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教学思想方法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虽然直观、简易、浅显,但在不同的知识中蕴含着深刻的具体普遍意义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果没有方法的调制,就不会软化,只能是一种僵硬的学问,一种沉重的负担,同时方法的背后如果没有一种“生气勃勃”的精神,它们到头来不过是一种笨拙的工具。
因此、知识只有有了方法的引领、思想的滋润,才能活起来。
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
一、在教材分析中渗透在教育教学中,各教师在钻研教材分析时,如:苏步青教授所言“看书要看到底、书要看透,要看到书背面的东西”,这背面的东西就是数学的思想方法。
在数学教材知识的编写中,教材的知识的前后逻辑化是一个原则,教师只有把握住教学思想方法,才能创造出好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得以领悟。
例如:在□里可以填入那些数字。
8□00<8500 7□3万>76057□000≈58万 36□0000000≈36亿虽然这些题是要求学生在“空格”中填入合适的数,但教师应该明白、若把□换成x,则题目就变成了一个不等式,从而就可以确定取值范围。
在此情况下,教师应该领会教材的意图,了解符号“□”在这里起“位置占有者”的作用。
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内最大能填几,最小呢?最多可以填几个数。
在很过计算中,大部分教师仅仅把题目当着计算,学生算完、就算了事。
教师应利用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先让学生计算,接着重点引导他们思考,找到解题方法、答案的变化规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有什么变化规律等。
如:根据23×65=1495计算下面各题。
23×0.65=0.23×6.5=14.95÷0.65=1495÷0.23=二、在解决问题中渗透教师如何促进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磨砺思想和方法?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是要求教师有意识地渗透和训练,但是更多的是要靠学生自身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领悟,这一过程是没有人能够代替的。
教师的作用是提供典型的问题,作恰当的点拨,促进学生自悟自得。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加强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想法,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小学数学内容的限制,只能将部分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落实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去,而且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渗透不宜要求过高。
根据“数学思想方法隐含于数学之中”的特点,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应遵循下列模式:操作——掌握——领悟。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求教师掌握深层的知识,以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数学内容,灵活设计教法,积极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在教学中,我经常深入地研究教材,发掘教材内容中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把它渗透到自己的备课中,渗透到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示中,渗透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渗透到课堂小结中,渗透到学生作业中,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操作中亲身经历、感受、理解、掌握和领悟数学思想方法,让数学思想方法在与知识能力形成的过程中共同生成。
《课标》(修订稿)把“双基”改变“四基”,即改为关于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基本思想”主要是指演绎和归纳,这应当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主线,是最上位的思想。
演绎和归纳不是矛盾的,其教学也不是矛盾的,通过归纳来预测结果,然后通过演绎来验证结果。
在具体的问题中,会涉及到数学抽象、数学模型、等量替换、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但最上位的思想还是演绎和归纳。
之所以用“基本思想”而不用基本思想方法,就是要与换元法、递归法、配方法等具体的数学方法区别。
每一个具体的方法可能是重要的,但它们是个案,不具有一般性。
作为一种思想来掌握是不必要的,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很可能就忘却了。
这里所说的思想,是大的思想,是希望学生领会之后能够终生受益的那种思想方法。
演绎推理的主要功能在于验证结论,而不在于发现结论。
我们缺少的是根据情况“预测结果”的能力;根据结果“探究成因”的能力。
试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摘要】掌握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对数学学科的后续学习、生活和工作大有裨益。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本文拟遵循渗透的原则、找准渗透的途径等方面试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着重从渗透的途径:1、在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领悟数学思想方法。
2、在反馈练习中,提升数学思想方法3.在学习反思中,深化数学思想方法。
试谈有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隐性的、抽象的观念,是一种心智活动方式。
它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的本质所在。
数学家乔治·波利亚说过:完善的思想方法犹如北极星,许多人通过它而找到正确的道路。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
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目的,应在教学中加以渗透。
”掌握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对数学学科的后续学习、生活和工作大有裨益。
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基础知识相比,好比渔和鱼,后者是量的积累,前者是质飞跃。
它为学生提供了“一双看清世界的眼睛”,让学生更好地用数学的方式去理解世界。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知识之“舟”泊于数学思想的“锚桩”上。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呢?1遵循渗透的原则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会和掌握具有一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
在教学中,学生对某一思想方法首先是产生感性的认识,再经过多次反复,在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然后逐渐概括上升成理性认识,最后在应用中,对形成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验证和发展,进一步加深理性认识。
因而,教学中务必遵循由感性到理性、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反复渗透,螺旋上升的渗透原则。
在具体知识教学中,一般不直接点明所应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更不片面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概念,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学习情境与教学过程,以具体数学知识为载体,在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体验、领悟蕴涵于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及其在教学中的渗透时至今日,小学数学教育在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育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们系统地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因此,数学思想方法及其在教学中的渗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数学思想方法1、抽象符号化思维抽象符号化思维是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最为重要的一环,它的本质是将实物的实际状况,用符号表示出来,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推理。
这种思维方式,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学生的认知负担,有助于学生的系统性认识数学知识。
2、抽象概括思维抽象概括思维是指将对某一具体现象的认识,逐步抽象归纳、概括为一般概念,并推广出宏大普遍真理的思维过程。
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把握总体特征,把握整个知识体系结构,以此来实现数学的拓展和应用。
3、精确计算思维精确计算思维是指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对精确数量进行计算,从而获得解答,这种思维方式,既能培养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让学生懂得数字的实际意义。
二、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渗透1、推进数学教学改革小学数学教学应以抽象思维及概括思维能力的提高为主要着力点,把数学思想方法的推广融入到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有针对性地把思想方法整合到实际教学方法中。
