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家长孝心教育发言稿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3
2024年有关孝心国旗下讲话各位领导、教师、教官,以及全体同学:大家上午好。
我是五(2)班的同学,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孝敬父母,学会感恩》。
生命的起源,是父母赋予的恩赐。
自我们降生的那一刻起,父母便将他们最纯粹的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我们。
母亲以甘甜的乳汁滋养我们,父亲以深沉的关怀守护我们。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每一步都凝聚着父母辛勤的汗水。
在寒冷中,他们为我们提供温暖;在困境中,他们给予我们支持;在病痛中,他们为我们照料。
父母对子女的爱,其高如天,其深如海。
《三字经》中记载:“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讲述的是黄香孝顺父母的故事。
黄香生于贫寒之家,父母均为勤劳的农民,他们辛勤劳作,黄香深知父母不易,因此极为孝顺。
冬季寒冷,黄香父母为让子女得以就读,仍然辛勤耕作。
某日,父母晚归,九岁的黄香便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褥,让父母得以温暖入眠。
黄香的孝行成为千古佳话,其名在民间广为流传,甚至被《三字经》所收录。
在古代,年幼的黄香都能如此孝顺,那么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是否做到了我们应尽的责任呢?当今的父母对子女充满疼爱,往往不忍心严厉责备或惩罚,但许多子女却未能体谅父母的心意。
有些同学在被父母批评后,甚至怀恨在心。
孝敬父母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一些独生子女身上鲜有体现。
常见的生活场景中,子女饭后便看电视或玩耍,而父母则忙于收拾碗筷;家中美食,子女往往先品尝,却少有请父母先吃的;子女生病时,父母忙前忙后,而父母不适时,子女却少有关心。
这些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亲情是善心、爱心与良心的结晶;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为人子女的本分,是理应得到称赞的美德,也是各种良好品德的基石。
若一个人连孝敬父母、回报养育之恩都做不到,其人品又怎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又有谁愿意与其结交?因此,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孝敬父母的美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懂得关爱、体贴、关心、尊敬和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实际上,对父母的孝顺并不在于豪言壮语,也不在于赠送多少贵重礼物,而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关于孝敬父母的发言稿3篇关于孝敬父母的发言稿3篇关于孝敬父母的发言稿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孝敬父母,学会感恩》。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唱出了妈妈对子女无尽的关爱。
是呀,妈妈不仅给了我们最宝贵的生命,而且给了我们最伟大的母爱。
可我们这些作子女除了去享受母亲的爱之外又给了妈妈什么呢?我的妈妈是一名教师,工作非常辛苦。
妈妈每天早晨六点钟起床上班,到学校后带领学生早读,上课,批改作业,和学生谈心,一直忙倒下班。
晚上妈妈还要备课,查资料,很晚才能休息。
妈妈是一位非常负责的老师,她爱学生胜过爱自己,她爱我也像爱她的学生一样。
她每天早上把我叫醒,安排我吃早点;中午及时给我做饭,叮嘱我注意安全、好好学习;晚上还要给我辅导家庭作业,甚至连刷牙洗脸这样的小事她也要过问到。
妈妈啊,在平常的日子里,您给了儿子多少无微不至的关怀呀!妈妈给我的爱是无私的、是细微的、是伟大的。
记得有一天晚上。
我写完作业后感到头晕沉沉的,浑身发冷,连衣服都没脱就上床睡着了。
妈妈备完课已经十一点多了,一摸我的头发烫,连忙把我叫醒,给我喝水、吃药,帮我加盖被子。
夜里我不停的咳嗽、呕吐,妈妈几乎一夜没睡陪在我身边。
第二天,妈妈又急急忙忙把我送到医院输液,叫奶奶来陪着我,她又去上班了。
躺在病床上,随着液体的输入,我的身体越来越舒服,但是我似乎看到妈妈拖着疲惫的身体在工作。
妈妈啊,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您熬过了多少这样的不眠之夜啊!为了您自己的孩子和您班上的学生,您眼角多了皱纹,头上增添了白发。
妈妈啊,您为了孩子的成长付出了如此多的关爱,花费了如此多的心血,而我回报了您什么呢?我上学后,您对我的学习非常重视,您要求我每门课要考到90分以上,可是我粗心大意,考卷上出现了很多错误,没能让您满意;您特别注意培养我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可是,我总是很贪玩,学习时心二意;我还乱放东西,给您添了很多麻烦。
家长会孝心家长发言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家长们:
大家好!
