对语言知识掌握程度的知识性测试向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多样化评价方式的转变。
由此可以看出,课程的变革,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变革,也是人的变革。
作为实施《英语课程标准》的主动执行者的教师,就成了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
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进行必要的角色调适,以适应改革的大潮。
主要应从以下一些方面实现角色的转变:一、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要从过去仅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
高中英语新教材教学中的“角色扮演”摘要:“角色扮演”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种常用活动。
合理使用“角色扮演”对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帮助很大。
但在实际应用中也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使“角色扮演”给教学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本文中笔者从亲身教学经历切入,着重探讨“角色扮演”在高中英语新教材教学中的所得所思。
关键词:角色扮演;课程标准;创新精神;评价作者简介:卢建立,任教于浙江省余姚中学。
“角色扮演”是每一个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都会用到的一种教学活动。
它形式多样,可以是一个人、一对、一组乃至全班共同参与。
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可采用不用的形式。
对于检验及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补充扩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角色扮演”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剑,不是但凡使用就能起到正面作用。
不合理使用这一教学活动会给课堂带来反作用或者浪费宝贵的时间。
现就笔者就NSEFC BOOK 1 Unit 5 Reading “Elias’ Story” 施教过程中“角色扮演”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总结如下:一、任务布置过难,限制学生能力发挥“角色扮演”活动应基于教材基础上来开展,可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深化和拓展,但应在学生现有知识和能力范围之内。
若超出了学生掌握的范围,学生们就会变得无话可说,无从入手。
以NSEFC BOOK 1 Unit 5 Reading “Elias’ Story”为例。
课文通过一个普通非洲黑人Elias在寻找工作过程中向Nelson Mandela寻求帮助一事,从侧面表现出Mandela的高尚情操及在黑人解放运动中的伟大作用。
课文教学结束后,笔者要求学生make a dialogue between Mandela and Elias about their friendship。
学生在课文中学得的内容只有Mandela曾帮助过Elias获得passbook及Elias帮助Mandela炸毁政府大楼。
浅谈英语新课标的三新及教师角色的多转变天矿学校谭丽珍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的课程改革已经全面推广实施,它将对教师的个性发展、素质提高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
然而英语新课标中的“新”体现在哪里?新课标下的课程改革到底对教师意味着什么?这些都是在实施课程改革中我不得不询问自己的问题。
不过暑假期间,我很荣幸地参加了国培和初中英语教师培训,针对以上问题,我从培训中找到了答案,这让我受益匪浅,也感慨颇多。
以下我就谈谈个人的想法:一、新课标之三“新”1、“新提法”通过暑假培训学习后了解到新英语课程标准对课程任务、课程体系、学习方式、教学途径、评价手段等方面都有全新的提法。
包括六方面:坚持终身学习观、明确分级课程体系(九个级别)、强调自主学习、提倡“任务型”教学理念、建立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新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新课堂”回想自己以前上学时的初中英语课,满脑子闪的不是老师密密麻麻的板书就是书后快被翻烂的单词表,英语课似乎就是永远抄不完的笔记和总也记不完的单词。
往事不堪回首,该是我们这些应试教育下的牺牲品举起素质教育的大旗,向传统说“不”的时候了!与传统的英语课堂相比,新课标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既可以是在一个班级教室里,又可以是一个突破时间、地点局限的大环境。
其主要特征有两方面:(1)宏观大环境---浓郁的氛围环境对语言的学习和影响是很重要的,需要强调的是,不能满口“Chinglish”(中国式英语),为了说英语而说英语。
我们要关注课堂,但更要关注课下宏观大环境氛围的营造。
(2)微观小环境---“活”教室教室是课堂的载体,师生是课堂的主体。
教师把知识讲“活”,学生听懂了运用灵“活”,那整个教室就充满了生气。
新课标提倡的“任务型教学”、以“多媒体课堂”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主张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但我个人认为,活动的“量”我们应该做到有的放矢,否则可能过犹不及、适得其反。
在微观小环境里,我们要“关注学生”,但不要“关住”学生。
教师的名词解释英语教师,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角色,其定义和职责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教育体系中可能存在差异。
然而,无论在哪个文化或教育背景中,教师无疑都是教育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英语中,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定义通常可以在「teacher」这个词语中找到。
首先,教师的名词解释可以从其字面意义出发。
在英语中,「teacher」这个词源自拉丁语的「teach」,意为教导、教诲。
因此,从字面上看,教师就是一个负责教导学生、传授知识的人。
然而,教师的职责远不止于此。
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教育的引领者。
他们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教授学科知识,也是学生的指导者、辅导者和督促者。
