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新)
- 格式:doc
- 大小:184.50 KB
- 文档页数: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已知反应:4HCl(g)+O2(g)===2Cl2(g)+2H2O(g),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过程中n(Cl2)与时间的关系如表所示:则2~6min内用O2的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是A.7.2mol•min-1B.0.4mol•min-1C.0.9mol•min-1D.0.45mol•min-12.某可逆反应L(s)+G(g) 3R(g); △H>0,下图表示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的变化对上述反应的影响。
试判断图中y轴可以表示A.平衡混合气中R的质量分数B.平衡混合气中G的质量分数C.达到平衡时G的转化率D.达到平衡时L的转化率3.氨分解反应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内进行。
已知起始时氨气的物质的量为4 mol,5 s 末为2.4 mol,则用氨气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A.0.32 mol·L-1·s-1B.0.16 mol·L-1·s-1C.1.6 mol·L-1·s-1D.0.8 mol·L-1·s-14.已知;(NH4)2CO3(s)═NH4HCO3(s)+NH3(g)△H=+74.9kJ·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B.该反应中熵变、焓变皆大于0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自发进行D.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5.为了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甲、乙、丙、丁四位学生分别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100 mL 2 mol·L-1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B .将相同大小、形状的铝条与稀硫酸和浓硫酸反应时,稀硫酸产生氢气快C .将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分别放在冷暗处和强光照射下,会发现光照下有氯化氢生成D .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双氧水,其中一支试管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6.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催化剂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B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无关C .增大压强一定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D .反应物分子间发生碰撞即可发生化学反应 7.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 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 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7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 的转化率变小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D 的物质的量变多D .再次平衡时的逆反应速率小于原平衡的正反应速率8.100mL6mol/L 的H 2SO 4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①硫酸钠溶液 ②水 ③硫酸铜固体 ④NaOH 溶液 ⑤醋酸钠固体 A .②B .②⑤C .③④D .①②⑤9.少量铁粉与100mL0.01mol/L 的稀盐酸反应时,为加快反应速率而不改变生成H 2的量,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①加H 2O ②加NaOH 固体③滴入几滴浓盐酸④加CH 3COONa 固体⑤加NaCl 溶液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⑦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⑧改用10mL0.1mol/L 盐酸 A .①⑥⑦ B .③⑦⑧ C .③⑤⑧ D .⑤⑦⑧10.工业上可用2CO 生产甲醇,反应为:2232CO (g)+3H (g)CH OH(g)+H O(g)。
章末综合测评(二)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控制变量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向2 mL H2O2溶液中滴入2滴1 mol·L-1 FeCl3溶液,下列条件下分解速率最快的是( )选项H2O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 反应的温度/℃A 1 5B 4 5C 1 40D 4 4022] 2.达到化学平衡的条件是( )A.逆反应停止进行B.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相等C.正反应与逆反应停止进行D.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反应没有停止,为动态平衡,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变,但不一定相等。
]3.某化学反应其ΔH=-125 kJ·mol-1,ΔS=-8 kJ·mol-1·K-1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D[反应自发进行需要满足ΔH-TΔS<0,ΔH-TΔS=-125 kJ·mol-1+T×8 kJ·mol -1·K-1<0,解得T<15.625 K,所以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因为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减小C.常温下,反应C(s)+CO 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D.反应2Mg(s)+CO2(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C[反应的自发性是由熵变和焓变共同决定的,若ΔH<0,ΔS>0,则一定自发,若ΔH >0,ΔS<0,则一定不能自发,若ΔH<0,ΔS<0或ΔH>0,ΔS>0,则能否自发和温度有关,A、B错误。
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在100℃时,把0.5mol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5L(恒容)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
反应进行到2s时,NO2的浓度为0.02mol·L-1。
