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控制压力钻井工艺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617.31 KB
- 文档页数:5
精细控压钻井技术创新及应用探讨摘要:精细控压钻井技术在复杂地层中的应用能有效提升钻井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主要是从精细控压钻井技术的意义出发,分析其原理和涉及到的设备,探讨创新的方向及应用,努力提升精细控压钻井水平。
关键词:钻井;压力控制;回压随着油气资源开发深入,逐步向复杂压力地层和深部开发,增加了作业难度,高效低成本的开发就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在高压、高温的特殊地层中极容易出现溢漏坍塌等情况,钻井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窄窗口和溢漏同存的复杂情况,这就需要创新钻井技术来解决这些难题,主要从精细控压钻井工艺、工况模拟装置和系统评价方法、欠平衡控压钻井工艺以及控压钻井方法方面加大研究。
1精细控压钻井技术意义精细控压钻井技术是国外较先进的前沿钻井技术,在复杂井下情况、压力敏感地层的钻探过程中发挥良好作用,国内西部复杂超深井中普遍存在容易漏失和坍塌薄弱地层、长井段同一壓力系统、窄密度地层层情况,东部油田深海油藏和枯竭油气层钻井中都有很好的应用,这就要求国内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加大研究力度,从实际出发,组建创新团队来公关相关技术难题。
2精细控压钻井技术分析控制压力钻井是对钻井工艺进行改善和优化,通过特殊工艺和地面设备来增加井口回压,对井筒环空压力剖面进行精准控制,以此来保证井底压力的可控性。
井底压力保持稳定的原则是控制回压,可通过可能侵入地层流体的性质以及井筒内进入地层流体的量来调整,如果地层酸性气体较多或是较大产气量的情况,可对回压进行适当调整,针对性提升施加压力。
在窄窗口地层中,通过回压控制钻井时,钻井液当量循环密度影符合以下规律:P l>ph> pp> Pe> Pe其p。
为地层坍塌压力当量密度;中、pe、为环空循环压耗、流体柱压力折算得到的当量密度;ph为井口施加回压、环空循环压耗以及液体柱压力和折算得到的当量密度;pp、p1分别为地层漏失压力当量密度和孔隙压力当量密度。
配套的装备是保证实施精细控压钻井的基础,也是工艺实施的关键,以哈里伯顿的精细MPD系统为例,其控压钻井关键装备包括旋转控制装置、回压控制系统、数据采集传递接收系统以及压力闭环控制系统。
钻井新技术及发展方向分析1 钻井技术新进展1.1石油钻机钻机是实现钻井目的最直接的装备,也直接关系到钻井技术进步。
近年来,国外石油钻机能力不断增强,自动化配套进一步完善,使钻机具备更健康、安全、环保的功能,并朝着不断满足石油工程需要的方向发展。
主要进展有:(1) 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套装式井架,减少钻机的占地面积,提高钻机移运性能,降低搬家安装费用。
(2) 高性能的“机、电、液”一体化技术促进石油钻机的功能进一步完善。
(3) 采用套管和钻杆自动传送、自动排放、铁钻工和自动送钻等自动化工具,提高钻机的智能化水平,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条件。
1.2随钻测量技术1.2.1随钻测量与随钻测井技术21 世纪以来, 随钻测量(MWD) 和随钻测井(LWD) 技术处于强势发展之中,系列不断完善,其测量参数已逐步增加到近20种钻井工程和地层参数,仪器距离钻头越来越近。
与前几年的技术相比,目前,近钻头传感器离钻头只有0.5~2 m 的距离,可靠性高,稳定性强,可更好地评价油、气、水层,实时提供决策信息,有助于避免井下复杂情况的发生,引导井眼沿着最佳轨迹穿过油气层。
由于该技术的市场价值大,世界范围内有几十家公司参与市场竞争,其中斯伦贝谢、哈里伯顿和贝克休斯3 家公司处于领先地位。
