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炭疽病的防治技术要点
- 格式:docx
- 大小:16.09 KB
- 文档页数:2
危害特征:可引起落叶、枯枝、幼果腐烂及将近成熟期引起枯萎而落果,严重时可引起死树。
叶斑型(慢性):症状多出现在成长叶片、老叶边缘或近边缘处,干燥时病斑稍向下凹,中央灰白色,有轮纹状排列黑色小点;潮湿时叶尖有水渍状暗绿至黄褐色斑,边缘不明显可在病斑上出现许多朱红色带黏性的小液点。
叶枯型(急性):症状多从叶尖开始,初期为开水烫伤状暗绿色病斑,渐变为黄褐色,叶卷曲,常造成严重脱落。
枝梢:受害后病稍自下而上枯死,病斑灰白色,上生黑色小点;或者自腋芽处发生菱形淡褐色病斑,后灰白枯死,上生黑色小点,叶子常呈干卷状挂在枝上。
遭遇连续阴雨时,嫩梢顶端有似开水烫伤状,后生橘红色小液点。
果实:幼果初期症状为暗绿色油渍状斑点病斑,后扩大至全果,湿度大时,出现自色霉层及红色小点,后变成黑色僵果,一般不脱落;成熟果受害出现黄褐色圆形凹陷病斑,果肉一般不受害;贮藏期受害病斑一般为深褐色,后逐渐扩大引起全果腐烂,表面会长黑绿色的菌丝体和黑色小点。
防治方法:①冬春剪除病虫枯枝,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菌源;增施有机肥,防止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雨后排水;适时采收柑橘,保证树势。
②预防为主,对症下药。
可采用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戊唑醇+肟菌酯;多菌灵+溴菌腈,或嘧菌酯喷雾。
③咪鲜胺;咪鲜胺锰盐;咪鲜胺锰盐+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浸果。
劲牛云商,是国内专业的第三方农资批发电商平台。
平台凭借商家入驻、平台担保、不赚差价、交易安全等优势已将全国优秀的农资渠道商和零售商纳入云商系统。
渠道商可以在云商平台进行渠道管理、商品信息及价格发布、收款审核和发货确认;零售商可通过云商平台进行海量农资商品浏览、线上付款和一键订货。
“海量农资,一件起批”,目前已有数万家农资零售商已经选择劲牛云商采购了。
欢迎广大农资零售商和专业合作社【点击使用劲牛云商】吧!。
柑橘炭疽病柑橘炭疽病的发生.症状及防治(附图)标签:通风农药症状防治色带分类:农业知识全文结束》》-11-0615:41病原:学名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属半知菌为害症状:可为害叶片、枝梢、花和果实。
叶片感病:①病斑多从叶尖开始,初呈水渍状暗绿色,后变为淡黄色或黄褐色,以后小斑迅速扩展为不规则形大斑,边缘不明显,似云纹状,其上产生大量朱红色带粘性的小液点,病叶易脱落;②叶尖或叶缘出现半圆或近圆形黄褐色病斑,以后扩大成不规则形,病健组织分界明显。
天气潮湿时,病部出现朱红色带粘性小液点,天气干旱时,干枯病部呈灰白色,表面密布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
病叶脱落较慢。
枝梢感病:①病梢由上而下枯死,多发生在寒害后的枝梢上,初期病部为褐色,后呈灰白色,其上散生许多小黑点,病健组织分界明显。
②多从叶柄基部腑芽处或从受伤皮层开始发病。
病斑初为淡褐色,椭圆形,后变长梭形,当病斑环绕枝梢时,病梢由上而下枯死。
花开后,病菌侵染雌蕊柱头,呈褐色腐烂,引起落花。
幼果受害,初呈暗绿色油渍状不规则形病斑,后扩展至全果。
天气潮湿时,病果上长出白色霉状物及淡红色小液点,以后病果腐烂干缩成僵果,不脱落。
长大后的果实受害,其症状表现有干疤、泪痕和腐烂3种类型,果梗受害,造成“枯蒂”,果实随之脱落。
苗木多在离地6~10cm处或嫁接口处开始发病。
病斑深褐色,形状不规则,严重时可引起上部枝梢死亡。
