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强化训练三 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258.50 KB
- 文档页数:19
强化写作训练,提高写作能力从历年来我县的高中统考和高考中我们不难看出,写英语写作始终是我们的学生的难点,始终制约着我们的发展,始终影响着学生的高考。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认真抓好写作教学,强化学生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一、从目前我县各次统考、统评看,我县中学英语写作教学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1、写作水平居中间层次学生偏多,且进步不大。
原因:词汇量基本达到要求,但遣词造句基本功较差,缺乏必要的语法训练和英语思维的能力训练从而无法准确表情达意。
因此,写作时要么用上切题的词汇而写出支离破碎的文章,要么写出中文式的英语语句。
如:表达“自从我读高中以来”为“Since I reading high senior school”。
2、作品评判为及格以上的很多学生:从作文中看出,其词汇量丰富,但是,由于平时不注重语法的学习和应用,其作文语言中出现许多不该发生的语言错误。
如:字母大小写错误和用错系动词、情态动词、介词、名词单复数、人称代词、非谓语动词、时态、语态、从句或主谓不一致等错误。
比如“I like English ,andI English have make great more and more progress .”3、从作品被评判为一般档次以下的同学来看,很多同学词汇量严重不足,导致其写作中寸步难行,这是教学中放松了学生对单词记忆和默写的要求,缺少必要的有效的阅读训练、精彩句段的背诵、短文改错训练和有效的课堂作文修改和讲评造成的。
二、教学中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1.态度问题(1)教师思想上避重就轻,不予重视。
很多学生从初中开始就对英语怀有畏难情绪,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苦苦地挣扎,到了高中,极度薄弱的英语基础让学生和老师的教与学都极端困难,老师对学生的作文教学缺乏信心,有意或无意地放弃了对作文教学的努力,把写作教学置之一旁,只把希望寄托于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基础知识上下大力气,只求能得一分是一分,却不想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高考议论文写作的三种意识作者:谢亮超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2019年第10期高考议论文写作训练,应强化三种意识,一是结构意识,二是逻辑意识,三是文采意识。
前两者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第三者是适应新形势下作文评价的要求。
一、强化结构意识,纲目并举一篇文章如果要给读者一目了然的感觉,清晰的结构安排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很多学生在行文中由于缺少结构意识,不能从宏观上把握文章写作思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造成谋篇布局混乱,出现交叉表达、重复表达,甚至颠三倒四、语无伦次的现象。
要避免这种现象,就必须强化学生的结构意识,写作时做到纲目并举。
议论文写作的“纲”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蕴含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所谓的“目”就是局部论证时要讲究段与段之间的内在关联,甚至段落中句与句间的起承转合。
针对不同的作文类型,给与学生的不同结构模式指引,这是老师必须做的,比如传统材料类作文、任务驱动类作文、宏大主题类作文等,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很好去探究。
