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物流管理——保税物流与区港联动
- 格式:ppt
- 大小:958.50 KB
- 文档页数:12
从厦门象屿保税区的发展探索物流保税区的发展潜力一、保税区的起源和定义(一)保税区的起源“保税区”亦称保税仓库区。
是指经海关批准设立的专门存放保税货物及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货物的仓库。
1547年,意大利在西北部的热那亚湾建立了被认为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保税性质的自由港——雷格亨自由港;1719年,在意大利的奥皇查理六世时的里雅斯特已建立起免税仓库;德国汉堡港于1881年建立了自由港的模式。
货物保税制度诞生于英国。
自中世界以来,英国以及一些欧洲的沿海地区和港口已从特别关税的便利中获取很大的好处。
在十九世纪以前,这些保税区域一般都集中在欧洲的地中海地区,如意大利的热那亚、那不勒斯、威尼斯、法国的郭刻尔克、丹麦的哥本哈根、葡萄牙的波尔多等。
进入19世界以后,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保税制度逐步扩展到印度洋、东南亚等地区,如直布罗陀、亚丁、新加坡、中国及中国的香港和澳门地区等。
20世纪以后,自由贸易区又在美洲大陆兴起,1936年,在美国纽约市的布鲁克林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具有保税性质的外贸区。
1990年6月,经中央批准,中国在上海创办了第一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
1992年以来,国务院又陆续批准设立了14个保税区和一个享有保税区优惠政策的经济开发区,即天津港、大连、张家港、深圳沙头角、深圳福田、福州、海口、厦门象屿、广州、青岛、宁波、汕头、深圳盐田港、珠海保税区以及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
目前全国15个保税区隔离设施已全部经海关总署验收合格,正式投入运营。
同年,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之后,各保税区纷纷加快了实质性启动,基本建设进展迅速,初步形成了招商引资的软硬环境,海内外客商投资踊跃,大多数保税区首期开发区域的土地已批租或出让完毕,并在进一步开发二期工程,吸引外资工作也出现了可喜的局面。
随着中国加入WTO,全国保税区逐步形成区域性格局,南有以广州、深圳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区域,中有以上海、宁波为主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北有以天津、大连、青岛为主的渤海湾区域,三个区域的保税区成为中国与世界进行交流的重要口岸,并形成独特的物流运作模式。
@我国物流的发展历程:1.萌芽期:20世纪80年代以前---计划经济体制2.物流引入期: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3.发展成长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期4.全面发展期:20世纪末21世纪初。
@港口的定义:具有一定的设备条件,供船舶安全进出,停泊,避风,进行货物或旅客转载作业的场所。
作为海上运输和陆上运输的连接点,天然港口,人工港口,现代港口。
港口有一定范围的水域和陆域组成,一般设有航道,锚地,码头,泊位,仓库货场,后方运输设备,修理设备和必要的管理服务结构。
@港口组成:1.陆域:用于旅客上下船,货物装卸,货物堆存和转载之间,要求有适当的长度和纵深并有仓库,货场,铁路,公路,装卸设备和各种必要的附属设施2.水域:是供船舶航行,运转,停泊,装卸,要求有适当的深度和面积,水面稳静。
包括船舶进出港航道,港池和港口锚地。
@港口分类:1.按用途分类:商业港,军港,渔港,工业港,避风港,旅游港2.按位置分类:内河港,湖港,海岸港,河口港3. 按装卸货物的品种:综合性港口,专业性港口4.按集装箱运输中的作用分类:干线港,支线港,地区性港。
@干线港(中枢港 Hub):1世界性大型枢纽港。
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干线班轮挂靠2一次装卸较大数量的集装箱,周围中小港口的集装箱通过支线运输方式向这些港口运输或疏散。
“特点”:1国际集装箱航线,航路多,设备先进,泊位多,装卸效率高,竞争优势巨大2吞吐货物有相当大比例不是本港经济腹地生产和消费,转运性质。
@支线港:1相对干线港,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干线班轮挂靠少,主要是近洋航线和支线航线挂靠作业。
吞吐货物通常是本港经济腹地所产生和消费,转运量少。
2港口与干线港之间有定期的支线航班运输。
@地区性港:1主要指国内或更小区域的船舶运输服务港口。
