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专篇1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5
编号:3103-44- 工程号:0331117库号:工文-20882 上海石化2#乙二醇装置基础工程设计空分装置第三册/共四册消防设计专篇版次: 1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中国石化上海工程公司二○○五年二月上海石化2#乙二醇装置基础工程设计经理:汪镇安总工程师:华峰审定:朱天爵项目经理:李碧云编制单位:中石化上海工程公司工程设计证号:甲级090014二○○五年二月编制人员名单专业编制校核审核工艺李玮李碧云陈永强设备臧霞静总图赵常武吴洁蔡炜配管沈雪敏江月明刘文光外管张水琴江月明刘文光仪表姜伟国王辉丁兰蓉电气赵义汪健周勇电信朱剑锋褚佩华胡德熹建筑丁虹经瑜王德华结构雍加红傅晓红何国富暖通沈兴民分析李玮李碧云陈永强给排水吴国芳庞术荣王喆消防吴国芳庞术荣王喆环境保护沈彩琴何晓娟高爱珠劳动安全卫生李玮李碧云陈永强概算朱慧娟郑薇张凤英上海石化2#乙二醇装置基础工程设计总目录第一册总说明第二册乙二醇装置第三册空分装置第四册概算第三册空分装置目录第三册说明附件A 消防设计专篇附件B 环境保护专篇附件C 劳动安全卫生专篇附件D 项目设计实施周期目录1 设计依据 (1)1.1设计依据 (1)1.2设计执行的相关标准规范 (2)2 概述 (3)2.1项目概述 (3)2.2项目建设性质 (3)2.3装置设计规模 (4)2.4产品方案及输送 (4)2.5生产技术 (6)2.6装置建设地址 (9)2.7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机构 (9)3 火灾危险性分析 (10)3.1生产装置火灾危险特性 (10)3.2主要物料的危险、危害特性 (10)3.3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 (11)4 防火安全措施 (12)4.1总图建筑 (12)4.2建、构筑物防火 (12)4.3火灾探测及报警系统 (12)4.4危险物料安全控制 (13)4.5防雷及静电接地措施 (14)4.6其它 (15)5 消防设计 (17)5.1概述 (17)5.2设计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消防设计专篇一、引言消防设计是指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用途,合理布置消防设施和采取相应的消防措施,以确保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地防止火势蔓延、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消防设计的相关内容,包括消防设施的布置、消防通道的设计、火灾报警系统的选择与安装等。
二、消防设施的布置1. 灭火器的布置根据建筑物的面积和用途,合理布置灭火器是消防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消防规范,一般建筑物的每个楼层应至少设置2个灭火器,并根据建筑物的面积和火灾风险等级适当增加数量。
灭火器应放置在易燃物质附近,方便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迅速使用。
2. 消防栓的设置消防栓是建筑物消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供水灭火。
根据消防规范,建筑物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消防栓,且布置位置应合理,便于消防车辆接近并接水。
消防栓的设置应考虑建筑物的高度、面积和火灾风险等级等因素。
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建筑物消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启动,迅速进行灭火。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火灾风险等级,设计师应确定合适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类型,如喷淋系统、泡沫系统或水雾系统,并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结构进行合理布置。
三、消防通道的设计1.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安全疏散通道是建筑物内部的重要通道,用于疏散人员和逃生。
根据建筑物的面积和人员容量,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疏散通道,并保证通道宽度符合消防规范的要求。
通道的布置应合理,便于人员迅速疏散,并应与消防设施相互配合,确保人员的安全。
2. 防烟措施的设计在火灾发生时,烟雾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消防设计中必须考虑合适的防烟措施。
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用途,设计师应确定合适的防烟措施,如设置防烟门、防烟窗和排烟系统等,以有效控制烟雾的蔓延,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四、火灾报警系统的选择与安装1. 火灾报警器的选择火灾报警器是建筑物消防系统中的核心设备,用于及时发现火灾并发出警报。
消防设计说明专篇XXXXXX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年月日XXXXX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证书号XXXXXXX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XXX总建筑师XXX总工程师XXX项目负责人XXX工程设计出图专用章各专业负责人建筑XXX (工程师)结构XXX (一级注册工程师)给水排水XXX (工程师)电气、弱电XXX (高级工程师)采暖通风XXX (高级工程师)空气调节XXX (高级工程师)动力XXX (高级工程师)第一篇消防设计总说明第二篇建筑﹑结构﹑消防给水﹑电气﹑防烟与排烟消防设计说明第三篇消防相关的各专业图纸附图(蓝图)第一篇消防设计总说明书一、设计依据:1、XXXXX地块位于驻马店市交通路北侧,文化路南侧,铜山大道西侧,项目总用地面积205484.53㎡,本工程为项目三期工程。
