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中绿橙酸腐病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97.52 KB
- 文档页数:2
2011年产果基地果腐病防治方案
一、防治原则
在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抗性的基础上,根据引起果实腐烂病原的发生规律和环境条件,贯彻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的防治策略,做到提前预防,及时治疗,合理兼治。
二、防治方法
1、农业及生态防治
加强水分管理,田间要做到雨后及时排涝,棚内要控制好温湿度,避免高湿环境。
加强田间卫生管理,及时剪除病枝,摘除病、虫、伤果,清除地面落果、烂果,减少病害侵染来源。
适时采收,采摘时保持果面干燥,采下的果实蔽光降温存放,并尽快运回加工厂进行快速预冷处理。
2、化学防治
果实腐烂病害防治一览表
三、注意事项与情况说明
1、第一时期落花后一定要喷施;第二时期根据情况再行决定是否喷施。
2、一袋凯润和一袋凯泽大约可以配制两喷雾器药水。
3、主要是针对露天果实,冷暖棚内湿度不情况下则不考虑喷施,药剂对蜜蜂有一定影响。
农作物常见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农作物是农民的生活衣食住行的重要来源,但是在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害的困扰,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保护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病害的发生原因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果树类病害:1、病害发生原因:(1)果树常见的病害有霜霉病、黑斑病、褐腐病等。
这些病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果园内湿度大、通风不良、病害菌种滋生繁殖等因素所致。
2、防治措施:(1)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2)保持果园良好的通风条件,提高果树受光条件,减少湿度。
(3)及时清除果园内的枯落叶和病害果实,避免病害的传播。
1、病害发生原因:(1)蔬菜类病害主要是由于土壤病原菌、病原真菌等引起。
加上过度施肥,土壤缺乏养分,导致蔬菜植株抗病能力减弱,容易受到病害的侵袭。
2、防治措施:(1)合理施肥,保持土壤养分的平衡,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2)喷洒生物农药,如木醋液、Actinovate等,来防治蔬菜病害。
(3)种植抗病性强的蔬菜品种,减少病害的发生。
四、农作物病害的综合防治:1、防治措施:(1)加强病害调查,定期对农田和果园等进行病害抽样检测,及时发现病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种植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农作物品种,减少病害的发生。
(3)合理施肥、选址、管理,保持农田和果园的良好环境,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农作物的病害防治工作是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
通过加强病害调查、种植适应性强的品种、合理施肥、定期喷洒农药等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农作物病害的发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利于保障粮食和蔬菜的供应,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防治常见的果实腐烂病果实腐烂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对水果的品质和产量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为了有效防治果实腐烂病,我将从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预防措施
1.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果树品种进行种植,能够有效减少果实腐烂病的发生。
2. 生长环境改善: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透光条件,及时修剪树枝,增加阳光照射,减少果实潮湿环境,降低果实病菌的滋生。
3. 土壤管理:进行适当的施肥和病原菌防治,保持土壤的适宜湿度和通气性,提高果树的抗病能力。
4. 病害监测:定期巡视果园,发现果实腐烂病早期病斑时,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防治,阻止病害的扩散。
二、治疗方法
1. 清除病变果实:及时将已经感染病菌的果实摘除,避免病害的蔓延。
将被感染的果实进行隔离处理,防止病菌通过接触传播。
2. 消毒处理: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对果园进行喷洒,杀灭果树和土壤中的病原菌,减少病害的发生。
