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课件 第4讲 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晚清时期(共48张PPT)
- 格式:ppt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48
专题四中华文明的变革与转型-晚清时期一、考纲明示1、1840年到1900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辛亥革命;2、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维新思想三条主线定论四、教材链接:必修一第10、11、12、13课;必修二第9、10课;必修三第14课;五、作业:1、课前自主学习:《赢在高考》p29-p34,并做好例题2、课后作业:《赢在高考-素养升级练》p7-p8;补充练习训练四(后附)六、深化拓展(一)经济上——在外力冲击下的艰难转型1.从文明的碰撞与融合看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2.从社会转型视角认识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的五大变化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环境的比较(二)政治上——在战争推动下的被动变革1.全面认识近代列强的侵华(1)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
(2)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出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到向美国转移的变化。
(3)从列强侵华目的上看,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
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
(4)从结果看,除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外,其他均以中国失败而告终,这说明了只有全民族抗击外来侵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5)从列强侵华的影响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
①破坏性: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和落后的主要原因。
②建设性(客观影响):列强把西方技术带到中国,对中国旧制度、旧观念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了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晚清时期中国外交的近代化(1)中国外交从“朝贡体系”到“不平等条约体系”①“朝贡体系”立足点是“华夷观”思想,体现了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