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B)
- 格式:doc
- 大小:301.00 KB
- 文档页数:5
北京课改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直接写得数。
420÷7= 80×6= 630÷9=
3×60= 80×5= 240÷4=
5×70= 540÷6= 70×4-40=
180÷(3+6)= 450+50÷5= 100-20×4=
二、填空题。
1.在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 ),再算( )。
2.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 ),再算( )。
3.比16的7倍多15的数是( ),比28的9倍少23的数是( )。
4.顺发停车场停了8排小汽车,每排有14辆;大汽车停了8辆。小汽车比大汽车
多( )辆。
5.一本童话书有158页,小雨每天看18页,看了7天后,还剩( )页没看。
6.噜噜带了100元钱,买了一个书包,花了28元。剩下的钱正好买了6支钢笔,
每支钢笔( )元。
7.一个书架有两层,如果从上层取5本放到下层,上层还比下层多3本。原来上层
比下层多( )本书。
8.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的比全长一半还多3米,第二次用去的比余下的一半少
10米,第三次用去15米,最后还剩7米。这捆电线原来长( )米。
9.学生问张老师今年多少岁,他笑着说:“把我的年龄减去4后,被7除,加上6
后乘5,刚好是半百。”那么张老师今年( )岁。
三、判断题。(,错的画“?”)
1.计算63+36÷3时,要先算63+36。( )
2.9×(40+60)=900 ( )
3.要使70×(3+□)=560,□里应该填5。( )
4.720÷4÷2=720÷4×2 ( )
5.计算(85-35)÷5时,要先算85-35。( )
四、计算下面各题。
48+67×4 756÷3÷2 468-372÷3
678÷(54-48) (89+56)×7 (862-278)÷4
五、下面的计算对吗?,错的画“?”并改正。
六、在里填上“>”“<”或“=”。
70×3+670×(3+6) 80-75÷5 (80-75)÷5
800-(250+40)800-250-40 640÷4÷2640÷(4×2)
北京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1.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从一点出发可以画( )条射线。2.角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 )所组成的图形,这一点就是角的( ),两条射线就是角的两条( )。3. ∠1与25°的角组成一个直角,∠1=( )。4.根据角的度数,可以把角分成( )、( )、( )、( )和( )。5. 9时整时,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 )度,是( )角。6.如果∠1是∠2的3倍,∠2=30°,那么∠1是一个( )角。7.一个周角=( )个平角=( )个直角。8.已知∠1+∠2=125°,∠2=35°,那么∠1=( )。9.钟面上( )时整时,时针和分针成平角。10.角的大小与( )有关。二、选择题。1.下面( )可以近似地看成一条射线。A.卷尺 B.手电筒射出的光C.竹棍2.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拼成一个( )。A.平角 B.周角 C.钝角3.把直角、钝角、平角、锐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的是( )。A.平角、钝角、直角、锐角B.钝角、平角、直角、锐角C.锐角、直角、钝角、平角4.用一副三角尺不能拼出( )的角。A.15° B.20° C.135°5.右图中有( )个角。A.5 B.6 C.10 三、用量角器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并分类。
锐角:( ) 直角:( ) 钝角:( ) 平角:( ) 四、用量角器分别画出下列度数的角。105°85°150°
五、写出下面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的度数。
1.( ) 2.( ) 3.( ) 六、计算下图中各个角的度数。
∠1=60°∠2=( ) ∠3=( ) ∠4=( )
∠5=( ) ∠6=( ) ∠7=( ) 七、计算下面图形中角的度数。1.两个角的度数和是135°,其中一个角是65°,另一个角是多少度?
2.比平角小58°的角是多少度?是什么角?
