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的组成
- 格式:ppt
- 大小:370.00 KB
- 文档页数:41
广电网络安装调试技能基础知识1、有线电视系统主要由信号源、前端、干线传输、用户分配等四部分组成。
(为了区分故障范围,因为不同的部分由不同人员维护,但是基层人员必须能够判断基本的故障范围)2、干线传输系统的任务是把前端输出的高频电视信号高质量地传输给用户分配系统,其传输方式主要有光纤、微波和同轴电缆三种。
光纤传输是通过光发射机把高频电视信号转换至红外光波段,使其沿光导纤维传输,到接收端再通过光接收机把红外波段的光变回高频电视信号。
光纤传输具有频带很宽损耗极低,抗干扰能力强,保真度高,性能稳定可靠等突出的优点。
微波传输是把高频电视信号的频率变到微波频段,或直接把电视信号调频到微波载波上,定向或全向向服务区发射。
缺点是容易受建筑物的阻挡和反射,产生阴影区或形成重影。
由于雨、雪、雾等对微波信号有较大的衰减,给多雨、多雪地区的应用带来不便。
电缆传输是技术最简单的一种干线传输方式,具有成本较低、设备可靠、安装方便等优点。
3、用户分配系统的任务是把从前端传来的信号分配给千家万户。
它是由支线放大器、分配器、分支器、用户终端以及它们之间的分支线、用户线组成。
(维护人员需要重点学习的部分)4、有线电视使用dBμv为计量单位。
(个别仪器之中会出现不同的单位所以要加以区分)5、行标GY/T106--92规定,系统输出口电平应在60~80dBμv之间。
在邻频传输系统中,要求伴音电平比图像电平低15~20dB。
国际规定,在任意频道的电平差应小于10dB,相邻频道电平差则应小于2dB。
入户电平济南市网络规定为70±5dB。
6、所谓噪声,是来自外界和由系统内部产生的紊乱、断续、随机的电磁振动。
7、载噪比(C/N)定义为图像或声音载波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
8、当各级放大器的增益较大时,整个系统的噪声系数仅决定于前几级,特别是第一级的噪声系数。
9、所有二次差拍项的总和称为复合二次失真。
简称CSO10、交调干扰。
一般说来,干扰频道与所收看频道的同步信号不可能绝对同步(即使频率相同,位相也有差异),故常在屏幕上看到由同步信号反转而形成的一条白色竖条纹在屏幕上左右移动,条纹宽度即为同步信号宽度。
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有线电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完整体系,它由许多各种各样的具体设备和部件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
从功能上来说,任何有线电视系统无论其规模大小如何、繁简程度怎样,都可抽象成如图3.1所示的物理模型,也就是说,任何有线电视线系统均可视为由信号源、前端、传输系统、用户分配网四个部分(或称四个功能模块)组成。
用户用户分配网络干线传输系统前端图3.1 有线电视系统的结构框图图3.1 中,信号源是指提供系统所需各类优质信号的各种设备;前端则是系统的信号处理中心,它将信号源输出的各类信号分别进行处理,并最终混合成一路复合射频信号提供给传输系统;传输系统将前端产生的复合信号进行优质稳定的远距离传输;而用户分配网则准确高效地将传输信号分送到千家万户。
有线电视系统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用户数量可分为A类系统(10万户以上的系统)和B类系统(10万户以下的系统)。
按干线传输方式可分为全电缆系统、光缆与电缆混合系统、微波与电缆混合系统、卫星电视分配系统等。
按照是否利用相邻频道,可分为邻频传输系统与非邻频传输系统。
其中非邻频传输系统可按工作频段分为VHF系统、UHF系统和全频道系统。
邻频传输系统按最高工作频率又可分为300MHz系统、450MHz系统、550MHz系统、750MHz系统、1000MHz系统等。
此外,还有单向系统与双向系统之分。
一般来说,不同的系统在具体的组成上差异很大,取决于系统规模的大小、节目套数的多少、功能应用的情况等诸多因素。
为了帮助读者建立起系统的整体概念,并获得直观的认识,下面简要讨论两种最典型的模式。
3.1 传统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这里所谓的传统有线电视系统,是指采用邻频传输方式,只传送模拟电视节目的单向有线电视系统。
这种系统在我国极为普及,分布面广,至今仍大量存在。
1.1.1 信号源传统的有线电视系统的节目来源通常包括多个卫星转发的卫星电视信号、当地电视台发送的开路电视信号、当地微波站发射的微波电视信号、其他有线电视网通过某种方式传输过来的电视信号、自办电视节目、自办或转播的视、音频节目等,接收或产生这些节目信号的设备共同组成了系统的信号源部分。
