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生物 专题训练8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2).doc
- 格式:doc
- 大小:190.00 KB
- 文档页数:5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资料1.下列关于细胞分裂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同源染色体联会B.某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若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则可形成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后代C.二倍体动物在细胞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很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D.某二倍体正常分裂中的细胞若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解析:选B。
精子形成过程中,若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则形成染色体组成为XX或YY的精子,因此可形成染色体组成为XYY或XXX的后代,B错误。
2.下列有关果蝇精子形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精原细胞增殖时发生基因重组B.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X染色体C.次级精母细胞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D.精子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3.A个精原细胞和A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最多能形成多少个受精卵( )A.A B.2AC.3A D.4A解析:选A。
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而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所以当A个精原细胞和A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后可产生4A个精子和A个卵细胞,相互结合,最多只能形成A个受精卵。
4.如图所示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cd期的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B.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cd段某一时期C.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细胞板和纺锤体都出现在bc时期D.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ef期的细胞都含两个染色体组解析:选B。
若为减数分裂,cd期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等,其中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的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正确;若为有丝分裂,细胞板和纺锤体分别出现于末期(属ef期)和前期(属cd期),C错误;ef期可代表有丝分裂的后期和末期,人体有丝分裂后期、末期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D错误。
1.细胞的减数分裂(Ⅱ)。
2.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Ⅱ)。
3.动物的受精过程(Ⅱ)。
4.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热点题型一减数分裂例1、(2017年海南卷,21)若要表示某动物细胞(2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形成的细胞,下列示意图中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结束形成的细胞无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2条单体,D正确。
【变式探究】某动物的精子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脱氧核苷酸链数分别是( )A.32、16、64、64、128B.32、8、32、64、128C.16、8、32、32、64D.16、0、32、32、64【答案】A【解析】精子是精原细胞经过两次分裂得到的,其染色体是精原细胞的一半,因此精原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16对,初级精母细胞是精原细胞复制产生的,1条染色体含2个染色单体,2个DNA,4条DNA单链。
【提分秘籍】(1)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
(2)同源染色体也有大小不同的,如男性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X染色体较大,Y染色体较小。
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点断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因不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不叫同源染色体;但只要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不管大小、形状是否相同,都叫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既可以是复制之前不含染色单体也可以是复制之后含染色单体。
【举一反三】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源染色体是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C.同源染色体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D.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答案】A【方法技巧】同源染色体的判断方法(1)看有无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的现象:配对形成四分体的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
1.细胞的减数分裂(Ⅱ)。
2.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Ⅱ)。
3.动物的受精过程(Ⅱ)。
4.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热点题型一减数分裂例1、(2017年海南卷,21)若要表示某动物细胞(2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形成的细胞,下列示意图中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结束形成的细胞无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2条单体,D正确。
【变式探究】某动物的精子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脱氧核苷酸链数分别是()A.32、16、64、64、128B.32、8、32、64、128C.16、8、32、32、64D.16、0、32、32、64【答案】A【解析】精子是精原细胞经过两次分裂得到的,其染色体是精原细胞的一半,因此精原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16对,初级精母细胞是精原细胞复制产生的,1条染色体含2个染色单体,2个DNA,4条DNA单链。
【提分秘籍】(1)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
(2)同源染色体也有大小不同的,如男性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X染色体较大,Y染色体较小。
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点断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因不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不叫同源染色体;但只要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不管大小、形状是否相同,都叫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既可以是复制之前不含染色单体也可以是复制之后含染色单体。
【举一反三】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源染色体是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C.同源染色体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D.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答案】A【方法技巧】同源染色体的判断方法(1)看有无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的现象:配对形成四分体的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Ⅱ)1.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重、难点)2.知道受精作用的过程。
3.说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意义。
(重点)4.学会使用高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1.实验原理根据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的变化,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2.实验流程(1)装片的制作(同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过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2)显微观察探讨1:能否在一个装片中观察到精原细胞持续性的变化?提示:否,因为固定装片中细胞为死细胞。
探讨2:观察减数分裂实验为什么不选择雌性个体?提示:卵细胞产生数量少;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
[思维升华]1.观察减数分裂实验材料的选择一般来说,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雌配子数量,因此在选择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时,要选择分裂旺盛的雄性个体生殖器官——被子植物的花药或动物的睾丸(精巢)。
另外,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继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所以要完整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图像,特别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图像,一般不选择雌性个体。
2.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图像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区别是无同源染色体。
1.为了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特点,实验材料选择恰当的是()①蚕豆的雄蕊②桃花的雌蕊③蝗虫的精巢④小鼠的卵巢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要想观察减数分裂的全过程,必须要求观察材料能够连续地完成减数分裂的过程且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数量多。