3.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和是125°,求另一个角的度数。
第四单元测试卷(A)
一、直接写得数。 420÷7= 80×6= 630÷9=
3×60= 80×5= 240÷4=
5×70= 540÷6= 70×4-40=
180÷(3+6)= 450+50÷5= 100-20×4=
二、填空题。 1.在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 ),再算( )。
2.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 ),再算( )。
3.比 16的 7倍多 15的数是( ),比 28的 9倍少 23的数是( )。
4.顺发停车场停了 8排小汽车,每排有 14辆;大汽车停了 8辆。小汽车比大汽车
多( )辆。 5.一本童话书有 158页,小雨每天看 18页,看了 7天后,还剩( )页没看。
6.噜噜带了 100元钱,买了一个书包,花了 28元。剩下的钱正好买了 6支钢笔,每
支钢笔( )元。 7.一个书架有两层,如果从上层取 5本放到下层,上层还比下层多 3本。原来上层
比下层多( )本书。 8.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的比全长一半还多 3米,第二次用去的比余下的一半少
10米,第三次用去 15米,最后还剩 7米。这捆电线原来长( )米。
9.学生问张老师今年多少岁,他笑着说:“把我的年龄减去 4后,被 7除,加上 6后
乘 5,刚好是半百。”那么张老师今年( )岁。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计算 63+36÷3时,要先算 63+36。 ( )
2.9×(40+60)=900 ( )
3.要使 70×(3+□)=560,□里应该填 5。 ( )
4.720÷4÷2=720÷4×2 ( )
5.计算(85-35)÷5时,要先算 85-35。( )四、计算下面各题。 48+67×4 756÷3÷2 468-372÷3
678÷(54-48) (89+56)×7 (862-278)÷4
五、下面的计算对吗?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
六、在 里填上“>”“<”或“=”。
2020-2021年北京课改版数学上册测试题
第一单元测试卷(B)
一、填空题。
1.0和( )相乘都得0。
2.250×8的积的末尾有( )个0。
3.415的5倍是( ),8个207的和是( )。
4.30×3=( ),3个十乘3等于( )个十。
5.1005×6的积的中间有( )个0,末尾有( )个0。
6.205乘2,再乘3得( )。
7.估算303×7时,先把( )看成( ),( )×7=( ),所以( )×7≈( )。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398×4的积大约是( )。
A.1600 B.1200 C.1400 D.1000
2.估算103×6时,把103看成( )比较合适。
A.110 B.105 C.100 D.120
3.一位数(0除外)乘最大的两位数,积是( )。
A.两位数 B.三位数 C.两位数或三位数 D.不能确定
4.208×7的积的中间有( )个0。
A.2 B.1 C.3 D.0
5.250乘4的积的末尾有( )个0。
A.2 B.3 C.4 D.1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一个数乘1,结果一定比这个数乘0大。 ( )
2.因数的中间有0,积的中间一定也有0。 ( )
3.两个数相乘,积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因数。 ( )
4.×32,若积是三位数,则里最小能填3。 ( )
四、把结果相同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五、改错题。
1. 2. 2020-2021年北京课改版数学上册测试题
六、计算题。
1.估算。
299×3≈
201×4≈ 398×4≈ 497×2≈ 502×2≈
204×7≈ 798×5≈ 102×8≈ 399×5≈ 203×3≈
第一单元测试卷(B)
一、填空题。
1.0和( )相乘都得0。
2.250×8的积的末尾有( )个0。
3.415的5倍是( ),8个207的和是( )。
4.30×3=( ),3个十乘3等于( )个十。
5.1005×6的积的中间有( )个0,末尾有( )个0。
6.205乘2,再乘3得( )。
7.估算303×7时,先把( )看成( ),( )×7=( ),所以( )×7≈( )。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398×4的积大约是( )。
A.1600 B.1200 C.1400 D.1000
2.估算103×6时,把103看成( )比较合适。
A.110 B.105 C.100 D.120
3.一位数(0除外)乘最大的两位数,积是( )。
A.两位数 B.三位数 C.两位数或三位数 D.不能确定
4.208×7的积的中间有( )个0。
A.2 B.1 C.3 D.0
5.250乘4的积的末尾有( )个0。
A.2 B.3 C.4 D.1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一个数乘1,结果一定比这个数乘0大。 ( )
2.因数的中间有0,积的中间一定也有0。 ( )
3.两个数相乘,积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因数。 ( ) 4.×32,若积是三位数,则里最小能填3。 ( )
四、把结果相同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五、改错题。 1. 2.