1.2.2电磁波传输式随钻测量技术为适应气体钻井、泡沫钻井和控压钻井等新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电磁波传输MWD(elect romagnetic MWD tool s ,EM MWD) 技术研究与应用已有很大进展,测量深度已经达到41420 km。
1.2.3随钻井底环空压力测量技术为适应欠平衡钻井监测井筒与储层之间负压差的需要,哈里伯顿、斯伦贝谢和威德福等公司研制出了随钻井底环空压力测量仪(annular pressure measurement while drilling, APWD) ,在钻井过程中可以实时测量井底环空压力,通过MWD 或EMMWD 实时将数据传送到地面,指导欠平衡钻井作业。
第一章1.井控:采取一定的方法控制地层孔隙压力2.井侵:地层孔隙压力大于井底压力,地层孔隙中流体侵入井内3.溢流:井口返处的钻井液大于泵入量,停泵后井口钻井液自动外溢4.井喷:底层流体无控制地涌入井筒,喷出地面的现象叫井喷5.井控分为三个级别一级井控(初级井控),二级井控,三级井控6.做好初级井控关键在于:钻前准确预测地层压力和底层破裂压力,从而确定合理的钻井液密度和完善的井深结构7.井喷失控原因(大题,出例分析)(1)起钻抽吸,造成诱喷(2)起钻不灌钻井液汉语哦没有灌满(3)不能及时准确的发现溢流(4)发现一流后处理措施不当(5)井口不安装防喷器(6)惊恐设备的安装及试压不符合《是由与天然气钻井井控技术规定》的要求(7)井深设计不合理(8)对浅气层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9)地质设计未能提供准确的地层孔隙压力资料,导致钻井液密度低于地层压力。
(10)空井时间过长,又无人观察井口。
(11)钻遇漏失段发生井漏未能及时处理或处理措施不当。
(12)相邻注水井不停注或未减压。
(13)钻井液中混油过量或混油不均匀,造成井内液柱压力低于地层孔隙压力。
(14)思想麻痹,违章操作。
8.井喷失控其危害可概括为以下6个方面(重点大题)(1)打乱全面的正常工作秩序影响全局生产;(2)使钻井事故复杂化;(3)井喷失控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危害周围居民生命安全,影响周围施工建设。
(4)伤害油气层,破坏地下油气资源。
(5)造成机毁人亡,油气井的报废,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
(6)涉及面广,在国际国内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井侵T溢流T井涌T井喷T井喷失控第二章公式:P=F/SlMpa=10人6pa1000psi=6.895Mpa静液压力公式:P=P gh(g=0.00981)地层压力:地下岩石孔隙内的流体压力,即孔隙压力地层压力的四种表示方法。
1.压力单位2.压力梯度(每米井深压力的变换值)G=P/H3.当量钻井液密度(为工程方法计算出)P=p/gh4.压力系数等于该点当量钻井液密度值(单位:g/c m3)地层压力分类:1.正常地层压力=9.8kpa/m10.5kpa/m2.异常高压>10.5kpa/m3.异常低压v9.8kpa/m上覆岩层压力:指某深度以上的岩石和其中流体总重量对该深度所形成的压力.上覆岩层压力=岩石压力+地层压力地层破裂压力:指某一深度地层发生破裂或裂缝所能承受的压力.地层压力<钻井液密度<地层破裂压力做底层破裂压力试验的目的(大题,必考)1.实测底层破裂压力2.确定下部井段钻进时所用的钻井液密度的上限值3.确定最大关井套压4.检查套管鞋处水泥封固质量地层破裂压力当量密度公式:P e=P/0.00981*H+P me+mH:井内破裂深度P:地表压力P m:井内钻井液密度井底压力:地面和井内各种压力作用在井底总压力。
压力控制钻井井底压力控制方法柳贡慧;胡志坤;李军;陶谦【摘要】针对常规过平衡钻井和欠平衡钻井(UBD)在实际的钻井工程作业中有许多需要克服和完善的地方,近几年国外在实际生产中为了完善钻井工艺和技术,在常规过平衡钻井和欠平衡钻井的基础上发展了压力管理钻井(MPD),国内称为压力控制钻井,并在一些地区得到了实际的生产应用,效果很好,其实际生产应用前景很广阔.压力管理钻井中的核心部分就是对于井底压力的控制,不同的钻井工艺对于压力的控制方式不同,介绍了几种井底压力的控制方式,分析了其优劣势,为其现场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借鉴.