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个体化教育共58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5.44 MB
- 文档页数:58
平塘县2016年公共卫生个体化健康教育记录表乡(镇)村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既往史:病患类型:宣传方式:就诊咨询□慢病随访□其它□宣传日期:2016年月日宣传内容:(以实际为准,下为举例)1、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及症状表现。
2、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
3、糖尿病控制注意点:包括饮食、运动、监测及药物治疗等。
4、发放健康教育处方:《预防控制糖尿病》。
宣传人:健康教育处方2型糖尿病:空腹静脉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
致病原因:1.遗传:2型糖尿病家族史主要指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即父母及其兄弟姐妹等。
2.肥胖。
3.能量摄入增加和体力活动减少。
4.年龄:40岁以上随年龄增长而明显上升。
5.其他:原发性高血压、高血脂、妊娠糖尿病患者及宫内和出生后早期营养不良等。
同志根据您现在的情况,建议您:1.每年测量次血糖,同时测血压。
2. 到医院确诊,在医生的指导用药,不可擅自用药或停药。
3. 每日监测血糖1~4次。
3.饮食清淡,控制总能量摄入,碳水化合物55%~65%,脂肪20%~30%,蛋白质15%。
4、运动强度适当,量力而行,注意安全。
4.戒烟限酒。
5.每年做好1-2次体检,并经常检查双脚。
6.其他:指导医师:日期:健康教育处方2型糖尿病:空腹静脉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
致病原因:1.遗传:2型糖尿病家族史主要指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即父母及其兄弟姐妹等。
2.肥胖。
3.能量摄入增加和体力活动减少。
4.年龄:40岁以上随年龄增长而明显上升。
5.其他:原发性高血压、高血脂、妊娠糖尿病患者及宫内和出生后早期营养不良等。
同志根据您现在的情况,建议您:1.每年测量次血糖,同时测血压。
2. 到医院确诊,在医生的指导用药,不可擅自用药或停药。
3. 每日监测血糖1~4次。
3.饮食清淡,控制总能量摄入,碳水化合物55%~65%,脂肪20%~30%,蛋白质15%。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7 V o1.17 No.35 186投稿邮箱:sjzxyx88@ 糖尿病自我管理中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李瑜涛(云南省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二科,云南 昆明)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自我管理中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效果。
方法采取个体化的健康教育结合综合指导措施,并在教育前后对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控制情况的比较。
结果个体化健康教育后,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得到了提高;控制饮食、每天运动、监测血糖以及合理用药的比例较个体化健康教育前显著提高。
个体化健康教育后患者空腹血糖明显得到控制,较教育前分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个体化健康教育后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程度明显提高,较教育前分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依从性,对延缓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个体化;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1671-3141.2017.35.112本文引用格式:李瑜涛.糖尿病自我管理中的个体化健康教育[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35):186-187.0 引言糖尿病患病率迅速增加,由于大部分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缺乏了解,致使并发症较早出现并不断发生,造成了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1]。
为了控制糖尿病患者病情,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延长患者的生命[2]。
加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尤为重要。
通过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将最大限度地控制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所带来的种种危害,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3]。
2016年9月-2017年3月随机选取本科住院的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指导,收到较好的效果。
96积极的思想策略,如乐观、坚韧、高自我效能等良好的心理状态被证实有助于成功地处理压力事件,因为他们对压力事件的评估也更为积极。
这些个体通常都会直接面对压力,迎难而上,着手解决困扰的问题.其二是消极的思想策略,指回避压力的一种表现,但是有时会表现出愤世嫉俗的敌意.因为当这些个体面对压力的时候,他们可能会有一种悲观的心理,因而更多的是选择回避压力事件,但是这种心态往往不利于压力的缓解.思想消极的人还可能会产生敌意的心理,他们不去积极的解决压力,却把造成压力的原因都归因于外部因素,会出现一种怀疑、怨恨甚至报复等不良心理,而且这种心理往往是被隐藏的,受压抑的,对健康的威胁更大,而且很少能获得社会网络的支持.也有学者认为,在处理压力问题上,回避压力反而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直接面对压力者会在短时间内更加焦虑一些。
4.2行动层面在思想策略的指导下,要成功地应对压力,还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技巧和行动.通常可以有这么几种方法。
最常用的就是压力管理技术,主要分解为两个步骤,一是知觉到压力,要认识到压力事件(压力源),并形成一种信念——积极的心态和情感反应对处理压力是有效果的.第二步是明确干预的目标,不断努力去达到这个目标,在努力过程中,可以使用放松训练,认知行为技术等,并在达到阶段性目标的时候使用正强化来鼓励自己.L i za N agel博士提出了一种A B C方法,即承认(a cknow l edge)——行为改变(beha vi or m odi f i c a-t i on)——沟通(com m un i cat i on)的模式.另外,很多文献报道时间管理、放松训练、体育锻炼以及认知行为技术等等都是有效应对心理压力的方法.有关专家告诫人们减压的方法有[“7]:4.2.1变压力为动力的出发点是减轻你的“负载”.百分之八十的治疗可能通过写下你所看重的和你所背负的责任来进行,然后设置轻重缓急的级别,放下那些不重要的.4.2.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认识、接受你自己的“有限”,并且在达到你的限度之前停下来.4.2.3伴随着压力而来的有被压抑的感觉,找你所信赖的朋友或者心理辅导来诉说你的感觉,直接减轻你压抑的感觉,这·健康教育·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8月第6卷第16期有益于你客观、冷静的思考和计划。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1、糖尿病基础知识宣教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是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
其主要是因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肥胖、精神因素导致自身免疫功能障碍造成的。
糖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为主。
诊断标准:①有糖尿病症状并且随意血糖≥11.1 mmol/lL;②空腹血糖≥7.0 mmol/lL;③葡萄糖耐量检查2 h血糖≥11.1 mmol/L。
符合上述标准之一的患者,在次日复诊时仍符合三条件之一者为糖尿病患者。