六、计算题。
1.估算。
299×3≈ 201×4≈ 398×4≈ 497×2≈ 502×2≈
204×7≈ 798×5≈ 102×8≈ 399×5≈ 203×3≈
2.用竖式计算。
323×3= 49×5= 406×3= 280×6=
第四单元测试卷(B)
一、填空。
(1)一本书150页,小红第一天读了这本书的20%,第二天读了余下的30%,小红第二天读了( )页。
(2)甲数是40,乙数比甲数少5,乙数比甲数少( )%。
(3)比90多20%的数是( ),90比( )多20%。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堆煤的是12吨,这堆煤重( )吨。
(2)加工一批零件,第一车间单独做需11小时,如果第一车间加工这批零件的一半,需( )小时。
(3)一套西装的价格,先上调12.5%,再下调12.5%,现在的价格( )。(导学号98964136)
A.比原价提高了 B.比原价降低了 C.与原价相同 D.无法确定
三、判断对错并改正。
(1)王叔叔把2000元存入银行,存期3年,年利率为3.75%。到期后可得利息多少元?
2000×3.75%=75(元)
答:到期后可得利息75元。
(2)一件上衣原价180元,现在打七折出售,比原价降低了多少元?(导学号98964137)
180×70%=126(元)
答:比原价降低了126元。
四、根据算式补充问题。
六(2)班男生25人,女生22人。
(1) 25÷22: ?
(2)(25-22)÷25: ?
(3) 25÷(22+25): ?
五、小军家8月份的用水量是3吨,9月份的用水量再加上0.5吨正好比8月份少10%。小军家9月份的用水量是多少吨?
六、小平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全书的40%,还剩90页没看。没看的页数比看完的页数多百分之几?
七、早上上学时从家到学校,小欣用了8分钟;下午放学后从学校到家,小欣用了10分钟。小欣早上上学用的时间比下午回家的时间少百分之几?回家时的速度比上学时慢了百分之几?
八、2011年9月1日我国公布了新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征收标准。个人月收入在3500元以下的不征税,月收入超过3500元的,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
北京课改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 1瓶饮料的价钱=4个橘子的价钱 5瓶饮料的价钱=1个蛋糕的价钱
3个蛋糕的价钱=( )个橘子的价钱
2.用2、3、5这三个数字能够组成( )个不同的且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个不同的且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3.有3条不同的围脖和2顶不同的帽子,有( )种不同的戴法。
二、1只鸡和1只鸭,谁重?
三、解决问题。
1.
2.
3.某校要从3名男同学和2名女同学中各选出1人代表学校参加“少儿戏曲大赛”,有多少种不同的组队方案?
小丽 小美 小阳 小军 小杰
4.右图是学校星期五的菜谱,如果按一荤一素的要求进行搭配,星期五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
5.成成的爸爸是一位工厂老板,他刚买了一个保险柜,密码是由2、4、8三个数字组成的一个三位数。这个保险柜的密码可能是多少?
6.从鸟岛到狮虎山,共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
鸟岛 猴山 大象馆 狮虎山
答案
一、1.60
2.6 6
3.6
二、1只鸭比1只鸡重。
三、1.
答:有12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2.
答: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3.
答:有6种不同的组队方案。
4.
答:星期五有9种不同的配菜方法。
5.这个保险柜的密码可能是248、284、428、482、842、824。
6.
答:共有8条不同的路线。
2020-2021年北京课改版数学上册测试题
第八单元测试卷(B)
一、填空题。
1. 1瓶饮料的价钱=4个橘子的价钱
5瓶饮料的价钱=1个蛋糕的价钱
3个蛋糕的价钱=(
)个橘子的价钱
2.用2、3、5这三个数字能够组成( )个不同的且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个不同的且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3.有3条不同的围脖和2顶不同的帽子,有( )种不同的戴法。
二、1只鸡和1只鸭,谁重?
三、解决问题。
1.
2.
3.某校要从3名男同学和2名女同学中各选出1人代表学校参加“少儿戏曲大赛”,有多少种不同的组队方案?
小丽 小美 小阳 小军 小杰
2020-2021年北京课改版数学上册测试题
4.右图是学校星期五的菜谱,如果按一荤一素的要求进行搭配,星期五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
5.成成的爸爸是一位工厂老板,他刚买了一个保险柜,密码是由2、4、8三个数字组成的一个三位数。这个保险柜的密码可能是多少?
6.从鸟岛到狮虎山,共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
鸟岛 猴山 大象馆 狮虎山
2020-2021年北京课改版数学上册测试题
第八单元测试卷(B)答案
一、1.60
2.6 6
3.6
二、1只鸭比1只鸡重。
三、1.