3. 药物防治:根据病害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喷洒和施用,达到控制病害的效果。
注意使用农药时应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
4. 生物防治:使用天敌和有益微生物进行防治,如使用寄生性昆虫控制果树害虫,利用拮抗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总结:果实腐烂病的防治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从预防措施到治疗方法,都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操作。
通过加强果树管理、提高病虫害监测和药剂使用的科学性,可以有效控制果实腐烂病的发生,保障果园的产量和品质。
并且这些防治方法也适用于其他常见果实腐烂病的防治,如炭疽病、疮痂病等。
希望能够对果农朋友们在果树种植和果实腐烂病防治方面有所帮助。
柑桔酸腐病的防治技术
酸腐病称白霉病(俗称:湿塌烂、杨梅烂),是柑桔贮藏期常见的病害之一。
病菌从果蒂或果皮伤口入侵,初期病部果皮呈水渍状淡黄色至黄褐色圆形病斑,极度软腐,手指碰到即破。
病果上可长出稀薄的白霜状霉层。
多数情况下,病果上来不及长出白霉就迅速变为烂柿子状的粘湿团,溃不成形,难以用手拣出。
病果可流出汁液,散发出强烈的酸臭气味。
酸腐病一个独特的特征就是病果极易招引果蝇产卵,凡有幼蛆爬行的病果,肯定就是酸腐病的病果。
酸腐病在柑橘采收后贮藏期碰到温暖潮湿的天气时易发病,特别是用薄膜袋包装贮藏的果实发病较多。
病菌从伤口侵入,能产生一种酶,迅速破坏果皮,使之极度软腐。
酸腐病在贮藏期间可重复侵染,特别是病果汁液流经之处或滴入下层果筐,可引起别的果实发病。
与果病接触的果实,也易受侵染,危害性极大。
防治方法:除强调采摘质量、尽量减少机械伤口外,还应采用有效的杀菌剂浸果灭菌防治。
目前市场上的苯并咪唑类(托布津、多菌灵)、咪唑类(万利得、施保克、戴挫霉等)对酸腐病的防治都无效,只有双胍盐类的百可得是防治酸腐病的有效药剂。
因此,柑橘采收后24小时内(最好边采边浸果)选用“百可得”加咪唑类混用,对综合防治柑橘贮藏期的各种病害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配方:百可得一包(5克)加扑霉灵(5毫升),或加万
利得(5毫升)、戴唑霉(10毫升)、保禾利(10毫升)、施保克(10毫升),再加2.4-D二克冲水15市斤浸果1-2分钟即可。
水果树的疾病诊断和防治方法水果树是农田中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然而,由于各种病害的存在,水果树的产量和品质常常受到严重威胁。
本文将就水果树常见的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方法的探讨,以帮助果农提高水果树的生产效益。
一、腐烂病腐烂病是水果树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由真菌引起。
其病征为果实表面出现软腐、变色和腐烂的症状。
如果果树受到感染,处理果实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点:1. 提前预防:在果实开始发病之前,果农应该采取预防措施,例如加强对果实的清洁、加强排水、及时修剪受伤的枝条等。
2. 分开储存:果农在储藏水果时应当将病态果实和健康果实分开储存,以防病害的传播。
3. 适当降温:将果实存放在适当的低温环境中,有助于控制病害的发展。
二、炭疽病炭疽病是水果树另一个常见病害,主要是由炭疽菌引起的。
其病征为果实表面出现黑褐色小斑点,并逐渐扩大,最终导致果实烂熟。
以下是对炭疽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1. 早期发现:果农应该定期检查果树,发现果实上的黑褐色小斑点时及时采取措施,以避免病害的扩散。
2. 杀菌处理: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处理,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3. 增强养分供应:适当增加水果树的养分供应,增强其抵抗病害的能力。
三、霜霉病霜霉病是水果树在高湿度环境下易发生的一种病害,由霜霉菌引起。
霜霉病的病征为果实叶面出现白色霜粉状斑点,并逐渐覆盖整个果实,导致腐烂。
以下是对霜霉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1. 加强通风:保持果园空气流通,降低湿度,有助于预防霜霉病的发生。
2. 适时喷药:在果实开始感染之前,果农应采取适时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洒,以抑制霜霉菌的生长。
3. 提高树体免疫力:科学施肥、及时修剪枝叶并合理管理果园,可以提高树体的免疫力,减少霜霉病的发生。
四、病毒感染除了真菌引起的病害外,水果树还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
病毒感染通常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但会引起水果发育不良、变形等现象。
