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蔬菜大棚防冻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目 录•准备工作•保温措施•光照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应急措施准备工作选择冬季晴朗、温暖的天气进行育苗,避免霜冻和阴雨天气。
育苗时间根据蔬菜种类和生长周期,制定合理的播种计划,确保菜苗生长健壮、安全过冬。
播种计划确定育苗时间选择保温效果好、透光性强的塑料大棚或温室进行育苗,确保棚室内温度适宜。
选择地势平坦、干燥、通风良好且光照充足的场地搭建棚室,有利于菜苗的生长。
选择合适的棚室场地选择棚室类型调整棚室环境根据蔬菜生长需求,合理控制棚室内温度,白天保持在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内,晚上可适当降低温度,但要确保不低于0℃。
湿度调节保持棚室内湿度适中,避免过湿导致病害发生。
可通过通风换气或使用吸湿剂来调节湿度。
保温措施在棚室外覆盖一层草席,可以有效地减少室内外空气对流,保持棚室内温度。
覆盖草席保温被是一种轻便、易携带的保温材料,可以有效地保持棚室内温度,防止菜苗受冻。
使用保温被覆盖保温材料使用暖风机在棚室内使用暖风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棚室内温度,防止菜苗受冻。
使用电热毯在苗床上使用电热毯,可以有效地保持苗床温度,防止菜苗受冻。
使用保温设备增加温室湿度使用加湿器在棚室内使用加湿器,可以增加棚室内湿度,防止菜苗因干燥而受冻。
喷洒水雾在棚室内喷洒水雾,可以增加棚室内湿度,降低菜苗表面温度的流失,防止菜苗受冻。
光照管理010203高透光棚膜选择透光率高、防雾滴、耐老化等性能好的棚膜,提高棚室内光照强度。
增加覆盖层在棚膜表面覆盖草苫、棉被等保温材料,以减少冷空气对菜苗的侵袭。
补光灯在棚室内使用补光灯,可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提高菜苗的抗寒能力。
选择合适的棚膜保持膜面清洁及时清除积雪若棚膜表面有积雪,应及时清除,保持膜面洁净,提高透光率。
清洗灰尘经常用软布擦拭棚膜表面,清除灰尘和污垢,提高膜面亮度。
选择LED补光灯或荧光灯等适合植物生长的光源,提供合理的光照条件。
选择合适的光源根据菜苗生长高度和补光灯的照射角度,合理调整补光灯的安装高度,确保照射范围广且光照均匀。
冬季大棚蔬菜防冻技术措施
1、覆盖增温,挡风防寒
保持大棚棚膜的密封性,大棚内搭建中棚或在小拱棚上加覆大棚保温被,夜间覆盖薄膜,薄膜上覆盖大棚保温被; 在棚内覆盖地膜,大棚外四周底部用草苫加塑料薄膜作围裙,可以减少底部冷空气侵袭; 同时注意堵塞各处的缝隙,尽量减少缝隙散热。
设置防风障,在大棚菜畦北面用作物秸秆堆成防风障,挡风防寒。
2、临时性加温,注意安全
当大棚内白天温度低于 15℃,夜间温度低于 5℃时,就有可能发生寒害或冻害。
气温在零下时采取增温措施,如电热线、电灯泡、火炉等增温。
但要注意防止二氧化碳中毒,大棚应先通风,后进人。
3、掌握施肥技巧,喷施叶面肥
寒潮前喷洒防冻剂,如天达 2116、碧护等。
寒流期间避免施用高氮肥,可施钾肥和有机肥,叶面可喷磷酸二氢钾液,增加叶肉含糖量及硬度,提高植株抗寒性,缓解冻害程度。
4、浅耕土壤,保温防寒
地面板结,白天热气进入耕作层受到限制,土壤贮热能少,加之板结土壤裂缝大而深,团粒结构差,前半夜易失热,后半夜气温低,易造成冻害。
趁通风时进行浅中耕可破除地面裂缝,这样,既可控制地下水蒸腾带走热能,又可保温防寒保苗。
5、地温较低,宜小水轻浇,膜下暗灌。
冬季大棚菜防冻措施-蔬菜种植技术冬季气温低,常有寒流和大风降温天气,使棚(温)室蔬菜遭受冻害。
为防止冻害的发生,保证蔬菜的正常生长,农民朋友可采用以下几种保温防冻措施。
1.用黑色营养钵育苗。
黑色塑料营养钵具有白天吸热、夜晚保温护根的作用。
在阳畦内摆上黑色塑料营养钵育苗,外界气温在零下10℃左右时,畦内温度为6~7℃,营养钵内温度在10C左右时,幼苗能缓慢生长,不受冻害。
2.配制热性营养土。
