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肥皂泡》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8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肥皂泡》教学设计(通用7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肥皂泡》教学设计(通用7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肥皂泡》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肥皂泡》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六个生字,正确书写十一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儿时的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的游戏的。
3、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4、联系自己的游戏体验,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进行口语交际及小练笔的练习,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了解儿时的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的游戏的。
联系自己的游戏体验,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进行口语交际及小练笔的练习。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冰心的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都玩过吹泡泡的游戏,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吹泡泡时欢乐的情境吧。
(看视频)吹泡泡时你们感觉怎么样?同学们,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的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奶奶也自己做过泡泡水,而且她吹得肥皂泡可不一般,那小小的、不起眼儿的肥皂泡,经过她的手,她的眼,以及她的心,吹出了童年的情趣,也吹出了冰心奶奶的梦想!想知道冰心奶奶是怎么吹肥皂泡的吗?(出示课件,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第5课《肥皂泡》齐读课题二、新授1、教师:请你打开语文书快速的把课文读一读,边读边想,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2、教师跟着学生说的答案,顺势利导,他说的这部分内容在第几段呢?谁把这句话再读一读?xxx真细心,把做泡泡水的奥妙都给大家找出来了。
咱们都做过泡泡水,你能一边做动一边读这句话吗?自己试试3、泡泡水做好了,那怎么吹呢?谁能从课文中找到方法吗?谁能看着大屏幕说一说。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肥皂泡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肥皂泡教案与反思第【1】篇〗第一课时【教学设想】1.理解词语,进一步感受泡泡的美。
2.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归纳文中指定段落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激发兴趣 1.老师知道小孩子都喜欢玩游戏,说说你最喜欢玩什么游戏?2.生交流。
(3-4名同学)3.吹泡泡你喜欢玩吗?想不想来体验一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几个动词来。
二、介绍作者,了解冰心冰心是一位有着独特人格魅力和独特写作风格的作家。
母爱、童真、大自然是冰心作品的三大主题。
冰心爱海,她的童年是在海边度过的,正如母亲总是源源不断地把力量传送给她亲爱的孩子一样,海是冰心永远的源泉。
冰心博爱,她的爱缘自于海,更缘自于母爱。
冰心爱世间万物,更爱儿童,她纯真、犀利、坚定、勇敢、正直。
冰心一生,追求真、善、美,歌颂真、善、美。
美蕴涵于其作品中的各个方面,有人情美、自然美、童心美、情感美……三、引入课文内容的学习同学们,冰心奶奶像你们那么大的时候,也吹肥皂泡。
她的肥皂泡吹得可不一般,那小小的、不起眼儿的肥皂泡,经了她的手,她的嘴,以及她的眼,她的心,不但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冰心奶奶的梦想!想知道冰心奶奶是怎么吹肥皂泡的吗?打开书,自己读一读,请大家在读的过程中勾出自己的重点词。
学生读书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以下词语:和弄扇子扇送薄球散裂乱转四、学习词语1.出示课件:正音、练习读。
屏幕上的词语可不容易读好,会读吗?谁来试一试?教师正音后让学生练一练,然后齐读,抽读。
2.了解学生在阅读中的学词情况。
有没有老师没写上,而你又认为非常重要的词语?板书:黏稠颤巍巍山巅……注音、正音、练读。
3.读课文,攻破难点。
同学们再读读课文,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周老师给你一个建议:通读一遍之后,集中精力攻破难点。
4.轮读课文。
五、理解课文内容1.冰心奶奶是怎样做泡泡水的呢?(很聪明,书中写了,就知道马上看书。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后附教学反思)20.肥皂泡[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九个生字,正确书写十二个生字,利用多种方法理解解难懂的句子。
2.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
3.通过品词析句,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品味本文语言文字的生动性。
