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水系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4
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德国柏林波茨坦区聚集了这些管理中心。
波茨坦区在满足管理中心的需求同时,管理中心的需求决定了波茨坦区的布局、功能、结构。
在今天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能否维持和能维持多大规模的CBD直接反映了城市在所在区域乃至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0.2研究的目的和内容O.2.1目的借鉴波茨坦广场规划设计过程中的诸多经验、教训,如何在势不可挡的全球化趋势的巨大压力之下,辨证地处理地方性与全球性的关系,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深入认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正视跨国公司、个人、企业集团力量的日益强大对城市规划的影响,掌握其运作规律,有效利用资金。
最后总结新都市中心设计的启示,并分析对比陆家嘴和波茨坦的得失,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O.2.2内容波茨坦广场的规划建设很好地反映了现代城市设计的编制和实施过程。
有关城市空间物质形蒙的城市设计贯穿规划的全过程:由城市设计总体规划至区块规划.并指导最后的建筑设计。
并通过了解波茨坦广场的设计建设过程来深入了解新城市中心设计的启示与教训。
O.2.3论文构成波茨坦广场历史一一总体设计一一区块设计一一建筑设计一一波茨坦广场启示录一一陆家嘴和波茨坦的得失【1】【2】【3】。
P.4【4】《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经济学原理》,赵民、陶小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P246《全国注册规划师职业考试应试指南》,沈恬、张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P10《当代全球性城市城市中央商务区规划理论初探》,李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城市规划汇刊》2001,421世纪广州市中心商务区探索,袁奇峰P.31—————————二主_业盟墅逝盟红二=堕塑正!邋型第一章昨天留给我们什么一~波茨坦广场的历史上海浦东和柏林波茨坦广场被称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城市建设工地。
谈及波茨坦广场德国人总是对其有着复杂而特殊的情感一一历史上曾经的辉煌.国家分裂的代表。
在重建它时,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它的历史呢?那让我们先看看历史在我们记忆留下了些什么。
浅谈城市景观雨水处理及雨水景观营造——以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为例摘要:当今的城市化进程使得水问题有逐渐恶化的趋势,在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营造中,可将雨水的回收再利用和景观设计结合在一起,不仅解决雨水流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人工水景及灌溉、养护等方面的水源问题。
其中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在景观空间的营造中通过利用建筑屋顶排水、道路透水、绿地渗透、水景循环等收集雨水,通过一系列循环储存设备将雨水收集,再分散连接至景观所需的各个取水点,从而达到可持续的循环应用理念。
关键词:雨水收集再利用雨水景观城市公共空间引言:在传统的水资源开发方式已无法再增加水源时,回收利用雨水成为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水资源开发方式。
雨水作为非传统资源的利用具有多重功能:节约用水,缓解水资源危机;通过渗透增加地下水,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和减缓雨水排水量,减低城市雨洪灾害。
以城市为中心的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城市建设的发展,不透水地面面积的增大,城市地表径流系数大大提高,排水设施压力不断增大,汛期一遇到暴雨就积水成灾,影响城市居民生活,堵塞交通。
因此把城市雨水作为重要水资源加以收集利用,是城市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景观是一种艺术,自然是打造环境艺术的土壤,而水系则是自然带来的生活之源泉,将景观空间与节约用水、合理利用雨水有机结合,是现代城市景观值得追求的目标。
可是当今社会超负荷发展的同时,必定会带来了诸多问题,水资源的过度消耗是人类面临最严峻的问题之一。
在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雨水如何有效的回收再利用,已成为景观领域迫在眉睫的课题。
一、城市景观雨水处理现状1.城市景观雨水处理及利用现状现代我国雨水资源利用是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
国内城市收集利用起步较早的首推北京市。
总体来说,我国城市景观雨水利用总的技术还较落后,缺乏系统性。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特大城市的一些建筑物已建有雨水收集系统,但是没有处理和回用系统。
在技术和资金缺乏的情况下,收集后的雨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对城市水体水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建造中的波茨坦莫广场
无
【期刊名称】《建筑技术及设计》
【年(卷),期】1997(000)001
【总页数】4页(P46-49)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7
【相关文献】
1.广场设计中的"海绵城市"应用r——柏林波茨坦广场案例分析 [J], 张文辉;张如真
2.批判性重建——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的空间形态分析 [J], 高小宇
3.真实中的建造建造中的真实——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的建造思想解读(节选) [J], 胡子楠;宋昆
4.柏林波茨坦广场剧院即将关闭 [J], ;
5.德国现代建筑中对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与约尔(Wolfram Woehr)先生从波茨坦广场改造谈起 [J], ;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波茨坦广场的水景观1.引言1.1 概述波茨坦广场是柏林市中心的一个重要景点,以其独特的水景观而闻名。
这片广场毗邻曾是德国皇宫所在地的博茨达黎街,因此得名波茨坦广场。
其中最吸引人的特点之一便是其精美的水景。
不仅如此,波茨坦广场还以其历史悠久的建筑和浓厚的艺术氛围而吸引着无数游客。
广场的中央是一座宽阔的喷泉,水柱婉转流动,宛如音乐般悦耳。
这个壮丽而迷人的水景给人带来清凉和宁静的感觉。
夏日里,人们常常会在这里休憩、放松身心,享受清风拂面和水声轻吟带来的舒适。
除了中央的喷泉,波茨坦广场还有一些小型的水景,其中包括许多喷泉和水池。
这些水景在整个广场中随处可见,增添了一抹生机和活力。
无论是游客还是当地居民,大家都可以在这些水景前感受到美丽的视觉效果和宁静的氛围。
此外,波茨坦广场还有一个受欢迎的景点——“水球”雕塑。
这座巨大的雕塑由不锈钢制成,它倾泻而下的金属水球仿佛将整个广场的水景融入其中。
这个雕塑成为了广场的标志之一,吸引着游客们纷纷前来观赏和拍照留念。
总之,波茨坦广场的水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无论是中央喷泉、小型水景还是“水球”雕塑,它们都为广场增添了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在这片静谧的水景之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慷慨和温柔,也可以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宁愿。
