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计划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4.94 MB
- 文档页数:29
施工空间组织计划
施工空间组织计划:
①熟悉图纸:深入理解设计图纸,明确各专业、各工种的空间需求;
②现场踏勘:实地考察施工现场,了解场地条件、周边环境、物流通道等;
③分区规划:按照施工顺序、工艺要求,划分作业区、材料堆放区、临时设施区等;
④平面布置: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标明各区域位置、尺寸、进出路线;
⑤立体布局:考虑垂直运输、吊装作业需求,规划塔吊、施工电梯等布置位置;
⑥临时设施:设计施工围挡、大门、办公区、生活区、临时水电设施等布局;
⑦交通组织:设定车辆、人员进出路线,设置警示标识,确保现场交通安全;
⑧材料管理:规划材料进场、验收、储存、发放流程,避免占用作业空间;
⑨垃圾处理:设置临时堆场,安排定期清运,保持现场整洁;
⑩动态调整:随着施工进展,适时调整空间布局,确保高效利用场地资源。
施工组织计划施工组织计划是指为确保项目施工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合理分配资源,提前预判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而制定的一项计划。
本文将从项目背景、施工目标、施工计划、资源分配、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项目背景:二、施工目标:1.按照项目计划,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2.合理控制施工进度,确保工期按时交付。
3.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防和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
4.合理调配和使用人力、机械、材料等资源,确保项目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三、施工计划:1.制定详细的施工工序和工作流程,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施工工期。
2.制定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项工作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
3.制定周、月、季度的施工目标,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达到。
4.制定临时规划,针对特殊情况进行应急处理。
四、资源分配:1.人力资源:根据施工计划,确定所需的施工人员数量和职责,并安排合理的人员调度。
2.机械设备:根据施工工序和工作量,确定所需的机械设备种类和数量,并合理安排使用时间和地点。
3.材料资源:根据施工计划,确定需要的施工材料种类和数量,并提前采购和储备,确保供应及时。
五、质量管理:1.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和施工规范,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相关质量要求。
2.安排质检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
3.进行定期的质量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
六、安全管理:1.设立施工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
2.进行施工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3.制定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4.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潜在危害识别。
七、总结:本施工组织计划的目标是确保项目施工的高效有序进行,合理分配资源,提前预判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通过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合理分配资源、严格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项目将按照计划顺利推进,达到高质量、安全、按时交付的目标,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施工作业空间组织计划一、引言施工作业空间组织计划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和确保施工安全,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空间组织和布局的计划。
本文将从施工作业空间组织的目的、原则、方法和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目的施工作业空间组织的目的是为了优化施工过程,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与秩序。
通过合理的空间组织,能够使施工现场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减少危险因素的存在,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三、原则1. 安全原则:施工作业空间组织应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为首要原则,合理划定施工区域,设置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2. 效率原则:施工作业空间组织应以提高施工效率为核心原则,通过合理布置施工设备和工作区域,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浪费和冗余。
3. 协调原则:施工作业空间组织应以协调施工各个环节为基本原则,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的先后顺序,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4. 灵活原则:施工作业空间组织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施工进展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不同的施工需求。