在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儿时的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5.联系自己的游戏体验,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进行口语交际及小练笔的练习,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儿时的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儿”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2.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
3.通过品词析句,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品味本文语言文字的生动性。
在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1.同学们,你们玩过什么游戏?你们喜欢吹泡泡吗?我国著名作家冰心奶奶小时候和大家一样,也喜欢吹肥皂泡,那美丽有趣的肥皂泡,经了她的手,她的嘴,以及她的眼,她的心,不但吹出了快乐,还吹出了自己童年的梦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共同欣赏冰心笔下如诗如画的肥皂泡。
(师板画泡泡并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指导观察“皂”字是怎样组成的,什么结构?并用眼睛记住它)2.出示生字。
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生字词都读正确了吗?(出示课文词语,生字变色,加点词是易读错字和多音字)廊子若是娇软薄.球颤巍巍山巅婴儿希望木碗透明扯成仰望越过和.弄和.弄蘸.上黏.稠散.裂3.开火车认读。
易读错的词的多读几遍。
4.作者主要写了关于肥皂泡的几件事?(指名分段读课文,让每个孩子读完后概括自己所读段落的内容)教师相机板书:做吹想【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
《肥皂泡》教案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肥皂泡》教案(共含4篇),希望大家喜欢!篇1:《肥皂泡》教案《肥皂泡》教案_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_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积累多音字“和”,并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
3、能用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4、体会作者由肥皂泡产生的丰富想象,并能发挥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去处。
[教学重难点]1、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
2、能用多种方法尝试理解文中难懂的句子。
3、体会作者由肥皂泡产生的丰富想象。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你最喜欢玩什么游戏?(学生自由发言)同学们都很爱玩游戏,童年时期的冰心和大家一样,也非常喜欢玩游戏。
她最喜欢吹肥皂泡。
(板书课题)我们去看看她是怎样玩这个游戏的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小组交流,互检课后生字、词语的读音。
3、检查预习字词的情况。
(指名读、领读)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正音。
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制作肥皂泡——吹肥皂泡——欣赏肥皂泡的样子,感受乐趣)三、再读课文,初步感悟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我”小时候最喜欢干什么?为什么喜欢这个活动呢?课件出示:下雨的时节,不能到山上海边去玩。
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破裂。
(1)你们玩过肥皂泡吗?(根据自己的经验说,师不予以评价)(2)请你读读第1—2自然段,读出快乐、期待的感情。
2、肥皂泡需要用什么样的`材料去制作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记忆生字,书写指导1、出示田字格生字,生自主识字。
2、师范写,讲解“廊、越、仰、婴”的写法与结构摆放。
3、生在练习本上练写生字,师巡视,点评、展示优秀作品。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板书课题)二、精读课文,深入感悟1、制作肥皂泡,吹肥皂泡。
备课素材备课素材【写作背景】《肥皂泡》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是一篇非常贴近学生生活而又高于学生生活的文章,文笔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淳朴,意境深邃精美。
童年冰心吹肥皂泡,不但吹出了快乐,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梦想,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冰心(1900~1999):现、当代女,儿童文学作家。
谢婉莹,冰心女士,男士等。
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时代就广泛接触了和。
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
开始发表第一篇《》,此后,相继发表了《独惟悴》、《》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
同时,受到泰戈尔《》的影响,写作的自由体。
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和《》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1921年加入。