【期刊名称】《石油钻采工艺》【年(卷),期】2009(031)002【总页数】4页(P15-18)【关键词】MPD;压力控制;钻井技术【作者】柳贡慧;胡志坤;李军;陶谦【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249对于常规过平衡钻井来说,在钻井过程中,一般是通过调整钻井液的密度来保持井筒中的液柱压力大于地层压力,但是由于难以得到精确的地层压力数据,常规钻井作业通常会对油气储层造成较大的伤害,不利于后期的生产开采,甚至导致实际采收率远远低于预期的效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在特定的工艺要求和生产要求情况下,通过配置特定的MPD钻井装置,能够很好地控制压力。
MPD作业是通过降低非生产时间(NPT)、减少钻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事故、优化钻井工艺,从而达到降低钻井成本,减小钻井过程中出现各种钻井事故的机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保护储层的同时,提升钻井效率。
它可使储层实现最经济化的开采,使钻井的经济可行性得到显著提高。
在SPE手册《先进钻井完井技术》中的MPD章节中,IADC关于MPD的定义如下:MPD是一种为了更精确控制井眼环空压力剖面而采用的钻井方式。
欠平衡压力钻井井底压力的控制技术摘要:欠平衡钻井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着有着非常多的优势,但是对于井底欠平衡压力的稳定性要求非常高,然而在实际钻井过程中,影响井底压力的因素非常多,只有对造成压力波动的因素进行有效控制,才能提高欠平衡压力钻井技术的稳定性,因此研究井底压力的控制技术尤为重要。
关键词:欠平衡压力钻井;井底压力;控制技术欠平衡压力钻井技术在国内外已经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由于其工艺技术和专业设备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使欠平衡压力钻井技术能够实现不同循环流体方式的欠平衡压力钻井。
欠平衡压力钻井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低渗透储层在钻探过程所出现中的问题,能够对储层进行有效保护并提高作业效率。
1压力控制钻井技术目标压力控制钻井技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同时,使用封闭的钻井液的压力和循环系统,压力控制钻井技术的使用主要是可以解决在钻井过程中出现的压力问题。
因此,其主要目的是能够很好地控制钻井压力,井底各种障碍可以得到有效解决,钻井液循环系统在美国已经使用了20多年,已经成为陆上钻井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压力控制钻井技术的使用可以在短期内提高井控能力,同时提高钻井经济性,降低钻井成本,促进陆上钻井技术的发展,压力控制钻井技术的最终目标是减少钻井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事故,同时有效地减少钻井时间并实现钻井经济性和安全性。
2造成井底压力波动的原因2.1钻柱连接在钻柱连接过程中注进行注气会导致井底压力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在该过程中井底的压力会出现波动。
在实际钻井过程中,将中断气相与液相进行有效循环,油井内的摩擦压力会逐渐减小直到消失,导致井底压力程度会呈现出下降趋势。
其次,在钻井时钻柱及环空中都会出现气液分离现象的发生,上端会产生液体断塞导致静态液面压力发生明显变化,会导致井底压力出现严重的变化。
2.2气相注入方式使用立管注入法直接向井内注入气体时,不管是在下钻还是钻杆连接过程中,井底压力都会发生明显变化。
当采用环空注入法是依靠同心管或者寄生管款实现钻柱连接,仍然保证气体持续注入,但是环空封闭状态依然会造成井底压力发生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