以下是对病毒感染的诊断和防治方法:1. 观察病株:果农应定期观察果树,发现病毒感染症状时及时采取隔离或销毁病株的措施,避免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ICS备案号:DB地理标志产品 琼中绿橙Product of designations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前言本标准为全文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是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及GB 17924-1999《原产地域产品通用要求》而指定的。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海南省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海南省地理标志产品管理办公室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尹桂豪、章程辉、谢德芳、刘洪升。
地理标志产品琼中绿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琼中绿橙的地理标志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海南省技术监督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琼中绿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T 5009.188 蔬菜、水果中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的测定GB/T 6543 瓦楞纸箱GB/T 8210 出口柑桔鲜果检验方法GB/T 8855 新鲜水果和蔬菜的取样方法GB/T 10547 柑桔储藏GB/T 12947 鲜柑桔NY/T 761 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NY/T 5015 无公害食品柑桔生产技术规程DB46/T 19.6 无公害水果生产技术规程3 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琼中绿橙的地理标志保护范围限于地理标志产品管理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范围,见附录A。
种植技术-为孱弱的绿橙“祛病强身”绿橙挂满枝头,满眼绿意惹人醉。
这曾是琼中绿橙的真实写照。
琼中绿橙自1988年引进以来已经走过25年,期间,经过品种改良、新技术推广,琼中绿橙品质优良,成为海南品牌水果,是琼中农民增收、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
但是,如今的琼中绿橙正遭遇烦恼,全县超过30%绿橙感染黄龙病等10多种病,绿橙产量逐年降低。
可喜的是,多部门已经采取措施控制绿橙发病率,为孱弱的琼中绿橙“祛病强身”。
超过30%绿橙染10多种病日前,记者来到琼中湾岭镇新仔村一片绿橙种植地里,种植户龙雪保所种植的100多亩绿橙,有的结满了果实,有的却没有挂果。
龙雪保指着树叶变黄的绿橙树无奈地说,种植绿橙多年来,绿橙越来越难以管理,大多数绿橙树都受到黄龙病等病虫的威胁,能开花结果的绿橙树逐年减少,产量逐年降低。
琼中绿橙是琼中特色优势产业,也是海南省柑橘优势产区之一,随着琼中绿橙产业的快速发展,柑橘黄龙病等主要病虫害的危害日渐严重,已成为制约琼中绿橙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超过30%绿橙感染黄龙病等10多种病,种植面积逐年锐减。
”今天,琼中绿橙研究所所长项秋兰透露,琼中绿橙全县种植面积从过去的4.5万亩锐减为现在的1.8万亩,挂果的绿橙有6000亩左右,是近年来挂果面积最少的一年。
项秋兰表示,琼中种植绿橙多年来,绿橙病虫害越来越严重,几乎每天都接到种植户的求助电话。
产量锐减影响农民收入种植绿橙,销售绿橙,一直是黎母山镇握岱村绿橙种植户王哲清的主要经济来源。
可如今他的烦恼不断,每天不得不拿着砍刀到绿橙基地里,逐株检查看绿橙是否感染黄龙病,一旦感染,不得不将其砍掉。
2008年,王哲清开始种植绿橙,种植的面积有300来亩,自从绿橙感染上黄龙病等病毒后,300来亩绿橙迅速锐减到260多亩,果园每年损失超过2万元。
琼中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廖孝文透露,因绿橙感染黄龙病等病害比较严重,造成挂果的绿橙树逐年减少,影响了百姓的收入。
果树疫腐病的防治方法作者:郑科,王小华来源:《果农之友》 2019年第4期果树疫腐病,又称茎腐病,该病主要危害果实、树的根颈部及叶片。
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多雨时期,一般情况下会导致大量烂果和树干根颈部腐烂。
近年来在我国各个果区时有发生,在苹果、桃、梨、山楂等果树上都有发生,造成果树不明原因的死亡。
1 病原它是一种土壤习居菌,病原为恶疫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厚垣孢子菌丝随病原组织在土壤中越冬。
无性阶段产生游动孢子和厚垣孢子;有性阶段形成卵孢子。
游动孢子囊无色,单孢椭圆形,顶端乳头状突起。
一个游动孢子囊可产生游动孢子17~18个。
孢子囊可直接产生芽管,菌丝可形成厚垣孢子。
有性阶段产生无色或褐色球形卵孢子。
病菌发育适温25 ℃,最高32 ℃,最低2 ℃,游动孢子囊发育温度5~15 ℃。
2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厚垣孢子菌丝随病原组织在土壤中越冬,翌年遇降雨或灌溉时,形成游动孢子囊产生游动孢子,随雨水或流水传播蔓延。
果实在整个生育期均可染病,每次降雨后都会出现侵染和发病小高峰,因此降雨量大的年份发病早且重,尤其距地面1.5 米的树冠下层先发病。
