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码的转换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4
汉字编码转换过程
在计算机中,汉字的编码转换是一个重要环节。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四个步骤:输入编码、转换编码、存储编码和输出编码。
以下是每个步骤的详细说明:
1. 输入编码
输入编码是指将汉字以某种编码方式输入计算机。
常见的输入编码有拼音、五笔、仓颉等。
用户通过键盘输入汉字,计算机将输入的编码转换为对应的汉字。
2. 转换编码
转换编码是将输入的编码转换为计算机内部使用的编码方式。
计算机内部通常使用Unicode 编码来存储和表示汉字。
因此,在将汉字输入计算机后,需要将输入的编码转换为Unicode 编码。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查表或者算法来实现。
3. 存储编码
存储编码是将转换后的Unicode 编码存储在计算机的内存中。
在存储编码时,需要确保编码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以避免在处理汉字时出现错误。
同时,为了节省内存空间,可以对Unicode 编码进行压缩或者使用其他高效的存储方式。
4. 输出编码
输出编码是指将存储在计算机内部的Unicode 编码以某种编码方式输出。
常见的输出编码有UTF-8、UTF-16 等。
用户可以通过显示器、打印机或其他输出设备看到输出的汉字。
在输出编码时,需要确保输出的汉字与输入的编码相对应,以避免出现乱码或者错误。
总之,汉字编码转换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输入编码、转换编码、存储编码和输出编码等多个环节。
为了确保汉字在计算机中的正确处理和传输,我们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解。
汉字转16位编码(原创版)目录一、汉字转 16 位编码的背景和原因二、汉字转 16 位编码的方法三、汉字转 16 位编码的优缺点四、汉字转 16 位编码的应用场景五、总结正文一、汉字转 16 位编码的背景和原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和知识。
在计算机中,汉字以编码的形式存储和传输。
常见的汉字编码方式有 GBK、UTF-8 等。
然而,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需要将汉字转换为 16 位编码,以满足特定的需求。
二、汉字转 16 位编码的方法汉字转 16 位编码,主要是将汉字从原来的编码方式转换为 16 进制数表示。
具体方法如下:1.首先,需要确定汉字的编码范围。
常用的汉字编码范围包括 GBK、Unicode 等。
2.然后,根据编码范围,将汉字转换为对应的 16 进制数。
例如,在GBK 编码中,汉字“中”的编码为“B8C4”,在 Unicode 编码中,汉字“中”的编码为“4F60”。
3.最后,将转换后的 16 进制数进行编码,即可得到汉字的 16 位编码。
三、汉字转 16 位编码的优缺点汉字转 16 位编码的优点:1.16 位编码可以包含更多的汉字,相比于常见的编码方式,可以表示更多的汉字。
2.16 位编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由于 16 位数的组合方式更多,因此可以更好地防止编码冲突。
汉字转 16 位编码的缺点:1.16 位编码相对于常见的编码方式,其编码长度更长,存储和传输效率较低。
2.16 位编码的转换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进行多次编码和解码,增加了处理的难度。
四、汉字转 16 位编码的应用场景汉字转 16 位编码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1.在某些特定的系统中,需要使用 16 位编码表示汉字,如古籍数字化、特殊场景的汉字识别等。
2.对于一些对汉字编码有特殊要求的应用,如加密传输等,也需要使用 16 位编码表示汉字。
五、总结汉字转 16 位编码是一种将汉字从常见的编码方式转换为 16 进制数表示的方法。
汉字国际码转化为汉字内码的方法汉字国际码是指将汉字字符转换为特定的数字编码,以便在计算机系统中进行处理和存储。
而汉字内码是指汉字在计算机内部进行处理时所使用的编码方式。
本文将介绍汉字国际码与汉字内码的转化方法。
一、汉字国际码的表示方法汉字国际码的表示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GBK码、Unicode码等。
1. GBK码GBK码是中国内地最主要的汉字字符集,它使用16位编码表示每个汉字字符。
对于编码在A1A1-F7FE范围内的字符,用两个字节表示;其他字符则用一个字节表示。
例如,汉字“中”的GBK码为“D6D0”。
