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家用电器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824.50 KB
- 文档页数:9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9.1 家用电器 -教课方案设计九年级物理科教课方案教课内容9.1 家用电器主备教师上课班级教课课时 1 备课日期上课日期学期教课总课时知识与技术(1)知道电源是能连续供电的装置,认识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
(2)初步认识家用电器,经过实例知道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变为其余形式能的装置。
过程与方法(1)指引学生对各种家用电器进行分类。
教课目标(2)经过观察和联系实质来认识常用的各种电源和用电器。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观察和谈论,认识家用电器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2)经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理论联系实质的过程中体验物理学的作用。
(3)加强节约用电意识。
教课要点各种电源的能量转变,各种用电器的能量转变及短路的危害和防范。
教课难点家用电器与电源的连接观察实验法、科学猜想、实验研究法、谈论归纳法、多媒体演示、合教课方法作研究。
教课准备板书设计:第一节:家用电器电能——》光能(电灯)电能——》内能(电饭锅)电能——》机械能(点风扇)将其余信息变换成电信息的器件叫传感器声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光传感器、烟气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插座有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之分。
家庭电路中的导线有三根:一根是相线( L)俗称火线,带电一根是中性线( N)俗称零线,不带电一根是接地线( PE)起保护作用左零右火上接地。
验电笔的正确使用1 / 5作业设计:课后习题及基训教学步骤个案更正师:跟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家用电器应运而生,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异月新的变化。
问 1:我们的家里都有哪些电器?师: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和研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问 2:这些家用电器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下边请同学们谈论和交流各自家庭顶用到的电器和它们的用途。
在学生谈论和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家用电器的作用:将电能转变为其余各种形式的能问 3:使这些家用电器工作的电源各是什么?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在学生谈论和交流的基础上总结:电源的作用:将其余各种形式的能转变为电能。
第九章 家庭用电 第1节 家用电器【学习目标】1.了解常用家用电器的简单原理和使用方法2.了解插头和插座3.了解相线、中性线和保护接地线4.了解验电笔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5.通过对电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认识物理学科的科学价值【学习重点】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了解验电笔及其使用方法【学习难点】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了解验电笔及其使用方法学习过程:【引入】家用电器是 的装置。
常见的家用电器有 。
这些家用电器之间又是如何连接的? 。
【活动】家用电器的分类。
〖总结〗【注意】电磁灶与电磁炉也属于 类用电器,但它们的原理却与电熨斗不同。
①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利用交变电流的变化产生的 在铁磁锅中产生 ,利用 发热;②微波炉的工作原理:利用高频 使食物中的分子运动加剧,从而使 升高。
【练习】1.下列家用电器中,不属于电热器的是( )A .电饭锅B .电熨斗C .电风扇D .电烤箱2.有一台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为2kW ,则它可能是 ( )A 电风扇B 电视机C 空调器D 电冰箱3.根据你在生活中的观察,电子手表、电灯、晶体管收音机、电熨斗这些用电器中电功率最大的是 ,电功率最小的是 。
4.一些家用电器的摆放位置,说明书上都有要求:置于空气流通的地方,与周围物品保持一定的间距,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防止 。
5.下列情况下不属于防止电热危害的是( )A 电视机的后盖有许多孔B 电脑机箱内有小风扇C 电动机外壳有许多散热片D 家电长时间停用,隔一段时间应通电一次【思考】家庭电路的电源是什么?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多少?家用电器与电源怎样连接?【活动】阅读课本P 页。
①家庭电路有几根进户线?分别叫什么?②火线和零线各有什么特点?如何辨别?〖总结〗一、家用电器 —— 电器设备 1.家用电器的能量转化: 2.家用电器的分类:(1)电热类: (2)电动类: (3)照明类:(4)信息类:如 二、家用电器与电源的连接 1. 家庭电路的电源:—— (1)相线:俗称 ,符号为 。
幼儿园中班教案《家用电器》含反思教学目标1.能够认得家庭常见的电器。
2.能够简单描述电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能够了解电器的安全使用规定。
教学重点1.认得家庭常见的电器。
2.理解电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了解电器的安全使用规定。
教学难点1.理解电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把握电器的安全使用规定。
教学准备1.图片、海报等相关教学资料。
2.简单的插电电器并保证每位同学都有一次体验。
3.孩子们手中拿的木棒,并与孩子们进行交流和游戏。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老师可以通过“电器大家谈”这个游戏或者是“什么是电器”这个讲解,向孩子们介绍什么是电器及其作用。
2.谈论孩子们家中哪些电器货市场及他们的作用,并可以通过图片的形式加强感受、记忆。
第二步:探究1.引导孩子们依次向前走,将手中拿着的木棒放入电器上,从而引导孩子认真察看所放置的电器,了解其名称、作用及使用方法。
2.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孩子们思考电器有什么注意事项和使用安全规定,并进行相关操作演示。
3.布置将每件电器加以分类和标记,以帮忙孩子们加深对于每个电器的理解。
第三步:巩固1.在课程结束时,编排一个游戏,让孩子们了解电器在玩乐中的应用,比如“小厨师”“小保姆”等,让孩子们玩中学、学中玩。
第四步:反思1.在教学结束之后,老师可以反思本节课教学质量和问题,以便在下一节课中进行改进。