另外地势低凹、杂草丛生、下垂枝多发病重。
3 症状(1)果实染病。
病果小,初期产生淡褐色斑点,边缘不清晰,扩大后病斑不规则,呈深浅不均的暗红褐色,边缘呈水渍状。
有时病斑部分表皮与果肉分离,外表似白蜡皮状,病斑扩及全果时果形不变,病果裂缝和病组织空隙处生出白色毛状的菌丝体。
病果呈皮球状有弹性,后失水干缩或脱落(图1、图2)。
(2)苗木或根颈部染病。
在幼树主干基部近地面5 厘米左右有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腐烂病斑,病部树皮呈黑褐色,皮层组织坏死、干缩凹陷、变硬,致病部以上枝条发育缓慢,叶色淡、叶小,在桃树上表现为秋后桃树叶片提前变红紫色提早落叶。
当根颈部皮层腐烂一圈时,地上部枝干枯死。
(3)叶片染病后产生灰褐色不规则型的病斑,湿度大时即可全叶腐烂(图3)。
琼中绿橙栽培技术简介琼中绿橙是一种优质的柑橘类水果,因其果实颜色呈绿色而得名。
它外皮带有一层油脂,不易剥离,口感酸甜可口,是一种常见的水果。
在琼中地区,绿橙的种植是一项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
本文将介绍琼中绿橙的栽培技术。
土地选择绿橙对土壤的选择较为严格,适合沙质土壤,要求排水性好、通气性好、肥力适中。
它也可以在砂质壤土、黄棕壤土、黄红壤土中生长。
在选址上,要优先考虑避开低洼地或盆地,因为这些地方水分较多,通风不佳,容易导致绿橙病虫害的发生。
气候要求绿橙是一种热带果树,适合生长在气候温暖、阳光充足、雨水充沛的环境中。
在中国南方的琼中地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20~26℃之间,适宜绿橙的生长。
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台风和多雨的天气,这些天气对果树的生长会产生不利影响。
种植方法育苗绿橙育苗要选用质优、壮苗、根系发达的种子,选好种子之后,要进行充分浸泡去除种子外果肉中的草酸,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才能进行育苗。
育苗要注意温度和湿度,一般在温室中育苗,育苗箱内的温度要保持在20~25℃之间,湿度要控制在70%左右。
种植选好地点和育苗后的绿橙,即可进行种植。
种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按照栽培设计,开挖深度为0.50.6m,宽度为4050cm的花坑。
2.将垃圾土、泥炭、腐熟的饼肥、石灰和磷酸二铵充分混合,施入花坑中作基肥。
3.植株用土应由花土、腐熟苗床土、腐熟堆肥、沙子等混合而成。
4.将绿橙苗放在花坑中心部位,土深度为根系高度的1/2左右,保持苗木竖直。
5.种植后要及时浇透水,并保持水分充足。
6.种植密度一般为亩可栽300400棵,株距67米。
管理要点灌溉绿橙的灌溉要求较严格。
在干旱季节,每隔7~10天为宜,要确保土壤湿润,但不能过湿,以防止根部窒息。
同时,不可在晴天暴雨之后立即浇水,避免把根部冲刷和受伤,影响绿橙生长。
施肥绿橙的根系生长发达,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来支持生长。
因此,在生长季节中要适时施肥,营养配方要丰富,以有机肥为主,同时加入磷、钾等元素,提高果实品质和效益。
琼中绿橙栽培技术作者:林培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20期摘要介绍了绿橙栽培技术,包括砧木选择、种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琼中绿橙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绿橙;栽培技术;海南琼中中图分类号 S666.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0-0052-011砧木选择选择经过多代选优,性状稳定的“绿橙”为最适品种。
适宜于绿橙的砧木有原产江西或四川的红桔,或原产于广东的酸桔。
2种植株行距3m×4~5m为宜,密植为2.5m×4.0m,栽植永久性植株660~825株/hm2。
定植穴长80cm、宽80cm、深80cm,种植前1个月将20~30kg腐熟有机肥和心土混合后填入穴底,用表土填成高20cm的土墩,土层沉降后进行定植,实行带土移植,植后浇足定根水。
栽植深度与在苗圃时相同。
3土、水管理(1)幼树。
①秋冬季进行深翻扩穴,熟化土壤。
从树冠外围滴水线处开始,逐年向外扩展,挖深0.4m、宽0.5m的施肥沟,填入绿肥、秸秆或腐熟农家肥、饼肥、厩肥等有机肥,盖上土壤。
②间作或生草。
间作以浅根、矮杆豆科植物为主,与绿橙无共生性病虫。
不间作的行间可让其生草,并适时割草覆盖于树盘或用除草剂除草。
③覆盖与培土。
干旱季节,树盘内用草覆盖,厚度10~15cm,覆盖物不应与树干接触。
冬季培土,可用塘泥、河泥、沙土或柑桔园附近的肥沃土壤培土,厚度8~10cm。
④中耕除草。
保持树盘无杂草,果园无高秆草、恶性草。
每年中耕树冠下土壤数次,株间、行间也可用除草剂除草。
(2)结果树。
深翻扩穴,结果前未完成全面扩穴的,继续完成。
间作面积随着树冠增大逐年减少,最后只留管理行道。
覆盖、培土、中耕除草同幼树。
在春梢萌动期、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若干旱应及时灌水。
多雨季节或果园积水时通过沟渠及时排水。
4施肥多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无机肥,叶片营养诊断配方施肥。
限制使用含氯化肥(结果树年施氯化钾不超过250~500 g/株)。