在60s时,体系已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反应前的1.6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平衡时,体系内含NO2为0.04mol·L-1B.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60%C.前2s,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5mol·L-1·s-1D.在2s时,体系内压强为反应前的1.1倍2.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在常温下,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如下:2NO(g)N2(g)+O2(g) K1=1×1030 2H2(g)+O2(g)2H2O(g) K2=2×10812CO2(g)2CO(g)+O2(g) K3=4×10-9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1=c(N2)·c(O2)/ c(NO)B.常温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进行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2O >CO2C.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10-80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下列表示的是化学反应A(g)+2B(g) = C(g)+D(g)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最快的是( )A.v(A) = 0.3 mol/(L·s)B.v(B) = 0.5 mol/(L·s)C.v(C) = 0.4 mol/(L·min)D.v(D) = 0.2 mol/(L·s)4.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H<0。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N2和H2,在500 ℃时,使反应:N2(g)+3H2(g)2NH3(g)△H<0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B.△t1=△t2时,N2的转化量:a~b段小于b~c段C.C点反应放出的热量达到最大D.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2.已知4NH3+5O2= 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A.v(NH3)=2/3v(H2O) B.v(O2)=6/5v(H2O)C.v(NH3)=5/4v(O2) D.v(O2)=4/5v(NO)3.已知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M(g)+3N(g)2P(g)+2Q(g),改变条件测得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能正确表示反应最快速率的是()A.v(M)=0.5mol·L-1·min-1B.v(N)=1.2mol·L-1·min-1C.v(Q)=0.4mol·L-1·min-1D.v(P)=0.1mol·L-1·s-14.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L CO和2mol/L 水蒸气混合后发生如下变化:CO(g)+H2O(g)CO2(g)+H2(g), 若反应达平衡时测得CO转化率为40%,则该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A.0.25 B.0.17 C.0.44 D.1.05.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的v-t图像如图甲所示,若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是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其v-t图像如图乙所示。
①a 1=a 2 ②a 1<a 2 ③b 1=b 2 ④b 1<b 2 ⑤t 1>t 2⑥t 1=t 2 ⑦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 ⑧图乙中阴影部分面积更大 以上所述正确的为( ) A .②④⑤⑦B .②④⑥⑧C .②③⑤⑦D .②③⑥⑧6.目前认为酸催化乙烯水合制乙醇的反应机理及能量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图所示。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单元练习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 卷( 选择题 共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反应,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υ(D)=0.4 mol ·L —1·s —1B .υ(C)=0.5 mol ·L —1·s —1C .υ(B)=0.6 mol ·L —1·s —1D .υ(A)=0.15 mol ·L —1·s —1 2.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A .判断过程的方向B .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C .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D .判断过程的热效应 3.可逆反应N 2+3H 22NH 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 .v 正(N 2)= v 逆(NH 3)B . 3v 正(N 2)= v 正(H 2)C .2v 正(H 2)=3 v 逆(NH 3)D .v 正(N 2)=3 v 逆(H2) 4.在一定条件下的,将1mol 的CO 和水蒸气通入容器中发生下述反应:CO+H 22+H 2,达到平衡后,测得CO 2的物质的量为0.6mol ,再通入4mol 水蒸气,又达到平衡后,CO 2的物质的量是A .等于0.6molB .等于1molC .大于0.6mol 小于1molD .大于1mol 5.在2L 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 和6molB ,发生以下反应:4A(气)+6B(气) 4C(气)+5D(气)若经5秒钟后,剩下的A 是2.5mol ,则B 的反应速率是( ) A .0.045)/(s L mol ⋅ B .0.015)/(s L mol ⋅ C .0.0225)/(s L mol ⋅ D .0.09)/(s L mol ⋅ 6.在合成氨的反应中,由a molN 2和b molH 2混合反应达到平衡平衡时有c molNH 3生成,则NH 3在反应混合物中所占的体积分数是( ) A .%100b a c + B .%100⨯++c b a a C .%100cb a c-+ D .%2100cb ac -+7.下列方法中可以说明2(g)+I 2(g)已达到平衡的是①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 2的同时生成n mol HI ② 一个H-H 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 键断裂 ③ 百分组成ω(HI)=ω(I 2)④ 反应速率υ(H 2)=υ(I 2)=1/2υ(HI)时 ⑤ c(HI):c(H 2):c(I 2)=2:1:1时⑥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⑦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⑧ 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⑨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⑩ 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A .②③⑤B .①④⑦C .②⑦⑨D .⑧⑨⑩ 8.对于反应不同温度(T 1和T 2)及压强(p 1和p 2)下,产物Z 的物质的量n(Z)和反应时间t 的关系如右图 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T 1<T 2,p 1<p 2,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 .T 1<T 2,p 1>p 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 .T 1>T 2,p 1>p 2,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 .T 1>T 2,p 1<p 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9.同质量的锌与盐酸反应,欲使反应速率增大,选用的反应条件正确的组合是( ) 反应条件:①锌粒 ②锌片 ③锌粉 ④5%盐酸 ⑤10%盐酸 ⑥15%盐酸 ⑦加热 ⑧用冷水冷却 ⑨不断振荡 ⑩迅速混合后静置A .③⑥⑦⑨B .③⑤⑦⑨C .①④⑧⑩D .②⑥⑦⑩10.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 和1molB ,发生反应:2A(g)+B(g) xC(g),达到平衡后,C 的体积分数为W%。