他们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引导他们成为自主学习者和积极参与社会的公民。
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多重角色。
首先,他们是知识专家。
教师需要全面掌握自己所教授的学科知识,并不断更新和深化自己的学术素养。
其次,他们是组织者和规划者。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并组织课堂教学及其他学习活动。
此外,教师还是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和评价者。
他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指导并评价学生的学习和进步。
除了以上职责外,教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他们与学生、家长和同事之间需要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师还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适应能力,随着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适应不同的学习情境。
此外,教师还应该具备关爱和尊重学生的品质。
教师不仅是学生在学业发展上的引导者,更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倾诉者。
他们应该了解学生的需要,关心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综上所述,教师的名词解释英语可简单理解为「teacher」,即负责教导学生、传授知识的人。
然而,教师的工作远不止于此,他们是知识的传播者、教育的引领者,同时也是学生的指导者、辅导者和评价者。
“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运用角色扮演在现今的英语会话教学当中是比较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对于正处在英语学习阶段的初中生来说,角色扮演可以极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快更有效地掌握学习重点。
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当中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一、会话教学模式1. 会话教学目的在教育与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外语应用日益频繁,初中是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交互能力,听力与口语所组成的会话教学成为了越来越多英语教师所青睐的教学方法。
会话教学在英语教学当中的作用是十分大的,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语法的学习与理解,锻炼语言组织能力,精炼信息与沟通表达能力。
会话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处在引导的位置辅以指导。
2. 教学模式会话教学当中,目前的教师受制于固化思想,没有有效的教育方法来更好地来进行会话教学,还是维持那一套老办法:讲重点,学生强行记忆。
这个过程对于学生是痛苦和枯燥的,学习效率低下,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无法得到有效培养。
然而,角色扮演能够帮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英语学习。
角色扮演分为两种模式:一种为学生交互模式,即相互扮演一位提问者,一位则是解题者,通过提问与解答问题来加深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另一种则是模仿特定的人或事物,设身处地地从其角度来与其他的扮演者进行交互,有利于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有效地理解文中观点与所要掌握的知识。
二、角色扮演的环节设计要想让角色扮演在英语会话中取得良好的作用,其角色扮演各个环节的设计应当周全考虑。
1. 了解学生会话程度,合理安排相应角色角色扮演是由一个个小团队合作完成的,由于每一位学生的会话能力不同,性格差异也比较大,有的学生害羞,有的活泼,有的性子慢。
教师在角色扮演划分小组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性格特点,让角色扮演的小组在尽量做到处在同一个英语水平上,同时让性格活泼的学生与害羞的学生组合,这样可以调动害羞类型的学生积极参与,在协同学习中克服害羞等个性不足。
浅谈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摘要: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英语教学更是如此。
因此,教师的作用及其重要。
在英语的课堂中,教师的价值观念、行为甚至个性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外语的过程和结果,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的要求还存在差距,所以英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部再一次强调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作用的重要性。
关键词:英语教学,价值观念,经济建设,英语教师,重要性。
一、引言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中学生学习英语不仅取决于本身的爱好取向,外界对其也有很大的影响。
这就使得教师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产生新的思考,探索教师角色的位置。
但是长期以来,教师们习惯了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在教学实践中,仍摆脱不了单纯语言知识传授和语言技能训练的倾向,视管理教学为己任,不但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淡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忽视了教师本身的中介作用。
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限制了他们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影响了学习效果。
本文就英语教师角色在教学中的作用来谈几点拙见,以期引起同仁的兴趣。
二、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角色