同年起发表《笑》和《》。
毕业于。
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
和留美期间,写有《》,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比小说和取得更高的成就。
这种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
此后着有散文《》、小说《分》、《》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
期间在昆明、重庆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
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
回国,先后任《》编委、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
作品有散文集《》、《》、《我们把春天吵醒了》、《》、《》、《》、《》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
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
她的短篇小说《》获1980年度优秀奖。
《》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
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散文集《》,以及《》、《》、《冰心着译选集》等。
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肥皂泡的配方:做有好几种方法,比如肥皂沫、、,用这些材料加水都可以制成泡泡水,但是这样做出来的泡泡水,效果各有不同,用洗洁精配出来的,小但很多;另外两种吹出来的泡泡虽然大,但数量少。
第一种配方的材料有甘油、水、洗涤灵,比例是1:4:4。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肥皂泡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肥皂泡教案与反思【第1篇】肥皂泡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肥皂泡》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一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快乐生活的留恋之情。
基于文本丰富的画面感,教学中把“情境”和“文字”结合起来,通过展示、引导想象、音乐渲染、播放视频、游戏演示等途径,引导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阅读话题,静心阅读,充分触摸语言,潜心与文本、教师、学生展开多维的对话,将语言文字还原为语言形象,变语言的感知为画面意境的感受,体悟文本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同时,牢牢把握住“语言文字”这个“根”,进行揣摩、品析、朗读、表达,引导学生读出意、读出情、读出境,提高语言理解和品悟的能力,促进语用能力的发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搜集和课文相关的及文字等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自学生字,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按课文叙述尝试一次吹肥皂泡的体验活动;搜集冰心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激趣:同学们你们玩过什么游戏?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 2.导入:童年不能没有游戏,快乐的游戏让我们的童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童年的冰心和大家一样,也非常喜欢游戏,特别喜欢玩吹肥皂泡的游戏,她吹的肥皂泡可不一般,那小小的、不起眼的肥皂泡,经了她的手、她的嘴,以及她的眼、她的心,不但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自己童年的梦想。
这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冰心奶奶回到她的童年时代,一起去感受那游戏的快乐!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指导识记生字“皂”。
4.简介作者。
(1)根据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对冰心的了解。
(2)读读资料袋,加深了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童年的游戏,拉近了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增强了一种体验感,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交流课前搜集的冰心的资料,一方面是加强对作者的了解,另一方面增强学生搜集资料的意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读提示:(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注意生字读音。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肥皂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回顾导入: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走进了冰心奶奶的童年生活,初步学习《肥皂泡》这篇课文。
请大家打开课本77页,我们来回顾一下,课文围绕“肥皂泡”写了哪些内容?2.接着,我们再复习一下,读一读词语。
肥皂泡种类其中网球透明分裂形式圆满飞越婴儿目送希望3.读得真好,这节课,我们将随着冰心奶奶的叙述,深入品读课文,体会冰心奶奶笔下吹泡泡的乐趣。
二、品读第三自然段(知识点:用连接词来表述一系列动作)1.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2.这一段讲的是吹泡泡的具体过程。