利用畜禽粪便配制热性营养土,常用热性的鸡粪和透气性好的牛粪,二者腐熟后各取一部分,再拌和菜园土,这样的营养土吸热、生热性能好,秧苗生态环境佳,根系多而长,吸收能力强,植株耐冻而健壮。
3.叶面喷肥抗寒。
冬季气温低、光照弱,根系吸收能力弱,叶面喷施微肥,可补充根系因吸收营养不足而造成的缺素症,如叶面喷施0.2%尿素溶液、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可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高抗寒能力。
发生冻害后叶面呈碱性萎缩,喷醋可缓解为害程度,但应注意少用或不用生长调节剂,以防降低抗寒性。
4.补充二氧化碳。
冬季温室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蔬菜开始光合作用后二氧化碳含量急剧下降,一般在2小时后低于外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到温室通风前蔬菜便处于生理饥饿状态,易造成蔬菜黄化。
所以在气温高时可将棚膜适当打开,放进外界二氧化碳;在气温低时闭棚,人为补充二氧化碳,增强蔬菜抗寒能力,()提高蔬菜产量。
5.进行浅中耕。
若地面板结,白天热气进入耕作层会受到限制,加之板结土壤裂缝大而深,土壤团粒结构差,前半夜易失热,后半夜室温低,易造成冻害。
进行浅中耕可破除地面裂缝,既可控制地下水蒸发带走热能,又可保墒保温防寒保苗。
6.后墙挂反光膜。
冬至前后,在后墙上挂地膜反光,可提高栽培床光照强度,晚上使墙体热能缓慢释放于室内,可保持后半夜较高温度,防止植株冻伤。
7.覆盖多层膜。
标准温室内育苗,床畦上覆盖薄膜,1米高处支撑1个小拱棚,在棚内20厘米处,再覆盖一层薄膜,不加温可育成各类秧苗。
冬天蔬菜防寒四个方法引言冬季是蔬菜生长的寒冷季节,对于种植蔬菜的农民来说,保护蔬菜免受低温侵害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冬天蔬菜防寒的四个方法,帮助农民有效地保护他们种植的蔬菜。
1. 覆盖蔬菜床覆盖蔬菜床是一种常见的防寒方法。
在冬季的夜晚,通过用透明的塑料薄膜覆盖蔬菜床,可以形成一个小型的温室效应,保持床上的温度。
覆盖蔬菜床有几种常见的方式:•使用塑料薄膜:使用透明的塑料薄膜覆盖整个蔬菜床,将其固定在地面上。
这种方法可以形成较好的保温层,防止寒冷的空气直接接触蔬菜。
•使用农用地布:农用地布是一种透气性较好的覆盖材料,可以在较好保温的同时,减少蔬菜床上的湿气。
将农用地布铺在蔬菜床上,通过固定在地面上,保护蔬菜免受低温的侵害。
•使用稻草或麦秸:覆盖蔬菜床时,可以使用稻草或麦秸进行覆盖。
这些材料可以保持温度,并防止冻土对蔬菜造成的伤害。
通过选择合适的覆盖材料,农民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覆盖方式。
2. 加强土壤保湿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导致土壤水分的蒸发,使土壤干燥,从而影响蔬菜的生长。
为了保证蔬菜床上的土壤保持湿润,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做好秋冬季节的浇水工作:在冬季即将来临之前,农民应该做好最后一次适度的浇水工作,以补充蔬菜床上的水分。
在冬季的降水较少的情况下,农民还可以定期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覆盖有机物料:在种植蔬菜床的土壤表面覆盖一层有机物料,如稻草、干草等。
这些有机物料可以保持土壤湿润,并减少水分蒸发。
•合理灌溉:在冬季灌溉时,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
例如,选择在白天气温较高的时候进行灌溉,减少水分的冻结。
同时,可以采用滴灌或喷灌等方式,将水分均匀地供应给蔬菜。
通过以上方法,农民可以有效地保持蔬菜床上的土壤湿润,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 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的施用可以为蔬菜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蔬菜的抵抗力,减少寒冷天气对蔬菜的伤害。
