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麻醉联合用药用于产科手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5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研究马兴建;李建生;于文艳【期刊名称】《临床医药实践》【年(卷),期】2024(33)1【摘要】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行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羟考酮组和舒芬太尼组。
剖宫产手术结束后,立即接入静脉自控止痛泵,两组静脉泵设置参数相同。
观察两组术后4 h,12 h,24 h,36 h,48 h的镇痛效果,记录两组患者切口痛和宫缩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镇静评分法(Ramsay)评分、自主按压次数、用药量和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4 h,12 h,24 h,36 h,48 h切口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羟考酮组在术后各时段子宫收缩痛VAS评分低于舒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羟考酮组术后各时段Ramsay镇静评分高于舒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羟考酮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舒芬太尼组,患者镇痛满意度高于舒芬太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可有效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尤其是宫缩痛程度,安全有效。
【总页数】4页(P35-38)【作者】马兴建;李建生;于文艳【作者单位】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相关文献】1.盐酸羟考酮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2.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骨科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3.联用盐酸羟考酮与盐酸曲马多对进行剖宫产手术后的产妇实施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4.联用盐酸羟考酮与盐酸曲马多对进行剖宫产手术后的产妇实施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应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是常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的药物,它们都具有麻醉和镇痛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
本文将对这两种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进行观察与总结。
一、舒芬太尼的应用舒芬太尼是一种高效的麻醉镇痛药物,常用于各类手术麻醉中。
其镇痛作用的特点是快速、强效、短时,可用于复杂手术的镇痛处理。
舒芬太尼在麻醉用药中通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麻醉效果。
在术后镇痛中,舒芬太尼可通过静脉、皮下或肌内注射进行应用,以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
根据临床观察,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明显。
患者在使用舒芬太尼后往往可以迅速缓解疼痛感,恢复较快,且不易产生较大的镇痛耐受性。
在肿瘤术后、创伤术后等疼痛较为剧烈的手术中,舒芬太尼的应用更是显示出了其独特的镇痛效果。
舒芬太尼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较高,不易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能够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
二、右美托咪啶的应用右美托咪啶是一种全身镇痛药物,具有镇痛、镇静和肌肉松弛等效果,主要用于麻醉和术后镇痛等临床应用中。
右美托咪啶属于鸦片类镇痛药物,其镇痛作用比较持久,能够有效地控制术后疼痛,促进患者的康复。
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右美托咪啶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
患者在使用右美托咪啶后往往可以感受到较长时间的镇痛效果,使患者在术后的恢复过程中减轻了许多疼痛感,同时也减少了对其他镇痛药物的需求。
在麻醉中,右美托咪啶的应用同样具有良好的效果,对于一些需要全身麻醉的手术,右美托咪啶的应用能够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较为平稳的生理状态,减少手术风险。
综合对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的观察与总结,这两种药物在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均具有明显的效果,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手术恢复质量。
由于这两种药物属于麻醉镇痛药物,因此在使用时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用药剂量,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布托啡诺持续静脉输注用于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作者:罗建民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17期【关键词】布托啡诺;镇痛;静脉本院的妇产科手术常用椎管内联合阻滞麻醉,术后通过预留硬膜外导管用低浓度局麻药复合吗啡的镇痛方案,镇痛效果确切,但常有恶心、呕吐、瘙痒等并发症。
现应用布托啡诺持续静脉镇痛(CAV),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ASAⅠ~Ⅱ级妇产科手术患者80例,并拟行术后镇痛48 h。
