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常用法律法规知识讲座课件(村干部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984.50 KB
- 文档页数:37
农村普法课件农村普法课件教学内容1.农村普法的意义和重要性2.农村普法的基本知识3.农村普法案例解析4.农村法律援助与维权机制教学准备1.课件演示软件2.电脑和投影仪3.农村普法相关法律法规的复印件4.实例案例分析材料教学目标1.了解农村普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掌握农村普法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3.能够分析和解决农村普法案例问题4.知晓农村法律援助与维权机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设计说明本课程主要通过案例解析的方式,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农村普法的重要性和具体操作方法。
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节:农村普法的意义和重要性1.引入农村普法的概念和背景2.分析农村普法对农民和社会的意义3.举例说明农村普法的重要性第二节:农村普法的基本知识1.介绍农村普法的基本法律法规2.解释法律概念和执行程序3.分析农村普法相关案例第三节:农村普法案例解析1.提供实例案例材料2.分组讨论并解答问题3.汇报讨论结果和分析解决方法第四节:农村法律援助与维权机制1.介绍农村法律援助的概念和作用2.解释维权机制和操作流程3.分析农村法律援助相关案例课后反思本课程通过解析农村普法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程序。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
但需要注意的是,案例材料的选择要具体、实用,能够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需求。
此外,对于涉及法律援助和维权机制的内容,需要强调合法渠道和途径,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增强法律观念提高依法办事、为民服务的能力各位领导、同志位,大家好!我今天讲课的主题是增强法律观念。
提高依法办事、为民服务的能力。
由于时间关系加上本人能力有限,讲得不到位的方面,请大家多多包涵。
•1997年,党的十五大最终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将依法治国写入了党章,写入了宪法,中国结束了几千年以来以权治国、权法兼治到以法治国的这样一个从人治到法治的过程。
从中央到地方分别是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依法治县、依法治镇、依法治村。
一、什么是法律。
1、什么叫法?什么叫律?法是“三点水”加个“去”字,“水”代表公平、公正,“去”字代表惩罚的意思。
律是“双人旁”加个“聿”字,“双人”表示人对人的管理和统治,“聿”字则表示“均布”,也是表示公平、公正。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也就成为我们今天的法律。
举例:笔者有一邻居经常小偷小摸,我见状后就劝告他,要他遵纪守法,他说法是什么,法就是“三点水”加个“去”字,滚他妈的蛋。
不久,此人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2、法律的概念。
法律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可诉性的社会行为规范。
简单说,法律就是统治者编织的一张网,是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行为规范,它告诉我们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也不可以做的;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做了不可以做的事情就要受到惩罚。
也就是说人们只能在法律这张网里行动,这张网就像通了电的电线,只要有人敢越过这张网,就要触电,国家机关(军队、警察、监狱)就要制裁你。
二、依法治村的含义和内容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村是依法治国方略在基层贯彻落实的重要内容之一,依法治村就是要大力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依法办事,以制治村,把农村的各项事务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不断提高农村的法治化管理水平。
依法治村的实质和核心是村民自治,其主要内容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
做懂法用法依法治村的村干部各位领导、同志位,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讲课的主题是做懂法用法依法治村的村干部,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讲法律知识,但是法律本身是一门大学问,其内容繁多复杂,由于时间关系加上本人能力有限,我们今天就对比五组简单的词语,通过对比这五组词语一起来了解一些常见的常用的法律知识。
这五组词语是……下面我们依次进行:一、人治与法治凡是讲到法律啊,我们都要讲一讲法律的作用、法律的重要性以及法律的进步,实际上我觉得我们国家法律最大的进步就是从以前封建社会的人治发展到了现代社会的法治。
人治和法治是两个相对的概念,虽然是相对的,但不代表说人治社会就没得法律,封建社会帝王时代就是人治社会,它同样有法律,只不过那个时候的法没得人大。
封建社会哪个最大?皇帝最大,什么事情都是皇帝说了算,皇帝掌握一切生杀大权。
我们还经常听到一句话,叫做“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那只不过是当时的老百姓的一种愿望罢了。
你见过哪部史书上记载了某某皇帝被判刑的呀?你看到过哪一部电视剧里演过皇上犯了法被抓起来的呀?都没有吧?其实从“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流传已久的话就可以看出啊,几千年前的老百姓就已经认识到了法治比人治好!为啥子说法治比人治好呢?人治缺点太多了!所谓人治,就是用的道德制度去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从而产生社会秩序,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自我约束。
你我都知道那个自己管自己哪里管得住呢?所以人治的核心就是强调国家管理者的自觉性、能动性和权变性。
如果管理者自己没有管好自己,自己的道德出了问题,那整个社会的秩序就乱套了。
所以说像封建时代,那些老百姓都期待出现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来管理国家,但往往是事与愿违啊,基本上都是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英明神武一点,后面的皇帝就去贪图富贵争权夺位去了,老百姓仍然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法治就不同了,法治是统治者通过强制性的法律来管理社会事务,任何人都必需遵守法律。
虽然法律也是人制定的,而且法治也不排斥人的能动性,但从法律的制定、执行到修改都必须按照法律本身制定的规则去进行,人的能动性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发挥作用,而不能超越法律。
农村政策法规专题讲座农村政策法规专题讲座农村政策法规专题讲座黄南刚根据这次培训工作的要求,下面我着重讲一讲新时期党的农村政策和法律法规。
整个讲座分为两大部分,与大家一起交流,供同志们在工作和实践中参考。
第一部分农村的主要政策关于政策,大家并不陌生,在人们身边的经济社会生活中,无时无地不接触到政策问题。
我们从政策的基本概念入手,回顾建党九十多年来党中央所制定的“三农”政策,充分领会党在农村一系列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明确贯彻落实好农村各项政策的具体要求,不断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
一、农村的具体政策1、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的政策规定。
主要包括:(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继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2)大力支持发展县域农业,着力提升农村工业化。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龙头企业;吸引国内外企业到县域、农村兴办工商企业。
(3)大力支持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信息服务业。
强化公益性农业技术服务,搞活经营性农业技术服务,加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农村物流业发展,鼓励兴办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集贸市场。
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管理机制。
(4)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统一经营层次的新生力量,近些年来获得快速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带领农民建设现代农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实践充分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力地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是农村改革以来,继家庭承包经营之后,又一项十分重大制度创新,是稳定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重要途径。
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2010年9月在河南考察时指出:实践证明,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通过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经济,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