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物理 Word版含解析byzhang
- 格式:doc
- 大小:634.72 KB
- 文档页数:16
河南省郑州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1.以下关于波与相对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无论什么波,只要振幅足够大就可以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B .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可以产生电磁波C .波源与观察者互相靠近或者互相远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都会发生变化D .火车以接近光速行驶时,我们在地面上测得车厢前后距离变小了,而车厢的高度没有变化【答案】 CD 【解析】试题分析: 能否产生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看障碍物与波长的尺寸关系,与振幅无关,当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波长或与波长差不多时能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A 错误;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可以产生磁场,但不一定能产生电磁波,只有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周围才一定可以产生电磁波.故B 错误;波源与观察者互相靠近或者互相远离时,会产生多普勒效应,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都会增大或减小.故C 正确;火车以接近光速行驶时,根据相对论,沿着物体的运动方向,我们在地面上测得车厢前后距离变小了,而车厢的高度没有变化.故D 正确。
考点:机械波2.某弹簧振子在水平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其位移x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sin x A t ω=,振动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在第1s 末与第3s 末的长度相同B 第3s 末振子的位移大小为A 22 C 从第3s 末到第5s 末,振子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D 从第3s 末到第5s 末,振子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答案】 ABD 【解析】试题分析: 在第1s 末与第3s 末的位移相同,故弹簧的长度相同,故A 正确;位移x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x=Asin ωt ,第3s 末振子的位移大小为:A A x 2243sin==π,故B 正确;x-t 图象的切线斜率表示速度,从第3s 末到第5s 末,振子的速度方向并没有发生变化,故C 错误;从第3s 末到第5s 末,位移方向改变,故加速度也改变了方向,故D 正确;考点: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3.如图所示,物体 A 置于物体 B 上,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 B 相连,在弹性限度范围内,A 和 B 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作往复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均保持相对静止。
出题人:高一物理组1.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 .牛顿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B .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C .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D .牛顿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环绕地球运动的速度B .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C .如果需要,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可以定点在地球上空的任何一点D .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轨道可以是圆的也可以是椭圆的3.关于环绕地球运转的人造地球卫星,有如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 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长B . 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大,周期越短C . 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大,周期越长D . 轨道半径越小,速度越小,周期越长4.两颗质量之比4:1:21=m m 的人造地球卫星,只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之下,环绕地球运转。
如果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1:2:21=r r ,那么它们的动能之比21:k k E E 为 ( )A . 8:1B . 1:8C . 2:1D . 1:25.已知下面的哪组数据,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M 地(引力常量G 为已知) ( )A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 及月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 1B .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T 2及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R 2C .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的运行速度v 3和运行周期T 3D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速度v 4及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R 46.若已知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半径为r ,公转的周期为T ,万有引力恒量为G ,则由此可求出 ( )A .某行星的质量B .太阳的质量C .某行星的密度D .太阳的密度7.2001年10月22日,欧洲航天局由卫星观测发现银河系中心存在一个超大型黑洞,命名为MCG 6-30-15,由于黑洞的强大引力,周围物质大量掉入黑洞,假定银河系中心仅此一个黑洞,已知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匀速运转,下列哪一组数据可估算该黑洞的质量( )A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和速度B .太阳的质量和运行速度C .太阳质量和到MCG 6-30-15的距离D .太阳运行速度和到MCG 6-30-15的距离8.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B .作匀变速运动的物体机械能可能守恒C .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机械能一定守恒D .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9.一个物体由静止沿长为L 的光滑斜面下滑。