2. Unicode码Unicode码是一种国际标准,用于表示文字符号的数字编码。
每个字符都有唯一的编码,无论是汉字、拉丁字母还是其他字符。
Unicode码有多种编码方式,其中最常用的是UTF-8编码和UTF-16编码。
UTF-8编码以8位为一个基本单位进行编码,对于英文字母和数字等ASCII字符,使用一个字节表示;对于汉字等非ASCII字符,使用多个字节表示。
UTF-8编码中,汉字“中”的编码为“E4B8AD”。
UTF-16编码以16位为一个基本单位进行编码,对于每个字符,无论是ASCII字符还是汉字等非ASCII字符,都使用两个字节表示。
UTF-16编码中,汉字“中”的编码为“4E2D”。
二、汉字国际码到汉字内码的转换方法1. GBK码转换成Unicode码将每个GBK码所对应的字符按照Unicode编码的规则进行转换。
对于两个字节的GBK码字符,将高8位和低8位分别替换成“00”和GBK码中的8位编码;对于一个字节的GBK码字符,将其转换为“00”和GBK码编码的组合。
例如,汉字“中”的GBK码为“D6D0”,转换为Unicode编码为“00D6D000D0”。
2. Unicode码转换成GBK码对于两个字节的Unicode编码字符,提取高8位和低8位分别替换为“00”和“0x”;对于一个字节的Unicode编码字符,将其转换为“00”和编码值的组合。
汉字机内码转换算法汉字机内码通常指的是汉字在计算机中的字符编码,常见的编码方式包括GB2312、GBK、UTF-8等。
不同的编码方式使用不同的算法来进行字符的编码和解码。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常见的几种编码方式的算法:1. GB2312编码:- GB2312是一种双字节的编码方式,其中每个字节的范围是0xA1-0xF7,每个字可以用两个字节表示。
-汉字的GB2312编码是通过取得汉字的区位码(高字节是区码,低字节是位码)来确定的。
2. GBK编码:- GBK是对GB2312的扩展,支持更多的汉字字符。
同样是双字节编码,其中有一部分字符的编码与GB2312相同,而其他字符使用了扩展区。
- GBK编码同样通过区位码来表示汉字的位置。
3. UTF-8编码:- UTF-8是一种可变长度的编码方式,用1到4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
ASCII字符使用一个字节表示,而汉字通常使用三个字节表示。
-UTF-8编码的算法是根据字符的Unicode码来确定的,不同的Unicode码对应不同长度的字节序列。
4. UTF-16编码:-UTF-16也是一种可变长度的编码方式,使用2个字节或4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根据字符的Unicode码来确定字节序列。
-对于常见的字符,使用两个字节表示,而罕见字符使用四个字节。
5. UTF-32编码:-UTF-32是一种固定长度的编码方式,使用4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直接使用Unicode 码。
在实际编程中,通常使用现代编程语言提供的库函数来进行字符编码和解码,而不需要手动实现这些算法。
例如,在Python中,可以使用`encode`和`decode`方法来进行字符编码和解码。
在其他语言中也有类似的函数和库。
区位码国标码机内码的转换公式
区位码、国标码和机内码是用于汉字编码的三种不同方式。
每种方式
都有相应的转换公式。
1. 区位码(QW Code):
区位码是按照笔画的先后顺序给每个汉字编码的方式。
汉字的区位码
由两个数字组成,前一个数字表示汉字所在的汉字区的编码,后一个数字
表示汉字在该区的顺序编码。
转换公式如下:
区位码=(区码-16)*94+位码+161
2. 国标码(GB Code):
国标码是按照笔画的先后顺序给每个汉字编码的方式,与区位码相似。
汉字的国标码由两个数字组成,前一个数字表示汉字所在的编码区的编码,后一个数字表示汉字在该区的顺序编码。
转换公式如下:
国标码=(区码-16)*94+位码+161
3. 机内码(Internal Code):
机内码是计算机内部使用的编码方式,与区位码和国标码不同,它用
一个整数表示一个汉字。
机内码的转换公式如下:
机内码=(区码+128)*256+位码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公式中的区码和位码应该是指汉字的区位码或国
标码的区码和位码,而不是指ASCII码或Unicode码。
这些转换公式可以用于不同编码间的转换。
例如,如果已知一个汉字
的区位码,可以通过区位码的转换公式将其转换为国标码或机内码。
同样
地,如果已知一个汉字的国标码或机内码,也可以通过相应的公式将其转换为区位码或其他编码。
总结:区位码国标码和机内码是用于汉字编码的三种不同方式,每种方式都有相应的转换公式。
在转换时需要根据公式将一个编码方式的值转换为另一种编码方式的值。
同时补充增加输入:
汉字编码的原理:
汉字编码是一种将汉字转换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二进制代码的过程。