防治方法:农业措施:①加强栽培管理,柑桔园要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及时排灌、防旱保湿及防虫;②及时修剪衰弱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抗病能力;③剪除病梢、病叶、病果梗,清除落叶、落果,清园后喷1次波美1~2度的石硫合剂或40%灭病威500倍液;④采后处理,防止贮藏期发病,用特克多浸果。
化学防治:在落花后及落花后一个半月内进行喷药,每隔10d 左右喷1次,连续喷2~3次,在7、8月间再喷1次,以防落果。
柑橘炭疽病可以治疗吗随着柑橘市场的扩大,种植柑橘的面积也越来越大,很多果农在扩大自己种植面积的同时,也不免会受到各种病害的侵扰,以前种植小量的时候可能不会发生一些生病比如柑橘炭疽病。
回疾病会大面积传染,致使果园产量急剧下降,是果农特别头疼的一种病。
那么,柑橘炭疽病可以治疗吗?柑橘炭疽病可以治疗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只要在种植的过程中注意科学的管理,就会降低发生这种病的概率,会使这种病不发生。
柑橘炭疽病会影响果树的树枝叶片,还有果实。
而且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送生病的果实,会在途中发生腐烂,还会相互传染,增加烂果的数量,所以也不利于储存。
我们在治疗这种病的前提是要了解这种病的病因,以及原理。
这种病是由一种真菌引起的,该菌为寄生,潜伏性病害,他会藏在生病的树枝叶片和果实上,等待越冬,到第2年春天它会借助风雨环境,树叶相互间的摩擦空重的传播以及碛口和果树伤口的入侵导致病发。
而且经过研究和果农的种植经验来讲,这种病传播的轻重与流行程度与数的状况有很大的关系还与树的年龄,土壤,以及果农的栽培管理,有很大的联系。
这里我给大家列出几点,一些弱树和老树,一些土壤,比如有机质含量很低的土壤,土壤硬结,没有透气性,排水不良的的土壤。
我们在防治这种病害的过程中要注意增加通透性,经常要透风透光,及时清除各种小害虫引起的传播。
相对应的一些品种,也更容易得这种病,所以我们要选择合适的品种和及时的应对策略。
我们要加强管理,注意抬水喝肥料的管理,在合适的时期是用合适的肥料,不要一味的施加加肥要根据果树生长的情况来施加肥料。
我们还要注意自己园区的干净,经常要清理枯枝烂叶,并且喷洒相关的灭菌药,消毒。
合适的时候喷洒喷雾靓果安300倍,来防治这种病害的发生,一般我们选用一个应对套餐,配合着各种药物,7~10天为一个周期来进行柑橘炭疽病的防治。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柑橘炭疽病可以治疗吗的方案。
我们要了解这种病害的产生原因,以及防治方案,才能避免果园减产,提高经济效益。
柑橘炭疽病的特点柑橘炭疽病的发生已经很普遍了,它对柑橘的生产和果实的储藏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也给果农朋友也带了很大的损失。
很多果农种植柑橘,都遇到了这种病害,但是对它的防治办法却是一窍不通。
这种病害危害面非常广,而且危害的时间很长,它主要危害柑橘的叶片、枝条、花果等部位。
柑橘感染这种病害之后,会出现大量的落花落果落叶和果实来腐烂的情况。
下面来介绍一下柑橘炭疽病的特点,还有它的防治方法。
柑橘炭疽病的特点。
1,枝梢从上面开始往下逐渐枯死,主要发生在受到寒害后的枝梢上面。
刚开始的时候,病斑为褐色,慢慢变成灰白色,上面会有许多的小黑点。
2,主要从叶柄的底部或者是从受伤的皮层开始发生柑橘炭疽病。
初发病的时候,病斑为淡褐色,是椭圆形的。
慢慢的,形状会变成长梭形。
病斑也会沿着枝梢来环绕,枝梢从上面开始往下都枯死了。
花开了之后,病菌也会感染雌蕊的柱头,病部呈褐色,慢慢的烂掉,出现落花的情况。
幼果受害之后,病斑成绿色,形状是不规则的。
到最后,整个果实都会被病斑蔓延。
如果天气潮湿,病果上会长出一些白色的东西或者一些淡黄色的小点儿。
到最后,病果会腐烂变成浆果,但是它不会脱落。
果实长大之后,受到这种病害,它的果实上面会有一些病疤或者出现腐烂的症状。