洛阳市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数学试卷(理A)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l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2.考试结束,将答题卷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i为虚数单位,,,()2a b R i a i b i∈+=+,则a+b等于A. -1 B.1 C.-3 D.32.已知'()f x是()f x的导函数,则0(3)(3)lim t f f tt→--=A. '(3)f B. '()f t C.'(3)f-D.'()f t-3.已知i是虚数单位,若iz= 1+2i,则z=A.2+i B.2-i C.2155i+D.2155i-4.已知()ln(31)f x x=-,则'(2)f=A.35B. 15C. ln5D. 3ln55.(07C)f(=sin x--2x ,则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5.已知定义在 (0,)π的函数 1()sin 2f x x x =-,则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A. (0,)π B .(0,)6π C . (,)3ππ D. (,)2ππ6.看下面的演绎推理过程:大前提:棱柱的体积公式为:底面积×高. 小前提:如图直三棱柱ABC - DEF .H 是棱AB 的中点,A.BED 为底面,CH ⊥平面ABED ,即 CH 为高,结论:直三棱柱ABC- DEF 的体积为 ABED S CH ⋅.这个推理过程 A.正确 B .错误,大前提出错 C.错误,小前提出错 D .错误,结论出错 7.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1151236n n n ++⋅⋅⋅+≥++,从n=k 到n=k+l ,不等式左边需添加的项是A.111313233k k k +++++ B.11113132331k k k k ++-++++ C.131k + D.133k +8.1-=⎰A .B . 2πC .23π+ D. 54π+9.经过点(1,1)作曲线 3y x =的切线的方程为A. 3x-y-2=0 B .x-y=0C. 3x-y-2=0或3x-4y+l=0D. 3x-y-2=0或x-y=0 10.将正奇数按照如卞规律排列,则2 015所在的列数为11.若 333322123(),n n an bn c n N *+++⋅⋅⋅+=++∈,则abc= A.18 B . 116 C . 132 D . 16412.已知函数 32()'(2)3f x ax f x =++,若 '(1)5f =-,则'(2)f = A. -l B .-2 C .-3 D .-4第Ⅱ卷(非选择题,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若等差数列 {}n a 的公差为d ,前n 项和为 n S 。
洛阳市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数学试卷(文A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2.考试结束,将答题卷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i 为虚数单位.z 为复数,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 z z -为纯虚数 B .任何数的偶数次幂均为非负数C .i+1的共轭复数为i-l D. 2+3i 的虚部为32.复平面内与复数 512i i-对应的点所在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3.已知回归直线的斜率的估计值是2,样本点的中心为(4,12),则回归直线的方程是A. 24y x =+B. 522y x =+ C . 220y x =- D . 126y x =+ 4.若用独立性检验的方法,我们得到能有99%的把握认为变量X 与Y 有关系,则 A. 2 2.706K ≥ B. 26.635K ≥ C. 2 2.706K < D. 2 6.635K <5.复数a 十bi(a ,b ∈R)的平方为实数的充要条件是A. 220a b += B .ab=0 C .a=0,且b ≠0 D.a ≠0,且b=06.观察下面的演绎推理过程,判断正确的是大前提:若直线a ⊥直线 l ,且直线b ⊥直线 l ,则a ∥b .小前提:正方体 1111ABCD A BC D -中, 111A B AA ⊥.且1AD AA ⊥结论: 11//A B ADA. 推理正确 B .大前提出错导致推理错误C .小前提出错导致推理错误D .仅结论错误7. 232014i i i i +++⋅⋅⋅+=A. 1+iB. -1-iC. 1-iD. - l+i8.执行如图程序框图,若输出的 1112T =,则判断框内应填人 的条件是A .i>9?B .i>10?C .i>ll?D .i>12?9.A ,B ,C 是△ABC 的三个内角,下面说法:①至多有一个角大于60; ②至少有两个角大于或等于60 ;③至少有一个角小于60 ;④至多有两个角小于60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 .3B .2C .1 D.010.锐角△ABC 中,三个内角分别为A ,B ,C ,设m= sin A+sinB+sinC,n=cosA+cosB+cosC 则m 与n 的大小关系是A. m>n B .m<n C. m-n D.以上都有可能11.已知△ABC 的三边a ,b ,c 满足 (,2)n n n a b c n N n +=∈>.则△ABC 为A .锐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不能确定12.对两个变量x 与y 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一组样本数据:(1,1),(2,1.5),(4,3), (5.4.5),若甲同学根据这组数据得到的回归模型 1:1y x =-,乙同学根据这组数据得到的回归模型 112:22y x =+,则 A .型1的拟合精度高 B .模型2的拟合精度高C .模型1和模型2的拟合精度一样 D.无法判断哪个模型的拟合精度高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3.用解释变量对预报变量的贡献率来刻蜮回归效果,若回归模型A 与回归模型B 的解释变量对预报变量的贡献率分别为 220.32,0.91A B R R ==,则这两个回归模型相比较,拟合效果较好的为模型__________.14.若等差数列 {}n a 的公差为d ,前n 项和为 n S 。