答:有12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2.
答: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3.
答:有6种不同的组队方案。
4.
答:星期五有9种不同的配菜方法。
5.这个保险柜的密码可能是248、284、428、482、842、824。
6.
答:共有8条不同的路线。
2019-2020年度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卷(A) 班级: 姓名: 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 题序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第五题 第六题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28 分) 1.□59÷8,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可以填( );如果商是两位数,□里 最大可以填( )。 2.728÷8 的商是( )位数,500×4 的积的末尾有( )个 0。 3.6 千米-500 米=( )千米( )米 90 厘米=( )分米 6 千米=( )米 5 厘米+5 毫米=( )毫米 40 分米=( )米 4.用 24 时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上午 7:00 下午 3:00 晚上 9:00 ( ) ( ) ( ) 5.用普通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9:00 13:00 20:00 ( ) ( ) ( ) 6.要使 243×□的积是三位数,□内最大可以填( );要使 243×□的积是 四位数,□内最小可以填( )。 7.把边长 4 分米的正方形剪成两个同样的长方形,其中一个长方形的 周长是( )分米。 8.科技小组15:10开始活动,经过1小时40分结束。结束的时刻是( )。 9.一个边长是 6 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是( )厘米;如果一个长是 8 厘米 的长方形周长与这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长方形的宽是( )厘 米。 10.在 里填上“>”“<”或“=”。 120×2 102×2 201×3 210×5 302×3 453×2 754÷8 862÷9 78÷3 84÷3 0÷8 128×0 二、判断题。(对的画“ ”,错的画“✕”)(5 分) 小学三年级数学 第 1 页,共 4 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 第 2 页,共 4 页1.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10。 ( ) 2.250+0<250×0 ( ) 3.300 毫米比 2 分米长。 ( ) 4.120×5 的积的末尾只有 1 个 0。 ( ) 5.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长和宽一定也相等。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 分) 1.绕操场跑一圈是 400 米,跑 2 圈后,还差( )米是 1 千米。 A.200 B.600 C.800 2.红星幼儿园从下午 3:30 到 4:20 开展游戏活动,活动时间是( )。 A.50 分 B.10 分 C.1 小时
第四单元测试卷(A)
一、直接写得数。
420÷7= 80×6= 630÷9=
3×60= 80×5= 240÷4=
5×70= 540÷6= 70×4-40=
180÷(3+6)= 450+50÷5= 100-20×4=
二、填空题。
1.在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 ),再算( )。
2.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 ),再算( )。
3.比16的7倍多15的数是( ),比28的9倍少23的数是( )。
4.顺发停车场停了8排小汽车,每排有14辆;大汽车停了8辆。小汽车比大汽车多( )辆。
5.一本童话书有158页,小雨每天看18页,看了7天后,还剩( )页没看。
6.噜噜带了100元钱,买了一个书包,花了28元。剩下的钱正好买了6支钢笔,每支钢笔( )元。
7.一个书架有两层,如果从上层取5本放到下层,上层还比下层多3本。原来上层比下层多( )本书。
8.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的比全长一半还多3米,第二次用去的比余下的一半少10米,第三次用去15米,最后还剩7米。这捆电线原来长( )米。
9.学生问张老师今年多少岁,他笑着说:“把我的年龄减去4后,被7除,加上6后乘5,刚好是半百。”那么张老师今年( )岁。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计算63+36÷3时,要先算63+36。 ( )
2.9×(40+60)=900 ( )
3.要使70×(3+□)=560,□里应该填5。 ( )
4.720÷4÷2=720÷4×2 ( )
5.计算(85-35)÷5时,要先算85-35。( )
四、计算下面各题。
48+67×4 756÷3÷2 468-372÷3
北京课改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直接写得数。
32×3= 600×4= 0×60= 80×4=
102×4= 700×7= 50×3= 23×3=
146×0= 403×2= 120×3= 179+0=
2000×4= 80×5= 500×4= 9×1000=
二、填空题。
1.8个40是( ),900的3倍是( )。
2.0和( )相乘都得0。
3.760×5的积的末尾有( )个0,502×4的积的中间有( )个0。
4.一个保温杯98元,王阿姨买了7个,大约需要( )元。
5.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积是( )。
6.明明一家三口乘火车去上海旅游,每张火车票124元,他们一家来回买车票要花( )元。
7.要使341×□的积是三位数,□内最大可以填( );要使积是四位数,□内最小可以填( )。
8.36+37+38+39+40=( )×5=( )
401+402+403+404+405+406+407=( )×7=( )
9.找规律,填一填。
5 7 48 54 66 135
25 35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两个因数相乘,积一定会比其中每一个因数都大。 ( )
2.一个因数的中间有0,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 ( )
3.1000×0=1×0 ( )
4.342×4的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 )
5.一个因数的末尾有1个0,积的末尾也一定只有1个0。 ( )
四、用竖式计算。 375×5= 280×4= 856×7=
第二单元测试卷(B)
一、量一量。
1.