在冬季施用有机肥料时,农民应注意以下几点:•选择合适的肥料:选择寒冬季节适用的有机肥料,如腐熟的堆肥、鸡粪等。
冬季大棚作物保暖措施方案简介冬季是大棚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低温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提高大棚作物的生存率和产量,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保暖措施,有效保护作物免受低温伤害。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冬季大棚作物保暖措施方案。
保暖措施方案1. 外部保温材料覆盖将大棚外部墙壁和屋顶用保温材料进行覆盖,如保温棉、保温板等。
这样可以减少大棚内外温度差异,阻止冷空气对大棚内部的侵入,并减少热量的散失。
2. 内部保温设施搭建在大棚内部搭建保温设施,例如大棚内蓬布、保温棚等。
这些设施可以有效减少大棚内部温度下降的速度,防止冷空气的直接接触作物。
3. 土壤保温措施在大棚种植作物的土壤中铺设一层保温材料,如农膜、稻草等。
这样可以减少土壤温度的波动,提高土壤的保温性能。
4. 火烧保暖在大棚内点燃火炉,增加室内温度。
但需要注意火烧保暖需要防止火灾和烟灰对作物造成不利影响。
5. 合理通风合理通风是冬季大棚保暖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适当开窗通风,可以调节大棚内外的温差,促使空气流通,避免病虫害的滋生,同时保持适宜的湿度。
6. 加强温室保暖设备的维护保暖设备,如暖气设备、加温器等,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提供足够的热量。
同时,要注意安全使用,避免发生火灾等意外。
7. 温暖灌溉水在冬季,作物的灌溉水温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合理提高灌溉水的温度,可以保护作物的根系免受冷害,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结束语冬季大棚作物保暖是确保作物顺利过冬、提高产量的有效手段。
通过合理的外部和内部保温措施、土壤保温、火烧保暖、通风、设备维护以及温暖灌溉水等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降低低温对作物的影响,提高作物的生存率和产量。
但是在实施以上措施时,需要综合考虑作物的品种特性、温室的形状结构、外部气候条件等因素,确保保暖措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蔬菜基地防冻措施方案蔬菜基地在冬季可能面临严寒天气,冻霜对蔬菜生长会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死亡。
为了保障蔬菜基地的正常生长,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冻措施。
下面是一份蔬菜基地防冻措施方案:1. 塑料大棚覆盖:在蔬菜基地中搭建塑料大棚,能够有效地保温保湿,减少土壤温度下降。
大棚的覆盖材料要选择抗寒耐冷的材料,例如聚乙烯塑料薄膜。
2. 土壤覆盖保温:在蔬菜生长的土壤表面覆盖一层保湿材料,例如秸秆、稻谷秸秆等,能够有效保持土壤温度。
3. 温室加热:利用温室内的加热设备,增加温室内的温度。
可以采用煤炭、木材或者电加热设备,提高整体温室的温度。
4. 喷洒农药抗冻:喷洒抗冻农药,能够有效地降低蔬菜受冻的风险。
喷洒农药的时候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以保证其安全有效。
5. 加强管理: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及时修剪、施肥、浇水等,保证蔬菜的生长状况良好。