有线电视系统组成及应用有线电视系统是一种基于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传媒系统,通过电缆传送视频信号到用户家庭,用户可以收看各种电视频道和节目。
有线电视系统一般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 信号源:有线电视系统的信号源可以包括卫星信号、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本地录制的节目以及各种互联网流媒体服务的信号。
这些信号源被数码化编码后,通过传输设备发送到有线电视网络中。
2. 传输设备:传输设备是将信号源编码后的数字信号通过传输介质(通常是电缆)传送到用户家庭的设备。
传输设备主要包括发送器、接收器、放大器等等,通过它们的工作将信号源传输到用户家庭。
3. 分配设备:分配设备用于将传输过来的信号源进行分配,使不同的用户可以收到不同的电视频道和节目。
分配设备通常包括分配器和终端设备。
分配器将信号源分配给不同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通过解码器解码信号,显示内容到电视屏幕上。
4. 用户设备:用户设备是有线电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它是用户收看电视节目的终端设备。
用户设备通常包括电视机、机顶盒和遥控器。
机顶盒是用户家庭中连接有线电视网络的设备,它可以接收信号并解码,将内容显示到电视屏幕上。
用户通过遥控器来操作机顶盒,选择不同的频道和节目。
有线电视系统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电视频道和节目,包括新闻、体育、电影、综艺、教育等各种内容,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有线电视系统还可以提供互动服务,比如点播、回放、录制等,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和观看电视节目。
此外,有线电视系统还可以提供付费电视服务,用户可以选择订阅不同的电视节目包,享受高质量的电视观看体验。
总之,有线电视系统通过数字化技术将丰富多样的电视频道和节目传送到用户家庭,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电视观看体验。
它在娱乐、学习和信息传递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现代家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线电视系统是一种基于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传媒系统,通过电缆传送视频信号到用户家庭,用户可以收看各种电视频道和节目。
校园有线电视系统方案1. 引言校园有线电视系统是为了满足学生、教职工的生活娱乐需求而建立的一种基础设施。
本文将介绍一个适用于校园的有线电视系统方案,包括系统的组成部分、技术选型、布线要求以及安全性考虑等。
2. 系统组成部分校园有线电视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2.1 信号源信号源可以是卫星天线、有线电视台或者局域网中的多媒体服务器。
校园有线电视系统需要考虑到多种信号源的接入,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2.2 中央控制系统中央控制系统是整个有线电视系统的核心,负责对信号源进行集中管理和分发。
该系统应具备良好的用户界面和远程管理功能,以方便管理员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和管理。
2.3 用户端设备用户端设备包括数字电视机、机顶盒和网络播放器等。
这些设备通过与中央控制系统的连接,将信号源的内容传输到终端设备上,以供用户观看和使用。
3. 技术选型3.1 信号传输技术在校园有线电视系统中,常用的信号传输技术包括光纤传输和同轴电缆传输。
光纤传输可以实现长距离的信号传输,而同轴电缆传输则适用于中小型校园。
3.2 视频编码技术视频编码技术是将信号源中的视频内容进行压缩以便传输和存储的关键技术。
常见的视频编码技术包括H.264和H.265等。
根据系统的需求和对视频质量的要求,选择适当的编码技术。
3.3 控制协议在中央控制系统与用户端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时,需要使用一种控制协议来传输指令和数据。
常用的控制协议包括HDMI-CEC、IP控制和RS-232等。
