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鸡蛋的10个学问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鸡蛋中的物理学问鸡蛋是餐桌上的一种传统美食,其味道鲜美,口感滑嫩,深受人们喜爱。
你知道小小鸡蛋中藏有多少物理学问吗?一、扩散现象把新鲜的鸡蛋外壳打开时,可以看到蛋黄完整饱满,蛋清粘稠透明。
把放久了的鸡蛋外壳打开时,却是蛋黄松散,蛋清混浊,俗称“散黄”。
鸡蛋“散黄”是蛋清与蛋黄之间发生了扩散现象。
众所周知,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蛋清和蛋黄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时彼此进入了对方。
鸡蛋存放时间越长“散黄”越严重。
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夏天的鸡蛋比冬天的鸡蛋易发生“散黄”。
若“散黄”不严重,无异味,高温煎煮后仍可食用。
若细菌滋生,蛋白质已变性就不能吃了。
新鲜的鸡蛋泡在盐水中,几周后蛋清和蛋黄都变咸了;将鸡蛋浸在卤汁中慢火煮炖,调料的香气会逐渐渗入鸡蛋中。
这些都是分子的扩散现象。
二、蒸发吸热刚煮熟的鸡蛋从水中捞出时,蛋壳上湿漉漉的,握在手里有点烫,但还可以忍受。
可是过一会,当蛋壳上的水变干后,握在手里却感觉更烫了。
鸡蛋刚从热水中捞出时,蛋内不断向蛋壳传递热量,由于蛋壳上附着一层水,水在蒸发时吸收热量,使蛋壳的温度不升。
当水蒸发殆尽,蛋壳的温度就会快速升高,这时握在手里就会感觉更烫了。
饮食店做大饼的师傅,在把生大饼贴到炉膛内壁之前,总是把手往冷水里浸一下,然后再托着大饼伸进炉里。
正是手上的水蒸发吸热,保护了他的皮肤不被烫伤。
从刚出锅的笼屉中捡馒头时,手上沾点凉水就不会感觉烫,也是手上的水蒸发吸热延缓了热量从馒头到手的传递时间。
三、液化放热夏天,刚从冰箱里取出来的鸡蛋原本是干燥的,但是过一会蛋壳上就会有晶莹透亮的小水珠生成。
这是由于刚拿出的鸡蛋温度低于室温,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蛋壳上遇冷放热液化,液化后的小水珠依附在蛋壳上,就好像鸡蛋出汗似的。
鸡蛋从冰箱中取出后就不要再放回去,因为水蒸气在蛋壳上液化成小水珠后细菌也会借此繁生。
如果再放回冰箱,细菌不仅会侵入鸡蛋,还会蔓延到冰箱里其它食物上。
鸡蛋和蛋鸡你必需知道的学问点鸡蛋品种概述1.鸡蛋的定义鸡蛋,又名鸡卵、鸡子,是母鸡所产的卵,其外有一层硬壳,内则有气室、卵白与卵黄部分,它富含各类养分,是人类常食用的食品之一。
若鸡蛋有受精,约经过21天会孵出小鸡。
鸡蛋的构造图2.鸡蛋的分类3.蛋的品质标准和分级蛋的品质标准和分级一般从两个方面来综合确定:一是外观检查,二是光照鉴别。
在分级时,应留意蛋壳的干净度、色泽、重量和形态,蛋白、蛋黄、胚胎的能见度与其强度和位置,气室大小等。
•内销鲜蛋的质量标准收购鲜蛋一般不分等级,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有些地区制订了收购标准。
一级蛋:不分鸡、鸭、鹅品种,不论大小(除仔鸭蛋外),必需簇新、清洁、完整、无破损;二级蛋:品质簇新,蛋壳完整,沾有污物或受雨淋水湿的蛋;三级蛋:严峻污壳,面积超过50%的蛋和仔鸭蛋。
•出口鲜蛋的分级标准一级蛋:刚产出不久的鲜蛋,外壳坚实完整,清洁干燥,色泽自然有光泽,并带有簇新蛋固有的腥味。
透视时气室很小,不超过0.8㎝高度,且不移动。
蛋白深厚透亮,蛋黄位于中心,无胚胎发育现象。
二级蛋:存放时间略长的鲜蛋,外壳坚实完整,清洁,允许稍带斑迹。