蚕豆的雄蕊和蝗虫的精巢中的细胞能够完整地进行减数分裂且数量多;而桃花的雌蕊中和动物的卵巢中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数量很少,并且减数分裂过程不完整,不易观察到。
【答案】 C2.在显微镜下观察动物组织切片,发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有的是体细胞的一半,有的是体细胞的2倍,该切片取自() 【导学号:10090050】A.人的小肠表皮B.家兔胚胎C.绵羊肝脏D.牛精巢【解析】人的小肠、家兔胚胎及绵羊的肝脏,这些组织或器官的细胞所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都是有丝分裂,不可能出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的时期,而牛的精巢内,一部分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一部分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1.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答案 A解析分析图示,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且分到两极的染色体有4条,结合该生物是含有6条染色体的二倍体,判断分到两极的染色体比正常分裂多一条,应该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得到的两个次级性母细胞一个含有4条染色体,另一个含有2条染色体,所以A项正确。
2.下图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
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①与②B.①与③C.②与③D.②与④答案 C3.如图表示高等动物细胞(2N)在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染色体(a)、染色单体(b)、DNA(c)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此时细胞内不可能发生 ( )A.染色体在纺锤体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B.存在于细胞中某一极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2NC.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内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D.无同源染色体联会,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答案 B解析B项所述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无染色单体。
4.下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B→C,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因为复制的结果B.由H→I,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受精作用的结果C.由R→P,DNA的含量减少一半,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的结果D.由D→E,DNA的含量减少一半,原因与N→R的过程相同答案 D5.下列是某二倍体高等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细胞不可能为浆细胞或效应T细胞B.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有①②③C.③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只能为极体D.②细胞中正在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答案B解析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已高度分化不能再分裂;①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据②细胞图可判断此动物为雌性;③细胞均等分裂,产生的细胞一定是极体;②细胞中非同源染色体会发生自由组合,所以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会发生自由组合。
1.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答案 A解析分析图示,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且分到两极的染色体有4条,结合该生物是含有6条染色体的二倍体,判断分到两极的染色体比正常分裂多一条,应该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得到的两个次级性母细胞一个含有4条染色体,另一个含有2条染色体,所以A 项正确。
2.下图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
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A.①与②B.①与③C.②与③D.②与④答案 C3.如图表示高等动物细胞(2N)在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染色体(a)、染色单体(b)、DNA(c)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此时细胞内不可能发生()A.染色体在纺锤体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B.存在于细胞中某一极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2NC.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内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D.无同源染色体联会,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答案 B解析B项所述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无染色单体。
4.下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B→C,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因为复制的结果B.由H→I,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受精作用的结果C.由R→P,DNA的含量减少一半,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的结果D.由D→E,DNA的含量减少一半,原因与N→R的过程相同答案 D5.下列是某二倍体高等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细胞不可能为浆细胞或效应T细胞B.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有①②③C.③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只能为极体D.②细胞中正在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答案B解析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已高度分化不能再分裂;①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据②细胞图可判断此动物为雌性;③细胞均等分裂,产生的细胞一定是极体;②细胞中非同源染色体会发生自由组合,所以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会发生自由组合。
专题08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专项突破多变等特点,也是很多学生在做题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高考命题对于本知识点的考查,通常结合图形出题,充分体现对考生能力的考查。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题型分类多种多样,不一而足。
本专题将以2015-2018年各地高考真题入手,从基础概念辨析、图像辨析、物质变化及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的关系四个方面入手,分析整合,帮助考生走出困惑。
【难点1】基础概念辨析本部分题目考查相对基础,主要涉及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特点,涉及物质变化、染色体行为、DNA 等知识点,考查形式多以文字描述为主。
( )A . 前期,一对中心粒分开并移到细胞的两极B . 中期,通常会发生染色体畸变和基因重组C . 后期,细胞的每一极都含有2条性染色体D . 末期,核膜向内不断凹陷并逐渐形成环沟【答案】C【典例2】(2018 全国III )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 . 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 . 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答案】B【解析】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A正确;有丝分裂不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B错误;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C正确;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行为类似,前期散乱分布,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正确,所以选B。
【典例3】(2018 浙江 4月)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细胞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独立性B.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C.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D.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答案】D【典例4】(2017 浙江 11月)下列关于观察小鼠骨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前期,分开的中心体之间有纺锤丝相连B.中期,伸展延长的染色质排列在赤道面上C.后期,可观察到核被膜逐渐解体形成小泡D.末期,可观察到由许多囊泡聚集形成的细胞板【答案】A【解析】前期,中心体分向两极,由纺锤丝连接,A正确;中期,螺旋、卷曲的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B错误;核膜裂解为小泡在前期,C错误;有丝分裂末期,动物细胞细胞膜在赤道面部分向内凹陷,细胞缢裂为两个子细胞,不会形成细胞板,D错误。