一般规模较小,经济影响性和辐射面有限,吞吐量也较小2集中周边地区的集装箱量,以频繁的,少量的喂给方式向集装箱干线港或支线港提供箱源。
杭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简介目录1中心简介2核心功能3中心优势交通优势通关优势功能优势政策优势服务优势4主要作用5加盟合作招商对象入驻条件开展业务合作模式中心简介杭州保税物流中心于2009年12月1日经国家海关总署、财政部、税务总局、外汇局批准设立, 2011年6月9日通过国家四部委验收,2011年12月正式封关运营,是浙江省首家保税物流中心。
项目位于杭州空港经济区内,萧山国际机场东北侧,与机场货运区相连。
中心总规划用地1344亩,规划上报750亩,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开发”的原则,一期占地421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主要建成:保税大厦11394平方米,五库(1个监管仓库,4个保税仓库)67757平方米,堆场23001平方米,以及内外两个卡口(分别为5进5出10通道及2进2出4通道)和其他必备设施。
中心以“服务主平台、发展提升区、浙江新亮点”为定位,以海关封闭监管为核心,具有“境内关外”的政策优势,主要具有七大核心功能,即保税仓储、入物流中心退税、转厂服务、)港口延伸内移、全球采购和国际配送、简单加工及附加值服务、国际中转和转口贸易,能够为企业提供保税仓储、运输、信息、加工、配送、商务、展示等服务,能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资本运作效率,成为服务周边企业和区域经济的高端服务平台。
杭州保税物流中心的建设,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先后列入“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2010年浙江省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浙江省海洋经济重大项目”。
杭州保税物流中心的经营主体——杭州空港新城保税物流中心有限公司,是杭州空港经济区(空港新城)管委会独家出资控股的国有企业,注册资金4亿,承担着保税物流中心的开发、建设、物流资产经营和服务职能。
核心功能(1)保税仓储:实行“境内关外”的政策,在中心内形成相当宽松优惠的保税政策,即货物从境外进入中心不视同进口,只有从中心再进口国内时才视同进口;货物从国内到中心视同出口,形成了以保税仓储为核心内容的保税物流运作形式。
青岛港招商局国际集装箱码头概述目录青岛港招商局国际集装箱码头青岛保税区物流园区项目引见股东背景码头进度与基本配置集装箱码头业务形式及特点保税物流园政策优势保税物流园为客户带来的利益园区功用和业务形式完善、谐和的公共效劳环境附录:政策文件与主要参数、说明企业理念项目引见青岛港招商局国际集装箱码头与青岛保税物流园区是国务院同意青岛市实施〝区港联动〞独一载体项目,是青岛港迈向自在港的终点项目。
该项目位于青岛前湾地域,总投资额约50亿元人民币,规划总面积为2.65平方公里,其中包括1.65方公里的集装箱码头区和1平方公里的保税物流园区。
码头项目规划岸线长度为2272米,港区规划树立规模为3个10万吨级、2个3万吨级〔水深、结构按5万吨级〕共5个集装箱公用泊位和2个3万吨级多用途泊位,年吞吐才干达450万标箱和件杂货200万吨。
青岛港招商局国际集装箱码头于2006年12月21日开港,2007年6月份守旧了第一条班轮航线。
青岛保税物流园区规划树立高端、平面仓库40余万平方米,集装箱堆场14万平方米。
保税物流园区现有1号仓库8700平方米,保税堆场40000平方米,2号仓库12800平方米;4号单层库14500平方米;51000平方米的3号双层平面库在08年6月完工。
整个园区树立方案在2020年完成。
2005年11月11日,保税物流园区顺利经过国度海关总署结合验收组验收,并开园运作。
股东背景青岛港招商局国际集装箱码头〔简称招商局青岛公司,英文简称CMT〕为招商局集团的旗舰子公司——招商局国际在青岛的独资公司。
招商局国际〔香港联交所:0144〕是招商局集团的旗舰子公司。
招商局集团创立于1872年,已走过130余年的历程,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民族企业百年历程缩影〞。
招商局现为国度驻港大型企业集团、香港四大中资企业之一。
以2006年底计,拥有总资产逾1143亿元,管理总资产逾10216亿元。
招商局集团在我国交通运输与基础设备产业〔港口、公路、动力运输、物流〕、房地产业、金融业〔银行、证券、基金及保险经纪〕等范围有着重要影响,同时还投资于集装箱制造、修船、油漆制造、海事产品贸易等范围。
第一章港口物流概述(填空,名解)1.港口的功能:货物装卸和转运功能、商业功能、工业功能2.集装箱港口能力:设计能力、运作能力、物理极限能力——人们通常用运作能力来规划和设计港口。
可以将港口的运作能力理解为在港口运营商已经安装了适当数量的吊机并雇用了具有现代码头操作实践的员工情况下的港口吞吐能力。
——港口的规划者通常使用岸线的长度作为港口能力的重要测试因素。