在汉字编码中,通常采用两种方式:拼音编码和字形编码。
拼音编码是根据汉字的拼音来编码的。
例如,汉字“中”的拼音是“zh ōng”,将其转换成二进制代码即可。
这种编码方式简单易学,但缺点是重码较多,即有许多不同的汉字可能有相同的拼音。
字形编码则是根据汉字的字形来编码的。
这种方式需要将汉字的字形进行一定的处理,转换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二进制代码。
这种编码方式能够避免重码问题,但缺点是编码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知识。
目前,汉字编码标准主要有GB2312、GBK、GB18030等。
其中,GB2312是最早的汉字编码标准,包含了常用汉字和符号,适用于简体中文;GBK是在GB2312的基础上扩展了更多的汉字和符号,适用于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GB18030则是目前最完整的汉字编码标准,包含了几乎所有的汉字和符号,适用于简体中文、繁体中文以及少数民族文字。
总之,汉字编码是计算机处理汉字的基础,对于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汉字的ascii码对照表及其大小范围1. 汉字的ascii码对照表在计算机中,每个字符都有一个对应的ascii码,用来表示该字符在计算机中的二进制形式。
汉字在计算机中同样有对应的ascii码,用来表示汉字的二进制形式。
以下是汉字ascii码对照表的部分内容:汉字 ascii码一 xxx丁 xxx三 xxx予 xxx介 xxx丐 xxx丑 xxx且 xxx世 xxx丘 xxx通过上述表格可以看出,每个汉字都有一个对应的ascii码。
这些ascii 码的大小范围是从xxx到xxx。
2. 汉字ascii码的大小范围汉字的ascii码是从xxx到xxx,粗略地可以算出汉字ascii码的大小范围为xxx个。
这个范围是根据计算机中能够表示的最大二进制数字来确定的。
在计算机中,所有的字符都是以二进制形式存在的,而每个字符都有一个对应的ascii码。
汉字的ascii码比英文字母等其他字符的ascii码要大得多,因为汉字的数量远远大于英文字母的数量,所以汉字ascii码的范围也较大。
3. 汉字ascii码在计算机中的应用汉字在计算机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中文国家的计算机系统中。
汉字的ascii码可以用来表示汉字的字符形式,从而在计算机中进行存储、传输和处理。
在电脑软件和系统中,汉字ascii码的大小范围决定了计算机可以表示和处理的汉字的数量。
这直接影响了计算机系统对汉字的支持能力和表现效率。
汉字ascii码对照表及其大小范围对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和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4. 结语汉字的ascii码对照表及其大小范围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概念,它直接关系到计算机对汉字的支持能力和表现效率。
了解汉字的ascii码对照表及其大小范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系统中汉字的表示和处理方式,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设计和优化汉字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和系统。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抱歉,我似乎在前面的回答中留下了重复的内容。
让我来为您撰写了一篇关于汉字ASCII码的新内容。
汉字国际码转化为机内码的方法汉字国际码(International Code for Chinese Characters, 简称ICCC)是一种用来表示汉字的编码系统,它将每个汉字映射为一个唯一的机内码,便于计算机系统对汉字的处理和存储。
本文将介绍汉字国际码转化为机内码的方法及其原理。
一、汉字国际码的定义汉字国际码是一种基于Unicode编码的标准,它采用16进制数表示每个汉字的编码。
Unicode是一种国际标准,用于文本的编码和表示,它规定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字符(包括汉字)都有一个唯一的代码点。
汉字国际码转化为机内码的方法主要分为两步:首先将汉字国际码转化为二进制数,然后再将二进制数转化为机内码。
1. 汉字国际码转化为二进制数汉字国际码是用16进制数表示的,每个16进制数对应4个二进制位。
例如,汉字“国”的国际码为U+56FD,将其转化为二进制数为0101011011111101。
2. 二进制数转化为机内码将二进制数转化为机内码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ASCII码和UTF-8编码。