果柄受害之后,果实也会脱落。
一般苗木在离地10厘米的地方,或者是嫁接口的地方,会发病的。
刚开始的时候,病斑是深褐色,形状也不规则。
病情加重之后,上部的枝梢也会枯死。
防治方法。
1,加强管理,让柑橘植株更加强壮。
只有树体强壮了,它的抵抗能力增强了,这样对于细菌的感染能够产生一定的抵抗力,生病就少了。
比如给柑橘上肥料,多上有机肥,适当上一些磷肥钾肥,氮肥要少上一点。
柑橘树要适当进行修剪,种植密度要合适,防治病虫害的工作要到位等等。
2,发病之前,要喷一些保护性的杀菌剂,这样能够起到一个防护的作用。
发病初期,喷洒一些药剂进行治疗。
关于柑桔炭疽病特点,主要介绍了它在枝梢和幼果等处的症状表现。
柑橘炭疽病的发生规律柑橘炭疽病的防治炭疽病是我国柑桔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
陕南柑桔炭疽病,有其特殊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症状。
那么,柑橘炭疽病该如何防治呢?下面跟随火爆农资招商网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 柑橘炭疽病柑桔炭疽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同时也是让农民朋友们最忧心最常见的病害。
炭疽病严重发生时常造成大量落叶,梢枯、僵果、枯蒂落果,树皮爆裂,导致树势衰弱,产量下降,整枝整株枯死。
在贮存运输期间,还常引起果实大量腐烂,影响市场供应。
炭疽病是弱生性真菌,如果植株衰弱,在适高温高湿度等条件下,植株容易感染炭疽病。
如低温,阴雨,光照不足,植株所贮存的养分被大量消耗,令植株抗逆能力降低,加上在清园未有喷杀菌药进行预防,或预防的力度不够,炭疽病因此而大量发生。
2 炭疽病的为害症状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枝梢、果实,亦可危害花、主干和苗木。
发病严重时,引起大量落叶,枝干干枯,导致树势衰退,甚至整株死亡。
因发病部位不同,发病时间不同,症状差异较大,最常见和造成损失严重的症状有:(1)炭疽病为害叶片症状A. 急性型(叶枯型):即通常所谓的急性型炭疽病,常发生在新梢嫩叶上,病斑常从叶尖开始,初为水渍状暗褐色,似开水烫伤,后变为黄褐色,云纹状,病斑边缘不明显。
病部组织枯死后,常呈“V”字型斑块,其上也可产生细小的黑色小粒点,病叶很快脱落。
此病从开始到叶片脱落不过是3-5天。
常见叶片掉一地的现象。
叶片已脱落的枝梢很快枯死,并且在病梢上产生许多朱红色而带粘性液点。
B. 慢性型(叶斑型):慢性型(叶斑型)症状多出现在成长叶片或老叶的叶尖或近叶缘处,圆形或近圆形,稍凹陷,病斑初为黄褐色,后期灰白色,边缘褐色或深褐色。
病、健部分界明显。
在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出现许多朱红色而带粘性的小液点,在干燥条件下,则在病斑上出现黑色小粒点,散生或呈轮纹状排列。
这是该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
病叶脱落较慢。
(2)炭疽病为害枝梢症状枝梢症状:多自叶柄基部的腋芽处开始,病斑初为淡褐色,椭圆形;后扩大为梭形,灰白色,病健交界处有褐色边缘,其上有黑色小粒点。
柑橘炭疽病的防治亲爱的果农们,xx的我来普及柑橘炭疽病的防治方法了。
病虫害防治是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让我们和我一起了解一下吧。
炭疽病是柑橘中常见的疾病,许多水果农民一旦看到叶子上的大斑块就会想到它。
该病危害范围广,感染期长,且潜伏期长,不易控制。
当出现严重时,会造成大量落叶、枯枝、刚果、果滴,导致树势下降和树木产量下降。
那么,柑橘炭疽病的防治呢炭疽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病害,常发生在叶、芽、花和果实中。