年龄20~55岁,体质量45~75 kg,身高155~168 cm,术前无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药物过敏史,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
按手术顺序随机分为吗啡组(M组)和布托啡诺组(B组),每组各40例。
1.2 麻醉方法患者入室后开放外周静脉,快速滴注乳酸钠林格液500~1000 ml,常规监测无创血压MAP、HR、ECG和SpO2。
每组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在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经硬膜外穿刺针置入23 G笔尖式腰穿针,见脑脊液回流后注入0.5%布比卡因1.5~2.5 ml;退出腰穿针,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留置深度3~4 cm。
术中平面控制在T6以下,仅使用咪唑安定镇静,不使用阿片类镇痛剂。
1.3 镇痛方法术毕前15M组(硬膜外)给吗啡2 mg,B组(静脉)给布托啡诺2 mg,无不良反应后接一次性镇痛泵。
镇痛泵配方M组(PCEA):吗啡4 mg+格拉司琼3 mg+0.9%氯化钠注射液共计100 ml,B组(CAV):布托啡诺0.2 mg/kg+格拉司琼3 mg+0.9%氯化钠注射液共计100 ml。
(背景流量为)持续量2 ml/h,自控量0.5 ml/次。
1.4 观察项目术后2、6、12、24、48 h专人进行镇痛镇静评分,镇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0分为无痛,5分为镇痛效果差,10分为剧痛。
镇静评分采用Ramsay(RSS)评分法:①不安静、烦躁;②安静合作;③嗜睡,能听从指令;④睡眠状态,但可唤醒;⑤睡眠状态,对较强的刺激才有反应,反应迟钝。
妇产科麻醉Anesthesia for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麻醉科龙浩一、妇科手术麻醉特点1. 充分的镇痛和肌松,注意特殊体位的影响。
2. 注意合并症的治疗和纠正.3。
多为择期手术,麻醉前应做好准备.三、常见妇科手术的麻醉(一)子宫及附件切除术病人多为中、老年人,可能伴有循环或呼吸系统疾病;常有贫血,麻醉前纠正Hb>80g/L。
首选CEA或CSEA。
老年病人合并心、肺疾病者应常规进行ECG及呼吸功能监测.三、常见妇科手术的麻醉(二)巨大卵巢肿瘤切除术1.巨大肿瘤的生理影响:①膈肌上升、通气量受限。
②压迫腔静脉、腹主动脉,心脏后负荷增加;硬膜外血管丛扩张淤血,穿刺、置管应谨防血管损伤,用药量应减少1/3~1/2。
③压迫胃肠道,可致营养不良,继发贫血、低蛋白血症和水、电解质紊乱。
三、常见妇科手术的麻醉(二)巨大卵巢肿瘤切除术2.麻醉选择:切口在脐以下中等大小肿瘤,选用CEA。
病人难以平卧者,如属良性囊肿,麻醉前穿刺缓慢放液,同时静脉补代血浆,选用清醒气管插管,行静吸复合麻醉,避免呼吸、循环骤变或其它并发症.三、常见妇科手术的麻醉(二)巨大卵巢肿瘤切除术3。
注意事项术中探查、放液及搬动肿瘤时,严密监测,防止因腹内压骤然消失,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而致血压下降。
腹主动脉压迫突然解除,后负荷突然降低而致血压骤降、心率增快。
术中准确判断心脏前后负荷的增减,及时调整容量平衡。
三、常见妇科手术的麻醉(三)宫外孕破裂常见急症手术,麻醉处理取决于失血程度.麻醉前对失血量和全身状态作出判断,并做好大量输血准备,以便抢救出血性休克。
休克前期或轻度休克应在输血输液基础上,选用小剂量硬膜外阻滞;中度或重度休克,经综合治疗无好转,酌情选用局麻或全麻。
三、常见妇科手术的麻醉(四)宫腔镜检查与手术的麻醉1。
膨宫介质CO2气体适用于诊断,不需要实施宫腔操作,可引起气泡和黏液增多,不适合出血病人。
注意:术后取头低臀高位10-15min,预防术后肩痛。
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观察朱湘龙【期刊名称】《医学临床研究》【年(卷),期】2009(026)006【摘要】[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80例择期行妇科手术的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以使用药物不同分为芬太尼组及氟比洛芬酯+芬太尼组各40例,观察术后2 h、8 h、24 h的镇痛评分(VAS),自控镇痛使用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 h、8h、24hVAS评分两组相近(P>0.05).24 h内PCA按压次数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恶心呕吐与嗜睡的发生率氟比洛芬酯+芬太尼组明显低于单用芬太尼组(P<0.05).两组镇痛期间均无呼吸抑制、异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应良好,可减少芬太尼的不良反应,提高镇痛质量.【总页数】2页(P1092-1093)【作者】朱湘龙【作者单位】湖南省慈利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湖南,慈利,427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42【相关文献】1.氟比洛芬酯用于下肢骨折病人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 [J], 杨玉兰2.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脊柱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 [J], 刘华程;秦培顺;曾睿峰;李军3.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脊柱手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观察 [J], 陈伟元;熊冠球;喻万柏4.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观察 [J], 马利;刘小青;于美刚;龚拯;万福红;汪青5.