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悸资料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95.35 KB
- 文档页数:2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治疗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心悸、胸闷,《伤寒论》中一个方,仅6味药,便可温补心阳,安神定惊!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10,甘草15,龙骨、牡蛎、茯苓各30,熟附子6。
【功能】温补心阳,安神定惊。
【适用于】心脏神经官能症,证属心阳不振。
常见症状为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自汗乏力,食欲缺乏,活动后加重,休息后会减轻,手脚冰凉等。
舌脉象常为: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
神经官能症一般多因强烈或长期的精神刺激,或事事不如意,心情不畅,导致的肝郁气滞,经脉失畅,心脉痹阻;或是气血不和,心失所养,脏腑功能紊乱而造成的。
因此,在调理过程中,中药以养心、镇静为主。
桂枝甘草汤主要的功用是补助心阳,而且它有化生阳气的功用,用于发汗过度。
龙骨、牡蛎这两个药是对药,经常两个一起用,主要是镇静的作用,对调理失眠、心悸,心神不宁都有一定缓解。
再加上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补中,以及熟附子回阳救逆,助阳补火的功效,诸药合用,蕴含了中医的阴阳平衡、动静结合、升降互补,共同达到安神救逆,潜阳,镇惊,补心,摄精的功效!。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悸一例四诊张某,女,50岁,以“反复发作性心悸2年余,再发加重3天”为主诉,(症见):发作性心中惊惕不安,不能自主,以夜间丑时尤甚,醒后难以入眠,白日未见明显异常,发作时无伴胸前区憋闷及刺痛感,无气促汗出,无头晕头痛,平素多思易怒,易受惊,进食油腻食物后易腹泻,无形寒肢冷,眠一般,二便尚可。
(舌象):舌淡暗少津,边未见齿痕,苔薄白。
(脉象):左寸沉细,左关弦细,右脉细。
诊断及治疗诊断:心悸(心阳虚)治疗: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并归脾汤加减具体方药:桂枝15g 炙甘草30g 煅龙骨30g 煅牡蛎30g熟地黄20g 麦冬20g 白术20g 黄芪20g茯神10g 远志10g 香附20g 党参20g丹参10g共5剂,日一剂,以上诸药取400ml水纳煎,去渣滓留取200ml,早晚两次空腹温服。
服药反应(第一剂):服药后诉腹中雷鸣,急欲如厕,前后三次,泻后觉舒,无伴腹痛,无恶心呕吐,嘱其按前方续服。
当夜丑时时分仍阵发性心中惊惕,但程度较前日减轻,可缓慢入睡。
(第二剂):服药后无诉特殊不适,是夜无再发心中惊惕不安,安然入眠。
嘱其尽服余药,后无再发此症状。
按语“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曰“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火逆复下,已误复误,又加烧针,火气内迫,心阳内伤,则生烦躁。
桂枝、甘草以复心阳之气,牡蛎、龙骨以安烦乱之神。
”该患者以心中惊惕不安为主症,且日轻夜重,诊脉左寸沉细,辨为心阳虚证,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为主方加减;又因患者平素多思,进食食物不慎后即易腹泻,夜眠易惊,诊脉右关细,予化裁归脾汤,予党参、白术、黄芪健脾益气,茯神、远志宁心安神;时值冬末,加熟地黄、麦冬以滋阴养血通脉;又以丹参归心肝经,取其活血除烦而不留诸补药之滞,并以香附疏肝理气,诸药合奏共取潜阳镇惊、滋阴养血之效。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临床观察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常伴随着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
传统中医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疗效。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心悸、气滞而引起的胸痹、心血痛等症状的中药方剂,有着良好的调经活络、清心安神、舒肝解郁的作用。
本文将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进行介绍。
一、研究背景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
室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严重者可能诱发室颤,危及生命。
目前西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和介入手术,但常常伴随着一定的不良反应和治疗后复发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观察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1.研究对象选取符合冠心病及室性早搏诊断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
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范围为40-70岁。
所有患者均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全面的临床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确认诊断。
2.研究方法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
观察组给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心功能等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
3.观察指标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心率变异性指标(包括SDNN、RMSSD、LF、HF等)、心电图的变化情况(包括ST段改变、T波改变等)、心功能改善情况(包括心功能分级、心功能评分等)。
4.临床疗效评价根据患者的心电图、心功能等指标的改善情况,采用无效、显效、有效等标准进行评价。
同时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三、研究意义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可以为传统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提供更为科学的临床依据。
同时也可以丰富和完善传统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的疗效证据,为其在临床应用中提供更为明确的指导。
观察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悸患者临床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心悸患者采取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66例心虚胆怯型心悸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疗法,观察组接受常规疗法联合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总疗效率显著比对照组要高(P<0.05)。