三期共分为A1#--A11#楼;D1#--D15#楼;E1#--E4#楼;C1#楼,C2#楼,C9#楼等多个子项组成;其中A1#楼为30层,A3#,A4#,A5#,D1#,D3#,D10#,D11#,D12#,D13#,E1#,E2#,C1#,C2#,C9#楼为18层,A2#,D2#,D14#,D15#,E3#,E4#楼为11层,D4#楼为3层,其它子项为6层;故分别参照相应的防火设计规范进行消防设计。
2、依据的主要消防设计规范:(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016-98(4).《建筑灭火器配制设计规范》GB50140-2005(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6).《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3、建筑耐久年限为3类(50年以上)二、设计范围:本次施工图设计范围为A2#-A11#楼,C1#楼,C2#楼,C9#楼,E2#楼等子项的建筑、给排水、电气、通风、防排烟、消防设计。
消防送审_消防设计专篇消防设计专篇一、背景介绍消防设计是指根据建筑物的用途、性质和规模,结合消防安全法规和标准,进行消防设施的布置和设计,以保障建筑物内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消防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预防火灾的发生,减少火灾对人员和财产的损失,提高火灾应急救援能力。
二、消防设计的重要性1. 保障人员安全:消防设计合理布置消防设施,提供逃生通道和安全疏散设施,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安全地撤离。
2. 防止火灾蔓延:消防设计要求合理设置防火分隔、防火门窗等措施,防止火灾蔓延到其他区域,减少火灾损失。
3. 提高灭火效果:消防设计要求合理设置灭火设备和系统,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灭火,减少火势蔓延。
4. 保护财产安全:消防设计要求合理设置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及时发现火灾并进行报警和灭火,保护财产免受火灾损失。
三、消防设计的基本要素1. 建筑物消防隔离: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性质,合理设置防火墙、防火门窗等,将建筑物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以减少火灾蔓延的可能性。
2. 逃生通道设置:根据建筑物的人员流量和使用要求,合理设置逃生楼梯、疏散门、疏散指示标识等,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安全地撤离。
3. 灭火设备和系统: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特点,合理设置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灭火。
4. 火灾报警系统: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使用要求,合理设置火灾报警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等,及时发现火灾并进行报警,以便进行紧急疏散和灭火。
5.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合理设置应急照明设备和疏散指示标识,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提供足够的照明和指引,帮助人员快速撤离。
四、消防设计的流程1. 确定设计任务:根据建筑物的用途、性质和规模,确定消防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2. 方案设计:根据消防法规和标准,结合建筑物的特点,制定消防设计方案,包括防火隔离、逃生通道、灭火设备等。
消防设计专篇标题:消防设计专篇引言概述:消防设计是建筑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建筑物的防火安全、疏散通道、消防设备等方面。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消防设计的重要性和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建筑物的防火安全1.1. 火灾风险评估:对建筑物进行火灾风险评估,确定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1.2. 防火隔离措施:采取合适的防火隔离措施,如设置防火墙、防火门等,以阻止火势蔓延。
1.3. 防火材料选择:选择符合防火要求的建筑材料,如防火涂料、防火板等,提高建筑物的防火性能。
2. 疏散通道设计2.1. 疏散通道宽度:根据建筑物的人员容量,合理设计疏散通道的宽度,确保人员疏散的顺畅性。
2.2. 疏散通道标识:设置明显的疏散通道标识,包括疏散指示灯、疏散标识牌等,方便人员快速找到疏散通道。
2.3. 疏散通道布局:合理布置疏散通道,避免通道过长或存在死角,提高人员疏散的效率。
3. 消防设备配置3.1. 灭火器配置: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面积,合理配置灭火器,确保灭火设备的覆盖范围。
3.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对于大型建筑物,应配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时控制火势。
3.3. 烟雾探测器和报警系统:设置烟雾探测器和火灾报警系统,及时发现火灾并通知相关人员。
4. 消防通信系统4.1. 消防电话:建立消防电话系统,方便人员报警和与消防部门进行沟通。
4.2. 对讲系统:配置消防对讲系统,方便消防人员与建筑物内部人员进行沟通和指导疏散。