(1)ASCII码ASCII码是一种用于表示字符的编码系统,它采用7个二进制位表示一个字符。
对于汉字,ASCII码无法表示,因此无法直接将汉字国际码转化为ASCII码。
(2)UTF-8编码UTF-8编码是一种Unicode的实现方式,它采用变长字节表示字符,可以表示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字符。
UTF-8编码将每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转化为二进制数,并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编码。
UTF-8编码的规则如下:- 对于单字节字符,编码的第一位为0,后面7位为字符的Unicode编码;- 对于多字节字符,编码的第一字节的前n位均为1,第n+1位为0,后面的字节的第一位均为1,第二位为0,后面6位为字符的Unicode编码。
以汉字“国”为例,它的Unicode编码为56FD,将其转化为二进制数为0101011011111101。
根据UTF-8编码的规则,可以将其转化为机内码为11100101101011101101111101。
汉字国标码(GB2312-80)是中国在1980年颁布的一种标准编码,用于标准化汉字的编码,用于表示汉字的编码称为汉字国标码。
根据GB2312-80规定,汉字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汉字的拼音,另一部分是汉字的形码。
每一个汉字都可以由两个字节组成,第一个字节表示拼音,第二个字节表示形码。
拼音可以由两个字节中的第一个字节来表示,另外一个字节表示形码。
拼音字节一共有94个,每个拼音对应一个字节,拼音的编码范围是B0A1~F7FE,共有6763个拼音。
形码由两个字节组成,其中第一个字节是A1~FE,而第二个字节是
A1~FE,共有6*94=564个形码。
汉字国标码组成的汉字编码,比较简单,每个汉字只需要由两字节组成,一个字节表示拼音,一个字节表示形码,可以很容易地表示出汉字,而且可以很容易地将汉字编码转换成汉字。
文章标题:探索中文汉字转换为数字编码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中文汉字转换为数字编码的方法是非常常见的。
无论是在电脑输入中还是在各种软件应用中,都离不开这个过程。
那么,这种转换的方法有哪些,如何进行转换,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呢?本文将会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带您一起探索这个有价值的话题。
1. 中文汉字转换为数字编码的方法的概念及意义1.1 概念:中文汉字转换为数字编码的方法是通过一定的规则将中文汉字转化为数字的过程,以便于计算机的输入和处理。
1.2 意义:这种方法的出现,使得中文输入在计算机和各种设备上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也促进了中文信息处理的发展。
2. 中文汉字转换为数字编码的基本原理2.1 汉字的基本编码:汉字的基本编码是通过将每一个汉字对应一个唯一的数字或代码,以便进行输入和识别。
2.2 编码规则:不同的中文输入法有不同的编码规则,包括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等,通过这些规则将汉字转换为数字编码。
3. 中文汉字转换为数字编码的常见方法3.1 拼音输入法:通过拼音将汉字转换为字母组合,再根据字母组合输入对应的数字码。
3.2 笔画输入法:根据汉字的笔画顺序和笔画数进行编码输入。
3.3 偏旁部首输入法:根据汉字的偏旁部首进行编码输入,提高输入速度和准确率。
3.4 其他方法:还有一些其他传统的输入法,如五笔、仓颉等,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4. 中文汉字转换为数字编码的影响4.1 生活中的应用:在各种设备和软件上的输入方式,使得中文输入更加方便和普及,提高了工作和生活效率。
4.2 文字处理的发展:数字编码的方法促进了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中文信息化的进程。
在本文中,我们深入探讨了中文汉字转换为数字编码的方法,从概念、原理、常见方法和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评估。
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深入讨论,相信读者对于这一话题有了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毫无疑问,中文汉字转换为数字编码的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汉字的编码1.汉字信息的交换码汉字信息交换码简称交换码,也叫国标码。
