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论文综述(聚酰胺)
- 格式:doc
- 大小:933.50 KB
- 文档页数:21
聚酰胺(PA)物料性能模具设计制造商及品牌发展历史1. 1889年Gariel和Maass两人¬渐b实验室合成出聚酰胺。
2. 1939年美国DuPont公司实现PA66工业化生产,商品名Zytel(初期为Nylon)。
3. 1941年美国DuPont公司发明了PA610并实现工业化。
4. 1937年德国IG法本(Farben)公司(现BASF的联营公司)的P.Schlack发明了PA6,于1942年实现工业化生产。
5. 1958年中国赛璐璐以蓖麻油为原料开发出PA1010,1961年实现工业化。
6. 1963年德国Huls开始生产PA12,于1966年工业化。
7. 1984年荷兰DSM成功开发PA46,于1990年实现工业化。
物料性能结构式:(PA6和PA66)是一种半结晶性热可塑性工程塑料。
尼龙是大分子主链重复单元中含有酰胺基团—[NHCO]—的热塑性树脂总称。
尼龙为韧性角状半透明或乳白色结晶性树脂,作为工程塑料的尼龙分子量一般为1.5 3万。
尼龙中的主要品种是PA6和PA66,占绝对主导地位;其次是PA11、PA12、PA610、PA612,另外还有PA1010、PA46、PA7、PA9、PA13。
新品种有PA6T、PA9T、特殊尼龙MXD6(阻隔性树脂)等;改性品种包括:增强尼龙、单体浇铸尼龙(MC尼龙)、反应注射成型(RIM)尼龙、芳香族尼龙、透明尼龙、高抗冲(超韧)尼龙、电镀尼龙、导电尼龙、阻燃尼龙、尼龙与其它聚合物共混物和合金等。
1. 一般性能:尼龙具有很好的综合性能:耐磨,坚韧,轻量,耐化学药品,耐热,耐寒,易成型,自润滑,无毒,易着色。
尼龙制品在使用时应该注意热膨胀和吸水性所导致的精度误差;耐酸性差;耐旋光性差;经过玻纤增强后可以提高刚性,耐磨性和强度。
尼龙最大的特性是韧性好,而且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
尼龙中PA66的硬度、刚性最高,但韧性最差。
各种尼龙按韧性大小排序为:PA66<PA66/6<PA6<PA610<PA11<PA12。
聚酰胺尼龙66研究与应用毕业论文目录前言 (1)第1章 PA66纤维的合成 (2)1.1 连续缩聚生产技术 (2)1.2间歇缩聚生产技术 (3)第2章 PA66工程塑料 (6)2.1 PA66的特性及用途 (6)2.1.1 物理性质 (6)2.1.2 化学性质 (6)2.2 PA66的成型特性 (6)第3章 PA66的改性 (8)3.1 改性的基本方法 (8)3.2研究展望 (12)第4章 PA66应用现状与前景 (13)4.1 PA66应用现状 (13)4.1.1 国外现状 (13)4.1.2 国状况 (13)4.2 市场预测 (14)结论 (15)谢辞 (16)参考文献 (17)外文资料翻译 (18)偶奇聚酰胺PA 6,9的电介体松弛和铁电行为 (33)前言聚酰胺是美国杜邦公司最先开发的用于纤维的树脂,于1939年实现工业化生产。
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发和生产注塑制品,以取代金属,满足下游工业制品轻量化,降低成本要求。
聚酰胺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包括力学性能、耐热性、耐磨损性、耐化学药品性和自润滑性,且摩擦系数低,有一定的阻燃性,易于加工,适于用玻璃纤维和其他填料填充增强改性。
尼龙 66 是一种高档热塑性树脂,是制造化学纤维和工程塑料优良的聚合材料。
它是高级合成纤维的原料,可广泛用于制作针织品、轮胎帘子线、滤布、绳索、渔网等。
经过加工还可以制成弹力尼龙,更适合于生产民用仿真丝制品、泳衣、球拍及高级地毯等。
尼龙 66 还是工程塑料的主要原料,用于生产机械零件,如齿轮润滑轴承等。
也可以代替有色金属材料作机器的外壳。
由于用它制成的工程塑料具有比重小,化学性能稳定,机械性能良好,电绝缘性能优越,易加工成型等众多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机械仪器仪表等工业领域,其后续加工前景广阔。
PA工程塑料以注射成型为主,注塑制品占PA制品的90% 左右。
PA6与PA66的功型加工工艺不尽相同,PA66基本都采用注塑加工,占95%,挤出成型仅占5%,PA6注塑成型占70%,挤出成型占30%。
FR I ND OF MI L INDU S TRY6开发与创新化工之友2007.N O .131引言PA M A M 树枝状高分子结构(图1)和相对分子质量可被严格控制,呈单分散性[1]。
其内部具有空腔,可以包裹药物分子,PA M A M 树枝状高分子高浓度的末端官能团能与许多有机、无机、生物物质等发生化学反应。
通过修饰引进阴离子、阳离子及疏水基团,从而提高生物相容性、生物利用度和靶向性[2~4]。
这些特点使之有希望成为新一代药物载体。
很多弱酸性难溶性药物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且难溶于水,传统的制剂在减小剂量、维持血药浓度以及有效到达靶部位之间存在着矛盾[5]。
本文研究PA M A M 载体对弱酸性难溶性药物:水杨酸和布洛芬的增溶和包合作用,并探讨其作用的机理。
