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四则运算计算器1
- 格式:ppt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31
基于单片机实现的四则运算计算器姓名学号:班级:专业名称:测控技术与仪器指导教师:东北大学2016年1月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目录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i i 摘要 (1)第1章绪论 (2)1.1计算器简介 (2)1.2设计主要内容 (2)第2章系统硬件设计 (4)2.1硬件组成 (4)2.2输入模块 (4)2.3输出模块 (5)2.4运算模块 (5)第3章系统软件设计 (7)3.1 主程序 (7)3.1.1主程序框图及初始化 (7)3.1.2LCD程序框图及初始化 (8)3.1.3键盘程序框图及初始化 (9)3.1.4运算程序框图 (10)第4章调试测试与实验分析 (11)4.1 计算器调试 (11)参考文献 (12)心得体会 (13)附录硬件原理图及PCB图 (14)附录程序清单 (15)附录实物照片 (28)摘要单片机的出现是计算机制造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它是嵌入式控制系统的核心,如今,它已广泛的应用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电子、科技、通信、汽车、工业等。
本设计是基于89C52RC单片机来进行的四则运算计算器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计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的基本四则运算,并在LCD1602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结果。
本电路采用89C52RC单片机为主要控制电路,利用4*4矩阵键盘作为计算器以及运算符的输入。
显示采用字符LCD静态显示。
软件用C语言编程,并用开发板进行演示。
关键词:计算器,89C52RC单片机,LCD,矩阵键盘第1章绪论1.1计算器简介计算器是现代人们发明的可以进行数字运算的电子机器。
现代的电子计算器能进行数学运算的手持电子机器,除显示计算结果外,还常有溢出指示、错误指示等,拥有集成电路芯片,但结构比电脑简单得多,可以说是第一代的电子计算机(电脑),且功能也较弱,但较为方便与廉价,可广泛运用于商业交易和学习计算中,是必备的学习和办公用品之一[1]。
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课程设计题目:四则运算计算器课程名称:汇编语言与微机原理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目录概述 (1)一、设计要求 (1)二、设计思想 (1)三、程序工作原理 (2)四、程序流程图及说明 (3)五、程序源代码 (7)六、程序运行示例 (18)七、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8)八、设计心得 (19)九、参考文献 (19)四则运算计算器概述此计算器,可以实现从键盘输入一个十进制的四则运算表达式,如:-3+4*(5-6)-8/2,编程计算表达式的值,输出十进制结果。
表达式和结果可以是三位或四位十进制,也可以是带负数的十进制数,并且+-*/()位置任意摆放(只要符合数学上的运算逻辑)。
一、设计要求用汇编语言设计一个程序,用来实现计算器的四则运算功能。
需要实现在屏幕要显示输入的表达式,以及运算结果。
例如:-3+4*(5-6)-8/2计算表达式的结果,并将该表达式及结果显示出来;设计要求如下:(1)由键盘作为输入部分。
(2)能进行四则混合运算,并且能计算带括号和负数的数学表达式。
(3)按ESC 键则退出计算器菜单界面并返回dos 系统,否则继续输入表达式,求得对应的结果。
二、设计思想根据题目的要求,可以把整个源程序大致划分六大步骤。
(1)首先键盘输入合法中缀算术表达式,并将其存储到S1中。
(2)然后调用子程序CHANGE将中缀式转化为后缀式。
(3)调用子程序CALCULATE对后缀表达式进行有符号数的运算,并将最终结果存放在栈中。
(4)POP AX,AX->STORAGE,即用STORAGE 存放最终运算结果。
(5)调用子程序OUTPUT将运算结果输出。
(6)通过用键盘输入ESC退出DOS程序。
三、程序工作原理步骤一的原理:此处用系统功能1号调用,每次从键盘输入一个字符,就将其存入到数组S1中,然后在判断此字符是否为回车,如果不是,则循环,继续输入字符,否则,程序往下执行。
期中复习讲义(苏教版)2020-2021学年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章节复习精编讲义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知识互联网知识导航知识点一:计算器的认识ON是开机键,使用前要先按下此键,接通计算器的电源。
OFF日是关机键,按下此键便关闭电源。
AC是消除键,计算过程中可按此键消除输入的错误数据。
“+-×÷”是运算符号键,”= “是等号键,这两种键可以用于进行四则运算和得出结果。
[0]~ [9]是数字键,按下某个数字键,显示屏右端就会出现这个键上的数字。
知识点二:计算器的计算方法1.用计算器计算整数四则运算的一步式题时,只需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按各个数字键和运算符号键即可。
要想得出运算结果,应按等号键。
如果在输入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可按消除键全部清除后重新操作。
2. 用算术型计算器计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两步式题时,需要先确定题目的运算顺序。
当运算顺序和书写顺序不一致时,要先把第一步的计算结果记录下来,把计算器清屏后再进行第二步运算。
3. 解决按错键的问题,首先要“将错就错”,算出错误的数,调整后再计算正确的结果;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时可以借助计算器完成。
4. 计算器上某一个数字键损坏后,在计算时要在不改变原数大小的前提下改变原数的表示方法,用一个简单的加、减、乘、除的算式来替换。
可以通过增加计算的过程来解决问题。
知识点三:计算器探索规律1.积的变化规律:①一个乘数缩小几倍,另一个乘数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②一个乘数缩小(或扩大几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积也随着缩小(或扩大)几倍。