受精作用及减数分裂的观察实验练习题1.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用蝗虫卵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B.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中,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D.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2.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用花生子叶做脂肪的鉴定,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或者红色的脂肪滴B.用植物花药观察减数分裂,装片制作的步骤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C.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洋葱表皮细胞也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D.探索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各组可以在不同的pH下进行实验3.洋葱是实验中常用的生物材料,下列与洋葱有关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A.观察洋葱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选用无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并用龙胆紫染色B.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可以用来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C.在提取和分离洋葱叶绿体色素实验中,使用无水乙醇分离色素D.在观察洋葱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中,常选用洋葱花药为实验材料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变化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B.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预实验确定最适温度范围C.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用甲基绿染色组成和吡罗红染色组进行对照D.在“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中,选用马蛔虫的受精卵进行试验5.以下有关细胞和细胞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NaOH扩散的深度代表物质运输效率B.洋葱根尖解离后应立即染色,否则影响染色效果C.减数分裂的观察宜用动物的睾丸或卵巢D.有丝分裂的观察可选用洋葱根尖分生区,此处细胞呈正方形6.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现象及原料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鉴定蛋白质的实验中加入双缩脲越多效果越好B.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有无CO2产生来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作用的类型C.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只出现了2条色带可能是研磨时没有加CaCO3 D.观察高等动物细胞的减数分裂选用卵巢做切片比用睾丸好7.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人教(2019)生物高考复习分层训练第13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A组基础巩固练1.如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交换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C.A与a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基因突变是等位基因A、a和B、b产生的根本原因【答案】C【解析】在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上都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片段,说明两条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A正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两条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和b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B正确;由图中看出,交叉互换后,两条染色体上都具有A与a基因,因此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C错误;等位基因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D正确。
2.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有丝分裂前的间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经复制后数目加倍B.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相等C.在减数分裂的两次连续分裂过程中都出现了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现象D.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与中心体的功能有关【答案】D【解析】在有丝分裂前的间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经复制后数目不变,但DNA分子数目加倍,A错误;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依次为4和2,不相等,B错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出现了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现象,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C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离不开纺锤体的牵引,而纺锤体是由组成中心体的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的,所以与中心体的功能有关,D正确。
3.下面是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B.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C.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答案】B【解析】1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Ⅱ分裂产生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的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的分裂、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过程中细胞质分裂是不均等的,A错误;精细胞产生后变形为精子,受精时精子只有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B正确;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相等,C错误;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D错误。
(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生物 专题训练8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2) 一、选择题 【加试集训】 1.(2017浙江温州选考模拟)雄鼠睾丸中有且只有一条Y染色体的细胞是( ) A.精原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精细胞 2.在二倍体动物(染色体数为2N)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细胞内染色体(a)和核DNA分子(b)的数目关系如右图。正常情况下,此时期细胞内可能发生( )
A.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B.细胞中某一极的染色体数为N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进行自由组合 D.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3.在某哺乳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20)的睾丸中,细胞甲和细胞乙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数依次是20,40,40和10,20,20。下列关于细胞甲和细胞乙的分裂方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细胞甲和细胞乙一定都在进行减数分裂 B.细胞甲和细胞乙一定都在进行有丝分裂 C.细胞甲不可能在进行减数分裂,细胞乙一定在进行减数分裂 D.细胞甲可能在进行减数分裂,细胞乙一定在进行减数分裂 4.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粒分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B.着丝粒分裂导致DNA数目加倍 C.染色体DNA由母链和子链组成 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 5.右图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n代表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下列有关该细胞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属于人的体细胞的有丝分裂 B.可发生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 C.可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的形成过程中 D.在细胞分裂中出现着丝粒分裂 6.现有甲、乙两个取自同种生物不同个体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已知甲、乙两细胞染色体数相等,且甲细胞中核DNA含量为乙细胞的二倍,下列关于甲、乙两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若甲细胞均等分裂,则该个体为雄性;若乙细胞不均等分裂,则该个体为雌性 B.甲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为1∶2,乙细胞中此比例为1∶1 C.甲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乙细胞只有一个 D.甲细胞分裂完成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遗传物质不一定相同 7.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图为减数分裂,则CD段的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 B.若该图为减数分裂,则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都发生在CD段 C.若该图为有丝分裂,则中心体的复制和纺锤体都出现在BC段 D.若该图为有丝分裂,则EF段的细胞中都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8.(2017浙江杭州高三期末)基因型为AaBBdd的哺乳动物在产生配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细胞分裂图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与基因型为aBd的精子完成受精后,可形成基因型为aaBBdd的受精卵 B.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交叉互换,且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C.该细胞中有3对同源染色体,6个DNA分子 D.该细胞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出现异常 9.M、m和N、n分别表示某动物的两对同源染色体,A、a和B、b分别表示等位基因,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如图所示,下面对该动物精巢中部分细胞分裂情况的分析,合理的是( )
