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练习:知能专练(六) 细胞系统的功能——基因的表达与传递 卷一 知能落实练
- 格式:doc
- 大小:156.50 KB
- 文档页数:7
专题力气训练卷6细胞的分化、年轻、凋亡和癌变1.下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重大生命活动图示,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在A、B、C、D中,染色体结构动态变化主要发生在A过程B.有C和D过程发生时说明动物个体已经年轻C.在成熟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D过程完成的D.A、B、C、D过程对于生物体都是有乐观意义的2.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白细胞和红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来的B.基因突变可使已分化的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C.同一个体的小肠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所含基因不同D.同一个体茎分生组织细胞的分化力气比叶肉细胞的强3.关于细胞的分化、年轻、凋亡与癌变,下面表述正确的是()A.细胞的高度分化转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B.细胞的年轻和凋亡是生物体特殊的生命活动C.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D.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整功能,从而延缓年轻4.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分化过程中,mRNA的种类发生变化,使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特地化B.体细胞癌变后,生理状态发生转变,细胞核全能性丢失C.细胞年轻过程中,代谢减弱;细胞癌变过程中,代谢增加D.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5.(2022四川高考理综,7)TGFβ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
争辩表明,胞外蛋白TGFβ1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挡细胞特殊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削减,因此易分散转移B.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C.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D.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仍能正常凋亡6.(2022广东佛山调研)下列关于细胞分化、年轻、癌变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A.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白细胞的过程不行逆B.年轻细胞具有水分削减、代谢减慢等特征C.分化和癌变过程中均发生遗传物质的转变D.凋亡是由基因把握的程序性死亡7.某争辩小组用生理盐水制备香烟浸出液,进行“香烟生理盐水浸出液对大鼠体重影响”的争辩。
卷二强化增分练一、选择题1.(2018·四川高考)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只能单向进行的是( )A.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B.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C.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D.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2.(2018·潍坊模拟)下图甲表示细胞中ATP反应链,图中a、b、c代表酶,A、B、C代表化合物;图乙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B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C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神经细胞吸收K+时,a催化的反应加速,c催化的反应被抑制C.研究酶活性与温度关系时,可以选择H2O2和H2O2酶为实验材料D.图乙中温度为m时比n时酶活性低,但此时更有利于酶的保存3.(2018·舟山模拟)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中相关物质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发生于线粒体中B.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产生的[H]均用于产生水C.当该细胞中②过程强度大于①过程时,则该植株一定表现为正常生长D.②过程产生的[H]为碳反应中三碳酸分子提供磷酸基团,形成三碳糖4.(2018·东城模拟)长期浸水会导致树根变黑腐烂。
树根从开始浸水到变黑腐烂的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Ⅰ阶段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下降B.Ⅱ阶段根细胞的无氧呼吸速率上升C.Ⅲ阶段曲线下降的主要原因与Ⅰ阶段不同D.细胞在a点的有氧呼吸强度小于b点5.(2018·重庆高考)下图为乙醇在人体内主要的代谢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乙醇――→氧化肝脏乙醛氧化,乙酸―→CO 2、H 2O A .乙醇转化为乙酸发生的氧化反应,均由同一种氧化酶催化B .体内乙醇浓度越高,与乙醇分解相关的酶促反应速率越快C .乙醇经代谢产生的[H]可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D .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分解乙醇的速率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6.(2018·西城模拟)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酶1与产物b 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B .酶1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取决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C .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 结合,因此酶1不具有专一性D .酶1与产物b 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a7.(2018·湛江模拟)(双选)将某绿色盆栽植物置于密闭容器内暗处理后,测得容器内CO 2和O 2浓度相等(气体含量相对值为1),在天气晴朗时的早6时移至阳光下,日落后移到暗室中继续测量两种气体的相对含量,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2019高考生物专题练习-基因的表达(含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是某同学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①携带遗传信息②能转运氨基酸③能与核糖体结合④能转录产生RNA⑤每相邻三个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⑥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⑤B. ①④⑥C. ②③⑥D. ②④⑤2.