教学体会在这节课中,我通过游戏和讲解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了电器、了解了电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学习了电器的安全使用规定。
孩子们表现出了深厚的爱好和热诚,他们很好地跟随了我的引导和学习,同时也呈现出了积极的思考和讨论,这次课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但是,我也发觉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布置不够精细、细节处理不够完善等。
从这些问题中,我明白了教学不能轻率的草草了事,需要认真推敲,深入思考更好的教学方式,从而带给孩子更好的学习效果。
大班科学教案:家用电器第一章:认识家用电器教学目标:1. 了解生活中常见家用电器的名称和作用。
2. 培养幼儿对家用电器的认识和兴趣。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认识常见家用电器。
2. 了解家用电器的作用。
教学难点:1. 培养幼儿对家用电器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展示各种家用电器。
2. 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1. 引入:邀请幼儿谈谈他们对家用电器的了解。
2. 展示各种家用电器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3. 让幼儿观察家用电器的作用,如电饭煲煮饭、洗衣机洗衣服等。
4.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家用电器的认识和看法。
5. 总结家用电器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家用电器的认识程度。
2. 评估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章:家用电器的使用与安全教学目标:1. 了解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培养幼儿对家用电器安全的意识。
3.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
2. 培养幼儿对家用电器安全的意识。
教学难点:1. 培养幼儿对家用电器安全的意识。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展示家用电器。
2. 安全知识讲解材料。
教学过程:1. 回顾上一章的内容,让幼儿谈谈对家用电器的认识。
2. 展示家用电器图片或实物,讲解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
3. 强调家用电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如不要触碰电源插座、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等。
4. 通过情景模拟或游戏,让幼儿学会正确使用家用电器。
5. 总结家用电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家用电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
2. 评估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三章:家用电器的分类与功能教学目标:1. 了解家用电器的分类和功能。
2. 培养幼儿对家用电器的认识和兴趣。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题第1节家用电器设计者教授者学科物理授课班级授课时数1课时课型新授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常用的家用电器,知道插座、家用电器接地的作用。
2.知道试电笔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1.通过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掌握试电笔的使用方法。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
教学重点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试电笔的使用和家用电器金属外壳接地。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教学资源教师:多媒体课件、、试电笔、三脚插头、两脚插头、复读机、电热水壶。
学生:试电笔、插座、螺丝刀、搜集家用电器插头的相关资料。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教学过程[对比引入]利用实物投影展示两种用电器。
[设置疑问]同样是用电器,,而电热水壶的插头却有为什么复读机的插头有两个插脚三个?上面的插脚有没有用呢?[板书课题]§9.1家用电器一:认识家用电器观察两种用电器及其插头。
思考并尝试回答老师的问题。
利用生活中不同用电器插头上的插脚不同激发质疑,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自主学习]1.内容:课本P3页“你家都有哪些家用电器”。
2.要求:说出常用的家用电器。
结合课本自学。
通过观察了解常用家用电器的作用和功能。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常用的家用电器的认识,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的学习。
二:家用电工工具[自主学习]1.内容:课本5页“家用电工工具”。
2.结合课本、试电笔实物了解试电笔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⑴了解试电笔内阻值很大的电阻的作用。
⑵试电笔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重要作用?[动手实验]1.老师演示试电笔的正确使用方法和错误操作。
2.学生在断电的情况下模拟使用试电笔判断火线零线,小组内互相纠错。
3.通电后,再次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
[延伸拓展]当使用试电笔接触火线时氖管会发光,为什么接触零线时却不发光呢?[教师点拨]尽管正常使用的家庭电路中火线和零用螺丝刀拆开试电笔,了解其内部结:金属笔卡、氖管、电阻、弹簧。
家用电器
一、家用电器
仪器材料
实物投影仪,电脑多媒体设备,验电笔,两孔、三孔插座,两脚、三脚插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家用电器,将不同类型的家用电器按其特性和用途进行分类;
2.了解插座和插头的结构原理,并能正确使用验电笔。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倾听别人的见解,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家用电器与电源的连接
教学难点
验电笔的正确使用