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游客,都能在波茨坦广场的水景观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和享受。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的目的是将整篇文章分为几个主要部分,并给读者一个清晰的导航,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本文按照以下结构来组织: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了波茨坦广场的水景观的主题。
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将提供概述,简要介绍波茨坦广场的背景和重要性。
接下来将给出文章的结构,说明本文将包括哪些主要部分,并提到主要目的。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波茨坦广场的水景观的要点。
我们将从两个主要要点着手,分别探讨每个要点的相关信息和重要性。
在这个部分,我们将提供一些有关波茨坦广场的水景观的详细信息,包括设计理念、建设过程和最终效果。
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水环境设计/经典“海绵城市”景观设计甲方:柏林市政府,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设计时间:1994~1998年完成时间:1998年设计单位:戴水道设计作品地址:柏林获奖情况:2011年DGNB可持续城市区域设计银奖标志性的波茨坦广场承载着东、西柏林分裂而遗留的历史创伤。
如薄沙般浅浅的流动台阶在微风拂动下,形成波光粼粼的韵律表面,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亲水、戏水乐趣。
此城市水环境设计使得波茨坦广场成为柏林著名的游览场所之一,并在建成十余年之后收获德国DGNB绿色建筑认证体系可持续城市区域设计银奖。
The iconic Potsdamer Plaza bridges the scar left by the wall between East and West Berlin. A veil of shallow flow-steps create a rhythmic surface of shimmering waves, providing multiple opportunities for people to cross and interact with the water. This urban waterscape has contributed to make Potsdamer Plaza one of the most visited places in Berlin, which achieved 2011 DGNB Silver Sustainable Urban District Award after more than 10 years of its completion.人们对于建成后的波茨坦广场期望很大,不过这一处曾经作为欧洲最宏伟建筑场地的环境却极为复杂。
需求主要存在于2个方面:人们不仅希望这里是工作的场所,同时也希望这里是他们能够进行休闲活动的地方。
需要建造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空间,尽管这在高楼林立的公司总部建筑的笼罩之下显得有些困难。
Water System Potsdamer Plaza / Atelier Dreiseitl
景观场所尺度城市公园广场水景亲水德国柏林Atelier Dreiseitl
Water System Potsdamer Plaza, Berlin, Germany
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水系设计
Location: Berlin
项目地址:德国柏林
Client: City of Berlin, Daimler Chrysler Immobilien
项目委托:柏林市政府,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
Area: 1,3 ha
项目面积:1.3公顷
Completion: 1998
建成时间:1998年
Award: 2011 DGNB Silver Sustainable urban district
所获奖项:2011年DGNB可持续城市区域设计银奖
标志性的波茨坦广场承载着东、西柏林分裂而遗留的历史创伤。
如薄沙般浅浅的流动台阶在微风拂动下,形成波光粼粼的韵律表面,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亲水、戏水乐趣。
此城市水景设计使得波茨坦广场成为柏林著名的游览场所之一。
这一城市水景设计之中蕴含的理念即为,雨水在降落之地即应被就地使用。
在波茨坦广场,绿化屋顶和非绿化屋顶的结合设计可以获取全年降雨量。
雨水从建筑屋顶流下,作为冲厕、灌溉和消防用水。
过量的雨水则可以流入户外水景的水池和水渠之中,为城市生活增色添彩。
植被净化群落融入到整个景观设计之中用以过滤和循环流经街道和步道的水质、水体,而无任何化学净水制剂的使用。
湖水水质很好,为动植物创造了一个自然的栖息场所。
同时,由于净化雨水的再利用,也使得建筑内部净水使用量得以减少。
自1998年建成之后,波茨坦广场已经成为一个开放空间重获生机的成功案例。
在这里,城市生活、杰出的建筑创作和魅力的水景实现了和谐统一。
The iconic Potsdamer Plaza bridges the scar left by the wall between East and West Berlin. A veil of shallow flow-steps create a rhythmic surface of shimmering waves,providing multiple opportunities for people to cross and interact with the water. This urban waterscape has contributed to make Potsdamer Plaza one of the most visited places in Berlin.
The idea behind this important urban waterscape is that the rainwater should be used where it falls. At Potsdamer Plaza, a combination of green and non-green roofs harvest the annual rainfall. Rainwater then flows through the site’s buildings and is used for toilet flushing, irrigation, and fire systems. Excess water flows into the pools and canals of the outdoor waterscape creating an oasis for urban life. Vegetated biotopes are integrated into the overland landscape and serve to filter and circulate the water that runs along streets and walkways, all without the use of chemicals. Th e lake’s water quality is excellent forming a natural habitat and fresh water usage in the buildings has been reduced. Since 1998, Potsdamer Plaza stands as a successful example of
a revitalized open space where city life, prestigious architecture, and the beauty of water are in harm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