1、叶片受害叶枯型:它们大多从叶尖开始,初期为深绿色浸水,然后迅速膨胀为黄褐色云纹状。
病死组织死亡后,往往呈倒V形,疾病的健康边界不明显,往往导致大量落叶叶。
2、枝梢受害慢性型:病枝自上而下枯萎。
病枝先为浅棕色、椭圆形,后扩展为灰白色长梭形。
病枝在枝条周围1周时,由上至下呈灰白色或浅棕色枯死。
病梢与健康部位的界限明显,有小黑点。
病梢上的叶子经常卷曲和干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掉落。
急性型:多发生在雨后高温季节,多从枝梢中部开始迅速蔓延。
病斑先呈浅棕色、椭圆形,然后呈梭形、稍凹形扩散,病斑在上枝梢周围死亡。
3、花果受害蒂枯型炭疽:在果梗受伤后,首先将绿色和黄色褪色,然后浏览并干燥,显示出枯萎的椎弓根,然后水果脱落。
发病规律:柑桔炭疽病是一种真菌病,隶属于盘孢链格孢菌亚科。
细菌喜高温高湿环境,适宜生长温度21~28°C..主要在病梢、病叶和病果上越冬,有菌丝和分生孢子。
第二年春天,在患病组织中产生的分生孢子由风和雨直接或从气孔和伤口中传播。
分生孢子萌发侵入宿主后,通常不会立即出现。
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如果遇到干旱、冻害、管理不善等因素,就会出现症状。
在该疾病的部位可以连续产生分生孢子,多重再感染导致该疾病的流行。
流行发病原因:1、在冬季,冻害较为严重,早春气温较低,在暴雨期间,尤其是初夏、大雨后,气温较高,暴雨发生率较高。
2、其次,管理不善、生长弱的柑桔树受到严重影响。
柑橘炭疽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近些年来,很多果农们在种植的过程中都会碰到这种病,柑橘的炭疽病情况表现的最为明显,大家一定不要害怕,因为它在生长的过程中是经常会出现的一种病害,它表现为两种症状,第一种是急性型的,第二种是慢性型的,下面就跟大家介绍一下柑橘炭疽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1、急性型害叶片常常从叶子的尖端和叶子的边缘开始,刚开始的时候是出了一种青涩,又带一点暗褐色,像是被热水浇过一样病斑点,它的边缘和健部的界限表现的一点也不明显,这样生病的叶子很快就会脱落,在空气潮湿的时候可以在病斑上看到红色的小点,果农们一定要注意发生的这些情况。
2、慢性型害叶片在叶子的尖端和叶子的边缘,首先会出现一些黄褐色的病斑,病斑会越来越大,会有圆形的,不规则形的,一开始病斑和健部在气候干燥的时候最为明显,阴雨潮湿的时候不明显,后期气候潮湿的情况下,病斑就会出现很多很多的红色小点,气候干燥的时候,病斑点会展现出灰白的颜色,出现密密麻麻的一些小黑点儿,生病的叶子脱落的就会慢一些。
3、防治方法首先呢,就是要加强栽培的管理制度,把树桩培养得更强壮一些,它是预防柑橘炭疽病必不可少的一步。
要加强水的灌溉,排水功能是否畅通,适当的施一些有机肥,培育出强壮的树桩,定期修剪一些烂掉的叶子,改变光照的条件,以防被虫咬,被冻伤,同时冬天的时候一定要定时的清园,修剪生病的叶子,生病的树枝,清除落下的叶子,生病的果实。
还要适当的对柑橘树进行喷药,应用一些效果明显的药肥产品,尤其是在果实刚长的时候和果实长的旺盛的时候,要每间断13-25天以250倍液对柑橘树,对地面,进行喷药,最后彻底的杀死病菌种,这就是柑橘炭疽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所以果农在种植柑橘树的时候,尽量避免在潮湿的地方种植,并且气候条件和水分一定要均衡,还要对柑橘树进行定期的清理修剪,摘完果实之后,及时扫除一些有病的树枝,集中的清理掉减少病原体,在这些症状发生不严重的时候,尽快的去治疗它,以上就是在种植柑橘树的时,柑橘炭疽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柑橘炭疽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柑橘炭疽病的症状】主要为害叶片、枝梢、花、果实部分,亦为害苗木、大枝和主干。