3.港口阻塞、排队、临界点——阻塞临界点可以帮助政府根据港口货物流量的实际情况而确定正确的关税水平。
(澳大利亚、香港)——触发点理论:所谓触发点,即市场需求和基础设施的能力相等时,才触发建设新的基础设施。
优点: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并确保物流服务的供应建立在现实的需求上缺点:缺乏前瞻性。
4.港口组成——陆域:用于旅客上下船,货物装卸,货物堆存和转载之间,要求有适当的长度和纵深并有仓库,货场,铁路,公路,装卸设备和各种必要的附属设施。
——水域:是供船舶航行,运转,停泊,装卸,要求有适当的深度和面积,水面稳静。
包括船舶进出港航道,港池和港口锚地。
5.6.干线港(中枢港Hub)世界性大型枢纽港。
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干线班轮挂靠。
一次装卸较大数量的集装箱,周围中小港口的集装箱通过支线运输方式向这些港口运输或疏散。
特点:国际集装箱航线,航路多,设备先进,泊位多,装卸效率高,竞争优势巨大;吞吐货物有相当大比例不是本港经济腹地生产和消费,转运性质;7. 支线港——相对干线港,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干线班轮挂靠少,主要是近洋航线和支线航线挂靠作业。
吞吐货物通常是本港经济腹地所产生和消费,转运量少。
——港口与干线港之间有定期的支线航班运输。
8. 地区性港——主要指国内或更小区域的船舶运输服务港口。
一般规模较小,经济影响性和辐射面有限,吞吐量也较小。
——集中周边地区的集装箱量,以频繁的,少量的喂给方式向集装箱干线港或支线港提供箱源。
9. 集装箱——货箱,货柜——计算货物吞吐量,集装箱船装载能力的单位是TEU——货物吞吐量:一年间经由水运输出,输入港区并经过装卸作业的货物总量或集装箱数量。
SILK ROAD HORIZON港口物流发展现状、趋势及思路文│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汪鸣港口发展大背景在我国上一轮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沿海港口完成了第一次创业:以港口服务于产业布局和国际贸易,港口吞吐量获得了快速增长,陆续出现了一批亿吨大港。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格局的演变,尤其是国际经济可能出现新的分工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港口吞吐量增长的轨迹会发生变化,单纯靠吞吐量增长维系的增长模式可能会终结,对于大型港口而言,需要二次创业:以港口既有的吞吐量为基础,寻求延伸服务,创造增值价值,并带动城市服务业的提升与发展。
我国港口及航运发展格局1.港口体系初步形成。
目前,中国沿海已初步形成与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基本相适应,布局合理、分工和功能较为明确、沿海20个主枢纽港和一般港口的港口体系,形成了具有不同功能和特点的五大区域港口群:即环渤海港口群、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珠江三角洲港口群、东南沿海港口群和西南沿海港口群。
围绕五大港口群逐步形成的各具特色的经济产业圈或带:环渤海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经济圈、长江三角洲以重化和加工工业为主的综合经济圈和中国主要的出口加工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以来料加工为主的进出口加工工业基地、台湾海峡西岸经济产业带等。
五大港口群体,特别是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港群的发展对中国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贸易发展,产生了集聚、扩散效应,对优化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
2.港口运输系统进入激烈竞争阶段。
港口作为区域性的运输组织中心的地位正在形成,已初步形成以港口为中心的煤炭、原油、矿石和集装箱等运输系统。
如以北方沿海的秦皇岛、唐山、天津、黄骅、青岛、日照、连云港7港为主的煤炭装船港和华东、华南沿海公用和企业专用煤炭卸船码头为主构成的“北煤南运”煤炭运输系统;以大连、天津、青岛、南京、宁波、舟山、泉州、惠州、茂名、湛江等港口5~30万吨级泊位构成的沿海原油运输系统;由大连、营口、青岛、上海、宁波、舟山、湛江等港口10~30万吨级泊位构成的铁矿石运输系统;以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厦门、深圳、广州等8港为干线港,相应的支线及喂给港组成的集装箱运输系统。