请同学们再默读这段话,在语段里找一找,吹泡泡有哪些步骤?拿出笔,在文中标一标。
第一步标1,第二步标2,第三步标3,开始。
(大问题1)3.谁来汇报?第一个步骤是——(1)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融化。
“和弄和弄”就是……第二个步骤——(2)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粘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
吹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慢慢地)应该怎么读?谁来读一读这个句子?(3)再轻轻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漂游。
软悠悠是怎样的感觉?怎样读出又软又轻的感觉?谁来?(4)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有时飞得很高很高。
“若”是什么意思?如果是一个假设,不是必须的意思,所以,吹泡泡这一个步骤不是每次都有的。
4.其实,就是前面三个句子中描述的三个步骤,首先是做泡泡,接着吹泡泡,然后还要用手提。
同学们都找到了。
5,那么,由“做”到“吹”,再到“提”,这三个句子是怎样连城一段话的呢?请同学们看看句子的接头处。
你找到了吗?(大问题2)(1)由做到吹,用了一个什么词?由“吹”到“提”呢?(2)像这样的词语,在句子中能起到连接的作用,我们称他们为“连接词”。
你还知道有哪些连接词吗?(3)用上这些连接词,就可以把表示连续动作的句子有顺序地连在一起了。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廊、若”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会写“皂、廊”等12个字,会写“肥皂泡、种类”等1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
3.能用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4.体会作者有肥皂泡产生的丰富想象,并能发挥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去处。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细致,并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师:喜欢玩游戏吗?生:喜欢。
师:是啊,有趣的游戏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欢乐!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诗意、纯正与美好!师:出示冰心照片师:这是著名的作家谁呀?生:冰心师:她可是一位了不起的大作家,为我们写了很多乐不起的作品。
她说啊,小的时候……师:“最爱”有多爱啊?生:师:是啊,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走进文字,跟着冰心一起去体验!1.揭题板书课题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检查预习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文中的词语你能读准确吗?谁来读?指生读。
师:和弄和弄是怎么弄?生:用东西搅拌搅拌。
师:来,大家一起做一下,哦,这就是和弄和弄。
出示句子指生读师:这个多音字她读准了吗?是的,您看相同的字不同的音表示不同的意思可要读准确喽!一起读,出示词师:来,这一组能读准确吗?齐读。
师:去掉拼音还会读吗?读给你的同位听,相互纠错。
师:下面我们打乱顺序来读,请各组四号起立接读,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
二、读中品味、深入探究(一)过渡:词语会读了,大家想一想课文围绕肥皂泡主要写了哪些内容?生1:吹肥皂泡师:在第几自然段?生2:肥皂泡的样子师:这是作者看到的。
在第几自然段?生3:根据肥皂泡的样子想象师:同学们很会概括课文。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师:冰心是怎么吹肥皂泡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圈出描写冰心吹肥皂泡的动词,看看她是怎么吹的呢?师:你都圈出了哪些动词?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2、一起读动词师:你看用上这样的动词我们就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吹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生1:要慢慢的吹师:这样才能吹成轻圆的泡生2:轻轻地一提师:这样才不会破裂生3:轻轻地扇送师:这样才能飞得更高师:要慢慢地吹、轻轻地提、你吹肥皂泡有这样的感觉吗?让我们一起读出这种轻轻地、慢慢地感觉。
《肥皂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肥皂泡》是一篇非常贴近学生生活而又高于学生生活的文章,文笔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丰富,意境深邃精美。
课文写的是冰心童年时代吹肥皂泡的经历。
那小小的、不起眼的肥皂泡,经了她的手,她的嘴,以及她的眼,她的心,不但吹出了快乐,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自己童年的梦想,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
2、能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3、体会作者由肥皂泡产生的丰富想象,并能发挥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去处。
4、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对肥皂泡寄予的感情。
教学重点:1、学会运用一连串的动词,把做一件事的过程写具体。
2、展开丰富的想象,肥皂泡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