我是一位家庭档案主管,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个讲台上,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培养我们的孩子的孝心。
孝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
作为父母,我们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教育孩子要有一颗感恩之心、孝敬父母之心。
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就明白,家是爱的港湾,是一颗最温暖的心,而我们的父母就是这颗心的源泉。
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孝心呢?
首先,我们要做父母的是给孩子做一个榜样。
孩子模仿父母是天性使然,如果我们身体力行地展示出孝敬父母的行为,孩子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学到孝心。
我们要主动照顾好我们的父母,尊敬他们的意愿和意见,让孩子看到我们对父母的关怀和孝顺。
其次,我们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现在社会发展迅速,物质繁华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价值观念。
我们要从小教育孩子明辨是非,让他们明白物质的追求并不是全部,关心家人是一种最伟大的情感。
我们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进行志愿者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让孩子懂得关爱他人、回报社会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最后,我们要给孩子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
一个能够让孩子安心成长的家,是培养孩子孝心的基石。
我们要创造一个亲情浓厚、和睦相处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这个温暖的环境中感受到爱和关怀。
我们要注重和孩子的沟通,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亲爱的家长们,培养孩子的孝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从小培养孩子的孝心,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温暖。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孩子的成长,为社会的进步而努力!
谢谢大家!。
2024年“孝心教育”动员讲话范本亲爱的教育工作者、亲爱的家长和学生们: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各位的到来和关注。
今天,我特别荣幸能够向大家发表这样一次重要的讲话,分享我对2024年“孝心教育”动员工作的思考和期望。
孝心,在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孝心代表了我们对家庭、对长辈、对社会的尊敬和感恩之情,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所在。
然而,当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物质主义的冲击,使得孝心在一些人的心中衰减甚至迷失。
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唤起每一个人心中的孝心,将孝心教育融入到我们的教育体系和日常生活中。
孝心教育,并不只是要求我们向父母孝敬,它更是要求我们构建和谐、和睦的社会。
因为孝心不仅是对父母的感恩,更是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是对社会责任的体现。
正如古语所云“有仁者必有爱人之心,有孝者必有利国之心。
”在这个信息互通的时代里,孝心教育也需要延伸到对同学、尊师、友爱、公益等方面,让每一个人从小就能够习得孝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将孝心传承下去,让我们的社会充满温暖与和谐的力量。
那么,如何进行孝心教育呢?首先,我们要做好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情感培养和道德修养的摇篮,家庭教育是孩子建立起强大的孝心意识的基础。
在呵护和关爱孩子的同时,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思考和情感体验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明白孝顺父母并不是一种义务,而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同时,我们要通过亲子共读、合理规划家庭时间等方式,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
其次,学校应该加强孝心教育。
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是培养孝心的重要场所。
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精神,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为社会做贡献的快乐和意义。
同时,学校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定期组织学生向父母、老师表达谢意,让孩子们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最后,社会各界应该共同推动孝心教育的开展。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代表我们的父母,参与这次孝心班会。
首先,我要感谢学校和班主任为我们举办这样一场有意义的班会,让我们有机会共同探讨孝心这个永恒的话题。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应该学会的品质。
在古代,孝被视为“百行之本”,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的重要标准。
今天,我们依然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
以下是我作为父母,想对大家说的一些话:
一、孝心源于关爱
孝心不是一句空话,它源于我们对父母的关爱。
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如同大地滋养万物,阳光照耀大地。
我们应该珍惜这份恩情,用我们的孝心去回报他们。
二、孝心体现在行动
孝心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行动。
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从点滴小事做起,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关注他们的生活需求,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
以下是我为大家列举一些孝心的具体表现:
1. 体贴父母的辛劳,主动承担家务;
2. 关心父母的饮食起居,为他们准备可口的饭菜;
3. 关注父母的精神世界,陪伴他们度过欢乐时光;
4. 在父母遇到困难时,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5. 做父母的贴心小棉袄,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三、孝心需要传承
孝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作为父母,我们希望看到我们的孩子能够将孝心发扬光大,成为有道德、有品质的新一代。
最后,我想对同学们说:孝心是我们做人的根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用实际行动去诠释孝心,让我们的父母感受到我们的关爱。
愿我们的孝心之花,永远绽放!