规定了7 445个字符编码,其中有682个非汉字图形符和6763个汉字的代码。
有一级常用字3 755个,二级常用字3 008个。
两个字节存储一个国标码。
国标码的编码范围是2121 H一7E7EH。
区位码和国标码之间的转换方法是将一个汉字的十进制区号和十进制位号分别转换成十六进制数,然后再分别加上20H,就成为此汉字的国标码:汉字国标码=区号(十六进制数)+20H位号(十六进制数)+ 20H而得到汉字的国标码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汉字的机内码:汉字机内码=汉字国标码+8080H2.汉字偷入码汉字输人码也叫外码,都是由键盘上的字符和数字组成的。
目前流行的编码方案有全拼输人法、双拼输入法、自然码输人法和五笔输人法等。
3.汉字内码汉字内码是在计算机内部对汉字进行存储、处理的汉字代码,它应能满足存储、处理和传输的要求。
一个汉字输人计算机后就转换为内码。
内码需要两个字节存储,每个字节以最高位置‘1”作为内码的标识。
4.汉字字型码汉字字型码也叫字模或汉字输出码。
在计算机中,8个二进制位组成一个字节,它是度量空间的基本单可见一个16 x 16点阵的字型码需要16 x 16/8=32字节存储空间。
汉字字型通常分为通用型和精密型两类。
5.汉字地址码汉字地址码是指汉字库中存储汉字字型信息的逻辑地址码。
它与汉字内码有着简单的对应关系,以简化内码到地址码的转换。
6.各种汉字代码之间的关系汉字的输人、处理和输出的过程,实际上是汉字的各种代码之间的转换过程。
如图1- 1表示了这些汉字代码在汉字信息处理系统中的位置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汉字转换成二进制数对应表汉字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字的形态复杂多样,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和发音。
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下,人们对汉字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其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就是将汉字转换成二进制数。
二进制数是一种由0和1组成的数制系统,它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表示方式。
在计算机中,所有的数据都是以二进制数的形式存储和处理的。
因此,将汉字转换成二进制数对于计算机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将汉字转换成二进制数,首先需要确定每个汉字的编码规则。
在计算机中,常用的编码规则有ASCII码和Unicode码。
ASCII码是一种最早的字符编码规则,它使用一个字节(8位)来表示一个字符。
然而,由于ASCII码只能表示有限的字符集,无法满足汉字的需求。
因此,后来又出现了Unicode码,它使用两个字节(16位)来表示一个字符,可以表示几乎所有的字符。
以Unicode码为例,我们可以将汉字转换成二进制数。
Unicode码中每个字符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这个编号就是字符的Unicode码点。
我们可以通过查表的方式找到每个汉字对应的Unicode码点,然后将这个码点转换成二进制数。
下面是一个汉字转换成二进制数对应表的示例:汉字 | Unicode码点 | 二进制数-----------------------------------爱 | U+7231 | 1110001110001001中 | U+4E2D | 100111000101101国 | U+56FD | 10101101111101语 | U+8BED | 10001110101101文 | U+6587 | 110010110000111化 | U+5316 | 10100110000110通过这个对应表,我们可以将任意的汉字转换成二进制数。
这样,我们就可以在计算机中对汉字进行存储和处理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实际上汉字的编码规则更加复杂,涉及到字节序、编码方式等问题。
c 汉字转国标码在C语言中,将汉字转换为国标码(GB2312编码)通常需要使用相应的编码转换库或算法。