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EBV(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EBV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其核酸-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通过如图途径进行增殖.如直接将EBV的RNA注入人体细胞,则不会引起EBHF.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分别用32P和35S标记EBV的核酸和蛋白质不能证明谁是遗传物质 B. 过程①所需的所有成分都由宿主细胞提供C. 过程①所需嘌呤数与过程③所需嘌呤数相同D. 参与过程②的RNA只有2种3.将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让其复制三次,则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含有14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以及含有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依次是()A. 1/2、7/8、1/4B. 1/4、1、1/16 C. 1/4、7/8、1/8 D. 1/4、1、1/84.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和复制、转录、翻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一定会导致其基因分子结构改变 B.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使其具有特异性C. 转录时,解旋酶利用细胞中的能量打开氢键D. 翻译过程中涉及到的RNA有三种5.大肠杆菌的某基因有180个碱基对,由于受到X射线的辐射少了一个碱基对。
此时,由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与原来的蛋白质比较,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 59个氨基酸,且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没有改变 B. 59个氨基酸,且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有改变C. 60个氨基酸,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有改变D. 少于59个氨基酸,且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有改变6.转录和翻译的场所分别是 ( )A. 细胞核细胞核B. 细胞质细胞质 C. 细胞核细胞质 D. 细胞质细胞核7.叶绿体的DNA能指导小部分蛋白质在叶绿体内的合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叶绿体DNA能够转录B. 叶绿体DNA是遗传物质C. 叶绿体内存在核糖体D. 叶绿体功能不受细胞核调控8.科学家通过大量研究发现:人体细胞内含有抑制癌症发生的P53基因,P+表示正常基因,P-表示异常基因,且限制酶E的识别序列为CCGG。
知能专练(五)基因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基因的本质一、选择题1.在一对等位基因中,一定相同的是()A.氢键数目B.碱基数目C.遗传信息D.基本骨架2.下列对科学家在遗传学发展史上所做贡献的表述,合理的是()A.克里克提出了传统的中心法则B.摩尔根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孟德尔发现了以减数分裂为基础的遗传定律D.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3.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选用结构简单的生物作为实验材料,繁殖快、容易观察实验结果B.格里菲思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都是在小鼠体内进行的C.两个实验都运用了同位素示踪法D.两个实验都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4.(多选)20世纪90年代,Cuenoud等发现DNA也有酶催化活性,他们根据共有序列设计并合成了由47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DNA—E47,它可以催化两个底物DNA片段之间的连接。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E47中的嘌呤数目不一定等于嘧啶数目B.E47与两个底物之间发生碱基配对C.E47的活性受温度和pH的影响D.E47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三大类5.下列有关染色体和基因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X和Y两条性染色体上所含的基因数量不同B.染色体只由DNA和蛋白质组成C.减数分裂时非等位基因都会随非同源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生殖细胞中表达,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体细胞中表达6.(双选)下面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染色体DNA上B.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3∶2C.DNA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均作用于②部位D.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1/47.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碱基间的氢键共有260个。
该DNA 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多次后共消耗游离的嘌呤类脱氧核苷酸1 500个。
本专题是根据近三年(2018~2020)的高考真题情况而组织和命制的。
其中有近三年的高考真题、仿真题以及百强名校对应考点的题。
纵观近3年全国卷,高考对细胞结构的考查频率增多,根据细胞的重要性及《考试大纲》的变化,此部分内容可能成为今后高考的重要命题点,考生予以重视;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考查一般都会结合当前科技新成果,考查细胞器以及生物膜的功能。
或以基本概念为着眼点考查基础知识或结合突出成就或热点问题如癌症的防治与人类健康问题进行命题。
1.(2020年全国Ⅰ卷·29)真核细胞的膜结构具有重要功能。
请参照表中内容完成下表。