洛阳市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数学试卷(理A)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 4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2.考试结束,将答题卷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i 为虚数单位,a,b ∈R,i(a+i)=b+2i ,则a+b 等于( ).A.-1B.1C.-3D.32.已知f '(x)是f(x)的导函数,则0f (3)f(3t)limt →--t =( ). A.f '(3) B.f '(t) C.-f '(3) D.-f '(t) 3.已知i 是虚数单位,若iz=1+2i ,则z =( ).A.2+iB.2-iC.21i 55+ D.21i 55-4.已知f(x)=ln(3x-1),则f '(2)=( ).A.35B.15C.ln5D.3ln55.已知定义在(0,π)的函数f(x)=sinx-12x ,则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A.(0,π)B.(0,6π)C.(3π,π)D.(2π,π)6.看下面的演绎推理过程:大前提:棱柱的体积公式为:底面积×高.小前提:如图直三棱柱ABC-DEF ,H 是棱AB 的中点,ABED 为底面,CH 丄平面ABED,即CH 为高.结论:直三棱柱ABC-DEF 的体积为S ABED ·CH.这个推理过程( ).A.正确B.错误,大前提出错C.错误,小前提出错D.错误,结论出错7.用数学归纳法证明5111n 1n 23n 6+++≥++时,从n=k 到n=k+l,不等式左边需添加的项是( ).A.1113k 13k 23k 3+++++ B.11113k 13k 23k 3k 1++-++++ C.13k 1+ D. 13k 3+8.⎰1=( ).A.π C.π23π549.经过点(1,1)作曲线y=x 3的切线的方程为( ).A.3x-y-2=0B.x-y=0C.3x-y-2=0或3x-4y+l=0D.3x-y-2=0或x-y=010.将正奇数按照如下规律排列,则2015所在的列数为( ).第1列 第2列 第3列 第4列 ……第1行: 1第2行: 3 5第3行: 7 9 11第4行: 13 15 17 19 ……A.15B.16C.17D.18 11.若13+23+33+…+n 3=n 2(an 2+bn+c),n ∈N *,则abc=( ).A.18B.116C.132D.16412.已知函数 f(x)=ax 3+f '(2)x 2+3,若f '(1)=-5,则f '(2)=( ).A.-1B.-2C.-3D.-4第Ⅱ卷(非选择题,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前n 项和为S n ,则数列{nn S }为等差数列,公差为d 2.类似地,若正项等比数列{b n }的公比为q,前n 项积为T n ,则数列{为等比数列,公比为_____________.14.x sin dx 2202π⎰=___________.15.已知i 为虚数单位,则满足不等式|log 3x-i|≤的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16.已知函数f(x)=x 2-4x+alnx 在区间[1, 4]上是单调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1)已知复数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z|=1,且z+z =l,求z;(2)已知复数m z (i)m (i)i25153212=-+-+-为纯虚数,求实数m 的值.18.(本小题满分12分)设x,y,z 都是正实数,a x y2=+,b y z 2=+,c z x2=+.求证:a ,b ,c 三数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9.(本小题满分12分)△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成等差数列,三条边分别为a ,b ,c.求证:311a b b c a b c+=++++.20.(本小题满分12分)某工厂生产一种产品的成本费共由三部分组成:①原材料费每件50元;②职工工资支出7500+20x 元;③电力与机器保养等费用为x 2-30x+600元(其中x 为产品件数). (1)把每件产品的成本费P(x)(元)表示成产品件数x 的函数,并求每件产品的最低成本费;(2)如果该产品是供不应求的商品,根据市场调查,每件产品的销售价为Q(x)=1240-1x2,试问当产量处于什么范围时,工厂处于生产潜力提升状态(生产潜30力提升状态是指如果产量再增加,则获得的总利润也将随之增大)?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a1=1,S n=n2a n(n∈N*),(1)求S1,S2,S3,S4;(2)猜想{a n}的前n项和S n的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f(x)=e x+ax2+bx.(1)若a=0且f(x)在-1处取得极值,求实数b的值;(2)设曲线y=f(x)在点P(m,f(m))(0<m<1)处的切线为l,直线l与y轴相交于点Q.若点Q的纵坐标恒小于1,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洛阳市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数学试卷参考答案(理A)一、选择题 BAAAC CBCCD CD二、填空题24π- 15.[127,27] 16.(-∞,-16]∪[2,+∞)三、解答题17.解:(1)设z=a+bi,(a,b ∈R) …1分, 由题意得{a b a 22121+==,解得a=12,b= ……3分∵复数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b= ∴z 12= ……5分(2)m z (i)m (i)i25153212=-+-+-=(m 2-m-6)+(2m 2-5m-3)i……6分依题意得m 2-m-6=0,解得m=3或-2.……8分∵2m 2-5m-3≠0 ∴m ≠3 ……9分 ∴m=-2. ……10分18.证明:假设a ,b ,c 三数都小于则a b c x y z yzx222++=+++++<① ……4分而x ,y ,z 都是正实数,则a b c x y z (x )(y )(z )y z x x y z222222++=+++++=+++++≥=……11分这与①矛盾.所以假设错误.故a ,b ,c 三数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2分19.证明:要证311a b b ca b c +=++++,只需证a b c a b c 3a b b c+++++=++,只需证c a 1a b b c+=++,只需证c(b+c)+a(a+b)=(a+b)(b+c),只需证c 2+a 2-b 2=ac , 只需证c a b ac 222122+-=,即证cosB=12……8分而由已知B=A+C ,B=60°,cosB=12成立,∴311a b b c a b c +=++++成立.……12分20.解:(1)x x x P(x)x x x x27500203060081005040+-+=++=++(x ∈N *) ……2分P(x)40220≥=,当且仅当x x8100=,即x=90时等号成立,∴每件产品的最低成本费为220元. ……6分(2)设总利润y=f(x),则*f (x)x[Q(x)P(x)]x x x (x )32112008100N 30=-=--+-∈*f (x)x x (x )2121200N 10'=--+∈ ……8分令f (x)x x 2121200010'=--+>,得l ≤x <100且x ∈N *,故当产量x ∈{x|x ∈N *,且l ≤x <100}时,工厂处于生产潜力提升状态.……12分21.解:(1)S 1=a 1=1, S 2=22a 2 ⇒ S 2=4(S 2-S 1) ⇒ S 2=4(S 2-1) ⇒ S 2=43S 3=32a 3 ⇒ S 3=9(S 3-S 2) ⇒ S 3=9(S 3-43) ⇒ S 3=32,同理可得S 4=85 (4)分(2)由(1)知,S 1=1=2111⨯+,S 2=422=321⨯+,S 3=36322431⨯==+,S 4=842541⨯=+,猜想{a n }的前n 项和公式为n n S n 21=+ ……6分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①当n=1时,S 1=1=2111⨯+,公式成立;②假设当n=k(k ∈N *)时公式成立,即k k S k 21=+,那么,当n=k+1时,k k k k Sk S S a k (k )1112211+++=+=+++, k k []S (k )k 1212111+-=++, ∴k (k )(k )(k )k S k (k )k (k )212121212111211++++=⋅==++-+++, ∴当n==k+l 时,公式也成立. 由①②可知,当n ∈N *时,有n n S n 21=+,即{a n }的前n 项和公式为n n S n 21=+. ……12分22.