透视时气室略大,高度不超过1.0㎝,不移动。
蛋白略稀透亮,蛋黄稍大明显,允许偏离中心,转动时略快,胚胎无发育现象。
三级蛋:存放时间较久,外壳较脆薄,允许有污壳斑迹。
透视时气室超过1.2㎝,允许移动。
黄大而扁平,并显著呈红色,胚胎允许发育。
4.描述鸡蛋特征的常用变量•气室高度气室高度是依靠鸡蛋的质量定量评价鸡蛋簇新度的重要参数,它可以由特地的标尺依据肯定的计算方法得出。
气室高度受鸡蛋质量和贮藏的相对湿度影响,理论上,A级鸡蛋在保质期内其气室高度要小于6mm。
•蛋黄指数鸡蛋的蛋黄指数越小,蛋就越陈旧。
蛋黄指数是指蛋黄高度与蛋黄直径的比值或用百分率表示,簇新蛋的蛋黄指数为0.38 -0.44,合格蛋的蛋黄指数为0.30以上。
•哈夫单位哈夫单位依据蛋白的高度与蛋质量之间的回来关系计算出一个指数,反映鸡蛋的簇新度,国际上许多国家将哈夫单位作为评定鸡蛋质量的指标。
龙源期刊网
吃鸡蛋的学问
作者:汪德娴
来源:《现代养生》2006年第11期
1.心脑血管病患者可以吃鸡蛋
以前医学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高,而鸡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高,所以患者不能吃鸡蛋。
科学研究认为,鸡蛋黄中的卵磷脂对脂肪的运转和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卵磷脂是一种很强的乳化剂,可以使胆固醇和脂肪乳化为极细的颗粒,透过血管壁,为机体组织所利用,不会增加血浆胆固醇的浓度。
所以食用蛋黄非但无害,而且对心血管系统疾病具有特殊的保护作用。
2.胆结石症患者可以吃鸡蛋
胆结石症患者望“蛋”生畏,诉说不能吃鸡蛋,吃了要发病。
科学研究认为,限制胆结石症患者进食高脂肪、高蛋白等油腻食物,并不等于不能吃鸡蛋。
如果改变烹调方法,像炖鸡蛋、鸡蛋汤、清蒸蛋等还是可以吃的。
3.腹泻病人由于体内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力下降,体内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肠道蠕动亢进和固有食物同化功能受影响,小肠对水和营养物质的再吸收功能发生障碍,大量的营养物质经消化道排出体外。
这期间,如果不让胃肠道适时休息,不但起不到滋补身体的作用,反而会进一步导致病情加重。
4.发烧病人吃鸡蛋如火上浇油
鸡蛋主要含有卵蛋白和卵球蛋白,是一种完全蛋白质,99.7%能被人体吸收。
进食后能产生额外的热量,这种额外热量可高达30%,发烧病人(特别是孩子)吃鸡蛋,能使机体内热量增加,热量无法散发,如同火上浇油,会烧得更厉害。
5.鸡蛋不能冲豆浆吃。
鸡蛋中的物理学问作者:孙玉生潘英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06期鸡蛋是餐桌上的一种传统美食,其味道鲜美,口感滑嫩,深受人们喜爱。
你知道小小鸡蛋中藏有多少物理学问吗?一、扩散现象把新鲜的鸡蛋外壳打开时,可以看到蛋黄完整饱满,蛋清粘稠透明。
把放久了的鸡蛋外壳打开时,却是蛋黄松散,蛋清混浊,俗称“散黄”。
鸡蛋“散黄”是蛋清与蛋黄之间发生了扩散现象。
众所周知,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蛋清和蛋黄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时彼此进入了对方。
鸡蛋存放时间越长“散黄”越严重。
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夏天的鸡蛋比冬天的鸡蛋易发生“散黄”。
若“散黄”不严重,无异味,高温煎煮后仍可食用。