2.
长( )毫米 长( )毫米
二、填空题。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 )、( )、( )、( )。
2.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 )作单位。
3.计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 )作单位。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厚约10( ) 骑自行车每小时行驶20( ) 身高约1( ) 高约4( )
三、在○里填上“>”“<”或“=”。
8千米 ○ 7900米 7000米 ○ 7千米 5千米 ○ 5400米
5米 ○49分米 1米 ○ 8分米 200毫米 ○ 3分米
四、算一算。
2千米=( )米 1000米=( )千米 5厘米=( )毫米
800厘米=( )分米 80分米=( )米 20分米=( )厘米
6米=( )厘米 40毫米=( )厘米 8000米=( )千米
2千米-1200米=( )米 6500米-2500米=( )千米
24毫米+46毫米=( )毫米=( )厘米 4厘米-22毫米=( )毫米
五、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千米 B.米 C.分米 D.厘米 E.毫米
1.纸杯厚约1( )。
2.妈妈买的DVD影碟机厚约5( )。
3.笑笑的手掌长约1( )。
4.刘彤爸爸的身高大约是2( )。
5.小明家所在的城市距北京约670( )。
六、排一排。
1.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400厘米 30米 20分米 1千米
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5000毫米 200厘米 1米 5000米七、解决问题。
1.爸爸每天沿操场跑5圈,操场每圈长400米。爸爸每天跑多少米?是多少千米?
2.9枚1元硬币叠起来高1厘米8毫米,每枚1元硬币厚多少毫米? 3.
明明家 商场 学校 邮局
明明家距邮局6000米,距学校5000米。邮局和商场之间相距3000米,学校和商
场之间相距多少千米?
4.一根绳长40米,先剪下12米做一根长绳,剩下的每4米做一根短绳,可以做多少
根短绳?
5.想一想:小东到游乐场走哪条路近?近多少千米?第二单元测试卷(B)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卷(A)
一、填空题。
1.
从刻度0到刻度5之间的长度是( )厘米,也可以写作( )毫米。从刻度2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是( )毫米。
厘米=( )分米
6米=( )分米
10000米=( )千米
1分米-4厘米=( )厘米
4千米-1000米=( )米
80毫米=( )厘米
38毫米+12毫米=( )厘米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厚约2(
)。 学生直尺长约20( )。
小兔子身长约 每秒飞行约5(
)。
3( )。
北京到天津的铁路 长约2( )。
长120( )。
4.学校操场一圈400米,乐乐绕操场跑了2圈,还差( )米正好是1千米。
5.一支铅笔长18厘米,用去1分米,还剩( )厘米。
6.把一根4米长的绳子,剪成同样长的8段,每段长( )分米。
二、圈出合适的数量。
1.一枚1元硬币的厚度约(2分米 2毫米 2厘米)。
2.燕子每小时飞行(430米 40千米 1000米)。
3.电视机屏幕宽(90米 90厘米 90分米)。
4.亮亮骑自行车每小时可行(2米 20千米 60千米)。
5.一只公鸡高约(60毫米 60厘米 60分米)。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上小学三年级的小亮,每小时能走4千米。 ( )
2.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 )
3.一座三层楼房高约10分米。 ( )
4.国际马拉松比赛的全程约是42米。 ( )
5.学习时要注意用眼卫生:眼睛与书本距离要保持30厘米左右。 ( )
四、比一比。
1.在里填上“>”“<”或“=”。
8千米7999米 5千米5020米
5000米+1000米7千米 3米28分米
80毫米8分米 40厘米40毫米
2米-8分米1米 800米8千米
北京课改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 1瓶饮料的价钱=4个橘子的价钱 5瓶饮料的价钱=1个蛋糕的价钱
3个蛋糕的价钱=( )个橘子的价钱
2.用2、3、5这三个数字能够组成( )个不同的且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
数,( )个不同的且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3.有3条不同的围脖和2顶不同的帽子,有( )种不同的戴法。
二、1只鸡和1只鸭,谁重?