四、方法1. 划定施工区域:根据施工图纸和工程要求,确定施工区域的范围和边界,明确各个施工单元之间的关系和连接方式。
2. 设定施工通道:根据施工作业的要求,设定施工通道,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通行畅通,避免交叉干扰和阻碍。
3. 合理布置设备:根据施工工序和工艺要求,合理布置施工设备和机械,确保其能够顺利进行施工作业,并不影响其他施工单元的进行。
4. 设立安全防护区域:根据施工危险源和安全要求,设立安全防护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5. 组织施工过程:根据施工计划和工序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过程,确保施工各个环节的协调和衔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五、步骤1. 分析施工任务:根据工程要求和施工图纸,对施工任务进行全面分析,明确施工工序和施工顺序。
2. 制定施工计划:根据施工任务和工期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施工工序和时间节点。
施工组织及施工进度计划一、施工段的划分本工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为二个主要区域,其中分为景观、绿化施工区,办公生活区。
这样利于交叉施工,提高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
景观、绿化施工区是本项目中施工面积最大,施工工期最长,要求施工工艺复杂。
在绿化施工区域的划分中,一定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图纸中提出的品种和规格。
本着先乔木后灌木再草坪的原则,在根据苗木的生长季节和习性来进行细致的每段划分,这样可以确保每个品种在合适的种植期进行种植和移栽,又能避免交叉施工带来的不便,确保施工工期的顺利进行和按期完成。
生活办公区将设置在预留标段,这样做有很多的优点。
如这样的划分可以不占用施工标段,又离施工区域很近便于施工中的指挥。
和甲方的办公区域又相邻便于两方的沟通。
可更好的理解甲方对施工中提出的问题,便于我项目部对问题的处理。
二、主要工序1、工程工作内容本分部工程包括:景观施工工程、绿化养护工程。
2、绿化工程主要工序Ⅰ、挖土工程(一)施工准备1、机具准备(1)、挖土机械有:挖土机、推土机、铲运机、自卸汽车等。
(2)、一般机具有:铁锹(尖、平头两种)、手推车、小白线或20号铅丝和钢卷尺以及坡度尺等。
(二)施工工艺A、工艺流程:(3)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挖方边坡坡度,我们根据工程地质和边坡高度,结合当地同类土体的稳定坡度值而确定。
如地质条件好、土(岩)质较均匀、高度(4)挖方经过不同类别土(岩)层或深度超过10m时,其边坡可做成折线形或台阶形。
(5)挖方因邻近建筑物限制而采用护坡桩时,此时可以不放坡,但我们有护坡桩的施工方案。
3.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我们将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
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机具,缩短工期,保质保量地完成本工程。
(1)采用推土机开挖大型沟(槽)时,从两端或顶端开始(纵向)推土,把土推向中部或顶端,暂时堆积,然后再横向将士推离坑、(槽)的两侧。
(2)采用铲运机开挖大型土方工程时,纵向分行、分层按照坡度线向下铲挖,每层的中心线地段比两边稍高一些,以防积水。
一、总体施工组织布署、规划、工期旳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1、施工进度计划1.1施工总体进度计划本工程总工期为20个日历天,动工日期为 2023年01月08日,计划完毕日期为2023年01月28日。
总体施工次序施工进场→现场测量→深化图纸→施工方案深化→执行措施→地面基层→墙面基层→墙面面层→制品(包括油漆、石材)预制作→地面工程→卫生洁具/油漆→灯具/开关/插座安装→门窗安装→五金安装→机电专业设备安装→清理初验→复检调整→竣工验收→项目交接→进入保修期。
1.2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横道图(1)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横道图详见。
(2)由总控计划编制对应施工计划。
根据总控计划制定月/旬计划,由月/旬计划制定周计划,再由周计划制定日计划,层层贯彻总控计划。
(3)由各类计划保证总控计划实现。
形成以日计划保证周计划,周计划保证旬计划,旬计划保证月计划,月计划保证总控计划旳计划保证体系。
(4)计划实行过程中进行动态消项管理,检查和发现计划中旳偏差,并及时进行调整和纠正,防止影响月计划、阶段计划,进而影响总控计划。
(5)切实贯彻机电配套计划旳实行,保证施工计划旳进展和实现。
(6)对各专业进行计划协调,防止工序、技术、作业面等矛盾而影响计划旳实行。
(7)对计划进行严格管理,建立对应奖惩制度,切实保证计划旳实行效果。
(8)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听取业主/监理企业对工程进度意见和提议,并积极做出对应旳调整,保持与工程整体安排布署及业主/监理企业旳步调统一。
(9)为保证总控计划旳实行,应制定如下配套计划:材料、设备送审、订货、进场计划;施工机具使用计划;劳动力使用计划;加工件旳加工计划;调试计划;验收计划;培训计划。
2、进度计划旳管理系统2.1进度计划旳控制和实行进度计划旳控制模式图详见。
2.2进度计划旳控制(1)进度计划编制是根据设计图和总工期规定,综合本工程实际状况,遵照进度计划旳有关规则形成旳,它只是进度计划综合平衡旳静态平衡。
(2)施工进度计划旳实行是动态旳,伴随施工进展旳外部环境及条件在不停发生变化,势必对工程项目自身带来影响,致使进度计划体系从平衡变为不平衡状态。
技术组织措施计划及主要施工方案9.1 保证进度目标的措施9.1.1 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在施工生产中影响进度的因素纷繁复杂,如设计变更、技术、资金、机械、材料、人力、水电供应、气候、组织协调等等,要保证目标总工期的实现,就必须采用各种措施预防和克服上述影响进度的诸多要素,其中从技术施工入手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
①设计深化及施工技术保证各分包的设计深化人员把设计深化内容划分成各个小节点,设定责任人,由承包方统一统筹协调,按合同规范定出方案,严格按照进度计划准时出图,为现场施工作好准备。
技术人员要认真阅读图纸及文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保证该工序在符合设计施工规范的前提下进行,避免返工返修现象出现,从而影响工期。