4. 布线要求校园有线电视系统的布线要求直接影响系统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具体的布线要求如下:4.1 信号源到中央控制系统的布线信号源到中央控制系统的布线应选择适当的传输介质,如同轴电缆或光纤。
布线应避免与高功率设备或干扰源靠近,以减少信号传输的干扰。
4.2 中央控制系统到用户端设备的布线中央控制系统到用户端设备的布线应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并确保布线路径短、直接和信号传输质量良好。
有线电视基础知识第一部分:有线电视部分一、有线电视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有线电视的组成: 信号源、前端、干线传输系统、用户分配系统1、信号源:是有线电视的信号的源头。
我们现在主要涉及到的信号源由卫星接收(大锅直接接收的卫星电视信号)、开路信号(普通无线天线接收的信号,类似于当地无线节目)、硬盘播出(有代表性的VOD互动点播、影视频道等自办节目)2、前端:也就是有线电视的总机房。
前端的作用是把信号源的信号通过调制混合到固定的频道、利用光发射机、放大器等设备发送到干线线路上。
分前端主要由光接收机、光发射机、光分路器等设备组成。
3、干线传输系统:作用是利用光缆、电缆等传输设备将前端信号传输到各个用户分配网系统。
干线传输方式分为:光纤传输、微波传输、电缆传输三种方式。
4、用户分配系统:作用是将干线传输来的信号利用光接收机、放大器、过流分支分配器等有源器件和普通分支分配器、用户盒等无源器件经过电缆平均分配到用户电视的系统。
用户分配网络结构有树枝型、星型、混合型三种结构。
光接收机:作用是将干线系统传输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
放大器:作用是将电缆的衰减进行放大补偿。
放大器一般分为高电平放大器、中电平放大器、低电平放大器。
高电平放大器用于天线放大器,用户放大器,增益大在40dB 以上,信噪比较差,输入低60dB 。
特点:低输入,高输出中电平放大器用在支干线上,增益在25-30dB ,信噪比较好。
低电平放大器用在前端或主干线上,增益在18-25dB ,信噪比最好放大器供电分为60伏内供电和220伏市电两种。
我们网络现用的以60伏内供电为主。
放大器正常的的输入电平值(也就是输入放大器的信号强度)为75正负3db;输出电平值(也就是输出放大器的信号强度)为94--100db.电平单位(也就是信号强度)为db。
入户电平值应在65--80db,我们现在对于施工队的要求是70db正负3db .电缆:我们系统现在所用的电缆有-9、-7、-5三种。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 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小区有线电视系统方案# 小区有线电视系统方案## 概述小区有线电视系统是指在小区内建设有线电视网络,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电视信号和多种电视频道选择。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种小区有线电视系统的方案。
## 方案组成小区有线电视系统主要由以下组件组成:1. 天线接收系统2. 信号调理系统3. 信号分配系统4. 用户接入系统5. 信号放大系统6. 电视节目源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组件的功能和作用。
### 1. 天线接收系统天线接收系统是小区有线电视系统的初始接收点,它能够接收到电视信号,如卫星信号、地面数字电视信号等。
天线接收系统通常由天线、卫星接收器、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器等设备组成。
### 2. 信号调理系统信号调理系统负责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调理和处理,以确保信号的稳定和高质量传输。
该系统包括信号解调器、解编码器和信号转换器等设备,可以将不同格式的信号转换为统一的标准信号。
### 3. 信号分配系统信号分配系统将调理好的信号分发到小区内的各个建筑物和单元,以满足居民的需求。
该系统通常包括信号分配器、光纤或同轴电缆等传输介质以及配套的信号分配设备。
### 4. 用户接入系统用户接入系统是小区内居民接入有线电视系统的关键环节,它提供了居民与有线电视系统之间的接口。
用户接入系统包括机顶盒、智能电视和其他终端设备,通过这些设备,居民可以选择和观看各种电视频道,并享受高清、流畅的电视体验。
### 5. 信号放大系统信号放大系统用于增强信号的强度和质量,确保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因信号衰减而导致质量下降。
该系统通常由放大器、衰减器等设备组成,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信号的输出功率。
