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参考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 格式:docx
- 大小:13.49 KB
- 文档页数:2
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班级:中一观察教师:王淑荣观察对象井欢欢常静樊萧梦高雨甜刘玉佳所在区角益智区观察时间2015.4.7观察情况记录今天在进行区角活动的时候,一些孩子选择了益智区的拼图,这个玩具拼板较多需要集体合作拼搭。
孩子们对拼图很有兴趣也很有耐心。
一开始,孩子们都在安静地拼插着自己手中的拼板,过了一会儿,可欣开始烦躁起来,她面对自己手中较为复杂的拼板有些失去耐心。
评价与分析这些孩子做事情缺乏耐心和自信,对于一件事情的专注力总是不能很持久地保持,遇到困难时会习惯求助于别人,所以当她在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教师应耐心指导并给予鼓励,坚持要她自己完成,体验成功的喜悦。
并在游戏中锻炼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互相帮助。
教师介入及策略指导并给予鼓励,坚持要她自己完成,体验成功的喜悦改进措施及目标在游戏中锻炼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互相帮助。
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班级:中一观察教师:王淑荣观察对象訾富玲牛梓涵白桂林王淑珍韩思雨所在区角理发店观察时间2015.4.8观察情况记录游戏开始好一会了, "理发店”里还是没人光顾,牛梓涵和四个小朋友无所事事地玩弄着材料,这时我走进了理发店:"请问,可以洗头吗?”一听这话,她们一起上前忙开了。
……评价与分析幼儿行为分析开始的时候理发店由于没有人光顾,幼儿们无所事事,没有进入角色,幼儿之间的角色互动也很少,但当老师介入游戏后,幼儿游戏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特别是老师用 "如果…就好了”的征询式的口吻给出新的建议,把幼儿从游戏的机能性动作引入想象的情节,将独自性游戏引导到角色之间合作沟通的层次,使之成为幼儿主动的行为。
教师介入及策略教师在幼儿游戏出现困难时,适时介入能启发幼儿将主题情节深入下去,增强同伴间的互动和沟通。
改进措施及目标在交流中让大家充分发言,并寻找更多的符合游戏内容的方法,如:"理发店”怎样来吸引更多的顾客,可以请大家帮忙出点子。
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观察时间:10月21日观察对象:龙浦、嘉诚观察场景:娃娃家观察情景简单分析:小班幼儿年龄小,常为满足自己的需要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与他人发生争抢,我利用幼儿情绪易转移这一特点,适时介入并加以引导,使矛盾化解,保证了游戏活动正常开展,又不影响幼儿游戏情绪!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班级:中3班教师:蔡瑞瑞时间:区角名称:美术区观察对象:黄玮琪、林钲乐观察过程:黄玮琪和林钲乐就跑到美工区,开始进行"指印画"。
黄玮琪很熟练的用手指沾着颜料,根据作品需要运用着"平按、侧压、转压、点印"的技巧。
一会儿,白色的画纸就呈现了春天的景象。
然后用湿抹布擦干净手,再画下一景物。
在绘画过程中能将物品放回原位保持画面整洁,操作熟练。
在她一旁的林钲乐情绪高涨,操作步骤也很有序,但由林钲乐对黄玮琪难说"你会印这个小女孩的胳膊吗?帮帮我吧!" 黄玮琪(思考了一下)"给我,我会"。
"你怎么弄得?教教我吧。
" 林钲乐兴奋又带着祈求说。
"你这样就行了",黄玮琪边说边又画了一次。
"我试试吧",说着就迫不及待的手沾颜料画起来,画的没有黄玮琪快、好,但也画出了基本特征还是不错的。
活动结束音乐响起时,两人有序整理材料,(按标记收放。
)将作品整齐的摆放在站牌上,并主动洗手。
行为分析:1.孩子已具备基本的绘画技能的能力,且已学会自己思考并想办法解决遇到困难时的解决方法。
在孩子进行思考时,教师"不参与",是为了给幼儿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动的机会,这样有助于幼儿独立性与自主性、合作性的培养。
2.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行为可以说是孩子日常活动的再现,积累孩子们一定的活动技能经验,展现出她们养成的良好规则意识,充分体现了幼儿区域活动的规则性。
教育策略:1.在活动中,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孩子们充分的独立思考空间,这样提高了孩子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合作意识。