教学过程。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家用电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主要介绍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具体内容包括:1. 用电器的能量转换;2. 用电器的电路连接方式;3. 家用电器的分类及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理解能量转换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2. 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家用电器的电路连接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家用电器的能量转换、电路连接方式;2. 教学重点:家用电器的分类及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家用电器实物、电路图;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组家用电器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知识点讲解:(1)用电器的能量转换:通过实例讲解家用电器如何将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如电风扇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冰箱将电能转化为冷能等。
(2)用电器的电路连接方式:介绍家用电器常见的电路连接方式,如串联、并联等,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电路连接原理。
3. 课堂互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家用电器的分类及特点,并选出代表进行汇报。
4.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家用电器的电路图,让学生学会阅读电路图,理解电路连接方式。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电路图,分析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能量转换、电路连接方式、分类及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下列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并画出它们的电路图。
(1)电灯;(2)电视;(3)空调;(4)电冰箱。
2. 答案:(1)电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2)电视: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声能和热能;(3)空调: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4)电冰箱: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冷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电路图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能量转换和电路连接方式,课堂互动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1. 家用电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家用电器”。
该章节主要介绍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用电器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能量转换,电流的热效应,以及家用电器的安全使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用电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能量转换过程。
2. 培养学生对电流的热效应的理解,并能够分析生活中相关的现象。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家用电器的安全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流的热效应及其在生活中应用的理解。
教学重点: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和能量转换过程,以及安全使用家用电器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热水壶、电风扇、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实物或模型。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家用电器,如电热水壶、电风扇、电冰箱等,让学生思考这些电器是如何工作的,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电流的热效应,讲解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和能量转换过程。
以电热水壶为例,解释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这个热量可以使水烧开。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电热水壶和其他电器的异同,以及它们是如何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的。
3. 例题讲解(15分钟)出一道关于家用电器的例题,如:请分析电热水壶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选代表进行解答。
4. 随堂练习(10分钟)出一道随堂练习题,如:请列出三种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其能量转换过程。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
5. 安全用电教育(5分钟)讲解家用电器的安全使用方法,强调在使用电器时要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六、板书设计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电流的热效应能量转换过程七、作业设计请列出三种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其能量转换过程,并分析电流的热效应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和能量转换过程,以及电流的热效应的理解。
幼儿园大班科学《家用电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家用电器》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常见的家用电器,了解它们的基本功能和用途;探讨家用电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学习如何安全使用家用电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家用电器的名称、功能及用途。