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及其联合用药用于腹部手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 [J], 曹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舒芬太尼联合诺扬用于产科病人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联合诺扬用于产科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100例产科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舒芬太尼联合诺扬进行镇痛和单纯舒芬太尼镇痛,比较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术后6h、24h、48h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镇痛中,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和皮肤瘙痒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舒芬太尼联合诺扬应用于产科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舒芬太尼;诺扬;产科术后;镇痛【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2-0233-02疼痛是产科患者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了减轻疼痛,提高产科病人术后舒适度,术后镇痛必不可少[1]。
传统的镇痛方法是使用度冷丁和曲马多等止痛药物镇痛,但存在镇痛时间短,需反复用药等缺点。
然而,镇痛泵中镇痛液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镇痛效果。
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舒芬太尼联合布托啡诺(诺扬)在产科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目的是为产科术后镇痛筛选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案。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2月~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并在术后使用镇痛泵进行自控镇痛的患者100例,ASA I~Ⅲ级,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6.9±8.1)岁;体重45~70kg,平均体重(53.7±9.8)kg;初产妇62例,经产妇38例;所有患者均无椎管内麻醉禁忌,无麻醉药物过敏,无心肺肝肾等系统疾病。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年龄、体重、ASA分级等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所有产妇均在硬腰双联麻醉下施行手术。
手术结束前15min连接静脉镇痛泵启动。
芬太尼用于糖尿病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疗效观察与护理1. 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高血糖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糖尿病患者在一些手术中,因其疾病特殊性,需要术后使用镇痛药物。
而芬太尼是一种可用于术后镇痛的强效型阿片类药物。
使用芬太尼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是,芬太尼也有一些不良反应,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测和处理。
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芬太尼用于糖尿病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疗效,并探讨其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护理措施,提升护理水平。
3. 研究方法3.1 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共选取了100例糖尿病患者,均为使用芬太尼进行术后自控镇痛的患者。
3.2 研究过程本次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24小时、用药后48小时、用药后72小时进行评估观察。
每次观察的指标包括患者疼痛程度、镇痛药物使用量、各项生理指标等。
3.3 数据统计和分析本次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
4. 实验结果经过研究,我们得到以下结果:4.1 疼痛程度使用芬太尼后,术后糖尿病患者的疼痛程度得到明显缓解。
用药24小时后,患者疼痛得分从术前的8.6分降低至3.5分(P<0.01);用药48小时后,患者疼痛得分从术前的8.6分降低至2.1分(P<0.01);用药72小时后,患者疼痛得分从术前的8.6分降低至1.2分(P<0.01)。
说明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显著。
4.2 药物使用量使用芬太尼后,术后糖尿病患者的镇痛药物使用量也得到明显的降低。
用药24小时后,患者镇痛药物的使用量从术前的60mg降低至25mg(P<0.01);用药48小时后,患者镇痛药物的使用量从术前的60mg降低至12mg(P<0.01);用药72小时后,患者镇痛药物的使用量从术前的60mg降低至5mg(P<0.01)。
4.3 不良反应使用芬太尼后,糖尿病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
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进展地佐辛是一种常用的术后镇痛药物,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地佐辛是一种局部麻醉药,具有镇痛、抗炎和抗菌作用,适用于各种手术术后镇痛。
本文将介绍地佐辛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进展。
一、地佐辛的药理作用地佐辛主要通过阻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从而达到局部麻醉和镇痛的效果。
其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神经细胞膜上的钠通道,抑制神经冲动的传导,从而减少疼痛的传导和感知。
地佐辛还具有一定的抗炎和抗菌作用,可以有效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和预防感染的发生。
二、地佐辛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地佐辛在各种手术术后镇痛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骨科、普外科、妇产科、胸外科、泌尿外科等多个领域。