2.商的变化规律:①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如有余数,余数会变)②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除数不变,商也随之扩大(或缩小)几倍。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几倍(0除外),商反而扩大几倍。
3. 遇到有规律的计算时,经过探究,发现规律再计算会更快捷,甚至可以脱离计算器,直接根据规律填写结果。
*******************实践教学*******************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2013年春季学期汇编语言实训课程设计题目:四则运算计算器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姓名:___郭利强_____学号: 11730108指导教师:刘树群成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1级)汇编语言实训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四则运算计算器班级: 1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学生姓名:郭利强学号: 11730108 题目类型:软件工程(R)指导教师:刘树群一.题目简介四则运算计算器,主要是为了解决数学中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问题。
通过该题目的设计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加深对汇编语言基本语言要素和流程结构的理解,针对汇编语言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训练,独立完成有一定工作量的程序设计任务,同时强调好的程序设计风格。
得到软件工程的综合训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1、查阅文献资料,一般在5篇以上;2、要求可以进行四则运算;3、完成软件结构设计和算法设计;4、完成系统的软件开发和测试工作;5、撰写设计说明书;6、做好答辩工作。
三.主要内容、功能及技术指标1、实现功能及指标:①使用Win32的窗口程序模式,实现四则运算程序的设计与开发;②界面友好。
2、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框架确定:充分地分析和理解问题本身,弄清要求做什么。
在确定解决方案框架过程中,综合考虑系统功能,考虑怎样使系统结构清晰、合理、简单和易于调试。
最后确定每个过程和函数的简单功能,以及过程(或函数)之间的调用关系,并画出函数之间的调用关系图。
3、详细设计和编码:定义相应的存储结构,确定各个函数的算法,并画出流程图,在此基础上进行代码设计,每个明确的功能模块程序一般不超过200行,否则要进一步划分。
4、上机前程序静态检查:上机前程序静态检查可有效提高调试效率,减少上机调试程序时的无谓错误。
静态检查主要有两种途径:用一组测试数据手工执行程序;通过阅读或给别人讲解自己的程序而深入全面地理解程序逻辑。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计算器的初步认识和应用人教新课标 (17)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器使用习惯,注意保护视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基本按键功能及使用方法。
2. 利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3. 计算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基本按键功能及使用方法,四则运算在计算器上的实现。
2.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操作计算器,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计算器,引导学生观察计算器的形状、颜色等特征,激发学生对计算器的好奇心。
2. 讲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及使用方法(1)介绍计算器的基本按键功能,如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清除键等。
(2)演示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3)强调使用计算器时要注意的事项,如按键力度适中、保护视力等。
3. 学生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一台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的实践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计算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计算器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五、课后作业1. 练习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2. 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操作计算器过程中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器使用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3.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计算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便捷性。
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应用等环节,让学生对计算器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能运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操作规范,培养学生的计算器使用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1. 计算器(1)
【基础须知】
1.认识计算器:计算器是一种十分普遍的计算工具,有好多种功能不同的计算器。