2仪器与试剂无水甲醇(A R),丙烯酸甲酯(A R),无水乙二胺(A R),水杨酸,布洛芬(湖北中天亨迪公司提供),N exus 670红外光谱仪,U V -3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3方法与结果3.1PAM AM 树枝状高分子合成路线根据文献[6],合成以乙二胺为核,用发散法合成聚酰胺-胺聚合物(P A M AM )。
在甲醇容剂中,通氮冷却条件下,①:把乙二胺滴加入过量的丙烯酸甲酯,通过M i cha el 加成反应,通过减压蒸馏得到0.5代PA M A M (G 0.5)产物;②:再将G 0.5与过量乙二胺进行酰胺化反应得到1代PA M A M (G 1.0)。
重复(a)和(b)得到更高代数的整代和半代的PA M A M .树枝状高分子。
3.2PAM AM 增溶包载实验水杨酸标准曲线:将己配好的标准溶液用U V -3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295nm 处测定其吸光度,绘制出苯甲酸浓度随吸光度变化的标准曲线。
同时配置同样浓度的PA M A M 的水杨酸溶液对比,在295nm 处最大吸收无影响,得到0.002mg/m l ~0.072m g/m l 范围内的标准曲线A =0.01024+25.06356C ,r =0.9999。
聚酰胺改性的意义,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聚酰胺(PA,俗称尼龙)是美国DuPont公司最先开发用于纤维的树脂,于1939年实现工业化。
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发和生产注塑制品,以取代金属满足下游工业制品轻量化、降低成本的要求。
PA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包括力学性能、耐热性、耐磨损性、耐化学药品性和自润滑性,且摩擦系数低,有一定的阻燃性,易于加工,适于用玻璃纤维和其它填料填充增强改性,提高性能和扩大应用范围。
关键词:聚酰胺树脂综合性能加工增强改性性能引言聚酰胺是通用工程塑料中产量最大、品种最多、用途最广、性能优良的基础树脂。
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熔点高、耐磨、耐油、耐热性能优良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机械等领域。
但由于聚酰胺的吸水性较大,造成产品尺寸稳定性差,干态或低温下冲击强度低等缺点,也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
对其进行改性可以得到性能多样的产品,拓宽其应用领域。
为此,人们对聚酰胺的改性进行了大量研究。
正文聚酰胺由二元酸与二元胺或由氨基酸经缩聚而得,是分子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CONH-的树脂总称。
在用作纤维时,我国称为锦纶。
PA品种繁多,有PA6、PA66、PA11、PA12、PA46、PA610、PA1010、PA612和近几年开发的新品种PA6T,PA9T,特殊尼龙MXD6等,其中PA6和PA66占主导地位,占总量的80%以上。
PA属于结晶型塑料,在相对宽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如拉伸强度高、耐摩擦、耐化学性(油、脂肪、脂肪族和芳香族烃类)、良好的冲击强度和阻隔性,而在此范围内,也有其不足的方面就是吸湿性大、吸水率高。
未改性前,在20℃、65%RH下,PA6吸水率约3.5%,PA66为2.5%左右,PA610为1.5%~2.0%,PA12约为1%;但改性后,PA吸水率非常小,如PA6T、9T在水中饱和吸水率仅为3%;未改性PA在干态和低温下冲击强度低,韧性差,除PA11和PA12外,其余经紫外辐照后性能将大大下降。
聚酰胺的特点及应用教学聚酰胺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很多特点和应用教学。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
聚酰胺的特点:1. 高强度:聚酰胺具有很高的强度,能够承受较大的拉伸和压缩力,比一般的塑料和橡胶材料更耐用。
2. 耐高温:聚酰胺在高温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的性能,不易热分解或变形,具有很好的耐热性。
3. 耐化学腐蚀:聚酰胺对酸、碱、有机溶剂等化学物质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使用。
4. 良好的绝缘性能:聚酰胺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材料,能够有效地隔离电流和电磁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5. 容易加工成型:聚酰胺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可以通过注塑、挤出、吹塑等工艺方法制备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制品。