若细菌滋生,蛋白质已变性就不能吃了。
新鲜的鸡蛋泡在盐水中,几周后蛋清和蛋黄都变咸了;将鸡蛋浸在卤汁中慢火煮炖,调料的香气会逐渐渗入鸡蛋中。
这些都是分子的扩散现象。
二、蒸发吸热刚煮熟的鸡蛋从水中捞出时,蛋壳上湿漉漉的,握在手里有点烫,但还可以忍受。
可是过一会,当蛋壳上的水变干后,握在手里却感觉更烫了。
鸡蛋刚从热水中捞出时,蛋内不断向蛋壳传递热量,由于蛋壳上附着一层水,水在蒸发时吸收热量,使蛋壳的温度不升。
当水蒸发殆尽,蛋壳的温度就会快速升高,这时握在手里就会感觉更烫了。
饮食店做大饼的师傅,在把生大饼贴到炉膛内壁之前,总是把手往冷水里浸一下,然后再托着大饼伸进炉里。
正是手上的水蒸发吸热,保护了他的皮肤不被烫伤。
从刚出锅的笼屉中捡馒头时,手上沾点凉水就不会感觉烫,也是手上的水蒸发吸热延缓了热量从馒头到手的传递时间。
三、液化放热夏天,刚从冰箱里取出来的鸡蛋原本是干燥的,但是过一会蛋壳上就会有晶莹透亮的小水珠生成。
这是由于刚拿出的鸡蛋温度低于室温,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蛋壳上遇冷放热液化,液化后的小水珠依附在蛋壳上,就好像鸡蛋出汗似的。
鸡蛋从冰箱中取出后就不要再放回去,因为水蒸气在蛋壳上液化成小水珠后细菌也会借此繁生。
如果再放回冰箱,细菌不仅会侵入鸡蛋,还会蔓延到冰箱里其它食物上。
小小鸡蛋里暗藏大学问(图)2012-08-26 15:26来源: 39健康网【字號】大中小Tweet【正体版】【打印机版】核心提示:在营养学界,鸡蛋一直有“全营养食品”的美称。
的确,鸡蛋是优质蛋白质的最佳来源之一,其中还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少量欧米伽3脂肪酸,大量卵磷脂、叶黄素等保健成分。
但对于这种高营养食品,人们对它的了解并不多。
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就人们应该知道的10个问题进行了解答。
在营养学界,鸡蛋一直有“全营养食品”的美称。
的确,鸡蛋是优质蛋白质的最佳来源之一,其中还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少量欧米伽3脂肪酸,大量卵磷脂、叶黄素等保健成分。
但对于这种高营养食品,人们对它的了解并不多。
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就人们应该知道的10个问题进行了解答。
1.鸡蛋的哪种吃法最健康?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指出,从蛋黄的维生素损失和蛋白质消化率来说,如果不煎炸到发黄发脆的程度,蒸、煮、炒、煎等烹调方法之间的差异不大。
但按胆固醇的氧化程度和受热程度考虑,各种烹调方法的健康排名如下,A级:蒸煮鸡蛋,B级:煮荷包蛋、蛋花汤,C级:炒鸡蛋、鸡蛋煎饼,D级:焗蛋黄。
2.腌鸡蛋会造成营养损失吗?腌鸡蛋是指加盐腌制过的咸鸡蛋。
腌制过程中营养损失并不大,但有研究表明腌鸡蛋中的胆固醇氧化程度较大,形成的胆固醇氧化产物会对心血管造成危害。
茶叶蛋也是腌鸡蛋的一种,而且茶叶等抗氧化物质的存在会减轻胆固醇的氧化程度。
然而,北京朝阳医院营养师宋新提醒,茶叶含有生物碱会刺激胃酸分泌,因此儿童、孕妇、胃不好的人不宜多吃茶鸡蛋。
3.一天吃几个鸡蛋比较合适?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程义勇教授表示,不同人群的鸡蛋食用量也有所不同。
儿童、孕妇、乳母和运动量大的人,可以每天吃1—2个鸡蛋。
正常的成年人、老年人,每天吃1个鸡蛋即可。
血脂异常患者或肥胖者,建议每周吃2—4个鸡蛋较为合适。