幼儿园区域观察记录10篇认真观察、分析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能够帮助教师认识幼儿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等信息,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引导策略,帮助幼儿解决问题、提升经验、获得进步。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好观察记录呢?今天我为您推荐了10篇幼儿园区域观察记录,欢迎阅读,仅供参考,更多请关注我,本站长期更新。
1.幼儿园区域观察记录观察状况记录:幼儿的绘画主题是《我要飞》,他画的样貌很滑稽,头仰着像睡觉的样貌,四肢张开。
评价与分析:这个幼儿是个潜力较强的幼儿,他的绘画功底算是不错,虽然样貌很滑稽,但却是表现出了“飞”的样貌。
教师介入策略:其实“飞”的样貌不能固定我只指导幼儿朝那儿飞,看到了什么,在飞的基础上添画所看到的东西。
改善措施及目标:幼儿绘画的如何飞,怎样飞,不能固定在他的思想里,我要引导幼儿透过自己丰富的想象,画出飞的样貌,添画更多丰富的资料。
2.幼儿园区域观察记录观察场景:娃娃家观察情景:下午,孩子们进入活动区开始做游戏,龙浦进入娃娃家后拿起电话,给妈妈打起了电话。
这时,嘉诚看见了上去就抢,嘴里还说着:“给我打一个,给我打一个。
龙浦不让。
两个孩子立刻要抢起来,把那些“小朋友有玩具要一齐玩,要别人的东西要商量”的话抛在了脑后。
我立刻走过去,说:嘉诚玩具是龙浦先拿到的,等他打完了你再打好吗?嘉诚虽然不抢了,但仍不甘心地看着龙浦手中的电话,我灵机一动,找来班上另一部电话并大声说:“铃……嘉诚快来接电话,爸爸找你。
”嘉诚高兴地跑来了,拿起电话:“爸爸,你在上班吗?我把幼儿园搞的乱七八糟的……”听着嘉诚可爱的话语,我笑了!简单分析:小班幼儿年龄小,常为满足自己的需要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与他人发生争抢,我利用幼儿情绪易转移这一特点,适时介入并加以引导,使矛盾化解,保证了游戏活动正常开展,又不影响幼儿游戏情绪!3.幼儿园区域观察记录观察状况记录:幼儿在乐乐超市的货架上画了很多苹果,连线连到了数字2上,数字与苹果的数量不一样,教师询问为什么要画这么多苹果,幼儿说喜欢。
观察者:观察日期:观察时间:7:40-8:20观察班级:中二班观察地点:户外操场观察对象:怡怡观察目标:怡怡在户外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从筐里拿出高跷玩起来。
怡怡也拿出一副高跷放在地上,怡怡右脚踩到一只高跷上,左脚刚踩到另一只高跷时,高跷倒了,她反复了几次,终于双手拎着绳子,双脚踩着高跷一步一步走起来,她走到森森的旁边说:“要慢慢走。
接着,孩子们踩着高跷绕着草坪边走一圈,鹏鹏、辰辰、怡怡走的比较快,一不小心,怡怡摔倒了,辰辰走她身旁穿过说:“怡怡,你摔倒了。
”怡怡没吱声,继续踩着高跷往前走,一圈下来,怡怡共摔了四次。
活动结束了,孩子们都在整理高跷,怡怡也将高跷的绳子分别放在竹高跷筒里,然后摆到筐里。
二、分析评价1.从本次户外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适应户外活动环境,喜爱体育活动,能够自主选择活动材料进行游戏。
2.活动中的怡怡很勇敢,能够不畏困难,即使踩高跷摔倒了也不放弃、不气馁,继续游戏,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品质。
只是在活动中,孩子都是自己玩,在同伴遇到困难时,没有意识到要帮助别人。
3.孩子们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知道游戏结束后整理物品。
三、支持策略1.努力为幼儿创设丰富多样的户外活动,供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和同伴一起游戏,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保证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同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3.利用相关的图书、故事,结合幼儿的交往经验,和他们讨论同伴之间遇到困难应相互帮助。
幼儿园教师观察记录表分析评价1.陈艾杰,在家里是比较宠的,姐姐比他大好几岁,也让着他,妈妈也觉得我家孩子还小,舍不得让他自己吃饭,都是喂着,穿衣服也是,都帮着他弄。
有时做错了,总觉得孩子小,没事的。
《指南》社会领域子领域(二)社会适应目标2指出,小班的孩子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戏和公共场所的规则。
支持策略1.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它游戏规则,学习自觉遵守规则,在区域游戏中,让幼儿体会规则的重要性2.经常和孩子玩带有规则的游戏,遵守共同约定的游戏3.与家长交流,配合,并教会一些基本的行为准则。