2、丰富教学手段小学数学教学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发挥思想方法的独特作用,在教学中引入影像、视频等,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贯彻落实,增强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思考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师生共同努力,发掘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行为,让学生掌握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结论本文从客观上分析了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及其在教学中的渗透,把数学思想方法贯彻到实际教学实践中,丰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抽象符号化思维、抽象概括思维以及精确计算思维,可有效提高学生系统性、综合性认识数学知识,增强学生实践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从而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体的学科,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传授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掌握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面我们将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一、渗透的数学思想1. 抽象思维: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体的学科,它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具体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训练,比如用具体的实物或图片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概念的抽象化,让学生建立起与实际情境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 归纳与演绎:数学思想中的归纳与演绎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数学推理和证明的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归纳,让学生总结出问题的规律和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已知的规律或定理引导学生进行演绎推理,培养学生的演绎能力。
3. 逻辑思维:数学的逻辑思维是数学学习的关键,也是数学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数学问题和游戏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让学生学会遵循逻辑规律,进行正确的推理和结论。
1. 题目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题目的设计,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和思维的碰撞,从而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2. 实践活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比如利用教室里的实物或者学校周边的环境进行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3. 教学案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准备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在案例中体验数学的魅力和解题的乐趣,从而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小学数学渗透数学思想的基本方法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阶段,通过小学数学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下面介绍几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基本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运用游戏教学法。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通过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学习加减法时,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加减运算,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种方法是通过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发现等方式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求周长和面积的时候,可以给学生一些实际的图形,让他们自己尝试测量和计算,从中发现周长和面积的关系,从而理解相关数学概念。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第三种方法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通过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在学习分数的时候,可以提出一些实际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并运用分数的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如分割食物、计算比例等。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除了以上的基本方法,还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来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
在学习有关图形变化的数学知识时,可以结合美术课堂让学生绘制图形,通过变换形状来理解数学知识。
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运用游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解决实际问题和跨学科教学等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这些方法能够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在小学数学渗透数学思想的基本方法在小学阶段,数学教育的重点不仅仅是教授孩子们简单的运算和算法,更重要的是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小学阶段渗透数学思想的基本方法。
第一,锻炼逻辑推理能力。
小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应当着重培养其逻辑推理能力。
逻辑是数学的基础,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孩子们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逻辑思维游戏、数学推理题等方式来锻炼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可以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图形特点和规律来完成一些图形题,或者通过推理题目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孩子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和探究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
在课堂上,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也可以适时引导孩子们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数学思维习惯。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培养数学思维习惯,比如观察、猜想、验证、总结等。
通过培养这些数学思维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进行观察和猜想,然后进行验证和总结,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习惯。
第四,强化数学实际应用。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但是也是一门实际的学科。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实际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且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动手解决,或者到周边环境中进行数学探究,培养他们的数学实际应用能力。
第五,倡导探究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应当倡导探究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学习数学知识。
探究学习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其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渗透数学思想的基本方法小学数学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也是数学思想最基础的阶段。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需要教授孩子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对孩子的数学学习和发展非常重要。
以下是在小学数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基本方法。
1. 培养数学思维方式小学数学中需要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方式。
数学思维方式包括创造性思维、推理思维、分类比较思维等。
这些思维方式能够帮助孩子提高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促进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2. 小学数学教育需要关注实际应用在小学数学中,需要将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
例如,数学中的几何、分数等概念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样可以增加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3. 建立数学逻辑基础小学数学的学习是数学逻辑基础的建立阶段。