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与调控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A.食品抽真空包装B.用热水溶解蔗糖以加速溶解C.在铁制品表面刷油漆D.低温冷藏食品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食物放在冰箱中会减慢变质的速率B.实验室制备CO2时,可通过升高温度来加快反应速率C.实验室用铁片和稀硫酸制备H2时,选用98%H2SO4能加快反应速率D.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物3.在一绝热(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的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s) C(g)+D(g),下列描述中不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D,同时生成nmolA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C.容器中的温度不再变化D.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4.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反应停止了B.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均为零C.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相等D.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5.对于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 X (g) + Y (g) 2 Z (g) ,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ΔH<0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B.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随时自动发生C.冰在室温下自动熔化成水,这是熵增的过程D.MgCO3(s)=MgO(s)+CO2(g)高温下,不能自发7.7.反应m A(s)+n B(g)p C(g) ΔH<0,在一定温度下,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B%)与压强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一定正确的是()①m+n>p②x点表示的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③x点比y点时的反应速率慢④n>p⑤若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A.①②⑤ B.只有②④ C.只有②③ D.①③⑤8.关于化学平衡常数K的叙述正确的是()A.K越大,表示化学反应速率越大B.对任一可逆反应,温度升高,则K值增大。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在400 °C和480 °C下KClO3热分解会发生不同的变化,1 mol KClO3(s)在400 °C和480 °C下热分解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480 °C时KClO3热分解的产物是KCl和O2B.曲线I的活化能大于曲线II ,所以KClO3比KClO4更稳定C.若用MnO2作催化剂,KCIO3的热分解温度会低于480 °CD.2KClO3(s)=2KCl(s)+3O2(g)△H=-78 kJ/mol2.少量铁粉与100mL0.01mol•L-1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
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①加H2O②加CH3COONa固体③滴入几滴浓盐酸④改用10mL0.1mol•L-1的硝酸⑤加NaCl溶液⑥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⑦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⑧改用10mL0.1mol•L-1的盐酸A.③⑤⑥⑦B.③⑦⑧C.③⑥⑦⑧D.③④⑥⑦⑧3.在 2A(g) + B(g) ===3C(g) + 4D(g)反应中,下面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 (A)=0.5mol/(L∙s) B.v(B)=1.8 mol/(L∙min)C.v (C)=0.8mol/(L∙s) D.v(D)=1.0 mol/(L∙s)4.化学与生产、生活等方面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硅胶因为有多孔的结构所以可以作为催化剂载体,催化剂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已知储氢原理CuNi5(s)+2H2(g)CuNi5H4(s)△H,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发进行,则有利于储氢的条件是高温低压C.碳酸饮料打开瓶盖有大量气泡产生的原因是压强减小导致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D.某些工业生产中的热交换器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5.合成氨的反应是:N2(g)+3H2(g)2NH3(g);△H<0。
【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doc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化学选修4〕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题3分,共5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反应A(g)+3B(g) 2C(g)+2D(g),在不同情形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D)=0.4 mol / (L·s)B.υ(C)=0.5 mol / (L·s)C.υ(B)=0.6 mol / (L·s)D.υ(A)=0.15 mol / (L·s)2. 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6molB,发生以下反应:4A(g)+6B(g) 4C(g) +5D(g)。
假设经5s后,剩下的A是2.5mol,那么B的反应速率是〔C 〕A.0.45 mol / (L·s)B.0.15 mol / (L·s)C.0.225 mol / (L·s)D.0.9 mol / (L·s)3. 可逆反应达到平稳的全然缘故是〔〕A.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相等 B.正逆反应都还在连续进行C.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4. 反应mX(g)+nY(g) qZ(g)的△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稳时,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稳将正向移动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D.假设平稳时X、Y的转化率相等,讲明反应开始时X、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m5. 以下是4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稳〞一章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选项是〔〕A.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如何样在一定时刻内快出产品B. 化学平稳理论是研究如何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C.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如何样提高原料转化率D. 化学平稳理论是研究如何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6. 