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_七年级_美术课件_剪纸
- 格式:ppt
- 大小:3.12 MB
- 文档页数:32
初中七年级美术课教案:剪纸艺术一、引言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在初中七年级美术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剪纸艺术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专注力和创造力。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设计一堂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剪纸艺术课,以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核心知识与技能在教授剪纸艺术课时,教师需要传授给学生的核心知识和技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剪纸艺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剪纸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教师需要详细讲解剪纸的基本技巧,包括剪纸刀的使用方法、造型纸的选择和剪纸的常见形象等。
3.培养创意思维和观察力:通过剪纸艺术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观察力,让他们能够从生活中的细节和元素中发现美。
4.提高操作技能和耐心:剪纸艺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和耐心,通过练习和实践,学生的技能和耐心可以得到提高。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1)剪纸艺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工具;(3)通过剪纸创作表达个人情感和观点;(4)展示和欣赏学生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2.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剪纸艺术的历史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为后续的实践活动做好准备。
(2)示范法:教师可以对一些基本的剪纸形象进行示范,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和模仿。
(3)实践和创作: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剪纸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操作技能。
(4)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将自己的剪纸作品展示给全班,并进行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的自信和表达欲望。
四、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入剪纸艺术的话题,展示一些经典的剪纸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知识讲解介绍剪纸艺术的起源、发展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让学生了解剪纸的特点和魅力。
然后,详细讲解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3.示范剪纸教师进行一些基本剪纸形象的示范,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和模仿。
七年级下册第五课
纸的立体表现一纸浮雕
修機:畴■市二十七屮
教师:盛婕
%
J
思考:
以上展赏的I{浮厳作品有什么特点?制作纸浮H利用了娥的什么特点?是如何制作的?
品的制法?
1 ■折叠法:直折■曲折;P
2. 剪刻法:剪大•刻小;
3 ■卷曲法:笔卷■格尺压■桌边磨;
大家动手做一做1、折叠法:直折
直折效果:
曲折效果:
2、
卷
曲
法
Q
------------- z
卷曲效果:
纸浮雕作品的制作歩骤
1.设计造型:
2分部剪刻:
3. 组合粘贴:
4. 整体调整:
布置作业:
利用at厦林料制作一*§址浮11作品;
要求两人合作,构思精
J5, 制作干禅,色彩协调。
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能否学
以致用呢?
摩拔:畴市二十七中
教师:盛婕
制作单位:呼市第二十七中学
制作教师:盛«
制作时间:2006、9
课件说明:本课是人美版七年级美术教林第五课,
鉴于学生情况,本课件采用狀赏一思考一方法一技15呱步骤进行授课。
使学生由直观进入理论,由理抡导入实践,从而陶冶情操、激发想象、调动兴超,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初中七年级美术课教案:剪纸艺术一、引言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之一,源远流长。
它以其独特的美感和文化内涵,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喜爱和追捧。
作为美术课的一部分,初中七年级学生通过学习剪纸艺术,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欣赏能力,还能够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本教案旨在为初中七年级的美术课提供一种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目标1. 了解剪纸艺术的起源、历史和特点。
2. 学习剪纸艺术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创作一幅个性化的剪纸作品。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想象力。
三、教学步骤1. 导入利用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剪纸艺术的作品,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探究通过讲解剪纸艺术的历史和特点,引发学生思考。
提问一些问题,如“你们对剪纸艺术有什么了解?你们知道剪纸艺术有哪些不同的风格和技巧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3. 技巧讲解分阶段教授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首先,讲解剪纸艺术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剪刀、剪纸纸、图案模板等。
然后,示范如何剪纸,引导学生跟随操作。
最后,教授一些常见的剪纸技巧,如折叠剪纸、多层剪纸等。
4. 创作活动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设计并完成一幅个性化的剪纸作品。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5. 展示和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评价。