教学难点:1、通过多种感官,理解文中难懂的词句。
2、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1、孩子们,今天老师个你们带来一首小诗,但它还没有名字,请你们仔细地听,认真地想,给他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录一个30秒的微课形式,以视频的形式放映)(肥皂泡)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冰心的作品《肥皂泡》。
板书课题:20、肥皂泡3、在进入课文学习之前,老师想检查一下你们的生词学得怎么样?通过平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冰心奶奶最喜欢的游戏就是吹肥皂泡,进而导入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设计意图:以微课的形式出示小诗,是为了让孩子在视觉和听觉上直观的感受到肥皂泡的美以及吹肥皂泡的快乐,为课文学习铺垫情感。
二、上新课【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请默读第三自然段,圈画出作者在吹肥皂泡过程中所使用的动词。
(放、加、和弄、蘸、吹、提、扇)。
板书:吹2、就是因为有了这些动词,吹肥皂泡的过程才被作者写的这么生动具体,可是呀光生动具体还不行,还要有条理性,作者又是用了那些连接词使文章更有条理性呢?(然后、再)3、PPT出示连接词与动词,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吹肥泡的过程。
4、孩子们,虽然我们掌握住了吹肥皂泡的步骤,我们就一定能吹出肥皂泡吗?我们还要掌握住吹肥皂泡的技巧。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肥皂泡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肥皂泡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学会多音字“和”的用法。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3.用同样方法完成《主题阅读》中《放风筝》的批注。
[教学重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自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完成练习册一、二题。
2.强调多音字用法。
“和”有两个音hé(和气)(温和);和hè(唱和)(和诗);和hu ó(和面)(和泥);huò(和药)搅拌的意思;和hú(和了)打麻将或纸牌用语,表示获胜。
颤:指物体急促而频繁地颤动。
“颤巍巍”指震颤,动作不稳的样子。
颠:本义指山顶。
“山巅”指山顶。
3.了解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
她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如《繁星》《春水》《寄小读者》。
整体感知——读薄过渡语:吹肥皂泡是大家小时候都十分喜爱的游戏,著名诗人、散文家冰心小时候也喜欢吹肥皂泡,让我们走进冰心小时候的快乐、骄傲与希望。
自学提示一: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围绕“肥皂泡”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预设:围绕着“肥皂泡”,作者主要写了“吹肥皂泡的过程”“肥皂泡美丽奇妙的样子”“由肥皂泡产生的美好想象”三个内容。
语文要素落实——读厚1.过渡: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
看谁说得好?好在哪里?表扬这些孩子已经学会抓住关键词语复述段落。
2.自学提示二:找出课文中你认为较难懂的句子,试着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预设1: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
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吹泡泡时,阳光照在泡泡上呈现的颜色,颜色会在泡泡上流动。
“五色”指多种颜色;“浮光”指液体表面的光泽、颜色。
师生问答读:师:这肥皂泡,吹起来怎么样?生1: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
生2: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若是扇的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
《肥皂泡》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这篇课文写的是冰心童年时代吹肥皂泡的经历,那小小的不起眼的肥皂泡经他的手,他的嘴,她的心,吹出了快乐,也吹吹了梦想,寄托了她对生活的向往。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课教学,我注重,让学生通过朗读去感受肥皂泡的美丽与奇妙,课件的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了学生的感知力,培养了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认识“廊、若”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会写“皂、透”等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说清吹肥皂泡的过程。
3、学会运用一连串动词,把做一件事的过程写具体。
4、能联系生活实际和仔细观察理解课文中难懂的词句,品味作者描写泡泡语言的生动优美。
5、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把游戏过程写得有序细致,感悟由肥皂泡产生的丰富想象。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认读6个生字,了解作者儿时是怎样玩吹泡泡的。
难点:体会作者把游戏过程写得有序别致和由肥皂泡产生的想象。