结论临床上采用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悸具有良好的效果,患者的症状显著改善,值得推广。
[关键词]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心悸;心肌缺血中医方面对于心悸的问题是由于患者体虚劳倦、外邪侵袭等原因所导致的,患者会在患病之后感觉到心神不宁以及惊燥不安等现象,西医方面将心悸称为心律失常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患者胸闷、心悸以及呼吸困难[1],严重的患者可能会产生心动过快现象甚至频发心悸,使患者自身心力衰减,身体健康受到严重的影响。
目前临床医学方面主要是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方式,这种治疗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的具体治疗效果。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66例心虚胆怯型心悸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33例。
对照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33岁至52岁,平均(43.41±2.85)岁,平均病程(5.63±1.71)年;观察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32岁至54岁,平均年龄(44.71±1.59)岁,平均病程(5.31±1.86)年。
组间常规资料相近,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1)患者病情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心悸标准相符合;(2)中医辨证分型为心虚胆怯型(3)心功能NYHA分级低于Ⅱ级。
排除标准:(1)心肺器官功能障碍;(2)精神异常或存在沟通障碍。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悸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心悸患者采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心悸患者40例采取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对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40例心悸患者经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
结论:心悸患者采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对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明显,可促进心血管神经功能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心悸;症候;疗效【中图分类号】R25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9-0077-02心悸是指自觉心跳或心慌,可伴心前区不适感。
心悸多见于心脏疾病,亦可见于其他系统疾病,如感染、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1]。
中医认为,心悸主要由于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气、血、痰等病理物质阻塞心脉,致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轻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偶发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者频发或阵发心悸、心动过速,甚至引发心力衰竭、心脏骤停,严重危及患者生命。
采用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悸,获得良好疗效,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心悸患者40例,其中男8例,女22例;年龄27~72岁,平均年龄48.5±5.5岁。
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8年,平均病程1.5±0.5年。
心悸怔忡,气短喘促,畏寒肢冷,面色白光白黯滞,自汗,心胸憋闷,舌淡胖嫩,苔白滑,脉迟弱。
1.2 方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惊。
采取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
桂枝15克,龙骨、牡蛎各20克,党参18克,熟附子12克,茯苓15克,甘草6克。
水煎服。
兼有阴伤,加麦冬10克,玉竹10克,五味子10克。
病情严重,汗出肢冷,面青唇紫,喘不得卧,重用人参30克,附子15克,加服黑锡丹。
研究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悸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观察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在心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0月本院接收的68例心悸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治疗与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
结论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有助于心悸患者临床症状及早改善。
【关键词】心悸;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稳心颗粒【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modified Guizhi glycyrrhiza Keel Oyster soup in the treatment of palpit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68 patients with palpitation admitted to ourhospital from June 2021 to October 2022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added Guizhe Licorice keel oyster soup, respectively,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total effective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Added Guizhi Licorice keel Oyster soup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palpitation.【 Key words 】 palpitation; Flavored osmanthus branch licoricekeel Oyster soup; Metacentric particle心悸是一种心脏疾病,主要是因为心脏功能不正常而导致的。