对于常见的手术如拇外翻、切除乳腺肿瘤、胆囊切除、阑尾炎切除、膝关节置换等,地佐辛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改善术后的生活质量。
在骨科手术中,地佐辛常用于关节置换术、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后的镇痛。
地佐辛在术后24小时内通过全麻和骶管阻滞术给药可显著减少镇痛药物的用量,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尿潴留、头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普外科手术中,地佐辛术后镇痛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地佐辛联合罗哌卡因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术后镇痛需求,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后恢复的质量。
在妇产科手术中,地佐辛也常用于宫腔镜手术、宫颈锥切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等手术的术后镇痛。
地佐辛能够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手术满意度。
地佐辛在术后镇痛中的剂量和给药方式要根据不同手术和患者的疼痛程度来确定。
通常地佐辛可以通过静脉给药、局部注射或患部贴敷等方式给药。
在术中骨科手术时,可采用联合使用地佐辛和罗哌卡因的方式,在手术部位注射地佐辛,术后可继续应用地佐辛贴敷或静脉给药。
对于腹腔镜手术,可在手术结束后通过腹腔内和盆腔内注射地佐辛。
在妇产科手术中,地佐辛可通过宫颈内口、子宫颈环支、宫腔等直接注射,也可通过静脉推注给药。
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应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是两种常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的药物。
本文将对这两种药物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为临床麻醉及术后疼痛管理提供参考。
一、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的作用机制和药理特点舒芬太尼是一种很强的μ-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临床上经常用于麻醉诱导和术后镇痛。
舒芬太尼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的μ-阿片类受体,抑制神经传导,从而产生镇痛效果。
其镇痛作用迅速,持续时间较长,对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较小。
右美托咪啶是一种局部麻醉药物,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阻断神经传导的钠通道,从而产生局部麻醉效果。
右美托咪啶的麻醉作用快速、持久,且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
在术后镇痛中,右美托咪啶常常与其他镇痛药物联用,能够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
1. 临床麻醉效果观察舒芬太尼常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在手术过程中能够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减轻患者的手术刺激和疼痛感。
在临床应用中,观察到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迅速,并且能够持续数小时,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较小。
而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也取得了良好效果,其局部麻醉作用能够有效减轻手术刺激和疼痛感,且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
2. 术后镇痛效果观察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在术后疼痛管理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舒芬太尼可以通过静脉持续输注或者靶控输注的方式,有效控制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术后舒适度和满意度。
右美托咪啶在术后镇痛方面也有效果显著,其局部麻醉作用可以有效减轻术后创面疼痛,加快康复和恢复。
1. 不良反应观察舒芬太尼在临床应用中,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
但在临床上,通过控制用药剂量、配合其他镇痛药物以及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等手段,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而右美托咪啶在临床应用中,由于其局部麻醉作用,不良反应较少,但仍可能出现局部麻醉不全、过敏反应等情况。
2. 不良反应处理针对舒芬太尼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可以采取减慢用药速度、加强术后护理、调整用药剂量等方式进行处理。
糖尿病急诊手术患者的麻醉处理分析
周旭华;郑斌
【期刊名称】《数理医药学杂志》
【年(卷),期】2018(031)001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急诊手术麻醉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
~2016年6月某院急诊科收治糖尿病手术共计52例,按手术日期单双号差异分组.24例单号就诊,入对照组,手术采取全麻;28例双号就诊,入实验组,手术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手术后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中实验组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麻醉总有效率较高,有显著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急诊手术麻醉处理采用腰硬联合方式,麻醉效果佳,临床可推广使用.