A.正常情况下,若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此时该细胞的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B.正常情况下,若某细胞含有MMmmNNnn这8条染色体,则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C.在形成次级精母细胞过程中,图中的染色体发生复制、联会、着丝粒分裂等变化 D.M和N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 10.下图为二倍体雄性田鼠(2n=54)体内某细胞正常分裂时相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的一部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则a=2,且数量为2a时,同源染色体分离 B.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则a=54,且数量为2a时着丝粒数目是108 C.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则a=1,数量为2a时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D.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核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则数量为a时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 11.将某一经15N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分裂两次后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第二次分裂中期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4N B.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15N,则细胞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第一次分裂的后期被标记的DNA数为2N D.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15N,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联会现象 12.(2017浙江模拟)图1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某结构的数量变化曲线;图2为不同分裂时期的相关图像,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B点以后的细胞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 B.图1中A点时细胞中一定有两个染色体组 C.若图2中M为X染色体,则N有可能为Y染色体 D.图2中细胞乙、丙处于图1中OB段 二、非选择题 13.回答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 (1)表中数据为实验测得体外培养的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 周期 G1 S G2 M 合计 时长/h 10 7 3.5 1.5 22
若在用32P标记原料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持续培养 h,则所有细胞都将被抑制在S期和G1/S交界处;去除抑制剂,更换新鲜培养液,细胞将继续沿细胞周期运行,在所有细胞达到G1期终点前,再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全部细胞都被阻断在 ,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 (2)图甲为XY型性别决定的家鼠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部分染色体),图乙为家鼠某个细胞发生三个连续生理过程时细胞中染色体条数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完成家鼠基因组计划时需要测定 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图甲细胞所在家鼠的性别是 。 ②图甲细胞在图乙中所处的时期是 (填字母),染色体1和2的相同位置上分别为t和T基因的原因可能是 。 ③图乙中体现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加倍过程的时期是 (填字母),过程Ⅱ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 ④若是高等植物细胞,在图乙Ⅲ时期中可通过 两种处理中的一种将植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数加倍。制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过程是取材→ →制片。 专题训练8—2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2) 1.B 解析 精原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含有2条Y染色体,A项错误;初级精母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有且只有一条Y染色体,B项正确;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0或1或2条Y染色体,C项错误;精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或Y,不一定含有Y染色体,D项错误。 2.B 解析 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发生在前期,此时期染色体∶核DNA分子=1∶2,A项错误;如果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细胞中某一极的染色体数为N,B项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进行自由组合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期染色体∶核DNA分子=1∶2,C项错误;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发生在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期染色体∶核DNA分子=1∶2,D项错误。 3.D 解析 细胞甲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数依次是20,40,40,即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应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细胞乙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数依次是10,20,20,即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 4.C 解析 若是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A项错误;着丝粒分裂不会导致DNA数目加倍,但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B项错误;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C项正确;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D项错误。 5.C 解析 人是二倍体,体细胞含两个染色体组,而图示细胞只有一个染色体组,所以不属于人的体细胞的有丝分裂,A项正确;次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染色体数目不变,因此此图可发生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B项正确;次级精母细胞是由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产生,而初级精母细胞应含有两个染色体组,C项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产生两个子细胞,D项正确。 6.C 解析 由分析可知,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若甲细胞均等分裂,则该个体为雄性;若乙细胞不均等分裂,则该个体为雌性,A项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为1∶2,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中由于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因此细胞中此比例为1∶1,B项正确;两个时期的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C项错误;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该时期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分裂完成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遗传物质不一定相同,D项正确。 7.B 解析 若该图为减数分裂,则CD段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细胞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或23条染色体,A项错误;若该图为减数分裂,则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CD段的某一时期,B项正确;若该图为有丝分裂,则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间期,即BC段,而纺锤体出现在分裂前期,即CD段,C项错误;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EF段表示后期和末期,细胞中含有4个或2个染色体组,D项错误。 8.D 解析 该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只能产生1个成熟卵细胞(abd)和1个极体,所以与基因型为aBd的精子完成受精后,该细胞只产生基因型aaBbdd的受精卵,A项错误;由于着丝粒分裂后产生的染色体是复制关系,又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dd,所以b基因是基因突变产生的,B项错误;该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没有染色单体,含有6条染色体,6个DNA分子,C项错误;该细胞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出现异常,发生交叉互换,D项正确。 9.B 解析 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由于染色体的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的细胞的基因型为AAaaBBb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形成的次级性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所以若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则该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A项错误;正常情况下,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2倍的情况只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B项正确;形成次级精母细胞过程即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该过程中染色体发生复制、联会等变化,但着丝粒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项错误;M和N是非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片段进行交换属于染色体变异,D项错误。 10.A 解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A项错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增倍,为108条,B项正确;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则a=1,数量为2a时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