学生可以互相欣赏对方的作品,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老师也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6. 反思总结在课程结束时,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学习过程。
让学生思考他们在学习剪纸艺术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
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同时,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剪纸技巧和艺术品味。
四、课堂资源准备1. 剪纸艺术作品的图片、视频或实物。
2. 剪纸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3. 剪纸的技巧和方法的讲解材料,如图文说明、视频教学等。
初中七年级美术课教案:剪纸艺术一、剪纸艺术的介绍和意义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它是利用剪刀和纸张将图案和文字制作而成,通过雕刻出各种精巧的形状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祝福。
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他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剪纸艺术在中国文化中拥有重要地位。
在过去,人们常常将剪纸用于庆祝节日、喜庆婚礼等重要场合。
如今,在城市化进程中,这种传统手工艺也逐渐被人们所忽视。
因此,在美术课上教授剪纸艺术,不仅有助于弘扬中华文化,更能让学生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初中七年级美术课教案:剪纸艺术实践1. 学习材料- 知名剪纸作品图片展示- 剪刀、彩色纸张- 教师精心制作的美术教具2. 学习目标- 了解剪纸艺术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与方法- 创作并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3. 学习步骤第一阶段:介绍剪纸艺术(15分钟)在开篇时,通过图片展示、简单介绍等方式向学生展示著名的剪纸作品,并让他们体会到剪纸艺术的独特之处。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剪纸艺术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并讨论它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第二阶段:学习基本技巧与方法(30分钟)1)教师向学生演示如何使用剪刀正确地剪出不同形状。
2)指导学生探索不同的手法和款式,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增加难度。
3)分组合作,互相交流和比较各自的成果,共同进步。
第三阶段:创作个人剪纸作品(50分钟)在前两个阶段的指导下,学生将有足够的基础进行个人创作。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主题,例如动物、植物、节日等,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随后,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相互交流彼此的感受和体验。
三、剪纸艺术在课堂中的价值剪纸艺术在初中美术课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以下是它在教育中所能带来的益处:1. 培养学生审美观:通过欣赏和创作剪纸作品,学生可以培养对美的敏感度,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 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剪纸需要精细的操作和耐心。
人教版美术九年级上册《剪纸》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人教版美术九年级上册,具体章节为《剪纸》。
详细内容包括:剪纸的历史与发展、剪纸的分类与特点、剪纸的基本技巧与创作方法、优秀剪纸作品欣赏。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剪纸的历史、分类、特点及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素养。
3. 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剪纸技巧的掌握和创作方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了解剪纸的历史、分类、特点,学会运用剪纸技巧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剪刀、胶水、彩纸、模板、展示板。
2.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模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剪纸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民间艺术,激发学习兴趣。
过程一:欣赏剪纸作品,了解剪纸的历史与发展。
过程二:分析剪纸的分类与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剪纸艺术。
2. 讲解:讲解剪纸的基本技巧与创作方法。
过程一:演示剪纸技巧,如折、剪、刻等。
过程二:分析创作方法,如设计图案、选择材料、操作步骤等。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剪纸创作。
过程一:分发材料,学生设计图案。
过程二:学生动手剪纸,教师巡回指导。
过程三: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价与交流。
六、板书设计1. 《剪纸》2. 内容:剪纸的历史与发展剪纸的分类与特点剪纸的基本技巧与创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四季”为主题,创作一幅剪纸作品。
2. 答案: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发挥创意,完成一幅剪纸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剪纸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其他民间艺术,如泥塑、年画等,拓宽艺术视野。
组织学生参加剪纸比赛,提高创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剪纸的基本技巧与创作方法的讲解和演示。
2. 学生分组进行剪纸创作的实践环节。
3. 作业设计中的主题创作。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剪纸的基本技巧与创作方法的讲解和演示1. 折纸技巧:介绍不同的折纸方法,如对折、连续对折、三角折等,并演示如何将纸张折叠成所需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