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讲义改造”与“一器多用”
- 格式:ppt
- 大小:639.50 KB
- 文档页数:36
实验仪器的自制与代用六例
1. 频谱分析仪:
有可以自制的,也有可以代用的:
自制:组装搭建频谱分析仪,使用MCU控制和软件设计,实现各功能量测。
代用:用CCS编程器测量,或者用电子调节器控制多频波。
2. 动态范围试验台:
有可以自制的,也有可以代用的:
自制:使用MCU控制和软件设计,将台子连接上动态范围试验台装置,来实现测试功能。
代用:使用数字多用测试仪,将信号旋转90度,利用带通和带阻滤波器,实现动态范围测试。
3. 电磁辐射检测仪:
有可以自制的,也有可以代用的:
自制:将线圈设置阻值,利用电容裸露或者封装作为探头。
将它们接
入电源,并经由AD转换实现数值量测,最后接入显示仪屏幕显示测
量结果。
代用:使用EMF检测仪,通过检测磁场变化,实现对电磁辐射的检测。
4. 信号源:
有可以自制的,也有可以代用的:
自制:利用DDS技术实现信号源,通过控制信号频率,调节电压驱动
实现信号源的参数控制。
代用:使用信号发生器,接入电源,通过控制电路,调节信号参数,实现信号源功能。
5. 灵敏度分析器:
有可以自制的,也有可以代用的:
自制:利用专用IC芯片,搭建电路架构,来实现模拟量,数字量灵敏度的测试。
代用:使用数字测量仪,通过控制参数,把信号循环到输出设备,从而实现模拟量,数字量灵敏度的测试。
6. 基带处理仪:
有可以自制的,也有可以代用的:
自制:组装各种电路元件,让它们如此组成模块一起工作,实现信号增益,width等处理过程。
代用:利用专门的音频软件,把信号贴进硬件,用对应的信号处理器进行基带处理,调制输出信号。
仪器设计讲解范文仪器设计是指将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相结合,具体的应用需求与设计指标相结合,采用适当的原理、方法和技术,进行仪器的功能实现和结构设计的过程。
一般来说,仪器设计过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结构设计、电路设计、程序设计、装配和调试等环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仪器的使用环境、测量参数、检测精度、信号处理等因素,以及实现中的可行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
仪器设计的第一步是需求分析。
通过与用户的沟通和了解,确定仪器的功能和性能指标,了解用户的具体要求和对仪器的使用环境。
例如,若设计一台多功能电子测量仪器,需要确定测量范围、测量精度、输出方式、仪器大小和重量等指标。
在方案设计阶段,需要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和技术经验,确定设计方案。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确定采用哪种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等。
例如,在设计一台大气压力传感器时,可以选择压阻传感器和压电传感器等不同的方案。
结构设计是指确定仪器的物理结构和组成部件的布局。
结构设计需要考虑仪器的外观美观、便于使用和维护等因素。
例如,设计一台手持式测温仪时,可以将显示屏放置在仪器的顶部,方便用户查看测量结果。
电路设计是指根据仪器的功能需求和信号处理要求,设计电路方案和信号处理算法。
电路设计需要考虑仪器的信号采集、放大、滤波、数字转换等过程。
例如,在设计一台多功能电子测量仪器时,需要设计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以及相应的控制电路。
程序设计是指编写控制仪器运行和实现功能的软件程序。
程序设计既可以是嵌入式程序,也可以是PC机上的上位机程序。
例如,在设计一台自动测量仪器时,需要编写相应的测量算法和控制程序,以实现自动化操作。
装配和调试是将各个零部件组装成完整的仪器,并进行功能测试和校准。
装配和调试需要仔细按照设计图纸和操作步骤进行,同时对仪器性能进行验证和调整。
例如,在装配一台电子天平时,需要仔细调整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零点,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仪器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将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相结合,根据需求分析确定设计方案,进行结构设计、电路设计、程序设计,最终将各个部分组装成完整的仪器。
仪器使用总结一、仪器使用的重要性仪器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医疗诊断等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使用各种仪器,我们可以更精确地测量和观察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参数,从而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因此,正确、规范地使用仪器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二、仪器使用的基本原则1. 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在使用仪器之前,必须认真阅读说明书,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
对于不熟悉的仪器,应该先进行培训或请教专业人士。
2. 遵守操作规程:使用仪器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照说明书上的步骤进行操作,避免因为操作不当而导致测量误差或仪器损坏。
3. 注意安全:对于一些具有危险性的仪器,如高压电容器、激光器等,使用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4. 定期维护和保养:为了保持仪器的性能和精度,应该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根据仪器说明书上的要求,定期清洗、校准、更换部件等。
三、常见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1. 电子天平:使用前应先调整水平,保证天平的稳定。
称量时,应该等到天平显示数值稳定后再读数。
此外,应该注意防潮、防尘、防震等问题。
2. 显微镜:使用显微镜时,应该先调节焦距,避免物镜碰撞。
观察时应该保持安静,避免影响观察效果。
同时,应该注意防尘、防潮、防震等问题。
3. 分光仪:使用分光仪时,应该先调整光路,保证光路畅通无阻。
测量时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波长和带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应该注意防尘、防震等问题。
4. 电导率计:使用电导率计时,应该先校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测量时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电导率范围,避免测量误差。
同时,应该注意防震、防潮等问题。
四、总结仪器是现代科学实验的重要工具,正确、规范地使用仪器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在使用仪器时,我们应该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遵守操作规程,注意安全问题,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对于不同类型的仪器,我们应该了解其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电表改装与校准实验讲义电流计(表头)由于构造的原因,一般只能测量较小的电流和电压。
如果要用它来测量较大的电流和电压,就必须进行改造,以扩大其量程。
万用表的原理就是对微安表头进行多量程改装而来。