2. 培养幼儿安全使用家用电器的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观察、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家用电器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重点:认识常见家用电器,学会安全使用家用电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或图片展示常见的家用电器,如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
2. 学具:安全使用家用电器的小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家用电器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讲解家用电器的功能与用途(5分钟)教师针对每种家用电器进行讲解,让幼儿了解它们的基本功能和用途。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以电视为例,讲解如何安全使用家用电器,强调安全意识。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结合生活实际,分享自己家中使用家用电器的经历。
5. 小组讨论(5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安全使用家用电器,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家用电器名称、功能及用途表格。
2. 安全使用家用电器的小贴士。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家中常用的家用电器,并说明它们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让幼儿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家用电器,但在讲解安全使用方法时,要注意用词准确,避免产生误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家用电器卖场,实地了解家用电器的种类、功能及安全使用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3. 安全使用家用电器的小手册设计;4. 教学过程中的小组讨论;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在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时,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求。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九章《家庭用电》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九章《家庭用电》主要介绍了电能表、家庭电路、家用电器、触电与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本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掌握了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电学知识,对电路有一定的认识。
但家庭用电相关知识较为复杂,涉及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电器设备,学生需要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能表的作用,学会正确读数;2.掌握家庭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了解各种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3.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
四. 教学重难点1.电能表的读数方法;2.家庭电路的连接方式;3.家用电器的使用注意事项;4.安全用电的原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PPT;2.准备一些家庭用电的实际案例;3.准备电能表模型、家用电器模型等教学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家庭用电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思考:家庭用电中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如何正确使用电器设备?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电能表的作用、结构及读数方法,讲解家庭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呈现家用电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让学生初步了解家庭用电的相关知识。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PPT内容,分析电能表的读数方法,模拟家庭电路的连接,讨论家用电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请学生代表分享本组讨论的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补充。
教师总结家庭用电的关键知识点,强调安全用电的原则。
5.拓展(10分钟)分析一些常见的触电事故案例,让学生了解触电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家庭用电中做到安全可靠?6.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家庭用电的关键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1. 家用电器教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成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情境引入、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了解家用电器的基本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家用电器的基本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2. 培养孩子们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家用电器的基本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模型;插座、电线等连接工具。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随堂练习。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境引入(5分钟)以一个家庭用电器使用场景为例,让孩子们观察并描述其中的电器设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基本原理讲解(10分钟)介绍家用电器的基本原理,如电视机的工作原理、电冰箱的制冷原理等,同时讲解正确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3.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并提出遇到的问题和建议。