4.3. 紧急广播系统:设置紧急广播系统,及时向人员发出疏散指令和安全提示。
5. 消防演练和培训5.1. 消防演练: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人员的火灾应急处理能力和疏散技能。
5.2. 消防培训:对建筑物内部人员进行消防知识培训,增强火灾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5.3. 应急预案制定:制定详细的火灾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行动步骤。
总结:综上所述,消防设计是建筑物安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建筑物的防火安全、疏散通道设计、消防设备配置、消防通信系统和消防演练与培训的全面考虑和实施,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
消防设计专篇引言概述:消防设计是建造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预防火灾、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消防设计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消防设备的选择与布置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选择:根据建造物的规模和用途,选择适当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包括烟感、温感、气体感应等设备。
1.2 灭火系统的布置:根据建造物的结构和用途,合理布置灭火系统,包括喷淋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水带等,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灭火。
2. 疏散通道与安全出口设计2.1 疏散通道的规划:根据建造物的人员容量和楼层高度,规划合理的疏散通道,确保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2.2 安全出口的设置:合理设置安全出口,包括应急楼梯、安全门等,确保人员能够顺利离开建造物。
3. 防烟设计与通风系统3.1 防烟设计原则:根据建造物的规模和用途,制定合理的防烟设计方案,包括防烟分区、防烟门窗等。
3.2 通风系统的设计:根据建造物的结构和用途,选择适当的通风系统,确保建造物内部空气流通,减少火灾烟气对人员的危害。
4. 消防设施的维护与管理4.1 消防设备的定期检测:定期对消防设备进行检测,确保其正常运行,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系统等。
4.2 消防通道的畅通: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不得堆放杂物,确保人员疏散的通道畅通无阻。
5. 消防演练与培训5.1 消防演练的组织: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
5.2 消防培训的开展:开展消防培训,提高人员的消防意识和知识水平,增强火灾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
总结:综上所述,消防设计是建造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份。
在消防设计中,需要合理选择和布置消防设备,规划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设计防烟和通风系统,并加强消防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此外,消防演练和培训也是保障消防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全面、科学的消防设计,可以有效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消防专篇一、建筑消防1、建筑:本工程是**网吧。
建筑面积为1100平方米,按二级耐火等级设计。
二、给水消防1、依据本工程的耐火性质及国家有关规范,楼内已设临时高压消火栓及自动喷淋系统,火栓系统用水量15L/s,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喷淋系统为中危Ⅱ级,喷淋消防用水量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1小时,消防水池水量为300m22、管材室内消防及喷淋系统管材采用热浸镀锌钢管。
三、电气消防1、在各厂房的公共通道,封闭式楼梯,重要场所等处,设置带蓄电池的出口指示灯和诱导灯。
2、在每幢建筑物的库房内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3、在厂房内设置一台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停电时消防设备的应急电源。
4、消防回路导线穿钢管暗敷设,敷设在非燃烧体结构内,其保护厚度不小于3cm,在电缆井式吊顶内采用金属线槽式穿钢管敷设,并应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上涂防火涂料。
给排水设计(一)设计依据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3、《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5、建筑专业相关资料(二)设计内容1、给水系统2、排水系统3、雨水系统4、消防系统(消火栓系统)(三)给水设计1、水源:以城市给水管网为水源,从城市给水管网中引入一根DN100的给水管,采用直接供水的给水方式。
2、用水量:用水定额:35L/人/班全厂人数:80人最大日用水量:5.6m³3、消防给水室外消火栓布置按保护半径不超过150m进行设计。
消火栓距路边的距离不宜大于2m,距房屋外墙距离不宜小于5m。
负有消防给水任务的最小管径不应小于DN100,室外消火栓用量为25L/S。
(四)排水设计1、排水体制:采用雨水、污水分流,且生活污水与废水分流的原则。
2、排水量估算:最大日污废水排水量按用水量的90%计算。