2、做好患者心理疏导由于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又缺乏医学知识,加之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产生孤独、焦虑、抑郁、悲观失望、恐惧心理、甚至产生厌世心理,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不但要做好患者的基础治疗工作,同时也要关注患者心理,对患者表示理解、尊重和真诚,引导患者走出误区,树立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现实,配合治疗和护理,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学习防治知识,通过血糖和尿糖的监测摸索出影响病情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有坚定的信心和毅力,同时鼓励家属共同参与,使他们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做好患者饮食指导血糖控制虽与药物治疗有一定关系但饮食调控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方法,是控制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减少症状的重要途径。
糖尿病治疗强调早期、长期、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其目标是;在给患者以足够而且均衡的营养的基础上,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纠正代谢紊乱,尽可能地减少胰岛β细胞的负担,消除糖尿病的症状,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维持良好的健康和活动能力,与正常人一样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通过对饮食结构的调整达到辅助加强治疗效果,减轻糖尿病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
4、运动指导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恢复心理平衡,消除焦虑、振作精神、增强信心,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增强体质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脂代谢,调节体重,防止并发症的产生,运动后应有舒畅感且适当进食,避免出现低血糖,一般Ⅱ型糖尿病早期通过严格的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就能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依照患者身体情况选择运动种类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踢毽子、球类运动等,最好采用有氧运动,必须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运动最好选择在餐后1 h进行。
糖尿病患者个体化治疗指南1. 简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由胰岛素分泌缺乏或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响不良引起的高血糖症。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的数据,全球约有4.65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这一数字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将继续增加。
糖尿病治疗的个体化是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2. 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每个糖尿病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方式都不同,因此,个体化治疗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和目标。
通过个体化治疗,可以优化胰岛素治疗方案,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 个体化治疗的根本原那么•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生活方式等信息;•根据评估结果定制适宜的治疗方案;•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和其他相关指标,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过程,提高治疗依从性。
4. 个体化治疗的步骤4.1. 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史在开始个体化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史进行全面评估。
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血压、血脂等指标的测量,以及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等相关信息的收集。
评估结果将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
4.2. 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这包括饮食控制、运动方案、药物治疗等,以及胰岛素治疗方案〔如适用〕。
治疗方案应考虑患者的目标血糖水平、糖尿病类型和并发症的风险等因素。
4.3.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和其他相关指标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其他相关指标,如血压、血脂等。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到达良好的糖尿病控制效果。
4.4. 患者教育和治疗依从性个体化治疗过程中,患者教育和治疗依从性非常重要。
医生应向患者提供有关糖尿病管理的知识,引导患者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过程。
同时,医生还可以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如移动应用程序、短信提醒等,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5. 个体化治疗的效果评估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和定期监测结果,可以评估个体化治疗的效果。
糖尿病随访表中个体化健康教育内容第一篇:糖尿病随访表中个体化健康教育内容糖尿病随访表中个体化健康教育内容如下:①戒烟少酒②少吃甜食少吃油、平衡膳食③适当运动④定期监测血糖(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⑤放松情绪⑥适当用药⑦预防低血糖⑧其他措施第二篇:个体化健康教育工作制度个体化健康教育制度1.在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2.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板报、橱窗,定期推出新的有关各种疾病的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3.在社区健康服务咨询活动中,提供健康心理和医疗咨询等服务。
4.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解答居民最关心的健康问题。
5.发放各种健康教育手册、书籍,宣传普及防病知识。
6.完整保存健康教育计划、宣传板小样、工作过程记录及效果评估等资料。
龙井市龙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三篇:糖尿病健康教育联合国糖尿病日的历史随着糖尿病对全世界人民健康的威胁逐步升级,人们越来越关注糖尿病。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和世界卫生组织于1991年将每年11月14日定为世界糖尿病日(WDD),而每年的11月也就成了世界糖尿病月。
活动节日之所以定于11月14日,是为了纪念胰岛素发现者班亭的生日。
早期,世界糖尿病日活动主要由国际糖尿病联盟及其成员协会共同发起和举办。
全世界有数百万人支持糖尿病活动,活动旨在倡导人们加强糖尿病意识。
联合国决议61/255的通过,使世界糖尿病日从2007年起成为联合国官方节日,并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
2009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糖尿病教育与预防——认识糖尿病,我们在行动国际糖尿病联盟每年都会为联合国糖尿病日活动选定一个新主题,目的在于讨论全球糖尿病人群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糖尿病教育与预防的需求日益增加。
从2009年至2013年,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均定为糖尿病教育及预防。
而2009年是第一个以“糖尿病教育及预防”为活动主题的联合国糖尿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