作为老师,永远要相信一些优秀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作文教学中走“从学生作文中来,再回归到学生作文中去”的路线,在所教学生优秀作文的基础上,结合当下高考优秀作文的标准,揣摩出一些符合自己学生写作能力和特点的结构模式。
一定要告诉学生,议论文的论证一定要尽量避免平行推进,不建议采用并列式结构,论证一定要有动态推进,在局部论证上可以进行一些灵活处理,比如概念界定分析、反向质疑分析,思辨分析等。
二、强化逻辑意识,理性说理议论文中的“真”应是“理性精神”和“智性思维”。
议论需要深邃的思想见解和对事物内涵的深刻把握及剖析能力,议论文写作是思考的一种结果,而这个结果的产生需要一个过程和前提,把握这个过程和前提就需要学生掌握一定逻辑思维方法及相关知识,方能使论证更有条理也更严谨。
逻辑知识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思维意识的呈现过程,是一种确定的、而不是模棱两可的;前后一贯的,而不是自相矛盾的;有条理的有根据的思维过程。
作文素材(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对于写作而言,素材就是考生的米。
无米之炊固然难为,陈米之饭也难以下咽。
每年高考作文,考生总要让屈原再投上万次的江,让司马迁再惨遭上万次的宫刑,让苏东坡再遭上万次的贬谪。
考生对陈旧的写作素材的滥用,几乎到了令阅卷老师忍无可忍的地步。
离今年高考只有二十天,这么短时间内如何积累写作素材呢?以下将向大家介绍一些易学易用的做法,并提供一些鲜活的写作素材。
希望考生能借助这些新鲜的写作大米,煮出香喷喷的“作文米饭”来。
本版关于“十大”写作素材积累的经验之谈,有很强的操作性,希望能解高三考生的燃眉之急。
课内文章中学语文课本就是一座宝库,里面有开发不尽的素材宝藏。
以课文内容为原点,作相似或相反的辐射拓展,便可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
【例】贾谊的《过秦论》辐射的原点1:贾谊哀伤而早逝。
辐射内容:正向辐射———毛泽东的《贾谊》诗:“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堕马寻常事,何须哀伤付一生。
”反向辐射———余秋雨的《为自己减刑》。
适用文题:解除心灵的监禁。
辐射的原点2:秦始皇的愚民政策。
辐射内容:正向辐射———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的文字狱,希特勒的纳粹式疯狂,美国的“麦卡锡主义”,当今的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等,可用以论证造成“文化沙漠”的原因。
反向辐射———齐国“文化绿洲”稷下学宫的成因。
还可辐射到“心灵的绿洲”,如孔子赞同的“春景图”,陶渊明向往的桃花源,史铁生迷恋的地坛等。
课外文章找一篇自己最喜欢或最熟悉的课外文章,想一想它可以作什么文题的写作素材,并进一步作素材的拓展。
【例】毕淑敏散文《今世的五百次回眸》这篇文章内涵十分丰富,细细挖掘,可找到很多人生哲理,积累不少写作素材。
例如:原句:它经历了最残酷的折叠,也赢得了最高耸的荣誉。
———可用以论证“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主题,适用于“出事了吧”、“人与路”、“雨燕减肥”等作文话题。
原句:真正的高山不可能被征服的,它只是在某一个瞬间,宽容地接纳了登山者,让你在它头顶歇息片刻,给你一窥真颜的恩赐。
作文三段式的结构
《聊聊作文三段式的结构》
哎呀呀,今天咱来唠唠作文三段式的结构。
就说说我那次参加演讲比赛的事儿吧。
当时啊,我可紧张了,就像心里有一百只小兔子在乱蹦跶。
比赛前,那准备的过程可真是像一场战斗呀!我先在第一段仔细想我要演讲的主题是什么,就跟找宝藏似的,得把那个最闪亮的点子给挖出来。
我琢磨来琢磨去,终于确定了一个能让大家感兴趣的主题,嘿嘿。
然后呢,到了中间那段,我就开始把我要说的话一点一点地组织起来,就像搭积木一样,这一块那一块的,要搭得稳稳当当的。
我把我想说的故事,我的感受,都一点点地攒起来,让它们变得有条有理。
为了让我的演讲更生动,我还加了好多小例子呢,比如我跟小伙伴一起玩耍的趣事,说得可详细啦。
最后到了结尾那段,哎呀,我得给大家来个漂亮的收官呀。
我就想着怎么能让大家记住我讲的,就像给他们脑子里种棵小草一样,让它在那扎根。
我反复练习怎么结束,要有力量感,要有那种让大家听了还在回味的感觉。
你瞧,这就是作文三段式结构在我那次演讲比赛中的体现呀。
其实写作文也和这差不多,开头吸引人,中间内容丰富,结尾有力,就像一场精彩的演出一样。
嘿,我这么说,大家是不是就更明白啦!