②设计变更因素设计变更因素是进度执行中最大干扰因素,其中包括改变部分工程的功能引起大量变更施工工作量,以及因设计图纸本身欠缺而变更或补充或造成增量、返工,打乱施工流水节奏,致使施工减速、延期甚至停顿。
针对这些现象,项目经理部要通过理解图纸与业主意图,组织专人对图纸事先进行自审、会审,再与设计院交流,采取主动姿态,最大限度地实现事前预控,把影响降低到最低。
③新技术应用保证a、设立内部单位域网(Intranet ) ,供甲方、设计单位、监理、承包方联系,传递各种工程信息及发放图纸资料,增加提高各单位互相联系、沟通,改善图纸发放的时间及准确性。
b、在工程实施中,积极推广应用建设部颁布的“十项新技术”项目,将应用到本工程的有:(1)激光投点测量技术(2)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3)泵送砼施工(4)现代化管理技术及计算机的应用总包将设立内部单位域网连接各分包、设计单位,各单位可通过内部单位域网发放及下载图纸资料等。
应用部位:施工计划网络、工程预算、财务管理、人事工资、工程绘图、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及工程质量管理。
具体使用的软件有:Primavera Project P1anner ( P3 )工程进度控制软件;梦龙施工平面布置系统Site2000 及Autodesk 出品的AutocADR14 / 2004 / 2007 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及节点大样;湖北省建筑安装工程工程量计价系统编制预、决算及月度计划、工作量统计;合同管理财务、人事等方面分别使用相应的软件;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系统控制施工现场安全及质量等。
施工进度计划及技术组织措施1.施工进度计划1.1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原则1.1.1 按照xxx工程厂房消防供水系统改造项目招标文件中关于施工工期、质量要求及施工技术规范等有关条款,并结合地质资料的综合信息进行编制。
1.1.2 在施工进度安排上以实际工程量,结合本单位现阶段技术生产能力,施工方法,在有利于发挥自身专业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并符合业主对总工期的要求。
1.1.3 满足招标文件关于总工期目标的要求,并力争提前完成。
1.1.4 进度计划编制遵循科学性、先进性、可操作性、客观性的原则。
1.2 总工期及阶段工期安排根据招标文件对工期的要求:总日历工作天数为: 240 天。
(具体开工时间以甲方下达乙方的开工令起算,临建工程应先期进场施工)1.3 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附图:《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2.施工进度保证措施2.1 工期保证体系从本公司择优抽调人员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经理部,选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专业化施工队伍,成立由项目经理任组长,技术负责人任副组长,有关人员参加的工期保证领导小组,建立完善的工期保证体系,健全岗位责任制,从组织上、制度上、措施上保证本工程所有工程按业主要求的工期完成。
工期保证体系图详见下页图。
工期保证体系图2.2 以施工准备的充分性保证工期2.2.1 抓好施工准备,做到进场快、安家快、开工快接到中标通知书后,快速组织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和物资材料进场,按工作内容和计划进度配齐各项生产要素,保证“三快”,即进场快、安家快、开工快,抓住有利施工季节,实现施工进度的良好开端。
2.2.2 充分做好人员、设备、材料、资金的保障工作2.2.2.1 建立健全保证工期的组织机构,选调整体素质高,施工作业能力强,有突出业绩的各专业队伍进场施工。
2.2.2.2 根据施工需要,配备性能优良、数量充足的机械设备,严格执行设备管理制度和维修保养制度,责任明确到人,实行“三定制度”即定人、定机、定岗位,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
施工组织计划
施工组织计划是建设工程进行有序安全施工的规范性文件,是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施工组织计划的划分,要求明确工程施工的基本流程,以便在施工中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下面就施工组织计划的基本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施工组织计划是以建设工程为基本单位的,其中包括建设工程的项目基本情况、工程组织结构图、工程组织机构的构成、施工管理人员的安排及其技术职责等。
第二,施工组织计划要求在工程建设阶段进行详细规划,并确定施工设计、劳务派遣、安全施工等相关要求。
第三,施工组织计划应明确施工任务的分配、责任划分、定期检查等细节,以确保工程施工团队协调有序运行。
第四,施工组织计划应加强员工的管理,包括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及时补充人手、提高员工素质、促进员工的技能提升等。
第五,施工组织计划应包括项目投资计划、质量管理计划、安全管理计划、安全等级计划,以及审批程序计划等。
以上就是施工组织计划的基本内容,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施工组织计划的制订中,要考虑到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施工组织结构,健全施工管理体系,实施精细化管理,有效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使工程按时完成,控制成本,取得最佳的综合效益。
- 1 -。