GB2312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的汉字编码标准,使用双字节编码。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使用C语言编写的函数,将汉字转换为GB2312编码:#include <stdio.h>#include <locale.h>// 汉字转GB2312编码的函数void chineseToGB2312(const wchar_t* chinese, char* gb2312) {setlocale(LC_ALL, "zh_CN.gb2312");// 使用wcstombs函数进行转换wcstombs(gb2312, chinese, sizeof(char) * wcslen(chinese));}int main() {// 示例:将汉字转换为GB2312编码const wchar_t chinese[] = L"你好";char gb2312[10]; // 预留足够的空间chineseToGB2312(chinese, gb2312);printf("GB2312编码: %s\n", gb2312);return 0;}上述代码中,chineseToGB2312 函数使用了C标准库中的wcstombs 函数,该函数用于将宽字符字符串(wchar_t)转换为多字节字符串(char)。
在这里,setlocale 函数被用来设置本地化环境,以确保正确的编码转换。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更多的考虑,例如处理不同字符集、错误处理等情况。
在实际项目中,可能需要使用专门的编码转换库,如iconv等。
常用的中文编码一、引言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中文信息的传输和处理离不开编码。
编码是一种将字符转换为计算机可以识别和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机制。
了解和掌握常用的中文编码,对于我们更好地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具有重要意义。
二、常用的中文编码概述1.GBK编码GBK是我国制定的一种汉字编码标准,全称为“汉字内码扩展规范”。
GBK编码兼容GB2312编码,可以表示国标GB18030-2000中的所有汉字。
GBK编码共有21个字节,第一个字节为符号位,其余16个字节为编码位。
2.GB2312编码GB2312是我国最早制定的一种汉字编码标准,主要用于表示简体汉字。
GB2312编码包含一级汉字和二级汉字,一级汉字共有3755个,二级汉字共有3506个。
GB2312编码采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
3.BIG5编码BIG5编码是台湾地区常用的一种汉字编码标准,主要用于表示繁体汉字。
BIG5编码共收录13068个汉字,采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
4.UTF-8编码UTF-8编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互联网的编码标准,可以表示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字符集,包括中文、英文、数字和特殊符号等。
UTF-8编码采用1到4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最多可表示65536个字符。
三、编码转换实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不同编码之间的转换。
例如,在网页设计中,为了让简体中文用户和繁体中文用户都能正常显示文字,需要对文本进行编码转换。
这时,可以使用一些专门的编码转换工具,如Notepad++、Sublime Text等,也可以使用在线编码转换服务。
四、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文本编辑和阅读:掌握不同编码标准,可以使我们在使用文本编辑器和阅读器时,正确地显示和处理中文文字。
2.网页设计:了解编码转换,可以让我们在设计跨语言、跨平台的网页时,确保文字的正确显示。
3.数据库存储和检索:掌握编码知识,有助于我们在设计和操作数据库时,正确地存储和检索中文信息。
4.跨系统通信:在不同操作系统和软件之间传输中文数据时,了解编码转换原理,可以避免数据丢失和乱码现象。
汉字对应的数字代码介绍汉字对应的数字代码,是指将汉字转换为一串数字,用于标识和表示汉字的编码方式。
在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汉字对应的数字代码是非常重要的,它使得计算机能够处理和显示汉字,为汉字的输入、存储和传输提供了便利。
本文将对汉字对应的数字代码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汉字编码的历史1.1963年:GB2312标准–GB2312标准是中国国家标准总局于1963年发布的汉字编码标准。
–GB2312标准使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字符,其中第一个字节的范围是0xB0 - 0xF7,第二个字节的范围是0xA1 - 0xFE。
–GB2312标准收录了7436个汉字和682个非汉字符号。
2.1980年:GBK标准–GBK标准是在GB2312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扩展的汉字编码标准,由中国国家标准总局于1980年发布。