三、解决问题。
1.
2.
3.某校要从3名男同学和2名女同学中各选出1人代表学校参加“少儿戏曲大赛”,
有多少种不同的组队方案?
小丽小美小阳小军小杰
4.右图是学校星期五的菜谱,如果按一荤一素的要求进行搭配,星期五有几种不
同的配菜方法?
5.成成的爸爸是一位工厂老板,他刚买了一个保险柜,密码是由2、4、8三个数字
组成的一个三位数。这个保险柜的密码可能是多少?
6.从鸟岛到狮虎山,共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
鸟岛猴山大象馆狮虎
山
答案
一、1.60
2.6 6
3.6
二、1只鸭比1只鸡重。
三、1.
答:有12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2.
答: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3.答:有6种不同的组队方案。
4.答:星期五有9种不同的配菜方法。
5.这个保险柜的密码可能是248、284、428、482、842、824。
6.
答:共有8条不同的路线。
第一单元测试卷(B)
一、想一想,填一填。
(1)在( )里填上“厘米”或“米”。
身高约120( )
高约2( )
宽约10( )
长约21( )
宽约5( )
高约5( )
(2)橡皮长( )厘米 铅笔长( )厘米
(3)量一量。
(4)聪聪身高95厘米,再长( )厘米就是1米了。
二、算一算。
3 m+7 m=( )m 14 m-9 m=( )m
1 m-70 cm=( )cm 29厘米-15厘米=( )厘米
28厘米-( )厘米=20厘米 12米+( )米=20米
60 cm+140 cm=( )cm=( )m
三、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测量大象的身高,用( )作单位比较合适。
A.厘米 B.米 C.拃(zhǎ)(2)下面物体中最接近1厘米的是( )。
A.2本数学书的厚度 B.新华字典的厚度 C.一张白纸的厚度
(3)1米长的铁丝和100厘米长的毛线相比,( )。A.铁丝短 B.毛线短 C.一样长
(4)下面( )是线段。
(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6)测量4层楼旁的一棵大树的高度,最好的方法是( )。A.没有办法 B.把树砍倒后用米尺量C.站在楼房上记下树顶的位置,再用长卷尺测量记号和地面之间的距离
四、下面的图形中有几条线段?填一填。
五、蚂蚁从大树那里出发,已经爬行了( )厘米,再爬( )厘米就到了小花处。
六、用一根10米长的竹竿测量井深,竹竿露出井面1米,井深多少米?七、蜗牛赛跑。第一单元测试卷(B)答案
一、(1)厘米 米 厘米 厘米 厘米 厘米
(2)5 9
(3)2 2 3 2 2 2 3 1
(4)5
二、10 5 30 14 8 8 200 2
三、(1)B
(2)A
(3)C
(4)A
(5)C
(6)C
四、0 2 4 3
五、5 3
六、10米-1米=9米
答:井深9米。
七、80厘米+20厘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第三单元测试卷(A)
一、填空题。
1.480里面有( )个8,3200是4的( )倍。
2.从906中连续减去( )个3,得到的结果是0。
3.427里面有( )个7,( )的8倍是840。
4.785连续减去5,减( )次后,还剩25。
5.根据54÷3=18,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5400÷3=( ) 540÷3=( )
54000÷3=( )
6.□54÷6,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能填( );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能填( )。
7.要使6□8÷6的商中间有0,且结果没有余数,□里可以填( )。
8.在○里填上“>”“<”或“=”。
543÷3○826÷7 357÷6○424÷8
513÷5○503÷5 258÷3○428÷4
9.由算式121×7+6=853,可以判定853÷7的商是( ),余数是( )。
10.括号里最大能填哪个整十数?