同时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根据天气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冻措施。
6. 引导排水:在蔬菜基地中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排水及时畅通,避免积水对蔬菜造成冻害。
7. 利用覆阳室:在蔬菜基地中设置覆阳室,能够利用阳光进行加热,提供额外的温度保护。
8. 加盖护根膜:对于特别寒冷的地区,可以考虑在蔬菜的根部加盖保护膜,防止冻害影响根系生长。
9. 备用供热设备:对于规模较大的蔬菜基地,可以准备备用的供热设备,一旦出现极端寒冷天气,及时投入供热,保护蔬菜的生长。
10. 多层保温:在大棚内设置多层保温结构,例如双层薄膜覆盖,由于大气层之间可以形成一层保温腔,能够减缓温度的下降。
以上是蔬菜基地防冻措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在实施防冻措施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蔬菜的品种特性进行调整。
同时,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信息及时调整防冻措施,以确保蔬菜基地能够度过寒冷的冬季,顺利实现丰收。
冬季大棚蔬菜防冻技术1 防冻保暖早晚关闭大棚,加盖覆盖物,检查破漏,防止冷气进入棚内。
有条件的地方要采取多层覆盖,在棚内搭建塑料中棚或小棚,并可覆盖草帘或无纺布等增温。
同时注意通风.降低棚内湿度.通风时要尽量在太阳上升到一定高度后进行,晴天可在上午9:00左右进行。
首先揭掉大棚内覆盖物,然后打开朝南门和卷起大棚边膜通风,但在刮风天气时,要卷背风面的膜,不要卷迎风面的膜,防止冷风直接吹入大棚。
下午在4:00左右及早关棚,首先要覆盖好大棚膜,然后盖好棚内各种覆盖物。
下雪天气要及时清除大棚上积雪,防止积雪过厚压塌大棚。
2 适时抢收在寒冷天气来临之前,将可能被冻坏的蔬菜适时抢收回来,存入在室内.分批上市。
如花菜连根拔起,可在室内贮存半月,避免了冻害的发生。
3 清沟排水对于地下水位高的菜田,在雨雪天气后。
要及时抓紧开好“三沟”保证沟沟畅通,以便降低水位,排除积水,提高土温,促进蔬菜生长。
4 及时培土、合理追肥封冻前结合中耕,把锄碎的泥土培于蔬菜根际处,并增施农家肥,用猪牛粪或上杂肥等暖性农家肥,施1.5×104~2.3×104kg/hm2,既可疏松土壤,提高土温,又可直接保护根系,但中耕深度以5~1Ocm为宜。
或在蔬菜上撒一层薄谷壳灰或草木灰.或在蔬菜行间撒草木灰或火土灰750kg/hm2。
同时控制氮肥,幼苗期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切忌偏施氮肥,适当低温炼苗,提高抗性,并注重叶面施肥,低温时蔬菜可叶面喷施1~2次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增强抗寒能力。
撒灰既能防寒防冻,又能增加肥料,还对十字花科蔬菜的根腐病有较好的防效。
5 加强秧苗管理对于大棚内培育的茄果类、瓜类秧苗等,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有条件的采用电热丝等加温设施,并及时搭建小拱棚、加盖无纺布等。
6 因地因时抓好农事活动末播的大棚西瓜等作物,应避开冷害、选冷尾暖头,通过增加地温等措施后播种,已出苗的秧市,遇低温生长受阻时,可增加灯照、增光增温,促进生长.因播种早秧苗生长过快而出现苗等田的瓜秧,可保持10~15℃的棚内温度,控制肥水施用。
冬季蔬菜种植管理
冬季蔬菜种植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保温防冻。
采用多层覆盖形式,加强保温。
在棚室内,可以采用
地膜、小拱棚、中棚等多层覆盖方式来保持温度。
对于露地蔬菜,可以通过覆盖稻草、薄膜等保温性材料来防寒保暖。
2.控制浇水,降低棚内湿度。
冬季在前期浇透水的基础上,一般掌
握“五浇五不浇”原则,即“晴天浇水,阴天不浇;午前浇水,午后不浇;浇小水,不大水漫灌;浇温水,不浇冷水;暗浇水,不浇明水”。
同时要注意通风换气,避免棚内湿度过高引发病害。
3.减少施肥,避免蔬菜沤根。
冬季蔬菜生长发育缓慢,需肥少,应