结构名称 突触 高尔基体 (1)_________叶绿体的类囊体膜功能 (2)_________ (3)_________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作为能量转换的场所 膜的主要成分(4)_________ 功能举例 在缩手反射中参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参与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 参与K +从土壤进入植物根细胞的过程 (5)_________ 2.(2019年新课标III 卷,2)下列与真核生物细胞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中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B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C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 .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3.(2018全国Ⅰ卷,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1.下列结构中,都不含膜结构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和中心体B.核糖体和叶绿体C.高尔基体和内质网D.核糖体和中心体2.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重要的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二者均为双层膜细胞器,均含有DNA分子B.二者均能合成部分蛋白质,控制一定的性状C.含有叶绿体的细胞通常含有线粒体,含有线粒体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D.叶绿体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线粒体可以通过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可以定向地运动到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B.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也能分解衰老、受损的细胞器C.人体细胞内的蛋白质、酶和激素中都不含核糖D.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与核仁有关4.细胞自噬与溶酶体或液泡密切相关,溶酶体是一种含有多种水解酶的囊泡。
1 知能专练六 细胞系统的功能——基因的表达与传递
本课时设
置2套卷
卷一 知能落实练 一、选择题 1.下列是某同学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 ①携带遗传信息 ②能转运氨基酸 ③能与核糖体结合④能转录产生RNA ⑤每相邻三个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 ⑥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2.真核生物细胞内存在着种类繁多、长度为21~23个核苷酸的小分子RNA(简称miR),它们能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互补,形成局部双链。由此可以推断这些miR抑制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是( ) A.阻断rRNA装配成核糖体 B.妨碍双链DNA分子的解旋 C.干扰tRNA识别密码子 D.影响RNA分子的远距离转运 3.某病毒的基因组为双链DNA,其一条链上的局部序列为ACGCAT,以该链的互补链为模板转录出相应的mRNA,后者又在宿主细胞中逆转录成单链DNA(称为cDNA)。由这条cDNA链为模板复制出的DNA单链上,相应的局部序列应为( ) A.ACGCAT B.ATGCGT C.TACGCA D.TGCGTA 4.右图是细胞内某生理过程示意图,分析下列细胞中不能发生该过程的是( )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 B.神经细胞 C.大肠杆菌细胞 D.人体衰老的肝细胞 5.(2014·潍坊模拟)右图中α、β是真核细胞某基因的两条链,γ是另外一条多核苷酸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酶是DNA聚合酶 B.γ彻底水解后能生成6种小分子物质 C.该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D.β链中碱基G占28%,则γ中碱基A占22% 6.(2014·潍坊模拟)一般情况下,下列不能用2n表示的是( ) A.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后产生的DNA分子数 2
B.含有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数 C.含有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数 D.含有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数 7.下面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如果个体6与患有该遗传病的女性结婚,则生育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
A.1/3 B.5/6 C.1/8 D.1/6 8.(2014·惠州调研)(双选)下面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表现的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 B.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其指导形成的蛋白质也会改变 C.③过程中需要多种转运RNA,转运RNA不同,所搬运的氨基酸也不相同 D.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使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 9.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让纯种红果植株和黄果植株杂交得F1,F1再自交产生F2,淘汰F2的黄果番茄,利用F2中的红果番茄自交,则F3中RR、Rr、rr三种基因型的比例是( ) A.4∶4∶1 B.3∶2∶1 C.1∶2∶1 D.9∶3∶1 10.(2014·湛江模拟)(双选)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中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的比例,雄性为3∶1∶3∶1,雌性为5∶2∶0∶0,不考虑性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圆眼、长翅为显性性状 B.决定眼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C.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中杂合子占2/3 D.雌性子代中可能存在与性别有关的致死现象 11.(2014·安徽高考)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是( ) 3
杂交1 ♂甲×乙♀ 杂交2 ♀甲×乙♂