### 6. 电视节目源电视节目源是小区有线电视系统中的核心内容,它决定了居民可以观看到哪些电视频道和节目。
电视节目源可以包括卫星电视频道、地面数字电视频道、互联网电视平台等,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定制不同的电视节目源。
catv的组成
CATV(有线电视)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前端系统:CATV 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接收和处理电视信号。
前端系统包括卫星接收器、天线、调谐器、解码器、编码器等设备,用于接收卫星信号、地面电视信号或其他来源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适合传输的格式。
2. 传输网络:用于将电视信号从前端系统传输到用户终端的网络。
传输网络可以是同轴电缆、光纤、无线电波或混合使用的方式。
它负责将信号分配到各个用户区域,并确保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3. 分配系统:位于传输网络的末端,用于将信号分配给各个用户。
分配系统包括分支器、分配器、放大器等设备,用于将信号分配到各个用户的电视机或其他终端设备。
4. 用户终端:CATV 系统的最终用户接口,包括电视机、机顶盒、数字电视接收器等设备。
用户通过这些终端设备接收和观看电视节目。
5. 管理和控制系统:用于管理和监控整个 CATV 系统的运行。
管理和控制系统包括设备监控、用户管理、计费系统等,用于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用户的授权和收费管理。
CATV 系统的组成部分可以根据不同的规模和需求进行调整和扩展。
它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电视节目选择,并逐渐发展成为包括高清电视、互动服务、互联网接入等多种功能的多媒体平台。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摘要:有线电视系统是一种传输电视信号的方式,能够在用户家中提供多个频道的电视节目。
本文介绍了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系统结构、信号传输和接收方式、频道分配方法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方案,可以提供高质量的电视信号传输,满足用户对多样化电视节目的需求。
第一部分: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娱乐需求的增加,有线电视系统已成为家庭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线电视系统通过电缆或光纤传输电视信号,使用户能够接收到大量的电视节目,包括新闻、体育、电影、娱乐等。
本文将介绍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方案,以满足用户对多样化电视节目的需求。
第二部分:系统结构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结构由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信号源、信号传输和接收设备、用户终端。
信号源是电视节目的提供者,可以是卫星电视、有线电视台、地面数字电视等。
信号源通过信号传输和接收设备传输到用户终端,用户可以通过电视机或机顶盒接收并观看电视节目。
第三部分:信号传输和接收方式有线电视系统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信号传输和接收:电缆传输和光纤传输。
电缆传输使用同轴电缆或双绞线来传输信号,适用于较短距离和小规模的系统。
光纤传输使用光纤来传输信号,具有传输速度快、信号质量好等优势,适用于大规模的系统。
第四部分:频道分配方法频道分配是有线电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用户可以接收到哪些电视节目。
常见的频道分配方法有随机分配、按类型分配和按订阅分配。
随机分配是将电视节目随机分配到不同的频道,用户可以通过频道浏览进行选择。
按类型分配是将电视节目按照不同的类型分配到不同的频道,如新闻、娱乐、体育等。