逻辑思维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小学数学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数学逻辑基础,为以后更高阶段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4. 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和探究精神小学数学中,需要鼓励孩子运用自己的数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探究精神的实践。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孩子的数学学习兴趣。
5. 强化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的教育需要强化孩子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需要教授孩子具体的解决问题方法和技巧,帮助孩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小学数学的教学需要注意培养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可以通过利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让孩子发现数学的乐趣,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结语: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数学思想非常重要。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建立孩子对数学思想的基础认识和理解,帮助孩子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更好地应用数学思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作者:刘国涛
来源:《新一代》2017年第17期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渗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
师应该善于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各种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教学中去,渗透到平时的课前准
备、课堂探究、课后复习环节中,同时,将数学知识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数学思想方
法的技能。论文首先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意义进行了简要说明,随后针对如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这一问题提出了若干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引言
我国进行新课标改革以来,各学校为了快速适应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
教学模式的改变。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也逐渐引起了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有效的开展数学思
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探究方法,能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基础知识
运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极大的促进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并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
习效率,对今后学习数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的教育中,很多教师在对于向学生传授数学思想方法上不以为然,认为只要让
学生做对题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对于其
很好地学习初中数学甚至高中数学知识有着很好的衔接作用。也就是说,数学思想方法形成于
数学知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反过来数学思想方法也作用于数学知识学习的每一个阶段,这符
合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可以帮助
学生构建解题的框架,加深对数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进而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理念,通过数学思想方
法的运用,不断扩散自己的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来说十分重要。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和自主探寻数学思想的能力
大家都知道,教师在每进行新的知识内容讲解时,如果学生能够提前在课下进行相应知识
的预习,这对教师在课上的讲课效率和学生的接受程度都是很有好处的。通过课前对新知识点
的预习,学生不仅可以对老师所讲的内容进行提前的学习,还可以对新内容所涉及的数学思想
方法进行探寻和研究,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在学习对于图形(三角形、长方
形以及圆等)的认识时,课程开始前,可以将分类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在课前预习的过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教师可以举例向学生描述图形的特征,让学生对于这些图形有基本的认知,从而引导学生
在生活中找出这样的例子,并将寻找到的例子归纳到所学的图形中去,这样就可以将一个简单
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在课前预习中。
(二)结合学生领悟能力,引导其进行课堂探究
数学这一学科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和本身的悟性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教师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实践、思考、分析及归纳等一系列过程引导并启发学生
通过表象体会到数学概念、方法中包含的数学思想,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有意义的知
识结构。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内容中,老师通过转化思想的渗透,在图形剪拼时引
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沿着高进行裁剪?为什么要拼接?通过学生动手实践使平行四边形剪拼
后转化为所学的长方形,从而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通过课堂练习强化数学思想的渗透
学生对于数学思想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内容上,还应该能够通过一些实践来进行
灵活应用,做到举一反三。这就需要教师在后面的反复练习中对数学思想的渗透进行不断强
化。首先,教师要选取明确的数学思想并指出它的应用范围,然后,让学生不断地利用数学思
想进行解题,进行不断的反思,能够意识到自己之前做过题目的数学思想。最终使学生的能力
和技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在这里可以拿化归思想的渗透来举例说明。例如,计算这样
一道题,计算:1998×3.14+199.8×31.4+19.98×314,根据积不变的性质进行转化,199.8×31.4和
19.98×314都可以改写为1998×3.14,这样原式就是3倍的1998×3.14。
解:1998×3.14+199.8×31.4+19.98×314
=1998×3.14+1998×3.14+1998×3.14=3×(1998×3.14)
=1998×(3.14×3)=(2000-2)×9.42=(1000-1)×18.84
=18840-18.84=18821.16
这种思想的应用可以使问题更加简便,在节约时间的同时又保证了准确率。
(四)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进行数学思想的巩固
学生在对所学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掌握和应用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进行数学
思想的巩固,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应用题,例如,有6位小朋友要去动物园游玩,每人门票8
元,那么小朋友总共需要带多少钱呢?学生解答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发散思维自主提
问,将这些想象空间留到学生的课后作业中,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与理解所学的知识,而且可
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五)将实际生活与数学思想方法相融合
可以说,小学数学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满足了生活中对数学能力的要求,数学学科来
源于生活,将学生所学到的数学思维与生活实际相融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同时理解数
学思想方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根据本班
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生接受能力,不断调整上课的方式和程序,以便能够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
授贯穿于小学数学教育的始终,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领悟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精髓,能够做到举
一反三,提高对数学这一学科的认识和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刘涛.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52-53.
[2]秦桂红.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数学思想[J].教育现代化,2017,4
(26):24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