对某一可逆反应来讲,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是〔〕A.提高反应物的平稳转化率B.以同样程度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C.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D.改变平稳混合物的组成7. 右图是关于反应A2(g)+3B2(g)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平稳移动图象,阻碍平稳移动的缘故可能是〔〕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8. 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稳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2∶2∶1。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对化学反应速率的认识正确的是()A.H+和OH-的反应活化能接近于零,反应几乎在瞬间完成B.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C.选用适当的催化剂,分子运动加快,增加了碰撞频率,故反应速率增大D.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2.某温度下,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 △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2v(H2) =3v(NH3)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一段时间后,混合气体密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平衡后再充入NH3,达到新平衡时,NH3的百分含量变小D.若反应前充入的N2与H2物质的量相等,达平衡时H2的转化率比N2的高3.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I2(g)+H2(g)2HI(g)(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要使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可以采取的方法是A.降低温度B.增大H2的浓度C.减小容器体积D.增大容器体积4.在2A(g)+B(g)3C(g)+4D(g)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A)=0.5mol/(L•s)B.υ(B)=0.3mol/(L•s)C.υ(C)=0.8 mol/(L•s)D.υ(D)=60mol/(L•min)5.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s)B+C(g) ΔH=" +Q" kJ·mol-1(Q>0)达到平衡。
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时,C(g)的浓度与缩小体积前的平衡浓度相等。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产物B的状态只能为固态或液态B.平衡时,单位时间内n(A)消耗﹕n(C)消耗=1﹕1C.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1molB和1molC,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小于Q kJ D.保持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平衡可能向逆反应方向移动6.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的标志是()①反应速率v(N2):v(H2):v(NH3) =1:3:1 ②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③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⑤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⑥ 2v (N 2)正=v (NH 3) ⑦单位时间内3 mol H —H 断键反应同时2 mol N —H 也断键反应 A .①②③⑤⑥B .②③⑤⑥C .②③⑤⑥⑦D .②③④⑥⑦7.下列化学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对于可逆反应:H 2(g)+Br 2(g) )g (HBr 2达到化学平衡后,增大压强时,混合气体颜色变深。
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可用某时刻生成物的浓度表示B.在同一反应中,用反应物或生成物物质的量浓度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相等C.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来表示D.在任何反应中,反应现象在较短时间内出现,则反应速率大;反应现象在很长时间内才出现,则反应速率小【答案】C2.(双选)下列有关反应限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改变外界条件后,若反应速率发生变化,则平衡一定发生移动B.大多数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有一定限度C.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改变反应限度D.FeCl3溶液与KSCN溶液反应达到平衡时,加入少量KCl固体,因K+、Cl-与溶液颜色无关,所以溶液颜色不会变化【答案】BD3.工业上由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方法如下:N2(g)+3H2(g) 2NH3(g)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N2将完全转化为NH3B.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C.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答案】C【解析】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为平衡状态,此时有v(正)=v(逆)。
4.CO和NO都是汽车尾气的有害物质,它们之间能缓慢地发生如下反应:2NO(g)+2CO(g) N2(g)+2CO2(g) ΔH<0。
现利用此反应,拟设计一种环保装置,用来消除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下列设计方案可以提高尾气处理效果的是( )①选用适当的催化剂②提高装置温度③减小装置的压强④装置中放入碱石灰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C【解析】选用适当催化剂虽不能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但能加快反应速率;因为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的正反应为体积减小的反应,因此减小压强,能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装置中放入碱石灰能吸收CO2,使CO2的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5.在2A(g)+B(g) 3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5 mol·L-1·s-1B.v(B)=0.3 mol·L-1·s-1C.v(C)=0.8 mol·L-1·s-1D.v(D)=1 mol·L-1·s-1【答案】B6.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 mol·L-1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生成气体Z,反应2 min后,测得参加反应的X2的浓度为0.6 mol·L-1,用Y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量数之比消耗的,所以只有起始加入量也符合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时,A、B的转化率才能相等,B正确;若m+n=p+q,则反应过程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C正确;温度不变、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根据反应的体积变化,气体的总体积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原来的1/2,D不正确。