按订阅分配是根据用户的订阅情况将电视节目分配到相应的频道,用户只能接收到订阅的电视节目。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线电视系统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旨在提供高质量的电视信号,同时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一、系统概述本设计方案包括前端设备、传输网络、用户终端和运营管理平台四个部分。
前端设备负责信号的接收、处理和调制,传输网络负责将信号传输到用户终端,用户终端负责将信号转换为图像和声音,运营管理平台则负责对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
二、前端设备前端设备是整个有线电视系统的核心,它包括信号接收器、信号处理器、调制器等设备。
本设计方案的目的是提供高质量的电视信号,因此选用高性能的信号接收器和处理器,以确保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调制器采用QAM或QPSK等调制方式,将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格式。
三、传输网络传输网络采用光纤传输技术,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本设计方案中,光纤传输网络采用环状结构,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在网络中加入备份设备,以防止设备故障或网络故障对用户的影响。
四、用户终端用户终端采用机顶盒或智能电视等设备,将传输网络送来的信号转换为图像和声音。
本设计方案中,用户终端设备支持多种输入方式,如HDMI、VGA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同时,用户终端设备支持远程升级和管理,方便运营管理平台对其进行维护和管理。
五、运营管理平台运营管理平台负责对整个有线电视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包括信号质量监测、用户管理、计费管理等。
本设计方案中,运营管理平台采用云计算技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同时,运营管理平台支持多种终端设备,如PC、手机、平板等,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管理。
六、总结本设计方案的有线电视系统具有高质量、稳定性、可扩展性和灵活性等优点,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本设计方案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也可以降低维护和管理成本。
未来,有线电视系统将会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以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
有线电视CMTS系统第一节系统简介一、 CMTS系统组成CMTS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局端系统(CMTS)、中间传输系统(HFC网络)、用户终端系统(包括CM、用户端计算机、机顶盒等)。
二、 CMTS系统的工作原理CMTS和CM设备通过将在同轴电缆(HFC网络)中传输的电信号转化为符合以太网协议规定格式的数据信息,从而实现数据通讯功能。
CMTS和CM设备将下行和上行数据在不同的载波频率上进行调制后在Cable(电缆)的一个频率范围内传输,接收时进行解调,以避免相互干扰。
CMTS属于共享介质系统,其它空闲频段则用于有线电视信号的传输。
三、相关技术指标1. 上、下行通道的频谱范围上行通道:5-42MHz(DOCSIS);5-65MHz(Euro-DOCSIC)下行通道:88-860MHz(DOCSIS);85-860MHz(Euro-DOCSIC)2. 调制方式上行通道:64-QAM:抗干扰能力低,传输速率高,适用于结构简单、噪声小的网络环境16-QAM:抗干扰能力较强,传输速率较高,适用于结构简单、噪声较小的网络环境QPSK: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率低,适用于结构复杂、噪声较大的网络环境下行通道:256-QAM:抗干扰能力低,传输速率高,适用于结构简单、噪声小的网络环境64-QAM:抗干扰能力较强,传输速率较高,适用于结构简单、噪声较小的网络环境3.频宽上行通道:6.4MHz或3.2MHz,建议使用3.2MHz下行通道:8MHz(国标)4.上行电平不论是CM2.0,还是CM3.0,最佳输出电平为45dbmv。
CM3.0可用的电平:30dbmv~52dbmv,CM2.0可用的电平:15dbmv~52dbmv。