中医内科学——心悸心阳不振——桂甘龙牡汤合参附汤——阴阳解析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阴阳解析心悸心阳不振证候: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代表方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桂枝(去皮)一两(3g)、甘草(炙)二两(6g)、牡蛎(熬)二两(6g)、龙骨二两(6g)。
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一日三次。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具有温补心阳,安神定悸之功效。
参附汤:《妇人良方》人参一两(30克)、附子半两(10克)。
先将生姜、大枣用水煎汤,去渣留汁,以汤代水煎煮人参、附子,取汁徐徐饮服。
主治元气大亏,阳气暴脱,汗出粘冷,四肢不温,呼吸微弱,或上气喘急,或大便自利,或脐腹疼痛,面色苍白,脉微欲绝。
解析:阳性药:桂枝、附子、生姜、大枣平性药:甘草、人参、龙骨阴性药:牡蛎君药:附子、桂枝桂枝:辛、甘,温。
归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附子:辛、甘,大热,有毒。
归心、肾、脾经。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生姜:辛,微温。
归肺、脾经。
发汗解表,温中止吐,温肺止咳。
大枣:甘,温。
归脾、胃经。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甘草:甘,平。
归心、脾、肺、胃经。
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
人参:甘、微苦,平。
归脾、肺、心经。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龙骨:甘、涩,平。
归心、肝、肾经。
镇静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牡蛎:咸,微寒。
归肝、肾经。
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
阳性药物多,阴性药物少,以阳性药物为主,针对寒证;君药以补火通阳为主,针对虚证;少阴太阴合病(表里寒)。
方剂中,附子、桂枝,补火通阳;甘草、人参,补气固脱;龙骨、牡蛎,平肝潜阳;生姜、大枣,调和营为。
诸药合用以补火通阳为主,补气固脱为辅,兼顾平肝潜阳、调和营为。
适用于心阳虚衰,不能温养心神者。
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主治
心阳不足证,烦躁不安,心悸,或失眠,心胸憋闷,畏寒肢冷,气短自汗,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迟无力。
方义
方以桂枝辛甘而温,既温振心阳,为温心通阳之要药,又温通血脉以畅血行,为君药。
臣以甘草,一则补心气,合桂枝辛甘化阳,温补并行,是温补心阳的基本结构;二则健脾气,资中焦,使气血生化有源。
龙骨、牡蛎重镇潜敛,安神定悸,令神志安静而烦躁庶几可解,为佐药。
四药合力,阳气得复,心神得安,血行得畅,则诸症悉除。
配伍特点
方用桂枝扶助心阳。
炙甘草补虚益气,配以牡蛎、龙骨重镇安神;全方复阳安神,培本固脱,为其配伍特点。
运用
本方是治疗心阳不足证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烦躁,或失眠心悸、短气自汗、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迟无力为辨证要点。
现代常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以及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之烦躁心悸等证属于心阳不足,心神浮越而致者。
加减化裁
畏寒肢冷重者,加附子以增温阳之功;神疲短气明显者,加人参以助补气之力;失眠重者,加五味子、酸枣仁、茯神养心安神;心前区疼痛甚者,加川芎、丹参活血止痛。
使用注意
本方用量适宜心阳虚烦躁证轻者,若病重者,用量当酌情增3-5倍。
应用本方时,还当注意用量的调配,切不可盲目改变方中药物用量调配。
心阴虚烦躁证禁用。
龙源期刊网 阳虚心悸妙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作者:王付来源:《家庭医学》2005年第01期心悸又称心慌,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病证之一。
由于引起心悸的原因诸多,所以治疗心悸一定要审明病变证机,以法采用合理有效的方药治疗,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是笔者在临床中治疗阳虚心悸证的常用方,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譬如刘某经常心悸,并经西医诊断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屡屡服用中西药,治疗效果总是时好时坏。
笔者根据病证表现而辨为阳虚心悸证,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约20余剂,数年心悸得以解除,之后复经心电图等检查,一切均恢复正常。
同时还要指出,心悸病变证机若非阳虚,不能用此方治疗,若逆而用之,不仅没有治疗作用,反而还会引起其他变化。
对此要特别引起重视。
[方药组成] 桂枝10克,甘草10克,龙骨18克,牡蛎18克。
[用法服法] 本方既可作酒剂,又可作为汤剂。
酒剂制法是:白酒800毫升,将上述4味药纳于酒中,密封约1周后,即可服用,每次服用约5~10毫升左右,病轻者每晚服1次,病重者早晚各服1次,10天为1疗程,病轻者服用1~2个疗程,病重者3~4个疗程。
若欲巩固治疗效果,也可断断续续服用。
汤剂制法是将上述6味药置于砂锅内,加水约500毫升左右,煎煮约50分钟,取药汁去药渣,即可服用。
用药10天为1疗程。
病轻者需服用1~2疗程,病重者需服用3~4疗程。
[作用特点] 温阳益气,重镇安神。
[临床运用] 阳虚心悸证:心悸,胸闷,气短,恶寒,手足不温,舌淡苔薄白,脉弱。
[加减用药] 若气虚明显者,加人参、白术;若气短者,加黄芪、山药;若胸闷明显者,加蛤蚧、木香;若心烦者,加知母、百合;若胸满者,加甘松、香附;若梦多者,加酸枣仁、磁石;若手足发凉者,加附子、细辛;若有脑病者,加元胡、五灵脂;若舌苔腻明显者,加薤白、瓜萎等。
[临床扩大应用] 急、慢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大动脉灸,浅静脉炎,心律失常,神经衰弱,末梢神经炎等病证而见上述证机者,均可以本方治疗。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心悸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是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用于治疗因烧针损伤心阳,心神被扰而出现烦躁的方剂,功擅温振心阳,重镇安神。
临床中常用其治疗各种心悸,中医辨证属心阳不足者,效果比较明显。
例1.频发室早,伴差传患者王某,女,65岁,2010年4月12日就诊。
患者自诉心慌、胸闷、乏力、气短、心慌心悸已两年,因1周前劳累上述症状加重来诊。
现畏寒,胸闷憋气,时有心慌,手足冷,面色苍白,饮食尚可,大便溏薄,小便清长,眠可,舌淡苔白,脉细弱。
心电图示:窦性心率,频发室早,房早伴差传。
证属心悸之心阳不振型,治以温补心阳。