幼儿参考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观察时间:幼儿姓名:记录人:1.参加了区内容2.参加活动的方式:(1)积极、自主地参加(2)在教师引导下参加(3)不参加3.参与活动的态度:(1)专注(2)注意力易转移(3)随意、马虎(4)不怕困难(5)有畏难情绪4. 与他人交流情況:(1)主动与老师交流(2)主动与同伴交流(3)愿意与老师交流(4)愿意与同伴交流(5)不愿意交流5. 遵守活动规则情况:(1)在选定的区域范围内活动(2)到另一区活动前会收拾好材料(3)随带活动材料到其它区6.玩具丢到地上吋:(1)马上捡起(2)经提醒后捡起(3)经提醒后仍视而不见7.活动结束收拾材料:(1)主动愉快地收拾(2)经提醒后收拾(3)再三提醒后收拾8.备注(记录特殊情況):幼儿园中班幼儿发展阶段评估班级:姓名:性别:分级标准说明:级别4代表: 幼儿熟练掌握该能力级别3代表:对该能力掌握较好,但偶有反复级别2代表:在一定条件下(例如成人的帮助下),能够完成该顶目级别1代表:还未有该项目涉及的行为出现填写说明:本表一年可使用三次,在9月、来年1月和6月时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在不同级别的空格处打钩。
注:此表仅作为辅助教师日常工作使用,不可作为对幼儿进行诊断的工具,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和采取的一定干预措施请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开展,避免随意给幼儿贴标签。
3.5——4岁儿童素质发展水平评价标准班级:幼儿姓名:时间:填写说明:请在完全达标、基本达标、部分达标处填写权重值,单项得分为每顶分值乘以权重数,领域得分为该领域内各单项得分数之和。
注:此表仅作为辅助教师曰常工作使用,不可作为对幼儿逬行诊断的工具,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和采取的一定干预措施请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开展,避免随意给幼儿贴标签。
幼儿活动观察记录表5—5.5岁儿童素质发展水平评价标准分值乘以权重数,领域得分为该领域内各单项得分数之和。
注:此表仅作为辅助教师曰常工作使用,不可作为对幼儿逬行诊断的工具,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和采取的一定干预措施请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开展,避免随意给幼儿贴标签。
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幼儿园: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者:___________________一、活动区域概况观察1. 观察时间:______________2. 活动区域名称:______________3. 活动区域位置:______________4. 活动区域环境:(例如:光线、噪音、气味等)5. 活动区域卫生情况:(例如:整洁度、卫生间的使用频率等)6. 活动区域安全情况:(例如:是否有危险物品、安全设施是否完善等)二、观察幼儿在活动区域的行为1. 幼儿在活动区域的活动内容:(例如:玩具,绘画,积木等)2. 幼儿的参与程度:(例如:主动参与、被动参与等)3. 幼儿的情绪表现:(例如:活跃、害羞、焦虑等)4. 幼儿的互动情况:(例如:是否与其他幼儿互动,互动方式如何等)三、观察幼儿在活动区域的发展情况1. 幼儿的语言发展:(例如:表达能力、语言模仿能力等)2. 幼儿的认知发展:(例如:观察力、问题解决能力等)3. 幼儿的动作发展:(例如:精细动作、大肌肉活动等)4. 幼儿的社交发展:(例如:合作能力、分享意识等)四、对活动区域的改进建议1. 活动区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例如:设施过时、缺乏多样性等)2. 对活动区域的改进建议:(例如:增加新颖玩具、改善光线等)五、其他观察发现1. 其他需要记录的重要观察发现六、观察总结1. 对幼儿园活动区域的整体评价2. 对观察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上所述,是一份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观察者在观察时应全神贯注,客观记录幼儿在活动区域的各种行为及发展情况,以及对活动区域的环境和设施进行全面评估。
观察记录的内容能够帮助幼儿园及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在活动区域的表现和需求,从而提供更适合幼儿成长的环境和条件。
希望观察者在记录观察情况时认真细致,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幼儿区域观察记录表小班观察时间:具体日期观察区域:建构区观察对象:幼儿姓名 1、幼儿姓名 2、幼儿姓名 3观察目的:观察幼儿在建构区的游戏行为和合作能力,了解他们的建构水平和创造力。
观察背景:建构区投放了各种积木、拼图、乐高玩具等材料,供幼儿自由搭建和创作。
观察记录:在建构区活动开始后,幼儿姓名 1、幼儿姓名 2、幼儿姓名 3选择了这个区域。
幼儿姓名 1首先拿起了几块大型积木,尝试搭建一个高楼。
幼儿姓名2则在一旁挑选着小型的乐高积木,似乎在构思着什么。
幼儿姓名3看了看他们俩,然后拿起了一些拼图块,开始在地上拼摆。
过了一会儿,幼儿姓名 1的高楼搭建到了一半,但是由于底部不太稳固,高楼开始摇晃。
幼儿姓名 2看到后,放下手中的乐高积木,过来帮忙。
他建议在底部增加一些支撑的积木,并且和幼儿姓名 1一起进行了调整。