3、管路布置:排水管结合厂区地形及道路坡向坡度来布置,做到既满足管络的最小坡度要求,又满足最大流速最小覆土厚度的要求。
消防设计专篇和消防设计文件消防设计专篇和消防设计文件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针对防火安全问题,对建筑物消防设施和防火安全措施进行详细规划和说明的文档。
消防设计专篇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火灾危险性评估:对建筑物进行综合评估,确定火灾可能的风险和潜在的危害。
2. 消防策略:制定针对消防安全的整体策略,包括灭火、疏散、报警等方面的措施。
3. 消防设备安装和配置:设计消防设备的类型、位置和数量,如火灾报警系统、消防水源、灭火器等。
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规划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布局和功能。
5. 灭火系统:设计灭火装置的类型和位置,如喷淋系统、泡沫系统、消防栓等。
6. 疏散通道和楼梯:规划建筑物内部的疏散通道和楼梯的位置、宽度和数量等要求。
7. 各种防火墙和隔墙:确定建筑物内不同区域之间的防火隔离要求,如耐火极限、防火门等。
消防设计文件是根据消防设计专篇的规划要求,详细记录和说明消防设施和防火安全措施的技术文件。
文件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以下方面:1. 消防管网规划:包括消防水源、管道布置、管径、阀门、接合件等细节。
2. 灭火系统设计:包括灭火设备类型、位置、用途等详细信息。
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包括探测器的数量、布局和功能要求等。
4. 疏散通道和楼梯:包括通道和楼梯的设计参数,如宽度、斜度、承载能力等。
5. 防火隔离设计:包括各种防火墙、隔墙和防火门的具体要求。
6. 灭火器材和器具:包括灭火器、警报器、逃生绳等消防器材的类型、数量和布置。
7. 灭火和疏散演练计划:规划定期演练和培训计划,用于提高人员对火灾应急的应变能力。
消防设计专篇和消防设计文件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保障建筑物的防火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消防设计专篇引言概述:消防设计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建筑物的防火安全、疏散通道设计、消防设备配置等方面。
一个合理的消防设计可以有效地保护建筑物及其内部人员财产的安全。
本文将从消防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消防设计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见的消防设计要点。
一、建筑物防火安全设计1.1 火灾风险评估:消防设计的第一步是对建筑物的火灾风险进行评估。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结构、材料等因素,确定火灾可能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1.2 防火分区设计: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分区,设置防火墙、防火门等设施,将建筑物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防止火灾蔓延。
1.3 防火材料选择:在建筑物的装修和装饰中选择符合防火标准的材料,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二、疏散通道设计2.1 安全疏散通道设置:在建筑物内部设置合适的疏散通道,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安全地逃生。
2.2 疏散通道宽度:根据建筑物的使用人数和建筑面积确定疏散通道的宽度,保证人员疏散时不会出现拥挤和堵塞的情况。
2.3 疏散指示标识:在疏散通道中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指引人员迅速找到安全出口。
三、消防设备配置3.1 灭火器设置:在建筑物内部设置适量的灭火器,便于人员在火灾初期进行灭火。
3.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对于高层建筑或大型商业建筑,应配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时控制火势蔓延。
3.3 烟雾报警器:安装烟雾报警器,一旦发现烟雾,及时报警并通知人员疏散。
四、消防通信系统设计4.1 火灾报警系统:建筑物内部应设置火灾报警系统,一旦发生火灾,及时通知消防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
4.2 对讲系统:在建筑物内部设置对讲系统,方便人员与消防人员进行沟通,协助灭火和疏散。
4.3 应急通信设备:在紧急情况下,建筑物内部应配备应急通信设备,确保人员及时获得救援。
五、定期维护和演练5.1 消防设备定期检查:定期对消防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5.2 疏散演练:定期组织建筑物内部人员进行疏散演练,提高人员应对火灾的应急能力。
消防设计说明专篇(设计号:13104)第一章建筑消防设计专篇一、设计依据:1.1xxx有限公司与xxxxxx签订的建设工程设计合同(合同编号:13104)。
1.2根据业主提供的用地红线图绘制。
1.3xx市规划局高栏分局批准的总体规划及单体方案。
1.4经业主认可的方案。
1.5 主要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国家及xxx市其它有关规范及技术标准二、项目概况2.1 项目概况2.1.1项目名称:综合实验楼2.1.2项目地址:xxx2.1.3建设单位:xxx2.1.4项目概况:2.1.4.1 用地概况:总用地面积为13618平方米。
2.1.4.2 建设规模及布局:本地块总建筑面积:15918.65㎡,容积率:1.14;建筑密度:11.39%;绿地率:43.95%;停车位: 67辆。
本项目是一集办公,食堂,实验室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
