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一次回风
- 格式:docx
- 大小:60.19 KB
- 文档页数:2
1、空调系统根据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分类,可分为:(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分散式空调系统)。
2、在相同大气压和温度下,同容积的湿空气比干空气(轻)。
3、当空气与水直接接触进行热湿交换时,产生显热交换的推动力是(温差),产生质交换对的推动力(水蒸气分压差),产生全热交换的推动力是(焓差)。
4、影响人体热舒适感的因素主要由(温度、湿度、空气的流动速度、物体表面辐射温度、人体活动量、衣着)等。
5、天气从晴转阴,大气压力要(降低),同一地区冬季的大气压要(高于)夏季的大气压。
6、确定夏季空调室外设计参数要采用(夏季室外干球温度)和(夏季室外湿球温度)两个状态参数;确定冬季空调室外设计参数要采用(冬季室外干球温度)和(冬季室外相对湿度)两个状态参数。
7、表面式换热器只能实现(等湿冷却过程)、(等湿加热过程)和(冷却减湿过程)三种空气处理过程。
8、利用循环水喷雾处理空气,在i-d图上可以看做是(等焓加湿)过程,喷蒸汽处理空气,可以看做是(等温加湿)过程,空气通过加热器处理可以看作是(等湿加热)过程。
9、空调系统中常用的送风口有(散流器、百叶、孔板、喷口、旋流送风口)等型式。
10、在太阳与地球间的各种角度中,对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强度影响最大的是(太阳高度角)。
11、空气调节的任务,就是在任何自然情况下,能维持某一特定的空间或房间具有一定的(温度)、(湿度)、(空气的流动速度)和(洁净度)等技术指标。
12、空调房间室内的温度、湿度通常用二组技术指标来规定,被称作(空调基数)和(空调精度)。
13、按负荷室内负荷所用介质种类,空调系统可分为(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水系统、冷剂系统)。
14、当空调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为了保持室内温、湿度参数不变,常采用调节(再热量)的方法。
15、一次回风定风量调节系统,采用露点送风与采用非露点送风相比,其夏季冷负荷的主要差别在于(再热量),当室内负荷相同时,采用露点送风所需送风量(少)。
课堂练习一次回风过程:输入室内温度26℃、相对湿度50%、室外干球温度34℃、送风温差6℃、新风比30%,输入余热量200Kw,余湿量0.04Kg/s,即可计算耗冷量(492.546KW)、新风冷负荷(167.17872KW)、二次加热量(125.259 KW)、送风量(47808m ³/h)、送风点温度(20℃)、送风点焓(40.87kj/kg)、露点温度(10.7℃)、热湿比(5000kj/kg)、室内点焓(53.42kj/kg)、室外点焓(88.38 kj/kg)、混合点焓(63.91 kj/kg)、管道温升点温度(1.5℃)和焓(33.01 kj/kg)并可在焓湿图上标注出来(1).送风量计算:qm =Q/ hn – ho15.94=200/(53.42-40.87=12.55)式中:qm-送风量(kg/s) 【kg/s*3600/1.2=m³/h】Q-总冷负荷(余热量) (kW)hn-室内设计温度的焓值(kj/ kg)ho-送风状态点的焓值(kj/ kg)(2).新风冷负荷计算:Q(新风)= qm*(h‹wx›-h‹nx›)167.136768=4.7808*(88.38-53.42=34.96)式中:qm-新风量(kg/s) 【kg/s*3600/1.2=m³/h】Q-新风冷负荷(kW)hn-室内设计温度的焓值(kj/ kg)ho-送风状态点的焓值(kj/ kg)(3).空气冷却器处理空气所需的冷量:Q = qm (hc – hl)492.546=15.94*(63.91-33.01=30.9)式中:qm-送风量(kg/s)Q-空气冷却器处理空气所需的冷量(kWhc-混合点的焓值(kj/ kg)hl-夏季机器露点状态的比熔(kj/ kg)(4)二次加热量(再热器的加热量)计算:Q₂= qm (ho – hl)式中:qm-送风量(kg/s)Q₂-空气冷却器处理空气所需的冷量(kWho-送风状态点的焓值(kj/ kg)hl-夏季机器露点状态的比熔(kj/ kg) (5)热湿比计算:总冷负荷(余热量)/余湿量=热湿比。
1.人类对空气调节工程提出了哪些要求空气调节系统是如何满足这些要求的答:对空气温度、湿度、空气流速和清洁度进行调节,使空气达到所要求的状态。