减少浇水追肥。
如需追肥,应以腐熟的有机肥和生物菌肥为主,尽量少追化肥。
在需要施化肥时,最好配合滴灌施入,实行水肥一体化管理。
4.加强管理,保证蔬菜生长。
要及时清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对
大棚四周、棚内和露地蔬菜要及时清除积雪和排除田间积水。
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采用喷粉剂、烟熏等方法进行防治。
5.注意增加光照。
冬季光照弱,要尽量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
可以
通过清洁棚膜、张挂反光幕等方式来增加光照。
6.合理安排种植时间。
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来合理安排
种植时间,避免盲目跟风种植。
综上所述,冬季蔬菜种植管理需要注意保温防冻、控制浇水、减少施
肥、加强管理、增加光照和合理安排种植时间等方面。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保证冬季蔬菜的正常生长和产量品质的稳定提升。
蔬菜防冻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为确保蔬菜生产和供应的稳定性,防止冬季低温对蔬菜生长造成危害,提高蔬菜的防冻能力,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镇蔬菜生产基地和菜农。
二、防冻准备1. 提前了解天气预报,关注气候变化,做好防冻预警。
2. 加强蔬菜种植管理,提高蔬菜的抗寒能力。
合理施肥,增加土壤温度,促进蔬菜根系发达。
3. 提前准备好防冻物资,如草苫、薄膜、保温棉等。
4. 对蔬菜种植大棚进行结构检查和维修,确保大棚结构牢固,防止因大棚损坏导致蔬菜受冻。
三、防冻措施1. 大棚内防冻:(1)加强覆盖。
在大棚内扣小拱棚,用细竹竿等作拱架,夜间覆盖薄膜,在薄膜上覆盖草苫;棚内覆盖地膜,可增温保湿。
(2)临时性加温。
当大棚内白天温度低于15℃,夜间温度低于5℃时,采取临时加温措施,人工补充热能,如在棚内放置几个煤球炉。
(3)加强肥水管理。
低温冻害前后,停止使用氮肥,喷施0.3-0.5%的磷酸二氢钾和400-500倍的植物防冻剂溶液。
在棚内浇稀粪水,使土壤不易结冻。
2. 露地蔬菜防冻:(1)人工覆盖防冻。
入冬前,用落叶、松毛或作物秸秆等覆盖在菜畦上,作为冬季长期覆盖物。
(2)低沟密植。
适当深栽蔬菜,将易受冻害的根茎部分埋入土中。
(3)管好肥水。
适时浇灌防冻水,冬菜种植后,合理施用肥水,促进蔬菜生长。
四、防冻巡查与处置1. 建立防冻巡查制度,明确巡查时间、内容和责任人。
2. 巡查内容包括:大棚结构、覆盖物、温度、湿度、蔬菜生长状况等。
3. 发现冻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如增加覆盖物、临时加温等。
4. 及时报告冻害情况,协调解决防冻工作中的问题。
五、防冻培训与宣传1. 定期组织蔬菜防冻技术培训,提高菜农的防冻意识和能力。
2. 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宣传蔬菜防冻知识和技术。
3. 加强与气象、农业等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共享防冻信息。
六、奖惩制度1. 对认真执行防冻措施,取得显著成效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防冻工作不力,导致蔬菜冻害损失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蔬菜大棚的防寒防冻措施1、多层膜覆盖一层棚膜的保温性能较差,当外界气温低是,棚内即为0℃左右就会出现冻害。
因此需要多层覆盖薄膜来保证棚内温度。
即做到“三膜一帘”覆盖,即覆盖大棚膜、小棚膜、地膜、大棚上再加盖草帘,当外界气温降到-5℃,棚内一般也不会发生冻害。