1.传播者(spreader)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承担着社会所赋予的教书育人的任务,在其知识结构中,包含着自己本身的文化传统、社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等内容。
这些内容,无形之中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会影响到学生。
也就是说,英语教师在传播英语知识的同时,也教授了学生英美文化传统,他们的生活方式等等。
所以,英语教师不仅仅是英语听说读写方面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传播者。
2.评估者(assessor)
在一般情况下,教师的职责是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作业情况。
如今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强调评价的峥别与与选拔的功能”。
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整个评价制度上寻求新的突破。
教学中的很多评价原则都是需要教师来掌握的,比如:诊断性评价、教学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等等都需要教师来进行的,另外,在英语教学,教师一定要掌握好这些原则,因为对于英语的学习者而言,教师的评价关系到学习者的兴趣爱好,年级低的学生有甚。
所以英语教师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英语,从而进行良好的评价。
此外,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性评价,是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
3.学习者(learner)
英语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学生的求知、求异、创造的需要,不断地丰富完善自己。
也就是从古代到现在一
直很流行的说法“教学相长”,在用自己的知慧照亮受教育者的同时,也在受教育者的激励下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从而实现这个“教学相长”。
4.组织者(organiser)
在新课程改革中,依据现代教育理念所提出的教学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又把它具体化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
课堂教学能够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所以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设计组织时就必须突破单纯以“双基”的旧框架,从三个维度来全面构思教学内容、精心组织教学活动。
例如:组织一起演个短剧,进行一个辩论赛,编个小故事等组织形式,从而体现教师的组织者作用。
5.促进者(prompter)
“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视阈下英语教师的重要角色之一。
这一角色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旁观者,有效激励者和适时帮助者,时时刻刻准备帮助学生,鼓励促进学生学习。
英语教师的这一角色体现的是交往互动的教学观、发展共进的评价观。
丰富英语教师的实践智慧、理解学生的成就动机、为学生创设支持性的环境等是教师实现这一角色的路径。
6.控制者(controller)
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控制好节奏以便于课程有效顺利地开展。
良好的控制课堂是英语教师的必修课。
例如:当布置学生做
快速阅读这样的习题时,就要掌握好时间,不能太久,否则课程进行不完;也不能太短,以致学生理解不好。
此外,在教学中进行一项活动,如果学生们太过活跃,那么英语教师就应该控制好课堂,完成教学任务。
另一种情况就是,学生们不能很好的理解英语,以致于课程不能进行下去,所以这时,教师就应该发挥控制能力来进行课程的继续。
7.参与者(participant)
一般的英语课堂上,教师只负责分配任务让学生完成,然后自己作为检测者来检查一下结果。
但如今教学,大家都提倡并鼓励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当中,从而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据我个人经验,参与到学生们的活动之间可以消除他们对英语的恐惧感,并且促进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比如说,在对话表演当中,教师参与进去,为他们建立了自信心“老师在我们组,一定会表演的很成功”,只要成功了,也就提高了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可以更有把握把英语说好,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四、总结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创新和突破。
它要求英语教师改变多年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以表现出合适的角色行为。
既然是“转换”,那就有必要了解需要转换的角色模式,即与新课程理念不相适应的教师角色。
本文以上只选取了几种较有代表性的加以阐述。
由此可见,英语教师角色的转换
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运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总之,英语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的角色也就日益突出其重要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现代教师要“履行当代教育家的职能”。
由此可知,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尤其是英语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都有所不同,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扮演好自己在英语教学中的以上几种角色。
参考文献:
[1] 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程晓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教育学原理,刘海民,高等教育出版社
[3]英语教学法教程,王蔷,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王超,女(1989-),汉族,辽宁大连庄河人,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科教学(英语)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