另外,就目前社会发展来看,人类对空调工程的要求远不止这些,其中对节能、环保以及对社会安全性的保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空调系统采用换气的方法,保证所要求环境的空气新鲜,通过热湿交换来保证环境的温湿度,采用净化的方法来保证空气的清洁度。
不仅如此,还必须有效的进行能量的节约和回收,改进能量转换和传递设备的性能,优化计算机控制技术等来达到节能的目的以满足人类要求。
2.空气调节与全面通风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空气调节由哪些环节组成答:全面通风往往达不到人们所要求的空气状态及精度。
空气调节是调节空气的状态来满足人类的需求。
两者同样是改变了人体所处环境的空气状态,但是空气调节包括了通风、供暖和制冷等过程。
空气调节包括:空气处理、空气运输、空气末端分配以及气流组织。
3.空气调节技术目前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答:节能、环保、生活安全性。
空调新技术的发展:如空调系统的评价模拟、温湿度分别处理、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等。
2. 影响人体舒适感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如何起作用答:影响人体舒适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空气温度、人体附近空气流速、空气相对湿度直接决定了人体汗液蒸发强度;围护结构内表面及其他物体表面温度直接决定人体辐射强度;另外人体活动量、衣着、年龄也决定了其舒适感如何。
3. 在确定室内计算参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要考虑室内参数综合作用下的舒适条件,还要考虑室外气温、经济条件和节能要求,如舒适性空调和工艺性空调,两者对于室内参数的精度等要求不同。
4. 引起室外空气温度日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由于地球每天接收太阳辐射热和放出热量形成白天吸收太阳辐射热,夜晚地面向大气层放热,于是室外空气温度发生日变化。
5. 为什么室外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规律与温度的日变化规律不同答:由于空气相对湿度φ取决于室外干球温度t干和含湿量d。
第四章空气调节系统思考题1.在设计工况下,一次回流系统与直流系统相比较有什么优点?利用热平衡方法推导一次回风系统耗能量和回风之间的关系。
2.利用喷水室处理空气的一次回流系统,冬季需设置预热器时,采用先混合后加热与采取先加热后混合其所需的预热量为多少?其所需热量是否相等?证明之采用哪一些方案更好些?3.一次回风系统冬季设置预热的条件是什么?4.二次回风系统在什么条件下使用?二次回风系统与一次回风系统相比较,在夏季计算工况下其节能量为多少?用热平衡法证明之。
5.二次回风系统与一次回风系统相比较,冬季是否节省能量?证明之。
6.二次回风系统,夏季采用二次回风,冬季采用一次回风方案,这样做是否有好处?7.在那些情况下,采用二次回风系统并不有利?8.一次回风系统、二次回风系统所需冷量与室内热负荷有什么关系?9.集中式及局部空调系统各有哪些优缺点?10.在集中处理室设集中再热器和在送风分支管上设局部再热器的方案各有什么优缺点?什么情况下最好是采用既有集中再热器又有局部加热器这一方案?11.利用风机盘管系统与一般集中式系统相比较是否多费冷量?12.如何用实际使用工况来校正空调机组的额定冷量?习题4-1 试为上海某厂一个空调系统确定空气调节过程草并计算所需设备容量。
已知条件如下:车间内设计参数冬、夏均为t=20士1℃,ϕ=50土5%。
夏季余热量为34.9KW,冬季为-11.6KW。
冬、夏余湿量均为2Okg/h,夏季送风湿差采用6℃,不许用回风。
4-2 已知条件同题4-1,但要求用一次回风,新风百分比为20%,重新进行计算。
4-3 试为北京某厂一个有二次回风的空调系统确定空气调节过程。
并计算所需设备容量。
已知条件如下:车间内设计参数冬、夏均为t=20士1℃, ϕ=50士5%。
夏季余热量为34.9KW,余湿量为1Okg/h。
冬季余热量为-11.6KW,余湿量为15kg/h。
夏季送风温差采用6℃,最小新风百分比为10%。
绪论单元测试1【判断题】(10分)1901年,美国的威利斯.开利(WillisH.Carrier)博士在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空调试验研究室。
A.错B.对2【判断题】(10分)1902年7月17日开利博士为他们设计了世界公认的第一套科学空调系统。