谢谢大家!。
家长代表孝顺发言稿尊敬的各位家长代表,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发表关于孝顺的发言。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作为家长代表,我愿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如何在培养孩子中体现孝顺。
首先,我们要以身作则。
孩子们是非常聪明的,他们会模仿我们的一言一行。
因此,我们作为家长代表,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把自己打造成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要尊敬我们的父母,关心我们的孩子,对待我们的配偶要体贴和谦让。
只有我们自己做到了,我们才能要求孩子们去孝顺我们。
其次,我们要注重言传身教。
孝顺不仅仅是通过行为上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感受。
因此,我们应该多和孩子们进行沟通,告诉他们什么是孝顺,为什么要孝顺。
我们可以通过讲述古人的孝顺事迹、给孩子们讲解孝顺的意义等方法,让孩子们明白孝顺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还要通过身教的方式告诉孩子们,我们是如何对待我们的父母、亲戚和朋友的。
再次,我们要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
孝顺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孝敬,更是对身边的人负责、关心和照顾。
我们要让孩子们懂得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并将这种关心和帮助的精神延伸到其他人身上。
可以通过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帮助邻居们解决困难等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最后,我们要通过教育培养孩子们的孝心。
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孝顺的基础。
我们要教导孩子们要关心父母、尊重父母,并且教会他们怎样孝顺父母。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感恩之心。
我们要让孩子们明白,他们是多么幸运能够拥有一个温暖的家庭,有父母的关爱和呵护。
只有明白感恩,孝顺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可以通过带孩子们参观孤儿院、看望困难家庭等方式来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孝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家长代表,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培养孩子责任感和孝心,通过教育帮助他们明白孝顺的意义和方法。
2024年孝心教育国旗下讲话稿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孝敬父母》。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给予的。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把他们最真挚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我们。
母亲用乳汁把我们喂养,父亲用深情把我们沐浴。
在我们成长的路途中,每一步都包含着父母的心血和劳作。
寒冷时,父母给我们温暖;困难时,父母给我们支持;生病时,父母给我们照顾。
父母对儿女的爱比天高,比海深,比地阔。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很讲究孝道,讲究对父母的尊敬、热爱、关心和赡养。
在中国历史上,在民间传统中,有许多关于孝敬父母的动人故事,如"岳母刻字",岳飞让母亲在自己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字,并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母亲的训导。
又如,花木兰女扮男装,代替年迈的父亲从军,奋战沙场。
还有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也是一名大孝子。
戚继光童年时期十分孝敬父亲,按父亲的教诲去做,养成俭朴的生活习惯,不穿豪华讲究的衣服,专心致志地从事兵书的学习。
他____岁时父亲去世后就发奋读书,最终出名!古人尚能如此孝顺父母,而现在生在新时代的我们做到了吗?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照顾,而父母身体不舒服,孩子却很少问候一声……像这样的事情还很多,值得我们深思啊。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能相信他的人品?因此,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孝敬父母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我们对父母的孝顺不在豪言壮语上,不在给父母买多少贵重的礼品上,而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之中。
常常给亲爱的爸爸妈妈一句关心的问候,在家里为他们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父母为自己创造的环境中努力学习,在生活中听从父母的教导,不和他们顶嘴发脾气等等,这都是孝顺父母的表现。
“孝心教育”动员讲话范文各位亲爱的家长、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给大家作一次有关“孝心教育”的动员讲话。
孝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世世代代传承至今。
而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迁,孝心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孝心教育”的定义。