4. 实践操作(15分钟)孩子们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连接插座和电线,尝试启动和关闭家用电器模型,巩固所学内容。
5.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让孩子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六、活动重难点1. 了解家用电器的基本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2. 培养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讲解家庭用电器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
同时,组织孩子们参观电器商店,让他们亲身体验各种家用电器,加深对电器设备的理解和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境引入我选择了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庭用电场景来作为课堂的引入,这样能够让孩子们在熟悉的环境中快速地集中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家中的常见电器,如电视、冰箱、洗衣机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能将电器进行简单的分类。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电器: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等。
2. 电器分类:按照功能将电器分为生活电器、制冷电器、电脑电器等。
三、教学准备:1. 教具:电器图片、实物电器、分类卡片等。
2. 环境:宽敞的活动室,便于幼儿观察和操作。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歌曲《家用电器》引入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认识电器:展示各种电器实物和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电器的名称。
3. 电器分类:发放分类卡片,引导幼儿按照功能将电器进行分类。
4. 实践活动:让幼儿分组,观察教室内的电器,尝试进行分类。
5. 总结:通过问答方式,检查幼儿对电器分类的掌握情况。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让幼儿向家人介绍所学到的电器知识。
2. 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观察电器,了解电器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3. 家长记录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与教师进行沟通,共同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电器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电器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情况。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幼儿回家后的作业,了解他们对电器知识和分类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开展“家庭电器使用安全”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电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提高安全意识。
2. 组织幼儿参观电器店,实地了解各种电器的功能和特点。
3. 开展“电器小能手”竞赛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电器知识。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保证教学效果。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九、教学资源:1. 电器实物和图片:用于展示和观察。
2. 分类卡片:帮助幼儿进行电器分类。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九章《家庭用电》教学教案1.家用电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情景导入你能想象没有电的生活吗?电对我们来说已经越来越重要,你只要留意一下现在的家庭中都有哪些家用电器就会明白。
电的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现代家庭生活离不开电。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家用电器:合作探究探究点一认识家用电器活动1:你家都有哪些家用电器?课本P3表9-1-1中列出的是小明家的家用电器及其额定功率。
请你仿照表9-1-1,将你家的家用电器和额定功率填入自制的表中。
活动2:了解家用电器的用途和分类。
试讲述课本P3表9-1-1中的家用电器的用途并对其进行分类。
归纳总结:(1)家用电器的用途:①将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②进行某信息处理、服务于家庭生活。
(2)家用电器的分类:①电热类:电熨斗;②电动类:电风扇;③照明类:照明灯具;④信息类:电视机。
探究点二家用电器与电源的连接活动1:阅读课本P4,做“观察:插座——家庭电路预留的电源接口”,让学生联想家中的电器插座,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家庭电路的插座有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之分。
(1)三孔插座:一般供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使用,如电水壶等;(2)两孔插座:供没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使用,如台灯等。
活动2:区分“相线、中性线、保护接地线”,了解插座接法。
老师结合挂图、课件讲解。
归纳总结:(1)相线与中性线、保护接地线的区分:①相线:俗称火线,符号为L,带电;②中性线:俗称零线,符号为N,通常不带电;③保护接地线:俗称保护线,符号为PE,通常也不带电。
(2)插座接法:①两孔插座的接法:左边的插孔接零线,右边的插孔接火线;②三孔插座的接法:左边的插孔接零线,右边的插孔接火线,中间的插孔接地线,即“左零右火中间地”。
活动3:思考:如图所示,同是漏电,为何反差如此大?当用电器漏电,其金属壳上就有220伏的电压。
如果这个用电器没有接地线,当人触及它时,电流就会通过人体进入大地,发生触电事故。
2017年(秋)九年级物理(教科版)教案:第九章家庭用电1.家用电器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幼儿为本,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注重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本次课堂教学中,我以"家庭用电"为主题,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和安全用电的原则。