[实验目的]1、测量表头内阻及满度电流2、掌握将1mA 表头改成较大量程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方法,学会校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基本方法。
3、设计一个R 中=1500Ω的欧姆表,要求E 在1.3~1.6V 范围内使用能调零(选做) [实验仪器]DH4508型电表改装实验仪1台。
[实验原理]1、表头的主要参数的测定表头(毫安表、电流计)的主要参数:量程和内阻。
量程是指针偏转满刻度时可测的最大电流值g I ,也称满偏电流。
表头的线圈有一定内阻,用g R 表示。
测量内阻g R 的方法很多,本实验采用替代法。
替代法:如图1所示。
当被改电流计(表头)接在电路中时,选择适当的电压E 和W R 值使表头满偏,记下此时标准电流表的读数a I ;不改变电压E 和W R 的值,用电阻箱13R 替代被测电流计,调节电阻箱13R 的阻值使标准电流表的读数仍为a I ,此时电阻箱13R 的阻值即为被测电流计的内阻g R 。
W图1 2、改装为大量程电流表在表头两端并联一个分流电阻P R ,可以扩大毫安表的量程。
如图2所示,由表头和并联电阻P R 组成的整体(图中虚线框住的部分)就是改装后的电流表。
并联分流电阻大小 g P g gI R R I I =-如需将量程扩大n 倍,不难得出分流电阻P R 的大小为1g P R R n =- (1)3、改装为电压表为了测量较大的电压,可以给表头串联一个较大的电阻S R ,这种由表头和串联电阻S R 组成的整体就是改装后的电压表。
如果要将表头改装成量程为U 的电压表,由图3可得S R 的大小为 S gUR R =- (2)图 2 图 34、改装为欧姆表根据调零方式的不同,欧姆表可分为串联分压式和并联分流式两种。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仪器的自制与改进1. 引言1.1 初中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初中物理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培养科学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提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从而深入理解物理学中的各种概念和原理。
物理实验不仅是理论学习的补充,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物理实验中,实验仪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物理现象,提高实验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由于学校经费有限,很多学校的实验仪器种类有限,不够完备。
自制实验仪器和改进现有实验仪器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自制实验仪器,学生可以动手制作自己所需要的仪器,这不仅可以增加他们的实践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而改进现有实验仪器,则可以提高实验效率,减少误差,让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自制和改进实验仪器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 仪器自制及改进的必要性初中物理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环节,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而实验仪器作为进行实验的工具,直接影响着实验的有效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自制和改进实验仪器显得至关重要。
仪器自制能够帮助学生充分理解物理实验原理。
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实验仪器,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还能够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这种亲自动手的体验,能够让学生对实验过程和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
改进实验仪器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有些学校或实验室可能存在一些实验仪器老化或者不完善的情况,通过对这些仪器进行改进,可以提高实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实验效率,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实验内容。
仪器自制及改进的必要性不容忽视,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效率,为学生的科学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自制实验仪器的意义自制实验仪器的意义在于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仪器的使用与维护技巧一、仪器使用技巧1.了解仪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在使用仪器之前,首先要了解仪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可以通过阅读仪器的使用说明书或者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进行学习。
2.正确操作仪器:在使用仪器时,要按照仪器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不能随意更改操作流程或者操作参数。
如果不清楚操作步骤,可以参考仪器的使用说明书或者请教专业人士。
3.熟悉仪器的各个部位和功能:在使用仪器之前,要先熟悉仪器的各个部位和功能,包括仪器的开关按钮、屏幕显示、控制面板等。
这样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仪器的操作和调试。
5.定期进行仪器的校准和检测:仪器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误差或者故障,所以需要定期进行仪器的校准和检测,以确保仪器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二、仪器维护技巧1.保持仪器的清洁:定期清洗仪器的外壳和内部部件,特别是仪器的感应器和探头等。
可以使用专门的清洁剂和工具进行清洗,并且要避免使用过多的水和溶液,以免损坏仪器。
2.防止仪器受到物理损坏:在使用仪器时,要避免将仪器放置在高温、潮湿或者易受震动的环境中,以免对仪器造成损坏。
在搬运仪器时,要轻拿轻放,避免碰撞或摔落。
3.定期更换易损件:仪器的一些易损件,如灯泡、电池等,需要定期进行更换,以保证仪器的正常工作。
可以事先准备好备用的易损件,避免因为一些零部件损坏而无法继续使用仪器。
4.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仪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或者性能下降的情况,所以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可以请专业人士进行维护,也可以按照仪器的维护手册进行操作。
5.备份重要数据和记录:在使用仪器进行实验或者测试时,要注意定期备份重要的数据和记录。
可以使用U盘、硬盘或者云存储等方式进行备份,以免因为电脑故障或其他原因导致数据丢失。
7.建立仪器使用记录和维护记录:在使用仪器的过程中,要建立仪器使用记录和维护记录,包括仪器的使用时间、使用人员、出现的问题等。
这样可以及时追踪仪器的使用情况和维护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