方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药用:桂枝15g,炙甘草15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丹参15g,薤白15g,瓜蒌15g,当归15g,黄芪30 g,白术15g,7剂。
二诊:患者心慌、胸闷、气短、畏寒、手足冷等症状已明显缓解,现仍有乏力、便溏。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偶发室性早搏。
于上方中加入仙茅15g,仙灵脾15g,狗脊15g,山萸肉10g,7剂。
三诊:患者偶尔自觉心慌、乏力,余症基本消失。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78次/分,律齐。
加党参15g,白术15g加强补气健脾之力。
按):本例患者属心悸之心阳不振型,其主要表现为心下动悸。
由于患者为老年女性,阳气虚衰,故治疗应以补益心阳为主。
阳气旺得以鼓动血行,促使血流通畅,气血调和,阴平阳秘。
选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方中桂枝、炙甘草温补心阳:生龙骨、生牡蛎安神;仙茅、仙灵脾补肾阳;当归、丹参补血活血:配以滋阴之山茱萸以阴中求阳。
全方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为主,加减应用合理,共奏温补心阳、滋阴活血之功。
例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李某,女.68岁,2010年12月1日就诊。
自诉心慌、失眠、头晕反复发作10年,曾在本院住院治疗,诊断为“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近期无明显诱因自觉心慌,头晕,胸闷,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失眠,记忆力减退,大便溏泻,小便清长。
1材料与方法1.1研究资料获得资料采用内科心血管病于2009年10月到2011年3月间在临床中使用中药方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及其加减方对各种证型心悸的治疗病例150份.1.2研究方法1.2.1将150份病例资料根据临床症状进行相应的辨证分型,首先将资料分为心阳不振型、心虚胆怯型、痰火扰心型、阴虚火旺型、瘀阻心脉型和心血不足型六组.分别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和其加减方进行治疗.然后对相应治疗结果用表格的形式进行统计,内容包括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和其加减方对心阳不振型、心虚胆怯型、痰火扰心型、阴虚火旺型、瘀阻心脉型和心血不足型的有效例数与无效例数,并将上述数据做成相应数据表格.1.2.2通过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将所得数据中属于明确有效的部分病例进一步进行整合,对病例中使用的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及其加减方中的各种药物进行分类并分析记录.1.3检测指标通过150份临床病例对使用中药方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及其加减方对各种证型心悸具有针对性治疗的治疗效果的统计学数据.1.4统计学处理将所得数据以数据表格方式进行统计,并通过卡方检验及t 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到相应结论.2中医及西医对心悸病因病机的认识心悸,中医学病名,属于西医学心律失常范畴,很多疾病以心悸为突出症状,严重的威胁着现代人类的健康.西方医学认为本病是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出现异常.中医认为心悸主要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所致.心悸的病理性质主要有虚实两方面.虚者有气、血、阴、阳亏损,使心失滋养,而致心悸;实者多由痰火扰心或心血瘀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历代中医典籍都曾对心悸的成因以及治疗有过明确记载.3临床中使用中药方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的组成及加减情况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自《伤寒论》)桂枝(15g )炙甘草(30g )煅龙骨(30g )煅牡蛎(30g )临床中各种证型心悸加减情况:心阳不振型加:原方使用心虚胆怯型加:远志(10g )酸枣仁(30g )心血不足型加:当归(10g )熟地(10g )龙眼肉(15)阴虚火旺型加:生地(15g )麦冬(10g )黄连(10g )瘀阻心脉型加:赤芍(10g )红花(10g )丹参(10g )痰火扰心型加:全瓜蒌(15g )胆南星(15g )黄连(15g )4心悸的证型及治疗药物的中医文献检索4.1心悸证型分类中医学者对心悸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对于心悸的辨证分型,见仁见智,学说众多.参照卫生部关于“治疗心悸的临床指导原则”所确定的辨证标准,并结合临床实际,初拟设心阳不振型、心虚胆怯型、心血不足型、阴虚火旺型、瘀阻心脉型、痰火扰心型六类型.多数中药新药研究都以此分型为基础进行临床研究.4.2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悸的相关文献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悸资料分析宋玉霞(赤峰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蒙古赤峰024000)摘要:目的与方法:通过对临床上有关使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以及其加减等方剂对各种证型心悸病例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从而得到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对各种证型心悸治疗效果以及其药味加减依据,进而提升使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悸的临床效果.本文探讨了通过对临床中使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以及其加减方治疗各种证型心悸的150份病例的对比及观察从而得到的相应结论.关键词: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临床病例;各种证型心悸;资料分析中图分类号:R2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6-0051-02Vol.28No .6J un.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 o urnal o 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 cience Editio n )第28卷第6期(下)2012年6月51--. All Rights Reserved.《伤寒论》中原文“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桂枝(去皮,一两)甘草(炙,二两)牡蛎(熬,二两)龙骨(二两)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张卿子伤寒论》中“辛甘发散.桂枝甘草之辛甘.以发散经中之火邪.涩可去脱.龙骨牡蛎之涩.以收敛浮越之正气.”《注解伤寒论》“辛甘发散,桂枝、甘草之辛甘也,以发散经中火邪;涩可去脱,龙骨、牡蛎之涩,以收敛浮越之正气.”