4.吃一盘炒鸡蛋或鸡蛋羹(约5个),会引起胆固醇的升高吗?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普通成年人每天摄入的胆固醇不要超过300毫克,高血脂者应控制在200毫克以下。
【营养美食】宝宝吃鸡蛋有学问1~2岁的宝宝,每天需要蛋白质40克左右,除普通食物外,每天添加1~1.5个鸡蛋就足够了。
中国的老百姓将鸡蛋视为补品,经常食用鸡蛋可增强记忆力,还可保护心脏和动脉血管、预防癌症、延缓衰老。
可如果不能加工和食用,补品就会变为“废品”,甚至是“毒品”,所以应当认真掌握鸡蛋里的学问,防患于未然……1.忌吃未熟鸡蛋鸡蛋蛋白所含抗炎生物素蛋白,可以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稀释,并使身体发生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肌肉疼痛、皮肤发炎、脱眉等症状。
鸡蛋中所含抗胰蛋白酶,它们影响人体对鸡蛋蛋白质的消化和稀释。
生鱼片的鸡蛋中这两种物质没被水解,因此影响蛋白质的消化、稀释。
鸡蛋在形成过程中会带菌,未熟的鸡蛋不能将细菌杀死,容易引起腹泻。
因此鸡蛋要经高温后再吃,不要吃未熟的鸡蛋。
生鸡蛋的蛋白质结构球状,存有很大部分无法被人体稀释,只有蒸熟后的蛋白质才显得坚硬,人体胃肠道才可以消化吸收。
生鸡蛋存有特定的腥味,可以引发中枢神经遏制,并使唾液、胃液和肠液等消化液的排泄增加,从而引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2.忌吃煮老的鸡蛋鸡蛋煎得时间过长,蛋黄表面可以构成灰绿色硫化亚铁层,很难被人体稀释。
蛋白质老化可以变软变小韧,影响食欲,也难于稀释。
3.鸡蛋不宜与糖同煮鸡蛋与糖同煎可以因高温促进作用分解成一种叫做糖基赖氨酸的物质,毁坏了鸡蛋中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成分,而且这种物质存有心肌促进作用,步入人体后可以造成危害。
例如须要在煮鸡蛋中冲泡,必须等稍肥后放进烘烤,味道有增无减。
4.炒鸡蛋不需要放味精鸡蛋中所含氯化钠和大量的谷氨酸,这两种成分冷却后分解成谷氨酸钠,存有纯正的鲜味。
味精的主要成分也就是谷氨酸钠,炒鸡蛋时如果放进味精,可以影响鸡蛋本身制备谷氨酸钠,毁坏鸡蛋的鲜味。
5.煮熟的鸡蛋用冷水浸后忌存放一些人常将蒸熟的鸡蛋泡在冷水里,利用蛋壳和蛋白的热膨胀系数相同,并使蛋壳难破损,但这种作法不卫生。
因为新鲜鸡蛋外表存有一层保护膜,并使蛋内水分不易挥发,并避免微生物入侵,鸡蛋蒸熟后壳上膜被毁坏,蛋内气腔的一些气体逸出,此时鸡蛋放在冷水内会并使气腔内温度锐减并呈圆形负压,冷水和微生物可以通过蛋壳和壳内双层膜上的气孔步入蛋内,储藏时难腐败变质。
吃错鸡蛋惹病+中毒日常吃鸡蛋9点注意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既是养生食品,也是护肤、养发的不错选择。
吃鸡蛋的好处虽多,但是不是天天都吃鸡蛋就是最正确的做法呢?吃鸡蛋有什么注意事项?其实,吃鸡蛋也有很多学问,如果吃不对,小心会伤害到身体。
下面关于吃鸡蛋的健康问答,值得你看一下。
一、鸡蛋可以蒸,可以煮,可以煎,可以做成茶叶蛋。
那么,哪种吃法才是最健康的呢?答:从蛋黄的维生素损失和蛋白质消化率方面分析,如果鸡蛋不至于煎到发黄发脆的程度,蒸、煮、炒、煎等各种烹调方式之间的差异并不会很明显。
但是从胆固醇的氧化氧化程度和受热程度上看,则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差距。
其中,最健康的烹调方式是蒸煮鸡蛋,其次是煮荷包蛋、蛋花汤,接着是炒鸡蛋、鸡蛋煎饼,最后则是焗蛋黄等。