工程验收的电平为:38dbmv~48dbmv,这10db是最佳工作范围。
但如果施工时,把CM输出电平设定超过48dbmv,会存在以下风险:(1)随季节变化或使用时间加长,线路的衰减会增加。
这时CM会提高输出功率,48dbmv~52dbmv,这4db就是为了这个目的保留的。
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及常见设备一,系统概述有线电视是利用高频电缆、光缆、微波等传输介质,并在一定的用户中进行分配和交换声音、图像以及数据信号的电视系统二、系统组成目前,我国的有线电视系统一般都是由信号源和机房设备、前端设备、传输网络、分配网络、用户终端五个部分组成的整体系统。
(1)信号源和机房设备。
有线电视节目来源包括卫星地面站接收的模拟和数字电视信号,本地微波站发射的电视信号,本地电视台发射的电视信号等。
为实现信号源的播放,机房内应有卫星接收机、模拟和数字播放机、多功能控制台、摄像机、特技图文处理设备、编辑设备、视频服务器,用户管理控制设备等。
(2)前端设备。
前端设备是接在信号源与干线传输网络之间的设备。
它把接收来的电视信号进行处理后,再把全部电视信号经混合器混合,然后送入干线传输网络,以实现多信号的单路传输。
前端设备输出信号频率范围可在5MHz—1GHz之间。
前端输出可接电缆干线,也可接光缆和微波干线。
3)传输网络。
传输网络处于前端设备和用户分配网络之间,其作用是将前端输出的各种信号不失真地、稳定地传输给用户分配部分。
传输媒介可以是射频同轴电缆、光缆、微波或它们的组合,当前使用最多的是光缆和同轴电缆混合(HFC)传输。
(4)分配网络。
有线电视的分配网络都是采用电缆传输,其作用是将放大器输出信号按一定电平分配给楼栋单元和用户。
(5)用户终端。
用户终端是接到千家万户的用户端口,用户端口与电视机相连。
目前,用户端口普遍采用单口用户盒或双口用户盒,或串接一分支。
未来用户终端包括机顶盒、电缆调制解调器、解扰器等。
简化的概括系统的组成:前端系统、干线传输系统和用户分配网络。
系统的前端部分:将要播放的信号转换为高频电视信号,并将多路电视信号混合后送往干线传输系统。
干线传输系统:将电视信号不失真地输送到用户分配网络的输入接口。
用户分配网络:负责将电视信号分配到各个电视机终端。
用户分支网络分支器的作用是将电缆输入的电视信号进行分支,每一个分支电路接一台电视机分支器。
104《有线电视技术》 2019年第9期 总第357期数字电视的三大传统标准为美国数字电视标准ATSC、欧洲数字电视标准DVB、日本数字电视标准ISDB,每个标准下按传输途径可分为数字卫星电视、数字有线电视和数字地面广播电视三类。
我国使用的数字电视标准主要借鉴欧洲DVB 标准,数字卫星电视使用DVB-S,数字有线电视使用DVB-C,数字地面广播电视使用国家标准GB 20600-2006《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即DTMB。
数字有线电视作为受众观看广播电视节目的主要方式,主要通过广电主干有线网或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进入用户机顶盒,实现交互视频/数据信息服务的授权。
1 数字有线电视框架数字电视涉及的技术主要包括信源压缩编码、存储技术、信道传输复用和调制技术、机顶盒解码技术等。
目前国内数字卫星、有线、无线传输方式,标清或高清视频都是采用MPEG-2(ISO/IEC 13818-2)进行编码。
音频方面,美国采用AAC 先进音频编码,高清用杜比AC-3环绕立体声,我国卫星和有线电视声音编码都采用MPEG-1的Layer2(ISO/IEC 11172-3)。
图像、声音、数据业务等复用原理也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信道编码和调制方式的不同。
数字卫星采用MPEG-2/DVB-S 技术,正交相移键控QPSK 调制,信道编码调制符合国标GB/T 17700-1999《卫星数字电视广播信道编码和调制标准》。
数字有线采用MPEG-2/DVB-C 技术,多进制正交幅度调制MQAM,信道编码调制符合行标GY/T 170-2001《有线数字电视广播信道编码与调制规范》。
数字地面广播电视采用MPEG-2/DVB-T 技术,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 多载波调制,每个载波又采用QAM 及QPSK 调制,信道编码调制符合国标GB 20600-2006《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
数字电视传输链路如图1所示,演播室生成节目内容的数字基带信号,高清信号直接送至播出服务器,4K 信号经转码服务器后也送至播出服务器,由播出服务器负责节目的编单、控制及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