一、设计意图本次课堂教学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教学和情景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引入家庭用电的实际情景,让幼儿在实践操作中了解和掌握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和安全用电的原则。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知道家庭用电的主要电器和用电原理。
2.让幼儿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能够自觉遵守家庭用电的安全规定。
3.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和安全用电的原则。
难点:让幼儿掌握家庭用电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安全用电的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家庭用电的实物模型、安全用电的宣传资料。
学具:幼儿操作手册、安全用电的卡片。
五、活动过程1.引入:通过家庭用电的实际情景,让幼儿了解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和用电原理。
2.讲解:通过实物模型和宣传资料,让幼儿了解家庭用电的主要电器和用电原理。
3.实践操作:让幼儿在操作手册的指导下,进行家庭用电的实际操作,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和安全用电的原则。
难点:让幼儿掌握家庭用电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安全用电的原则。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次课堂教学中,我注重了幼儿的实践操作和实际体验,让幼儿在实践中了解和掌握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和安全用电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重了幼儿的安全教育,让幼儿能够自觉遵守家庭用电的安全规定。
但是,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幼儿对家庭用电的实际操作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操作的训练。
第九章:家庭用电 第一节 家用电器教学目标1、会把用电器分类2、记住相线、中性线、保护接地线3、知道插头、插座的作用4、认识验电笔的作用、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家用电器的连接 教学过程:一、 家用电器的分类:根据用电器的特性和作用可分为:⎪⎪⎩⎪⎪⎨⎧信息类照明类电动类电热类练习:1.下列家用电器中,不属于电热器的是( )A .电饭锅B .电熨斗C .电风扇D .电烤箱2、有一台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为2kW ,则它可能是 ( ) A 电风扇 B 电视机 C 空调器 D 电冰箱3根据你在生活中的观察,电子手表、电灯、晶体管收音机、电熨斗这些用电器中电功率最大的是 ,电功率最小的是 。
4、一些家用电器的摆放位置,说明书上都有要求:置于空气流通的地方,与周围物品保持一定的间距,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防止 。
5、下列情况下不属于防止电热危害的是( )A 电视机的后盖有许多孔B 电脑机箱内有小风扇C 电动机外壳有许多散热片D 家电长时间停用,隔一段时间应通电一次二、 家用电器与电源的连接㈠、电热水壶使用时连接的有三根线:⎪⎩⎪⎨⎧(接地线)保护接地线零线)中性线(火线)相线PE N(L 练习:1、家庭用电有三根线:一根是 ,俗称 ,另一根是 ,俗称 , 通常是不带电的。
㈡、插座:预留的电源接口。
两孔:左零右火 三孔:左零右火上接地 练习:墙壁上两孔插座的左孔一般是 ,右孔是 ;三孔插座的左孔一般是 ,右孔是 ,上孔是 。
㈢、插头:用电器连接电源的接头。
思考:1、三脚插头中上脚为什么较长?插插头时可以先 ,拔插头时可以后 。
(填“接地”、“离地”)2、用电器的插头处如果短路 用电器还能工作吗?会跳闸吗?㈣、验电笔:作用:检验物体是否 的简易工具。
使用方法:使用时手接触--------笔尾金属体被检验的物体接触------------笔尖金属体。
练习:1、用 可以辨别火线和零线,使用时手应与 接触,被测导线应与 接触,如果 发光,则证明它接触的是 。
2、如图16.39所示是使用测电笔的几种用法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甲与乙 B .甲与丙 C .丙与丁 D .乙与丙教学反思:甲乙丙丁图16.39接地接火线接零线第二节 家庭电路教学目标:1、知道家庭电路的控制电器和保护电器;2、知道家庭配电线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家庭配电线路。
难点:知道家庭配电线路。
教学过程:你知道家里用的电是怎么输送进来的,又是怎么分配的吗? 学生自学课本 一、互动探究:1、认识家庭电路交流讨论家庭电路的组成:2.量电装置和配电装置: 1)、思考:A 、家庭电路中的两根电线,一根叫________线,另一根叫 ________线。
火线和零线之间有________ 伏的电压,零线和地之间________电压。
B 、低压供电线路先后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到家庭电路上。
C 、家庭电路中各盏灯应________联,开关与它所控制的电灯应是________联,插座与电灯应是________联,保险盒和用电器应________联。
2)、电能表 思考:一标有“220V 5A ”的电能表能否容纳一个“220V 1000W ”的电炉使用?还可以接入一盏200W 的电灯吗? 3)、保险丝A 、家用保险丝是由电阻率较________,熔点较________ 的铅锑合金制成的。
B 、当有过大的电流通过时,保险丝产生较多的_______,使它的温度达到________, 保险丝________,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作用。
C 、保险丝应安装在________上。
某同学家里由于用电不当,经常烧保险丝,一气之下,他找了一根铁丝代替保险丝接上结果这“保险丝”真的没有烧坏,你觉得他这样做妥当吗?为什么?。
。
220火线 零线不行,因为铁丝、铜丝在电流过大时不熔断,起不到保险的作用。
(该行为千万不能试)4)、各用电器及插座相互并联,开关接火线,白炽灯螺丝口灯座螺丝套接零线。
3、家庭电路的控制电器和保护电器(1)、刀开关是接通、分断电路的电器。
最常见的是闸刀开关,内部装有熔丝(俗称保险丝)。
电路发生过载或短路故障时,熔丝会自动熔断切断电路,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展示实物演示)(2)、低压断路器,俗称空气开关。
目前在新建住宅中,断路器已取代了闸刀开关。
它更准确、迅速、可靠,不需更换零部件。
(3)、介绍家庭电路中常使用的瓷插式熔断器和管式熔断器。
(4)、介绍现代家庭中的漏电保护器。
(5)、动手做:观察家庭配电箱4.现代家庭电路:现代家庭中由于常用电器较多,负载功率较大,一般采用多回路配电线路,如书中图9-2-13二.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学生归纳)三.练习:1、学校电工要给教室安装一个三孔插座(如图所示),其中接地的孔是:【】A.aB.bC.cD.a和b2、把如图中的拉线开关、螺口灯泡和三孔插座正确地连入家庭电路中(要求用拉线开关控制螺口灯泡).3、小明学了家庭电路知识后,利用电能表和秒表测量家中电热水器的实际功率。