【总页数】2页(P45-46)
【作者】周旭华;郑斌
【作者单位】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人民医院麻醉科许昌461700;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人民医院麻醉科许昌461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14
【相关文献】
1.50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麻醉处理分析 [J], 刘江
2.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手术患者的硬膜外阻滞加浅全身麻醉处理分析 [J], 苏建军
3.急腹症手术患者的麻醉处理分析 [J], 高文立
4.老年急腹症手术患者的麻醉处理分析 [J], 李志国
5.52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的麻醉处理分析 [J], 姚艳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麻醉联合用药用于产科手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栓联合丙泊酚对剖宫产术麻醉及其术后镇痛的效果。
方法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者64例,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双氯芬酸钠栓501mg/kg+丙泊酚2mg/kg,对照组丙泊酚2mg/kg;观察术后(VAS)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术后组间30min、1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6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应用双氯芬酸钠栓对丙泊酚麻醉有增效作用,并具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是一种较安全理想的剖宫产术麻醉镇痛方法。
【关键词】双氯芬酸钠栓;丙泊酚;镇痛麻醉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孕产妇对分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减轻或消除剖宫产术后疼痛成为一种迫切需求。
我院近年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作用尚未消失之前即刻直肠应用双氯芬酸钠栓+丙泊酚联合用药,其效果安全可靠,并预防或减少了丙泊等麻醉性
镇痛药硬膜外镇痛所致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64例ASAI~II级自愿接受人工流产的健康早孕妇女,年龄18~42岁,体重42~66kg,孕龄40~60d。
无心肺肝肾及血液系统疾病,无消化道溃疡史,无药物过敏史和药物禁忌症。
术前禁食8h,术前不用药。
随机平分成两组,双氯芬酸钠栓复合丙泊酚组(治疗组)和丙泊酚组(对照组),每组32例。
两组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药品
双氯芬酸钠栓注射液(5ml/支,含双氯芬酸钠栓50mg,武汉同药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50328);丙泊酚注射液(20ml/支,含丙泊酚200mg,芬兰LeirasOy公司,批号:UGI56)。
1.3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穿刺点均选L2~3椎间隙先穿刺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用25G腰穿针自硬膜外穿刺针针孔穿刺蛛网膜下腔,脑脊液流出通畅后,根据患者情况缓慢注入局麻剂(0.75%罗哌卡因2ml+50%葡萄糖1ml)2.5~3.0ml(约1ml/5s),拔出腰穿针,头向置入硬膜外导管3~4cm,固定导管,5~15min内调节手术所需麻砥矫妗W⒁庋槠矫娴鹘?平面低追加2%利卡多因5~10ml进行调节效果较满意术毕前l5min硬膜外腔注入负荷量0.75%罗派卡因8ml。
建立静脉通道后,
治疗组静脉注射双氯芬酸钠栓1mg/kg和丙泊酚2mg/kg,对照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
待受术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术中根据受术者的体动反应追加丙泊酚20~50mg至体动消失。
1.4观察项目
分别在术后30min、1、2、6h专人随访。
观察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情况。
1.5术后镇痛效果评估
分为4级:佳(活动、咳嗽时无疼痛、无不良反应,VAS0分);一般(静止情况下无疼痛、咳嗽,活动时轻度疼痛,VAS1~2分);欠佳(静止情况下仍疼痛,但能忍受,VAS3~8分);无效(持续性疼痛,呻吟VAS9~10分)。
1.6统计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5.0软件包处理,所有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记数资料以χ2检验进行率的差异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VAS评分比较
术后组间30min、1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6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良反应
两组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见表2。
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
3讨论
剖宫产术后良好的镇痛,对患者术后的恢复起较大的作用。
寻找一种镇痛确切、副作用小的术后镇痛方法是麻醉医生的责任。
双氯芬酸钠栓的主要成分是双氯芬酸,对创伤患者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它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从而阻断花生四烯酸向前列腺素的合成途径,使前列腺素合成减少。
同时它能促进花生四烯酸与三酰甘油的结合,降低了细胞内游离的花生四烯酸的浓度,而间接抑制白三烯的合成。
有效抑制了丘脑中枢对神经末梢伤害性感受器传入反应及减少外周神经末梢对伤害性感知的敏感性,从而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
双氯芬酸钠栓通过直肠给药后吸收快,0.5~2h达峰值,作用可维持12h,一般不需要重复用药。
原有资料显示,双氯芬酸钠栓通过外周神经作用于小肠,抑制肠蠕动。
但我们的结果显示,盐酸罗哌卡因联合丙泊酚对胃肠功能恢复无明显抑制。
其原因可能是:双氯芬酸钠栓与丙泊酚联合应用时,局麻药直接阻滞神经根传入的痛刺激,又可阻断交感神经,使迷走神经张力相对提高加速肠蠕动。
总之,双氯芬酸钠栓复合丙泊酚用于门诊剖宫产手术与双氯芬酸钠栓比较短时可以达到镇痛效能,且对呼吸抑制作用轻,术后镇痛作用时间长,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配伍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忠田,王学斌,杨学锋,等.腰一硬联合阻滞穿刺中无脑脊液流出的原因分析[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2,5:268.
[2]徐红,栾加敏,封卫征,等.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7):417-419.
[3]徐国柱,李晓玲,段砺瑕,等.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治疗中度术后疼痛的Ⅱ期临床试验[J].中国新药杂志,2004,13(9):846-848.
[4]陈蕾,吴蔚宇,张晓峰,等.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开胸术后静脉镇痛的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11):836-838.
[5]周德华.实用麻醉药物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