( )×5<341 ( )×6<478
11.675÷5,要使商增加1,被除数应增加( )。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被除数的中间有0,商的中间就一定有0。 ( )
2.两个数相除的商一定小于这两个数相乘的积。 ( )
3.在一道除法算式中,余数是7,除数最小是9。 ( )
4.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 )
5.一根长129米的绳子,剪成3米长的小段,最多需要剪43次。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305÷3商的中间有( )个0。
A.2 B.1 C.0
2.要使 □)872的商中间出现0,□里应该填( )。
A.7 B.8 C.9
3.下面的算式中,商是两位数的是( )。
A.612÷3 B.382÷3 C.543÷6
4.要使□67÷5的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 )。
北京课改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测试卷(B)
一、填空题。
1.27比4个6多( );30减去6的差,除以4得( )。
2.在计算180-27×3时,应先算( ),再算( )。
3.560÷8的商加上40是( )。
4.小新买了一把尺子,花了3元,又买了8支彩笔,每支2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列算式是( )。
二、在○里填上“>”“<”或“=”。
(72+78)×3○450 9×90+9○999 270÷3-27○27
0×27+8○0 4×(12+9)○129 720÷(70-61)○80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各组算式的运算顺序一样的是( )。
A.2×9÷3 2+9-3 B.36-6×5 36÷6×5
C.56÷7×5 56+7×5 D.32+49÷7 45÷5÷9
2.已知△÷○=☆,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3.明明用小棒摆了4个五边形,如果用这些小棒摆正方形,可以摆( )。
A.5个 B.8个 C.10个 D.不能确定
4.比683的4倍多40的数是多少?列式正确的是( )。
A.(683+40)÷4 B.683×4+40 C.(683-40)÷4 D.683×4-40 5.某校五年级有8个班,共384名学生,四年级平均每班有54名学生。四年级平均每班的学生人数比五年级平均每班的学生人数多多少人?列式正确的是( )。
A.384÷8-54 B.54-384÷8 C.54×8-384 D.384-54×8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得数。
2×9+30= 56+32÷4= 45÷5-7= 82-6×7=
(32+24)÷8= 5×(36-29)= 2×(8+3)= 54÷6+3=
2.脱式计算。
54÷6+3 25+125÷5 4+4×54 135×6+28
854÷7+32 (240-120)÷5 358+315÷3 (564-416)÷2
五、解决问题。
1.妈妈买了2件上衣和1顶帽子,付给售货员200元,应找回多少元?
78元 52元 35元 75元 2.购物活动。
(1)买13把剪刀和1袋彩笔需要多少元?
(2)小丽有100元,买6个玩具熊,还剩多少元?
(3)如果一袋彩笔共有6支,求1支彩笔比1把剪刀便宜多少元。
(4)有100元钱,够买几盘蛋糕?还剩多少元?
3.王老师和12名学生去参观展览,带100元钱够吗?
4.大明有课外读物30本,小明有课外读物20本。若使他们的课外读物数量相等,大明应给小明几本? 第四单元测试卷(B)答案
一、1.3 6 2.乘法 减法 3.110 4.8×2+3
二、= < > > < =
三、1.A 2.B 3.A 4.B 5.B
四、1.48 64 2 40 7 35 22 12
2.
54÷6+3
=9+3
=12
25+125÷5
=25+25
=50
4+4×54
=4+216
=220
135×6+28
=810+28
=838
854÷7+32
=122+32
=154
(240-120)÷5
=120÷5
=24
358+315÷3
=358+105
=463
(564-416)÷2
=148÷2
=74
五、1. 78×2+35
=156+35
=191(元)
200-191=9(元)
答:应找回9元。
2.(1)5×13+18
=65+18
=83(元)
答:买13把剪刀和1袋彩笔需要83元。
(2)100-12×6
=100-72
=28(元)
答:还剩28元。 (3)5-18÷6
=5-3
=2(元)
答:1支彩笔比1把剪刀便宜2元。
(4)100÷8=12(盘)……4(元)
答:够买12盘蛋糕,还剩4元。
3. 12×8+15
=96+15
=111(元) 111>100
答:带100元钱不够。
4.30+20=50(本)
50÷2-20 或 30-50÷2
=25-20 =30-25
=5(本) =5(本)
答:大明应给小明5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