他的做法是:打开标有“220V 1210W”的热水器,关掉家里的其他用电器,测得电能表(标有“1800r/Kw·h”)的铝盘转过200转所用的时间是400s。
(热水器电热丝的阻值不变)求:(1)热水器的实际功率。
(2)通过热水器的电流。
(3)图4是小明家的供电线路。
已知此时供电站输出的电压是220V,则供电站距他家多远?(已知每千米导线的电阻为5Ω)教学反思:图4第三节安全用电与保护教学目标:1、知道触电和安全电压;2、知道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3、知道火灾、爆炸及其他;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触电和安全电压。
难点:知道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
教学过程:是否人体一接触到电就称为触电呢?学生自学课本P12—P14一、互动探究:1、触电和安全电压(1)、人体是导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有电流通过人体,这就是触电。
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到带电体(家庭电路中指火线)造成的。
(2)、电流对人体的危险与哪些因素有关?电流大小、通电时间长短、电流通过人体的部位,等等。
另外,有资料标明相同电压的交流电与直流电,交流电对人体危害更大。
(3)、人触电就一定会死亡吗?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安全电压值是多少?在此情况下绝对安全吗?当通过人体的电流为8~10毫安时,人手就很难摆脱带电体;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达到100毫安时,短时间内人就会窒息致死。
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 安全电压的限值是50V2、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1)、低压触电:火线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2)、高压触电: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3、火灾、爆炸及其他讨论交流:预防电火灾4、家用电器的安全用电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一定要接地。
5高压危险6、交流讨论触电的急救方法?发生触电事故的第一时间应采取的措施是切断电源,不能用手直接拉动触电的人体。
二.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学生归纳)1、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2、安全电压值3、触电的四种形式4、用电常识5、安全用电的原则三.练习:1、下列情景中符合家庭安全用电的是:【】A.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未接地 B.用湿布擦抹电器C.用铜丝代替熔丝 D.用电器的开关装在火线上2、下面是与家庭电路有关的四个情景,做法正确的是:【】3、家中的洗衣机、冰箱等家用电器大多使用三线插座,这是因为如果不接地线:【】A.会浪费电 B.这些电器不能正常工作C.会缩短这些电器的使用寿命D.人接触这些电器会有触电的可能4、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电,树立安全用电意识十分重要,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安全原则的是:【】A.使用测电笔时,手按住笔尾金属体,用笔尖接触被测导线B.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接地C.用湿布擦正亮着的台灯灯泡D.发现家用电器或导线失火时,必须先切断电源,然后再救火5、请在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一个两孔插座和一个带按钮开关的螺口灯泡接入电路。
教学反思:开关灯泡插座火线零线5题图第四节家庭生活自动化、智能化教学目标:1、常识性了解家庭生活自动化、智能化。
2、通过了解家庭生活自动化、智能化,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增强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
3、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对家庭生活自动化、智能化有了初步印象之后,对生活产生更多的美好憧憬,并从中体认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
引导学生认识到物理对人类生活的巨大推进作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种家用电器以走进千家万户,给我们带来了极大地方便和乐趣,与此同时计算机的应用和网络的发展还将使我们的家庭生活逐渐走向自动化和智能化,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了解目前的一些家用电器,掌握有关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展望未来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一)住宅楼道灯的自动控制提前一周的时间布置给学生一个作业:搜集整理有关家庭生活自动化的一些案例。
(楼道声光控开关、电冰箱及饮水机的温控开关等)。
并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用一节课的时间向大家作汇报。
请各个小组按顺序汇报成果 , 大家进行信息交流。
汇报完毕后教师进行总结与补充。
一、声光控开关需要加以说明的是:声光控开关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声光才起作用。
从声光控开关的结构上分析,开关面板表面装有光敏二极管,内部装有柱极体话筒。
而光敏二极管的敏感效应,只有在黑暗时才起到作用(可用液晶万用表测得数值)。
也就是说当天色变暗到一定程度,光敏二极管感应后会在电子线路板上产生一个脉冲电流,使光敏二极管一路电路处在关闭状态,这时在楼梯口等处只要有响声出现,柱极体话筒就会同样产生脉冲电流,这时声光控制开关电路就连通起作用。
因为必须要二个条件同时存在,声光控开关才起作用,故叫与门电路。
声控开关、光控开关在或门电路中也有运用。
电路中只要有任何一个条件存在(即任何一个开关接通),电路就被接通,所以称这种电路为或门电路(声控、光控原理同上)。
二、红外线开关1. 适应范围——走道和居室照明控制;2. 红外线感应后,灯光自动报警;3. 红外线感应后联通蜂鸣器报警;4. 控制室防盗指示灯报警。
红外线感应开关的探头和感应线路有延时功能,所以说它的特点是对移动物体而言,相对静止状态时,红外线开关效果并不理想。
所以在红外线开关的内部结构上设计“关联电路”线路原理,同样适用于安装在厨房和卫生间。
(二)家庭生活智能化饮水机问题图 1如图 1 甲是 HG2002 型台式饮水机结构剖面示意图,控水槽中浮体 A 与阀门 C 固定相连,当 A 恰好浸没时阀门 C 关闭, A 未浸没时 C 略有下降,桶内水流入控水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