解:(l)x f (x)e ax b 2'=++, a=0时,x f (x)e b '=+,依题意x=-1是f (x)0'=即e x+b=0的根,∴b=e1- ……3分(2)∵x f (x)e ax b 2'=++,所以点P(m ,f(m))处的切线斜率为m f (m)e am b 2'=++, ∴切线l 的方程为y-(e m+am 2+bm)=(e m+2am+b)(x-m). ……4分令x=0,得y=-m(e m+2am+b)+(e m+am 2+bm),即y=(1-m)e m -am 2(0<m <1),当0<m <1时,要使得点Q 的纵坐标小于1,只需(1-m)e m -am 2<1,即(m-1)e m +am 2+1>0(0<m <1), ……5分令g(m)=(m-1)e m+am 2+1(0<m <1),则g '(m)=m(e m+2a)∵0<m <1 ∴1<e m<e ,①若2a ≥-1,即a ≥-12时,e m+2a >0∴当m ∈(0,1)时,g '(m)>0,即g(m)在(0,1)上单调递增.g(m)>g(0)=0恒成立,∴a ≥-12满足题意. ……7分②若-e <2a <-1,即e 2-<a <-12时,0<ln(-2a)<1,则可列表如下:∴g(ln(-2a))<g(0)=0, e 2-<a <-12不满足题意. ……10 分③若2a <-e ,即a ≤e 2-时,e m+2a <0,∴当m ∈(0,1)时,g '(m)<0,即g(m)在(0,1)上单调递减.g(m)<g(0)=0, ∴a ≤e 2-不满足题意.综上,当a ≥-12时,满足题意,即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2,+∞). ……12分。
河南省洛阳市八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须知事项:1. 答题前答题卡内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分卷I分卷I 注释一、选择题(每一小题3分,1-19是单项选择题;20题是不定项选择题。
)1、如下关于静电除尘的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进入除尘器后,烟雾中的颗粒被强电场电离而带正电,颗粒向电源负极运动B.除尘器中的空气被电离,烟雾颗粒吸附电子而带负电,颗粒向电源正极运动C.烟雾颗粒带电后,受到竖直向下的电场力而向下运动D.烟雾颗粒被强电场粉碎成更小的颗粒,排到大气中人眼看不到2、关于元电荷和点电荷,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B.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C.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做点电荷D.点电荷一定是电量很小的电荷3、两个完全一样的金属小球带有电量相等的电荷,相距一定的距离,相互作用力为F,现在用第三个完全一样不带电的小金属球C先跟A接触,再和B接触,然后移去C,如此A、B 间的相互作用力为:A. F/8B. F/4C.F3/8 D. F/34、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关于b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如下图示中可能正确的答案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A.B.C.D.5、如下各图中,正确描绘两个等量正电荷电场线的是〔〕6、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保持两极板的正对面积、间距和电荷量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一电介质,其电容量C和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变化情况是A.C增大B.C减小C.U增大D.U减小7、磁敏电阻在没有磁场时电阻很小,有磁场时电阻变大,并且磁场越强阻值越大.为探测磁场的有无,利用磁敏电阻作为传感器设计了如下列图电路,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不变,在没有磁场时调节变阻器R使灯泡L正常发光.假设探测装置从无磁场区进入强磁场区〔灯泡不会烧坏〕,如此 ( )A.灯泡L变亮B.灯泡L变暗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D.电流表的示数变大8、在如下列图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下移动时,如此〔〕A.A灯变亮、B灯变亮、C灯变亮B.A灯变亮、B灯变亮、C灯变暗C.A灯变亮、B灯变暗、C灯变暗D.A灯变亮、B灯变暗、C灯变亮9、两电阻R1、R2中的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图线如下列图,可知两电阻的大小之比R1:R2等于〔〕A.1:3 B.3:1 C.1:D.:110、关于磁感应强度的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越大的位置,如此该位置的磁感应强度越大B.磁感线上某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C.垂直磁场放置的通电导线的受力方向就是磁感应强度方向D.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方向与放入磁场的导线的电流大小、导线长度、导线取向等均无关11、关于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的磁感线分布,如下示意图正确的答案是12、如下列图,固定的水平长直导线中通有向右电流I,闭合的矩形线框与导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且一边与导线平行.线框由静止释放,在下落过程中〔〕A.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保持不变B.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合力为零C.线框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D.线框的机械能不断增大13、如下关于磁通量的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在匀强磁场中,穿过某一个面的磁通量等于磁感应强度与该面面积的乘积B.磁通量是矢量,其正负表示方向C.磁通量是形象描述穿过某一个面的磁感线条数的物理量D.磁通量越大,磁通量的变化就越快14、如下列图,闭合线圈上方有一竖直放置的条形磁铁,磁铁的N极朝下,当磁铁向下运动时(但未插入线圈内部)( )A.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一样,磁铁与线圈相互吸引B.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一样,磁铁与线圈相互排斥C.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反,磁铁与线圈相互吸引D.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反,磁铁与线圈相互排斥15、如下列图,足够长平行金属导轨倾斜放置,倾角为370,宽度为0.5m,电阻忽略不计,其上端接一小灯泡,电阻为1Ω。