聚酰胺的应用教学:1. 材料工程:聚酰胺可以制备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制品,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纤维制品等材料领域。
在材料工程课程中,可以讲解聚酰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及其特点,让学生了解材料的选择和设计原则。
2. 高分子化学:聚酰胺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可以让学生学习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实验以及讲解,让学生了解聚酰胺的合成方法、结构特点以及与其他高分子化合物的比较分析。
3. 应用工程:在应用工程课程中,可以介绍聚酰胺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如聚酰胺薄膜的应用于水处理、聚酰胺纤维的应用于纺织行业等。
让学生了解聚酰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并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4. 环境科学:聚酰胺在环境科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聚酰胺凝胶用于土壤水分保持、聚酰胺膜用于污水处理等。
在教学中可以介绍聚酰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案。
5. 生物医学工程:聚酰胺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如聚酰胺凝胶用于组织工程、聚酰胺纳米材料用于药物输送等。
可以在教学中介绍聚酰胺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及其在医疗领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生物医学领域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综上所述,聚酰胺具有高强度、耐高温、耐化学腐蚀、良好的绝缘性能和容易加工成型等特点。
聚酰胺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前景展望众所周知,高分子材料是当今工业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之一。
其中涉及到的聚酰胺材料就是新型高分子材料中的佼佼者。
聚酰胺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以及化学惰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聚酰胺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前景。
一、聚酰胺材料的制备1. 聚酰胺合成聚酰胺材料的制备是以环状的两亚胺为原料,在ΔT、catalytic amount、reaction time、nitrogen flow rate、water content、solvent 等条件下进行开环聚合反应。
一般通过环氧乙烷和腈类化合物反应产生环状化合物或吡咯酮酸酐与芳族二胺反应得到的芳酰胺衍生物后,再进一步加热聚合得到聚酰胺。
聚酰胺材料的性能取决于各个项在制造过程中的恰当控制(温度、时间、添加的化学品等),因此优化制造过程可以产生优化制品。
2. 功能化聚酰胺的合成当然,与传统聚酰胺相比,还可以在分子链上引入各种官能团或结构单元,形成一些新的聚酰胺材料,如高温凝胶材料,亲水亲油相容材料,聚酰胺聚氨酯共聚物等,从而进一步改善聚酰胺材料的性质以及延长其使用寿命。
二、聚酰胺材料的应用前景由于聚酰胺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以下是聚酰胺材料的三个主要应用领域。
1. 聚酰胺材料在机械工业中的应用在机械制造业中,聚酰胺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替代了许多传统材质。
如聚酰胺齿轮、轴承、轮胎等,都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得到了广泛应用。
聚酰胺材料在机械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有着广泛的市场及领域前景。
2. 聚酰胺材料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在电子行业中,聚酰胺材料作为常规绝缘材料也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高频线路板、光学模块、电容器等等。