为害温州蜜柑叶片有三种症状类型。
(1)普通型炭疽病。
①缓慢型:叶斑轮廓明显,呈近圆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0.3~2厘米,病叶脱落缓慢。
②急性型:病叶多自叶尖、叶缘或沿主脉发生淡青色或青褐色如开水烫伤状的叶斑,3~5天后枝梢和嫩叶处凋萎变黑,上面出现橘红色带黏质小液点的分生孢子团。
雨后高温发生较多。
5月中下旬为当年春叶发病始期,7月中下旬至9月下旬为当年春叶第一个发病高峰期,11月中下旬起进入第二个发病脱叶高峰期。
(2)落叶型炭疽病(又称“叶斑病”)。
叶上病斑多自叶尖开始,初期呈淡青色而稍带暗褐色,后迅速向叶基方向扩展成黄褐至深褐色、边缘不清晰、云纹状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大型叶斑,有时可达叶的1/2或2/3以上,可造成大量落叶。
基本上发生于上年生老叶上。
(3)次生型炭疽病。
病叶初期在两侧脉与主脉间朝叶缘方向形成棱角状的褪绿斑,水渍状和半透明状,最后褪绿斑内呈现出枯焦区域。
大多发生于坡地上部、土层瘠薄、未深耕改土或严重受旱而未行灌溉的橘园。
10月上中旬为叶肉组织萎缩褪绿初期,10月下句至11月中旬为全年叶肉组织萎缩发生盛期,翌年2~3月为次生型炭疽病发病落叶高峰期。
花朵发病,雌蕊柱头发生腐烂,褐色,引起落花。
果柄被侵染,较多见于甜橙和碰柑,初期呈淡黄色,后变褐色干枯,呈枯蒂状,果肩部黄色,随之落果,或果肩渐干枯,病果挂在树上。
【柑橘炭疽病的防治方法】(1)加强培管。
深耕改土、增施有机肥料;避免偏施氮肥,适当施用磷钾肥;及时排灌、治虫、防冻,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2)减少病原。
结合修剪,剪除病枝叶、衰老叶、交叉枝及过密枝,将病叶、病果集中深埋或烧毁,并全面喷洒0.5~0.8度石硫合剂一次,以减少菌源,使树冠通风透光。
(3)药剂防治。
春、夏梢嫩梢期和果实接近成熟期,每隔15~20天喷药一次,防治药剂主要有:早春萌芽前喷0.8~1度石硫合剂1次。
柑橘炭疽病的症状有哪些?发病规律有哪些?如何防治?(1)柑橘炭疽病症状柑橘炭疽病症状主要为害叶、枝和果实,可引起落叶、枝梢枯死、果实腐烂和落果,病斑上有黑色小点。
炭疽病为害叶片分急性型(叶枯型)和慢性型(叶斑型)两种症状,叶枯型病斑多自叶缘、叶尖或沿主脉发生初为淡青色似开水烫伤的水渍状小斑,后迅速扩大呈纹状,病部组织枯死后多呈“V”字形或倒“V”字形,此种症状冬春在老叶、夏秋在新叶上出现较多;叶斑型病斑多发生在老熟叶片近叶缘处,病斑中央浅灰白色,天气潮湿时病斑上会出现许多红色带黏性小粒点,干燥时则出现黑色小粒点。
枝梢受害后也有两种症状,一种是由梢顶向下枯死,另一种是发生在枝梢中部,从叶柄基部腋芽处或受伤皮层处开始发病。
幼果期发病,病果腐烂后,失水干枯变成僵果悬挂在树上。
在8~9月果实生长中后期,也会发生蒂枯症状造成落果。
(2)柑橘炭疽病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病部越冬,环境条件适宜时,病菌借风雨传播,从自然孔口或直接侵入为害。
该病为弱寄生菌,凡因栽培管理不善或在冻害严重、高温多雨、低温潮湿等不利的气候条件下均能加剧病害发生,成熟过度或有伤口的果实也容易感病,所以在春、夏、秋梢嫩叶期、幼果期和8~9月果实成熟期均有发病高峰。
(3)柑橘炭疽病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做好防冻、防旱、防涝和其他病虫害的防治。
2)搞好冬季清园。
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枯枝,摘除、捡拾落叶、落果,并集中烧毁,同时树冠喷布2~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0~500倍,减少病原。