所谓孝心教育,就是通过教育和引导,培养孩子们对父母的尊重、关心和关爱,让他们懂得感恩和回报,愿意为父母付出。
孝心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孩子们一些言辞上的礼貌,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感,一种责任感和一种责任勇于承担的能力。
孝心教育,是一种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家庭是孩子们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们最亲近的人。
在这个温馨的小天地里,孩子习得行为模式,形成人格基础。
在家庭中,父母应该是孩子们的楷模和引领者,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们的影响是深远的。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言行,做出正面的榜样,教育孩子要懂得尊敬和关爱父母。
而在学校教育中,我们也应该加强对孝心教育的培养。
学校作为第二课堂,承担着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
我们要通过课堂教育、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让他们明白孝心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回报社会。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志愿活动和公益项目,让学生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当今社会,孝心教育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不少家庭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
父母因为忙于工作,往往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
他们无法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也无法在生活中时刻教育他们。
其次,社会的变革和家庭结构的改变也影响着孝心教育的进行。
如今,很多家庭父母双职工,老人照料孩子的情况日益增多。
孩子和父母的接触时间减少,孝心教育面临更大的困难。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家长和教师要共同努力,共同呵护孩子们的成长。
2024年百善孝为先发言稿模版各位师生,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在国旗下发言,主题是《孝道为先,百善孝为本》。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赋予的宝贵礼物。
自我们降生人世,父母便将他们深沉的爱无私地倾注给我们。
无论是母亲的哺乳呵护,还是父亲的辛勤付出,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
父母之爱,伟大无私,深沉至极,无可替代,亦无可交换。
这份至爱,让母亲能在地震的废墟中以脆弱之躯撑起沉重瓦砾,只为保护下方幼小的生命;这份至爱,让母亲以超乎常人的速度冲向前方,只为接住不慎坠落的孩童;这份至爱,让离散多年的父子在重逢的瞬间立刻相认。
双臂的力量或许微小,几秒的时间或许短暂,数载的光阴或许易逝,唯有父母的爱,能够创造这样的奇迹。
因为有了父母的爱,我们的欢笑与泪水都充满幸福。
父母是我们永远的避风港,是我们坚不可摧的庇护。
没有任何恩情是理所当然的,享受父母之爱的我们应尽自己的努力回报这份爱,孝顺父母。
“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是子女应尽的责任。
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一直秉承着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古有辞官寻母的佳话,现有捐肾救母、退学为母的感人事迹,不同的时代,却共同演绎着孝顺父母这一永恒的主题。
有人询问,孝顺应从何处着手?其实,孝顺父母是一件简单而又温馨的事情,比如为母亲洗一次脚,为父亲盛一碗饭,在品尝美食时与母亲分享一块糕点,天气变化时给父亲挂一个电话。
回家时,给母亲一个拥抱,给父亲一个微笑。
孝顺并不困难,关键在于心意。
在孝道的衡量中,一句温暖的问候与一篇优美的文章同等重要,一件保暖的衣物与一座豪华的住宅同样珍贵。
父母的恩情,我们终身难以报答,正如细流难以报答大海的滋养。
百善孝为先,让我们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祝愿全天下的父母安康幸福,希望在我们的心中,永远为父母保留一片温馨的天地。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聆听。
2024年百善孝为先发言稿模版(二)各位同仁,您们好!自古代起,“孝”便是中华文化中推崇的美德,它被视为评价个人品德的重要标准。
孝道小明星家长发言稿
亲爱的家长们,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是孝道小明星的家长代表,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首先,我想说的是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时刻以身作则,成为孩子们学习孝道的榜样。
我们要将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等价值观念根植于自己的行动中,让孩子们能够从我们的言行中感受到孝道的力量。
只有我们自己先明白并践行孝道,才能引导并鼓励孩子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同时,我们也应该给予孩子们尊重和鼓励,让他们有良好的环境去学习孝道。
我们可以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孩子们对父母、长辈的关心和关爱;我们可以定期与孩子们交流,共同分享孝道的故事和经验,帮助他们理解孝道的深刻含义。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能够激发孩子们内心对孝道的热爱,培养他们自觉遵循孝道的行为。