河南省洛阳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生物Word版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考试结束,将答题卷交回。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二大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在规定的地方答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5小题,其中1~40每题1分.41~45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在基因工程中,科学家所用的工具酶是指A.质粒、DNA连接酶B.噬菌体、DNA连接酶C.DTA限制酶、RNA连接酶D.限制酶、DNA连接酶2.科学家在某种细菌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并以质粒为载体,采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金茶花新品种。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质粒是最常用的载体之一,质粒的存在与否对宿主细胞的生存有决定性的作用B.将抗枯萎病基因导入受精卵是此技术关键,否则不能达到该基因在各组织细胞都表达的目的C.该种抗枯萎病基因之所以能在金茶花细胞中表达,是因为两者的DNA结构相同D.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抗枯萎病金茶花,将来产生的花粉中不一定含有抗病基因3.下述概念哪一条正确表述了基因治疗A.对有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B.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C.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产生基因突变恢复正常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4.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限制性内切酶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才用B.重组质粒的形成在细胞内完成C.质粒都可作运载体D.蛋白质的结构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5.蛋白质工程是新崛起的一项生物工程,又称第二代基因工程。
下图为蛋白质工程的流程图,图中A、B在遗传学上依次表示A.翻译和转录B.复制和转录C.传递和表达D.转录和翻译6.下列关于用转基因动物作器官移植供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器官短缺和免疫排斥是目前制约人体器官移植的两大难题B.猪的内脏构造、大小和血管分布与人的相似C.灵长目动物体内隐藏的、可导致人类疾病的病毒少于猪D.无论以哪种动物作为供体,都需要在其基因组中导入某种调节因子以抑制抗原决定基因的表达,或设法除去抗原决定基因7.一般来说,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①无毒的环境②无菌的环境③合成培养基需加血浆④温度与动物体温相近⑤需要O2,不需要CO2⑥CO2能调培养液pH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⑥8.细胞工程技术是一门综合科学技术,下列哪项技术不属于细胞工程?A.有性杂交B.体细胞杂交C.植物组织培养D.细胞核移植9.下列属于植物细胞工程实际应用的是①制造人工种子②培育抗盐植物③制作“生物导弹”④培育单倍体⑤生产脱毒植株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10.下列过程中,没有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的是A.植物体细胞杂交B.受精过程C.氧进入细胞中的线粒体D.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11.下列属于PCR技术的条件的是①单链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引物②目的基因所在的DNA片段③脱氧核苷酸④核糖核苷酸⑤DNA连接酶⑥DNA聚合酶⑦限制性内切酶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⑥C.①②③⑤⑦D.①②④⑤⑦12.下列过程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①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②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试管苗,获得正常纯合植株③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植株④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白菜一甘蓝”杂种植株⑤马铃薯的脱毒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13.下列有关克隆绵羊“多利”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多利”的诞生属无性繁殖②“多利”的诞生采用了核移植技术③“多利”的诞生采用了胚胎移植技术④“多利”的诞生采用了细胞融合技术⑤动物细胞培养是整个技术的基础⑥“多利”的诞生采用了胚胎分割技术A.①②④⑤⑥B.①②③④⑥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14.下列技术或方法与原理不相符的是A.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增殖B.植物组织培养和制备单克隆抗体——细胞的全能性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D.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壁——酶的专一性15.下图为A种植物细胞和B种植物细胞的结构(仅显示细胞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B植物能产生4种不同类型的花粉B.将A、B两种植物杂交得到的植物为二倍体,可育C.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去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D.经植物体细胞杂交得到的植物为四倍体,基因型是DdYyRr16.以下四种生物工程技术中培育出的新个体,只有一个亲本遗传性状的是A.植物组织培养B.细胞融合C.动物胚胎移植D.细胞核移植17.下列能正确表示高等动物胚胎发育顺序的是A. 受精卵→卵裂→原肠胚→囊胚→组织器官分化→幼体B.受精卵→卵裂→原肠胚→组织器官分化→幼体C.受精卵→桑椹胚→原肠胚→幼体D.受精卵→桑椹胚→囊胚→原肠胚→幼体18.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绵羊体内,转基因绵羊生长速率比一般的绵羊提高30%,体型大10%,在基因操作过程中生长激素基因的受体细胞最好采用高考资源网A.乳腺细胞B.体细胞C.精巢D.受精卵19.下列哪一种方法不能用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或表达A.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B.在含相应抗生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导入了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C.利用相应的DNA探针与受体细胞RNA分子进行杂交D.提取受体细胞蛋白质,利用抗原一抗体特异性反应进行检测20.对基因组文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含有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B.基因中含有启动子和终止子C-文库的基因是通过受体菌承载的D.文库中的全部基因可以在物种间交流21.精子获能所利用的化学物质可以是A. 一定浓度的肝素B.一定浓度的ATPC.