所以呀,以后写作文的时候呀,咱就按照这个三段式的结构来,肯定能写出好作文来哟!哈哈!。
“三段式”结构议论文写作指导(附例文点评)一、“三段式”结构概述什么是“三段式”式?简单概括就是:全文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主体部分又分为三段(三个事例充当论据或者描述三个片段)论证中心。
开头(即第一段):开篇想方设法创造一个亮点,或引用,或比喻,或排比,或用题记的形式旗帜鲜明地提出论点(最好用判断句的形式)。
总之,三两句话直奔主题,切忌故弄玄虚,拖泥带水。
主体(即第二至第四段):从三个角度或三个层面(详例剖析,叙议结合)对“论题”进行阐述,它们一般是并列式或递进结构;一般而言,这三段要用“三明治”式的结构,即首尾是议论评价性文字,中间是高度概括性的叙述。
结尾(即第五段):收束全文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有时可“略例”排比,形成气势。
如果说主体部分的“详例”是“点”的勾勒,那么结尾部分的“略例”就是“面”的概括。
点面结合能够形成立体感,略例以三四个为佳,若能形成古今中外的格局,则更有全面的代表性了)从而使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
“三段式”式结构,易于掌握,可操作性强,非常适合考场作文。
因为它的优势很明显,给人清晰明朗条分缕析的感觉,使阅卷老师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思维进程,同时又给人内容厚实,论据充分之感,从而获得阅卷老师的认同。
例文:挖掘潜能人才的成长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只有挖掘其潜能才能造就人才。
挖掘人的潜能需要给人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
有一种热带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只能养三寸来长,然而把它放到大鱼池里,不到两个月就能长到一尺长。
人也是如此。
在某一领域你可能很平凡甚至卑微,但千万不要灰心,那只能说明你的潜能还没发挥出来,一旦给予你广阔的发展空间,你的潜能就可能会热不可当地爆发出来,并且这种爆发是惊人的。
因此必须要给人以广阔的发展空间,给梦想一个开花的机会,让人的潜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挖掘人的潜能需要给人足够的信任和肯定。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承受机挑出一批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教师对这些学生寄予更大期望,八个月后,学生成绩明显提高。
三三制式议论文写作专题训练“三三制式”结构概述什么是“三三制”式?简单概括就是:全文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主体部分又分为三段(三个事例充当论据或者描述三个片段)论证中心。
开头(即第一段):开篇想方设法创造一个亮点,或引用,或比喻,或排比,或用题记的形式旗帜鲜明地提出论点(最好用判断句的形式)。
总之,三两句话直奔主题,切忌故弄玄虚,拖泥带水。
主体(即第二至第四段):从三个角度或三个层面(详例剖析,叙议结合)对“论题”进行阐述,它们一般是并列式或递进结构;一般而言,这三段要用“三明治”式的结构,即首尾是议论评价性文字,中间是高度概括性的叙述。
结尾(即第五段):收束全文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有时可“略例”排比,形成气势。
如果说主体部分的“详例”是“点”的勾勒,那么结尾部分的“略例”就是“面”的概括。
点面结合能够形成立体感,略例以三四个为佳,若能形成古今中外的格局,则更有全面的代表性了)从而使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
“三三制”式结构,易于掌握,可操作性强,非常适合考场作文。
因为它的优势很明显,给人清晰明朗条分缕析的感觉,使阅卷老师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思维进程,同时又给人内容厚实,论据充分之感,从而获得阅卷老师的认同。
例文挖掘潜能人才的成长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只有挖掘其潜能才能造就人才。
挖掘人的潜能需要给人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
有一种热带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只能养三寸来长,然而把它放到大鱼池里,不到两个月就能长到一尺长。
人也是如此。
在某一领域你可能很平凡甚至卑微,但千万不要灰心,那只能说明你的潜能还没发挥出来,一旦给予你广阔的发展空间,你的潜能就可能会热不可当地爆发出来,并且这种爆发是惊人的。
因此必须要给人以广阔的发展空间,给梦想一个开花的机会,让人的潜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挖掘人的潜能需要给人足够的信任和肯定。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承受机挑出一批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教师对这些学生寄予更大期望,八个月后,学生成绩明显提高。
2021年中考作文考前辅导:结构篇