中山保税物流中心有限公司业务简介中山保税物流中心大事记■2005年2月,市政府向省政府提出设立保税物流中心,同年3月获省政府同意;■2005年7月,编制完成《中山保税物流中心可行性报告》;■2005年8月,拱北海关正式向海关总署呈递中山市设立保税物流中心项目申请;■2007年6月,中山保税物流中心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金1.38亿元;■2007年7月,项目取得《中山市建设项目投资核准证》,市发改局正式予以立项;■2008年12月26日,中山保税物流中心正式获批建设;■2009年1月8日,中山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11月11日,中山保税物流中心通过预验收;■2009年12月29日,中山保税物流中心通过国家验收。
七大功能保税存储进出口货物及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货物可对所存货物开展流通性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全球采购和国际分拨,配送转口贸易和国际中转口岸和出口退税功能物流信息处理集装箱装卸,仓储及物流服务可存储的货物与存储期限国内出口货物转口货物和国际中转货物外商暂存货物加工贸易进出口货物供应国际航行船舶和航空器的物料,维修用零部件供维修外国产品所进口的零配件未办结海关手续的一般贸易进口货物经海关批准的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货物货物存储期限:两年。
确有正当理由的,经主管海关同意可以予以延期,延长期一般不超过一年。
业务模式国内 保税物流中心国外二线 一线与境外之间货物进出通道陆路------水路模式保税物流中心-----(陆路)-----国内临近的大外贸港口或中山外贸港口----(水路)----香港,澳门或境外陆路----水路----水路模式保税物流中心----(陆路)----中山外贸港口----(水路)----国内临近的大外贸港口----(水路)----境外陆路----空运模式保税物流中心----(陆路)----国内临近地区的国际机场----(空运)----境外陆路----陆路模式保税物流中心----(陆路)香港或澳门部分政策优势中山代保税物流中心是珠三角西岸唯一一个经海关部署等四部门联合批准建设的保税物流中心,具有“境内关外”的特许政策优势:∙国内货物进入物流中心视同出口,享受出口退税政策∙物流中心内的货物进入国内销售视同进口,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海关对从境外进入物流中心内的货物,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予以保税∙物流中心内企业可对所存储的货物进行流通性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包括对货物进行分级分类、分拆分拣、分装、计量、组合包装、打膜、加刷唛码、刷帖标志、改换包装、拼装等辅助性简单作业∙海关对物流中心与境外之间的货物采取便捷的监管方式o对物流中心与境外之间进出的货物,除实行出口被动配额管理和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实行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o货物进出物流中心,可根据需要并经海关批准,分批进出、集中报关∙物流中心内货物销往境外的,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不征收出口关税∙外汇政策优势o物流中心与境外之间的进出口,中心内企业无需办理收付汇核销手续o国内企业从物流中心进口货物,可以向中心内企业付汇,也可以直接向境外支付;向物流中心内进出口货物的,国内企业可以向物流中心内企业收汇,也可以从境外收汇∙其他税收优惠o对物流中心内企业在中心内简单加工的货物,凡直接出口或销售给中心内其他企业的,免征增值税、消费税o对物流中心内企业之间或物流中心与出口加工区、保税港区之间的货物交易、流转,免征流通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交通,区位优势海(河):临近中山港、小榄港、香港港口、深圳港口和广州港口,其中距中山港仅15分钟车程。
保税物流中心A、B型及区别(2008-06—03 11:28:51)为适应制造业发展,加快出口加工区等功能完善,海关总署等部门联合设立保税物流中心并出台了相关措施和管理办法,保税物流中心分为A型、B型.一、保税物流中心A型、B型的定义1、保税物流中心A型是指经海关批准,由中国境内企业法人经营、专门从事保税仓储物流业务的海关监管场所。
通常是对来料进行流通性的简易加工。
保税物流中心A型按照服务范围分为公用型物流中心A型和自用型物流中心A型。
(1)公用型的物流中心指专门从事仓储物流业中国境内企业法人经营,向社区提供保税仓储物流综合服务的海关里监管场所。
(2)自用型的物流中心指中国境内法人经营,仅向本企业或者本企业承包集团内部成员提供保税仓储物流服务的海关监管场所。
2、保税物流中心B型是指经海关批准,由中国境内一家企业法人经营,多家企业进入并事保税仓储物流业务的海关监管集中场所。
B型可设有对货物进行深入的加工的保税仓库。