一定浓度的葡萄糖D.一定浓度的血清22.次级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完成于A.排卵前,在卵巢内B.受精前,在卵巢内C.排卵前,在输卵管D.受精后,在输卵管内23.精子变形时,线粒体集中在尾基部的原因是A.释放顶体酶发生透明带反应B.产生能量促进精子运动+C.有利于质基因进入受精卵D.受细胞核的挤压形成24.有关卵巢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细胞都进行减数分裂B.所有细胞都可以见到染色体C.有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D.所有细胞的遗传物质都相同25.胚胎工程的最终技术环节是A.细胞融合B.体外受精C.胚胎移植D.胚胎分割26.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胚胎移植前都要进行早期胚胎培养B.用相关酶处理卵裂球获得的细胞可直接移植到同期发情受体的子宫中继续发育C.进行早期胚胎体外培养时,需配制不同成分的营养液,以培养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D.从卵巢中取出的卵母细胞与获能后的精子在专用的受精溶液中完成受精作用27.据报载,一名高龄妇女顺利产下一名试管婴儿,为这个家庭带来了福音,在生物学上试管婴儿技术属于A.有性生殖、体外受精B.无性生殖、体内发育C.有性生殖、体内受精D.无性生殖、体外发育28.胚胎干细胞在基础生物学、畜牧学和医学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下)期中数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5分)(2014春•洛阳期中)已知f′(x)是f(x)的导函数,则=()=+i D﹣iC5.(5分)(2014春•洛阳期中)已知定义在(0,π)的函数f(x)=sinx﹣x,则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6.(5分)(2014春•洛阳期中)看下面的演绎推理过程:大前提:棱柱的体积公式为:底面积×高.小前提:如图直三棱柱ABC﹣DEF.H是棱AB的中点,ABED为底面,CH⊥平面ABED,即CH为高,结论:直三棱柱ABC﹣DEF的体积为S ABED•CH.这个推理过程()7.(5分)(2014春•洛阳期中)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从n=k到n=k+l,不等式左边需添加的项是()++++﹣8.(5分)(2014春•洛阳期中)dx=()π+Dπ+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5分)(2010•镇江一模)若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为d,前n项的和为S n,则数列为等差数列,公差为.类似地,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b n}的公比为q,前n项的积为T n,则数列为等比数列,公比为.14.(5分)(2014秋•正定县校级期末)∫sin2dx=.15.(5分)(2014春•洛阳期中)已知i为虚数单位,则满足不等式|log3x﹣i|≤的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16.(5分)(2014春•南阳期末)已知函数f(x)=x2﹣4x+alnx在区间[1,4]上是单调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2014•莘县校级模拟)(1)已知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z|=1,且z+=1,求z;(2)已知复数z=﹣(1+5i)m﹣3(2+i)为纯虚数,求实数m的值.18.(12分)(2014春•洛阳期中)设x,y,z都是正实数,a=x+,b=y+,c=z+.求证:a,b,c三数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19.(12分)(2007春•徐州期末)△ABC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求证:.20.(12分)(2014秋•新野县校级期末)某工厂生产一种产品的成本费共由三部分组成:①原材料费每件50元;②职工工资支出7500+20x元;③电力与机器保养等费用为x2﹣30x+6000元(其中x为产品件数).(1)把每件产品的成本费P(x)(元)表示成产品件数x的函数,并求每件产品的最低成本费;(2)如果该产品是供不应求的商品,根据市场调查,每件产品的销售价为Q(x)=1240﹣x2,试问当产量处于什么范围时,工厂4处于生产潜力提升状态(生产潜力提升状态是指如果产量再增加,则获得的总利润也将随之增大)?21.(12分)(2014春•信阳期末)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a1=1,S n=n2a n(n∈N*).(1)求S1,S2,S3,S4的值;(2)猜想S n的表达式,并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22.(12分)(2014春•洛阳期中)已知函数f(x)=e x+ax2+bx.(1)若a=0且f(x)在x=﹣1处取得极值,求实数b的值;(2)设曲线y=f(x)在点P(m,f(m))(0<m<1)处的切线为l,直线l与y轴相交于点Q.若点Q的纵坐标恒小于l,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下)期中数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5分)(2014春•洛阳期中)已知f′(x)是f(x)的导函数,则=()+i D﹣i∴=2+iC==,5.(5分)(2014春•洛阳期中)已知定义在(0,π)的函数f(x)=sinx﹣x,则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令其小于x,6.(5分)(2014春•洛阳期中)看下面的演绎推理过程:大前提:棱柱的体积公式为:底面积×高.小前提:如图直三棱柱ABC﹣DEF.H是棱AB的中点,ABED为底面,CH⊥平面ABED,即CH为高,结论:直三棱柱ABC﹣DEF的体积为S ABED•CH.这个推理过程()7.(5分)(2014春•洛阳期中)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从n=k到n=k+l,不等式左边需添加的项是()++++﹣++…++…++++++﹣8.(5分)(2014春•洛阳期中)dx=()π+Dπ+,三角形=π+π+310.(5分)(2014春•洛阳期中)将正奇数按照如卞规律排列,则2015所在的列数为()333322*C D=[=[]∴=,abc==.=[]3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5分)(2010•镇江一模)若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为d,前n项的和为S n,则数列为等差数列,公差为.类似地,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b n}的公比为q,前n项的积为T n,则数列为等比数列,公比为.的特点,类比可写出对应数列.14.(5分)(2014秋•正定县校级期末)∫sin2dx=.sin2dx=∫)=,15.(5分)(2014春•洛阳期中)已知i为虚数单位,则满足不等式|log3x﹣i|≤的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i|≤∴16.(5分)(2014春•南阳期末)已知函数f(x)=x2﹣4x+alnx在区间[1,4]上是单调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16或a≥2.4+≥0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2014•莘县校级模拟)(1)已知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z|=1,且z+=1,求z;(2)已知复数z=﹣(1+5i)m﹣3(2+i)为纯虚数,求实数m的值.,结合复数,解得z=iz=18.