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孩子们外部的影响。
家庭教育固然重要,但校园教育和社会环境同样对孩子的孝道修养起着重要作用。
我们要积极关注孩子在学校和社会中的交往情况,与学校和老师建立紧密的联系,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
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够营造一个培养孩子孝道的良好环境。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孝道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美德,更是一种人文关怀。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孝道精神,让他们懂得热爱亲人和关心他人。
因为只有有爱的人,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
谢谢大家!让我们一起为培养孝道小明星共同努力!。
如何教育孩子成为有孝心的人
五(3)班:吴语轩家长
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
大家晚上好!首先非常感谢老师能给我们家长一个这样面对面的交流平台,也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对我们孩子的精心培养。
孩子在校的一点一滴进步都渗透着老师辛勤的汗水。
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在座的家长们,对辛勤工作的老师们说声:“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
今天我也感到很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一起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
如何教育孩子成为有孝心的人,其实说起教育经验,与各位在座的家长相比,我做得还不够。
我的孩子同那些品学兼优的孩子相比,还有很多的不足,所以我要讲的不能算是经验,只能算是一些看法与感受,如果能引起各位家长的共鸣,我将感到莫大的荣幸,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的许多好品质、好习惯开成都需要在家里由家长正确引导和督促。
如何教育孩子做个有孝心的人呢?我想说的,与其一遍遍的给孩子讲做人的道理,不如做给孩子看,身教重于言教。
1.身教重于言教
有这样一则广告:一位刚下班的年轻妈妈,忙完了家务,又端水给老人洗脚,老人对她说:“孩子,歇会儿吧!别累坏了身子。
”她笑笑说:“妈,不累。
”年轻妈妈的言行举止被只有3、4岁的儿子看到了,儿子一声不响地端来一盆水。
年幼的儿子吃力地端着那盆水,摇摇晃晃地向妈妈走来。
盆里的水溅了出来,溅了孩子一身,可孩子仍是一脸的灿烂。
把水放在母亲的脚下,为母亲洗起了脚。
广告画面定格在这儿,广告语说:“父母,孩子最好的老师”。
是啊,孝心就是这样学会的,就是这样传递的,孝心就是在父母的榜样下养成的。
因此,要想培养孩子的一颗孝心、懂得爱,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因为“身教重于言教”。
2.学会感恩
要让孩子学会感恩。
然而,感恩这种情感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必须通过教
育。
做家长的应有意识地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辛苦,体会父母挣钱养家的不容易,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体会父母也同样需要孩子的关心和爱。
因此父母不妨经常给孩子讲讲自己一天的情况:起床、做饭、洗衣服、整理家务、上班等,让孩子体会到自己如何关心孩子,要让孩子从小养成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爱护父母的好习惯,孝敬长辈并不需要孩子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父母下班后,给父母倒一杯茶,捶捶背,问问父母累不累,都会让劳累一天的父母心里暖暖的,所以,在生活中,细小的关心都是孝心的表现。
3.从小抓起、从小事做起
让孩子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着手塑造和培养。
如:平时教育孩子要关心父母的健康,要帮父母分担忧愁,要帮助父母做家务。
当孩子不会时,父母要耐心地教,孩子做错事时,不要横加指责,孩子做得好时,要多表扬鼓励。
孩子只有在亲身实践和体验中才能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尝到为别人付出的快乐。
培养子女的孝道,得从小抓起。
4.制定家规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一个家庭需要民主,不可家长制、一言堂,但必要的家规是不可缺少的。
家长可与孩子共同商量,制定“孝敬父母”行为规范。
我提出“五要五不要”供家长参考。
“五要”是要了解父母,要亲近父母,要关心父母,要尊重父母,要体贴父母。
“五不要”是:不要影响父母工作与休息,不要惹父母生气,不要顶撞父母,不要独占独享,不要攀比享受。
5.亲子的朋友关系互动
家长要与孩子有时要像朋友一样多交流、多沟通,这样不仅可以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而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养成孝敬长辈的好品德。
其实,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家长教育成什么样子,他就成了什么样子,父母对孩子祖辈的孝心如何,直接影响孩子的孝心。
所以,父母要做一个孝顺老人的好榜样,这样,孝心的种子才会播撒到孩子心里,孩子才会成为一个真正有孝心的人。
如果家长从小就教育孩子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那么,你的孩子一定会成为一个有孝心和爱心的好孩子。
最后,借今天的主题孝心育人,快乐家庭祝愿我们都有一个和谐、快乐的家庭,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