雌雄均为褐色眼 雄性为褐色眼、雌性为红色眼 A.甲为AAbb,乙为aaBB B.甲为aaZBZB,乙为AAZbW C.甲为AAZbZb,乙为aaZBW D.甲为AAZbW,乙为aaZBZB 12.(2014·苏州质检)(多选)我国发现的世界首例双基因突变患者是位女性患者,该女性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马凡氏综合征,这两种病分别由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该家庭的遗传系谱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4号的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来自其母亲 B.4号的马凡氏综合征基因很可能来自其父亲或母亲变异的生殖细胞 C.若3号与一正常女性结婚,生的男孩一般不会患病 D.若4号与一正常男性结婚,生的女孩一般不会患病 二、非选择题 13.果蝇的常染色体上有性别转换基因T(transformer),隐性基因在纯合(tt)时导致雌果蝇转化为不育雄果蝇,但在雄果蝇中没有性转变效应。果蝇的眼色有红眼和白眼之分,由基因B和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亲代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得F1,F1中雌、雄果蝇之比为1∶3,且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有红眼和白眼两种。让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2。 (1)研究表明:雌果蝇胚胎合成雌性专一Tra蛋白的场所是________,如果没有该蛋白存在,则双重性别基因转录物剪接成雄性专一的mRNA,编码的蛋白质将抑制雌性性状而促进雄性性状的发生,最终雌果蝇转化为不育雄果蝇,该过程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填“X”“Y”或“常”)染色体上。 (3)写出亲本果蝇的基因型:雌果蝇________,雄果蝇________。F1中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F2中雌雄果蝇性别之比为________,F2红眼雄果蝇中不育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 14.(2014·天津高考)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下图是雄果蝇M 4
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1)果蝇M眼睛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需对其中的________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 (3)果蝇M与基因型为________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中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 (4)果蝇M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若果蝇M与黑身残翅个体测交,出现相同比例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后代,则表明果蝇M在产生配子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基因重组,产生新的性状组合。 (5)在用基因型为BBvvRRXeY和bbVVrrXEXE的有眼亲本进行杂交获取果蝇M的同时,发现了一只无眼雌果蝇。为分析无眼基因的遗传特点,将该无眼雌果蝇与果蝇M杂交,F1
性状分离比如下:
F1 雌性∶雄性 灰身∶黑身 长翅∶残翅 细眼∶粗眼 红眼∶白眼 1/2有眼 1∶1 3∶1 3∶1 3∶1 3∶1 1/2无眼 1∶1 3∶1 3∶1 / /
①从实验结果推断,果蝇无眼基因位于________号(填写图中数字)染色体上,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F1果蝇为材料,设计一步杂交实验判断无眼性状的显隐性。 杂交亲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 1.选B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携带遗传信息、能转录、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所以①④⑥正确,②能转运氨基酸的是tRNA;③能与核糖体结合的是mRNA;⑤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 2.选C miR它们能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互补,形成局部双链,使mRNA 5
无法与核糖体结合,tRNA无法识别密码子,阻断mRNA的翻译。 3.选A ACGCAT的互补链为TGCGTA,以此为模板转录出相应的mRNA为ACGCAU,它在宿主细胞中逆转录成单链DNA(称为cDNA)为TGCGTA,由这条cDNA链为模板复制出的DNA单链应为ACGCAT。 4.选A 图示生理过程为翻译,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因无核基因和质基因,所以不能发生基因的表达过程。神经细胞、大肠杆菌细胞、人体衰老的肝细胞都含有DNA,有蛋白质的更新,能发生基因的表达过程。 5.选B 由图可知,该基因的两条链中α链为模板链,说明该过程为转录过程,图中的酶为RNA聚合酶。转录出来的γ为R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四种碱基(A、U、C、G)、核糖和磷酸,共6种小分子物质。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可以进行转录。只由β链中G占28%无法确定α链中T的含量。 6.选D 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后产生2n个DNA分子;一对等位基因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种,则含有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n种;一对等位基因的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数可为2种,则含有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种类数可为2n种;一对等位基因的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数为3种,则含有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种类数为3n种。 7.选A 由3号、4号和5号个体的表现型可推出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相关基因为A和a,则3号、4号个体的基因型均为Aa,6号个体的基因组成为1/3AA,2/3Aa;6号与患该遗传病的女性(基因组成为aa)结婚,生育正常男孩的概率是(1/3×1+2/3×1/2)×1/2=1/3。 8.选BC 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DNA片段发生突变,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不一定会改变;有的氨基酸由多种密码子决定,故不同的tRNA有可能搬运相同的氨基酸。 9.选B F2中的红果番茄的基因型为1/3RR、2/3Rr,自交后代F3中rr占2/3×1/4=1/6,Rr占2/3×1/2=1/3,RR占1/3×1+2/3×1/4=1/2,则RR∶Rr∶rr=3∶2∶1。 10.选BC 假设长翅与残翅基因用A、a表示,圆眼与棒眼基因用B、b表示。由题意知,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了棒眼、残翅性状,说明圆眼、长翅为显性性状。子代雄性中圆眼与棒眼比例为1∶1,雌性中只有圆眼,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杂合子占1/2。雌性中长翅∶残翅应该为3∶1,结果为5∶2,可能是AAXBXB纯合致死导致的。 11.选B 依杂交1可知,褐色为显性;依杂交2可知,眼色性状与性别有关,为伴性遗传。结合题意可知,褐色眼个体的基因型为A_ZB_;纯合红色眼个体的基因型有AAZbZb(♂)、AAZbW(♀)、aaZBZB(♂)、aaZBW(♀)、aaZbZb(♂)、aaZbW(♀)。只有甲aaZBZB(♂)与乙AAZbW(♀)杂交,甲aaZBW(♀)与乙AAZbZb(♂)杂交,才分别符合杂交组合1和杂交组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