《伤寒贯珠集》“桂枝、甘草,以复心阳之气;牡蛎、龙骨,以安烦乱之神.”《古方选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其义取重于龙、牡之固涩.仍标之曰桂、甘者,盖阴钝之药,不佐阳药不灵.故龙骨、牡蛎之纯阴,必须籍桂枝、甘草之清阳,然后能飞引入经,收敛浮越之火、镇固亡阳之机.”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有镇静的作用,龙骨含碳酸钙、硫酸钙的成分,能促进血液凝固,降低骨骼肌兴奋,达到镇静、止血的作用5讨论目前对于心悸的现代医学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膜抑制剂、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洋地黄类等)和非药物治疗(心脏起搏器,电复律,电除颤,电消融,射频消融和冷冻或激光消融以及手术治疗).常规治疗对心悸症状改善疗效肯定,但对改善预后等方面尚存在不足.中医治疗心悸主要是通过辨证论治,并运用方药,针灸,食疗等方法.中医中药治疗心悸有明显优势,不仅可以缓解症状,并且全面调理人身体状况,可以极大改善预后和降低病情继续恶化的发生率.中医学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心为太阳,一身阳气之所主.虽然心主生血,主行血,人们认为心病与血有很大关系,总是忽略心与阳气的关系.三四十年代,速效救心丸很流行,被人们一度认为是冠心病的克星,可是,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它并不能根治冠心病,甚至在有时候急救也是无效.其原因就是忽略心与阳气的关系,只是停留在心与血的关系这一层次上.这一点任应秋先生早已指出(参考《任应秋论医集》).无论是治疗何种心病,都要把注意点放到心阳上,这才抓到了本质,才不是治标.“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心阳充足,心才能不受邪扰.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以扶助心阳,重镇安神为主要作用.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甘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桂枝性温味辛甘,甘草炙用性微温味甘,甘温养阳气,亦即辛甘化阳之意.龙骨:龙为纯阳,因其骨敛阳而成形,故龙骨有敛阳入肾之功,长埋土中具土之善纳之气,所以能将阳气收之藏之并固之以土.牡蛎:能开能合类与少阳,长于水中,故敛少阳之火气而入水.两者共用定君相之火,同时用甘草扶中焦之土,桂枝交通心肾,相火降,肾水藏,中土固而精神安.在平时运用中,只要有:土虚、木(火)旺、君相之火虚摇的病人,皆可用之.成无己评述:“桂枝甘草之辛甘,以发散经中之火邪;龙骨牡蛎之涩,以收敛浮越之正气.”由此可知,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当是治疗心悸证的良方.我们在心血管病治疗中通过对中药方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的研究和改善,成功的在临床治疗中通过辩证辨病相结合的诊察方式,并指导应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及其加减方,在治疗及改善心悸的方面取得了一定疗效.本文通过对临床上有关使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及其加减方等方剂对各种证型心悸的150份病历的治疗效果的观察分析,得到利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及其加减方对治疗各种证型心悸的若干临床经验及药味加减依据,进而提升使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各种证型心悸的疗效,并为临床中治疗及改善各种证型心悸提供相应经验及依据.———————————————————参考文献:〔1〕(汉)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1997.〔2〕(汉)张仲景.金匮要略[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3〕(清)喻昌.医门法律[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 1957.〔4〕(明)戴元礼.金匮钩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5〕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6〕宋知行.董廷瑶老中医运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小儿心脏疾病的经验[J].浙江中医杂志, 1985(1):4.〔7〕崔黎霞.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临床应用[J].河南中医,2000,9(20):8-9.〔8〕王义忱.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惊恐症验案三例[J].北京中医,1999,4(18):36.〔9〕王红霞.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临床新用举隅[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10〕曹颖甫.经方实验录[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8.52--. All Rights Reserved.。
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悸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心悸患者采用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心悸患者104例,抽签法分观察组(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各52例,对比两组中医症候积分、生存质量与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胸痛胸闷、神疲乏力、畏寒肢冷与自汗盗汗积分较对照组低,生存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
结论对心悸患者采用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能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且改善生存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荐。
关键词:心悸;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效果目前临床常见心内科疾病是心悸,西医将该病症成为心律失常,病因或病机较复杂,冠心病、心瓣膜病。
风湿性心脏病或缺血性心脏疾病等因素导致患者表现为胸闷气短或心悸等症状,病情加重表现为心动过速或阵发性心悸等症状,甚至诱导机体发生心力衰竭或心脏骤停等现象,直接威胁生命健康。
中医认为心悸的病机是气血阴阳亏虚或心失所养对心神造成干扰,病理物质对心脉造成阻塞,导致心神不宁,因此早期给予患者中医治疗很重要[1]。
为分析心悸患者采用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接收的心悸患者104例,观察组(n=52):男33例,女19例,年龄46-82岁,平均年龄(62.38±3.87)岁;病程2-7年,平均(4.18±1.26)年;对照组(n=52):男31例,女21例,年龄46-82岁,平均年龄(62.38±3.87)岁;病程2-7年,平均(4.18±1.26)年。