在这些应用中,聚酰胺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性、绝缘性以及耐化学性能,因此在电子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市场前景。
3. 聚酰胺材料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聚酰胺材料具有安全、无毒、高效等特点,所以它在医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缝合线、导管、人工关节等领域。
聚酰胺纤维的应用研究与性能改进聚酰胺纤维,通常被称为尼龙,是一种具有高分子聚合物的人造纤维。
由于其优良的机械性能、耐磨性、耐化学性和柔韧性,聚酰胺纤维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聚酰胺纤维的应用研究以及性能改进的方法。
聚酰胺纤维的应用研究聚酰胺纤维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纺织、服装、工业、医疗和汽车等。
纺织和服装聚酰胺纤维在纺织和服装行业中是最常用的合成纤维之一。
由于其优良的弹性和柔软的手感,聚酰胺纤维被广泛应用于内衣、袜子、运动服和其他各种服装中。
此外,聚酰胺纤维还具有良好的耐洗涤性能和较低的静电积累,使其成为理想的服装材料。
工业领域聚酰胺纤维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由于其耐磨性和耐化学性,聚酰胺纤维被用于制造各种工业零件,如机械轴承、密封件和传动带等。
此外,聚酰胺纤维还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和减震性能,使其适用于制造工程塑料件,如汽车零部件、电子设备和家用电器等。
医疗领域聚酰胺纤维在医疗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生物相容性和耐消毒性,聚酰胺纤维被用于制造医疗设备和器械,如手术器械、缝合线和支架等。
此外,聚酰胺纤维还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使其适用于制造生物可降解的医疗植入物。
汽车领域聚酰胺纤维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增长。
由于其轻质、高强度和耐热性,聚酰胺纤维被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如燃油泵、散热器和发动机罩等。
使用聚酰胺纤维制造汽车零部件可以减少汽车的燃油消耗和排放,从而提高汽车的能效和环保性能。
性能改进的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聚酰胺纤维的性能,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们一直在寻找改进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性能改进方法:增强强度和耐磨性通过使用更高级的合成方法和添加剂,可以提高聚酰胺纤维的强度和耐磨性。
例如,通过在聚酰胺纤维中添加玻璃纤维或碳纤维等增强材料,可以显著提高其机械性能和耐磨性。
改善耐热性聚酰胺纤维的耐热性可以通过使用耐高温的聚酰胺品种和改进的制造工艺来提高。
例如,通过使用具有更高熔点和更好热稳定性的聚酰胺品种,可以提高聚酰胺纤维的耐热性。
聚酰胺是大分子主链重复单元中含有酰胺基团的高聚物的总称,具有强韧、耐磨、自润滑、使用温度范围宽等特点,相关的粘度测量就涉及到它,被广泛运用到工业生产中。
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深入了解,我们就来简单介绍一下其具体的性能和工艺特点吧。
1、聚酰胺PA的性能PA也是结晶型塑料,俗称尼龙,密度为1.13g/cm3左右,品种很多,应用于注塑加工的常有尼龙6、尼龙1010、尼龙610等。
尼龙具有机械强度高、韧性好、耐疲劳、表面光滑、有自润滑性,摩擦系数小、耐磨、耐热(100℃内可长期使用)、耐腐蚀、制件重量轻、易染色、易成型等优点。
PA的缺点是:极易吸水、注塑条件要求苛刻,尺寸稳定性较差;因其比热大,产品脱模时很烫。
PA66是PA系列中机械强度最高、应用最广的品种,因其结晶度高,故其刚性、耐热性都较高。
2、聚酰胺PA的工艺特点因PA极易吸湿,加工前一定要进行干燥(最好使用真空抽湿干燥器),含水量应控制在0.25%以下,原料干燥得越好,制品表面光泽性就越高,否则比较粗糙;但是干燥不宜太充分,含水分要保证在0.15%左右。
PA不会随受热温度的升高而逐渐软化,熔点很明显,温度一旦达到熔点就出现流动(与PS、PE、PP等料不同);尼龙料的流变特性是其粘度对剪切速率不敏感。
PA的粘度远比其它热塑性塑料低,且其熔化温度范围较窄(仅5℃左右)。
PA 流动性,容易充模成型,也易走披锋。
喷嘴易出现“流涎”现象,最好用弹弓针阀式喷嘴,否则抽胶量需大一点.PA熔点高,凝固点也高,熔料在模具内随时会因温度降低到熔点以下而凝固,妨碍充模成型的完成,易出现堵嘴或堵浇口现象。