经过他们的努力,高楼终于稳固了下来。
这时,幼儿姓名 3拿着拼好的拼图过来,对幼儿姓名 1和幼儿姓名2说:“看,我拼了一个花园,放在你们的高楼旁边好不好?”幼儿姓名1和幼儿姓名 2都表示赞同,并且一起帮忙把拼图花园放在了高楼的旁边。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三个小朋友继续合作,幼儿姓名 1负责搭建高楼的上层部分,幼儿姓名 2用乐高积木搭建了一些小装饰物,幼儿姓名 3则在周围拼摆了一些小路和花坛。
最终,他们共同完成了一个有高楼、花园、小路和花坛的“小区”。
观察分析:1、在建构过程中,幼儿姓名 1能够主动发起搭建高楼的活动,表现出了一定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2、幼儿姓名 2在看到同伴遇到困难时,能够主动提供帮助并且提出合理的建议,展现了良好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幼儿姓名 3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拼出花园,并积极与同伴交流和合作,将自己的作品融入到共同的建构中,也体现了较强的合作能力。
教育建议:1、提供更多丰富多样的建构材料,如废旧纸盒、易拉罐等,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2、在活动结束后,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分享和交流,让他们介绍自己的建构作品和建构过程中的想法,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一、观察背景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幼儿提供了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机会。
通过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兴趣、需求和发展水平,从而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引导。
本次观察选择了幼儿园的建构区,观察时间为上午 9 点至 10 点。
二、观察目的1、观察幼儿在建构区中的合作能力和交往情况。
2、了解幼儿在建构活动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表现。
3、观察幼儿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式和策略。
三、观察对象建构区中的 5 名幼儿:小明、小红、小刚、小花和小莉。
四、观察记录活动开始后,小明、小红、小刚、小花和小莉迅速来到了建构区。
他们先是兴奋地讨论着要搭建什么,小明提议搭建一座城堡,得到了其他小朋友的一致赞同。
小明率先拿起了大块的积木开始搭建城堡的底座,小红则在一旁挑选着合适的小积木,准备用来装饰城堡。
小刚一边帮忙递积木,一边提出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在城堡周围建一条护城河。
”小花和小莉也积极地参与到搭建中,她们小心翼翼地将积木摆放整齐。
在搭建过程中,他们遇到了第一个问题:城堡的底座不够稳固,总是倒塌。
小明皱起了眉头,思考了一会儿说:“我们可以多放一些大块的积木在下面,把底座加宽。
”大家按照小明的建议进行了调整,底座果然稳固了许多。
接着,他们又遇到了第二个问题:用来搭建城墙的积木不够长。
小刚灵机一动,说:“我们可以把短的积木拼在一起。
”于是,大家一起动手,将短积木拼接起来,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城堡的大致轮廓逐渐显现出来。
小红开始用彩色的积木在城堡上装饰窗户和门,小花和小莉则用小圆柱体积木在城堡周围搭建花坛。
这时,小明发现城堡的顶部不够平整,他尝试了几次都无法解决。
小刚走过来看了看,说:“我们可以找一块大的平板积木放在上面。
”经过尝试,城堡的顶部终于变得平整了。
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相互配合,交流频繁。
当有人遇到困难时,其他小朋友都会积极地出谋划策,共同解决问题。
幼儿参考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观察时间:幼儿姓名:记录人:
1.参加了区内容
2.参加活动的方式:
(1)积极、自主地参加(2)在教师引导下参加(3)不参加
3.参与活动的态度:
(1)专注(2)注意力易转移(3)随意、马虎
(4)不怕困难(5)有畏难情绪
4. 与他人交流情況:
(1)主动与老师交流(2)主动与同伴交流
(3)愿意与老师交流(4)愿意与同伴交流(5)不愿意交流
5. 遵守活动规则情况:
(1)在选定的区域范围内活动(2)到另一区活动前会收拾好材料
(3)随带活动材料到其它区
6.玩具丢到地上吋:
(1)马上捡起(2)经提醒后捡起(3)经提醒后仍视而不见
7.活动结束收拾材料:
(1)主动愉快地收拾(2)经提醒后收拾(3)再三提醒后收拾
8.备注(记录特殊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