作文是中考的重要一环,合理的结构安排可以让作文更具条理性和逻辑性,并且可以使阅卷老师更容易理解和评价。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作文结构,帮助大家在中考作文中更好地进行结构安排。
一、三段式结构
三段式结构是最基本的作文结构,由“开头段”、“中间段”和“结尾段”组成。
开头段用来引入主题和背景,中间段陈述主题(可以有两到三个中间段),结尾段总结观点或给出建议。
开头段:引入主题背景,概述文章要讨论的问题。
可以以一个引人入胜的事件、引用名人名言或者提出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作为引子,引起读者的注意。
中间段:根据主题,用一个个段落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论据,可以举例子,引用事实数据,列出比较和对比,或者是阐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等。
每个段落都应该以一个主题句开头,然后用具体的论据和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结尾段:总结观点或给出建议。
可以总结前面的内容,强调自己的立场或观点,并给出一个合理的结论。
或者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二、因果分析结构
因果分析结构主要用于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在中间段部分,可以用多个段落来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并给出建议和解决办法。
中间段: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可以分成若干个段落,每个段落讨论一个原因和相关的影响。
可以用举例,对比等方式来说明原因和影响的逻辑关系。
三、对比结构
对比结构适合于对两个或多个观点或方案进行比较和对比的作文,可以让阅卷老师看到你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
高一英语写作强化训练探析【摘要】从三个方面,对高一英语写作强化训练进行探析。
【关键词】高一英语写作强化训练听、说、读、写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四项基本技能,在这四项技能中,难度最大的是写作技能。
英语写作能力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英语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
它不仅要求手脑并用,用精确的文字传递书面信息,还要求要点齐全、文字通顺、结构严谨、格式正确、文体合适。
因此,要成功地完成写作任务,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高一学生来说,难度更大。
因此,笔者认为从高一开始就应强化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强化训练。
一、基础性训练阶段高一学生词汇量和句法结构都很欠缺,因此,选择语言的余地也很少。
基础性训练阶段主要是通过词汇和句型训练达到写作训练的目的。
(一)熟记五个基本句型。
对高一学生的最初要求就是写好由简单句构成的作文,不掉点,少出错甚至不出错。
要求学生熟记以下五个基本句型:基本句型一:S+V(主+谓)基本句型二:S+V+P(主+系+表)基本句型三:S+V+O(主+谓+宾)基本句型四:S+V+IO +O(主+谓+间宾+直宾)基本句型五:S+V+O+C(主+谓+宾+宾补)(二)单句改错。
单句改错着重考查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及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它涉及词汇、语法(主谓一致关系、冠词使用、名词数格、固定搭配、词性辨析、时态语态)和句型结构等方面,是专门针对学生在平时写作练习中常犯的错误而设计的。
例如:1.She caught up with her classmates by work hard every day. (work 改为working,介词by 后要用动名词)2. The old man live a hard life when he was young. (live 改为lived,讲述过去的事情)3.A lot of deers are eating grass on the hill. (deers改为deer,deer 的单复数同形)(三)选词填空。
作文万能结构框架图三大高分作业作文万能结构框架图三大高分作业(口语化版)。
一、开篇点燃激情。
嘿,大家!你们有没有觉得,现在的生活就像一场马拉松,每个人都匆匆忙忙,但很少停下来想想为啥跑?其实啊,那些看似普通的小瞬间,才是咱们生活的真正精彩。
今天,我给你们讲个关于坚持和梦想的小故事,希望你们听了能有点感触。
二、主体分享与启发。
1. 故事讲起来。
记不记得那年冬天,冷得要命!但有个小兄弟,小李,他愣是在操场上练投篮,手都冻红了,可眼睛还是亮得跟星星一样。
他心里明白,要想实现篮球梦,就得这么拼。
2. 唠唠观点。
说实话,追求梦想的路上哪有一帆风顺啊?但你看看小李,多
让人佩服!只要有信念,有那股子劲儿,啥困难都能顶过去。
坚持,就像给梦想插上了翅膀,让咱们能飞得更高、更远。
3. 摆事实讲道理。
你们想想那些成功人士,哪个不是这么过来的?爱迪生试了多
少次才发明电灯?居里夫人挖了多少土才找到镭?还有马云,一开
始谁看得起他?可人家就是坚持,最后不也成功了吗?所以啊,成
功都是给那些不怕失败、敢于挑战的人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