二、一天吃几个鸡蛋比较合理?答:正所谓“过犹不及”,吃鸡蛋也要控制食量。
不同年龄层所能接受的鸡蛋量不同:儿童、孕妇、乳母和运动量大的人,每天吃1-2个鸡蛋是很合理的。
一般的成年人、老年人,每天吃鸡蛋的分量尽量控制在1个以内;而血脂异常或肥胖者,建议一周2~4个鸡蛋为宜。
三、怎样判断鸡蛋新不新鲜?答:挑选鸡蛋时,可以从三个方面判断鸡蛋的是否新鲜:1、看:如果蛋壳上会附着一层白霜,蛋壳颜色鲜明,气孔明显,则是新鲜的鸡蛋;2、摇:用手晃动鸡蛋,内部不会晃动的是鲜蛋;3、试:将鸡蛋放入冷水中,会下沉的是鲜蛋。
四、鸡蛋不能跟豆浆同食?答:我们常常听到,鸡蛋与豆浆不能同吃,不然会造成营养的很大损失。
原因是豆浆中有胰蛋白酶抑制物,能够抑制蛋白质的消化,降低营养价值。
大豆中的确含有一些胰蛋白酶抑制物,其活性就是抑制胰蛋白酶的消化作用,从而降低对蛋白质的吸收。
我们说豆浆一定要煮熟了吃,煮熟的作用之一就是破坏蛋白酶抑制物的活性。
不过,这跟鸡蛋一点关系都没有。
如果它的活性被破坏了,那么就不会影响对任何蛋白质的消化;如果没有被破坏,那么不仅是鸡蛋,大豆蛋白自身的消化吸收也会受到影响。
小小的鸡蛋却有大大的学问!高血脂症的患者你吃对了吗蛋黄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因此很多高血脂的患者不敢吃蛋黄,对蛋黄敬而远之。
其实蛋黄才是鸡蛋的精华之处。
含有高血脂的朋友,在营养方面是需要吃蛋黄的,适度就好,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一、精华全在蛋黄蛋黄是鸡蛋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集中营”,对人体很有益。
蛋黄中含有的叶黄素、叶酸等成分,搭配好食材食用的话有助于降低心脏病、预防老年眼部疾病等功效,所以说老年人吃蛋黄是十分有利的。
二、高胆固醇、★高血脂的患者也能吃蛋黄蛋黄的热点话题:“胆固醇含量较,有血脂病的人能吃吗?”。
答案是“可以吃的!适度就好!”根据研究表明,适量吃蛋黄对人体没有明显的胆固醇升高的现象,也没有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蛋黄含有固定成分还有调节和控制胆固醇的功效。
也就是说鸡蛋黄虽然胆固醇含量高,但自身却具有调节胆固醇的功效。
确诊为三高,高血脂,高胆固醇的病人吃蛋黄是没有问题的,掌握好食用量,每早吃半个蛋黄,绝对是一个安全又营养的食谱。
★三、高胆固醇患者应该控制的饮食:1.猪肉、猪五花、油炸食品等要控制食用。
2.猪脑,牛脑胆固醇含量超过2000毫克,绝对是要杜绝食用的。
3.动物肝脏,胆固醇超过300毫克,也是要避免食用的。
★四、饮食指导1.健康的成年人讲,建议每日吃一个鸡蛋,对养生来讲是有很大的必要性。
2.鸡蛋对人体带来的好处,远远超过于会带来“胆固醇升高的风险”。
3.患有血脂病的朋友注意每周食用不超过3个鸡蛋,大概隔天吃一次,或者每天吃半个也可以。
大家可以放心鸡蛋对胆固醇的影响了,目前没有任何研究表明蛋黄会对血清中的胆固醇造成不良影响。
蛋黄使用任何烹饪方法,营养成分都不会有很大的流失,完全熟透也没有关系。
虽然,蛋清营养远不如蛋黄高,但是蛋清中富含的都是蛋白质,因此不要丢弃蛋清哦。
关于鸡蛋的10个学问
1.个小的鸡蛋营养更好吗?
很多消费者认为个小或者蛋壳颜色深的鸡蛋营养价值好,然而,鸡蛋的大小以及蛋壳的颜色跟其营养价值之间并没有一定的关系。
还有的消费者只认土鸡蛋,其实从营养价值来说,土鸡蛋和鸡场蛋差别不大,土鸡蛋的磷脂含量和欧米伽3脂肪酸高于鸡场蛋,但矿物质含量则略低于土鸡蛋。
但从食用安全性来说,土鸡自由跑动,吃到的食物较杂,反而更不安全。
2.鸡蛋的哪种吃法最健康?