2、配制热性土采用鸡粪、热性有机肥料、牛粪等透气性肥料配制成热性土使用,即当其腐熟后各取20%,拌干细土60%,这样的营养土吸热和生热性能好,使蔬菜幼苗生长环境好,根系生长数目多而长,吸收功能强,生长的蔬菜健壮,自然抗寒力强。
3、控施氮肥苗期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切不可偏施化学氮肥,以免蔬菜抗寒力差。
追肥宜早,以促使蔬菜菜苗老健。
低温之前不能施用速效氮肥,宜追施一次磷钾肥,以增强抗寒能力。
冬季光照弱,蔬菜吸肥能力差,叶面喷施光合微肥,可防治因根系吸收营养不足造成的缺素症,同时应少用或不用生长类激素,以防生长柔嫩而降低抗寒性。
4、补充碳素棚室中栽培的蔬菜,在太阳出来后1小时就可将夜晚植株呼吸和土壤微生物分解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吸收,而后则处于碳饥饿状态。
因此,遇到晴天气温高时可将棚膜开开合合,放进外界的二氧化碳,以提高蔬菜的抗寒性和产量,气温低时则闭棚,冬季人为地补充二氧化碳,可提高抗寒力,增加产量。
5、浅中耕保温菜地表面板结,白天热气进入耕作层受到限制,贮热就会减少,加之裂缝大而深,土壤团粒结构差,前半夜易散热,后半夜室温低,易造成冷害。
如果对棚土进行浅中耕,可起到破板结、补裂缝的作用,既可控制地下水蒸腾带走热量,又可保墒保温,防寒保苗。
6、灌足水防冻冬季蔬菜冻害多因缺水所致。
因水比空气的比热高、散热慢,若土壤含水量适中、耕作层孔隙裂缝细密、根系不悬空,土壤保温性就能提高,根系不会受到冻害。
土壤墒情多参数测试系统可对蔬菜大棚温度进行实时监控,使种植户实时了解蔬菜的生长环境。
因此,对棚菜冬前灌足水或冬期选好天气(20℃以上时)灌足水,防冻效果好。
7、营养钵育苗采用黑色塑料营养钵育苗,白天吸热保温护根,当外界气温在零度以下时,棚内厢面温度在5℃左右时,而营养钵内温度可达8~10℃左右,蔬菜幼苗能缓慢生长,不受冻害。
棚室蔬菜生产如何抵御罕见低温天气
针对低温寡照的灾害性的天气,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通过各种方式加温,如生煤炉,点天然气罐,甚至批量点燃蜡烛。
2.加强保温措施。
温室外部要尽量增加草苫保温,特别是温室的前底脚。
在温室内,要设天幕,增加覆盖层次。
对于育苗阶段或刚定植的蔬菜扣地膜小拱棚,晚上还可以利用纸被、旧衣物覆盖加强保温。
裸露的地面覆盖稻草,减少地面水分蒸发降低地温。
另外必须控制浇水或基本不浇水。
对于韭菜、草莓较矮的作物可地表铺稻壳、酒糟,对保持地温、提高地温效果都比较理想。
3.尽量增加棚室透光率。
抓住晴天,增加揭开草苫子的时间。
但要注意,揭草苫子后棚室内棚膜上不能大面积结霜。
另外,要特别注意清洁棚膜,以增加棚膜的透光量。
4.采用根外追肥提高作物抗逆性。
如采用植物动力2003进行叶面喷施,还可以采用15公斤水(一喷壶),加70-80克磷酸二氢钾,再加50克尿素,再加1—2毫升喷施宝(或叶面宝)混匀叶面喷洒,可有效地增加蔬菜的抗逆性。
5.增施二氧化碳气肥。
采用多种方式增施二氧化碳气肥,如利用双效微肥更加简便,每平方米施一粒(10克/粒),挖2-3厘米深
的小坑埋上。
可释放1个月二氧化碳。
冬棚蔬菜防寒防冻管理方法日光温室蔬菜在越冬时期,各种灾害性天气较多,不利的气候条件对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影响极大,因此在这一时期必须加强日光温室的田间管理工作。
一、改善光照条件1、改进大棚结构。
有条件的最好使用镀锌钢管大棚。
棚膜最好使用无滴膜,普通膜则以聚乙烯膜为好;可以对建材和墙进行涂白处理,能增加反射光和延长使用年限;将大棚高度适当增加,也能改善棚内光照条件。
2、合理搭配种植。
在大棚内种植不同品种的蔬菜时,要做到北高南低,合理种植。
播种时,要使种子朝同一方向,移栽时做到子叶平行排列,并严格执行栽培规格。
3、保持棚膜清洁。
要经常打扫和清洗棚膜上的水滴和尘物,下雪后及时清除积雪,以增加透明度和进光量。
另外,要在不明显影响棚内温度的前提下,对大棚外面覆盖的草苫子等保暖材料要适当早揭晚盖,以确保采光面积。
4、人工补光。
深冬季节或阳光不足的塑料大棚,实行人工补光尤为重要,但由于成本较高,目前很难大面积推广,但可作为改善棚内光照条件的应急措施。