所以,采用高速注射(薄壁或长流程制件尤其这样),保压时间要短,尼龙模具要有充分的排气措施。
PA熔融状态时热稳定性较差,易降解;料筒温度不宜超过300℃,熔料在料筒内加热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PA对模温要求很高,可利用模温的高低来控制其结晶性,以获得所需的性能。
PA注塑时模温在50~90℃之间较好,PA6加工温度在230~250℃为宜,PA66加工温度为260~290℃;PA制品有时需要进行“调湿处理”,以提高其韧性及尺寸稳定性。
二聚酸聚酰胺热熔胶综述田剑书1、前言二聚酸型聚酰胺热熔胶是现有热熔胶中性能最好的一种,由二聚酸与二元胺或多元胺缩合而成。
因该树脂中的酰胺基团与许多材料都有很好的亲和性,而且其极性强,能产生很大的分子间力,具有优异的热熔粘接性。
它在室温下呈固态,而且在达到其熔点以后呈液态,它在熔融状态下,具有流动性和粘接能力,能很快地将物体粘合在一起,待冷却固化后即形成高强度的粘接。
由于它是固态,因而根据需要可随意制成块状、薄膜状、条状或粒状,包装、贮运和使用都极为方便,不存在溶剂的毒害和易燃的危险。
近年来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广泛用于制鞋、制罐(包括罐头包装的边缝密封)、包装和书籍装订等领域;因具有突出的耐低温性能而用于冷冻苹果、桔子以及其他果汁的新型结构容器的粘接;因具有耐干洗性、耐强力洗涤剂、漂白剂及洗衣房与家庭的高温洗涤条件,对织物粘接强度大、使用方便而广泛用于织物的超强粘接;因具有必要的粘接力及优良的保气性而用于热缩性电缆套。
2、组成及主要作用二聚酸型聚酰胺树脂是二聚酸与二元胺或多元胺进行缩聚反应后得到的产品,缩聚反应式如下:H2N-R-NH2 + nHOOC-R'-COOHH-(NH-R-NH-CO-R'-CO)n- OH+ (2n-1)H2O由于二聚酸的结构有多种,如非环结构、单环结构、双环结构等,不同原料制得二聚酸的结构组成不一。
但不论何种结构的二聚酸均包含双键和羧基,从而都可与氨基缩聚形成聚酰胺树脂。
二聚酸型聚酰胺是由大豆油脂肪酸、妥尔油脂肪酸或棉籽油酸的二聚酸与二胺缩聚而成的,常称之为脂肪酸聚酰胺或简称为聚酰胺。
二聚脂肪酸与乙二胺缩聚生成无规则聚酰胺,它具有明显的熔点和快速的固化能力。
随着二聚脂肪酸制造新工艺的开发,以及发现了较高分子量的聚酰胺的性能更高,实用性更强。
生产聚酰胺树脂的原料主要有二元酸和二元胺及其它改性剂。
二元酸一般采用二聚脂肪酸或其酯,国外主要来源于妥尔油脂肪酸,国内二聚酸多由精棉籽油酸、米糠油酸或工业油酸催化、聚合而成。
聚酰胺尼龙66研究与应⽤毕业论聚酰胺尼龙66研究与应⽤毕业论⽂⽬录前⾔ (1)第1章 PA66纤维的合成 (2)1.1 连续缩聚⽣产技术 (2)1.2间歇缩聚⽣产技术 (3)第2章 PA66⼯程塑料 (6)2.1 PA66的特性及⽤途 (6)2.1.1 物理性质 (6)2.1.2 化学性质 (6)2.2 PA66的成型特性 (6)第3章 PA66的改性 (8)3.1 改性的基本⽅法 (8)3.2研究展望 (12)第4章 PA66应⽤现状与前景 (13)4.1 PA66应⽤现状 (13)4.1.1 国外现状 (13)4.1.2 国状况 (13)4.2 市场预测 (14)结论 (15)谢辞 (16)参考⽂献 (17)外⽂资料翻译 (18)偶奇聚酰胺PA 6,9的电介体松弛和铁电⾏为 (33)前⾔聚酰胺是美国杜邦公司最先开发的⽤于纤维的树脂,于1939年实现⼯业化⽣产。
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发和⽣产注塑制品,以取代⾦属,满⾜下游⼯业制品轻量化,降低成本要求。
聚酰胺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包括⼒学性能、耐热性、耐磨损性、耐化学药品性和⾃润滑性,且摩擦系数低,有⼀定的阻燃性,易于加⼯,适于⽤玻璃纤维和其他填料填充增强改性。
尼龙 66 是⼀种⾼档热塑性树脂,是制造化学纤维和⼯程塑料优良的聚合材料。
它是⾼级合成纤维的原料,可⼴泛⽤于制作针织品、轮胎帘⼦线、滤布、绳索、渔⽹等。
经过加⼯还可以制成弹⼒尼龙,更适合于⽣产民⽤仿真丝制品、泳⾐、球拍及⾼级地毯等。
尼龙 66 还是⼯程塑料的主要原料,⽤于⽣产机械零件,如齿轮润滑轴承等。
也可以代替有⾊⾦属材料作机器的外壳。
由于⽤它制成的⼯程塑料具有⽐重⼩,化学性能稳定,机械性能良好,电绝缘性能优越,易加⼯成型等众多优点,因此,被⼴泛应⽤于汽车、电⼦电器、机械仪器仪表等⼯业领域,其后续加⼯前景⼴阔。
PA⼯程塑料以注射成型为主,注塑制品占PA制品的90% 左右。
PA6与PA66的功型加⼯⼯艺不尽相同,PA66基本都采⽤注塑加⼯,占95%,挤出成型仅占5%,PA6注塑成型占70%,挤出成型占30%。
聚酰胺聚酰胺(PA,俗称尼龙)是美国DuPont公司最先开发用于纤维的树脂,于1939年实现工业化。
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发和生产注塑制品,以取代金属满足下游工业制品轻量化、降低成本的要求。
聚酰胺主链上含有许多重复的酰胺基,用作塑料时称尼龙,用作合成纤维时我们称为锦纶,聚酰胺可由二元胺和二元酸制取,也可以用ω-氨基酸或环内酰胺来合成。