二、两者区别1、构成区别保税物流中心A型是批由一家法人企业设立的并经营的保税物流服务的海关监管场所。
保税物流中心B型是指由多家保税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保税物流的海关监管场所。
2、审批和验收程序税物流中心A型应由企业申请经直属海关审批并由直属海关会同省级国税、外汇管理部门验收.物流中心B型由直属海关授理审核后报海关总署审批,并由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部门组成联合验收小组进行验收。
3、企业资格条件保税物流中心A型因主要针对大型生产型的跨国公司和大型物流企业,因而对申请设立业的资格要求较高,要求企业注册资本量低为3000万人民币。
物流中心B型经批准设立后,对企业的入驻资格要求较低,以注册资本为例,只须达到5万人民币即可。
4、出口中心货物管理无论保税物流以中心A型还是B型,保税存储货物范围,辐射范围基本相同。
可以面向国内外两个市面上场进行采购分拔,配送。
但在货物存储期限一,保税物流中心A型货物存储期限为1年.保税物流中心B型货物存储期限为2年,特殊情况可予延期.5、功能上的区别A型是指以一个物流公司为主,满足跨国公司集团内部物流需要开展保税货物仓储、简单加工、配送的场所,这种模式目前在上海闵行区开展试点;B型是指由多家保税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公共型场所,是海关封闭的监管区域,即海关对保税物流中心B型按照出口加工区监管模式实施区域化和网络化的封闭管理,并实行24小时工作制度,这种模式目前在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进行试点。
国际物流复习题+答案1、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是根据什么来区分的( )A、物流活动的区域大小B、物流活动的时间长短C、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D、A和C答案:D2、国际物流的特点( )A、国际性B、政府管制少C、简单性D、安全性答案:A3、第三利润源是由( )提出A、彼得德鲁克B、西泽修C、黑格尔D、彼得杰克答案:B4、成本控制的第一步是( )A、制定成本控制的目标B、分解目标成本C、核算成本D、制定控制决策答案:A5、进口货运业务不包括A、收受载货运费清单B、运费计算工作C、收受积载计划D、签发提货单答案:B6、当声明的价值毛重每公斤超过20美元时,承运人将向托运人收取一定的费用,这个费用称为( )A、声明价值附加费B、货运单费C、运费到付服务费D、中转手续费答案:A7、主要的发运后事项不包括( )A、登记B、信息传递C、收货D、与国外代理结算答案:C8、根据货物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向,可以将国际物流分为进口物流和( )A、出口物流B、贸易型国际物流C、非贸易型国际物流D、不同经济区域之间的物流答案:A9、我国实施( )的检验检疫货物通关制度。
A、先报检,后报关B、先报关,后报检C、先检验,再报关D、先报关,再检验答案:A10、( )是有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A、冰山说B、黑大陆学说C、第三利润源D、物流冰山说答案:B11、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组织规定在计量体积货物时,以( )折合为1kg。
A、5000B、m3C、6000D、m3E、7000F、m3G、800012、我国的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不包括( )A、贸易型企业B、生产型企业C、仓储型企业D、销售型企业答案:D13、我国与朝鲜间的铁路干线长图线的国外过境站站名是( )A、南阳B、阿拉山口C、集安D、二连浩特答案:A14、信息网络的结构要具有开放性和( )。
A、灵活性B、有机性C、系统性D、扩张性答案:D15、集装箱有坚固、密封和可以( )等优越性。
A、容量大B、便于运输C、反复使用答案:C16、目前国际集装箱标准箱的长度有40 英尺、30 英尺、20 英尺、( ) 英尺四种。
港口物流概述港口物流是最近几年才频频出现在学术研讨和各类媒体上的新名词。
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
港口物流是特殊形态下的综合物流体系,是作为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完成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中基本的物流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
典型港口物流模式世界港口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代。