计算器上有不同的键,数字0-9称为数字键;还有“+、-、×、÷、=”等符号键;“M+(存储)、MR(提取)、CE或C(清除)”等功能键;ON/OFF开关机键等。
可以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2.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时,只要按运算顺序输入算式就可得到结果。
3.计算器可以做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它可以使计算更快捷。
【重点梳理】
本节的重点是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前言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用汇编语言实现一个简单的计算器,要求:编写一个程序,每运行一次可执行程序,可以实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计算器是最简单的计算工具,简单计算器具有加、减、乘、除四项运算功能。
通过使用汇编语言设计实现简单计算器,以此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对数据存储,寄存器的使用,加减乘除相关指令以及模块的调用等汇编语言知识的有效运用。
本次课程设计以实现一个基本功能完善,界面友好,操作简便易行的计算器为最终目的。
通过对具有加减乘除基本功能的计算器的设计实现,学会使用汇编语言实现输入输出模块的设计,模块合理调用的设计,加减乘除运算的判断以及退出程序的判断的设计。
通过对各种指令的合理使用,熟悉并加深对各种指令的用法。
学会使用汇编语言设计各个功能模块。
当实现各个程序模块后,学会通过程序的调用最终实现一个具有基本计算功能的简单计算器。
1中文摘要实现一个简单计算器,要求编写一个程序,每运行一次可执行程序,可以实现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运算过程中的进位或是借位,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输出,如何实现清屏等也是要解决的问题。
设计当用户根据提示信息输入一个算式后,按下enter键或是‘=’符号键时,程序依据输入的算式进行计算,并将结果显示在屏幕上。
如果用户输入错误,则返回,提示信息让用户重新输入算式,当用户按下Q或q键时退出程序。
在各个子功能模块设计好的情况下,通过主题模块的合理调用,最终实现一个具有简单运算功能的计算关键字:计算器、四则运算、进位、错位、清屏目录1系统分析 -------------------------------------------------2系统总体设计----------------------------------------------3详细设计-------------------------------------------------- 4统测试 ---------------------------------------------------5软件使用说明书 ------------------------------------------- 设计总结----------------------------------------------------参考文献----------------------------------------------------致谢———————————————————————————————————31.系统分析本次汇编语言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一个简单计算器,要求编写一个程序,每运行一次可执行程序,可以实现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6.1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内容教材第60、61页用计算器计算⏹教学提示教材呈现了两种常见的计算器,通过大头蛙“你会使用计算器吗?”,让学生在交流中认识计算器的常用键及使用方法;接着,教材通过计算“5040+1073=6113”,详细介绍了计算器运算的操作步骤。
教学时,教师要用计算器(实物)组织教学,千万不要让学生认读教材上的计算器图文。
另外,用计算器进行例1的计算时,还可以增加三位数乘两位数,四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式题,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再尝试着笔算。
一方面练习用计算器计算,体验用计算器计算的优越性,另一方面,给学生创造用已有计算技能进行知识迁移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计算器的常用键及使用方法;掌握用计算器计算的操作步骤,并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认识计算器并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用计算器计算充满兴趣,体验计算器计算方便、快捷、准确的特点。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计算器的常用键及使用方法,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运算。
难点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运算。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计算器、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大家都去过超市吗?它每天都有很多顾客,特别是到了节假日,更是人山人海。
当顾客推着满满一车物品去付款时,营业员总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告诉他应该付多少钱?为什么呢?(播放收银台画面)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常用的计算工具——计算器,通过今天的系统学习,老师相信你们一定都会使用计算器计算了。
(板书:用计算器计算)设计意图:从生活情境入手,从实际问题分析,引出能快速计算的工具—计算器。
(二)探究新知1、认识计算器。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想了解计算器的哪些知识?(预设)●计算器如何开、关。
●使用计算器有哪些优点。
●计算器各部分的名称。
●计算器上的常用键有哪些,如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