–GBK标准使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字符,其中第一个字节的范围是0x81 - 0xFE,第二个字节的范围是0x40 - 0xFE。
–GBK标准收录了21003个汉字和图形符号,包括中国汉字、朝鲜汉字、繁体汉字等。
3.2000年:GB18030标准–GB18030标准是中国国家标准总局于2000年发布的最新汉字编码标准。
–GB18030标准使用一到四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兼容GB2312和GBK 编码。
–GB18030标准收录了27533个汉字,包括中国汉字、日本汉字、韩国汉字等。
汉字编码的标准化1.Unicode标准–Unicode是一个国际标准,对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字符进行了统一编码。
–Unicode使用四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包括了各种语言的字符,不仅包括了汉字,还包括了阿拉伯字母、希腊字母、俄语字母等。
–Unicode标准为每个字符分配了一个唯一的码位,用16进制表示。
2.UTF-8编码–UTF-8是一种使用可变长度字节表示Unicode码位的编码方式。
–UTF-8编码使用一到四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对于ASCII字符,使用一个字节表示,对于汉字等非ASCII字符,使用两到四个字节表示。
汉字编码:国标码(交换码)、输入码(外码)、机内码(内码)和输出码(字模或显示码)
汉字在机内的存储和表示称为内码,
供汉字输入(主要是通过键盘进行输入)的编码称为外码,
供计算机输出(主要是指显示和打印)的编码称为汉字字模。
首先介绍汉字的内码,计算机处理汉字信息使用的编码。
计算机处理汉字信息的前提条件是对每个汉字进行编码,这些编码统称为汉字编码。
汉字信息在系统内传送的过程就是汉字编码转换的过程。
在这其中又有几种编码形式。
1)汉字交换码
ASCII码是针对英文的字母、数字和其他特殊字符进行编码的,它不能用于对汉字的编码。
要想用计算机来处理汉字,就必须先对汉字进行适当的编码。
这就是“汉字交换码”。
我国在1981年5月对6 000多个常用的汉字制定了交换码的国家标准,即:GB 2312-80,又称为“国标码”。
该标准规定了汉字交换用的基本汉字字符和一些图形字符,它们共计7 445个,其中汉字有6 763个。
其中,一级汉字(常用字)
3 755个,按汉字拼音字母顺序排列,二级汉字3 008个,按部首笔画次序排列。
该标准给定每个字符的二进制数编码,即国标码。
2)区位码
它是将GB 2312-80的全部字符集组成一个94×94的方阵,每一行称为一个“区”的编码方式。
在这种编码中的编号为0l~94:每一列称为一个“位”,编号也为0l~94,这样得到GB 2312-80标准中汉字的区位图。
用区位图的位置来表示的汉字编码,称为区位码。
3)机内码
为了避免ASCII码和国标码同时使用时产生二义性问题,大部分汉字系统都采用将国标码每个字节高位置1作为汉字机内码。
这样既解决了汉字机内码与西文机内码之间的二义性,又使汉字机内码与国标码具有极简单的对应关系。
4)汉字机内码、国标码和区位码3者之间的关系
汉字机内码、国标码和区位码3者之间的关系为:区位码(十进制数)的两个字节分别转换为十六进制数后加20H得到对应的国标码;
机内码是汉字交换码(国标码)两个字节的最高位分别加1,即汉字交换码(国标码)的两个字节分别加80H得到对应的机内码;
区位码(十进制数)的两个字节分别转换为十六进制数后加A0H得到对应的机内码。
接下来介绍汉字输入码(外码)。
目前,汉字输入法主要有键盘输入、文字识别和语音识别。
键盘输入法是当前汉字输入的主要方法。
它大体可以分为:
流水码:如区位码、电报码、通信密码,优点是重码少,缺点是难于记忆;
音码:以汉语拼音为基准输入汉字,优点是容易掌握,但重码率高;
形码:根据汉字的字型进行编码,优点是重码少,但不容易掌握;
音形码:将音码和形码结合起来,能减少重码率,并提高汉字输入速度。
最后,简单向大家介绍汉字字模。
供计算机输出汉字(显示和打印)用的二进制数信息叫汉字字形信息也称字模。
通用汉字字模点阵规格
有:16×16,24×24,32×32,48×48,64×64。
每个点在存储器中用一个二进制数存储,如一个16×16点阵汉字需要32个字节的存储空间。
区位码、国标码与机内码的转换关系方法:
(1)区位码先转换成十六进制数表示
(2)(区位码的十六进制表示)+2020H=国标码;(3)国标码+8080H=机内码
举例:以汉字“大”为例,“大”字的区内码为2083
1、区号为20,位号为83
2、将区位号2083转换为十六进制表示为1453H
3、1453H+2020H=3473H,得到国标码3473H
4、3473H+8080H=B4F3H,得到机内码为B4F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