第一代港口功能定位为纯粹的“运输中心”,主要提供船舶停靠、海运货物的装卸、转运和仓储等;第二代港口功能定位为“运输中心+服务中心”,除了提供货物的装卸仓储等,还增加了工业和商业活动,使港口具有了货物的增值功能;第三代港口功能定位为“国际物流中心”,除了作为海运的必经通道在国际贸易中继续保持有形商品的强大集散功能并进一步提高有形商品的集散效率之外,还具有集有形商品、技术、资本、信息的集散于一体的物流功能。
目前,世界主要港口中第二代港口仍是发展的主流,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和信息网络化,一些大型港口已经开始向第三代港口转型。
在港口物流发展过程中,港口物流发展轨迹是一个由成本理念到利润理念再到综合物流服务理念的过程。
成本理念追求的是降低物流总成本,利润理念追求的是获取最大利润,而综合物流服务理念则除追求商品自然流通的效率和费用外,还要强化客户服务意识,切实转换经营和管理方式,按现代物流的要求进行整合,以客户为中心进行管理和控制,提供完善的物流服务。
鹿特丹港模式鹿特丹港位于莱茵河和马斯河入海的三角洲,濒临世界海运最繁忙的多佛尔海峡,是荷兰和欧盟的货物集散中心,有“欧洲门户”之称。
目前,该港年吞吐量有超过5亿吨的纪录,当之无愧地占据着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
鹿特丹港口物流的发展经验与模式分析如下:(1)多样化的集装箱运输形式鹿特丹港是欧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它的装卸过程完全用电脑控制,集装箱装卸量已超过320万箱。
港口物流园区建设与发展分析摘要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运输功能、商贸功能、工业功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港口区域产生了集聚效应,形成了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商流等繁荣局面。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的港口由自然布局到自由竞争,直至今天在市场环境中的优化发展,港口已经从与工业化过程相适应的发展阶段逐步进入与信息化时代相适应的发展阶段。
现代物流是以运输为主要环节的综合服务系统。
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其港口功能也正朝着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方向发展。
近年来,物流管理与物流技术在工业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应用和发展。
随着现代科技、管理和信息技术在物流系统中的广泛运用,物流业已成为适合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
研究物流园区的产业集群特征,将对我国规划和建设物流园区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实现港口物流化,将功能单一的传统港口发展成为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是现代港口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可以说港口是物流链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物流的开展离不开港口的服务,而物流的兴起和发展又为港口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提出新的要求。
关键词:港口经济产业集聚区域发展区港联动港口物流目录摘要第一章物流园区建设的发展背景 (1)一港口经济的内涵与发展 (1).2 二国外港口经济的发展 (2)三天津港港口经济与物流园区的建设 (2)第二章港口经济的产业集聚 (4)一产业集群内涵及特征 (4)二产业集群的形成 (5)三港口经济的产业集群 (6)第三章天津港物流园区建设与区域发展的优势 (7)一港口功能演变与竞争特点 (7)二天津港与区域竞争优势11 第四章港口经济的物流园区建设 (12)一港口物流园区建设综述 (12)二天津港物流园区建设与发展分析 (13)三天津港物流园区建设与发展对策 (14)参考文献 (17)谢辞 (18)第一章.物流园区建设的发展背景一、港口经济的内涵与发展(一).港口经济的定义港口经济是指以港口为中心、港口城市为载体、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港口相关产业为支撑、海陆腹地为依托,并实现彼此间相关联系、密切协调、有机结合、共同发展,进而推动区域繁荣的开放型经济,或者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港航、临港工业、商贸、旅游等相关产业有机结合而成的一种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