四、教具准备课件、泡泡水五、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吹泡泡吗?我国著名作家冰心和大家一样也喜欢吹泡泡,那美丽有趣的肥皂泡,经她的手,她的嘴,她的心,吹出了快乐,也吹出了梦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笔下那如诗如画的肥皂泡。
2、板书课题,适机教写“皂”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讲了关于肥皂泡的几件事?3、检查字词,扫除障碍。
第一组:肥皂木碗和弄和弄融化héhèhuó和和和★请学生用上这些词语把作者怎么做泡泡水的说一说。
第二组:套管粘稠慢慢地轻轻地软悠悠★指名用上这些词语说说作者是怎么吹泡泡的。
第三组:五色的浮光轻清透明玲珑娇软薄球一串扇子送上跟着飞越山巅读准:shàn shān扇扇★指名用上这些词语说说在作者的想象中,泡泡去了哪儿?(三)、品词析句,理解课文★泡泡是怎么做,怎么吹的呢?看看哪段写出了相关的内容?1、学习第三段做泡泡学用连续动词★泡泡是怎么做,怎么吹的呢?看看哪段讲了相关的内容;指名读。
20.肥皂泡【课时目标】 1.认识“廊 若”等8个生字,会写“皂 廊”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肥皂 廊子 透明 娇软”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板书设计】20 肥皂泡吹肥皂泡——欣赏肥皂泡的样子——感受肥皂泡的乐趣【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激活学生情感,积极主动学习。
本文虽篇幅短小,但是作者笔下,作者感情趋势而美好,真正是一篇美文。
教学这样的文章应当充分运用有效媒体和手段,设置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热爱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引导他们以饱满的激情很主动、很投入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去感知、体验文中的美——泡泡的美好、引人遐想,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2.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课文。
本文层次井然,脉络清晰:本文按“吹肥皂泡——欣赏肥皂泡的样子——感受肥皂泡的乐趣”顺序写的。
理清课文的结构思路,不仅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好课文,品读课文,陶冶情操,感受泡泡之美、吹泡泡的乐趣。
不足之处:如何处理好放与扶的关系,是今后要研究的问题。
【课时目标】教学目标:1.学习抓住关键词句,想象吹肥皂泡的情景。
2. 品读体会吹肥皂泡带来的乐趣和作者的情感。
【板书设计】20肥皂泡做肥皂:和弄和弄融化吹肥皂:慢慢地轻轻一提轻悠悠扇肥皂:连接词:然后再五色浮光轻清透明轻轻地颤巍巍【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肥皂泡》不仅介绍了吹肥皂泡游戏的方法和过程,还把吹肥皂泡的美好心情写了出来。
因此,学习本文除了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还应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为此,本课的导入创设了一个快乐自由的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奠定较好基础。
2.拓展想像,培养学生丰富想像力。
肥皂泡给孩子们带来梦幻般的感觉,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想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作者的心情。
3以读为本,深刻体会作者情感和态度。
借助读加深词句理解,借助读升华情感,借助读体会意境,通过让学生读进入梦幻般的泡泡世界,也把听者带到意境中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肥皂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预习朗读能够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和弄和弄”、“四散纷飞”、“光影零乱”、“屏住呼吸”。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品读感受吹肥皂泡的乐趣以及作者的情感,体会利用连接词进行有序表达的方法;在训练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感受吹肥皂泡的乐趣以及作者的情感,体会利用连接词进行有序表达的方法;在训练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设计尝试学案学生准备:按照学案导学完成课前预习任务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激发兴趣1.老师知道小孩子都喜欢玩游戏,说说你最喜欢玩什么游戏?2.生交流。
(3-4名同学)3.这个你喜欢玩吗?想不想来体验一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几个动词来。
二、预习检测1.小组抽查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检测朗读课文、认读字词情况。
正确认读词语:浮光悬着仰头笔管一支溶化小碗肥皂种类剩下光影零乱和弄和弄屏住呼吸四散纷飞软悠悠颤巍巍2.全班抽查认读词语。
3.这篇课文是谁写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幻灯出示冰心奶奶图片)三、感知中心、把握基情1.师引:冰心奶奶小时候最爱玩什么呢?(幻灯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2.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板书课题)3.说说“最爱”有多爱?读出你的感受。
(2名同学)四、精读深悟、体趣得法(一)、品读做肥皂泡1.师引:你们玩的泡泡是买的还是做的?冰心奶奶玩的肥皂泡跟我们玩的有点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呢?2.生回答。