A.对B.错3【多选题】(10分)一套科学的空调系统必须具备以下哪些功能?A.控制温度B.控制湿度C.控制空气循环D.通风和净化空气4【判断题】(10分)1922年,开利博士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离心式冷水机组A.对B.错5【判断题】(10分)在空调设备方面.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日两国,位居世界第三的制冷空调设备生产国。
A.错B.对第一章测试1【多选题】(10分)水表面自然蒸发使空气状态发生变化,下列哪几项是正确的?A.空气温度降低、湿度增加B.空气温度不变、湿度增加C.空气温度升高、湿度增加D.空气比焓不变、湿度增加2【单选题】(10分)夏季空气处理机组采用表冷器冷却空气时,“机器露点”通常选择相对湿度为90%~95%,而不是100%,试问其原因为下列哪一项?A.空调系统只需处理到90%~95%B.采用90%~95%比采用100%更加节能C.空气冷却到90%以上就会发生结露D.受表冷器接触系数的影响,无法达到100%3【单选题】(10分)采用表面式换热器处理空气时,不能实现下列哪一项空气状态变化?A.减湿冷却B.等湿冷却C.减湿加热D.等湿加热4【多选题】(10分)在计算夏季空调房间的热湿比时,应该包括在计算之列的为下列哪些选项?A.室内人员散湿B.室内人员的潜热C.与非空调区相邻隔墙传热D.新风带入的显热5【单选题】(10分)假定空气干球温度、含湿量不变,当大气压力降低时,下列何项正确?A.空气焓值上升B.相对湿度不变C.湿球温度上升D.露点温度降低第二章测试1【多选题】(10分)空调冷负荷的计算,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方案设计可使用冷负荷指标估算B.初步设计可使用冷负荷指标估算C.施工图设计可使用冷负荷指标估算,但需要考虑同时使用系数D.施工图设计应逐项逐时计算2【单选题】(10分)某夏季设空调的外区办公房间,每天空调系统及人员办公的使用时间为8:00~18:00.对于同一天来说,以下哪一项正确?A.围护结构得热量总是大于其对室内形成的同时刻冷负荷B.照明得热量与其对室内形成的同时刻冷负荷总是相等C.人员潜热得热量总是大于其对室内形成的同时刻冷负荷D.房间得热量峰值总是大于房间冷负荷峰值3【单选题】(10分)空调房间的冬季热负荷计算,应该按照下列哪一项进行?A.按夏季的冷负荷加以修正B.按不稳定传热简化计算C.按稳定传热方法计算D.按谐波反应法计算4【多选题】(10分)关于夏季空调房间的计算散湿量的组成描述,正确的应是下列哪几项?A.空调房间的计算散湿量的组成包括了室内人员所需新风的散湿量B.空调房间的计算散湿量的组成包括了室内各种液面的散湿量C.空调房间的计算散湿量的组成包括了室内设备的散湿量D.空调房间的计算散湿量的组成包括了室内人员的散湿量5【单选题】(10分)关于维持正压房间的空调冷负荷,表述正确的应是下列何项?A.空调房间的瞬时辐射得热量与对流得热量之和为房间的冷负荷B.空调房间的夏季冷负荷中包括了新风负荷,故房间的冷负荷比房间得热量大C.空调系统的冷负荷最终就是由对流换热量组成的D.空调系统的冷负荷就是空调房间的得热量第三章测试1【单选题】(10分)一次回风集中式空调系统,在夏季由于新风的进入所引起的新风冷负荷应为新风质量流量与下列哪一项的乘积?A.新风状态点与送风状态点的焓差B.室外状态点与室内状态点的焓差C.室内状态点与送风状态点的焓差D.室内状态点与混合状态点的焓差2【多选题】(10分)一般全空气系统不宜采用冬夏季能耗较大的直流(全新风)空调系统,但是在“个别情况”下应采用直流(全新风)空调系统。
焓湿图使用说明书目录目录 (2)绘制设置 (3)绘焓湿图 (8)空气状态点 (10)绘制热湿比线 (15)绘制等值参考线 (16)等值线过程 (17)混风过程 (21)一次回风夏季过程 (23)一次回风冬季过程 (26)二次回风夏季过程 (29)二次回风冬季过程 (31)风机盘管处理过程 (33)自定义过程 (40)风量负荷互算 (42)温差送风量互算 (43)两点差值计算 (44)2绘制设置命令名称:HDHZSZ功能:焓湿图模块系统设置命令交互:单击【焓湿图】【绘制设置】,弹出【绘制设置】对话框,如图表1所示:图表1绘制设置绘制设置最小温度绘制焓湿图的最小温度标识最大温度绘制焓湿图的最大温度标识最小含湿量绘制焓湿图的最小含湿量标识最大含湿量绘制焓湿图的最大含湿量标识图表2绘制样式设置绘制样式设置参考线设置等值参考线的颜色、线型、线宽的样式设置过程线设置热湿比线和过程线的颜色、线型、线宽的样式设置4状态点设置状态点颜色和大小的样式设置图表3状态点标注内容设置状态点标注内容设置状态点标注内容选择选择在计算结果或图面标注时,显示的状态点参数内容图表4绘制设置单位设置单位设置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中相关数据的单位设置6图表5缩写设置缩写设置缩写设置计算结果和图面标注中状态点参数的缩写表示设置注意:设置选项中的设置改变后,对当前图面上已经绘制好的焓湿图和过程线不会做任何改变,只会对后续绘图有影响。