其要求和做法是:人工补光,要求光照强度要大;作物对红光和蓝紫光吸收能力最强,所以灯源以日光灯、弧氙气灯、高压汞灯为好;冬季补光要在日出后进行,一般每天2小时至3小时,如果在阴雨天气可全天补光。
二、科学施肥浇水由于浇水施肥不当,造成蔬菜烂根、沤根、植株萎蔫等现象在冬季蔬菜生产中比比皆是,严重影响了菜农的经济效益。
在此提醒广大菜农朋友,浇水施肥要慎重。
1、浇水冬季温室蔬菜浇水应安排在晴天,浇水后最好能有几个连续晴天。
一天中应选择在上午,这不仅是水温和地温差别较小,地温容易恢复,而且还有充分的时间来排除因浇水增加的空气湿度。
一般不宜选择在中午,以免高温时浇水影响根系生理机能。
也不宜在傍晚和风雪天浇水,避免造成棚内地温难恢复、湿度过大,引起蔬菜病害大发生。
温室蔬菜水分严重不足时,植株萎蔫和叶片焦枯;水分过多时土壤缺氧引起根须腐烂,地上部分茎叶发黄甚至死亡。
冬季温室浇水温度低,放风量小,水分消耗少,此时浇水后湿度变化较大,而且持续时间长,因此需小水勤浇。
雪后棚菜需采用的防冻措施
冻害算是蔬菜的一个重大危害,为了在雪后是棚室蔬菜不受到冻害,需要采取以下的几项防冻措施。
①雪后及时清除大棚积雪,防止大棚倒塌。
②在大棚四周清沟排水,以降低棚内湿度。
③大棚内增设小拱棚,晚上多层覆盖防寒保温,白天揭去覆盖物增加光照。
④雪后或连续阴天转晴后,要适当遮荫或循序渐进地揭棚,以防植株因陡然失水而“闪苗”。
⑤控制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和增加空气湿度。
⑥对未受害或受害轻的蔬菜,可酌情喷施2~3次0.2%磷酸二氢钾溶液,对颜色发黄缺氮的植株可喷施2~3次0.3%尿素溶液。
在棚内低温、高湿、寡照条件下,蔬菜不仅容易遭受冻害,而且生长受阻,长得又细又弱,很容易感染病虫害。
所以雪后蔬菜防治一定要早。
冬季蔬菜大棚防冻措施
现在已进入冬季,近日,南方地区出现了大范围雨雪天气,湖南、江西、浙江、江苏等12个省(区、市)区域平均降水量创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大值,雨雪后气温骤降。
降温天气过程对部分在田农作物可能造成冻害,给当地温室蔬菜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此时应注意做好大棚蔬菜和在地越冬蔬菜的管理。
为减少损失,针对雪后这种特殊情况,专家提出了雪后温室蔬菜管理措施供广大农民群众参考。
具体如下:
1、及时清除膜上积雪,防止温室被压塌。
我市大部分温室设施设计建造时的最大耐积雪标准为25cm,而本次降雪远远超过了这个标准,所以应及时清除积雪,不能等雪晴后再清除,那样可能为时已晚。
温室两边的积雪也应及时清除,防止融化时吸收大量热量而降低棚内温度。
清除积雪时应尽量避免损伤棚膜。
2、修复受损棚膜,加固设施骨架。
要抓紧时间修复温室棚膜,加固温室骨架和支柱。
温室四周底膜要用泥土压严,膜布漏洞要用胶布补好,以减少冷空气侵袭。
3、增温保暖,防寒防冻。
可采用覆盖草帘、无纺布、遮阳网或多层覆盖等保温措施,必要时可采取临时补温措施,如烟熏、煤炉、暖气、临时可燃物等。
一般棚内温度应
控制在最低极限以上,果菜类8至10摄氏度。
4、开沟排水。
做好沟渠清沟排水工作,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因沟渠淤塞、冰冻、而造成雪化后排水不畅,影响蔬菜等作物生长。
5、适时通风透光。
要尽早揭帘采光,揭帘初期采取揭花帘的办法,防止强光直射使作物失水严重引起急性凋萎。
针对雪后骤晴的情况,晴天上午要结合防病喷施植物精华素、绿亨天宝等营养液;中午前后盖花帘,防止植株因阳光暴晒而造成萎蔫。
当棚室茄果类蔬菜出现萎蔫时,可用1500倍的奈乙酸溶液灌根,每株灌500ml。
雪后应适时通风以降低大棚内空气湿度、增加CO2浓度,以利于提高作物抗寒能力。
通风应在晴天中午进行。
6、加强病虫害防治,合理施肥。
雪后大棚蔬菜灰霉病、秧苗猝倒病等病害,可采用烟熏剂防治,以提高防效。
科学合理增施磷钾肥,提高蔬菜的抗寒性。
对受冷害和冻害的蔬菜和秧苗,使用0.2%的磷酸二氢钾喷施叶面,增加蔬菜抗性。
黄瓜、番茄等叶面色泽较浅时,还要加入适量尿素。
7、补栽。
针对受害较严重的蔬菜,可采用补栽或改种其它蔬菜种类的方法来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