到底是怎么做的呢?(板书:做)幻灯出示“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个小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溶化;”3.指名读。
4.引导学生观察词语“和弄和弄”,也可以说成……(2名同学)(二)、研读吹、扇肥皂泡,悟写法1.师引:肥皂泡就这样做好了,我们一起去玩吧!2.指名读课文剩下的部分。
3.师问:玩肥皂泡最重要的动作是……生答(“吹”)(板书“吹”)吹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生答(“慢慢地”)这样就吹成了……(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4.吹完之后还要怎么做?生答(“轻轻一提”)(根据学生回答,幻灯演示这些重点词)5.师引:这样一来,(幻灯出示:“那轻圆的球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漂游。
《肥皂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廊、若、娇”等九个生字,识记“廊子、和弄、若是、脆薄、颤巍巍、山巅、婴儿、玲珑娇软、轻清透明、轻清脆丽、光影零乱”这些词语,学习多音字“和”。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3.运用多种方法(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关键字)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4.能结合关联词和生活实际复述吹肥皂泡的过程。
5.体会文中丰富的想象,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能展开自己的想象,回忆美好童年,寄托美好的愿景。
【教学重难点】重点:1.认识“廊、若”等九个生字,识记“廊子、和弄、若是、脆薄、颤巍巍、山巅、婴儿、玲珑娇软、轻清透明、轻清脆丽、光影零乱”这些词语,学习多音字“和”。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难点:1.运用多种方法(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关键字)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2.能结合关联词和生活实际复述吹肥皂泡的过程。
3.体会文中丰富的想象,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能展开自己的想象,回忆美好童年,寄托美好的愿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齐读课题师: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喜欢玩什么游戏呀?1、生自由说(跳皮筋、踢毽子、放风筝等)2、揭示课题师:我国著名的作家冰心奶奶,她小时候最爱玩儿的是吹肥皂泡。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童年回忆。
齐读课题,20(一二)。
生:20 肥皂泡一、初读感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师:她为什么这么喜欢吹肥皂泡呢?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77页。
自己读一读,想一想,这篇课文围绕肥皂泡写了哪几方面内容?二、学习生字词(一)出示生词正音,学习多音字“和”。
1、自由读师:这是本课的词语,自己读一读。
2、指生读。
师。
谁来读?3、理解“和弄”的意思,学习多音字“和”。
(1)正音师:这个词他读的很准确,谁再来读一读。
a、指生读b、齐读。
师:一起读。
(2)理解词意a、师:“和弄”是什么意思?你能做一做动作吗?b、指生说意思师:你来说。
师小结:和弄的意思就是搅拌。
(3)学习多音字“和”。
师:“和”是一个多音字,它还读()课件出示,生齐读师: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吧。
(二)学习写肥皂泡的词语。
1、出示词语,自由读过度:老师这儿还有一组词语,自己心里面默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吗?预设一:若生没有发现师:这些都是描写......(肥皂泡的)预设二:若生发现师:你真会思考,这些就是描写肥皂泡的。
2、词语归类区分形容词和副词。
(1)自由交流。
师:再仔细看,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分呢?课件出示:玲珑娇软软悠悠轻清透明轻悠悠轻清脆丽颤巍巍光影零乱预设一:学生发现ABB的叠词时。
师:这是你的第一个发现。
还有吗?预设二:学生找不到形容词。
教师引导看左边这四个词都是描写......(肥皂泡的样子)预设三:学生发现不了副词。
老师引导并出示幻灯片,如果这样看你有什么发现吗?预设四:学生说出右边三个词是描写肥皂泡飘动的词语。
教师评价: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
预设五:学生都发现师:你真会思考。
没错,左边都是写肥皂泡的样子,右边都是写它们飘动的形态。
3、复习拆拼法理解玲珑娇软,为后面做铺垫。
(1)引导学生自己理解词语。
师:那这是一个怎样的肥皂泡呢?谁来说一说?指生说(2)总结拆拼法。
师:很多词语就像这样把它分成几个部分,单独理解,最后把它合起来就是这个词语的意思,这样的方法叫做拆拼法。
你看这四个词语,(出示词语)我们就可以用拆拼法来理解。
(3)想象朗读。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想象着肥皂泡的样子,读一读吧。
a、指生读。
师:谁来读?b、齐读。
师:一起读三、学习课文(一)把握主要内容1、师:那这篇课文围绕肥皂泡写了哪些内容呢?2、指生说,师板书(吹泡泡赏泡泡想泡泡)3、师小结: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吹泡泡、赏泡泡和想泡泡来写的。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过渡:那么这一个个泡泡是怎么吹出来的呢?1、自由读课文,简要说出过程。
师:看老师已经准备好了肥皂水,那我要怎么吹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帮帮我。