根据二元胺和二元酸或氨基酸中含有碳原子数的不同,可制得多种不同的聚酰胺,目前聚酰胺品种多达几十种,其中以聚酰胺-6、聚酰胺-6 6和聚酰胺-610的应用最广泛。
聚酰胺-6、聚酰胺-66和聚酰胺-610的链节结构分别为[NH(CH2)5CO]、[NH(CH 2)6NHCO(CH2)4CO]和[NH(CH2)6NHCO(CH2)8CO]。
聚酰胺-6和聚酰胺-66主要用于纺制合成纤维,称为锦纶-6和锦纶-66。
尼龙-610则是一种力学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
PA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包括力学性能、耐热性、耐磨损性、耐化学药品性和自润滑性,且摩擦系数低,有一定的阻燃性,易于加工,适于用玻璃纤维和其它填料填充增强改性,提高性能和扩大应用范围。
PA的品种繁多,有PA6、PA66、PAll、PAl2、PA46、PA610、PA612、PAl010等,以及近几年开发的半芳香族尼龙PA6T 和特种尼龙等很多新品种。
尼龙-6塑料制品可采用金属钠、氢氧化钠等为主催化剂,N-乙酰基己内酰胺为助催化剂,使δ-己内酰胺直接在模型中通过负离子开环聚合而制得,称为浇注尼龙。
用这种方法便于制造大型塑料制件。
性能:尼龙为韧性角状半透明或乳白色结晶性树脂,作为工程塑料的尼龙分子量一般为1.5-3万尼龙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软化点高,耐热,磨擦系数低,耐磨损,自润滑性,吸震性和消音性,耐油,耐弱酸,耐碱和一般溶剂,电绝缘性好,有自熄性,无毒,无臭,耐候性好,染色性差。
缺点是吸水性大,影响尺寸稳定性和电性能,纤维增强可降低树脂吸水率,使其能在高温、高湿下工作。
新型聚酰胺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材料的诞生也成为了科技界的热门话题。
在这些新材料中,聚酰胺树脂无疑是备受关注的一种,它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被广泛地应用于军事、航空、电子和汽车等领域。
因此,如何合成一种性能更为优异的聚酰胺树脂就成为了材料界研究的重点之一。
一、聚酰胺树脂的基本性质及应用聚酰胺树脂是一种大分子化合物。
它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温耐性、耐化学腐蚀等诸多优异性能。
这些性能使得它被广泛地运用在航空、航天、国防、电子、汽车等诸多领域。
而聚酰胺树脂的基本单元包括亚酰胺和芳酰胺,并通过亚酰胺和芳酰胺交替排列,在高温下加热后进行缩合反应形成聚酰胺树脂。
同时,聚酰胺树脂也是一种热稳定性芳香族高分子,因此,它具有很好的机械强度、绝缘性能、耐热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
二、新型聚酰胺树脂的合成方法过去,聚酰胺树脂的制备主要依赖于常规的Amoco方法,即以四氯化碳、苯胺、二甲基甲酰胺及卤代芳烃为原料,利用加热反应将聚酰胺树脂合成。
这种方法虽然成本较低,但是需要热量较高,且产生的有害气体排放比较多,因此环保成了制约这种方法的因素。
追求高性能、低成本、环保的合成方法势在必行。
在最近的研究中,一项新的合成方法逐渐被关注起来:金属配合物催化合成法。
这种方法是在金属离子的催化下,通过重氮化合物与芳香胺或芳香酸的缩合反应得到的聚合物。
这种催化合成方法采用了金属配合物催化剂,除了增加聚酰胺树脂的重复单元,同时也能够降低反应的温度和时间,减少了有害气体的产生,因此环保体现也比较强。
其实,金属配合物催化剂也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绿色催化剂的代表,为环保材料的制备提供技术支持。
三、新型聚酰胺树脂的性能研究研究表明,新型聚酰胺树脂与传统聚酰胺树脂相比,具有更高的热塑性和热稳定性。
这主要来自于其与传统材料相比更高的重复单元密度。
同时,新型聚酰胺树脂也具有更强的机械性能,如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等指标要更高。
word版本. 摘要 聚酰胺6的结构与性能之间存在相互关系,其加工方式多种多样,成型方式也多种多样,其加工工艺有六个方面需要注意。聚酰胺主要采用注塑和挤出。由于聚酞胺具有机械强度高、耐热性、耐磨性和耐油性优异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但由于其尚存在吸水性大、干态和低温冲击强度低等缺陷而限制了它在某些方面的应用。为此,国外广泛开展了PA6的改性研究。 目前增强改性PA6主要研究有玻璃纤维、晶须、碳纳米管和热致液晶高分子材料增强改性聚酰胺6(PA6)的方法,并对其影响因素进 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增强材料均可提高PA6的力学性能;玻璃纤维是最常用的PA6增强材料,而短切玻纤因其易加工、成本低及良好的力学性能而被广泛应用。 PA6的应用市场广泛,未来PA6的研究方向将围绕低成本和高性能化、功能化不断发展。
关键词:聚酰胺6(PA6);加工工艺;增强改性;玻璃纤维;晶须;碳纳米管;热致液晶高分子材料;应用;低成本;功能化 word版本.