综合实验楼:地上16层,建筑面积15307.28平方米,局部地下1层,建筑面积462.13平方米。
建筑高度64.9米。
配电房:地上1层,建筑面积149.24平方米。
建筑高度4.95米。
三、总平面设计:本项目的建筑分类为一类高层建筑;其耐火等级为一级。
3.1 总平面综合楼四周均有满足规范要求的环形消防车道,消防车道宽大于等于4米,且消防车道上无障碍物。
3.2 综合楼保证有符合防火要求的扑救面及扑救场地。
扑救面范围内的消防道路坡度不大于3%,扑救面范围内的消防路坡度,登高面处不大干1%。
消防车道及登高操作面按距建筑外墙5米布置,位于整个场地内。
北京安国水道自控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综合楼
消
防
设
计
专
篇
河北省机械科学研究设计院
2009年9月
●
建筑部分
一、 设计依据
1. 规划部门批准的规划意见书,2008规(平)意选字0009号
2. 建设单位设计任务书;
3. 现行设计规范和规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二、 建筑概况
1. 本建筑位于北京马坊工业园区。
本工程厂房2层,局部办公4层,厂房生产类别戊类,建筑耐火
等级均为二级。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9877.5平方米,建筑高度
11.45m,局部办公部分17.65m。
2. 建筑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3. 本建筑主要为生产用房,附建生活办公用房。
4.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第5.1.7条本建筑耐
火极限为二级。
5. 建筑物耐久年限:50年。
6. 办公部分建筑面积3043.5平方米,分两个防火分区,二层为一个
防火分区,建筑面积763.5平方米,其它层为一防火分区,建筑
面积2283.5平方米。每个防火分区,防火分区每层设置两部疏
散楼梯,楼梯间净宽分别为3.075m和3.175m,满足《建规》5.1.7、
5.3.1及5.1.9条规定。一层疏散外门总宽度1.2+1.2+1+1=4.4m,
疏散楼梯宽度1.475+1.525=3.0m,按照普通办公合理使用人均最
小面积(《技措》2.5.1)4平米/人,人数最多150人每层,
1x150/100=1.5m(建规5.3.17要求四层1m/100人),疏散楼梯宽
度,首层门均大于最小要求,符合规范。
室内最远点到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18.6m,小于规范要求30m,
楼梯距离首层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距离12.8m,满足《办公设计
规范》5.0.2,《建规》5.3.13条规定。
7. 本工程厂房建筑面积5996.4平方米,2层,每层为一防火分区,
首层外门5.4x2+1.8=12.6m,二层两部楼梯直通室外,门宽
1.8x2=3.6m疏散楼梯1.35m+1.35m=2.905m,100x2.7/0.6=450人,
设计要求二层人数不得超过450人。满足<<建规>>3.3.1、3.7.1、
3.7.4、条规定。其它附属用房建筑面积937.6平方米,两层为一
个防火分区,设有两部疏散楼梯直通室外,首层外门1.5x3=4.5m,
100x4.5/0.65=690人,二层两部楼梯直通室外,门宽1.5x2=3.0m
疏散楼梯1.1m+1.4m=2.5m,100x2.5/0.65=380人,均能满足使用
中人数要求。室内最远点到安全出口的距离16.5米,满足<<建
规>>5.3.1及5.3.13条规定。
●
给排水及消防部分
一、设计依据 :
1. 本工程设计任务书;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4. 甲方提供的本工程周围市政条件资料;
5. 建筑和有关工种提供的条件图及设计资料;
二、设计范围 :
1) 水源:
给水水源为市政供水,供水压力0.35MPa。在厂区西侧金塔路下
市政供水管引入两条De110给水管至厂区,并在厂内设总水表井,水
表井内设倒流防止器。
2) 室内消防系统:
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该综合楼内车间生
产的火灾危险分类为戊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室内消防用水量: 15L/s ;室外消防用水量: 20L/s ;按同一
时间发生一次火灾,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计,一次室内外消防总用水
量=(室内消防用水量+室外消防用水量)x火灾延续时间=
(15L/S+20L/S)x3600x2=252m3 。
室外消防系统采用低压给水系统,由市政管道直接供水,供水压
力大于0.10MPa,室外消防管道连成环状。
室内消防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供水压力0.40MPa。室外
新建一座110m3地下式消防贮水池,只贮存本综合楼一次室内消防用
水108m3。
地下式消防贮水池有效容积(消防贮水量)计算:Vx=室内消防
用水量x火灾延续时间=15L/Sx3600Sx2=108m3。
在室外地下式消防贮水池内设消防潜水加压泵两台,一用一备,
为本综合楼室内消防系统供水。消防加压泵型号:
XBD5.7/15-18.5-Q-AAB。参数:Q=15L/S,H=57m,W=18.5Kw。
●
电气部分
3) 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4) 负荷等级:
本工程应急照明为二级用电负荷,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照明
采用分散蓄电池式供电(EPS)。应急照明持续供电时间应大于30min。
其它用电负荷为三级,采用单电源供电。
5) 防雷、接地系统:
本工程防雷等级为三级,利用在屋顶女儿墙及屋面上明敷的¢10
镀锌圆钢作为接闪器,利用结构柱的4根主筋做防雷引下线。接地体
为沿建筑物外四周,距散水水平距离1米处敷设的一圈40x4镀锌扁
钢。本工程做总等电位联结,接地电阻须小于1欧姆。所有进出建筑
物的金属管道均须可靠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