比较年龄或病程等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具可比性。
①纳入标准:经心电图检查确诊符合《心律失常诊断参考标准》[2]中关于心悸的诊断标准;患者表现为神疲气短、口唇青紫或舌质紫暗等症状;知情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
第39卷第2期2021年2月CHINESE HEALTH CARE 中华养生保健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对心悸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本文研究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对心悸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研究患者纳入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中医医院在研究时间内诊治的92例心悸患者,研究时间:2019年4月~2020年4月,将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各组心悸患者数量均为46例。
其中,对照组通过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而研究组患者使用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进行治疗,比较各组心悸患者的症状积分、心功能水平以及心率水平。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此外,研究组患者的心功能水平、心率水平等方面的数据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结论通过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为心悸患者予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各方面指标的控制效果,改善心率以及心功能水平,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在心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借鉴。
周海云(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中医医院内科,云南玉溪,653200)3讨论毛细支气管炎好发于2~6岁人群中,由于患儿年龄相对较小,机体免疫尚未形成,导致患者抵抗病毒、病原菌能力较差,临床多表现为喘憋、发烧及呼吸困难等,影响患者健康、生活。
同时,患儿发病后胸腔会引起膨胀,并压迫腹腔,导致其吮吸异常,部分患者可伴有呼气性喘鸣。
既往研究表明[10]:支气管炎好发于小儿人群中,能引起呼吸过度,增加失水量与液体摄入量不足,造成患儿过度脱水,增加代谢性中毒的发生。
常规方法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包括:促排痰、维持水电解质紊乱、保持呼吸道通畅及纠正心力衰竭等尽快帮助患儿减轻临床阳性体征。
盐酸氨溴索主要用于急慢性呼吸道疾病、支气管分泌异常等的治疗,是一种能够稀化黏痰的祛痰药,能促进患者痰液排出,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中,联合用药组症状消失时间低于常规组(<0.05),说明盐酸氨溴索能缓解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阳性体征,缩短住院时间,利于患儿恢复。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的功效与作用《伤寒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组成:•桂枝9克•炙甘草9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功效与作用温通心阳,镇惊安神,止汗。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治心阳内伤,冲气上逆,烦躁不安,心悸怔忡,汗出肢冷,舌淡,脉弱或结代。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用法水煎服。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解主要用于治疗烦躁心悸、心阳内伤,以及火逆证下后,误用温灸之症。
方用桂枝扶助心阳。
炙甘草补虚益气,配以牡蛎、龙骨重镇安神;全方复阳安神,培本固脱,为其配伍特点。
临床应用以冲气上逆、多汗、不眠、心悸怔忡、脉浮或结代,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失眠,加石菖蒲、酸枣仁、远志;气虚,加党参、黄芪;寒甚,加重桂枝量,也可酌加干姜、熟附子;伴阴虚者,酌加生地、麦冬等。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按语本方原为治疗太阳病误用火法,使心阳受损,心神浮越之烦躁证,以心悸怔忡、冲气上逆、烦躁、多汗、脉弱或结代为辨证要点。
现代常用于失眠,眩晕,癔症,遗精,心律失常,遗尿,带下等病证。
如气虚明显者,加党参、黄芪以补气;失眠者,可加酸枣仁、石菖蒲、远志以安神;伴阴虚者,酌如生地、麦冬以养阴;虚寒明显者,可重用桂枝或加附片、干姜以温阳散寒。
类似功效方剂柏子仁丸•组成:•柏子仁•半夏曲•牡蛎•人参•白术•麻黄根•五味子•净麸•红枣功效与作用:养心安神,和胃止汗。
更多...方解:友中柏子仁养心安神,益血止汗,为方中主药;配以人参益气安神,...更多...柏子养心丸•组成:•柏子仁•枸杞子•麦冬•当归•石菖蒲•茯神•玄参•熟地黄功效与作用:养心安神,补肾滋阴。
更多...方解:本方主证为心肾不交,心血不足。
以惊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盗汗...更多...孔圣枕中丹•组成:•龟板•龙骨•远志•菖蒲功效与作用:补益心肾,潜镇安神。
更多...方解:主要用于治疗心肾不足之证。
方用龙骨、龟板育阴潜阳,远志、菖蒲...更多...•臭梧桐地龙合剂•调气养神汤•定心汤•茯神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更多...同方源方剂柏子仁丸•组成:•柏子仁•半夏曲•牡蛎•人参•白术•麻黄根•五味子•净麸功效与作用:养心安神,和胃止汗。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悸81例临床体会目的:观察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悸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心悸患者81例,采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将其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
结果:81例患者治疗效果:显效42例,有效33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6%。
81例患者治疗后心悸症候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应用于心悸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促进心血管神经功能恢复,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标签: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心悸;症候评分在临床上西医将心悸称为心血管神经症,其属神经症一种类型,是以心脏神经功能紊乱为表现形式的临床综合症,心脏无器质性病变[1]。