3)药剂防治。
在嫩梢嫩叶期,特别是幼果期和8~9月果实成熟期,适时喷药保护。
常用药剂可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50%新灵可湿性粉剂600倍,大生M-451000倍或猛杀生800倍液,40%福星6000倍液。
柑橘炭疽病什么药好用?不管是什么品种的柑橘,都很容易感染炭疽病,真的是让果农非常头疼,尤其是在高温雨季的时候,这种病发作更加厉害。
如果树叶感染这种病害的话,上面会出现病斑然后慢慢枯萎,如果果实感染病害的话,会出现发红整体掉落的情况,特别是柑橘幼果受到的影响非常大,会给果农造成非常大的损失。
今天在这里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柑橘炭疽病什么药好用?应该如何来降低发病的概率?一、柑橘炭疽病什么药好用这是栽种柑橘树非常常见的一种病害,所以对于果农来说,一定要知道如何使用药物来进行预防和治理。
在还没有发病的时候,可以适当的使用一些预防类型的药物,比如说代森锰锌,这种药物对于各种真菌病害都有很不错的效果,提前使用可以大大降低柑橘树感染炭疽病的概率。
如果柑橘树已经感染炭疽病的话,那么可以适当的使用一些杀菌剂,比如说咪鲜胺就很不错,或者使用溴菌腈。
首先将染病的枝叶修剪掉,然后再喷一些这个杀菌剂,喷上两到三次,基本上可以很好的控制这种病害不要扩散。
用药的时候,像这种杀菌的药可以轮换来进行使用,避免出现抗药性,按照标准的浓度进行配比,然后一定要均匀喷洒到柑橘树的各个部位。
二、管理注意除了使用药物来进行治理预防之外,平时管理的时候也要多多注意,比如说在用肥方面的话要注意均衡,除了大元素之外,各种小元素也要注意使用,这样的话果树才能生长更加健康,其中氮肥不要用太多了,另外还可以用一些叶面肥来喷洒,这样的话可以让柑橘树的叶片抗性更加好。
这种炭疽病有一定的传播性,所以对于染病的枝干一定要清除掉,还有那些掉落的果实,赶紧带离果园进行烧毁,避免病害扩展更加厉害。
在冬季一定要对整个果园进行一次清理,比如说落叶病枝等等,另外在开春萌芽之前的话,还要对整个果园进行一次消毒。
控制好每棵柑橘树结果的数量,不要觉得挂果多就是好事,如果超过了树的负载,会使树势变弱容易染病。
所以说柑橘炭疽病什么药好用,咪鲜胺就是相当不错的,一定要注意提前预防和治理同时进行,另外在管理方面的话也多多注意,尽量减少病菌数量。
柑橘炭疽病的防治技术要点
1、分布和症状:我国柑橘产区均有发生。
危害枝、叶、果和苗木,有时花、枝干和果梗也受危害,严重时落叶枯梢,树皮开裂,果实腐烂。
叶片上的叶斑分叶斑型和叶枝型两种。
病枝上的病班也是两种:一种多从叶柄基部腋芽处开始,为椭圆形至长菱形,稍下凹,病斑环绕枝条时,枝梢枯死,呈灰白色,叶片干挂枝上;另一种在晚秋梢上发生,病梢枯死部呈灰白色,上有许多黑点,嫩梢遇阴雨时,顶端3-4厘米处出现烫伤状,经3-5天即呈现凋萎发黑的急性型症状。
受害苗木多从地面7-1O厘米嫁接口处发生不规则的深褐色病斑,严重时顶端枯死。
花朵受害,雌蕊柱头常引起褐腐而落花(称花萎症)。
幼果受害,果梗发生淡黄色病斑,后变为褐色而于枯,果实脱落或成僵果挂在枝上。
大果染病后出现干疤、泪痕和落果三种症状。
该病也是重要的贮藏病害。
2、病原:病菌属半知菌亚门的有刺炭疽孢属的胶孢炭疽菌、
3、发病规律:病菌在组织内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从植株伤口、气孔和皮孔侵入。
通常在春梢后期开始发病,以夏、秋梢发病多。
4、防治方法:一是加强栽培管理,深翻土壤改土,增施有机肥,并避免偏施氮肥而忽视磷肥、钾肥的施用,特别是要多施钾肥(如草木灰);做好防冻、抗旱、防涝和其他病虫害的防治,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性。
二是彻底清除病源,剪除病枝梢、叶和病果梗集中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