(12分)(2014春•洛阳期中)设x,y,z都是正实数,a=x+,b=y+,c=z+.求证:a,b,c三数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22a+b+c=x++y++z+≥2+2=62.19.(12分)(2007春•徐州期末)△ABC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求证:.++,即+∴===120.(12分)(2014秋•新野县校级期末)某工厂生产一种产品的成本费共由三部分组成:①原材料费每件50元;②职工工资支出7500+20x元;③电力与机器保养等费用为x2﹣30x+6000元(其中x为产品件数).(1)把每件产品的成本费P(x)(元)表示成产品件数x的函数,并求每件产品的最低成本费;(2)如果该产品是供不应求的商品,根据市场调查,每件产品的销售价为Q(x)=1240﹣x2,试问当产量处于什么范围时,工厂4处于生产潜力提升状态(生产潜力提升状态是指如果产量再增加,则获得的总利润也将随之增大)?+==x==(21.(12分)(2014春•信阳期末)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a1=1,S n=n2a n(n∈N*).(1)求S1,S2,S3,S4的值;(2)猜想S n的表达式,并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与已知相符,故结论成立(22.(12分)(2014春•洛阳期中)已知函数f(x)=e x+ax2+bx.(1)若a=0且f(x)在x=﹣1处取得极值,求实数b的值;(2)设曲线y=f(x)在点P(m,f(m))(0<m<1)处的切线为l,直线l与y轴相交于点Q.若点Q的纵坐标恒小于l,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a满足题意.﹣不满足题意,时,满足题意,即实数﹣。
洛阳市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物理试卷(A)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2.考试结束,将答题卷交回,一、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电场周围一定存在磁场,在磁场周围一定存在电场B.在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在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C.在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D.振荡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同频率振荡的磁场【答案】DA、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如果电场不变化,不会产生磁场,同理,磁场不变化,不会产生电场,故A错误;BC、均匀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稳定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稳定的电场,故BC 错误;D、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同周期变化的磁场,故D正确。
故选D。
【考点】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2.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波源停止振动,形成的波也立即停止传播B.物体做机械振动,一定产生机械波C.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频率由波源决定,与介质无关D.波源振动越快,波的速度越大【答案】CA、由于机械波依据介质传播,如果振源停止振动,已经振动的质点,由于惯性还要振动,所以形成的波不会立即停止,故A错误;B、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过程,有机械振动不一定有机械波,还必须有传播振动的介质,故B错误;C、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由波源决定,与介质无关,故C正确;D、波传播的速度由介质决定,与波源振动快慢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简谐运动;机械波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B.全息照片往往用激光来拍摄,主要是利用了激光的相干性C.“门镜”可以扩大视野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D.假设有一列火车以接近于光速的速度运行,车厢内站立着一个人.那么,静止在站台上的人观察车厢中的这个人,他观测的结果是这个人变瘦但高度不变【答案】BDA、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减小反射光的强度,故A错误;B、激光是相干光,全息照片主要是利用了激光的相干性,故B正确;C、门镜可以扩大视野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D、根据尺缩效应,他观测的结果是这个人瘦但高度不变,故D正确。
故选BD。
【考点】光的偏振;激光;4.一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周期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t=T,则在t时刻和t+∆t时刻振子运动的加速度一定相同B.若t时刻和t+△t时刻振子运动速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t一定为T/2的整数倍C.弹簧振子的回复力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周期也为TD.若△t= T/2,则在t时刻和t+△t时刻弹簧的长度相同【答案】AC故选AC。
【考点】简谐运动5.研究单摆受迫振动规律时得到如图l所示的共振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象的纵坐标为位移B.图象的纵坐标为振幅C.单摆的固有周期为0.5sD.图象的峰值表示共振时的振幅【答案】BDAB、共振曲线中,横轴表示驱动力频率,纵轴表示不同驱动力频率对应的振幅,故A错误B 正确;C、共振曲线中,凸起表示当驱动力频率等于系统固有频率时,系统振幅最大,故固有频率为0.5Hz,固有周期为2s,故C错误;D、图象的峰值表示共振时的振幅,为0.02m,故D正确。
故选BD。
【考点】共振现象6.如图所示,正中O是水面上一波源,实、虚线分别表示该时刻的波峰、波谷,A是挡板,B是小孔,经过一段时间,水面上的波形发生明显衍射的区域是A.阴影I、Ⅱ区B.阴影I区域C.阴影Ⅱ区域D.上述答案均不对【答案】C一列水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小孔B ,相比而言B 的孔洞的尺寸比较小,所以能发生明显的衍射,但A 挡板的尺寸较大,所以不能发生衍射现象;所以水面上波分布于除阴影Ⅰ以外区域,故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C 。