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悸、心前区疼痛、多汗、头晕、呼吸憋闷感等,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为了探讨治疗心悸有效方法,本文选取心悸患者81例,采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7月心悸患者81例,其中:男15例,女66例;年龄在26~71岁,平均年龄(49.7±8.6)岁;患者病程在2月至7年,平均病程(1.5±0.8)年。
1.2方法处方:炙甘草、龙骨、牡蛎各20g;桂枝15g。
若患者心悸明显,加入磁石20g;若胸痛明显,加入蒲黄12g,丹参20g;若自汗明显,加入浮小麦15g;若失眠,加入合欢皮30g,夜交藤15g,远志10g;若气短症状明显,加入黄芪15g。
日1剂,水煎煮,早晚各1次服用,4周为一个疗程。
1.3评价指标①心悸症候评分方法[2]:根据患者疲乏无力、心悸、神经功能紊乱、呼吸困难、失眠、心前区痛、头昏、头痛等症状表现程度进行评分,每项评分值相加即为总分值。
0分为无症状表现;1分为症状较轻微,未影响患者正常工作与生活;2分为症状明显,对工作与生活有一定程度的影响;3分为症状严重,对工作与生活有较严重影响。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 2020 年 第 18 卷 第 15 期 ·中西医结合研究·216候的评分若为7~9分,表示其存在重度的上述各项中医临床症候。
患者上述各项中医临床症候的评分相加等于中医临床症候的总评分。
1.5 疗效判定标准依据《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患者的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个等级。
显效:患者的水肿症状基本消失,其24 h 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恢复正常。
有效:患者的水肿症状有所缓解,其24 h 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有所改善。
无效:患者的水肿症状未缓解,其24 h 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未改善。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 x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
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症候的积分治疗后,乙组患者面色㿠白、腰膝酸痛、畏寒肢冷、全身浮肿、纳少便溏的积分及中医临床症候的总积分均低于甲组患者,P <0.05。
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症候的积分(分,s x ±)症候中医临床症候的积分甲组(n=55)乙组(n=55)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全身浮肿 6.6±1.8 2.9±1.1 6.8±1.9 1.0±0.8面色㿠白 6.9±2.1 3.3±1.2 6.9±2.1 1.1±0.7畏寒肢冷7.0±1.7 3.4±1.3 6.7±1.6 1.2±0.5腰膝酸痛 6.4±1.5 2.8±0.9 6.5±1.50.8±0.6纳少便溏 6.7±1.8 3.0±1.0 6.8±2.0 1.0±0.6总积分35.5±5.719.3±5.235.7±5.87.2±4.12.2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4%)高于甲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6.4%),P <0.05。
1材料与方法1.1研究资料获得
资料采用内科心血管病于2009年10月到2011年3月间在临床中使用中药方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及其加减方对各种证型心悸的治疗病例150份.
1.2研究方法
1.2.1将150份病例资料根据临床症状进行相应
的辨证分型,首先将资料分为心阳不振型、
心虚胆怯型、痰火扰心型、阴虚火旺型、瘀阻心脉型和心血不足型六组.分别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和其加减方进行治疗.然后对相应治疗结果用表格的形式进行统计,内容包括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和其加减方
对心阳不振型、
心虚胆怯型、痰火扰心型、阴虚火旺型、瘀阻心脉型和心血不足型的有效例数与无效例数,并将上述数据做成相应数据表格.
1.2.2通过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将所得数据中属于明确有效的部分病例进一步进行整合,对病例中使用的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及其加减方中的各种药物进行分类并分析记录.1.3检测指标
通过150份临床病例对使用中药方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及其加减方对各种证型心悸具有针对性治疗的治疗效果的统计学数据.1.4统计学处理
将所得数据以数据表格方式进行统计,并通过卡方检验及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到相应结论.2中医及西医对心悸病因病机的认识
心悸,中医学病名,属于西医学心律失常范畴,很多疾病以心悸为突出症状,严重的威胁着现代人类的健康.西方医学认为本病是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出现异常.中
医认为心悸主要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
心神,心神不宁所致.心悸的病理性质主要有虚实
两方面.虚者有气、
血、阴、阳亏损,使心失滋养,而致心悸;实者多由痰火扰心或心血瘀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历代中医典籍都曾对心悸的成因以及治疗有过明确记载.
3临床中使用中药方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的组
成及加减情况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自《伤寒论》)桂枝(15g)炙甘草(30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
临床中各种证型心悸加减情况:心阳不振型加:原方使用心虚胆怯型加:远志(10g)酸枣仁(30g)心血不足型加:当归(10g)熟地(10g)龙眼肉(15)
阴虚火旺型加:生地(15g)麦冬(10g)黄连(10g)
瘀阻心脉型加:赤芍(10g)红花(10g)丹参(10g)
痰火扰心型加:全瓜蒌(15g)胆南星(15g)黄连(15g)
4心悸的证型及治疗药物的中医文献检索4.1心悸证型分类
中医学者对心悸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对于心悸的辨证分型,见仁见智,学说
众多.参照卫生部关于
“治疗心悸的临床指导原则”所确定的辨证标准,并结合临床实际,初拟设心阳不振型、心虚胆怯型、心血不足型、阴虚火旺型、瘀
阻心脉型、
痰火扰心型六类型.多数中药新药研究都以此分型为基础进行临床研究.