绘焓湿图命令名称:HDHHST功能:绘焓湿图功能命令交互:单击【焓湿图】【绘焓湿图】,弹出【绘制焓湿图】对话框,如图表6所示:图表6绘制焓湿图大气压设置绘制焓湿图的大气压力坐标标尺设置焓湿图中的各种参考线的间隔绘制内容设置焓湿图中各种类型的实体是否进行绘制绘制设置设置焓湿图的绘制范围和各种等值参考线的绘制样式从气象参数管理器中提取夏季和冬季大气压,将夏/冬大气压数据填入到界面中的大气压下拉列表框中。
8图表7气象参数管理器图表8焓湿图示例注意:焓湿图在0℃处的相对湿度线不是非常平滑,这是由于在0℃附近的经验公式不同导致的。
洁净区域二次回风负荷计算一、风量计算根据系统需求计算得到系统所需总风量为17000 m3/h,新风量为4000 m3/h,总回风量为13000 m3/h。
二,夏季空气处理过程计算本系统设计采用二次回风,夏季户外新风W先与室内部分一次回风N混合至中间状态点C,而后制冷除湿至露点L,再与室内部分二次回风N混合至送风状态点O,进而送入室内。
焓湿图过程线如下图所示:二次回风系统过程线图(夏季):计算所得各状态点参数如下:洁净区域空气处理过程状态参数表状态点名称干球温度(℃) 相对湿度(%) 含湿量(g/kg) 焓值(kJ/kg)W 33.6 63.6 21.4 88.7N 24 60 11.4 53.2C 29.2 64.5 16.8 72.3L 16.7 90 10.9 44.5O 19.3 77.8 11.1 47.6已知系统所需总风量为17000 m3/h,新风量为4000 m3/h,总回风量为13000 m3/h。
根据W、N、C三点的焓值及新风量可以计算出系统一次回风量为:G1=4000*(88.7-72.3)/(72.3-53.2)=3434 m3/h根据总风量及一次回风量可以计算出系统二次回风量为:G2=13000-3434=9566 m3/h根据C、L两点的焓值及经过表冷盘的风量(一次回风量+新风量)可以计算空气处理机组所需冷量:Q=(3434+4000)*(72.3-44.5)*1.2/3600=69 Kw三、冬季空气处理过程计算。
本系统设计采用二次回风,冬季户外新风W先与室内部分一次回风N混合至中间状态点C,而后绝热加湿至露点L,再与室内部分二次回风N混合至中间状态点M,进而送入室内。
但是本系统室内没有大的发热和发湿量生成,热湿负荷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系统经过这一系统复杂的工序后,最终的作用其实是将户外新鲜的空气处理到室内所需的工况。
因此冬季计算时仅需要计算将引入室内的新风处理到室内工况时所需要的加热量和加湿量即可。
夏季一次回风:
=========================
送风量kg/h: 2770.07
新风量kg/h: 277.007
回风量kg/h: 2493.07
新风比%: 10.00
热湿比: 9950.86
-------------------------
机组总冷量kW: 9.98588
室内冷负荷kW: 7.46038
新风负荷kW: 0.729836
再热冷负荷kW: 1.00226
送风管温升负荷kW:1.00226
-------------------------
总湿负荷kg/s: 0.000857112
室内湿负荷kg/s: 0.000749722
新风湿负荷kg/s: 0.000108277
-------------------------
混风点-C:
大气压力Pa: 88837
干球温度℃: 25.6
湿球温度℃: 18.7
相对湿度%: 53.8
含 湿 量g/kg: 12.6
焓kJ/kg: 57.9
露点温度℃: 15.3
密度kg/m^3: 1.0
-------------------------
送风点-O:
大气压力Pa: 88837
干球温度℃: 18.0
湿球温度℃: 15.5
相对湿度%: 78.0
含 湿 量g/kg: 11.5
焓kJ/kg: 47.2
露点温度℃: 13.9
密度kg/m^3: 1.1
-------------------------
露 点-L:
大气压力Pa: 88837
干球温度℃: 15.7
湿球温度℃: 14.7
相对湿度%: 90.0
含 湿 量g/kg: 11.5
焓kJ/kg: 44.9
露点温度℃: 13.9
密度kg/m^3: 1.1
-------------------------
送风管温升点-L':
大气压力Pa: 88837
干球温度℃: 17.0
湿球温度℃: 15.1
相对湿度%: 83.0
含 湿 量g/kg: 11.5
焓kJ/kg: 46.2
露点温度℃: 13.9
密度kg/m^3: 1.1
-------------------------
一次回风系统过程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