目录 摘要 ............................... 2 绪论 ............................... 4 引言 ............................... 4 一、PA6的结构与性能 ............... 4
二、PA6的加工 ..................... 6 三、PA6的改性研究 ................. 7 (一)改性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7
(二)改性方向 ...................... 10 (三)增强改性PA6的研究进展 ........... 11 四、PA6的应用市场 ................ 18 五、PA6的发展展望 ................. 21 参考文献 ............................. 22 word版本.
绪论 引言 聚酰胺俗称尼龙(Nylon),英文名称Polyamid eP,它是大分子主链重复单元中含有酰胺基团的高聚物的总称。聚酰胺可由酸胺开环聚合制得,也可由二元胺与二元酸缩聚等得到的。是美国DuPont公司最先开发用于纤维的树脂,于1939年实现工业化。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发和生产注塑制品,以取代金属满足下游工业制品轻量化、降低成本的要求。PA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包括力学性能、耐热性、耐磨损性、耐化学药品性和自润滑性,且摩擦系数低,有一定的阻燃性,易于加工,适于用玻璃纤维和其它填料填充增强改性,提高性能和扩大应用围。PA的品种繁多,有PA6、PA66、PAll、PAl2、PA46、PA610、PA612、PAl010等,以及近几年开发的半芳香族尼龙PA6T和特种尼龙等新品种。 而聚酰胺 6 ( PA6) 是由德国 Farben 公司的 P.Schlack 开发,并于 1943 年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因其具备优良的耐热性、机械性、耐磨性、耐化学性、易加工等特点,被普遍用于机械设备、化工设备、航空设备、冶金设备等制造业中,成为工程塑料中用量最大的材料。
一、PA6的结构与性能 聚酰胺PA6是部分结晶性聚合物。PA6的结晶密度1.24g/cm3,结晶度约20%一30%,Tg约48℃。聚酰胺分子间通过酰氨基形成氢键,这是其物性优秀的重要因素。PA6化学结构式如图1-1. word版本.
图1-1 PA6化学结构式 PA6的化学物理特性和PA66很相似,然而,它的熔点较低,为215~225℃,而且工艺温度围很宽。它的抗冲击性和抗溶解性比PA66要好,加工流动性也比较好,是性能与价格比较为优良的树脂,但吸湿性也更强。因为塑件的许多品质特性都要收到吸湿性的影响,因此使用PA6设计产品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为了提高PA6的机械特性,经常加入各种各样的改性剂。玻璃纤维就是最常见的添加剂,有时为了提高抗冲击性还加入合成橡胶,如EPDM和SBR等。对于没有添加剂的产品,PA6的收缩1%到1.5%之间。加入玻璃纤维添加剂可以使收缩率降低到0.3%(但和流程相垂直的方向还要稍高一些)。PA6的基本性能如表1-1和表1-2.
表1-1 PA6基本性能 表1-2 PA6基本性能(续) word版本.
由PA6的化学和物理性质,我们可以得知PA6具有以下的特性。 (1)属强韧性塑料,拉伸强度一般为60—70MPa,冲击强度优于聚甲醛,硬度在R100以上。吸水状态对聚酰胺的强度影响很大,特别是吸水后冲击强度优秀(绝对干燥时冲击强度并不很好)此外,结晶度也对其强度有明显的影响。 (2)使用温度高,用玻璃纤维增强的聚酰胺或导人芳基的聚酰胺尤其明显。 (3)耐摩擦磨耗性能优秀,具有自润滑性,在pv值不高时,可在无润滑状态下使用,不同品种的聚酰胺的摩擦系数差别不大,油润滑为0.1—0.3,且可通过加入二硫化钼(MoS2)、石墨等填充剂加以改善。 (4)耐化学药品性优良,但不耐强酸、氧化剂和强碱。水与醇等可使其溶胀,溶于酚、氯化钙、饱和甲醇溶液、浓甲酸。 (5)气体的阻隔性好,经双向拉伸后,气体和湿气透过率更低。 (6)合金化较容易,可利用顺丁烯二酸酐(顺酐)改性了的聚合物作为相容剂。 二、PA6的加工
聚酰胺可采用多种成型方法,但最主要的是注塑和挤出。但吸水率高、熔程短(虽然粘度对T敏感)、熔融状态下热稳定性差、结晶性使其收缩率大且易产生应力。 对于PA6来说,它的加工工艺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干燥处理:由于PA6很容易吸收水分,因此加工前的干燥特别 word版本.