2、整体感知第三自然段,指生说,师做动作。
师:谁来教教我?我要先(蘸)一下,然后呢?(吹)怎么吹?(慢慢的吹),怎么飘起来?一起说(提),如果想飞高点儿呢?(扇)师:谢谢你们的帮忙。
3、圈画动词师:刚才老师用了文中很多表示动作的词语,同学们快去找一找第三段中所有表示动作的词,把它圈出来。
4、交流动词梳理顺序。
(1)师: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动词啊?师相机贴。
(2)学生上台,梳理动词顺序。
加深印象。
师:谁能按照文中的顺序上来贴一贴?5、借助关联词和动词说出吹肥皂泡的过程。
师:吹肥皂泡的过程顺序正确了,那我们怎么样才能把吹肥皂泡泡的过程说清楚呢?(1)出示关联词师:你看,冰心奶奶在文中用到了“先、然后”这样的关联词就把吹泡泡的过程写清楚了。
老师这还有几个关联词,你能不能借助这几个关联词和动词的顺序说一说吹肥皂泡的过程呢?(2)生自由练习师:自己试一试吧(3)指生复述过程师:谁想来说说?评价语1:说得很清楚,评价语2:你说的过程很清晰呢。
6、指导朗读。
(1)指导读出轻、慢师:这么好玩儿的过程,谁来读一读啊?预设一:若生读的好师:读得多好啊,动作又轻又慢,一起读。
预设二:若生读不好师指导师:吹肥皂泡的动作要怎么样?是呀,慢慢地,轻轻地。
(慢慢的吹起,轻轻地一提,轻轻的扇送)谁能像老师这样再来读一读。
(2)齐读师:让我们一起读。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过渡:文中是怎么描写这些泡泡的呢?你喜欢哪一种呢?自己读一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找到写肥皂泡样子的句子,把你喜欢的画下来。
1、生自由读,画句子2、指生交流。
预设一:若生说到第一句(1)指导学生抓关键词语理解句子师:我们就来看这一句,文中说“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它到底美在哪儿呢?指生说预设1:若生说到美在“五色的浮光”师:什么是五色的浮光?生自由说师评价:你抓住了“五色的浮光”这个关键词。
还美在哪儿呢?预设2:若生说到“轻清透明”师:“轻清透明”什么意思?你能不能用上我们学过的拆拼法理解?指生说(3)指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句子师:这么美的泡泡,想不想看看?现场吹泡泡师:你都看到了什么?指生说师评价:你观察的很仔细/多么美的泡泡啊(4)指导朗读师:这么美的泡泡怎么读出来呢?指生读。
师:谁来读?女生读。
师:女生一起读。
(5)总结理解句子的方法师:刚才我们用了什么方法理解了这难懂的句子?师:我们抓住了“五色的浮光”“轻清透明”这两个关键词语,(贴板书)还通过......(看泡泡)联系生活经验(贴板书)师:用上这两个方法,就能帮助我们理解了难懂的句子。
(6)方法运用师:你能不能运用这两个方法自己试着理解这两个句子呢?给大家半分钟时间思考。
课件出示句子a、指生说预设1:若生说到第二句,抓住“玲珑娇软”师:这样的小球怎么样?指生说师:多可爱的小球啊,你喜欢吗?指导朗读师:把你对它的喜爱读出来吧。
预设2:若生说到第三句,抓住“颤巍巍”师:是啊,摇摇晃晃的。
你看到刚才泡泡颤巍巍、光影零乱的样子了吗?多有趣啊。
预设3:若生说到第三句,抓住“光影零乱”师:刚才有位同学提到了“光影零乱”这个词,你能不能用这里面的一句话理解理解。
指生找到句子师:光影是什么光?为什么会零乱呢?师:“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就是......光影零乱.光影零乱就是......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
b、小结:联系着上文,我们对句子的理解就深刻了,联系上下文也是理解句子的好方法呢。
(贴板书)3、指导朗读(1)学生接读,展开想象。
下面我找三个读课文读得好的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这美丽的画面。
(2)配乐齐读。
师:睁开眼睛,让我们一起读。
预设二:若生说到第二句、第三句师:这是描写肥皂泡的句子,还有吗?(四)学习第五自然段1、师生接读课文师: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停着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但在冰心奶奶眼里那一个个轻轻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的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生1: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生2:到天上,轻轻的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生3:或者轻悠悠的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
师接读:这一个个小球,也充满了冰心奶奶儿时的,一起说......(快乐,骄傲与希望。
)2、补充资料,理解句子师:这一串美丽的梦,仅仅是那肥皂泡吗?出示资料:看,这是冰心奶奶写的两首小诗:指生读第一首请你读...第二首请你读...师:你觉得,这美丽的梦还是什么?生自由说师:是啊,这还是冰心奶奶对童年的回忆,多美好生活的向往啊!3、提炼理解句子的方法师引读:这丰富多彩的童年就是那一串美丽的梦,凝聚在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里,是那么...读.小结:你看,通过借助资料,也能帮我们理解这难懂的句子。
(贴板书)4、男女生配合读5、开展想象,写一写师:这一个个小球还会有有哪些美丽的去处呢?展开想象,写一写吧(1)生自由写(2)指生说师评价:想象力真丰富啊!四、总结全文,阅读拓展师:这节课,我们不但学会了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还体会到了冰心奶奶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
这里,老师给大家推荐两本书,《寄小读者》《繁星春水》。
课下,同学们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去阅读去体会。
`【板书设计】20 肥皂泡抓关键词语吹泡泡赏泡泡想泡泡联系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