第1篇一、编制说明为确保本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确保工程安全,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施工规范和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程施工组织计划书。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XX项目2. 工程地点:XX市XX区XX路XX号3. 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XX平方米,其中地上XX层,地下XX层4. 工程性质:住宅、商业综合体5. 工程投资:XX亿元人民币三、施工组织机构1. 成立项目经理部,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管理2. 项目经理部下设各部门,包括: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部、物资设备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等3. 各部门职责:(1)工程技术部:负责施工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施工方案编制、施工进度控制等(2)质量安全部:负责施工现场安全、质量、环保、文明施工等管理工作(3)物资设备部:负责工程所需材料、设备的采购、验收、保管、调配等工作(4)财务部:负责工程资金的管理、核算、结算等工作(5)人力资源部:负责施工人员的招聘、培训、调配、考核等工作四、施工准备1. 施工图纸及资料的收集整理2. 施工现场勘查,了解周边环境及地下管线情况3. 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4. 施工材料、设备的采购、验收、保管5.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建设,如临时道路、围挡、水电设施等五、施工进度计划1.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的施工任务和时间节点2. 实行进度控制,确保各阶段施工任务按计划完成3. 加强与监理单位的沟通,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六、施工质量控制1. 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相关施工规范和标准2.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施工质量3. 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4. 对关键工序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工程质量七、施工安全及环保1. 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相关安全法规和标准2.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3.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4.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噪音、粉尘、废水等污染八、施工成本控制1. 严格执行预算,合理控制工程成本2. 加强材料、设备的管理,降低损耗3. 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4. 加强与监理单位的沟通,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九、合同管理1. 严格执行合同条款,确保合同履约2. 定期与业主、监理单位进行沟通,了解工程进展情况3. 及时解决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4. 做好合同变更和索赔工作本工程施工组织计划书旨在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确保工程安全。
施工组织方案策划精选7篇施工组织方案(精选篇1)安全生产需要有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设施。
(1)安全生产职责制1、项目部制订安全生产职责制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做到职责明确,层层落实,齐抓共管,实现全员管理。
2、项目经理对整个工程施工安全总负责。
3、建立各级的安全生产职责制,职责分担,职责到人。
4、施工员负责施工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贯彻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5、安全员负责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
6、操作班组全员建立安全职责。
(2)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教育分为安全教育与安全技术交底二部分:1)进入工地的全体职工及时进行入场安全教育。
2)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新工人上岗教育。
3)组织各工种对本工程的实际情景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学习。
4)下达生产任务时,下达安全生产指标和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5)每一天上班由班组长对全班工作进行上岗安全交底。
(3)安全设施验收制度对建筑的安全设施加强验收挂牌制度。
(4)安全检查制度加强安全检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强制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及时解决和处理安全事故隐患。
1)建立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由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业务人员,对工地从安全意识、安全制度、安全措施各个方面检查,查后小结评定。
2)由工地管理人员主要是施工员,专职安全员及班组长进行周或旬的安全检查,提出整改措施并有记录。
3)由工地专职安全员进行日常性安全检查,并做好各项安全资料,及时归档。
4)各作业班组结合上岗交底,每一天开展安全检查,保证操作机具及作业环境的安全。
施工组织方案(精选篇2)1施工部署设计1.1为确保本工程能如期竣工,结合现场踏勘情况,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减少各工种、各工序之间的相互干扰,才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1.2本工程水电安装施工穿插于基础、主体和装饰施工的过程;装饰施工于主体施工的后期就进场。
1.3各专业交叉流水作业,合理布置。
2工程目标2.1质量目标:一次性验收合格。
2.2安全目标:创省级安全文明标化工地,确保无重伤、无死亡事故、无等级火灾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