要注意,如果材料是用防水材料包装供应的,则容器应保持密闭。如果湿度大于0.2%,建议在80℃以上的热空气中干燥16小时。如果材料已经在空气中暴露超过8小时,建议进行温度为105℃,8小时以上的真空烘干。 2.融化温度:230-280℃,对于增强品种为250-280℃。 3.模具温度:80-90℃。模具温度很显著地影响洁净度,而洁净度又影响着塑件的机械特性。对于结构部件来说结晶度很重要,因此建议模具温度为80-90℃。对于薄壁的、流程较长的塑件也建议使用较高的模具温度。增大模具温度可以提高塑件的强度和刚度,但却降低了韧性。如果壁厚大于3mm,建议使用20-40℃的低温模具。对于玻璃纤维增强材料模具温度应大于80℃。 4.注射压力:一般在750-1250bar之间(取决于材料和产品设计) 5.注射速度:高速(对增强材料要稍微降低) 6.流道和浇口:对于PA6的凝固时间很短,因此浇口的位置非常重要。浇口孔径不要小于0.5*T(这里T为塑件的厚度)。如果使用热流道,浇口尺寸应比使用常规流道小一些,因为热流道能够帮助阻止材料过早凝固。如果用潜入式浇口,浇口的最小直径应当是0.75mm。
三、PA6的改性研究 (一)改性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聚酰胺(PA,又称尼龙)是美国杜邦公司最先开发用于纤维的树脂,1939年实现工业化。在20世纪50年代开发和生产注塑制品,以取代金属满足下游工业制品轻量化、降低成本的要求。聚酰胺可由 word版本.
二元胺和二元酸制备,也可以用ω-氨基酸或环酰胺来合成。根据二元胺和二元酸或氨基酸中含有碳原子数的不同,可制得多种不同结构的聚酰胺。聚酰胺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包括力学性能、耐热性、耐磨损性、耐化学药品性和自润滑性,且摩擦系数低,有一定的阻燃性,易于加工,适于用玻璃纤维和其他填料填充增强改性,提高性能和扩大应用围。聚酰胺的品种繁多,有PA6、PA66、PA11、PA12、PA46、PA610、PA612、PA1010等,以及近几年开发的半芳香族尼龙(PA6T)和特种尼龙等很多新品种。PA6是工程塑料中开发最早的品种,也是目前聚酰胺塑料中产量最大的品种之一,具有耐磨、耐油、自润滑、绝缘、力学性能优良、易成型加工、抗震吸音、耐弱酸碱等优良的综合性能。但PA6也存在干态和低温冲击强度低的缺陷,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近年来,通过共混改性,使其向高冲击、低吸水和优化加工等方向发展的研究成为广泛关注的课题。尤其是如何得到集高刚性、高强度和高韧性于一体的增强增韧改性材料,更是研究的热点。PA6的拉伸强度一般为60~90 MPa,在PA6中配以适量的增强纤维,能使其拉伸强度、刚性等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可使制品的尺寸稳定,收缩率降低,热变形减小。纤维的增强效果主要依赖于纤维与PA6基体的牢固黏结,使塑料所受负荷能转移到高强度纤维上,并通过纤维将局部负荷传递到整个基体。目前增强纤维有玻璃纤维、晶须及碳纳米管等。无机粒子增韧PA6的效果可能不如弹性体好,但在改善PA6韧性的同时,还可提高其他力学性能。但由于其增韧效果不明显,故很少单独使用。 word版本.
尼龙 6(PA6)作为工程塑料在各领域有广泛应用,成为不可或缺的高分子材料。PA6 作为一种半结晶聚合物,其分子量和结晶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 PA6 的性能,同时PA6 有着与大多数聚合物一样易燃的缺点,因此如何提高 PA6 的分子量、改善其结晶以及对其进行阻燃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1)聚合物的扩链改性 许多聚合物分子链端带有可反应官能团,扩链技术正是基于链段末端官能团与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反应,从而达到提高分子量的目的。聚酯、聚酰胺和聚氨酯等聚合物端基为反应官能团,因此均可以采用该方法提高分子量、增加特性粘度。目前国外对聚酯的扩链研究开展了许多工作,扩链剂种类也比较多,常见的诸如环氧化合物、双噁唑啉、二异氰酸酯、对苯二甲酸酯等,但有关聚酰胺扩链增粘的研究报道则较少。聚酰胺分子链段的氨基和羧基在特定条件下均有反应活性,理论上只要是能跟氨基或羧基反应的双官能团或多官能团化合物均能作为聚酰胺扩链剂,在分子链之间“搭桥”,达到提高分子量和体系粘度的目的。钱震宇等采用环氧树脂做为扩链剂,对PA1010 进行了扩链改性研究,取得一定效果。翁盛光采用环氧树脂、异氰酸酯等做为扩链剂,对 PA6废丝进行改性,提高了回收PA6 的力学性能。由于聚合物扩链改性操作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等优点,正日趋成为高分子材料改性的热点。 (2)PA6 扩链剂的类型与反应 由于尼龙分子链上均有端氨基和端羧基,如果扩链剂能与两种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