4.2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悸的相关文献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悸资料分析
宋玉霞
(赤峰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目的与方法:通过对临床上有关使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以及其加减等方剂对各种证型心悸病例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从而得到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对各种证型心悸治疗效果以及其药味加减依据,进而提升使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悸的临床效果.本文探讨了通过对临床中使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以及其加减方治疗各种证型心悸的150份病例的对比及观察从而得到的相应结论.
关键词: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临床病例;各种证型心悸;资料分析中图分类号:R2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6-0051-02
Vol.28No.6
Jun.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6期(下)
2012年6月51--
《伤寒论》中原文“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桂枝(去皮,一两)甘草(炙,二两)牡蛎(熬,二两)龙骨(二两)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张卿子伤寒论》中“辛甘发散.桂枝甘草之辛甘.以发散经中之火邪.涩可去脱.龙骨牡蛎之涩.以收敛浮越之正气.”
《注解伤寒论》“辛甘发散,桂枝、甘草之辛甘也,以发散经中火邪;涩可去脱,龙骨、牡蛎之涩,以收敛浮越之正气.”
《伤寒贯珠集》“桂枝、甘草,以复心阳之气;牡蛎、龙骨,以安烦乱之神.”
《古方选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其义取重于龙、牡之固涩.仍标之曰桂、甘者,盖阴钝之药,不佐阳药不灵.故龙骨、牡蛎之纯阴,必须籍桂枝、甘草之清阳,然后能飞引入经,收敛浮越之火、镇固亡阳之机.”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有镇静的作用,龙骨含碳酸钙、硫酸钙的成分,能促进血液凝固,降低骨骼肌兴奋,达到镇静、止血的作用
5讨论
目前对于心悸的现代医学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膜抑制剂、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洋地黄类等)和非药物治疗(心脏起搏器,电复律,电除颤,电消融,射频消融和冷冻或激光消融以及手术治疗).常规治疗对心悸症状改善疗效肯定,但对改善预后等方面尚存在不足.中医治疗心悸主要是通过辨证论治,并运用方药,针灸,食疗等方法.中医中药治疗心悸有明显优势,不仅可以缓解症状,并且全面调理人身体状况,可以极大改善预后和降低病情继续恶化的发生率.
中医学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心为太阳,一身阳气之所主.虽然心主生血,主行血,人们认为心病与血有很大关系,总是忽略心与阳气的关系.
三四十年代,速效救心丸很流行,被人们一度认为是冠心病的克星,可是,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它并不能根治冠心病,甚至在有时候急救也是无效.其原因就是忽略心与阳气的关系,只是停留在心与血的关系这一层次上.这一点任应秋先生早已指出(参考《任应秋论医集》).无论是治疗何种心病,都要把注意点放到心阳上,这才抓到了本质,才不是治标.“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心阳充足,心才能不受邪扰.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以扶助心阳,重镇安神为主要作用.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
甘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桂枝性温味辛甘,甘草炙用性微温味甘,甘温养阳气,亦即辛甘化阳之意.
龙骨:龙为纯阳,因其骨敛阳而成形,故龙骨有敛阳入肾之功,长埋土中具土之善纳之气,所以能将阳气收之藏之并固之以土.
牡蛎:能开能合类与少阳,长于水中,故敛少阳之火气而入水.
两者共用定君相之火,同时用甘草扶中焦之土,桂枝交通心肾,相火降,肾水藏,中土固而精神安.在平时运用中,只要有:土虚、木(火)旺、君相之火虚摇的病人,皆可用之.
成无己评述:“桂枝甘草之辛甘,以发散经中之火邪;龙骨牡蛎之涩,以收敛浮越之正气.”由此可知,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当是治疗心悸证的良方.我们在心血管病治疗中通过对中药方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的研究和改善,成功的在临床治疗中通过辩证辨病相结合的诊察方式,并指导应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及其加减方,在治疗及改善心悸的方面取得了一定疗效.本文通过对临床上有关使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及其加减方等方剂对各种证型心悸的150份病历的治疗效果的观察分析,得到利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及其加减方对治疗各种证型心悸的若干临床经验及药味加减依据,进而提升使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各种证型心悸的疗效,并为临床中治疗及改善各种证型心悸提供相应经验及依据.
——
——
——
——
——
——
——
——
——
—
参考文献:
〔1〕(汉)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
〔2〕(汉)张仲景.金匮要略[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
〔3〕(清)喻昌.医门法律[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
〔4〕(明)戴元礼.金匮钩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
〔5〕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6〕宋知行.董廷瑶老中医运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小儿心脏疾病的经验[J].浙江中医杂志,1985(1):4.
〔7〕崔黎霞.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临床应用[J].河南中医,2000,9(20):8-9.
〔8〕王义忱.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惊恐症验案三例[J].北京中医,1999,4(18):36.
〔9〕王红霞.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临床新用举隅[J].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10〕曹颖甫.经方实验录[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