11.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消耗2n mol ABB.容器内AB、A2、B2三种气体共存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答案】D【解析】同一反应方向,消耗的AB与生成的A2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A项错误;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不管反应正在进行还是达到平衡,三种气体都是共同存在的,B项错误;若反应达到平衡,AB的消耗速率与A2的消耗速率之比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即2∶1,而不是相等,C项错误。
【点拨】判断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重要依据:(1)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这里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对同一物质来说的,不同物质要同时满足方向相反(即一个代表正反应方向、另一个代表逆反应方向)和数值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2)“各物质的含量保持不变”的含义很多,既可以是浓度保持不变,也可以是百分含量不变(物质的量、质量、体积分数等);(3)间接的一些数据或现象保持不变,如气体的颜色、平均摩尔质量等。
1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SO2和O2起始时分别为20 mol和10 mol,达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80%。
若从SO3开始进行反应,在相同的温度下,欲使平衡时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与前者相同,则起始时SO3的物质的量及其转化率为( )A.10 mol和10% B.20 mol和20%C.20 mol和40% D.20 mol和80%【答案】B【解析】同T、V时达到等效平衡,需要极限值相等,即20 mol SO3与20 mol SO2、10 mol O2等效,一个从正向开始,一个从逆向开始,转化率之和为100%。
【点拨】明确各条件下达到等效平衡的条件,利用极限法进行转换即可。
13.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下图的是( )A.CO2(g)+2NH3(g) CO(NH2)2(s)+H2O(g) ΔH<0B.CO2(g)+H2(g) CO(g)+H2O(g) ΔH>0C.CH3CH2OH(g) CH2===CH2(g)+H2O(g) ΔH>0D.2C6H5CH2CH3(g)+O2(g) 2C6H5CH===CH2(g)+2H2O(g) ΔH<0【答案】A【解析】观察图象可知,T2>T1、p1>p2。
升高温度水蒸气的百分含量降低,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放热,则ΔH<0;增大压强水蒸气的百分含量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
综合分析,A项符合要求。
【点拨】对于同一化学平衡,在平衡图象中先出现拐点的先达到平衡状态,且先出现拐点的通常表示温度较高或压强较大或使用了催化剂,这种方法可概括为“先拐先平数值大”,解题时应灵活运用。
14.右图表示反应A(g)+B(g) n C(g) ΔH<0,在不同条件下反应混合物中C的百分含量和反应过程所需时间的关系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由逆反应开始B.a表示有催化剂,b表示无催化剂C.若n=2,其他条件相同,a比b的压强大D.若其他条件相同,a比b的温度高【答案】D【解析】根据图象可知,反应开始时,C的含量为0,所以反应是由正反应方向开始的,A项错误;催化剂只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平衡状态,而图象中平衡时两曲线对应的C的含量不同,因此不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B项错误;若n=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化学反应速率改变,但平衡不移动,C项错误;若其他条件相同,a比b的温度高,则a的反应速率大,先达到平衡,且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温度高时反应逆向移动,平衡时C的百分含量减小,D项正确。
【点拨】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移动。
15.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可逆反应a A(g)+b B(g) c C(g)+d D(g) ΔH=Q,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的规律是( )A.a+b>c+d T1>T2Q>0B.a+b>c+d T1<T2Q<0C.a+b<c+d T1>T2Q>0D.a+b>c+d T1>T2Q<0【答案】B【解析】据甲图“先拐先平,数值大”可知,T2>T1,温度越高平衡时生成物浓度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Q<0;据乙图,增大压强时正反应速率增加更大,则加压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即a +b>c+d。
16.某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平衡转化率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应升高温度,即) 2,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20.2 mol0.20 mol的CO与0.58 mol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甲醇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φ(C)]或C的浓度[c(C)]和反应时间若图甲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在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时的反应,则剂时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图乙表示反应达到平衡后分别在恒温恒压和恒温恒容条件下充入氦气后的情况,表示恒温恒容条件下的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丙可以判断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
图丁表示在某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某物理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则丁图的纵坐标可以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达到平衡所用时间长,说明b的反应速率小于条件下充入氦气,平衡不移动,c(C)不变(3)吸热大于(4)φ(C)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火箭燃料。
N2H4与NN2O4(g) ΔH=-57.20 kJ·mol-1。
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
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2转化率的是2H4(l)与足量N2O4(l)完全反应生成N2(g)和H+N2O4(l)===3N2(g)+4H2O(l)的ΔH=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