【考点】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7.两个完全相同的波源在同一介质中形成的波相叠加,发生干涉的图样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 点为振动加强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减弱B .B 点为振动减弱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仍减弱C .C 点为振动减弱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处于平衡位置D .D 点为振动加强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加强 【答案】BA 点是波峰和波峰叠加,为振动加强点,且始终振动加强,故A 错误;B 点是波峰与波谷叠加,为振动减弱点,且始终振动减弱,故B 正确;C 点处于振动加强区,振动始终加强,但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处于平衡位置,故C 错误;D 点为波峰与波谷叠加,为振动减弱点,且始终振动减弱,故D 错误。
故选B 。
【考点】波的叠加;波的干涉图样8.A 、B 两列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经过t=A T 时间(A T 为波A 的周期),两波再次出现如图波形,则两波的波速之比:A B v v 可能是 A .1:3 B .1:2 C .2:1 D .3:1 【答案】ABC由图可知:A 3a 4λ=,B 3a 2λ= 则得A 4a 3λ=,B 2a 3λ=,A B 2λλ=;根据题意周期关系为:t=T A ,t=nT B (n=1、2、3…),则得T A =nT B (n=1、2、3…), 所以由v Tλ=有:A B v 2v n=,(n=1、2、3…) 当n=1时,A B v 2v 1=;当n=4时,A B v 1v 2=;当n=6时A B v 1v 3= 由于n 是整数,故ABv v 不可能为3:1,故ABC 正确。
故选ABC 。
【考点】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横波的图象9.在如图(a)所示的LC 振荡电路中,通过P 点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6)所示,若把通过P 点向右的电流规定为i 轴的正方向,则 A .0至0. 5ms 内,电容器C 正在充电 B .0. 5ms 至1ms 内,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荷 C .Ims 至1.5ms 内,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荷 D .1. 5ms 至2ms 内磁场能在减少,电场能在增大 【答案】DA 、由图(b )可知,在0至0.5ms 内,电路电流在增大,电容器C 正在放电,故A 错误;B 、由图(b )可知,在0.5ms 至1ms 内,电流是正的,即经过P 点的电流向右,由于电路中做定向移动的带电粒子是带负电的电子,因此在该时间段内,电子经过P 点向左移动,因此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故B 错误;C 、由图(b )可知,在1ms 至1.5ms 内,通过电感线圈的电流向上,且增大,电感线圈产生自感电动势,由楞次定律可知,Q 电感线圈下端电势高,上端电势低,即Q 点比P 点电势高,所以电容器下极板带正电荷,故C 错误;D 、由图(b )可知,在1.5ms 至2ms 内,电路电流减小,磁场减弱,磁感应强度变小,电路处于充电过程,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磁场能减小,故D 正确。
故选D 。
【考点】LC 振荡电路;电磁波的产生10.把一平行玻璃板压在另一个平行玻璃板上,一端用薄片垫起,构成空气劈尖,让单色光从上方射入,如图所示,这时可以看到明暗相间的条纹.下面关于条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干涉条纹的产生是由于光在空气薄膜的上下两表面反射形成的两列光波叠加的结果,条纹间距都相等B.干涉条纹中的暗纹是由于两列反射光的波谷与波谷叠加的结果C.将薄片增厚,条纹变疏D.观察薄膜干涉条纹时,眼睛应在入射光的另一侧【答案】A从空气膜的上下表面分别反射的两列光是相干光,发生干涉现象,出现条纹,所以此条纹是由上方玻璃板的下表面和下方玻璃板的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后形成的;A、是由于光在空气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形成的两列光波叠加的结果,条纹间距都相等;故A 正确;B、条纹中的暗纹是由于两列反射光的波谷与波峰叠加的结果,故B错误;C、当将薄片向着劈尖移动使劈角变大时,相邻亮条纹间距变小,所以干涉条纹会变密;若将薄片远离劈尖移动使劈角变小时,相邻亮条纹间距变大,所以干涉条纹会变疏,故C错误;D、薄膜干涉条纹时,眼睛应从入射光的同一侧,故D错误。
故选A。
【考点】光的干涉;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11.虹是由太阳光射入球形雨滴时,经一次反射和两次折射形成的.如图所示,现有一束白光L 由图示方向入射,a、b是经反射和折射后的两条出射光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线6在水滴中传播时的波长较长B.光线b在雨滴中的折射率较大C.光线a在雨滴中传播的时间较长D.光线a在雨滴中的传播速度较大【答案】ACAB、画出光路图,分析可知,第一次折射时,b光的折射角较大,而入射角相等,根据折射率公式sinnsinir=得知,b光的折射率较小,频率较小,波长较长.根据光子能量E hγ=,与频率成正比,可知b光子的能量较小,再由cfnλ=,可知,折射率越小,则波长越长,故A正确B错误;CD 、由公式cv n=得知,b 光在雨滴中的传播速度较大,时间较短,而a 在雨滴中传播的时间较长,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AC 。
【考点】光的折射定律;全反射12.如图(1)所示是做双缝干涉实验的示意图.先做操作1:用两块不同颜色的滤光片分别挡住双缝屏上下两部分;接着再做操作2:用不透明的挡板挡住b 缝.若两块滤光片一块是红色,一块是蓝色.则正确的选项是A .完成操作1后,光屏上出现的是图(2),且甲是红色条纹,乙是蓝色条纹B .完成操作1后,光屏上出现的是图(3),且丙是蓝色条纹,丁是红色条纹C .完成操作2后,光屏上出现的是图(2),且甲是蓝色条纹,乙是红色条纹D .完成操作2后,光屏上出现的是图(3),且丙是红色条纹,丁是蓝色条纹【答案】ADAB 、用两块不同颜色的滤光片分别挡住双缝屏上下两部分,屏上出现的是双缝干涉条纹,条纹宽度都相同;根据条纹宽度与波长的关系式Lx dλ∆=可知,波长比较长的红色光的条纹宽度比较大,所以甲是红色条纹,乙是蓝色条纹,故A 正确B 错误;CD 、用不透明的挡板挡住b 缝,屏上出现的是单缝衍射条纹,中间亮条纹的宽度比较大;根据波长大的条纹宽度也大的关系;所以丙是红色光的衍射条纹,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AD 。
【考点】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13.振源O 起振方向沿-y 方向,振幅为l0cm ,从振源O 起振时开始计时,经t=0.7s ,x 轴上0至5m 范围第一次出现如图所示的波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此波的周期一定是0. 4sB .此波的周期可能是715s C .此列波的波速为507m/sD .在0. 7s 内,x 轴上3m 处的质点的运动路程为20cm 【答案】AABC、据题:振源0起振方向沿-y方向,介质中各个质点的起振方向均沿-y方向,而图示时刻x=5m处质点沿+y方向振动,可知0至5m范围第一次出现图示简谐波时,x=5m处并不是波的最前列,在x=5m处质点的右边还有半个波长的波形图,即波此刻恰好传到x=7m处,所以波速为x7v m/s10m/s t0.7===;由图知,波长为λ=4m,则周期为4T s0.4sv10λ===,故A正确BC错误;D、在0.7s内,x轴上3m处的质点振动了一个周期,通过路程为S4A410cm40cm==⨯=,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