从蛋黄的维生素损失和蛋白质消化率来说,如果不煎炸到发黄发脆的程度,蒸、煮、炒、煎等烹调方法之间的差异不大。
但按胆固醇的氧化程度和受热程度考虑,各种烹调方法的健康排名如下,A级:蒸煮鸡蛋,B级:煮荷包蛋、蛋花汤,C级:炒鸡蛋、鸡蛋煎饼,D级:焗蛋黄。
3.腌鸡蛋会造成营养损失吗?
腌鸡蛋是指加盐腌制过的咸鸡蛋。
腌制过程中营养损失并不大,但有研究表明腌鸡蛋中的胆固醇氧化程度较大,形成的胆固醇氧化产物会对心血管造成危害。
茶叶蛋也是腌鸡蛋的一种,而且茶叶等抗氧化物质的存在会减轻胆固醇的氧化程度。
然而,茶叶含有生物碱会刺激胃酸分泌,因此儿童、孕妇、胃不好的人不宜多吃茶鸡蛋。
4.吃一盘炒鸡蛋或鸡蛋羹(约5个),会引起胆固醇的升高吗?
普通成年人每天摄入的胆固醇不要超过300毫克,高血脂者应控制在200
毫克以下。
一个50克的鸡蛋,胆固醇含量达290毫克。
但实际上人体每个细胞的合成都需要胆固醇,为了供应需求,人体每天要合成1000毫克以上的胆固醇,因此消费者不必为一次性摄入过多鸡蛋担心。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减少高胆固醇食物的食用量,便不会出现胆固醇升高的麻烦。
5.感冒了还能吃炒鸡蛋吗?
感冒发烧时,人体能量消耗较大,抵抗力就会下降,也吃不下什么东西,缺乏营养,适当补充鸡蛋等蛋白质比较高的食物,对身体的恢复是有好处的。
专家
建议最好吃鸡蛋羹、蛋花汤,不要吃油炸或煎鸡蛋,因为油炸的东西容易产生胃热,不容易消化。
6.一天吃几个鸡蛋比较合适?
不同人群的鸡蛋食用量也有所不同。
儿童、孕妇、乳母和运动量大的人,可以每天吃1-2个鸡蛋。
正常的成年人、老年人,每天吃1个鸡蛋即可。
血脂异常患者或肥胖者,建议每周吃2—4个鸡蛋较为合适。
7.功能鸡蛋值得买吗?
农业部家禽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徐桂云副教授说,市场上的一些功能鸡蛋可能在饲料中加入个别微量元素,比如高锌鸡蛋、高锰鸡蛋等,但并不因此具有特殊功能,有些商家所宣称的营养优势,也并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证实。
同时,人体对微量元素的摄取量是有标准的,摄入过多有可能导致中毒。
8.哪样的鸡蛋最新鲜?
选购鸡蛋时,有一些小窍门,专家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判断鸡蛋是否新鲜:一看,鲜蛋的蛋壳上附着一层白霜,蛋壳颜色鲜明,气孔明显;二摇,用手轻轻摇动,没有声音的是鲜蛋;三试,将鸡蛋放入冷水中,下沉的是鲜蛋。
9.鸡蛋需不需要放进冰箱?
美国“读者文摘”网站曾撰文指出,在鸡蛋的表面天然覆盖着一层抑菌物质,外面的微生物很难侵入,因此并不容易变质。
但在超市里购买的成盒包装的鸡蛋都已经经过了人工的清洗和消毒,外面的那层“保护膜”也被除去了。
所以,那些光鲜干净的鸡蛋,一定要放入冰箱冷藏。
10.鸡蛋存放多久比较合适?
鸡蛋包装上的保质期一般为45—60天,因此很多人会很放心地将鸡蛋存上个把月。
针对这一做法,徐桂云提醒道,鸡蛋存放久了,不仅会带来安全隐患,其营养也会变差。
一周内的新鲜鸡蛋最好,但如果条件达不到,半个月内的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