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降糖药-双胍类
❖ 作用机制
(1)、抑制过多的内源性肝葡萄糖生成是二甲双胍降低血糖的主要 机制,是改善肝脏对胰岛素的抵抗,抑制糖异生的结果。 (2)、改善周围组织(骨骼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 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是二甲双胍改善餐后血糖的重要机制。 (3)、减轻体重是双胍类药物的显著特点,可减少内脏和体内总的 脂肪含量,主要是抑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取的结果。减轻体重改善 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其降糖作用,但其降糖作用不依赖于体重的下 降。
周围血管疾病* 43%
糖尿病相关
21%
的死亡*
14%
心肌梗塞*
中风** 12%
目录
1
前言
2
口服降糖药
口服降糖药
T2DM理想的治疗模式
改善β细胞 功能
改善胰岛素 抵抗
HbA1c
口服降糖药-分类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磺脲类药物、格列奈 类药物。
❖减少肝葡萄糖输出的药物:双胍类药物。 ❖延缓葡萄糖吸收的药物:α-糖苷酶抑制剂。 ❖增强胰岛素作用的药物:TZDs。 ❖新型降糖药:DPP-IV抑制剂
1、苯乙双胍(降糖灵) 易引起乳酸酸中毒,渐被淘汰和停止使 用。
2、二甲双胍(降糖片、迪化糖锭、格华止、美迪康、美福明、 立克糖) 水溶性增加,不易在体内蓄积,致乳酸酸中毒的危险显著降低, 是目前国外惟一应用的双胍类药物。
口服降糖药-双胍类
❖ 作用机制 1.降血糖的作用机制 双胍类药物主要通过增强胰岛素在肝、肌肉组织 的作用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降低血糖的同时降低空 腹和餐后胰岛素水平,但不直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口服降糖药-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
❖ 降低血糖的幅度
❖ HbA1c降低0.5-1.5% ❖ 约3 - 4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